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试卷(一).doc
《八年级物理试卷(一).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物理试卷(一).doc(4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梅岭中学2011-2012学期八年级物理练习(一) 2011.11.14 命题:陆文彬 审稿:王忠华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一.选择题 1、戴蓝色眼镜的人进行下列观察,结果是 A.观察绿色植物,可以看到黑色 B.观察红色花朵,可以看到红色 C.观察黄色花朵,可以看到绿色 D.观察任何颜色的物体,看到的都是黑色 2、下列有关红外线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用红外线拍出的“热谱图”,有助于对疾病做出诊断 B.在步枪的瞄准器上安装夜视仪,在夜间能捕捉到敌人的情况 C.在医院的手术室、病房里,可以看到用红外灯来灭菌 D.红外线可以用来对仪器设备进行遥控 3、不同物体吸收太阳辐射能力不同,小明认为它可能与物体的颜色有关。于是,他将几个完全相同的物体涂上不同颜色放在太阳底下,测出相同时间内物体升高的温度。就“小明认为它可能与物体的颜色有关”这一环节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A.提出问题 B.猜想假设 C.进行实验 D.分析论证 4、某人用自制的小孔成像盒观察窗外景物所成的像,发现有一个人在光屏上的倒像越来越小,这个人离这位同学的距离是 A.越来越近 B.越来越远 C.距离不变 D.无法判断 5、中学生高1.5m,在阳光照射下影长为1m,若此时测得旗杆的影长为4m,则旗杆高 A.6m B.7m C.8m D.9m 6、一条光线投射到和它垂直的平面镜上,如图所示,要想在入射光线方向不变的条件下,使反射光线跟入射光线成直角,镜面应 A. 顺时针旋转900 B. 逆时针旋转900 C. 顺时针旋转450 D. 逆时针旋转150 7、小明的写字台上有一盏台灯。晚上在灯前学习的时候,铺在台面上的玻璃“发出”刺眼的亮光,影响阅读。在下面的解决方法中,最简单、效果最好的是 A. 把台灯换为吊灯 B.把台灯放到正前方 C.把台灯移到左臂外侧 D.把台灯移到右臂外侧 8、平面镜竖立光滑的桌面上,一个小球从距平面镜2m 处,以0.2m/s的速度垂直向镜面滚去,经过3s,小球与它在镜中所成的像之间的距离是 A.1.2m B.1.4m C.2.8m D.3.4m 9、物理老师在实验室用某种方法在长方形玻璃缸内配制了一些白糖水。两天后,同学们来到实验室上课,一位同学用激光笔从玻璃缸的外侧将光线斜向上射入白糖水,发现了一个奇特的现象:白糖水中的光路不是直线,而是一条向下弯曲的曲线,如图所示。关于对这个现象的解释,同学们提出了以下猜想,其中能合理解释该现象的猜想是 A.玻璃缸的折射作用 B.激光笔发出的光线未绝对平行 C.白糖水的密度不是均匀的,越深密度越大 D.激光笔发出的各种颜色的光发生了色散 10、当光从空气斜射到一块玻璃表面时,下图中可以较全面反映光传播路径的是 11、在如图所示的四个情景中,可以用光的折射来解释的是 A.日食 B.踩影子 C.照镜子 D.铅笔断了 12、一束光线从空气斜着射向水面,入射光线跟水面的夹角为50°,则 A.反射角应为50° B.折射角应为40° C.折射角应为50° D.反射角应为40° 13、在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在竖起的玻璃板前后各放一支蜡烛,对着玻璃板既可看到前面蜡烛在玻璃板后所成的像.同时又可看到放在玻璃板后的“蜡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两者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像 B.两者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像 C.前者是光的折射形成的像,后者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像 D.前者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像,后者是光的折射形成的像 14、对光线有会聚作用的元件是 A.平面镜 B.凹透镜 C.凸面镜 D.凸透镜 15、对光线有发散作用的元件是 A.平面镜 B.凸透镜 C.凸面镜 D.凹面镜 16、将一个发光的电灯泡,放在凸透镜的焦点上,它发出的光通过凸透镜后,将 A.变为发散光线 B.会聚在焦点上 C.变为平行光线 D.方向不变 17、图中光路图错误的是 18、一束光在空气中经凸透镜折射后,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一定是平行光束 B.一定是会聚光束 C.折射光束比原光束会聚一些 D.一定是发散光束 二.填空题 19、如图所示,平面镜PN高30厘米,与一支长20厘米的铅笔平行并竖直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它们之间相距20厘米,(1)倘若铅笔绕B点逆时针方向转过90°,则其像转过______度,此时铅笔尖与其所成像A′的距离是______米。(2)倘若要使铅笔与其像垂直,则可将铅笔转过______度。(3)如果铅笔不动,平面镜绕N点沿顺时针方向转过90°,则平面镜中的像转过______度,尖端AA′相距______米。 20、某同学在做有关光的实验,他用一只无色玻璃杯,在杯内盛上一些清水,杯边斜放一个平面镜,然后用一张白纸板(在中间开个口),让太阳光从开口中射到玻璃杯内的镜子上,如图。不断调整开口的位置或镜子的夹角,在白纸板上方就能看到多种色光。这位同学做的实验实际上就是_____________实验,水和镜子相当于__________,这个实验又一次的证明了白色光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组成的。 21、池水看起来比实际的 ,是因为光从 斜射向 中时发生折射,折射角 入射角。 22、蓝天白云在湖中形成倒影,水中鱼儿在“云中”自由穿行。这里我们看到的水中的白云是由 而形成的 ,看到的鱼儿是由 而形成的 。 23、如何解反射和折射的综合题: (1)如图所示,有一束光线从空气射入某种透明介质,在分界面处发生反射和折射。则_________是反射光线,_________是折射光线,_________是界面,_________是法线,界面的_________(上方/下方,左面/右面)是空气。 (2)如图所示,有经验的渔民在用鱼叉刺鱼时,总是将鱼叉瞄准________________。 (3)有一人想用激光枪打鱼,他应将激光枪瞄准_________。 三、作图题 24、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画出图中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A/B/. 25、如图所示,物体AB上的B点在平面镜里所成的像点为B',在图中画出平面镜的位置和物体AB在平面镜中的像A'B'。 26、如图所示,一束光射向三棱镜,画出这束光两次折射的大致光路。 27、一束光线与水平面成450照射。根据光的反射和折射规律,在右图中画出这束光线射到水面后传播路径。 28、如图中,MN是两种介质的分界面。P是一个物点,P′是P的像点。图中画出了由P点射向界面的两条光线,请画出这两条光线进入另一种介质的折射光线。 29、作出图中的折射光线 四.实验探究题 30、实验探究题:《各种各样的镜子》 小马首先回顾了几个重要的探究实验: (1) 探究平面镜成像时,由于平面镜成________像,无法用光屏承接。为了找到像的位置,小马用透明玻璃代替平面镜,将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前,将另一支未点燃的同样蜡烛放在玻璃后面,使它与点燃蜡烛的像的位置___________。这在物理学中称作等效法。 2)小马发现金属图钉的光亮表面可以看成是一种称作凸面镜的光学镜子, 于是他对凸面镜探究如下: (1)他用多支激光手电筒正对着一只凸面镜照射时,情况如图所示,可见 凸面镜对光线有_________(填“会聚”或“发散”)作用。 (2)小马设计如下方案研究凸面镜成的像: ①器材;透明弧形(球冠形)玻璃、光屏、长短不同的多支蜡烛、光具座。 ②步骤:在光具座上,在透明弧形玻璃前某位置放一支点燃的蜡烛,先用光屏进行像的承接;然后再选择另一支与这个像长短_________的蜡烛,放在玻璃后面,与像的位置________。改变蜡烛的位置做多次实验。 ③实验记录如下: 蜡烛离弧形玻璃的距离 光屏上的像 玻璃后的像 很近 无 缩小 正立 较远 无 缩小 正立 很远 无 缩小 正立 (3)小马得出结论:凸面镜只能成_________、__________的________像。 (4)日常生活中能看到的凸面镜有:金属图钉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凸面镜的主要优点是:相同面积的凸面镜比平面镜观察到的范围__________。 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中,为了准确地找到像的位置,应选用__________代替平面镜;镜后的蜡烛与像完全重合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观察平面镜中物体的像时小明发现,从平面镜的侧面看去,能看到间隔很小距离的两个像,且一个较明亮,一个较暗淡,这是什么原因呢?现在让你对这个问题进行探究: 你提出的猜想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梅岭中学八年级物理练习(一) 共4页(第4页)-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年级 物理 试卷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xrp****65】。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xrp****65】,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xrp****65】。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xrp****65】,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