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3初中化学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必练题总结.docx
《人教版2023初中化学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必练题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2023初中化学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必练题总结.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人教版2023初中化学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必练题总结 1 单选题 1、实验室里用排水法收集氧气,依据的氧气性质是( ) A.无色B.无味C.不易溶于水D.支持燃烧 答案:C 气体收集方法根据密度和溶解性选择,密度比空气大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密度比空气小,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不易溶于水,用排水法收集,故选:C。 2、利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模拟工业炼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时应先点燃酒精灯后通CO B.充分加热,a处固体由黑色变为红色 C.b处可用澄清石灰水检验生成的CO2 D.可用NaOH溶液吸收尾气中的CO 答案:C A、由于CO是可燃性气体,实验时要先通CO排出管内空气,再点燃酒精灯,故错误; B、a处氧化铁和一氧化碳在加热条件下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可观察到固体有红色变为黑色,故错误; C、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检验二氧化碳可以用澄清石灰水,故正确; D、一氧化碳不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不能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CO,故错误。 故选C 3、页岩气是指蕴藏于页岩层中的天然气,是一种新开发的能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页岩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 B.页岩气是不可再生能源 C.其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2CH4+3O2点燃__2CO+4H2O D.页岩气燃烧放出热量 答案:C A. 页岩气是指蕴藏于页岩层中的天然气,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说法正确; B. 页岩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是不可再生能源,说法正确; C. 页岩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化学方程式为:CH4+2O2点燃CO2+2H2O,选项错误; D.燃烧反应都是放热反应,页岩气燃烧也会放出热量,说法正确; 故选:C。 4、“我是碳族的大女儿,让大地充满生机,让地球因我而温暖;我调皮可爱,钻进石灰水,搅得人家不安宁;我藏在汽水里,小朋友喝了直打嗝。”这里叙述中的“我”是指 A.二氧化碳B.氧气C.氮气D.稀有气体 答案:A 汽水中含有或溶有CO2,进入体内,温度升高,气体或CO2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气体或CO2从体内逸出,因此喝了汽水以后,常常会打嗝; 故选A。 5、由太湖水生产自来水的部分处理过程如下。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用细沙“过滤”可滤除水中的细小颗粒 B.用活性炭“吸附”可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 C.上述处理过程应包含“蒸馏” D.经过处理获得的自来水仍是混合物 答案:C A、用细沙“过滤”即相当于过滤操作中使用的滤纸,可以阻止细小的难溶性颗粒状物质通过细沙,起到过滤作用,选项正确; B、活性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故能吸附有色、有异味的物质,用于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选项正确; C、自来水厂的净水流程是取水静置、过滤、吸附、杀菌消毒,故不包含蒸馏,选项错误; D、经过处理获得的自来水仍含有多种矿物质,属于混合物,选项正确; 答案为:C。 6、如图所示的两只烧杯(250mL)中分别放有两支高低不同的燃烧的蜡烛,有关该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这两个实验中,蜡烛都是由低到高依次熄灭 B.A实验中只证明了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 C.A、B实验中蜡烛熄灭的原理是隔绝了空气 D.B实验可知,逃离火灾现场应成站立姿势逃跑 答案:C A、实验A中蜡烛由低到高依次熄灭,而实验B中蜡烛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温度高,所以密度小于空气密度,上升到顶部,较高的蜡烛因缺氧气而先熄灭,所以B中的蜡烛由高到低依次熄灭,A错误; B、A实验中不但证明了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而且证明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故B错误; C、A、B实验中蜡烛熄灭的原理是隔绝了空气,故C正确; D、B实验可知,逃离火灾现场应成匍匐姿势逃跑,而不是站立,故D错误。 故选:C。 7、利用生活中的废弃材料来做家庭小实验,其乐无穷!小美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a、d为浸有紫色石蕊试液的湿润棉花,b、c为用紫色石蕊试液浸过的干燥棉花。垂直固定装璃管的装置末画出)来探究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质。下列关于该实验装置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通过推压性注射器活塞,可以控制进入饮料瓶内液体的量 B.利用该装置制取二氧化碳时注射器内的液体可为稀硫酸 C.利用该装置可验证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及二氧化碳能与水发生反应 D.该装置的左半部也可用于制取氧气 答案:B A. 注射器有刻度,通过推压性注射器活塞,可以控制进入饮料瓶内液体的量,正确;B. 稀硫酸和块状石灰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反应生成微溶于水的硫酸钙,常使反应停止,利用该装置制取二氧化碳时注射器内的液体应为稀盐酸,而不是稀硫酸,错误;C. 利用该装置进行试验时,将玻璃管内的abcd四处分别放置滴有紫色石蕊试液的试纸,ad处放置湿润的,bc处放置干燥的,可观察到,湿润的试纸变红,且d处先变红,a处后变红,而干燥的试纸不变色,可验证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及二氧化碳能与水发生反应,正确;D. 该装置的左半部相当于固液常温型发生装置,故也可用于过氧化氢法制取氧气,正确。故选B。 8、不慎将少量酒精洒到桌面上着火了,用湿抹布覆盖能灭火的主要原因是 A.降低着火点B.清除可燃物C.隔氧又降温D.产生二氧化碳 答案:C 灭火的三个原理:降低温度到着火点以下、隔绝空气、移除可燃物,不慎将少量酒精洒到桌面上着火了,用湿抹布覆盖能灭火,湿抹布能降低温度到着火点一下,同时湿抹布又起到隔绝氧气的作用; C。 9、下列与碳和碳的氧化物有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煤炉上放一盆水可防止CO中毒 B.CO2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说明CO2显酸性 C.CO和CO2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是分子构成不同 D.用墨绘制的古画经久不变色,说明碳不与任何物质反应 答案:C A、一氧化碳难溶于水,煤炉上放一盆水不可防止CO中毒,不符合题意; B、二氧化碳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是因为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显酸性,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不是因为二氧化碳显酸性,不符合题意; C、一氧化碳由一氧化碳分子构成,二氧化碳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分子构成不同,化学性质不同,符合题意; D、用墨绘制的古画经久不变色,是因为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碳可与许多物质反应,碳在点燃的条件下可与氧气反应,在高温的条件下可与氧化铜、二氧化碳反应,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0、如图实验设计,能制取二氧化碳并可控制反应发生或停止的是( ) A.B. C.D. 答案:B A、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碳酸钙与硫酸反应生成微溶于水的硫酸钙、二氧化碳和水,生成的硫酸钙会附着在大理石的表面而阻止反应的进一步发生,不合题意; B、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该装置中若在导管上关闭止水夹,装置内的压强增大,大理石与稀盐酸分离,反应停止;打开止水夹后,气体排出,装置内的压强减少,稀盐酸与大理石接触,反应开始,符合题意; C、该反应无法控制的反应的停止,不合题意; D、该反应无法控制的反应的停止,不合题意。 故选B。 11、下列物质中,硬度最大的是 A.C60B.活性炭C.石墨D.金刚石 答案:D A、C60是人造物质,有弹性,硬度不大,不符合题意; B、活性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硬度也不大,不符合题意; C、石墨很软,是最软的矿物之一,不符合题意; D、金刚石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符合题意; 故选D。 12、用“W”型玻璃管进行微型实验,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a处红棕色粉末变为黑色 B.a处的反应为CO +Fe2O3=2Fe+CO2 C.b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有CO2生成 D.可利用点燃的方法进行尾气处理 答案:B A、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能与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a处红棕色粉末变为黑色,故A项正确; B、该化学方程式没有注明反应条件,且配平错误,正确书写为3CO+Fe2O3高温2Fe+3CO2,故B项错误; C、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b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有生成,故C项正确; D、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可利用点燃的方法进行尾气处理,故D项正确。 故选B。 13、下列对一氧化碳性质的描述,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常温下为无色、无味的气体 B.极难溶于水 C.相同状况下,密度比空气略小 D.具有可燃性 答案:D 分析:物理性质是指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包含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挥发性等性质;化学性质是指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毒性、酸性、碱性、还原性、氧化性等。 A、无色气体属于物质的颜色、状态,属于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 B、极难溶于水,溶解性是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 C、密度是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 D、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是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符合题意。故选D。 14、天然气是家庭日常生活的常用燃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天然气是一种不可再生的化石能源 B.天然气燃烧能放出热量 C.天然气完全燃烧时,会产生大量炭黑颗粒 D.发现家中天然气泄漏,立即关闭阀门,开窗通风 答案:C A、天然气是一种不可再生的化石能源,故选项说法正确; B、天然气燃烧能放出大量的热,故选项说法正确; C、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完全燃烧时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不会产生大量炭黑颗粒,故选项说法错误; D、发现家中天然气泄漏,立即关闭阀门,开窗通风,不能打开排气扇,以免产生的电火花将煤气引燃,甚至发生爆炸,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15、下列碳单质的用途与其化学性质有关的是( ) A.用石墨制作干电池的电极 B.用碳素笔书写档案文件 C.用活性炭做饮水机的净水剂 D.用铅笔芯粉末使生锈的锁头容易开启 答案:B A、用石墨制作干电池的电极是利用石墨的导电性,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B、用碳素笔书写档案文件,说明单质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故选项正确; C、用活性炭做饮水机的净水剂是利用活性炭的吸附性,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D、用铅笔芯粉末使生锈的锁头容易开启是利用石墨的滑腻感,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故选B。 多选题 16、下列装置中,不能用来进行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实验的是( ) A.B. C.D. 答案:D A、因在密闭容器中参加反应的磷和氧气的质量等于生成的五氧化二磷的质量,则能用来进行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B、因在密闭的条件下,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仍在密闭体系中,反应前物质的总质量等于反应后物质的总质量,则能用来进行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C、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因在密闭的容器中,二氧化碳与碱的质量等于反应后体系中的总质量,则能用来进行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实验; D、因该装置是敞口烧杯,碳酸钠与硫酸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逸出到空气中,烧杯内物质的质量减少,不能用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故选D。 17、下列CO2的制备装置中,不能起到“随开随制,随关随停”效果的是( ) A.B.C.D. 答案:BD A、将干燥管浸入液体中,关闭止水夹,固液反应产生气体,压强增大,将液体压出干燥管,反应停止,打开止水夹,液体进入干燥管中,反应发生,故能起到“随开随制,随关随停”效果,不符合题意; B、固体放在大试管中,酸放在小试管中,酸和固体无法接触,不能起到“随开随制,随关随停”效果,符合题意; C、该装置将固体放在铜网上,铜网放入液体,反应生成气体,将铜网拉出,固液分离,反应停止,能起到“随开随制,随关随停”效果,不符合题意; D、固体置于多孔塑料隔板上,通过长颈漏斗,添加液体,长颈漏斗下端在液面以上,即使关闭止水夹,也无法将液体压入长颈漏斗,不能起到“随开随制,随关随停”效果,符合题意。 故选BD。 18、某同学为验证碳在氧气中不完全燃烧的产物既有CO又有CO2,设计如图所示流程进行实验,根据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已知:NaOH溶液能吸收二氧化碳,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常用作气体的干燥剂)。 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前要先通一会儿混合气体排尽装置内空气防止加热后发生爆炸 B.反应过程中玻璃管E处的现象是红色固体变黑 C.装置F的作用是收集所有尾气防止污染空气 D.C处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且G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就可以证明原混合气体中含有CO 答案:AD A、一氧化碳与空气混合受热易爆炸,所以反应前要先通一会儿混合气体排尽装置内空气,防止一氧化碳与装置中的空气混合加热后发生爆炸,该选项正确; B、常温下,氧化铜为黑色固体,铜为紫红色固体,反应过程中玻璃管E处是氧化铜和一氧化碳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现象为黑色固体逐渐变为红色,该选项错误; C、装置F是安全瓶,作用是防止G中澄清石灰水倒流入E中热的试管中使试管炸裂,该选项错误; D、C处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证明混合气体通过C处时不含二氧化碳,若G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E处氧化铜和一氧化碳反应产生了二氧化碳,该选项正确。 故选AD。 19、甲乙是两套气体制取的发生装置,对两套装置分析正确的是( ) A.都可以用双氧水和粉末状二氧化锰制取氧气 B.都可以用块状大理石和稀盐酸来制取二氧化碳 C.甲乙装置通过长颈漏斗都能及时添加液体试剂 D.甲装置N处需要添加止水夹 答案:BC A、有孔塑料板上不能放粉末状二氧化锰,错误; B、甲装置中锥形瓶和乙装置有孔塑料板上放块状大理石,盐酸都从长颈漏斗加入,正确; C、甲乙装置通过长颈漏斗都能及时添加液体试剂,正确; D、甲装置中无法把固体药品和液体药品分开,可以不用装止水夹,错误; 故选BC。 20、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下列推理中正确的是 A.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则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 B.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都属于氧化反应,则氧化反应一定要有氧气参加 C.二氧化碳气体能使燃着的木条火焰熄灭,则能使火焰熄灭的气体一定是二氧化碳 D.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最外层都达到了相对稳定结构,但最外层达到相对稳定结构的粒子不一定是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 答案:AD A.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化合物,此选项正确; B.氧化反应是物质与氧的反应,这里的氧指的是氧元素不是指氧气的单质,所以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一定是氧化反应,但氧化反应不一定有氧气参加,此选项错误; C.二氧化碳气体能使燃着的木条火焰熄灭,则能使火焰熄灭的气体不一定是二氧化碳,例如氮气也能使火焰熄灭,此选项错误; D.最外层达到相对稳定结构的粒子不一定是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还有离子,例如钠离子也达到相对稳定结构,此选项正确。 故选AD。 21、对于木炭,一氧化碳和氢气分别跟氧化铜的反应(在适当条件下)下列叙述 正确的是( ) A.都是还原剂B.都是置换反应 C.都有二氧化碳生成D.都有红色物质生成 答案:AD A、木炭,一氧化碳和氢气都具有还原性,分别与氧化铜的反应中,一氧化碳、木炭和氢气都得到氧,被氧化,都是还原剂。故选项正确; B、单质与化合物生成新的单质与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一氧化碳与氧化铜发生的反应(反应物是两种化合物)不是置换反应。故选项错误; C、氢气还原氧化铜生成铜和水,没有生成二氧化碳。故选项错误; D、一氧化碳、木炭和氢气还原氧化铜都生成铜,现象相同:有红色物质生成。故选项正确。 故选:AD。 小提示:本考点探究了铜的冶炼原理,实际上也是考查了一氧化碳、木炭和氢气的还原性,考查了反应的现象,又考查了反应的基本类型。 22、有关2CuO + C高温2Cu + CO2↑的反应,说法正确的是( ) A.CuO具有氧化性 B.C发生了还原反应 C.反应前后氧元素的化合价没有改变 D.反应前后固体质量不变 答案:AC A、氧化铜失去氧,是氧化剂,具有氧化性,故A正确; B、碳夺取氧,是还原剂,发生了氧化反应,故B不正确; C、反应前后氧元素的化合价均是-2价,故C正确; D、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气体,反应前后固体质量减少,故D不正确。 故选AC。 2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热胀冷缩——分子的大小随温度改变而改变 B.金刚石、石墨和C60三种碳单质都是由碳原子构成 C.向盛满CO2的塑料瓶中倒适量水,拧紧瓶盖振荡,瓶子变瘪,则证明CO2与水反应 D.化学反应S+2KNO3+3C点燃K2S+X↑+3CO2↑中,X的化学式为N2 答案:D A、热胀冷缩——分子之间的间隔大小随温度改变而改变,故A错误; B、金刚石、石墨是由碳原子构成,而C60是由分子构成的,故B错误; C、向盛满CO2的塑料瓶中倒适量水,拧紧瓶盖振荡,瓶子变瘪不能证明CO2与水反应,也可能是二氧化碳溶于水使瓶内气压减小,故C错误; 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和数目都不变,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前有1个硫原子、2个钾原子、2个氮原子、6个氧原子、3个碳原子,反应后有1个硫原子、2个钾原子、2个氮原子 、6个氧原子、3个碳原子,由分析可知,每个X中含有2个氮原子,是氮气,化学式为N2,故D正确。 故选:D。 小提示:本题考查利用微例观点解释常见现象、物质的构成及质量守恒定律等,掌握分子的特性、质量守恒定律等知识点,即可解决问题。 24、对金刚石和石墨描述正确的是 A.碳元素都以游离态存在 B.碳元素都以化合态存在 C.化学性质相同是由于碳原子排列结构相似 D.物理性质不同是由于碳原子排列结构不同 答案:AD A、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碳元素的单质,碳元素都以游离态存在,故选项描述正确; B、由A分析可知,碳元素都以游离态存在,故选项描述不正确; C、金刚石和石墨化学性质相同是由于碳原子的原子结构相同,故选项描述不正确; D、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不同是由于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故选项描述正确。 故选AD。 25、化学实验中常用到木条或火柴梗,下列实验方案或操作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A.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氧气B.用燃着的木条区分氮气和二氧化碳 C.用燃着的木条判断空气和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不同D.用火柴梗迅速平放蜡烛火焰中,约1s后取出,比较火焰各层温度 答案:BC A、氧气具有助燃性,实验室常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氧气,若木条复燃证明气体是氧气,不符合题意; B、氮气和二氧化碳都不支持燃烧,均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因此用燃着的木条不能区分氮气和二氧化碳,符合题意; C、通常用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根据产生沉淀量的多少可以比较空气和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不同,不能用燃着的木条,符合题意; D、用火柴梗迅速平放蜡烛火焰中,约1s后取出,能够观察到与外焰接触的部分燃烧程度最大,与焰心接触的部分燃烧程度最小,故实验方案可以比较火焰各层温度,不符合题意; 故选BC。 填空题 26、化学实验中经常要根据实验内容选择对应的仪器和装置. (1)将下列操纵还需要配合使用的另一种仪器(如图所示)用短线连接起来. __________ (2)实验室制取甲烷可以用排水法收集,说明甲烷具有________的性质.图2装置既可以用于排空气法又可以用于排水法收集气体.无论瓶内装满空气还是装满水,收集气体时,制得的气体都从b端进入,该气体是________(填序号). A.O2 B.CO2 C.H2. 答案: 加热试管中的液体–试管夹;加热烧杯中的水–石棉网;移走高温的蒸发皿–坩埚钳; 不易溶于水 C 分析:(1)据常见仪器的作用和用途来回答本题,要熟记它们的性质和用途;(2)收集方法的选择是根据:难溶于水或不易溶于水用排水法收集,密度比空气大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密度比空气小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 (1)试管夹用于夹持试管;移动高温的蒸发皿用坩埚钳;加热烧杯中的水需垫石棉网; (2)甲烷可以用排水法收集,说明甲烷难溶解于水;用图2装置收集气体时:如果用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时,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要从“长”的进,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要从“短”的进,用排水法时,气体要从“短”的进;由于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所以从短的一端进。 27、化学的基本特征是研究和创造物质。试从科学家认识物质的视角认识CO2。 (1)分类角度,CO2属于______(填字母)。 A.单质B.氧化物C.混合物 (2)微观角度,我国研制的一种新型催化剂可将CO2和H2转化为甲醇(CH3OH)和X。若用“○”表示氢原子,“”表示氧原子,“”表示碳原子,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画出X分子的微观示意图:______。 (3)性质角度,三百多年前,人们发现一些洞穴内有一种能使燃烧的木柴熄灭的气体,后来该气体被证实是CO2。据此推测CO2具有的化学性质是______。 (4)变化角度,如图是某同学整理的物质间转化图。 实验室中常用CO2→CaCO3检验CO2气体,写出其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 (5)应用角度 Al-CO2电池是一种新型电池。电池的工作原理:在O2的催化下,Al与CO2生化合反应生成Al2(C2O4)3。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6)环保角度,全球参与控制CO2的排放量是防止温室效应进一步增强的根本对策。下列限制CO2排放量的做法不合理的是______(填字母)。 A.制定旨在限制CO2排放的国际规定 B.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开发太阳能等新能源 C.工厂通过加高烟囱直接排放含CO2的废气 答案:(1)B (2) (3)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4)Ca(OH)2+CO2=CaCO3↓+ H2O (5)2Al + 6CO2 O2Al2(C2O4)3 (6)C (1)CO2是由碳、氧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故选B; (2)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氢、氧、碳原子的个数为6、2、1,反应后氢、氧、碳原子的个数4、1、1,反应前后相差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故X分子应为水分子,其微观示意图为:,故填:; (3)洞穴内的二氧化碳气体能使燃烧的木柴熄灭,据此推测CO2具有的化学性质是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故填: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4)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可用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气体,即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 + CO2=CaCO3↓ + H2O,故填:Ca(OH)2 +CO2=CaCO3↓ +H2O; (5)在O2的催化下,Al与CO2生化合反应生成Al2(C2O4)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l + 6CO2 O2Al2(C2O4)3,故填:2Al + 6CO2 O2Al2(C2O4)3; (6)A、制定旨在限制CO2排放的国际规定,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故选项做法合理; B、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开发太阳能等新能源,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故选项做法合理; C、工厂通过加高烟囱直接排放含CO2的废气,虽然加高了烟囱,但是二氧化碳还是排放到了高空中,不能减少CO2的排放,故选项做法不合理。 故选C。 28、某县自来水的水源地是一个大型水库,某化学兴趣小组开展了一次净化水的实践活动。请回答下列问题: (1)对所取水样进行过滤、除了滤纸和上图提供的仪器外,还需要的一种玻璃仪器是 _______________ 。 (2)向滤液中加入活性炭,利用其 ________ 性除去异味,并再次过滤。 (3)为了检验所得滤液是否为硬水,取样加入 ________ 。根据产生白色垢状物或泡沫的多少进行判断。 (4)保护水环境,珍爱水资源,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下列做法有利于保护水资源的是 ______ (填字号)。 A.化肥和农药的过度使用 B.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排放 C.实验室的废液不经处理直接排放 D.燃煤中加入石灰石作为固硫剂,减少酸雨对水源的污染 答案: 玻璃棒 吸附 肥皂水 BD (1)过滤需要器材有铁架台、漏斗、滤纸、烧杯、玻璃棒等。对所取水样进行过滤、除了滤纸和上图提供的仪器外,还需要的一种玻璃仪器是:玻璃棒。 (2)活性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具有吸附性,能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向滤液中加入活性炭,利用其吸附性除去水中的异味。 (3)向水样中加入肥皂水搅拌,产生泡沫多的是软水,泡沫少、浮渣多的是硬水。若为了检验所得滤液是否为硬水,取样加入肥皂水,然后根据产生白色垢状物或泡沫的多少进行判断。 (4)A、化肥和农药的过度使用,易造成水污染,选项A错误; B、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排放,可以防止水污染,选项B正确; C、实验室的废液不经处理接排放,易造成水污染,选项C错误; D、燃煤中加入石灰石作为固硫剂,减少了二氧化硫的排放,能减少酸雨对水源的污染,选项D正确。故选BD。 29、合理利用化石燃料资源,是人类不断探索的课题。某城市家用燃料的使用经历了下图所示的过程,并将逐步向理想燃料发展。 (注:括号中的物质是对应燃料的主要成分) (1)CH4、C3H8两种物质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较大的是___(填化学式)。 (2)倡导“家用燃料低碳化”的意义是______。 (3)一定条件下,仅用一个置换反应即可制得CO和H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 (4)随着全球能源使用量的增长,化石燃料等不可再生能源将日趋枯竭。请提出一个缓解能源危机的设想:______。 答案: CH4 缓解温室效应(或其他合理答案) C+H2O一定条件CO+H2 (或“2CH4+O2一定条件2CO+4H2 ”等其他合理答案) 开发使用新能源(或其他合理答案) 分析:根据化学式的计算;“低碳生活”倡导低能量、低消耗,主要是为了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利用置换反应写方程式及解决能源危机可开发新能源等进行分析作答。 (1)CH4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是:1×412+1×4×100%=25%;C3H8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1×812×3+1×8×100%=18.2%,则氢元素的质量分数较大的是CH4; (2))“低碳生活”倡导低能量、低消耗,主要是为了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倡导“家用燃料低碳化”的意义是缓解温室效应、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等; (3)由一种单质和化合物反应生成了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属于置换反应,一定条件下,仅用置换反应即可制得CO和H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2O一定条件CO+H2 或“2CH4+O2一定条件2CO+4H2合理即可; (4)随着全球能源使用量的增长,化石燃料等不可再生能源将日趋枯竭;为缓解能源危机,可在这些方面做出积极的努力:开发新能源、研制节能产品、提高化学能的转化效率等。 30、下图是实验室用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并验证其性质的的实验装置图,试根据题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 ________ ;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 ;装置C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________ 。 (2)装置D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________ ,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它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由此可知,二氧化碳在生活中可用于 ________ 。 (3)实验室用装置E来收集二氧化碳时,二氧化碳应从 ________ (填“c端”或“d端”)通入。 答案: 长颈漏斗 CaCO3+2HCl=CaCl2+H2O+CO2↑ 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下层蜡烛先熄灭 灭火 c端 (1)仪器a是长颈漏斗;装置A中是石灰石与稀盐酸的反应,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二氧化碳;装置A中产生的二氧化碳经B进入C中,二氧化碳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2)由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故D中的下层蜡烛先熄灭。该实验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由此可知,二氧化碳在生活中可用于灭火。 (3)实验室用装置E来收集二氧化碳时,由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进入以后占据下方空间,空气被赶到上方空间而易从d端排出,故二氧化碳从c端通入。 22-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教版 2023 初中化学 九年级 化学 上册 第六 单元 氧化物 必练题 总结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a199****6536】。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a199****6536】,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a199****6536】。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a199****6536】,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