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父母怎样“管”孩子》.doc
《《美国父母怎样“管”孩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美国父母怎样“管”孩子》.doc(20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美国父母怎样“管”孩子》 第一章克服“管”孩子的冲动 通过与无数家长的交谈,我发现没人愿意逼迫自己的孩子,但又都觉得不这么做不行,否则任其自由发展,他们担心孩子长大后会在激烈的竞争中落伍。可悲的是,尽管有发达的思维,我们仍然不能控制一些指导我们养育子女的粗浅而模糊的想法。 “管”孩子的动因 一切从何时开始?从儿子最后一个学说话?从女儿第一次参加学前面试失败?从孩子棒球赛失利,还是没有被选进优等生班? 迟早我们要面临这样一个时刻:意识到自己的孩子至少在某些方面确实不是最好、最聪明、最漂亮,总之不是“完美”得令人嫉妒。这让人郁闷,不是吗?前一秒钟你还幻想着孩子容光焕发地接受诺贝尔奖或是全国图书大奖,而后一秒钟却发现和你坐在乱糟糟的房间里的还是那个平常的小子。 其实,认识到孩子的弱点在教养过程中至关重要。在理想状态下,你和孩子心神相通,能够想出合适的办法帮他们克服所有弱点。但大多数情况下,你能给他的就是接受与慈爱。也许我们的儿子不适合当总统,也许女儿在另一家幼儿园会很出众。有时一点儿努力就可以让事情好起来。孩子不说话,去医院做个检查,看是不是听力出了问题;孩子没有进优等班,和老师谈谈,看看孩子需要在哪些方面稍做努力便可进步。 也许你认为这些做法都不行。你在琢磨听说的一个名师,或者想到了你的邻居——幼儿园一位有力的基金募捐者,也许求他给园长写封信,你过于顽皮的孩子就可顺利入园。也许你想找老师求求情,为学校多出点儿力,这样孩子就可以进优等班。 在考虑这些办法时——找老师求情还是在后院搭个篮球架让孩子多练习;给学校捐款还是换所似乎稍差一些的幼儿园,我们都不能避免选择带来的压力。其实,身为家长的压力就是做选择、拿主意的压力。社会的发展、竞争的加剧使事情变得更为复杂,再加上我们感到有必要“管”孩子,要做出明智的决策就更难了。 著名的儿童成长专家梅尔·莱温先生曾说:“成年人做好一件事就行,儿童则必须面面俱到。”我们知道自己擅长教书而不是网球,擅长金融分析而不是做家务。我们根据自己的志趣和技能做出选择,加上运气和意志的帮助,我们找到适合自己的角色,过上快乐的日子。而儿童得学好数学、语文、外语、自然、体育,还要尽社区义务、锻炼领导才能……随着竞争水平提高,儿童面临的压力日趋严重,更加不幸的是,这种压力多半来自父母。我们希望子女成才,这无可厚非,但又不愿意接受因过度强迫子女而造成的苦果。这正是本书想要帮你解决的问题:如何让你的孩子健康发展?“管”孩子没错,适度的压力会起好作用,反之却会造成难以预料的恶果,那么如何把握这个度? 当然,有些家长并不在乎。在他们看来,逼迫子女天经地义,很难让他们改变这种根深蒂固的观念。如果你已经打开本书,就说明你是开明的,愿意做出改变。你可能正在担心孩子的生活秩序被你的强求打乱,你愿意从这本书里找到正确的做法。我见过很多同你一样的父母,他们为子女将要步入一个竞争残酷的世界担心,他们想尽力帮助子女成功,同时也希望子女独特的天性不会被凡尘湮没。 然而很多家长不能领悟养育子女的真谛。出于一些被误导的原因,我们感到孩子最终的成功完全是我们的责任;我们生活的目的就是做个胜利者,自己不行,那么孩子要赢。这已毫不新鲜,我们看到太多的相关介绍:能够让孩子进入最好的大学的辅导名校、需要投入大量金钱和心血的训练营地……家长们注定能遇到其中的一个。 为了孩子,父母们你争我抢;为了孩子有份与众不同的“金色”履历,父母甘心忙碌一天后,还要开车送5岁的小孩去城市另一头学琴,或者每小时花60美金请教练指导孩子打网球……而这些时间他们本可以和孩子快乐地吃饭、聊天或游戏。 通过与无数家长的交谈,我发现没人愿意逼迫自己的孩子,但又都觉得不这么做不行,否则任其自由发展,他们担心孩子长大后会在激烈的竞争中落伍。是否为孩子争得一个好班级,是否八年级就把孩子送进SAT考试辅导班,是否该让孩子去球队受训因为听说常春藤联盟大学在运动方面要求很高……在诸如此类的问题上,这种担心影响着家长们的决策。 是不是孩子就必须有哪个特长?如果适得其反呢?作为家长,我们总是感情用事。孩子哭了,就得哄;孩子跌倒了,就得去扶。从某种程度上说,我们必须依赖自己的感受来抚养子女,所以当我们强烈地感到有必要去逼迫、催促、训导子女,也就很难考虑其他问题了。 但事实上,大多数人会在心底质疑:“我这样做是不是疯了,孩子吃得消吗?” 当然,首先我们得承认人类天生就要竞争。天性让我们要做最好的,让自己的孩子做最好的。弱肉强食法则告诉我们,最富的人会拥有漂亮的房子、车、女人。但幸好,灵魂和思想上的满足是物质无法相提并论的。 可悲的是,尽管有发达的思维,我们仍然不能控制一些指导我们养育子女的粗浅而模糊的想法。这些想法——或称为“冲动”——使我们无法理智地做出正确的决定,进而留下后患。表面上这些冲动无法辨识和控制,但我想至少我们可以从个体的角度加以分析。下面将逐一介绍父母强迫子女的7种动因,并对如何控制这些冲动,为孩子的生活保持平衡提供一些有益的见解。 别人都这样做 如果有一纸协约,规定父母放下逼迫子女的“武器”,大家都会罢手的。但如果不是这样,而只有我们放松了要求,辞退了家教,那么我们的孩子就会被落在后面,成为生活的败兵。 在球场边、候诊室、家长会上,我们不断听到人们这样那样的私语:“孩子一出生,立刻要抱抱它,否则将来他肯定跟你不亲。”“孩子3岁了,赶快让他学外语,长大再学就难了。”“他们现在不会T型球,将来打棒球就不行。”“八年级数学不好,高中就不让学微积分。”“现在不参加课外活动,对申请大学可不利,大学认为那样的孩子没有恒心。” 美国是个充满机会,每个人都可以一展身手的民主国家。建国者认为民主的含义是人的自由不可侵犯;而在21世纪的母亲看来,民主就是所有的孩子都要在相同的起跑线上起跑,当然,前18年是父母推着或带着他们跑。 随着生育高峰的到来,家长渴望子女成功的压力甚至在怀孕时就开始了。最近我从电视里看到一对年轻夫妇,他们神情严肃地讲述自己生孩子的经历。听从专家建议,他们吃着富含微量元素的食品以净化身体,为怀孕的最佳时机做准备。4个月后,专家说他们可以尝试了。就像期望的那样,他们立刻怀了孕。孩子未出世,似乎已占尽先机;整个怀孕阶段,他们严格的饮食制度丝毫没有松懈。 从怀孕起母亲就感到孩子的健康、聪明以至终生的幸福都系于己身。因为专家说要如何如何才能生出一个更好的婴儿,她们时时处处小心谨慎,否则以后埋怨自己:“如果没喝那么多咖啡,孩子一定会得到联邦奖学金。”“要是那时多吃点胡萝卜,他的视力一定比现在好,空军飞行训练学校一定会录取他。”“当初要是让她吃一年而不是两个月的母乳,她该不会得这种可怕的过敏症吧?”那真是追悔莫及。 今天的母亲最懊悔的是不能以“完美”的方式生下孩子,因为她们错误地相信,如果事前严格遵守那些规矩和教导,事情一定会非常顺利。我认识一位受过教育的女士,她生第一个孩子时,事无巨细皆以“科学”为据,结果孩子还是得开刀取出。后来她说:“我太失望了,甚至有点儿不喜欢这个孩子。他出生后的头几周我老是回想分娩的过程,不知道自己哪里做错了。如果准备得再好点,是不是能把孩子自然生出来?” 其实,任何一位产科护士或医生都会告诉你,什么事都可能发生。尽管更好的孕期照顾确实可以让生产更为顺利,婴儿更加健康,但就算最有节制、知识丰富、意志坚定的妈妈在生孩子时也不可能完全避免出现问题。但在有些母亲心里,坏运气似乎是不存在的,她们相信,如果有什么事发生在这些未来的莫扎特、伦勃朗身上,一定是自己努力不够。 孩子在母亲肚子里时,事情还没那么复杂。该吃什么、喝什么、听什么,完全可以掌控。一旦孩子出世,父母便开始与整个世界较量。你的孩子比邻居的孩子高还是矮?更爱睡觉还是更警觉?初为父母,你希望孩子一切都是最好的。打孩子落地起,你似乎对每件事都没了把握,各种意见、指导、专家式的建议都让你如获至宝。如何养大孩子?你得到的答案就是: 邻居在“管”他们的孩子,亲戚在“管”他们的孩子,电视上所有的家长都在逼孩子学这学那。3岁的孩子在学日文,广播电台的主持人说他两岁的孩子已经在学西班牙语。媒体不断地用神童的故事刺激我们,还告诉我们种种育儿良方。电视里一会儿是一个两岁的天才高尔夫球手成功地击球入洞,一会儿是女老师在推销如何教孩子做运动以提高他们智力的书籍。 慢慢地,自己那个孩子——那个不是快活地做泥巴馅饼,就是看电视打电子游戏的小家伙——似乎有些暗淡无光。这不是说他一定要赶上周围那些富有天才和特长的儿童,但是我们一定开始担心,这样下去,社会怎能认识到他的聪慧和不同凡响?别的孩子收获时,他就只能两手空空。 在嫉妒和争强好胜的双重煎熬下,我们寝食难安,尽管明明知道有些事是瞎编的。最近一本有名的妇女杂志刊登了一家6个明星孩子的故事。从8岁到15岁,这几个天才儿童的生活被旅行、演出、结交明星和挣钱填满,但文章却强调说,“他们和其他普通孩子一样”。他们的妈妈自豪地介绍说他们都有朋友,也做家务、写作业;他们只是比别的孩子多学了点技艺,更有能力和决心罢了。看到这些,我们不能不想,难道自己的孩子不能成为明星吗?我们可以为此做点什么呢?尽管这本杂志上月的一期还刊登了若干童星吸毒、离家出走、十几岁就离婚的悲惨故事,我们依然不能摆脱让孩子成名成腕的幻想。 当然真正鼓励孩子踏上“星途”的父母只是少数,我们更关心的是孩子日常生活中面临的各种竞争。他们入睡后,我们会讨论他的吃相是否斯文,他在训练中的表现是否能入选全明星队,或是考试成绩的好坏。只要孩子比邻居的小孩好那么一点点,我们就会非常欣慰,起码也得和邻居的孩子一样好。因此,如果邻居的小孩在补数学、练棒球、准备上学前班,我们的反应肯定会一样不落地照做,因为孩子不能输在起跑线上。 我们自己感受这种竞争大概是过去参加SAT考试的时候。但那时,即使成绩不好,也茫然不知这会对自己未来的社会经济地位有什么影响。那时没有人“备考”,因为人们说这没用,我们也就听之任之。在现在这个追求完美的世界,我们的孩子一样可以不用准备就上考场,但是想想吧,一旦准备了,他将可能是少数精英中的一个。如今,SAT辅导已经成了一种产业,各种图书、CD、网站、各种冲刺辅导班以及名师应运而生。如果你没有让孩子为SAT考试做准备,那简直就是对他的失职。 很多父母用SAT考试说明自己逼迫孩子学这学那的苦心。过去的父母不会这样做,他们的孩子也很好。但时代不同了,现在每个人都这么做,过去认为是“多余的”现在则是“必要的”。如果人人都停下来,自己也可以放手。可是当所有人都在想如何让孩子更胜一筹时,你怎么能松懈呢?这就像削减军备的改革,每个人都觉得是个好主意,可就是没人首先放下枪来。 成功的空间很狭窄,这一认识让子女教育的战斗更加激烈。想想抢凳子游戏。你蹒跚学步的孩子正在参加一个生日聚会,凳子摆成了一圈。9个孩子围着8张椅子绕圈,突然音乐停下来,孩子们抢成一团,待尘埃落定,你发现只有你的小家伙不知所措地站在那儿,简直很难说谁更伤心欲绝,是他还是你。要不是社交礼节的约束,你早就冲到隔壁拿张椅子给他了。 抢凳子只是个很简单的游戏。赢者坐下,输者站立。没有灰色地带,没有折中的可能。即使最好的朋友也不会分坐一张椅子,也不能靠伶牙俐齿获胜。每一回合,总有一个人要败下阵来,最终只有一个胜者。在这个游戏里,成功的概率很小。 现在的父母把孩子的生活看成一场更严峻的抢凳子游戏。目的当然不是抢得一把椅子,而是去“获取成功”,但两者提供的机会都是有限的。如果你的孩子行动迟缓,反应不迅速,没有适时坐到椅子上,他肯定会被清除出局,因为其他孩子已捷足先登。 这种认识潜在的含义是,与你的孩子竞争的其他孩子都是他的敌人,至少是竞争者。 这是真的吗?生活真是这么残酷吗?很多成年人都会点头称是。工作中,有人得到加薪、晋升,有人却没有;有的人非常灵活,在别人排队时,他已通过预定得到了紧俏的音乐会门票;有的人得到大宿舍,因为与舍监关系好。总会有人比你多打算一步,早出发、多跑腿,得到的当然是胜券。对成人来说,把生活看作一场争斗自有道理,也许还大有好处,但在教育孩子时给他们灌输这个观念是否恰当呢? 多数父母接受了学校教育的模式,因此,让孩子进入一流的学校(幼儿园、中学、大学)就成了家长苦心追求的目标。然而学校的名额是有限的,这是一个节奏更快,也更重要的“抢凳子”的游戏,如何为孩子谋得一席之地呢?只有最好的才能获胜。 比尔·盖茨辍学闯天下,成就微软帝国的事业;查尔斯·施瓦博患有阅读障碍,却创立了一家成功的投资公司。然而人们对这些违背这一定律的例子熟视无睹。 人们现在不仅对SAT考试十分紧张,连入幼儿园也变成头等大事。据《纽约时报》报道,纽约一些指导孩子进幼儿园和小学的咨询师每小时收费高达300美金。他们指导孩子如何用眼神交流,微笑;大点的孩子还要学习如何做得自然,让人想不到自己曾参加这种培训,总之要很保密,因为学校强烈反对这样做。为什么依然还有家长花钱让3~5岁的孩子学这些东西呢?马克斯·卡罗先生是弗吉尼亚州教育咨询协会的理事,他在《纽约时报》上撰文说:“父母们把私立学校看得过高。他们以为孩子不能进私立幼儿园,以后就没法上好的学前班。而如果上不了哈佛,孩子的一切都完了。” 这是那些凡事都要为孩子做到最好的父母们非常极端的做法。另外一些父母从未想过这个问题,但看到有关报道后他们也会考虑,要是放任自己的孩子在街上游荡,满脑子都是超级英雄或比萨饼,在与别人的竞争时他们就会处于劣势,而一次咨询却有可能改变孩子的一生。 随着学生人数的增多,从事“完美儿童培养”行业的收费水涨船高,父母面临的压力和焦虑也越来越沉重。据《哈特佛德报》报道,6年前,康涅狄格州米德费尔德学校的八年级学生有一半以上被该州著名的查沃特罗斯玛丽大学预科学校录取,而今年被录取的只有几个人。彼得·菲力蒲先生是赫茨科斯学校的录取官,他说,自1995年以来申请他们学校的人数已经涨了1/3,而录取率现在仅为27%。 2001年春,国家公共广播电台从150份高中毕业生的大学申请论文中选出5份在电台播放。尽管听听高中生如何把自己推销给大学很有趣,但这种做法却不合情理。因为这些文章应该只有录取官才能看,这样做不仅玷污了大学申请过程,而且刺激了家长们竞争的决心。 类似的报道充斥着媒体,几乎到了另人无法忍受的地步。它们传递的信息很清楚:要孩子成功,赶快送他们去受训,去练球,去美容,时不待人啊。 人有竞争心,无可厚非,焦虑发愁也在所难免。为人父母的重要职责不仅是将孩子带到这个世界,还要“武装”他,让他生存下去,如果能成功,再好不过。对很多父母来说,送孩子进哈佛、普林斯顿的竞赛从他们很小的时候就开始了,这也是一切家教背后的动因。但是如果坚持这种教育子女的方式,问题会日益严重。 过度强调成功和完美、打造天才少年以及媒体的大肆渲染、邻里之间的攀比,这一切已使人们无法看清儿童成长的真正要义。16岁的孩子接受辅导,让他熟悉数学公式,以便更有信心地参加考试,这没什么不对。但是,从孩子两岁起就给他施压,让他做得比现在“更好一点,更多一点”却完全是另一回事。 因为“人人都这样做”,所以要采取逼迫式家教,而过分强调“目标”的心态更是元凶。大人的生活是由目标构成的:工作时我们要达到某个目标;娱乐也有目标,骑自行车是为了锻炼心脏、保持健康。我们体会到“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乐趣,如果减肥成功或学会了一门外语,我们会洋洋自得。很自然地,我们把这种感受强加到孩子身上。如果能成为校队一员、赢得数学竞赛胜利、会弹钢琴,他们就难道不开心吗?确实,谁都想取得成就,但对孩子来说,过程最为重要。况且如果目标是自己定的,实现它当然会快乐无比,但如果是别人强加给你的,那就索然无味了。 比尔·约翰逊是1984年冬季奥运会的滑雪冠军,他的经历是典型的为目标而生的悲剧。没有什么职业比当运动员更强调目标的实现,在最高水平上保持优异的成绩需要他们全身心的投入(正如获得过8次全美田径比赛冠军的里恩·詹尼斯所说,“你不训练可以,但别人会练的”)。比尔经过80年代的辉煌后,他的目标是2002年奥运会冠军,但40岁的他已力不从心。为了引起教练的注意,他参加了阿尔卑斯滑雪锦标赛,结果差一点儿失去平衡丧身山崖。更令人唏嘘的是,他得到奥运冠军后的生活非常悲惨,他和妻子离了婚,放弃了两个年幼孩子的抚养权,没有工作,甚至没有长期的住所。他的一个老朋友告诉《纽约时报》的记者:“比尔还是小孩时,就梦想着赢得金牌。我想他不知道生活中还有别的什么。更可悲的是,他后来的生活就是同那些同样值得珍惜的东西作战。” 过度强调目标或奖励会在孩子身上产生副作用。一位母亲在跟我讨论时,提到一个有意思的问题:“我经常告诉他们要尽力而为。但现在我想他们也许以为我是要他们去赢,去打败别人。”她的想法没错,在孩子们看来,“尽力而为”就是要“完美”。没有几个小孩会认为自己能做到完美,如果试图这么做,对失败的恐惧会造成孩子的焦虑和压抑。 我们这一代人是用努力和奋斗换来今天的成就,从这一经验出发,我们感到逼迫子女成功是有道理的。我们拥有的东西比父辈多多了,我们希望下一代至少不会输于我们。回首走过的岁月,我们清楚地看到自己做出的明智选择和犯下的错误。劝孩子放弃冰球、学习拉丁语或击剑时,我们知道自己的决定对孩子的将来意味着什么。 然而我们往往忽视了这些期望给子女带来的压力。在教育孩子时,我们已经不是以孩子为中心,而是以家长为中心了。正如大卫·厄尔金在《后现代家庭:新的不平衡》一书中指出的那样,家长对孩子的态度已经改变,这是为了让他们更适应我们成年人的生活。“以前觉得十几岁的孩子很幼稚,现在看他们是无所不能。我们不得不这么看,因为我们必须让自己相信,他们有能力应付这个纷繁复杂的现代社会。”如果为了工作我们不得不把孩子交给看护中心,我们就必须相信孩子能独自应付外面的一切。如果孩子放学回家一个人呆几小时,我们得让自己相信不会有什么事发生。如果孩子只能独自乘飞机去看你的前妻,你不能考虑他是不是太小。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感到孩子就是个小大人,任何事都能办到,因此提出超越他们能力范围的要求似乎无所谓。“人人都这么做”,会错吗? 试图让家长们退后一步很不容易,没人愿意首先从这场战役中退下来。可喜的是,有一些父母已经认识到如此教育孩子的危害。在明尼阿波利斯郊区人们组织了一个“家庭生活第一”的社团,他们拒绝让孩子参加过多的训练,尤其在假日里。尽管有些教练对此大加反对,他们强调运动可以锻炼体魄和意志,作为运动员申请名校可谓易如反掌,但这些父母依然坚持减少孩子课外补课、训练的时间,而是让孩子真正享受做孩子的乐趣。 十个专家有九个都这么说(1) 我们逼迫子女,因为专家说这的确有效。他们向家长推荐最合适的育前饮食、婴儿大脑发育促进剂、儿童成长计划,最重要的一点是教会家长尽量委婉地对孩子说“不”。尽管我们自己从未尝试过这些东西,但我们依然相信如果不从一开始就抓住每个能促进孩子成长的机会,他一定会被远远落在后面。 事实上我们信以为真的那些“成长剂”、“补脑剂”的效果经不起科学检验。很久以前,我们的父辈养育我们时,他们认为子女的聪明或愚笨是遗传决定的。C.波特先生和他人合写的《大脑的工作》一书这样写道:“智力是与生俱来的,不可能通过教育或训练习得。幸运的是,它可以轻松测量。”这就是那个时代典型的思想。父辈们根本不读什么育儿书籍,他们认为,除非与那些天才的思想家、音乐家或运动者联姻,否则就只能看着子女在命运的摆布下生存。这样养孩子多么简单! 回顾过去,今天的父母只感到不可思议。我们生活的世界,婴儿发育成长的方方面面都被视为大事。20多年前,一项“奇妙”的研究发现,子宫里的胎儿可以辨别母亲的声音。听到这个消息,准妈妈们开始用充满慈爱、极富情感的声调与之“交谈”,试图用这种特别的方式培养还是个胚胎的孩子。受此现象启发,孤星公司推出了“宝宝之音”,一种“听肚子里胎儿的声音,与之交谈,放音乐”的设备。该产品的广告词写道:“想有一个更聪明的孩子吗?快用‘宝宝之音’吧。它能让你和孩子联系紧密,提高智力、促进成长。”言下之意就是说,不这么做就会生下个笨小孩。这样说来,即使肚子里的孩子偷听到的是“请帮我搬一下东西好吗?我给你1美元。”或者“你们店里有女厕吗?”他也会受益非浅的。 知道宝宝能辨别母亲的声音,得出必须与它交谈的结论,使诸多妈妈在教育子女的道路上徒添烦恼。 提到婴儿音乐,你大概听说过“莫扎特效应”这个说法,一个叫阿尔佛莱德的法国医生发明了它。1993年,威斯康星·奥斯克大学的一个研究进一步“证实”,听莫扎特的音乐可以提高认知能力和空间想像力。该研究是以大学生为对象的,而且研究结果后来遭到质疑。即便如此,人们还是相信给未出世的宝宝听莫扎特会使他更聪明。几年前《金钱》杂志报道说,一所新泽西州的社区艺术院校为睡在肚里的宝宝们开设了一门课程,内容是让他们“聆听”莫扎特、威尔第的音乐。尽管收费高达70美金,那些充满责任感的妈妈们还是趋之若鹜,相信这样可以刺激胎儿大脑的发育。 据1996年《旧金山时事报》头版消息报道,阿拉巴马大学的克拉齐·莱美博士向美国科学协会提交了一份报告,声称在6个月时给宝宝各种刺激可以将智商提高15%~30%。如果觉得太累,还可用“刺激器”,据说有了它,你的宝宝会更聪明、更快乐、更敏捷。该产品的宣传册“宝宝能看到什么?”中写道:“研究表明,在视觉刺激丰富的环境中,婴儿会更安静、注意力更集中,在以后的成长中也会显示出与众不同的良好素质。” 如果胚胎可以欣赏莫扎特,刺激器可以提高婴儿的智商,那么为什么3岁的孩子不能学法语或小提琴呢?有了这么多的技能,他们的生活难道不会更富有、更充实?难道不会因此进入一流大学,毕业时凭“金灿灿”的履历找到一份顶级收入的工作?今天的父母恪守这样一条金科玉律:给孩子头脑里塞满各种知识、技能,他一定会比其他孩子更聪明、更成功——至少也会比朋友们的孩子棒。各种科学研究告诉我们,只要有恒心、有耐心教导他们,孩子一定会学得越来越多。当然,结果要在未来验证,但孩子就是我们对未来的期许,现在如果连试都不试,将来会觉得愧为家长的。 一想到人们对某些早期教育的迷信,下列几个例子就显得更加耐人寻味。格林·多曼先生因研究脑部受伤的孩子而为人所知,曾写过《如何教你的婴儿阅读》一书。他创造了一种“模式训练”法,即通过每日12小时的固定训练激活“未使用的脑细胞,使之替换那些受损脑细胞的功能”。据多曼先生说,这种方法也适用于正常孩子,经过强化训练的普通小孩一定会“全面发展”。他的“打造天才婴儿”的计划包括鼓励父母给孩子准备卡片,教他们数学、语言和大量的所谓“小智慧”一类的东西。父母要不断指导婴儿,直到他们掌握天才儿童的课程为止。 19年前多曼先生创办了“伊娃托马斯学校”,目的是培养“智力、体魄、心理全面发展”的学生。这所学校位于费城郊外,在那里孩子们以一种武士道的精神学习日文或小提琴;六七岁的小孩学习希腊语、拉丁文,朗读莎士比亚剧作。他们的课程安排灵活,每班人数有限,年龄大的孩子还有研究课题。这种教育似乎可谓完美无暇,其培养的人才必定会是社会精英。 然而事情并非如此。最近《华尔街日报》报道,一直就读于伊娃托马斯学校的8个小孩13岁毕业后无法适应外面的世界。 这种集中强化式教育的失败首先归因于它忽视了社会突飞猛进的发展。当然,大多数家长也不会把孩子送到一个封闭的环境里,这会限制孩子适应社会的能力。但这种教育所应用的方式——用卡片、外语激发孩子的智力,也是基于一种错误的科学。心理学家爱德华·斯格勒先生是耶鲁大学布什儿童教育和公共政策中心主任,也是HEADSTART公司创办人,他认为多曼先生的天才育儿计划完全是“一派胡言”,基于一种“堕落的科学理论”。 尽管多曼先生声称他的方法对脑部受损、有严重残疾的婴儿有效,但美国儿童医学协会一再声明他的研究未经证实,对正常婴儿来说,模式训练能促进智力的理论更是无稽之谈。 人们不大清楚这些婴儿“改造”计划为什么这么流行,更不知道起初的研究经过了怎样的篡改。那些儿童成长研究的实用部分被大众媒体巧妙利用,借以兜售各种杂志、器具或书籍,大多数父母通常不知道那些理论最初来自于何处。举例来说,研究婴儿大脑受刺激后有何反应通常针对的是那些非正常婴儿。很显然,如果长时间不理睬他们,婴儿的脑反应就会迟钝,大脑发育可能延缓,从这个意义上讲,合适的听觉或视觉刺激可以促进婴儿大脑的发育。但这些道理传到准妈妈那里,即意味着要应用在仅在肚子里呆了两个月的胚胎身上。这不是很滑稽吗?事实上,对发育正常的健康宝宝来说,家里的电话声、面包机的跳动声、电视的开启声、保姆的喃喃细语都是最好的大脑刺激源。 今天,许多儿童教育理论都被奉为真理,广为传播。有时,这种基于某种理念的教育方式让人感觉很滑稽,比如儿童成长的“关键时期”之说。 布伦·怀特的书《生命的头三年》让公众第一次知道了“关键时期”理论。书里描述了婴儿成长的几个“关键时期”,一旦错过了这些“关键时期”,损失将无法弥补。 建立“联系”是“关键时期”理论阐述的一个重要概念。很多母亲坚信在婴儿刚出生的几小时内一定要和他们保持皮肤接触,这种接触能够保证母子建立成功的感情“联系”,并且为孩子以后诸多方面的良好发展打下基础。事实上“建立联系”只是一种夸张的说法,大部分母亲在生孩子时都要经历这种相互接触、认知的过程。科学家研究了动物幼兽,如小鸭、小鹅的情况后,就将其夸张地用在了人类身上。另外,提出这一理论的两位科学家也仅仅研究了28名未婚妈妈的案例便做出了这个大胆的断言。尽管“建立联系”这一论断的理论基础很薄弱,但大多数母亲依然相信它的真实性。如果因为母子的健康,或传递婴儿时的困难,抑或是因为收养,使母亲在生产时错过了和孩子“建立联系”的宝贵时光,过后她们会非常沮丧。 1997年《时代》杂志的一篇封面文章使那些一心要使孩子成功的家长们更为急躁。文章说,每次父母和婴儿对视时,孩子的脑神经腱就会增加。文中引用一位儿童心理专家的话:“儿童头一年的经历对未来大脑的智力发展至关重要,他的创造力、想像力、适应能力都在这一年打下基础。”这种夸大其词的论调使母亲们培养婴孩的热情高涨,在超市,你随处可见年轻妈妈不停地给她们熟睡的宝宝讲解各种东西,从麦片盒上的字母到一盒牛奶的产地。 当然父母应该跟婴儿交谈,我们应该抱着他们,抚摸他们,告诉他们这是什么、那是什么,给他们买合适的玩具,看他们玩耍、探索这个陌生的世界。但是我们不能为有个更聪明、更成功的孩子才这样做;也不能因为担心孩子会变得愚笨、不成功而不得不这样做。 大卫·艾尔金是那本非常有名的《被驱赶的孩子》的作者,他指出,在孩子对某种技能发生兴趣、甚至掌握了初步的技巧时,如果你试图完全教会他,只会让他感到有压力。这种教育方式极为错误,它以技能为诱饵,让年幼的孩子受到误导,走向未来可能是条死胡同的路。它的代价是昂贵的,一点错误的诱导可以抹杀很多其他可能的才能,我曾经听到一些儿童培训专家将之称为“傻孩子的游戏”。 大量研究表明,孩子早期受到太多刺激后会成为压力的牺牲品,他们多患有头痛、消化不良、睡眠不足的毛病,另外他们往往心理脆弱、缺乏自信。很多研究发现,过早地开始阅读的孩子到了9岁往往会变得焦虑不安、消沉沮丧。在家长的刺激下,他们即使很早就取得一些成绩,但以后却难以继续保持。家长们对这些研究结果一无所知,而大众媒体也不会将此昭告天下。 可以推断,很多子女教育方法都是断章取义、任意夸大的结果,以致最初的研究者也无法辨认。拿“激情”这个词来说,似乎所有的母亲都希望孩子有“激情”。如果孩子有一天对天上的星星或动物园的恐龙造型发生了兴趣,过去我们感到自己有责任让孩子“走下去”;现在我们知道,不是我们要求他,是孩子自己有“激情”,这就为逼孩子去学天文或古生物学找到了更“科学”的理由。10年前出版过一本《超级儿童综合症》,第一次指出了打造“天才”的危害。作者引用芝加哥医疗中心主任安妮·金博格女士的话,讲解父母如何帮助孩子学习。她说道:“什么才是重要的?饭桌边的谈话、书本、杂志。”然后她转而批评由被逼迫的孩子和发狂的父母共同制造的紧张局面:“如果你的孩子对知更鸟或路边的花朵产生兴趣,你可以做点什么,如给他看鸟类的图片,或去参观植物园——但一定要让孩子来引导你。”确实,满足孩子对自然的好奇心令人激动,但值得注意的是,有时候孩子不过是想让父母分享他的快乐,而不是想去学习研究什么。 有钱就有幸福 我们希望子女幸福。怎么才能幸福呢?几乎不用想,似乎最便捷的途径就是金钱。 父母最关心的就是孩子的健康和幸福。如果你问一个怀孕的妈妈希望孩子怎么样,她通常会说:“只要孩子平安健康就好。”她也的确是这样想的。孩子大一点儿时,如果你问同样的问题,得到的答案通常是“幸福”,但这个答案已经不那么明确了。随着孩子逐渐长大,“幸福”代替了“健康”成为父母对孩子最大的期望。但“幸福”到底意味着什么?它从哪来?图书馆里充斥着试图回答这一问题的书籍,而每个人的答案都是不同的。停下来,思考一下幸福和我们为孩子定立的目标到底有何联系,这是非常有益的。 首先可以肯定,即使追求幸福不像球场里的球童捡球那么简单,幸福仍旧是值得人去追寻的目标,而且《独立宣言》也宣布,幸福是人人享有的权利之一。那么我们要问的就是如何才能幸福?或者更重要的是,如何让我们的孩子幸福?如果说注重营养、运动以及良好的医疗都不一定就能保障孩子的健康,那幸福就更是无可寻迹。我们只好把幸福分解为可以看得见摸得着,能应付的东西。比如学习成绩可能影响孩子未来的工作、薪水甚至最终的“幸福”,家长就会觉得该在这方面下些功夫。 我们常常用最明显、最容易的方式来理解幸福。对5岁或10岁的儿童来说,幸福就是能用很多的钱买想要的东西:比如好吃的糖果、玩具、大电视、迪斯尼乐园旅行、新衣服、电脑……孩子逐渐长大,对金钱的认识也愈加清楚。到了五年级甚或更小的时候,孩子就知道和周围的人攀比了。他们可以如数家珍地说出各种知名品牌,或跟母亲说:“马克家里有个大撞球桌和JACUZZI按摩浴缸,而我们只有一个小游泳池。”“杰西卡有一个越野山地车,而我只有一辆普通车。”“约什坐私人飞机去杰克森·霍尔滑雪了,马克去的是佛蒙特。” 这种“攀比”给孩子造成的心理压力随年龄的增大而加剧,父母也很难置之不理。四年级的邻居小孩背着最昂贵的小书包可能无所谓,但五年级孩子盛大的生日晚会却让人不敢忽视。我见过一个四年级学生参加的生日晚会,晚会在购物中心举办,活动是给每个小孩50美金,让他们在里面疯狂采购。你也许听说过FAO施瓦特举办的“超级不眠之夜”,花上1.7万美金便可以邀请15个孩子去度过一个愉快的夜晚,他们提供的精彩活动绝对会让你的孩子成为朋友中的宠儿,如应有尽有的糖果、午夜探宝、DVD影碟和价值100美金的商店购物券。“攀比”心态严重影响了孩子的交友行为,一位家长六年级的女儿不邀请同伴来家里聚会,她吃惊地发现是孩子觉得自己的家不够气派。 现在的孩子处于一个充满竞争和贪欲的时代,名牌、别墅、豪华轿车……孩子们耳熟能详,尽管家长也许对此漠不关心。电视上,各种物品充斥着屏幕,如果现在他们还不知道MUDD,GUESS,CK,或BIGSTAR牌牛仔裤的区别,很快就会明白的。 一次,一个15岁的孩子被母亲带到我的诊所,她担心孩子饮食上出了问题,但孩子看起来健康、美丽。谈话后我了解到,上学后孩子体重增加了10磅,母亲为此极为生气。“我给她买衣服已花了几千块钱,要不把那几磅减掉,休想让我再给她买衣服。”母亲的话让人不安,因为这孩子还在发育,体格定下来之前,体重还得增加好几磅。孩子对体重倒不怎么在乎,却继承了母亲强烈的消费意识,她偷偷告诉我最喜欢的香水是“DONNAKARAN”牌的,其次是“DKNY”。 最近《纽约时报》上的一篇文章开列了一个18岁高中毕业生的购物清单:PRADA背包,KATESPADES、GUCCI、PRADA皮带,几条SISLEY牛仔裤,一大堆倩碧化妆品,BOBBIBROWN眼线笔,MAC润唇膏,天使香水。这些名贵商品并非是有钱的父母或亲戚送的,而是用她暑期当救生员挣的钱买的。 苏珊·法露迪女士关于女权主义被商业化有一段议论,发表在《新闻周刊》上。她说:“在消费社会,经济独立意味着‘向上爬’,人的潜能便是努力‘拥有全部’。”孩子给父母的“攀比”压力可以让最坚定的朴素主义者改变对金钱的看法。毕竟,当从工作、生活的社区或配偶那里期待幸福已不大可能,那么如果金钱可以给自己宠爱的孩子换来一点儿幸福,有什么舍不得呢?况且这样还能减轻我们因工作或离婚而不能和孩子在一起的负疚感。 毫无疑问,利他主义的社会风气已不复存在,诸如“不要问这个国家为你做了什么……”的话已被遗忘。新世纪是“赢者为王”的天下,人们关心的是:“谁是有最多玩具的孩子?” 消费至上的风气弥漫在美国大大小小的城市。现在,尽管家庭在逐渐缩小,我们平均占有的住房面积却是50年代的两倍。家里是琳琅满目的商品,房子里安装着环绕音响和连接互连网的ADSL、DVD机、刻录机、笔记本电脑、迷你CD播放机、登山装备、汽车缺一不可。 60年代美国人的信仰是“建立正确的生活哲学”;到70年代末,人们开始追求“财富上的成功”;今天,人们对金钱的欲望更加强烈。据美国教育部统计,70年代有一半学生认为上大学最重要的原因是为了能赚更多的钱,而1990年这个比例是3/4;认为自己一定要有钱的比例也从39%上升到74%。 尽管作为新移民的后代,家长们相信生活哲学对人生意义重大,然而在教导子女时,他们的威逼利诱传递的信息却是模糊不清的,因此孩子们的思想也会在“要热爱工作,做出成就”和“为社会做贡献”之间摇摆。 不仅孩子告诉我们金钱的魅力,社会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席卷更让我们认识到金钱可以给我们带来怎样的幸福。发达的传媒行业似乎就是为了让我们认识自己的生活多么可悲——家具、汽车、牙膏、咖啡都是那么平凡,而我们只要多花点钱,就可以拥有一切美丽、时尚、气派的东西。有了金钱,就有选择,但问题是钱从哪儿来? 我们努力奋斗,但成功的人又有多少?大多数美国人相信,一个人的成功不是靠种族或阶层,而是自我奋斗的结果。只要你多读点成功励志书籍,收看CNN金融评论,奉行成功理财的12条定律并且坚持下去,总有一天你会很富有!但事实并非如此。据1995年梅克家庭基金调查显示,有1/4年收入超过10万美金的家庭声称自己买不起真正需要的东西。注意,他们谈的并不是奢侈品,而是“真正需要”的东西。 如果父母不做出实质性的努力,孩子们对金钱的认识会一直朝不健康的方向发展下去。 金钱对我们的吸引力显而易见。如果金钱是通往幸福的惟一途径,那么把孩子推上一条“黄金之路”就很重要。如果一张常春藤大学的文凭真能确保孩子过上特权阶层的生活,那么从幼儿园就应该将他送上正轨。但现在,请让我们暂时忘记这些,认真想一想,什么才能带来幸福? 问一个简单的问题:“有钱就幸福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现在还没有证据表明幸福是靠金钱得来的。当然,一定的钱是必须的,贫穷不是幸福的姐妹。只要我们生活的基本需要得到保障,与周围的人建立起和谐融洽的关系,我们就有了幸福。而对生活在饥饿状况下的人来说,钱可以让他们离幸福更近些,因为他需要的就是食品和健康。 伊利诺伊州立大学的心理学家艾德·第爱纳先生研究了财富和幸福的联系,他指出,在人均年收入低于1万美金的不发达国家,只要保障并改善一些基本需求如教育、营养、医疗、人权,人们就会觉得非常幸福。而对发达国家的人来说,情况却相反。正如大卫·G·梅耶在他的《追求幸福》一书中所说的:一旦摆脱贫穷,经济的发展就很难增加人们的幸福之感。可见,并不是越有钱就越幸福。 从我的工作经历中,我感到太多的金钱还是造成人们心理疾病的-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美国父母怎样“管”孩子 美国 父母 怎样 孩子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xrp****65】。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xrp****65】,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xrp****65】。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xrp****65】,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