试论身份复合性对译者主体性发挥之影响——以严复和二叶亭四迷为例.pdf
《试论身份复合性对译者主体性发挥之影响——以严复和二叶亭四迷为例.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试论身份复合性对译者主体性发挥之影响——以严复和二叶亭四迷为例.pdf(12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1、收稿日期:2 0 2 3-0 4-2 7基金项目:南京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2 0 2 2年度人文社科基金青年项目(WY 2 0 2 2 1 1)作者简介:周萌(1 9 8 6-),女,陕西丹凤人,南京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日语语言、翻译理论与实践研究;王佳宇(2 0 0 1-),女,河北保定人,南京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日语语言文学研究。引文格式:周萌,王佳宇.试论身份复合性对译者主体性发挥之影响:以严复和二叶亭四迷为例J.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 0 2 3,3 8(4):7 4-8 5.第3 8卷第4期徐 州 工 程 学 院 学 报(社
2、 会 科 学 版)2 0 2 3年7月V o l.3 8 N o.4J o u r n a l o f X u z h o u I n s t i t u t e o f T e c h n o l o g y(S o c i a l S c i e n c e s E d i t i o n)J u l.2 0 2 3试论身份复合性对译者主体性发挥之影响 以严复和二叶亭四迷为例周 萌,王佳宇(南京农业大学 外国语学院,江苏 南京 2 1 0 0 9 5)摘 要:严复和二叶亭四迷所处的时代背景较为相近,社会身份属性却存在较大差异。对照二人的身份特征和翻译理念可以发现,译者复合身份对于其主体性的
3、发挥起着重要作用。具体而言,当译者复合身份所属学科范畴偏向于科学时,其翻译实践往往集中于应用翻译领域,译者主体性的发挥会在更大程度上作用于翻译的科学性,表现为研究视角的创新、思维逻辑的运用和专业知识的置换;而当译者的复合身份所属学科范畴偏向于文学时,其翻译实践通常集中于文艺翻译领域,译者主体性的发挥则会在更大程度上作用于翻译的艺术性,表现为文化意识的互通、审美观念的调取和艺术素养的发挥。概括来说,译者身份的学科偏向与翻译对象的领域偏向两相对应,译者的身份复合性则可以促进其主体性发挥,且此作用机制对于推动学科融合与文化交流大有裨益。关键词:身份复合性;译者主体性;严复;二叶亭四迷中图分类号:H
4、0 5 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 6 7 4-3 5 7 1(2 0 2 3)0 4-0 0 7 4-1 2基于翻译界的二次“文化转向”,众学者对于翻译领域的人本研究愈加重视,关注译者本身而非翻译过程成为一种研究趋势,进而掀起了学界对于译者主体性研究的热潮。概括而言,可以从两大角度把握其研究脉络:一是纵向比较剖析,分析翻译视角下的译者行为特征,或探索新时代背景下的译者行为意义;二是横向比较延展,从多个方向拓展研究范围,结合新的研究领域进行综合分析,或利用新的技术方法进行精准测算,或寻找新的研究视角进行理论创新。经过多年的研究积累,有关译者主体性的研究已经十分成熟,其理论体系涵盖译者的内
5、涵和外延等多个方面,学术成果之丰富可见一斑,在此不再赘述。但是,也正因该研究领域著述颇多,后续的相关研究大多顺势而为,借助相对完备的译者主体性理论体系,分析译者行为意义及其在翻译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具体表现为以译者主体性理论为指导,聚焦于译者的译作,分析译作的行为痕迹,点评其翻译行为。鲜有从译者本身出发探讨译者主体性发挥的研究案例。本研究认为,译者主体性作为翻译界人本意识觉醒的产物,理应将这一研究初衷一以贯之,即从译者本身出发,将其视为一个独立的个体而非翻译的部分,结合译者作为人的社会身份去分析其翻译行为,进而对译者主体性发挥的作用进行解读。47 一、相关研究综述(一)译者主体性相关研究目前,学
6、术界有关译者主体性的研究成果已十分丰富,但与译者身份复合性相关的研究却较为缺乏。围绕译者主体性,众学者分别展开了内涵剖析、作用解读与理论构建。谈到译者主体性,首先应明确翻译主体的概念范围。许钧认为,对于这一问题学界共有四种答案,“一是认为译者是翻译主体,二是认为原作者与译者是翻译主体,三是认为译者与读者是翻译主体,四是认为原作者、译者与读者均为翻译主体”1。他进一步指出,考虑到翻译过程中译者的中心地位及各主体间的对话关系,可以将译者视为狭义的翻译主体,而将作者、译者与读者当作广义的翻译主体1。陈大亮则持相反意见,他认为文本一经产生便脱离了作者创作时的特定语境,成为一种独立的存在,翻译面向以独立
7、文本为载体的语言符号世界,在翻译过程中,能够发挥主体作用的唯有译者,因此译者才是唯一的翻译主体2。以上当属目前译界关于翻译主体概念较为具有代表性的两种观点,前者重在翻译多主体间的交流对话关系,后者则强调文本的独立生命与翻译的理解本质,二人对于翻译主体的界定均有其合理之处,且仅存在宏观与微观之分。因本研究内容亦是选取身份复合性这一微观的研究视角,故以第二种观点为论证依据,将翻译主体的概念限定为译者。关于译者主体性的定义,屠国元和朱献珑指出:“译者的主体性就是指译者在受到边缘主体或外部环境及自身视域的影响制约下,为满足译入语文化需要在翻译活动中表现出的一种主观能动性,它具有自主性、能动性、目的性、
8、创造性等特点。”3查明建和田雨则认为:“译者主体性是指作为翻译主体的译者在尊重翻译对象的前提下,为实现翻译目的而在翻译活动中表现出的主观能动性,其基本特征是翻译主体自觉的文化意识、人文品格和文化、审美创造性。”4陈大亮以此为基础,进一步补充说明,在主体与客体的对象性关系中,考虑到主体的主观能动性与客体的限制约束,应该注意到主体性乃能动性与受动性的辩证统一,避免走向过于夸大其中一点的两种极端2。上述观点已将译者主体性的定义描述得足够精确全面,因此,本研究仅结合前人理论,归纳总结译者主体性的延伸内涵。综合上述定义,可以发现译者主体性强调两大要素、三大内涵和两大倾向:两大要素在于主体自身的自主性与客
9、体条件的限制性,并由此生发出翻译活动的能动性与受动性;三大内涵是指译者自身的文化意识、审美观念和艺术素养;两大倾向则是指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为我性与创造性。由译者主体性引发的关于译者作用的研究成果也十分丰硕。总体来看,以下几位学者对于译者作用的论断更为综合客观。胡庚申指出:“从功能角度看译者,译者既是原文的 读者,同时又是译文的 作者。前者重点在于译者对原文的理解功能,后者重点在于译者对译文的表达功能。”5而仲伟合和周静则认为,可以将翻译视为译者在发挥主体性、张扬自我与恪守职责忠实传达原作、克制自我之间来回转换的操作过程6。对比来看,两种论断虽然表述不同,但其中心思想是一致的。几位学者都
10、切实地指出了译者的两大潜在身份和两大主要功能:在理解原文时,译者作为“第一读者”,其主要作用在于忠实传达原作文本语义与作品内涵;在组织译文时,译者作为“第二作者”,其主要作用在于自主创作译作表达形式与语言艺术。随着学界对译者主体性内涵的不断挖掘和对译者作用的深入探讨,研究者们开始试图构建符合当代价值的理论体系。蓝红军认为,现代语境下,翻译主体性的构建需要从三方面入手:一应增强翻译主体身份认同,筑牢其基础;二应促进翻译主体意识确立,树立其导向;三应推动翻译主体能力发展,提供其保障7。王玉娟则将跨文化交际理论引入翻译研究,从译者主体性的视角出发,探讨顺应目的的翻译策略选择8。她指出,翻译策略的选择
11、需要顺应多方目的,包括译者目的、赞助方目的、原文语言和目的语的话语连贯要求、目标读者的阅读目的及原作者目的,翻译活动则是多种目的之间博弈和协商作用的结果8。总体来看,两位学者或从现代文化语境出发,分析发挥译者主体性的应行之举;或从不同学57周萌,王佳宇:试论身份复合性对译者主体性发挥之影响:以严复和二叶亭四迷为例科领域着眼,发掘影响译者主体性的主要因素。综上所述,目前学界对于译者主体性的研究已十分成熟,其理论成果大致可以归纳为影响要素、定义内涵、译者作用和实施方法四大方面,它们共同构成了译者主体性研究的理论构架。但上述研究多是以译者主体性理论为指导,分析译者在翻译中所发挥的作用,目前的研究鲜见
12、从译者自身出发,探讨译者主体性发挥的研究内容。因此,本研究将从这一“反向”研究视角出发,以中日译界的代表人物严复和二叶亭四迷为例,探讨译者自身的身份复合性对于其主体性发挥的影响。(二)对象译者相关研究作为中日译界的代表人物,严复和二叶亭四迷在翻译界均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学界关于二人翻译理念与译作分析的研究成果也十分丰富。总体来看,有关严复译论研究的重点在于其著名翻译理念 “信达雅”。高华丽在其著作 中外翻译简史 中概括了“信达雅”的内涵与价值,她认为,“信达雅”三条翻译标准分别强调忠实、通顺与典雅,对后世的翻译实践起了很大的指导作用9。林璋则进一步剖析了三者的逻辑关系,他认为,在严复的心目中,“
13、信达雅”并非并列关系,而是以“信”为核心,以“达”和“雅”为手段1 0。郭芳则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将“信达雅”的内涵总结为两点,一为忠实于原文,二为译文表达的流畅性和可接受性1 1。关于二叶亭四迷的研究则主要集中在其翻译思想上。根据基本观点可将众学者划分为两大阵营:一部分学者认为二叶亭四迷更加注重翻译的形式,推崇逐字硬译的翻译策略;一部分学者则认为二叶亭四迷的翻译理念更加接近于意译,强调再现原作精神。高宁指出,二叶亭四迷为直译派译者,其翻译策略虽带有柔软性,但总体而言,仍属于直译观的范畴1 2。与之相对,王克非则认为,二叶亭四迷虽强调忠实,却并不推崇直译1 3。因为这里的忠实是指在翻译时应移植原
14、作的风格情调,而不拘泥于原文的语言形式,其翻译目的在于使译文读者获得近似于原文读者看原文时的感受,注重的是译作的文学效果。总体来看,支持“意译派”的学者数量要明显多于“直译派”学者,故本研究选取第二种看法。对于二位译者的复合身份,虽然学界也有所讨论,但多是以严复在政治或哲学领域的成就为主要研究对象,或以二叶亭四迷在文学方面的著作为主要分析内容,鲜有将其复合身份与翻译理念结合起来的研究成果。因此,为弥补此方面的不足,本研究将从这一视角出发,对二位译者的身份进行新的解读。二、译者身份的学科倾向与翻译对象的领域偏向译者自身的社会属性与其翻译素养密切相关,其身份的复合性也与其主体性的发挥不无联系。具体
15、而言,翻译实践的对象决定了译者主体性的发挥程度。根据翻译实践的内容,翻译可分为应用翻译与文学翻译。同样,结合翻译理念的偏重,翻译亦存在科学与艺术之争。通过对比研究,可以发现,翻译内容的学科偏向与翻译特征的属性偏向两相对应,二者之间亦存在诸多关联。而译者复合身份的社会属性恰好决定了其翻译内容的学科偏向,由此可得,译者复合身份会进一步影响到译者主体性的发挥。翻译界对于翻译本质之争从未停息。一部分人认为翻译当划为科学领域,其特征在于“准确性”;另一部分人认为翻译属于艺术范畴,其特征在于“创造性”。但在具体的翻译实践中,并不能单纯地将翻译视为科学或者艺术,而应根据翻译对象,结合翻译目的来制定翻译策略、
16、对应翻译内容、选取翻译方法。此为探讨基础,译者主体性的发挥也应结合译者复合身份的属性偏向,有针对性地阐述其复合身份对于其主体性发挥的作用。结合翻译对象的两大领域偏向,译者复合身份亦存在学科偏向。概括来说,可将译者的另一复合身份划分为“科学”偏向与“艺术”偏向。在翻译理论研究中,复合身份的学科偏向亦会对译者主体性的发挥起到不同的作用。译者身份的学科倾向与翻译对象的领域偏向关系如图1所示。67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 0 2 3年第4期图1 译者身份的学科倾向与翻译对象的领域偏向关系三、对复合身份译者及其主体性发挥之探究对照严复和二叶亭四迷的身份特征和翻译理念,可以发现,译者复合身份对于其
17、主体性的发挥起着重要作用。二人所处的时代背景较为相近,社会身份属性却存在较大差异。同时,二人分别作为中日翻译领域的代表性人物,为两国翻译事业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结合其社会身份与翻译理念,可以发现,复合身份极大地影响了二人翻译实践的选择和翻译理念的形成。(一)严复:科学性复合身份译者与科学翻译严复作为中国近代著名的思想家,被誉为“中国西学第一人”,始终投身于救亡图存与开启民智的社会活动中,积极向国人介绍西方政治制度与文化思想。同时,他作为中国近代杰出的翻译家,更是在我国翻译史上明确提出翻译标准,终身活跃于西学中译与译释评论的翻译实践中,为后人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经典译著与译词。纵览严复一生,
18、可以说思想家的身份为其翻译事业的开始提供了契机,翻译家的身份则为其社会活动的深入提供了支持。严复的复合身份决定了其翻译目的,他将救亡图存的思想在翻译活动中一以贯之,有选择性地翻译外文著作,有指向性地选取翻译方法,有针对性地制定译语风格,以致其译著超越了传统的翻译标准,而添附了启迪世人的色彩。1.为科学拓土 翻译理论研究视角创新从严复的翻译作品来看,天演论 原富 社会通诠 法意 群学肄言 名学浅说 等,所涉范围涵盖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法学等多个领域,其翻译初衷也可见一斑。以西学之火种,燃国人之思想,救亡图存,开启民智,就是严复投身于译界的意义所在。1 8 9 7年严复在天津创办 国闻报,开始
19、在上面连载他自己所译的赫胥黎的 天演论,让中国高级知识界接触到当时最新的西方思想,原书出版于1 8 9 3年,四年后就出现中译本,可见严复是力求及时的,仅这一点也可看出其翻译用心之良苦1 44 5。王冬梅认为,严复的翻译活动是一种文化自觉行为,是以翻译助启蒙,带有明确的目的性1 5。换言之,思想家的复合身份使严复在翻译实践中觉醒了自我的译者主体意识,因而他的翻译作品带有强烈的启蒙色彩。这种“目的性翻译”3在今天看来仍具有现实意义。一方面,在强调“原著中心论”和“语言转换观”4的翻译观念大行其道的当下,严复这种“目的性翻译”可以被视为对传统译论的反叛,因为他不再局限于原文中语言符号的字面意思,而
20、是跳出翻译的固有范畴,带着自主的意识和审视的目光去看待原作,进而提取其深层次的文化意义和现实价值,有选择性地将译作呈现在了读者面前。另一方面,“目的性翻译”使译者不再透明化,而是在翻译初期便觉醒了主体意识,进而实现自我身份定位,更加有利于在翻译过程中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和创作性。在后续研究中,“目的性翻译”仍在翻译领域占据一席之地,严复此举可谓是起到了无心插柳的效果。无论如何,科学性复合身份让他从社会科学的角度出77周萌,王佳宇:试论身份复合性对译者主体性发挥之影响:以严复和二叶亭四迷为例发,利用外文翻译进行思想变革。此举对于翻译界的理论研究确实意义非凡,这种跨学科角度的理论研究方式无疑算是一种创
21、新。2.为科学铺路 翻译实践选取方法灵活从严复的翻译方法来看,他虽提出了“信达雅”的翻译标准,但更多是以此为理想的翻译标杆,借以警醒世人,而在具体的翻译实践中,其翻译方法则更加灵活变通,颇具时代色彩。具体而言,严复常取“达旨”之法,以“取便发挥”;借“换例”之举,以“取足喻人”;行“增删”之术,以“添枝加叶”1 6。如在 天演论 这一译著中,严复就作出了以下调整:以中文短句译英文长句,以增加译文的节奏感和可读性;用中国的相似事例替换原文中哈曼吊死摩迪开之事,以便中国读者理解;在融会原文神理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语言重述,删略次言,突出要旨,以精减篇幅,提炼精髓1 6。上述做法确实与强调“忠实于原作
22、”的传统译论思想相悖离,与强调“等效”的翻译标准更是存在较大差距。但从当时民众的反应来看,这一举措确实达到了严复最初的翻译目的;从当今译界对于西学译词的使用情况来看,该部著作也确实赢得了知识分子的支持。黄忠廉将严复采用的这一翻译策略称为“非正法”,认为这也可视为一种“翻译变体”,“翻译变体”虽非正统,但确实存在可发掘借鉴之处,并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切实地指导人们有效地开发利用国外信息1 7。王佐良指出:“汉以前字法句法是严复的推销术,其目的在打动他心目中特定的读者严复是一位苦心孤诣的译者,他了解西方资本主义文化,也了解中国士大夫阶层的心智气候即文化情态,两相比照,才定出了他那一套独特译法。”1 4
23、2 3归根结底,严复的思想家身份奠定了他的翻译活动基调,即以传达新思想为翻译目的、以服务目标读者为翻译准则,进而选取适当的翻译策略以达成其翻译初衷。从某种程度上来看,严复思想家的复合身份确实为他的翻译实践活动提供了一些新的路径,即黄忠廉谈到的翻译变体,尽管它不符合主流的翻译标准,却很好地满足了目标读者获取有效信息的需求,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时代性1 6。根据自身的学科素养对原文进行准确理解,并结合社会需求灵活选取翻译方法,以使译作获得更多受众,并达到自己推动社会变革的目的,严复此举可谓妙哉。显然,为科学铺路,为翻译开道,译者科学性复合身份在其中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3.为科学筑基 翻译过程语言措
24、辞专业从严复的翻译语言来看,他虽翻译西方近世思想,却选用中国传统文字,迎合了当时士大夫与读书人的阅读习惯和偏好,故而其译著被当时的知识分子广为传阅,在思想层面起到了发人深思的作用,达到了振聋发聩的效果。余光中曾在 翻译乃大道 一书中提到:“当时的士大夫习于古文,若要他们接受西学,译笔宜求古雅。如此看来,则严复所言 译事三难:信、达、雅,其中的雅字竟另有其隐衷了。”1 8此观点也恰好印证了上文对于严复“目的性翻译”的分析。然而,除这一点外,严复采用古语进行翻译还与其国学素养密切相关。王克非指出,严复推崇先秦诸子的哲学思想,自然也喜欢其文辞,因此在翻译过程中选取了自己较为擅长的古语,这一点在其古奥
25、的著述风格中也有所体现1 5。而在对专有名词的翻译过程中,严复更是引用大量古籍经典,借其中的字词来翻译科学概念,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以 天演论 中“s o c i o l o g y”译名为例,严复不认可日本译词“社会学”,联想到荀子,将其翻译为“群学”。他认为,“群学”即“人学”,“s o c i o l o g y”一词不仅阐发社会演变规律,还包括了人伦之事。此外,群的种类众多,其中就包括社会和国家。通过考据 说文解字 及“六书”的相关内容,严复认真分析“邑”和“国”的造字法,并最终确定二者分别对应了西学对社会和国家的界说1 9。由此一来,日本新词“社会学”则显得较为片面了。对此,安新奎认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身份 复合 译者 主体性 发挥 影响 二叶亭四迷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自信****多点】。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自信****多点】,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