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书写与文本机器——新媒体文学中的身体问题与意义生产.pdf
《身体书写与文本机器——新媒体文学中的身体问题与意义生产.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身体书写与文本机器——新媒体文学中的身体问题与意义生产.pdf(8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1、收稿日期院2023-04-28作者简介院聂春华(1978),男,广东韶关人,广东第二师范学院文学院教授,文学博士。南通大学学报 窑 社会科学版第 39 卷第 4 期双 月 刊圆园23 年 7 月出版一、问题的提出在晚近的文学研究中,身体一直是关注的热点,并衍生出大量相关的术语,如身体转向、身体叙事、身体修辞、身体写作,等等。然而,如果我们按照常识把“身体”理解为某种肉身性的存在时,却发现这些术语大多关注的只是在文本的语义空间中出现的身体。比如“身体叙事”这个概念,它在当代文学理论中通常被理解为与故事角色有关的身体塑造,或许还会溯源式地从中解析出作者及其社会语境中的身体观念这主要是一种作为观念的
2、身体,而不是作为肉身存在的真实身体。正如叙事学家丹尼尔庞德(Daniel Punday)指出的,大多数叙事批评并未真正关注真实身体与叙事的关系,它们感兴趣的身体“往往是简单的叙事对象,一个像城镇或桌子那样被表征出来的东西,很少考虑它如何参与到叙事情节、地点、动力等的建构中”17。这种被表征出来的观念身体只是将空间时间化了的“伪身体”,在这种身体观中身体的肉身存在与文本的建构方式之间的关系无法得到清晰的阐述。在当代文学理论中,身体的肉身存在为何容易被忽略?在传统的文本技术以及与之相关的写作和阅读惯例中可以找到部分答案。当代文学理论主要基于印刷文学而建构,除了少数被视为边缘的实验作品,印刷文学通常
3、预设了作者赋予的语言能指的稳定性,读者除了解释的自由以外无法对文本的组织结构施加影响,读者可以跳跃阅读文本,颠倒阅身 体 书 写 与 文 本 机 器新媒体文学中的身体问题与意义生产聂春华(广东第二师范学院 文学院,广东 广州 510303)摘要院计算机等新媒体带来的文本技术,对长期以来占主导地位的无身体的文学传统提出了挑战。新媒体技术带来的写作和阅读惯例将改变身体关注的重心,即对新媒体文学的理解首先需要回答真实身体作为意义生产的来源和动力等问题,然后才能解决身体的观念、意义和表征等问题。新媒体文学中的身体问题出现在人机交互的三个维度中:其一,在新媒体文学中,身体介入容易造成文本意义的失效,但合
4、理的文本设计能让身体介入成为意义生产的来源和动力;其二,新媒体文学的真正作者是人机交互的赛博格作者,其意义生产规则是人类作者的设计参与和机器的数据库与算法的结合;其三,人机交互产生的虚拟身体在文本空间中的呈现方式打破了传统文学的线性表达规则,使角色和场景的空间位置、轨迹和关系成为意义生产的主导因素。这三个维度体现了新媒体文学“用身体进行书写”而非“对身体的书写”的重要意义。关键词院新媒体文学;身体;机器;意义生产中图分类号院I06;G206文献标识码院A文章编号院员远苑猿原圆猿缘怨渊圆园23冤园4原园060原0860淤“新媒体文学”是个宽泛而难以界定的概念。从宽泛的意义来看,国内通常把通过计算
5、机和互联网进行写作、阅读、传播的所有文学作品统称为新媒体文学作品,但部分这样的作品其实并没有体现新媒体的特点,比如像印刷文学经典作品的 PDF 格式版本,或者像国内网络文学那样的原创文学的数字出版,其实仍遵循印刷文学的写作和阅读惯例,新媒体在它们那里只是创作或阅读的工具以及传播平台。真正应用新媒体技术并对印刷文学的写作和阅读惯例造成挑战的,是超文本小说、交互性诗歌、故事生成器等文学形式,其作品从结构、形态到写作和阅读都体现了与印刷文学不同的交互性、零散化、跨媒体等特点。本文所涉及的“新媒体文学”主要指后者。读的顺序,重读前面的段落,但无论如何他都只能在其脑海中重组文本,而无法真正改变文本的物理
6、结构。其结果是塑造了一种长期的无身体的文学传统,阅读在这里主要被视为一种智力的和精神性的活动。在这样的传统中,身体的肉身性要么缺席,要么则以一种尴尬的、不舒服的方式出场在我们阅读时错误的坐姿会导致腰酸背痛,当我们在烈日或昏暗的环境下阅读会对眼睛造成伤害,等等。时至今日,在不少读者和批评家眼中,阅读都仍被视为摆脱肉体的羁绊和现实的有限性,进入精神的自由世界的途径。在这种无身体的文学传统中,肉身成了要被排除的负累。但这些只是印刷文学存在的身体问题,计算机和网络等新媒体带来的文本技术,对这种无身体的文学传统提出了挑战。例如,阅读一部超文本小说,读者需要通过点击链接选择自己的阅读路径;在交互性戏剧中,
7、读者需要以身体作为界面,将动作投射到虚拟环境中;在类似冒险游戏的故事中,玩家需要通过身体动作引发游戏事件的发生;而在诗歌、散文或小说等生成器中,读者还需要把身体行为与机器的算法结合起来。如果我们将新媒体文学视为应用了计算机、互联网等新技术的阅读和写作,而不仅仅只是印刷文学的数字化或者原创文学的数字出版,那么上述例子可以说真正体现了新媒体文学自身的特点作为肉身的真实身体并非可有可无,它直接卷入了文本的组织结构并决定了文本最终的意义生产。淤在新媒体文学中,真实身体对意义生产的这种决定性作用是不能忽视的。列夫马诺维奇(Lev Manovich)指出,新媒体存在两个层面的交互性:首先是用户与媒体对象在
8、身体层面的交互(按下按钮、选择链接、移动身体),然后是用户与媒体对象在心理层面的交互(填补、形成假设、回忆、认同)。257在印刷文学那里,我们看到某个故事、某行诗句或某幅图像,会联想到其他诗句、画面或者回忆,但现在计算机要求我们先点击某个带链接的语句或者图像,然后才会激发心理层面的交互。这意味着对新媒体文学的理解,首先需要回答真实身体作为意义生产的来源和动力的问题,然后才能解决身体的观念、意义和表征等问题。我们可以将新媒体文学的交互性理解为作为肉身的真实身体与计算机等文本机器之间的动态关系,正是这种关系塑造了语言能指并建构意义。在此基础上,新媒体文学中的身体问题在以下三个论域浮现出来:一是真实
9、的身体,即作为肉身的身体如何介入文本组织并生产意义;二是隐喻的身体,即文本机器的物质性与意义生产的关系;三是虚拟的身体,即人机交互产生的身体如何在文本的空间中呈现出来。二、身体介入与意义生产20 世纪 80 至 90 年代,当批评家们开始注意超文本文学的时候,由于缺乏能够解释这种新事物的文学理论,他们很自然地在现代或后现代文学理论那里寻找话语资源,将这种新的文学形式视为罗兰巴特、德里达、福柯或德勒兹等人观点的体现。这方面最有代表性的口号是大卫 波尔特(J.DavidBolter)提出的,他将超文本文学视为“对后现代文学理论的辩护”324。现在看来,将超文本文学与现代或后现代文学理论联系起来可能
10、源自对它们之间某些相似性的简单理解。罗兰 巴特 1968 年的论文作者之死 和福柯 1969 年的论文 何谓作者?都宣称作者不再是其文本的所有者。可供读者选择甚至创建文本块和链接的超文本,自然就被早期的新媒体批评家视为上述观点的集中体现。作者之死或消失,意味着权力从作者到读者的重新分配,如乔治兰道(George P.Landow)所说,“超文本创造了一个积极的、甚至是侵入性的读者这样做侵犯了作者的权力,将之部分删除并转授给了读者”471。此种有关作者权力转移的观点,很快又在读者反应批评那里找到理论支持。大卫 波尔特说:“当沃尔夫冈 伊瑟尔和斯坦利 费舍尔谈论读者的阅读身体书写与文本机器新媒体文
11、学中的身体问题与意义生产61行为构成了文本的时候,他们描述的是超文本。”324但事实上,读者反应批评对读者作用的强调,并没有涉及读者的肉身存在与文本的实体变化,读者所有的操作都是在脑海中想象性地填补文本的语义空白。超文本赋予读者的却不只是智力参与的权力,读者只有通过点击链接的身体行为才能在文本中前行并创建属于他的意义。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新媒体文学早已突破了仅仅是敲击键盘这样低程度的人机交互。例如,诺亚瓦德里-弗鲁因(Noah Wardrip-Fruin)的 屏幕(Screen)是一部运用了虚拟现实技术的文学作品,当读者戴着数据手套和头盔进入一个类似“洞穴”的虚拟现实环境时,文本开始在洞穴四
12、壁的显示屏上依次出现并伴有阅读的声音,读者需要不断移动身体面向文本,读者还发现可以像击打乒乓球那样用手来击退文字,最后文字在读者周围剥落直至整个文本崩塌。通过将文学、游戏和虚拟现实技术结合起来,这个作品生动展示了一种具身的(em原bodied)、交互的和沉浸式的文本体验。5随着全球定位系统(GPS)和移动通信技术的成熟,强调读者的位置、空间和行动的重要性的作品也大量出现。2002 年,北纬 34,西经 118(34 North,118 West)面世,该作品通常被视为“第一部定位感知叙事”6,当读者戴着有 GPS 的耳机和平板电脑走进洛杉矶市中心的一个货运站时,街道、建筑物和隐藏的物体会随着读
13、者位置的改变而讲述它们的故事,为其揭开洛杉矶早期工业时代的面纱。现如今,GPS 和智能手机的普及早已让这种定位感知叙事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当我们行走在旅游景点、博物馆、艺术馆等场所,通过手机或讲解器就可进入这个场所最富诗意的历史和文化相结合的超现实空间。随着身体成为新媒体文学不可或缺的部分,关键的问题浮现出来了身体是如何介入文本并制造意义的?因为身体介入所导致的文本重组未必能够形成具有内在连贯性的序列,所以我们可以发现不少新媒体文学阅读的失败的例子:比如,一个嵌入了大量超链接的文本常常导致读者深陷文本的迷宫之中,他不知出口和结尾在何处,也不知文本最终要告诉他什么;又如,点击行为的随意性会导致
14、文本产生大量“冗余”,或是有违因果逻辑的事件排列,或是有悖于时间自然发展的事件安排,又或是毫无因果或时间关联的材料的拼贴并置,这些现象都极易造成读者认知上的混乱。在印刷文学中却很少出现这样的问题,即使在现代和后现代文学中出现了大量偏离常规的设计,我们通常并不认为作品的意义和逻辑有问题,因为印刷文学作品的意义由作者赋予,我们倾向于认为作者的设计是有意义的,意义的失效要么是作者故意设计的,要么就是读者尚未能捕捉其中的深意。新媒体文学中身体介入引起的意义失效却完全不同,因为身体对于意义而言是不同性质的“他者”。列夫 马诺维奇认为新媒体“没有开端或结局”,因为它们没有“一系列元素组织成一个序列的发展”
15、2218,因此他否定了新媒体与叙事的关系。然而,这样的否定似乎又太绝对了,身体介入容易造成文本组织的失序与意义的失效,但不少新媒体文本在通过合理细致的设计之后依然能够让读者获得预期的或未曾预料的意义。因此,新媒体文学中身体介入的“他性”,更像是对作者和读者提出的挑战,而不是对意义生产的否定和破坏。贡纳利尔斯托(Gun原nar Liest覬l)在论及 GPS 作品时,将身体介入与意义生产之间的这种矛盾称为“序列访问悖论”(se原quence-access paradox),即当通过数字重建某个场所的历史事件的序列时,用户位置和行为的改变可能会导致他们对数据库的访问并不遵循历史事件本身的发展轨迹。
16、但他并没有像马诺维奇那样激进地否定了新媒体和叙事的关系,而是认为设计师必须做出艰难的选择,在序列和访问之间做出平衡以创造出丰富的故事体验。775接下来,我们以耶洛莉丝道格拉斯(J.Yellowlees Douglas)对超文本小说 下午,一个故事(Afternoon,A Story)的阅读为例,证明作者的访问设计如何缔造了身体介入与意义生产之间的积极关系。迈克尔 乔伊斯(Michael Joyce)的 下午,一个故事 是用超文本写作软件“故事空间”(Storys原pace)创作的,讲的大概是一个男人早晨目睹一起交通事故而引发的故事。“故事空间”有一特殊的设计,即允许作者设立某些“保护区”(gu
17、ardfields),控制读者在满足一定条件后才可访问该区域的文本。在这部小说中,乔伊斯将一处叫“white afternoon”的文本块设为保护区,读者需要先访问 57 个其他文本块才被允许进入这里。道格拉斯对 下午 进行了四次阅读,前三次阅读要么遵循文本的默认路径,要么按照自己的方式选择路径,其结果都是难聂春华62以获得完整而明确的故事。她读到了各种碎片化的信息,但是这些信息并没有形成连贯性的序列。直到第四次阅读,文本解除了对她的访问限制,她得以进入“white afternoon”这个节点,在这里她感到自己找到了这个故事的真相:这个男人正是这起事故的肇事者,而在事故中丧生的是他的前妻和儿
18、子。为何在第四次阅读时道格拉斯获得了叙事的那种连贯性和终结感?因为“保护区”的访问控制让她形成了螺旋式地深入到叙事中的认知幻觉,她感觉已经走到了这个超文本的终点,“当我到达那里,我感觉到了事物的结尾,因为 white afternoon 代表了 下午,一个故事 最远的物理空间,相当于文本的地下室或小说的结尾”8105。在这种“纵深感”中,前三次阅读接收到的信息碎片因为有了参照而获得了相对确定的位置,文本有了她所相信的开头和结尾。下午,一个故事 让我们看到巧妙的叙事设计是如何解决“序列访问悖论”的。在这里,只有深入到文本的“保护区”,才有可能获得某种叙事的连贯感。换言之,对身体介入的控制为读者填
19、补语义的“空白”提供了前提和可能。可见,虽然身体介入有可能造成意义的失效,但同样也可以成为意义生产的来源和动力。对它们关系的最好理解是将身体介入视为对意义生产的挑战,而不是对意义生产的否定。三、作为身体隐喻的文本机器人机交互不仅指的是人类身体的机器化,也指文本机器的身体化。当文本由计算机输出,计算机在某种程度上承担了作者的工作,这让计算机的拟人化变得相当自然。文本机器的身体是其媒体物质性的隐喻说法,然而,此种物质性在印刷文学研究中却被长期忽视。正如凯瑟琳 海尔斯(N.Kather原ine Hayles)指出的,印刷文学研究长期以来满足于将文学视为非物质的语言结构,关于文学作品的物质性的严谨研究
20、只在目录学、手稿文化和图书生产等专业领域获得发展,因此,“印刷文学被广泛认为没有身体,只有会说话的头脑”932。准确地说,印刷文学的“身体”并非“没有”,只是被其写作和阅读惯例所遮蔽了它预设了文本是稳固的整体,读者除了在其想象空间内有施展拳脚的余地,是无法对此文本整体(textual whole)造成改变的。根据马库艾斯克利仁(Markku Eske原linen)的观察,文本整体的观念至少包括以下五种预设:“读者可轻松阅读整个文本,因为与这个传统目标 相关的唯一努力和挑战是解释性的;读者应通读全文,以便能充分理解和解释它;通读完全文的那个点也标志着阅读的终点;在阅读之间(或阅读过程中)能指不变
21、的情况下,重读完全相同的文本总是可能的;最后,文本的阅读方式不会影响其物质性的符号串。”1070-71可见,读者唯一的操作是想象性的和解释性的,并且不会影响到文本的物质符号串。因此,当新媒体文学为读者提供了身体介入的机遇时,我们能够意识到新媒体应具有离散化的特征,惟其如此才能为身体介入提供必需的间隙。此种离散化的倾向早在新媒体文学出现以前就初现端倪了,伊塔洛卡尔维诺(Italo Calvino)在其 控制论与幽灵 中描述了这种倾向,即“世界越来越被看作断续,而非连续的我们处在一个断裂的、可分性和组合性取代所有连续性,以及色阶上彼此相近颜色互相影响的发展过程当中”11261-263。“断续”意味
22、着事物由许多部分组成,生命形式的无限多样性,都可缩减为数量有限的组合。语言亦复如此句子由不同的词语组成,每个词语又由词素构成。当“人们开始明白如何拆卸和重新组装所有机器中最复杂和难以预料的一个:语言”11264之时,文学就被视为数量上可以计算的、有限组合的机器了。卡尔维诺提到法国作家雷蒙 格诺的 百万亿首诗 说“它更像是一架生产十四行诗的机器的初级模型”11265,因为该作品可以通过对十首十四行诗的拆分组合而生成令人咂舌的百万亿首诗。然而,在文本整体性特征占主导地位的印刷文学中,像 百万亿首诗 这样的作品只能被视为边缘的、反常的或违规的例子。新媒体的主导特征是离散而不是连续,正如马诺维奇所言,
23、在新媒体对象中,“所有媒体元素,无论是图像、声音、形状还是行为,都表现为离散样本(像素、多边形、体素、字符、脚本)的集合”230。随着新旧媒体主导特征的转变,文学写作和阅读的核心策略也出现了戏剧性的转折,印刷媒体中的违规现象在新媒体那里成为常态,那种文本整体性的幻觉则加速离去。就如阅读一部超文本小说那样,读者未必会读完所有的文本块,他读到的最后一页也并不必然标志着阅读的终点,他阅读的文本可身体书写与文本机器新媒体文学中的身体问题与意义生产63能会周期性地或随机地改变总之,他无法再掌控文本的整体了。此种超文本性,克里斯托弗 凯普(Christopher F.Keep)总结说,“挑战了抄本书所依赖
24、的整体性的可能性。简言之,它需要一个新的身体”12171。从作者这个层面来看,新媒体零散化的特点将意义生产的部分权力转让给了文本机器。在印刷文学中,我们通常不会将文本视为作者,因为人类作者控制着文本整体与意义的输出,文本就像是画家手中的画笔那样只是工具。但在新媒体文学中,当人类作者无法控制文本整体的时候,意义的来源就要部分地追溯至文本机器自身了。当然,我们也可以坚持认为人类作者才是真正的、唯一的作者,因为他为文本机器配置了数据库和算法。但此种观点无法解释那些在文本机器的“黑盒”中随机产生的信息。以斯图尔特 摩斯洛普(Stuart Moulthrop)的超文本小说 里根图书馆(Reagan Li
25、brary)为例,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会发现,多次进入相同页面的文字都会有所不同。原因就在于,根据该小说的算法,读者前三次进入相同页面,计算机都会在一个叫“噪音单句”(noiseme)的语料库中随机抽选句子并嵌入到页面的文字中,直到第四次进入该页面其文字才会固定下来不再改变。小说的叙事也呈现出相似的规律,前三次读到的东西似乎没什么意义,重复阅读几次之后,叙事才会变得比较连贯。13当文本输出需要依赖随机程序的处理,人类作者也无法预测和控制最终输出的结果,在此情况下人类不再是真正的、唯一的作者了。但将文本机器视为可以脱离人类的作者,与坚持认为人类才是真正的作者,都是过于极端的看法。至少,在科幻电影中那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身体 书写 文本 机器 媒体 文学 中的 问题 意义 生产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自信****多点】。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自信****多点】,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