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章制度变迁中的实践与思考.docx
《规章制度变迁中的实践与思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规章制度变迁中的实践与思考.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制度变迁中的实践与思考 《政治变迁中的国家与制度》一书是中国人民大学政治学教授杨光斌的社科基金研究成果,课题分为制度变迁理论研究和比较制度变迁研究两个部分,也即本书的第一篇和第二篇。研究的关键词是“国家”与“制度”,主题思想就是“制度很重要”。各部分的逻辑关系作者在书的前言进行了介绍。 作者的制度变迁理论研究包含新制度主义的制度变迁理论;历史制度主义的理论要素;以制度为中心的历史发展观三个部分。在此介绍前两个部分。 第一章新制度主义的制度变迁理论 第一节国家理论 社会变迁理论源远流长,但作为上个世纪80年代流行起来的“制度变迁”理论离不开新制度主义代表学者道格拉斯·诺斯。其贡献不仅在于理论本身,即用国家、产权和意识形态三位一体的理论解释了新古典经济学不能解释的很多方面,而且也带来了政治学与经济学思维方式的转变。诺斯的制度理论也正是以产权理论、国家理论和意识形态理论为基石。其中,产权决定了对个人和团体的激励,国家则是界定和实施产权的单位,意识形态则提供了将个人观念转化为行为的道德和伦理的信仰体系。在诺斯的制度理论框架中,国家理论是联系产权理论和意识形态理论的纽带。 诺斯在契约论和掠夺论的基础上,致力于两者的统一,提出了国家起源的的暴力潜能分配理论,诺斯认为国家正是在暴力方面具有比较优势的组织,国家在暴力方面的优势使其处于界定和行使产权的地位。诺斯认为,国家有两个重要的目的:第一,使统治者租金最大化;第二,降低交易费用。另外,国家的职能包含提供保护和公正;界定和实施产权;推动制度的创新与变迁三个方面。总的来说,诺斯的国家理论主要围绕三个论点:第一、国家界定和实施产权,并由此对造成的经济增长、停滞和衰退负有责任;第二、国家实现统治者租金最大化的过程与追求社会产出最大化之间存在持久的冲突,造成了无效产权的长期存在;第三、国家在增长过程中具有内在的不稳定性,意识形态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维持国家的稳定性。 第二节制度变迁理论及其演变 制度的内涵——制度乃是行为的规则,包括正式规则和非正式规则。 制度变迁的原因——1相对价格的变化;2偏好的变化。 制度变迁的进程——“制度均衡——制度非均衡——新的制度均衡” 制度变迁的类型——1制度类型的角度:正式规则的变迁和非正式规则的变迁;2变迁的角度:连续性变迁和非连续性变迁。 制度变迁的路径及路径依赖——不同的历史和结果的不完全反馈使得行动者具有不同的主观主义模型,从而作出不同的政策选择,形成不同的边际调整,产生制度变迁的不同路径。这种路径被两种力量规范,报酬递增和不完全市常 诺斯制度理论的变迁经历了从均衡分析到演化分析,从收益成本分析到适应型学习分析的转化。体现在行为假定,交易费用,组织因素,适应型学习几个方面。 第三节贡献一:作为解释项的政治变量 政治不应该仅仅被人们当作被解释的变量,还是一种解释变量。应该发现在西方世界兴起的过程中,一个国家的政治制度能够有效保护产权,决定一个国家的成败:英国的光荣革命,以一种新的政治安排产生了一个强国。中国因为专制制度使得资本主义经济“萌而不发”。 第四节贡献二:一体化社会科学研究途径 任何一种单一学科性质的研究都不会广泛地影响所有社会科学的发展,诺斯的研究涉及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范畴,不是单一的经济学研究。 第五节问题一:制度变迁中的历史关键时刻 虽然态度并不决定一切,但作为思想观念的态度对于制度变迁的价值却是显然的,在制度变迁的关键时刻甚至起决定性的作用。 第六节问题二:制度性意识形态与非制度性观念 作为分析连续性制度变迁的意识形态理论的基本特征。来源上的内生性;作用上的节约机制(减少搭便车以节约交易费用);作用方式上的路径依赖;地位上的补充性。 观念作用的途径。1路线图;2粘合剂;3内化为制度影响人们的行为。p31 第二章历史制度主义的理论要素 新制度主义三大理论流派: 1社会学制度主义——组织不仅仅意味着效率,还是文化的复合体——提供意义框架的象征系统、认知模式和道德模板等——“适当性逻辑” 2理性选择制度主义——理性选择理论加制度研究的变体——理性人假设、偏好、方法论个体主义、数学模型演绎——“算计逻辑” 3历史制度主义——取了以上两者的中间值,形成了以历史为基础的大事件分析法。(三者各自的特征可以参见p81) “不同于国家中心主义、社会中心主义和政策中心主义,历史制度主义在复归传统的基础上,开创了以制度为中心的研究技术类型和基本研究单位。以制度为线索,顺延思考了制度定义、制度关联、制度变迁、制度和权力、观念与利益的关系及制度和行为间的多重持续互动。” 第一节制度与行为关系 在制度与行为间关系上,历史制度主义是从制度关联角度加以认识的,突出强调整体性制度框架的互动对行为的影响。整体性制度框架重要的一点就是制度分层:宏观、中观和微观层面的制度共同组成了特定的制度框架,并形成其间某种互动模式,这直接影响了行为可能的策略选择和结果。历史制度主义主要关注国家与社会间关系、政治制度的重要作用和非正式制度对制度与行为主体间的关系。 第二节制度与观念 政治制度多和政治权力、政治统治、意识形态交织在一起;经济制度多和交易费用、学习机制、模仿机制、适应性预期结合在一起。 观念在找到适当的组织表达途径时才会变得强大起来,制度对观念传播具有重要意义。 第三节制度变迁理论 有关制度变迁理论,大致不脱离这样几个问题。制度功能的转变;制度形式的转变和制度的断裂。 断续平衡论——制度在经历了一段长时间的稳定之后,会在某一时期内被危机所打断,从而生出空发性的制度变迁,自此之后,制度会再次进入静态平衡期。 关键枝节点——和制度的断裂相关联的重要的历史事件或某些微小的细节,有可能引起制度功能转化或制度变迁。 否决点——指的是在制定政策的过程中,适当的行为体联盟可以阻止通过一项特定的立法。制度权力越是分散,可能的否决点就越多。 路径依赖——一种制度一旦形成,不管是否有效,都会在一定时期内持续存在并影响其后的制度选择,就像进入一种特定的路径,制度变迁只能按照这种路径走下去。 锁定(lock-in)——恶性的路径依赖。某种制度演变的轨迹形成以后,初始制度的效率低下,甚至开始阻止生产活动,那些与这种制度共荣的组织为了自己的既得利益而尽力维护他,此时这个社会陷入无效制度,进入了锁定状态。 路径依赖的原因。1路径依赖是一种自我强化过程(递增收益的存在,鼓励行为体起步之后,沿着走下去);2对非零交易来说,任何策略选择都是有代价的(启动成本和固定成本);3适应性预期(人们根据过去的行为进行预期)。 制度粘性——制度的发展是长时间积累的结果,一旦成型就不大容易改变。 第四节历史制度主义的理论贡献与不足 制度关联思想——历史制度主义区别于理性选择制度主义和社会学制度主义的显著特征之一。历史制度主义不完全是一种物化结构观,除了强调正式制度对行为和观念的限制和制约外,还重视超越制度设计之上的制度间的互动,如国家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制度安排之间的不确定性互动。 历史制度主义最为重要的知识贡献之一。尽管制度经济学和组织理性学派都注意到制度的关系特征,但是直到历史制度主义才从互动论的视角用制度关联这个概念去解释制度与行为间的互动、制度与观念等研究变量的互动以及制度变迁,并且在制度关联的分析框架中融入了时间性这个变量。 时间性分析有利于提高认识客观性和准确性。1时间发生的原因,未必短时间能呈现;2渐进变化只有达到关键水平才引起巨大变化;3原因结果不是简单的线性指向关系。 历史制度主义的历史观: 第一、历史作为一种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归纳法、比较动态分析和解释性。擅长讲故事。 第二、历史作为一种研究对象。历史事实认识和历史价值认识。就研究对象,历史制度主义历史观可以见于以下三点:1重视时间序列(尊重历史和从历史中寻求根据的心理——经验积累的智慧和合法性的依据);2历史分析是量变和质变交替的过程(关键枝节点,阀值效应p74);3历史无效性(适应型欠佳的可能性以及历史发展具有多种可能性的问题)。 历史制度主义的缺陷与不足: 第一、概念的不确定性。 第二、理论抽象能力不足。案例研究、比较研究、归纳研究三位一体构成了政治科学理论建构的基本组合,形象点说就是讲故事的方式。讲故事的叙述逻辑几乎成了每一个历史制度主义学者的首选研究方法。然而不论归纳的普遍性功绩如何,他们不能替代理论化,经验性的规则不应该被错误的当做理论的命题。 第三、历史制度主义的工具理性。如何整合从其他学科借鉴过来的理论成为历史制度主义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第三章以制度为中心的历史发展观 本章主要内容。本部分试图借鉴前人有关的研究成果,在世界史、尤其是现代化以来的世界历史的基础上,探讨制度为什么是重要的,作为研究现代化途径的制度范式又是什么,并以现代化开始以来的主要国家的历史发展来验证本书提出的制度范式(p85)。 第一节现代化研究的若干方法 亨廷顿的观点,作为政治发展的现代化研究的主要途径有。体制—功能法、社会过程法和比较历史法(p86)。 途径 内容 局限性 体制—功能法 核心是功能如何维护政治和社会体制的平衡问题,载于详细描述不同类型的政治体制和社会体制模式,而不是描述一个体制向另一个体制变化的不同类型, 其弱点是不能有效地用于观察体制的变化 社会过程研究法 研究作为社会的某个部分诸如工业化、城市化、商业化、文化变化、职业流动等要素与现代化的关系 其不足在于对政治的重视程度不够 比较历史法 以经验为出发点,对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社会的演变进行比较 不足在于理论强度不够 经过分析,亨廷顿提出了自己的政治变迁理论。在他看来,现代化应该集中于下列组成部分的变化以及某个组成部分的变化与其他组成部分变化之间的关系:政治文化、政治体制、社会力量、领导人与领导集团、政策类型。通过对这些因素的动态研究,就可以得出一个国家变化的过程和类型。 亨廷顿政治变迁理论的核心概念是由所谓的适应性、复杂性、凝聚性和自主性所构成的制度化,其目的在于论证政治稳定,认为不管任何类型的制度化,都是有利于维持现代化的(当然,所谓制度化就必然带来稳定和现代化的理论是不成立的)。 政治变迁理论的缺点在于,忽视了一个国家的重要因素,即经济体制的类型与国家发展的关系。 之所以要提以制度为中心的社会发展理论。原因在于文化决定论、经济决定论和技术决定论,都忽视了人类赖以存在的制度结构与制度绩效的关系,因此必须用新的途径来解释和理解世界现代化进程甚至是更早的历史(p89)。 第二节制度很重要 重点在于理解制度的重要性,由此,我们首先需要指导制度的起源和国家的性质。 制度的起源其实就是国家的起源问题——社会契约论和暴力掠夺论(p89) 所谓制度。在群体满足公共需求的重复性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程式化的行为模式的产物。 制度的基本功能。节约交易费用,降低社会的运行成本,制度的产生是为了保证组织内部的秩序。 第三节制度范式 制度结构。社会中正式的和非正式的制度安排的总和(p94)。 新制度经济学研究的是制度安排对制度变迁的影响,而不是制度结构的变迁。 杨光斌在《中国经济转型中的国家权力》一书中初步提出的制度范式(历史发展观的制度范式)(p96):简言之,制度结构决定制度绩效。 关于制度结构、制度安排和制度绩效的解释(p100-p108) 含义 要点 制度结构 核心在于理解国家理论 政治制度,对政治制度进行高度的简约,即为国家。 制度安排 制度安排是支配经济单位之间可能合作与竞争的方式的一种安排 1.产权制度——经济制度的基石所在(人类经历的三种产权制度:共有/公有产权、国有产权和私有产权);2.组织机构,研究制度安排的前提是考察组织本身的结构与功能。 3.经济组织之间的交易方式。市场的方式和计划的方式。 4.政府与企业的关系。五种类型(p104)。 5.非正规的制度安排。指观念、习惯和传统等文化因素(意识形态因素)。 制度绩效 即国民经济增长的效率 经济绩效。作为国家权力的基础(国家权力不是抽象的,衡量国家强弱的一项重要指标是国家汲取财政税收的能力和得到税收的多少。只有更多的经济发展,国家才可能获得更多的财政支持) 政治绩效:直接表现是国家将自己的意志转化为现实的能力(其基础是国家汲取财政的能力、国家控制其机构的有效性和国家对于社会的渗透程度——决定政治绩效的终极因素是政治体制的法治化程度和人民性程度) 制度范式的主要特征。7个特征(p109-p110),制度范式既研究制度变迁中组织机构内部的个体的价值偏好,又关注历史变迁背后的制度和文化因素,因此它既不同于传统的宏观的社会发展理论,也不同于专注于微观个体的行为主义,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连接宏观理论和微观理论的理论。 制度范式在一定程度上客服了政治学科三大流派的固有缺陷:因为关注微观层面,行为主义和理性主义被批评为“没有研究政治的政治科学”,历史制度主义在研究制度变迁时不接受理性人的假设,不能发展出一套制度如何具体地影响人的行为的因果链条,而这种因果链条恰恰是制度变迁的根本————制度范式中制度结构的假设事实上强调的是历史与结构,制度安排事实上研究的是制度对人的行为的约束和个体的行为偏好集对制度变迁的影响,同时也有历史和结构的约束。 第四节新制度主义的理论属性:中观或宏观 1.中层理论(p114) 新制度主义的中观理论定位缘由于其起源和研究议程。 a.经济学理论对政治学理论的入侵。 b.理性选择制度主义的影响 在与理性选择主义比较的过程中,我们说历史制度学派更多地将研究重点放在从政党制度到经济利益的结构如商业行会等中层制度。 2.宏观属性——笔者认为新制度主义应该属于宏观层面的问题(p115) 以诺思的研究为例,制度变迁理论研究的主体决定了研究路径上的整合性社会科学方法。 3.宏观性制度分析的经验验证 制度主义者不但关注制度现状,还关怀制度的形成与变迁过程,意图从个案经验研究中得出制度变迁的一般规律。 以近代中国为例,从思想观念、制度结构和制度安排几个方面来论证(p118-120)。 在作者看来,以作为制度的内核的政治权力和经济制度的集中程度而论,现代化的模式只有两种,即分权模式和集权模式(集权模式又分德国和苏联模式)。 作者的结论。制度使局面完全不一样。 第四章观念、制度与经济绩效——中国与印度经济改革的制度分析 本章内容。首先简单对比中印两国经济改革前后的经济绩效以及导致经济绩效变化的制度变迁,其次论证观念与两国制度变迁的关系,最后总结两国经济改革基本经验的政治学理论价值、结论与进一步的理论启示。 在作者看来,社会科学理论是对特定历史和经验的归纳总结,可以很好地描述、解释过去和现在,也可以预测未来,但是预测未来的可信性远远低于对历史的诠释,因此运用特定的社会科学理论来预言未来总是面临很大的风险(p125)。 第一节经济绩效与制度变迁 关于中印两国的政治经济关系,作者的基本总结是:实行民主集中制的社会主义中国和实行代议制民主政治的资本主义印度在制度安排和经济发展上却基本走了一条共同道路: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通过回顾中印两国的经济发展历程,得出结论。中国和印度经济改革前后以及实行市场经济前后的经济态势表明,制度安排直接决定着经济绩效(p130)。 第二节观念与制度的生成与发展 为什么中国和印度在宪法意义上的基本制度结构并没有发生什么变化,但是这种既定结构下相似性的制度安排变化却带来经济绩效的巨大变化。 就中印两国而言,究竟是什么力量推动着既定结构下的制度安排的变革: 1.思想观念与制度形成——回顾了思想观念对于两国基本体制形成的影响,新制度的建立并非一蹴而就(p132)——思想观念塑造了政治制度。 2.思想观念与制度变迁。 思想观念影响了制度变迁——中印两国的历史(p135-137)。 第三节政治学理论价值:建构制度主义 西方政治学科的三大理论流派。新制度主义政治学中的历史制度主义、行为主义、理性主义。 制度理论的三大缺陷(p138)。制度理论的单维性有将复杂政治简单化的倾向;制度理论将行为者的利益和目标视为当然,而事实上这些都是随政治和意识形态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的;制度理论有过度强调结构、总体性组织的规定性或行为的规定性,从而忽视了人类突破政治和社会结构的约束而进行政治创新的可能。 在嵌入建构主义之后,作者的制度范式就演变为(p142): 理解现代化进程的制度范式:该结构的含义:思想观念影响制度结构并改变制度安排,制度结构影响制度安排,制度安排决定制度绩效。 思想观念(idea) 制度结构(structure) 制度安排(system) 制度绩效(performance) 1.制度安排与制度变迁(p141) 2.制度结构(指宪法所规定的根本的政治制度)与制度变迁(p142) 3.思想观念与制度变迁(p143)。国家制度建设过程的外生性和内生性——双重特征。 第四节结论与进一步的理论启示 中国和印度的经济改革向人们展示了这样一个道理。制度安排的变化能够导致经济绩效的不同,但是两国制度安排的创新并不主要是制度结构变化的结果,而是思想观念创新的结果。 中国与印度所体现的是政治学的两个基本传统。制度与价值的合一性。(在作者看来制度主义的一个重要意义就是对于政治学研究的回归,重新发现了制度对于政治学研究的重要性,p147) 中印制度变迁的政治学理论价值还在于。如果既有的社会科学理论不能解释中国和印度这样巨型国家的经验,理论本身的价值就会受到影响;相反,基于中国和印度的经验而对理论的补充和贡献,会更加彰显理论的价值。 第五章国家与苏联—俄罗斯转型 本章内容。首先简要地讨论与本题有关的国家理论,然后以苏联—俄罗斯转型的三个时期即戈尔巴乔夫时期、叶利钦时期和普京时期的国家治理形态来验证有关国家理论(p149)。 第一节国家形态理论 三种国家形态: 失败国家(failedstate)。北洋军阀时期的中华民国、索马里。 依附性国家(dependentstate)。马克思——作为国家的上层建筑依附于再生产资料上占垄断地位的那个阶级并为之服务。 自主性国家(autonomousstate)。与依附性国家相对应,强调国家的自主性和独立性。 第二节从“强国家”到“失败国家” 从苏联到俄罗斯。新思维与改革战略的选择——公开性与共产党合法性的丧失——民主化与国家组织力量的瘫痪——多元化与民族分离主义的加强。 作者绘制的苏联国家失败路线图(p165) 第三节依附性国家的治理失败 新自由主义及其在俄罗斯的实验——总统-议会冲突与宪政危机——财团私有化与依附性国家的形成——依附性国家的治理失败 第四节找回国家自主性 国家主义的俄罗斯思想(在某种意义上,国家主义是应对自由主义治理失败的必然产物)——政治单一制与经济联邦制的二元化国家结构——国家主导下的国家与社会关系——国家主导下的政党政治——政府主导下的政治与经济关系。 苏联——俄罗斯转轨带给我们的启示(p179): 1.观念改变世界;2.国家至关重要;3.自主性国家之于转轨国家的重要性。 苏联——俄罗斯转轨带给我们的启示(p180): 1.国家从来都是,并一直都是政治学的重中之重;2.在众多的国家理论流派中,马克思的国家理论是不可替代的。 思考: 1.作者对中国政治结构的判断。共产党领导下的议行合一式的民主集中制,具体说来就是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此说法是否准确,p131)。 2.作者所谓的政治科学和政治哲学之争是否存在(p147)。你的观点是什么。 上一篇:小公司会议制度范文下一篇:联系汇率制度 第18页 共18页-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规章制度 变迁 中的 实践 思考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qwe****66】。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qwe****66】,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qwe****66】。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qwe****66】,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