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虚拟货币民事纠纷的司法实践和困境纾解.pdf
《涉虚拟货币民事纠纷的司法实践和困境纾解.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涉虚拟货币民事纠纷的司法实践和困境纾解.pdf(7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1、105-Journal of NingHumanities&Social Sciences Edition)July20232023年7 月No.4Vol.45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第4 期第4 5 卷涉虚拟货币民事纠纷的司法实践和困境纤解赵希伟(福州大学法学院,福建福州350028)摘要:近年来在虚拟货币快速发展和监管政策日益强化的背景下,涉虚拟货币民事纠纷不断增加。由于虚拟货币法律性质复杂、法律规范缺位等因素,相关司法裁判存在分歧。司法实践应充分考量监管政策的导向作用,合理认定虚拟货币的法律性质,类型化处理涉虚拟货币民事纠纷。对违反监管政策、违背公序良俗的民事行为,确定合同无效,同
2、时避免完全否定其他涉虚拟货币相关合同效力。处理好尊重契约自由和保护民事主体财产利益与维护公共秩序之间的关系。关键词:虚拟货币;民事纠纷;监管政策;公序良俗中图分类号:D91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 0 1-5 7 4 4(2 0 2 3)0 4-0 10 5-0 7虚拟货币作为一项金融科技创新产品,基于分布式记账技术,呈现一种数据结构的表现形式 ,与传统民法上的物、财产等概念有较大区别,加之其价格波动巨大、通过网络交易、监管政策不断变化等因素,引致大量民事纠纷。面对虚拟货币带来的金融风险、洗钱风险 2 等危害,我国监管政策不断强化,通过部门联合发布政策性文件的方式,针对虚拟货币市场变化进
3、行调整。司法裁判如何与政府监管政策导向保持一致,规范虚拟货币相关民事行为,维护公共秩序并保护民事主体财产利益 3,需要进一步的深人研究。现有涉虚拟货币民事裁判的实践考察虚拟货币,以比特币为典型代表,近年来涉及民事、刑事的案件众多。通过裁判文书网检索,可见相关民事纠纷已超过千件,主要包括虚拟货币交易、投资等行为,以及涉虚拟货币产出的“挖矿”行为等。较早涉及虚拟货币的案件,通常不对虚拟货币的法律属性进行判断,但随着虚拟货币高风险引发的监管政策的强化,涉虚拟货币民事纠纷裁判开始援引相关政策性文件,对基于虚拟货币形成的民事关系进行认定。除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以下简称民法典)等法律,相关案件主要援引
4、政策性文件,如2013年中国人民银行、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等关于防范比特币风险的通知,2 0 17 年中国人民银行、中央网信办、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关于防范代币发行融资风险的公告,2021年中国人民银行、中央网信办、最高人民法院等关于进一步防范和处置虚拟货币交易炒作风险的通知,以及限制“挖矿”的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整治虚拟货币“挖矿”活动的通知。通过北大法宝检索,援引以上政策性文件的民事案件近千起(截至2 0 2 2 年10 月,见表1),多集中在2017年之后,包含合同纠纷、借贷纠纷、侵权纠纷等多种类型涉及虚拟货币的案件覆盖多地区、多层级法院,中国裁判文书网显示较早引用关
5、于防范比特币风险的通知的案例是2 0 15 年的高某建与刘某宾不当得利纠纷案,基于该通知认定交易行为不受我国法律保护,风险自担(山东省商河县人民法院(2 0 15)商民初字第15 31号民事判决书)。尔后,援引政策性文件的裁判逐渐增加,但对于文件的适用存在分歧,导致对虚拟货币的法律性质及其民事关系的效力存在不同认定,其中有引起广泛关注的杭州互联网法院审理的比特币纠纷第一案,该收稿日期:2 0 2 3-0 3-0 1作者简介:赵希伟(1993一),黑龙江鸡西人,福州大学法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国际金融法研究。-106-案承认比特币的财产属性(杭州互联网法院(2 0 19)浙0 192 民初16 2
6、 6 号民事判决书),但是在更多的司法实践中对基于虚拟货币产生的民事关系是不予认可的。表1扶援引政策性文件的民事案件数量涉及政策性文件涉及民事案件数量中国人民银行、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等关于防范比特币风险的通知235中国人民银行、中央网信办丶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关于防范代币发行融资风险的公告630中国人民银行、中央网信办、最高人民法院等关于进一步防范和处置虚拟货币交易炒作风险的通知55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整治虚拟货币“挖矿”活动的通知13(二)主要司法裁判路径梳理梳理中国裁判文书网有关虚拟货币的民事案件,通过涉虚拟货币相关民事案件的裁判基本可以总结为三种路径见(图1)。路径
7、一:不关注虚拟仅对民事行为进行裁判货币本身路径二:援引相关部认定涉虚拟货币相关民涉虚拟货币民事裁判门政策性文件,认定事行为不受我国法律保其违背公序良俗护,相关民事行为无效路径三:基于虚拟货给予一定程序财产利益币的“财产”属性保护图1涉虚拟货币民事裁判路径路径一,不对涉虚拟货币的法律性质予以判断,直接根据合同争议进行裁判。此类案件中,法院将虚拟货币视为不影响案件事实的标的物。如胡某、汤某刚民间借贷纠纷案,一审二审法院并没有关注虚拟货币的性质,仅从投资关系、借贷关系角度进行裁判(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中级人民法院(2 0 2 0)桂0 1民终14 993号民事判决书)。在邢某强、朱某等合同纠纷案中,
8、法院仅对原告起诉主体资格进行了裁定(杭州市萧山区人民法院(2 0 2 2)浙0 10 9民初6 4 0 4 号民事裁定书)。路径二,根据相关部门政策性文件认定涉虚拟货币相关合同无效。此类司法裁判,通常援引监管文件,认定涉虚拟货币交易违背公序良俗,合同无效。如周某娲、徐某委托合同纠纷案,该案除引用以上四个部门性规范文件外,进一步援引了民法典第九条“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规定,否定投资行为的有效性(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中级人民法院(2 0 2 2)新2 8 民终5 4 0 号民事判决书)。在陈某英、马某金合同纠纷民事案中,一审没有关注虚拟货币的法律
9、性质,认定委托合同有效,二审认为上述交易属于监管部门明令禁止的非法“虚拟货币”交易,违反了金融管理秩序和强制性规定,双方之间的合作协议应为无效(广东省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2 0 2 1)粤0 1民终23469号民事判决书)。路径三,认定虚拟货币具有财产属性,结合民法典第12 7 条关于网络虚拟财产的规定,予以适当保护。此类案件中,法院通常认定持有虚拟货币合法,具有可保护的财产利益,不否认合同效力。如丁某与翟某杰返还原物纠纷案中,一审二审均认为所涉虚拟货币具备虚拟财产、虚拟商品的属性,二审法院进一步说明并无法律、行政法规或部门规章等规定否定虚拟货币本身作为虚拟财产的可保护性(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
10、院(2 0 2 2)京0 1民终5 97 2 号民事判决书)。再如胡某涛与王某杰买卖合同纠纷案,一审判决认为比特币具有价值性、稀缺性、可支配性的特点,受法律保护,同时可作为虚拟商品交易(北京市通州区人民法院(2 0 19)京0 112 民初37 191号民事判决书)。民事裁判的分歧集中于对涉虚拟货币合同效力的认定问题,基于政策性文件,对于涉虚拟货币合同认定为无效或者有效。同时对于当事人的责任划分也存在差异,有的案件裁决当事人返还相关款项(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2 0 2 1)沪0 1民终11624号民事判决书),有的案件认为当事人双方平均分摊损失(江苏省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2 0 18)苏0
11、5民终8 32 5 号民事裁定书),有的案件认为后果风险自担(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2 0 2 1)粤民申12 7 5 1号民事裁定书)。由于没有相关法律确定虚拟货币民事纠纷的责任划分,随着涉虚拟货币民事案件的不断增多,相关裁判的分歧愈发凸显。涉虚拟货币民事纠纷裁判的法治困境(一)虚拟货币法律性质复杂关于虚拟货币的法律性质,存在较大争议。虚拟货币这一概念存在多种描述方式,电子货币、加密货币以及私人数字货币等。电子货币的概念出现得最早,以计算机为基础的数字形态的货币表示均可以称为电子货币 4 。加密货币(cryptocurrency)则是根据技术特征进行的描述方式,通常所说的虚拟货币,如比特币、以
12、太坊,均是加密货币的一种。私人数字货币则是根据“货币”发行方的角度进行的描述,与法定数字货币相区分。从司法实践来看,我国政策性文件和裁判均使用虚拟货币的称谓,虽然在学理上存在一定模糊性,但是实践中并没有造成理解障碍关于虚拟货币的定性,存在诸多理论,如货币、支付方式、金融工具、证券、外汇、商品、资产等 5 在虚拟货币诞生之初,存在积极的观点,从经济学角度认为虚拟货币具有支付手段等货币功能,从哈耶克的货币非国家化的理论来看,去中心化的虚拟货币摆脱了中央银行的束缚,有可能成为“最好的货币”6 。但从法律的角度审视,货币是法律的创造物 7 ,由相关权力机关发行 8 。极少有国家将虚拟货币视为货币,最多
13、将其作为合法的支付手段之一。即使是国内相关文献广为转述的德国将比特币视为合法货币,事实上德国财政部仅仅是在一份回复中,认为比特币可以作为货币记账单位和私人货币,而在官方政策文件则明确指出虚拟货币的非货币性质)。是否成为法定货币涉及到国家主权的问题,货币主权作为国家主权的一部分,很少有国家会选择放弃,即使欧元的发行也是国家货币主权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各国的监管行动主要是将比特币这一类型的虚拟货币界定为加密资产或者进一步根据类型划分属性,而非货币10 我国监管政策首先否认了虚拟货币作为货币的属性,不具有法偿性和强制性,不具有法定货币属性。当前这一点无论在学术界,还是实务界均没有太大争议。关于防范比特
14、币风险的通知指出比特币应当是一种特定的虚拟商品。相关司法裁判主要引用该条文认定虚拟货币是一种商品,但商品本身并非民法上的概念。司法实践,通常基于虚拟商品,引申到民法典对“网络虚拟财产”的保护中去,给予虚拟货币以财产利益保护。如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认为比特币属于合同法上的交易对象,具有应当受到法律保护的“民事利益”。有关比特币交付的争议,可以找到合同法上的依据。但另一部分案件,认定虚拟货币不受法律保护,因虚拟货币产生的债权债务均系非法债权债务(云南省大关县人民法院(2 0 2 1)云0 6 2 4 民初1136 号民事判决书),或者认为涉虚拟货币合同违背公序良俗,合同无效(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人民
15、法院(2 0 2 1)粤0 30 4 民初4 0 4 16 号民事判决书)。理论上,根据物权法定原则,虚拟货币不是物权法上的“物”,也不属于传统物权法有体物范围。有观点认为应当给予虚拟货币物权保护 12 ,也有观点认为其为网络电子数据 13,还有观点认为应给予其债权保护。对于虚拟货币法律性质认定的分歧,会直接导致法律适用的不同。当下,并没有对虚拟货币的性质形成较为一致的意见,因此造成了司法裁判的分歧。(二)法律规范缺位如前文所述,对于虚拟货币相关问题,我国目前并未出台明确的法律规范,仅是通过多部门监管政策文件予以规范。司法裁判中,对于政策性文件的适用方式,简要分为三类(见图2)。一是不适用涉虚
16、拟货币相关监管政策性文件。民法典第15 3条第1款规定,“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从法律地位上来说,以“通知”或“联合通知”命名的文书通常归类为部门规范性文件 14 。因此涉虚拟货币的监管政策文件并不属于法律、行政法规,不能适用政策性文件认定合同无效。故而部分判决中指出政策性文件不予适用;二是适用政策性文件,直接认定相-108-关民事行为无效。部分案件中没有考虑政策性文件的法律效力问题,直接适用;三是适用政策性文件,将违反政策性文件的行为定性为违背公序良俗,适用民法典第15 3条第2 款违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的规定否定合同效力。这种处理方式,将政策性文件的
17、规范性内容与公序良俗相结合,既避免了法律效力上的争议,同时与监管政策相衔接,但缺乏明确的法律规范,使得涉虚拟货币民事裁判结果出现诸多差异。不同层级不同地区的法院,受限于裁判能力等诸多因素,对于金融科技新生事物的认知存在相当大的分歧,不利于民事关系的稳定处理不适用政策性文件涉虚拟货币政策性文件的适用直接认定相关民事行为无效适用政策性文件通过违背公序良俗原则认定相关民事行为无效图2适用涉虚拟货币政策性文件的方式(三)技术障碍作为金融科技创新的产物,虚拟货币反映了互联网技术的最新发展,区块链等技术具有高度复杂性,给司法带来挑战。第一,增加了事实认定的难度。虚拟货币是社会大众尚未普遍认知的事物,依托于
18、互联网,以电子数据为表现形式,在取证、质证方面存在诸多障碍;互联网的跨国性使得虚拟货币相关纠纷经常涉及其他国家,加重了调查取证难度,从而导致法院对当事人交易事实认定困难。第二,增加了法律适用的难度。技术进步为司法裁判带来双重挑战。其一,要求司法裁判回应监管,避免科技滥用。其二,要求司法裁判给予新兴科技一定的空间,保护科技创新。这使得法院在对虚拟货币交易效力进行价值判断时,需要衡量更多因素。第三,增加了执行的难度。当前我国禁止虚拟货币与法定货币兑付、交易,价值评估均存在困难,大多数法院只能采取程序性搁置方式处理。15三涉虚拟货币民事纠纷裁判的困境纤解(一)虚拟货币的法律性质及所涉合同关系性质辨辩
19、析关于虚拟货币的法律性质。民法典第12 7 条规定,对网络虚拟财产的保护另有特殊法律规定,应依据此规定来保护。虽然该条规定未对网络虚拟财产的性质作出明确规定,但是确立了依法保护网络虚拟财产的原则。我国法律法规对虚拟货币的属性尚无明确规范。关于防范比特币风险的通知关于防范代币发行融资风险的公告等文件,否定了虚拟货币作为货币的法律地位,但并未否定其财产属性。关于防范比特币风险的通知提到,“从性质上看,比特币应当是一种特定的虚拟商品”。多份裁判文书论证了虚拟货币具有价值性、稀缺性、可支配性,具备权利客体的特征,符合虚拟财产的构成要件(杭州互联网法院(2 0 19)浙0 192 民初16 2 6 号民
20、事判决书;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2 0 19)沪0 1民终136 8 9号民事判决书)。因此,认定虚拟货币可作为一项财产利益,属于财产权的范畴 16 ,给予民法上的保护,符合目前的法律规定,且有利于预留其发展空间。关于涉虚拟货币相关合同关系的性质。民法典第8 条规定:“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不得违反法律,不得违背公序良俗。”民法典第15 3条第2款规定:“违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编写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释义,“违背公序良俗”中的公序是指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基本秩序和根本理念。17 司法裁判需要与政府监管政策相衔接,共同维系社会秩序。对于违反规章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虚拟 货币 民事纠纷 司法 实践 困境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自信****多点】。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自信****多点】,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