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组成与汇编语言”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doc
《“计算机组成与汇编语言”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算机组成与汇编语言”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doc(25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计算机组成与汇编语言”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 摘要:计算机组成与汇编语言是比较难教和难学的一门课程,本文结合校级教改课题“计算机硬件原理课程体系的改革”,对计算机组成与汇编语言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了研究和探讨。<br> 关键词<br>本文来自:计算机毕业网 :计算机组成原理;汇编语言;互动式教学<br> <br> 1 引言<br> <br> 计算机组成与汇编语言课程包括两部分内容:计算机组成原理与汇编语言程序设计。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是硬件设计的基础,而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是进行硬件设计所使用的开发语言,二者在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中都是十分重要的课程。由于我校计算机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的定位是培养软件人才,因此硬件课程相对薄弱。针对目前学生在专业课的学习上“重软件,轻硬件”的思想,怎样使学生能够喜欢上这门课的学习是任课教师应该研究和进行教学改革应该探讨的问题。<br> <br> 2 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br> <br> (1)课程本身的特点造成学习困难<br> 计算机组成与汇编语言是一门非常抽象的课程,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很少接触到利用汇编语言编写的程序,也很少对一台计算机进行硬件设计,对于课程中所讲授的内容,例如寻址方式、芯片内部结构、汇编语言语句等,看不见摸不着,难以理解,很容易感到枯燥、厌烦,从而产生厌学情绪,导致学习困难。<br> (2)传统教学模式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br> 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课堂教授为主、作业和实验为辅),学生往往是被动接受知识,容易养成依赖教师的心理,另外大部分学生对硬件课程不感兴趣,不能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br> <br> 3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br> <br> (1)与后续课相联系<br> 教师要告知学生,计算机组成与汇编语言是某些专业课的先修课,如操作系统、计算机接口技术、单片机原理等,学好本课程对学习后面专业课的帮助很大。<br> (2)与就业相联系<br> 教师要告知学生汇编语言是进行硬件设计的开发语言,有些芯片设计公司还在使用汇编语言进行编程,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这门课的热情。<br> (3)与热点问题相联系<br>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利用适当的机会就本课程与社会热点问题相联系,有助于引导学生牢固树立为探求技术发展而努力学习的信心和决心。<br> <br> 4 教学内容的改革<br> <br> (1)合理安排教学内容<br> 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一定要抓重点内容进行讲解。例如模型机的指令流程是重点也是难点,对于这部分内容就要详细讲解,直到学生完全理解。再如,因为计算机组成原理与汇编语言合成一门课程,汇编语言是在微机80×86机型上进行编程的,所以在讲解寻址方式时重点讲解80×86机型的寻址方式。<br> (2)加强实验课的练习<br> 该课程的实验只有利用汇编语言进行程序设计的实验,而缺少计算机组成原理的实验。鉴于这种情况,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计算机的组成原理,设想构建一个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系统,进行仿真实验。教师应该精心选取一些实验放在教学系统上,要求学生在网上做实验,通过这些实验加深对课堂内容的理解。<br>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既要掌握概念,又要动手编程,还要上机调试运行,因此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尤为重要。在实验课的教学过程中应该做到:<br> ①教师应为每次上机精心设计实验内容,在实验内容的设置上应顾全验证性、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的比例,尽量将所学的知识综合,达到系统化。<br> ②将上机情况与期末成绩挂钩,调动学生的上机兴趣。<br> ③在上机过程中,教师经常会发现有的学生在电脑前并不是编写程序,而是看上课的课件。问其原因,告知这部分内容还没有掌握,不会编写程序。针对这种情况,要求学生在课下先将算法的流程图画出来,写出完整的上机程序,在上实验课时只是进行调试,从而提高学生上实验课的效率。<br> (3)教材的选取<br> 目前书店里有很多关于计算机组成原理与汇编语言程序设计的教材,但是将两门课程衔接在一起的教材比较少。对于计算机本科专业的学生来说,徐洁、俸远祯主编,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的《计算机组成原理与汇编语言程序设计》(第2版)是一本不错的教材。但是由于这是一本将两门课程组合在一起的教材,因此这两门课有的内容就不能在教材里完全体现出来,所以在上课时除了指定这本书作为教材外,还需要另外指定一些辅导教材。例如针对本专业没有开设计算机系统结构课程的情况,选择了王爱英的《计算机组成与结构》,汇编语言程序设计的参考书选择了沈美明、温冬婵编著的《IBM-PC汇编语言程序设计》(第2版)。因为计算机组成原理是某些高校考研的课程,所以对于将来要考研的同学,建议他们平时看一些计算机组成原理的习题书。<br> <br> 5 教学方法的改革<br> <br> (1)采用互动式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br> 互动教学法可以使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质量。互动教学法的方式多样,例如课堂提问、课堂练习等。教师在上课过程中应该设计一些有意义的提问,利用提问将要讲的知识点引出来,避免平铺直叙地讲解知识点,这样让学生带着问题来学习知识点,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例如在讲解计算机的5大硬件组成时,计算机是由控制器、运算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组成。在此可以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你们知道平时人们说的主机是由哪些部件组成的吗?在提问的时候暗示他们想一下自己的电脑,有的同学马上就能反映出主机是由控制器、运算器和存储器组成。通过这样的学习方式,可以加深学生的印象。<br> 课堂练习也是互动式教学一个非常重要的方法。在讲解完某一个例题后,出一道类似的习题让学生在课上完成,请学生上讲台在黑板上写出解题步骤并进行讲解,然后再请另一个学生上来对此进行讲评。这样可以检验学生的掌握情况,找到学生理解错误的地方,从而对症下药,就学生理解错误的知识点再进行讲解,除了能让学生当堂能够掌握所学的知识点,还能举一反三地理解知识点。<br> (2)在教学过程中多举例,便于学生理解相对抽象的内容<br> 由于本课程基本概念多、专业术语多,是一门比较抽象的课程。因此教师在课堂讲授中应该尽量用一些通俗易懂的例子进行教学。<br> 例如在讲解指令流水线的时候,为了便于学生理解,借助学生们日常生活中爱喝的饮料进行举例。将饮料的制作过程分为三步:生产瓶子、罐饮料、密闭,恰好与指令的执行过程:取指令、分析指令、执行指令相对应。为了提高饮料的生产速度,当第一瓶饮料进行到罐饮料的步骤时,开始生产第二瓶饮料的瓶子;当第一瓶饮料进行到密闭的步骤时,第二瓶饮料开始罐饮料而第三瓶饮料的瓶子开始生产。通过这个例子,使学生易于理解指令流水线的原理。<br> 再如在讲解模型机的数据通路时,CPU与主存和外设之间的数据传送是通过三条系统总线(地址总线、数据总线和控制总线)来实现的。传送地址信号的是地址总线;传送数据信号的是数据总线;传送控制信号的是控制总线。但是当CPU发送数据的地址到总线时,总是有学生将地址发送到数据总线上。为了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个问题,特将三种总线与城市交通相联系进行讲解。三种总线就好比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自行车只能上非机动车道,人只能上人行道,汽车只能上机动车道。通过类比,将难理解的知识点与日常生活中的小事相联系,从而既使学生学到扎实的理论知识,又不会使学生学得吃力。<br> (3)寓教于乐,学生在游戏中轻松掌握知识<br> 为了便于学生掌握抽象的内容,可以在课堂上做一些小游戏,通过游戏学生在玩乐中轻松掌握知识。<br> 例如在讲解cache的地址映像时,可以通过小游戏使学生轻松掌握地址映像的原理。cache的地址映像有直接映像、全相联映像和组相联映像3种。请两组学生到讲台上,一组学生表示cache的字块,另一组学生代表主存的字块,要求表示主存字块的学生在3种不同的地址映像方式下分别与哪个表示cache字块的学生配成一对。学生在这个游戏中轻松地掌握了cache地址映像的原理。<br> <br> 6 结束语<br> <br> 本文对计算机组成与汇编语言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了探讨,通过教学改革,促进了课程的建设与发展,为学生学好后续课程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但是社会不断向前发展,教学改革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因此加强计算机组成与汇编语言课程的教学研究在今后仍然是一项有意义的工作。 </p> <p> </p> <p> </p> <P>基于.NET和AJAX的WebGIS权限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P> <P> 关健词:AJAX;WebGIS;权限管理系统 <BR> 摘要:本文详细阐述了在.NET平台下利用AJAX技术设计和实现权限管理系统的全过程,包括站点的验证方式,站点的</P> <P>登陆方式,权限管理的数据库设计、权限导航树的设计、权限管理界面的设计等,对每一步都提出了不同的方法,并对比</P> <P>各方法的优缺点,以期在安全性、灵活性、完整性、可维护性等方面寻求一种最适合WebGIS应用的权限管理系统[1]。 </P> <P><BR> Design&Implementation of WebGIS Access Control System Based on NET&AJAX <BR> Zhong Weixiong <BR> (China Geosciences University,Information Engineering College, Wuhan430074,China) <BR> Abstract:This article has elaborated in detail the whole process of how to design and realize the </P> <P>Access Control system under the .NET platform using the AJAX technic,including the site verification </P> <P>mode,the site login way,the Access Control management's database design,the Access Control navigation </P> <P>tree's design,the interface of Access Control management’s design and so on. The author also has </P> <P>proposed the different methods for each step,and contrasted various methods good and bad points, in </P> <P>order to seeking one kind the Access Control system which is most suitable for WebGIS application, in </P> <P>aspects such as security, flexibility, integrity,maintainability and so on. <BR> Keywords:AJAX;WebGIS;Access Control System <BR> <BR> GIS是一门集计算机科学、信息科学、现代地理学、测绘遥感学、地图学、环境科学、城市科学、空间科学和管理</P> <P>科学等为一体的新兴学科[2],WebGIS是Internet技术应用于GIS开发的产物[3]。由于GIS的地理底图数据和属性数据本</P> <P>身就涉及到安全与机密问题,加上Internet这个复杂的环境,使得WebGIS的网络安全和权限管理显得尤为重要,另外GIS</P> <P>应用的特殊性,在权限管理系统的设计和实现上也有其特殊的要求。 <BR> 一、站点验证方式 <BR> .NET框架下,ASP.NET提供了四种用户验证方式:Windows身份验证(Windows)、窗口身份验证(Forms)、Passport验</P> <P>证(Passport)以及IIS身份验证(None)[4]。对比四种验证方式,在WebGIS应用下,最适用的就是Forms验证方式。该方式</P> <P>在虚拟目录的web.config文件中设置,具体如下: <BR> 首先,指定应用程序或目录的验证类型: <BR> <BR> <BR> 然后,设置禁止所有非登陆用户访问: <BR> <BR> 最后,再设置非登陆用户可以访问的个别目录或文件: <BR> <BR> <BR> 至此,站点的验证方式就设置好了,但是这只是第一步。 <BR> 二、站点登陆方式与设计 <BR> 站点登陆采用单点登录(Single Sign On)方式,单点登陆简称SSO,是目前比较流行的企业业务整合的解决方案之一</P> <P>。SSO的定义是在多个应用系统中,用户只需要登录一次就可以访问所有相互信任的应用系统。它包括可以将这次主要</P> <P>的登录映射到其他应用中用于同一个用户的登录的机制[5]。单点登录采用用户认证凭证ticket,ticket合法则通过验</P> <P>证,这样用户可以在不再次登陆的情况下访问本系统的其它系统。具体设置简介如下: <BR> FormsAuthenticationTicket Ticket = new FormsAuthenticationTicket(1, 用户名,时刻,时间, <BR> false,角色名,"/"); //创建一个ticket <BR> string HashTicket = FormsAuthentication.Encrypt(Ticket); //对该ticket进行加密 <BR> HttpCookie UserCookie = new HttpCookie(FormsAuthentication.FormsCookieName, <BR> HashTicket); //新建一个cookie <BR> Context.Response.Cookies.Add(UserCookie); //将该cookie写入Response <BR> 登陆界面的设计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直接利用自带的登陆控件,这种控件直接集成了用户注册,登陆,忘记密</P> <P>码,登陆后根据权限的不同而显示不同的页面等功能。另一种方式是自己编写组合登陆控件。显然,前一种方式编写容</P> <P>易,但不够灵活,不能满足具体的需求,后一种方式是我要重点介绍的。 <BR> 在站点登陆里,从安全角度考虑,我们必须设置验证码验证,以防止机器软件注册登陆;从用户体验角度考虑,我们必</P> <P>须使用AJAX技术,给用户即时提示而不刷新页面。如图1所示,2JPN验证码是在后台用C#随机生成的图片,防止机器狗注</P> <P>册和登陆。而根据用户输入不同的内容给出不同的即时提示如“用户名长度不对”等,以及当信息没填完整时登陆按钮</P> <P>是发灰的,都是采用的AJAX技术,用来增强用户体验。 <BR> 图1使用AJAX技术和验证码的站点登录 <BR> 三、权限管理设计 <BR> 权限管理,我们采用windows系统经典的用户、角色、权限方式。可以简单表述为:判断“Who对What(Which)进行</P> <P>How的操作”[6]。即每个用户都属于某个或多个角色,每个角色都拥有一个或多个权限。把它想象成单位的人员管理,</P> <P>即每个员工都属于某个或多个部门,每个部门都拥有一个或多个权利,就很好理解了。 </P> <P>.NET框架下,实现用户、角色、权限的权限管理有两种方式: <BR> 一是采用中新引进的框架membership,利用Web站点管理工具来创建新的用户和角色,以及控制对Web应用程序中页面的访问。使用该工具能使不具备编程技巧的用户都可以方便地通过拖拉控件来配置Web应用程序,再加以少量的代码,就可以完全实现对用户、角色、权限等的管理。这一种方式有其致命的缺点,就是数据库必须用SqlServer,而且角色和权限的配置也不能完全满足WebGIS的应用。 <BR> 另一种是自行建库,自行编码。该方式可扩展性好,适合任何数据库,可以完全满足WebGIS权限管理的要求。该方式的实现如下: <BR> (一)数据库设计 <BR> 在数据库中建立五个表,其中三个信息表:用户表(User)、角色表(Role)、权限表(Module);两个关系表:用户角色表(UserRole)、角色权限表(RoleModule)。如图2所示。 <BR> <BR> 图2权限管理系统的数据库表 <BR> (二)登陆后跳转的页面:获取已登陆的用户名,并转换为相应的角色名。代码如下: <BR> userName = Context.User.Identity.Name; //获取当前已登陆用户的用户名 <BR> roleName = userRole.UserID2RoleName(userName); //查询数据库UserRole表,获取角色名 <BR> (三)权限设置导航树:对相应的角色进行权限的控制 <BR> 对于通常的应用,我们可以直接查询数据库表RoleModule获得角色和权限的对应关系,但对于WebGIS应用的特殊性,可以采用更为直观的方式,即采用XML文件方式:将地图数据资源的名称以树节点的形式存储在XML文件中,通过更改和读取该XML文件的每个树节点的角色子节点的值,达到更改和获得该节点的权限值。如: <BR> - <BR> DRG.ICO //节点图标 <BR> $[ConfigRoot]弹出菜单\专题图菜单.xml <BR> GDBP://sde:sde@NFGIS/SDE/sfcls/SDE.BOUNT_WL //对应数据文件 <BR> 100 //最小显示的比例尺 <BR> 800000 //最大显示的比例尺 <BR> 高级注册用户 //“高级注册用户”角色有查看该节点的权利 <BR> <BR> 这样,可以直观的对某个角色值赋予是否拥有导航树节点上任意节点的权力。如图3所示,我们选中角色“测试员0512”后,再在导航树上选中roalk.wl、roalk.wt、roalk_hig.wl节点,点击确定后即给角色“测试员0512”赋予了拥有roalk.wl、roalk.wt、roalk_hig.wl节点的权限值。 <BR> 对于节点树的构造,我们推荐使用AJAX方式动态构造,这样的好处是,点击某个节点展开其子节点时,页面不刷新,即提高了效率,又增强了用户体验[7]。 <BR> 图3权限设置导航树 <BR> 四、权限管理界面 <BR> 权限管理界面是为超级管理员对各种用户、角色、权限、用户角色、角色权限进行任意增、删、改、查询等操作提供的一个可视化管理界面。如图4所示。至此,一个完整的权限管理系统就呈现出来了。 <BR> 图4权限管理界面 <BR> 五、结束语 <BR> GIS的地理底图数据和属性数据本身就涉及到安全与机密问题,加上Internet这个复杂的环境,WebGIS的网络安全和权限管理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探讨的基于.NET和AJAX的WebGIS权限管理系统适用于绝大部分WebGIS应用,可以将该系统成熟之后提取出来,作为一个公用的模块,这样,在以后实际的项目开发中可以复用该模块,避免重复开发,节省开发成本。 <BR> 参考文献: <BR> [1]宋振.基于角色和任务的权限管理扩展模型研究及应用[D].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8,11 <BR> [2]吴信才.地理信息系统原理与方法[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 <BR> [3]黄颖._NET和VML及脚本技术在WebGIS系统地图文档显示中的应用[J].测绘科学,2006,(7):130-132 <BR> [4]王勇,尹凡,雷俊.ASP.NET两种身份验证方式及比较[J].电脑知识与技术(学术交流),2007,1(4) <BR> [5] <BR> [6] </P> <P> </P> <P> </P> </p> 摘要:本文介绍了我校计算机教学实验中心教学体系建设的现状,并依据自身多年的教学实践及教指委对本科生计算机技能水平的要求,提出了新的实验教学体系结构的设想。<br> 关键词<br>本文来自:计算机毕业网 :实验教学体系结构;实验领域;实验单元;技能点<br> <br> 1引言<br> <br> 教指委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意见》(简称白皮书)指出要“加强实践教学,注重能力培养”,并指出了大学生应具有的计算机知识结构,即“了解和掌握计算机硬件结构与组成原理;了解操作系统的功能和一些重要概念;了解程序设计、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多媒体等技术的应用领域、基本概念和相关技术;掌握计算机基本应用技能。”<br> <br> 2我校计算机基础实验教学体系建设的实践<br> <br> 我中心承担了本校非计算机专业本科生所有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实验教学任务。每学年学生人数达17000余人,年累计实验学时为37万人时。在十余年的实验教学体系建设中,中心始终坚持实验建设与课程建设齐头并进的方针,率先提出“精讲多练”的教学实验思想,创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分类分层次的实验教学体系”。<br> 2.1实验教学体系的演变<br> 我校自1992年开始就提出了对机、电、理、管、文五大类本科生按三个层次实施计算机基础教育方案。1995年后又对这个方案又进行了完善和多次调整。2004年在教指委提出的“1+X”课程改革方案基础上,我们将分类分层次思想进行了拓展,从“学科专业、知识结构、培养层次”和“知识点、技能点”两个方面来构建立体化的实验教学体系。<br> 实践表明,这种方案符合了当时计算机实验教学的实际需求。“以学生为中心的分类分层次培养”的实验教学体系为核心内容的实验教学改革也获得了2005年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br> 2.2实验教学体系与内容建设<br> 1) 针对三类专业(理工、人文/外语和医学/经济/管理)安排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了不同类别、层次的实验项目,并开发了相应的教学课件。<br> 在选择实验教学内容时,始终坚持“实验内容应适应计算机技术更新,走持续发展的实验教学之路”的理念。自1996年以来,中心的实验教学内容经历了三次改革。例如,将“计算机应用基础”发展为“计算机文化基础”,再发展为目前的“大学计算机基础”。<br> 目前,我们针对三类专业安排的教学内容情况如下:<br> 理工类:大学计算机(内容较深)、程序设计(VC++)、硬件技术基础(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软件开发技术基础、计算机网络(理论+应用)、数据库和多媒体(选修)。<br> 经管医类:大学计算机(内容较浅)、程序设计(VB)、计算机网络(应用)、数据库(SQL Server)和多媒体(选修)。<br> 人文类:大学计算机(以Office操作为主)、程序设计(VB)、数据库(管理信息系统)、多媒体技术与应用。<br> 2) 针对学生的特点,分层次培养。制定的两种培养方案如图1所示。<br> <br> ·基本型培养方案面向一般学生,满足大多数学生的需求,强调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方法的掌握。<br> ·开放型培养方案面向优秀学生,教学方法以开放式项目的开发、研究为驱动,考核方法采用递交设计、实现报告、现场测评和答辩验收。这部分学生人数约占10%。<br> 3) 构建立体化的实验教学体系<br> 分类分层次教学的设计必须要有实验教学体系与之配套才能落实。目前我校的实验教学体系是一种按课程为框架的结构,如图2所示。课程框架自下而上分为三个模块:计算机系统与平台、程序设计、计算机技术与应用。这种结构在不同方向上也反映了课程在不同角度下的层次关系:<br> ·纵向:按照课程模块的学习顺序,逐步深入,实现能力的阶梯性增长。<br> ·横向:通过不同课程中的训练,拓展了技能的广度。<br> ·深度:按学科分类培养,兼顾了不同学科专业所需的技能要求。<br> <br> 4) 实验教学体系的内涵<br> 经过几轮课程改革,形成了目前按照课程类划分的实验教学体系的内涵,即课程类、实验单元和实验内容。以“程序设计基础”课程实验为例,5个“实验单元”包含的实验内容如表1所示。<br> <br> 除了体系结构本身的建设和优化外,我们还从多个方面建设了保障实验教学体系良好运行的支持环境。包括:数字化实验教学平台,数子化教学资源建设,实验内容的自主设计和更新,教材建设以及开展各种教学活动等。<br> 通过以实验教学体系为核心的上述几个方面的建设,我中心已基本建成了一个比较完善的实验教学大环境,为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实验教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br> <br> 3实验教学体系建设的进一步探索<br> <br> 3.1实验教学体系结构的进一步改进<br> 参照教指委“白皮书”提出的计算机基础教学4个知识领域的学科体系,结合我校在实验教学建设方面的探索,对我校原体系中存在的以课程为核心,同一个技能点可能出现在多个实验单元中等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实验教学体系框架,如图3所示。<br> <br> 图3中的“实验领域”与“白皮书”中提出的知识领域相对应,“子领域”与相应的课程对应。一个实验领域可以只包含一个子领域,也可以包含多个子领域,每个子领域又包含若干个实验单元,每个实验单元包含若干技能点。技能点的设置及数量则与相应的实验内容结合考虑。<br> 其中,实验领域和子领域主要应包含如下几个方面:<br> ·计算机系统与平台领域,此领域下又包含计算机硬件基础、操作系统基础和网络技术基础三个子领域。<br> ·计算机程序设计基础领域。<br> ·数据分析与信息处理领域,此领域下又包含办公自动化、多媒体技术基础和数据库技术基础三个子领域。<br> ·应用系统开发领域<br> 各领域(子领域)都包含了若干的实验单元和技能点。表2所示为“计算机程序设计基础”领域(也是子领域)中应包含的部分实验单元及其实验技能点。<br> <br> 3.2在新的实验教学体系下构建课程实验<br> 1) 分类分层次,首先按授课对象进行分类,确定这类授课对象所需知识领域对应的实验领域,然后再按授课对象对计算机能力的需求划分课程层次,按课程层次从各领域、子领域、实验单元中提取不同的内容。<br> 2) 对通识类课程从各领域中提取基础部分的实验单元和技能点来组织课程实验内容,对他课程由相应领域内按层次提取。<br> 例如,“大学计算机基础”涉及了两个实验领域:计算机系统与平台,数据分析与信息处理。考虑到学生的基础及不同专业的要求,在实验单元及具体的技能点要求上,应选取各领域(或子领域)中最基础的部分。<br> 表3所示为面向理工科专业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实验教学体系。<br> <br> 4结束语<br> <br> 实验教学体系的建设在整个课程改革中起着关键的作用,我校在计算机基础课程实验教学体系的建设方面已做了一定的探索研究,建立了适合我校教学情况的、较为完善的实验教学体系。但随着计算机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实验教学体系也需要改革、发展并进一步完善,使之更加科学和全面。<br> <br> 参考文献<br> [1] 冯博琴. 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教育“白皮书”与教学改革实践[J].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报告论坛大会报告,2005.<br> [2] 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 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意见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br> <p> </p> <p> </p> <P>大学生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能力的研究与实践</P> <P> 关键词:实践能力;系统分析;系统设计;信息系统;管理信息系统 <BR> <BR>摘要:本文分析了大学生系统分析与设计能力的内涵,明确指出该能力是大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具体体现,并以管理信息系统和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两门课程为案例,分析存在的教学问题,探讨了课程实践教学平台的建立方法,并提出具体改革措施。这些改革措施收到了一定的教学效果,对其他课程的实践教学也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P> <P>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正处于新的历史发展时期,高等教育已由过去的精英教育逐步向大众化教育转变。同时,在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技术推动下,经济全球化趋势逐渐加快,正在也必将对我国高等教育带来极大的冲击和严峻的挑战,高等学校如何找准自己的目标,科学定位,关系到学校的生存与发展,关系到办学特色的形成[1]。 <BR> <BR> 1系统分析与设计能力的内涵 <BR> <BR> 大学生的系统分析与设计能力本质上是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不同的学科,其展现形态是不同的。同时,它也是大学教育重要的目标之一和大学生重要能力之一。 <BR> 分析是把整体分解为部分加以认识的过程,设计是将一个想法或计划转变成详细的实施生产计划或方案,设计包括计划技术和计划过程两个内容[2]。能力是指顺利完成某一活动所必需的心理条件,能直接影响活动效率,并使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在信息管理领域中,系统分析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技术,是将系统分解成为若干组成部分,研究各个组成部分是如何工作、如何交互来实现系统目标的技术。系统设计也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技术,是将系统各个组成部分重新装配成为一个完整的整体所实施的改进(如增加、删除、修改等操作)技术,系统设计与系统分析是互为补充。当然,在对实际工程项目进行具体系统分析时,还需要分析者具备一定其他能力,如创新能力、交流与沟通能力等。 <BR>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能力是借助信息系统这个企业、组织的信息管理平台,培养学生信息系统的系统分析与设计能力,是系统分析与设计在信息管理学科的具体体现。在大学教育中,通常以管理信息系统、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等课程为培养介质。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本质上是分析企业、组织在信息系统建设、使用、维护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需求,发现适合具体企业、组织所需求的信息技术的应用解决方案、行动计划和实施步骤。因此,本文以信管专业的核心课程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和我校经管类专业的精品课程管理信息系统为案例,展开研究工作,对其他专业课程的教学也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BR> <BR> 2课程现状分析 <BR> <BR> 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是我校主要面对经管类专业的精品课程,我们为不同专业和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了不同的教学计划。该课程是为未来的管理者设置,要求学生了解信息系统的基本理论知识、建设过程及其可能存在的困难,通常仅仅要求能设计系统的实施计划,对系统的详细实施计划和具体实现不作要求。而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是为将从事信息系统开发建设和系统分析工作的专业学生设置的,要求这些学生必须对信息系统的分析和设计过程及其相关的工具、技术有相当深度的理解和比较熟练的运用,是信管专业学生的核心课程,通常既要求学生具备初步的系统分析技能,还要求能具备初步实现的能力。两门课程都对学生的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能力培养有极大的帮助,在两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对理论知识绝大多数都能理解、清楚,但是在实践活动中要具体应用时,常常就不能达到要求。因此,本文重点探讨两门课程的实践教学过程[3]。 <BR>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的实验主要是通过2~3人/组的分组形式,完成选定实验题目的如下实验内容:系统可行性分析、系统需求分析、系统设计报告。对部分编程能力强的学生,还要求完成系统实施和系统测试。由于在校大学生没有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实际经验,上述实验内容极易“流于形式”,不能实现课程目标。因此,需要教师在实验教学中加强实验过程的管理和师生交流、探讨,以弥补学生实验过程的“空虚”,同时,需要加强课程的理论教学,特别是实验教学的研究。从课程实验教学的实施情况看,学生对定量的、具体的任务,如业务流程图、数据流程图、数据字典、功能结构图等,能较好掌握,但对定性的、抽象性的分析任务,就不能或不能较好地完成。比如对信息系统开发过程中需求的获取、存在的困难、潜在的风险、业务流程的分析、系统结构的构造等,学生常常能在软件编程实现上表现出创新的冲动和干劲,但对信息系统软件模型的设计、良好的表述就比较匮乏,这说明培养学生的系统分析与设计能力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BR> 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的实验也主要通过分组形式,完成选定实验题目的如下实验内容:系统可行性分析、系统需求分析、数据库设计/系统界面设计。同样因为学生没有企业管理、软件开发的实际经验,在完成上述实验任务时,“流于形式”的现象相当普遍。学生通常对采用具体的分析工具,完成定量的、实际的内容,如业务流程图、数据流程图、数据字典、功能结构图等,完成的较好,但对定性的分析性任务,就常常力不从心。这说明学生还欠缺该课程要求的初步的信息系统分析能力,对信息系统开发全过程的理解深度不够,利用分析工具,不能将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有机的结合,需要加强课程的研究与改革力度[4]。 <BR> 因此,在上述课程的教学中,特别在实践教学中,主要存在下列问题:重理论、轻实践;重课堂、轻课外;部分学生“欺软怕硬”,缺少应对困难、挫折的训练;目前,社会上提供给大学的实践教育资源有限,学校也缺乏足够的实践教育经费。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如下的教学改革思路。 <BR> <BR> 3课程及其教学内容的改革 <BR> <BR> 基于上述现状的分析,我们针对不同教 学对象和学科的发展变化情况,首先,对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了如下的系列研究和改革。 <BR> (1) 在2005年课程教学大纲中,将之前的72课时(54理+18实)修改为32课时(32理+16实),同时,将信息系统的一些基本理论、知识和方法概览抽取出来,放在管理信息系统 (24理+8实)课程中开设,并将此课程提前到大二开设,以使学生提前接触信息系统的基本知识,明确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的本质,理解掌握计算机开发工具的重要作用,为后续的C++、Java课程的学习提供方向性的指导。 <BR> (2) 在20-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计算机 组成 汇编语言 课程 教学改革 探讨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xrp****65】。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xrp****65】,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xrp****65】。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xrp****65】,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