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专题全面复习总结.doc
《高三历史专题全面复习总结.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历史专题全面复习总结.doc(73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73 ◆2007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资料-新课标版◆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考纲解读】 本专题讲授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包括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政治制度。要求学生掌握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过程,认识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影响。主要考点包括: (1)周朝的建立 分封制的内容、作用 宗法制的内容及作用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2)秦的统一 秦王嬴政创立皇帝制度 秦朝的郡县制 秦朝的中央官制 中央集权制的影响 (3) “汉承秦制” 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隋唐时期的三省六部制及其评价 宋代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元朝的中央机构 秦汉、唐、宋、的地方行政机构的演变 行省制度及其影响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4)明太祖废除丞相制度 内阁制的确立及演变 军机处的设立及其评价 君主专制制度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单元线索】 中国作为一个有五千年文明史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政治制度发展历史之长久,体系之完备,经验之丰富,影响之深远,都是世界其他国家和民族不可比拟的。这其中最突出的就是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与逐步完善。夏代公共权力出现,商代内外服联盟形成,周代形成制度较完备的分封制和宗法制。秦王嬴政结束群雄割据,完成统一,建立了对中国社会影响深远的中央集权制度。 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长期存在着两组矛盾:一是中央与地方权力的矛盾;二是皇权与相权的矛盾。西汉武帝设置刺史、实行推恩令和北宋太祖的收地方“权、钱、兵”等措施加强了中央集权;而隋唐的三省六部制、明朝废除丞相及清朝设军机处等则加强了皇权,使专制皇权达到顶峰。 一.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1.商的政治制度:中央:相、卿士(参与商王决策);卜、祝、史(负责祭祀占卜和记录王朝大事);师(执掌军权)。地方:侯、伯。 2.西周的分封制: (1)目的:周王为加强地域统治,“以藩屏周”。 (2)措施:周王将宗族姻亲分派各地“授土”“授民”,广建子国。封国承担贡赋、军事、劳役等义务。封国有鲁、齐、燕、卫、宋、晋七国。形成了“周王—诸侯—卿、大夫—士”的世卿世禄的等级序列。(3)作用:周王取得“天下共主”地位,分封制巩固了统治,扩大了统治区域。 3.西周的宗法制:是维护分封制的工具。宗法制是中国古代维护贵族世袭统治的一种制度,它把血缘纽带同政治关系结合起来。 (1)目的:稳定统治秩序,解决贵族内部矛盾。 (2)内容:嫡长子继承制、“世卿世禄”制、父权家长制等,大宗和小宗。作用:维护了家族等级关系和政治隶属关系;保障了贵族“世卿世禄”特权;防止了家族内部纷争,强化王权,“国”“家”紧密结合。 (3)宗法制特点:①最大的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把血缘纽带同政治关系结合起来(宗法制和分封制互为表里,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就是分封制),“家” 和“国”密切结合;②保证各级贵族享受“世卿世禄”的特权,等级森严。 (4)作用: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强化王权。 4.周礼:西周维护宗法制、分封制的礼乐制度。有严格的等级礼仪规定,不得“僭越”。(鼎和编钟) 5.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宗法制和分封制都具有牢固的血缘关系和浓厚的专制色彩。 二.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1.秦的建立:秦王赢政从公元前230年至公元前221年,先后灭掉韩、赵、魏、楚、燕、齐六国,建立秦朝。 2.“始皇帝”与三公九卿 (1)“始皇帝”的来历:秦王嬴政统一天下后,认为自己“德高三皇,功过五帝”,把“皇帝”,作为自己的名号。嬴政宣布自己为“始皇帝”,认为“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皇帝制:皇权至上;国家的一切权力,即司法、立法和行政、军事等大权总揽于皇帝一人之手;确立“家天下”的皇位继承制度。——皇权高度集中的专制主义集权制度确立。 (2)三公九卿制(较为完备的中央官制):三公指丞相(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御史大夫(掌管律令、图籍,并负责监察百官)、太尉(协助皇帝管理军务);九卿指中央政府中三公之下的许多重要官职。三公九卿受皇帝直接管理;协助处理军政财事务;互不统属、互相牵制;便于皇帝集权。 3.废分封,置郡县(郡县制的全面推行) (1)郡县制的建立:秦朝地方建郡(是中央政府以下最高一级地方行政机构。初为36郡后增至40余郡。)、县(郡的下级行政机构。县的长官主要任务是治理民众,管理财政、司法、狱讼和兵役。)、乡里机构;长官由皇帝指派;开始设置选官考官制度。 (2)秦巩固统一的措施:北击匈奴,移民河套,修万里长城;南平越族。修筑驿道;统一文字;(“车同轨、书同文”)统一度量衡、货币和车轨;制订秦律。 (3)先秦政治制度的阶段特征: 西周重视国家的制度建设,包括宗法制、分封制、井田制、官制在内的“周礼”体系得以确立。这是一个神权下降、王权强化、人文精神崛起的时代。战国的变法运动,破坏了贵族等级社会,造就了一系列新的制度。君主集权制、官僚制、郡县制等纷纷出现,对此后的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秦朝确立了以皇帝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政体,郡县制在全国范围推广。西汉王朝继承了秦朝的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而在地方实施“郡国并行”制,对地方官员的监察力度加强,至汉武帝时期州刺史的设立,标志着监察制度更加严密。 4.中央集权的作用及影响: 积极: ①彻底打破了传统的贵族分封制,奠定了中国古代大一统王朝制度的基础。对此后两千多年的中国政治与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 ②有利于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对祖国疆域的初步奠定、对巩固国家统一,以及形成以华夏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都起了重要作用。 消极: ①秦朝依靠皇帝的专制权威,加强对人民的压榨,使人民处境日趋恶劣,阶级矛盾迅速激化。秦王朝十几年后土崩瓦解。 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自由发展。 补充:1、秦始皇确立皇帝制度:①权力的高度集中:秦朝建立了强大的中央集权制度,权力的集中,成为秦王朝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②皇权的至高无上:首先,皇帝总揽国家一切大权,皇权至高无上。其次,确立了“家天下”的皇帝继承制。 2、秦巩固统一的措施:皇帝制度的建立;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度,地方实行郡县制;制定了一套选拔和考察官吏的制度;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制定严酷的法律;为了防御匈奴,修建长城;修建由都城通往各地的驰道;开灵渠;大规模移民等。 3、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原因(必然性):①经济根源:封建经济分散性,需要强有力的国家政权保证国统一;②政治根源:地主阶级需要借助强大的政权维护自己的经济利益及镇压人民反抗;③思想根源:法家思想; 确立:秦朝这套中央到地方的统治机构,官职有明确的职责分工,既相互配合,又彼此牵制,统治机构的最高统治权掌握在皇帝一人手中,最终确保了地主阶级对广大劳动人民的专制统治。这套从中央到地方统治机构的建立,标志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三.汉至元时期政治制度的演变(围绕如何加强皇权和中央对地方集权展开) 1.汉武帝时期的内朝、外朝制度及刺史制度(中央、地方双管齐下) ①内外朝制度:吸取汉初“七国之乱”诸侯势大乱国的教训;为强化皇权削弱相权、强干弱枝、巩固统一的需要。皇帝亲信组成内朝(即中朝:尚书台),成为朝廷的决策机构;三公九卿成为外朝,中朝成为皇帝直接控制的中枢决策机构。 ②刺史制度:为加强中央对地方王国的控制,防止地方叛乱,巩固统一。建13个州郡,派位卑权重的刺史监察诸侯王和地方高官。东汉称“州牧”,掌军政大权,成为州的最高长官。借鉴汉初“削藩令”的做法,汉武帝的“推恩令”成功地削弱了地方王国的势力,强化了中央对地方的直接管辖。 ③利与弊: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和发展了大一统,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但皇帝权力过于集中,造成后来外戚和宦官专权。(东汉、唐、明) 2.隋唐时期的三省六部制度 ①三省职权:决策机构:中书省;审核机构:门下省;行政机构:尚书省;下设六部:吏、户、礼、兵、刑、工六部 ②作用:三省之间既相互牵制,又互为补充,分工明确,提高了办事效率;分割了相权,避免了权臣独揽大权,有利于加强皇权。 3.宋初强化中央集权的措施及特点——强干弱枝 ①措施:A、中央:设中书门下省(参知政事)分相权,设枢密院掌军政,并称“二府”。设度支、盐铁、户部“计相”(称三司使)掌财政。B、地方:收精兵,禁军设“三衙”(强干弱枝、守内虚外;调兵权与统兵权分离。);削将相实权;地方设通判,派文臣知州,派转运使管财。 ②作用:达到了强干弱枝、加强中央集权的目的;避免了藩镇割据的分裂局面。但造成了“冗官、冗兵、冗费”的积贫积弱后患。(北宋中期财政困难,百姓起义。辽、夏犯境,朝廷告急。) 4.元朝的行省制度 中央:①元废三省,设一省制(即中书省),作为最高行政机构,以提高行政效率。②枢密院为最高军事机构;③设宣政院,统领宗教事务和管辖西藏地区。 地方:设行省制(如云南、辽阳、岭北等),省的最高长官为平章政事;行省制度巩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辖,促进了边疆的开发,巩固了大一统的局面,奠定了明清时期的行政区划,影响深远。 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发展趋势:以皇权至高无上的核心;历朝历代积极调整君权与相权,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总的来说:君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分散削弱,地方权力不断消弱、中央权力不断加强;同时,为了强化专制统治,历代不断调整变革监察体制,选官制度。 自始至终:充斥着皇帝与丞相,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这种高度的中央集权,造成地方官对中央和君主的绝对依赖,难免人浮于事。地方没有相应的自主权,也难以实施有效的管理。(要注意与前面的秦时中央集权的影响结合起来。) 四.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不断加强 1.丞相制度的废除——明太祖朱元璋 明朝设立内阁:吸取元朝权贵专权、内乱频繁的教训,借“胡惟庸案”废丞相,权分六部,明太祖设立殿阁大学士(仅备顾问兼协理奏章,并不参与决策);明成祖设立内阁; 内阁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设厂卫特务机构。专制皇权发展到高峰。 2.明朝的内阁与清朝的军机处 ①明成祖设内阁大学士参与军国大事,“票拟与批红”。 ②清雍正帝为处理军务设军机处:处理内政外交、制定军国大计、审理案件等。行动快捷,行政效率高。军机处的设立,标志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发展到顶峰。 3、明清君主专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君主专制,决策具有个人独断和随意性的特点,容易出现暴政;官吏惟上是从,助长官场因循守旧之风;造成官僚机构的膨胀;造成个人自然权利的流失,近代民主共和制度的建立缺乏社会基础,妨碍社会进步等。 五.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与演变: 秦朝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西汉时得到巩固,隋唐时完善,北宋时加强,元朝时发展,明清时期皇权空前强化。 认识:发展趋势:①是不断调整、改革中央行政结构,削弱相权,以加强皇权。明太祖废丞相,使中央行政权分属六部,基本上解决了皇权与相权的矛盾。②是不断调整、改革地方行政结构,加强中央对地方,特别是对边疆地区的严密管辖。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基本上消除了地方割据势力形成的条件,中央与地方的矛盾缓和,元明清三朝,再没有出现过国家大分裂。③是对人们思想的控制日益加强,明朝的八股取士制度和清朝的文字狱就是典型的表现。 积极作用:①有利于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巩固和发展,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和领土的完整。②能有效地组织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和生产活动,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③在统一的社会环境下,有利于民族大融合,有利于各地区经济、文化的交流、发展和提高,使我国古代人民创造了领先于世界的古代文明。 消极影响:①君权专制易形成暴政统治和导致腐败现象的出现,成为阻碍历史发展的因素。②在思想方面独尊一家,箝制了人们的思想,出现了万马齐喑的可悲局面。③在明清时期,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发展。概括地说,在封建社会前期,其积极作用是主要的。封建社会后期,其消极作用逐渐增大,尤其是明清时期,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进一步强化,束缚了社会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其危害尤为严重。评价这一历史现象时,应该将其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分析,不能一概而论。如:即使是明清时期,这一制度在维护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反击外来侵略方面仍然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重难点突破】 1.分封制的实质及其利弊 分封制实质上是一种周王室宗法血缘关系,联合同姓及异姓贵族建立起来的武装驻防,以维持周王对各族人民的统治。分封制在一定程度上化解了家族内部及家族之间的矛盾,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生产力的发展,使周天子确立了天下共主的地位,同时扩大了疆域。更重要的是,由于打破了殷商时代各方国聚族而居的血缘政治状态,为未来向成熟的地缘国家发展奠定了基础,促进了作为中华民族主体的华夏族的生长聚合。由于通过分封建立起来的是一个用宗法血缘关系建立起来的政治军事同盟,各诸侯国保持了相对的独立性,具有较强的离心力,因此,王室军事实力一旦削弱,就必然形成诸侯割据局面,危及统一和安定。 2.对宗法制的认识 宗法就是宗族之法或宗庙之法。处理同一宗族内部成员之间的亲疏、等级和世袭继承权力的制度就是宗法制。第一,血缘纽带与政治关系相结合,家族等级关系与政治隶属关系合一。第二。与分封制相辅相成,宗法制可以解决诸侯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第三,嫡长子继承制是核心,严格嫡庶长幼之分,亲疏之别。第四;大宗与小宗具有相对性。第五,族权与王权统一,家与国同构,周天子确立天下共主的至尊地位。第六,只适用于姬姓,但通过婚姻关系和“赐姓、胙土(授土)和命氏”又将异性诸侯纳入其中。第七,事实上形成一种凝固的、僵化的、具有稳定隶属关系的多层次宝塔式等级秩序。 3、中国古代的早期国家的政治制度的特点 中国古代的早期国家(夏商周三代),是在原始社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原始社会,基本的社会关系就是血缘关系。这种社会结构在国家诞生以后被较为完整地保留了下来。因此,夏商周三代是一种部族国家,其政治制度带有浓厚的部族色彩,形成了以宗法制为核心的政治制度体系。 4、郡县制与分封制的不同 其一,分封制是与宗法制相联系的,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郡县制是在国家大一统的条件下实行的,是按地域划分的。 其二,分封的诸侯王位世袭,并拥有封地;郡县的官吏由皇帝或朝廷任免调迁,官位概不世袭,官吏只有俸禄没有封地。 其三,诸侯国拥有很强的地方独立性,容易发展为割据势力;郡县制的全面推行,削弱了地方的独立性,对中央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和管理,巩固国家的统一,促进社会经济与文化的发展,都起了重大作用。 5.如何理解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内容? 该制度是秦朝在总结前代政治制度的利弊得失的基础上创建的,因此它既有继承,又有创新。①皂帝制度。这是秦的独创,是整个制度的核心,具体表现为皇权的至高无上性、绝对性、独断性和不可分割性。②三公九卿制。这是中央行政制度,其特点是分工负责、互不相属、互相牵制,均对皇帝负责,由皇帝任免。③郡县制。这是地方行政制度,既是对西周宗法分封制的否定,又是对战国时郡县制的继承、发展和完善,郡、具集中体现了地方政治、经济、军事、司法等权力,直属中央,其长官均由皇帝直接任免,从而保证了中央集权的实现。④官吏的选拔考察制度。这实际』二是选官和监察制度,从而保证了皇帝的旨意能畅通无阻。⑤秦律制度。这是推行皇权专制和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的工具,皇权不受法律限制,且皇帝的谕旨本身就是“金科玉律”,法律仅是皇帝的意志而已。 6、中央集权制度的作用和影响 (1).积极作用和影响 (1)随着中央集权制的建立,秦朝国力日益增强。为安定边境,维护国家统一,秦始皇北击匈奴,南平百越,疆域不断扩大。形成中国历史上第—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中国成为当时的世界大国。 (2)秦统—后,秦始皇颁布通行全国的秦律;统一度量衡、货币和车轨;统一文字;修建由都城咸阳通达各地的驰道;开通联系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的灵渠;修筑抵御匈奴的长城以及进行大规模移民等。这些措施有利于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对祖国疆域的初步奠定、巩固国家统一,以及形成以华夏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都起了重要作用。 (3)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专制统治的政治制度,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得到加强和完善。 (2).消极作用和影响 消极方面:皇帝权威的加强,大大加强了统治人民的力量,使人民处境日趋恶劣。 秦始皇大兴土木,增加徭役、赋税,超过了当时社会经济所能担负的程度,典型的工程是骊山陵墓和阿房宫。除此以外刑法严酷。严酷的刑法使阶级矛盾激化,大规模的农民战争爆发,秦短暂而亡。 7、中朝和外朝制 (1)中朝:皇帝任用身边从事侍从、秘书等工作的人为尚书令、侍中等,让他们参与军国大事,形成决策机构。 (2)外朝:以丞相为首由三公九卿组成的机构,是执行机构。 ①目的:削弱相权,加强皇权。 ②改革过程:西汉武帝开始改革,初步形成中、外朝制,东汉光武帝进一步重用中朝,扩大尚书台的权力,形成尚书台制。 ③影响:尚书台的官员权力大,但官职不高,有利于皇帝控制,从而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但同时为后来外戚和宦官专权创造了条件。 8、三省六部制是怎样完善中央集权体制的? 三省六部制在形式上确立三省为中央最高权力机构,分工合作,掌管朝政。中书省掌制令决策;门下省审核政令;尚书省掌行政,下辖六部处理日常军事政务,凡军国大事,必由中书省决策,门下省审议复奏。然后始付尚书省颁下执行。凡中央、地方各部门呈上奏章,重要的也必须通过尚书省交门下省审定,转中书省呈请皇帝批阅。门下省有“封驳”权,对不可行的政令和认为不妥的奏章,都可驳回修改。中书、门下两省地位十分重要。这种完整严密的封建官僚体系,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减少决策失误,防止个人权力过分膨胀,加强了中央统治力量。三省的分工,使宰相的权力一分为三,这就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和完备,使封建中央集权制度更加完善,此后,历朝基本沿袭。但随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恶性发展或朝政腐败,权力失去制约与平衡,三省六部制也就丧失了维护封建统治的积极作用。 9.从汉至元地方政治制度的特点和弊端 特点:(1)中央严格控制地方行政,地方不存在独立的行政体系。 (2)地方服从中央,中央服从皇帝。 (3)中央对地方实行多层次、多渠道管理。 (4)地方权力分散。 (5)中央控制地方官的任免、监督、考核。 弊端:(1)地方官对中央和君主绝对依赖,难免人浮于事,影响地方工作效率。(2)地方缺乏自主权,难以实施有效管理。 10、明朝的内阁制与西方的内阁制度的差异 内阁作为政府机构始于英国,是由英国国王的最高咨询机关——枢密院外交委员会演变而来的。以后为许多国家采用。内阁制的内阁是以议会为基础产生的,内阁首相通常由在议会中占多数席位的政党或政党联盟的领袖担任。内阁接受议会的监督,定期向议会报告工作,首相(或总理)是内阁政府首脑。国家元首对内对外名义上代表国家,但并无实际行政权力,由内阁代表国家元首对议会全权负责。 由此可见明朝内阁: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不可能对皇权起到制约作用。而西方内阁是权力民主的象征,总揽国家的行政权力,并代表国家元首对议会负责的政体形式。 11、君主专制的影响 (1)积极作用: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巩固,社会安定,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为康乾盛世的出现提供政治保障。 (2)消极作用:皇权的极度膨胀,又成为阻碍社会进步的重要因素,使中国社会的发展步伐,开始大大落后于西方国家。主要表现在: ①清朝皇帝既是最高立法者,又是最高行 政长官和最高司法者,不受任何约束和监督。这种绝对君主专制,使皇帝的决策具有个人独断和随意性的特点,难免出现失误。 ②绝对君主专制,又使大小官吏只能唯上是从,助长了官场的因循守旧之风。 ③容易造成官僚机构的膨胀,从而导致官僚主义、贪污腐化之风盛行。 12、17、18世纪的中国与西方的比较 17、18世纪的中国在政治上空前强化君主专制,在经济上重农抑商,在外交上闭关锁国,影响了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正常发展;文化上文字狱,禁锢了文化。 17、18世纪的欧洲在政治上加强君主专制来反对罗马教廷的控制,却实行君主开明专制;在经济上实行重商主义;在外交上鼓励对外扩张,促进了资本主义在欧洲的发展;文化上,启蒙思想蓬勃发展。 2007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资料 专题二 古代中国的经济 ★★★【考试内容】 ●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 ●手工业的发展 ●商业的发展 ●资本主义萌芽与"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 【考点梳理】 一.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 ★中国古代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铁农具和牛耕及其发展 春秋时期,人们掌握了冶铁技术,出现了铁农具;战国时期,铁农具得到普遍推广。 春秋后期,牛耕出现,战国普及。从此,铁犁牛耕成为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耕作方式演变过程:从原始社会的刀耕火种 春秋战国时期铁犁牛耕成为我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耕作方式不断进步) ●耕作技术:精耕细作 隋唐时期出现曲辕犁,中国犁耕技术成熟 ★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演变 1.奴隶社会(夏商周):土地归国家所有,实行井田制 发展过程: 开始实行(商)——盛行(西周)——瓦解(春秋)——废除(战国)。 瓦解及原因: ①春秋时期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根本原因),生产力的发展,井田制这种生产方式不能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②许多私田出现;③战争频繁,劳动力减少;④鲁国等进行税制改革,促使土地逐步由国有向私有转变,逐步形成了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剥削方式,井田制逐步瓦解。 2.封建社会的土地所有制: 形成 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先后进行了变法运动。封建制度最终在各国确立起来。其中,秦国的商鞅变法最为彻底,废除井田制,以法律形式确立封建土地所有制。 多种所有制形式(分三种形式) 国有土地所有制:国家经营,主要用于封赏和授田(如均田制、屯田制) 土地私有制:(包括君主土地私有制、地主土地所有制、自耕农土地所有制) 地主土地所有制 地主土地所有制占支配地位,土地兼并成为地主扩大地产的主要途径;(土地兼并的危害:①税收减少;②社会矛盾激化,动荡不安;③导致租佃关系的出现并日趋普遍化) 自耕农土地所有制:(也称小农经济、自然经济) 形成:春秋战国 特点: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男耕女织,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 评价小农经济(自耕农经济) 积极:在封建社会前期,基本上适应了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①比较稳定;②有较高的生产积极性;③是国家赋税徭役的主要承担者 消极:在封建社会后期,即明清时期,小农经济日益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①规模小,阻碍社会分工与商品经济的发展,阻碍近代社会发展;②非常脆弱,很难保证税收;③容易引发生态矛盾 小农经济的地位(影响):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始终是在中国封建经济中占主导地位;在较长时期内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进步;自然经济的牢固存在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缓慢和长期延续的重要原因 古代中国主要的经济思想和经济政策 经济思想:以农为本 经济政策:重农抑商政策 认识:土地制度的变革和调整实质上体现了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规律 二.古代中国手工业的发展 ★古代手工业的发展历程 ●发展历程: 原始社会后期;手工业与农业分离 夏商周三朝:手工业由官府垄断 春秋战国时期:手工业出现官营、民营、家庭手工业三种形态 ●主要手工业部门及成就 ①冶金业 冶铜技术:新石器时代出现铜器;商周时期青铜铸造技术先进 冶铁技术: 春秋出现铁器;战国铁农具推广;西汉开始用煤作燃料冶铁;南北朝出现先进的灌钢法;宋朝开始用焦炭冶铁 ②制瓷业 地位:瓷器是中国发明的,大量出口,成为中华文明新的象征 代表性的成就: 东汉: 成熟的青瓷 南北朝:白瓷 隋唐: 制瓷业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 宋代: 出现各具特色的地方瓷窑体系,景德镇成为瓷都。 元代: 青花、釉里红,开始进入彩瓷生产 明代: 斗彩、五彩瓷 清代: 粉彩、珐琅彩 影响:唐朝开始出口;明清通过海上丝绸之路,大量外销 ③纺织业(中华文明的象征) 丝织业:最先发明丝织技术的国家,上古时代已会养蚕缫丝 → 西汉提花机,“丝国”,丝绸之路 → 唐代缂丝技术 棉纺业:宋末元初:棉花种植由边疆向内地传播 → 元代黄道婆;松江成为中心,棉纺织业成为新兴的手工业部门 → 明代:棉取代丝麻毛,成为民众的主要衣料 ★古代手工业的经营方式(官营、私营、家庭) 官营手工业: 官府统一管理;规模大,分工细,水平最高;资金雄厚;明前期一直占据手工业主导地位 私营手工业: 春秋战国:私营工商业兴起;明代中叶以后超过官营手工业,占主导地位,并产生雇佣劳动关系 ★古代手工业发展的特征: ①官营手工业、私营手工业、家庭手工业三种经营形态并存。 ②部门不断增加,分工越来越细。 ③手工业生产技术不断进步、手工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 三.古代中国商业的发展 ★商业发展历程 1.商业的兴起 商朝时期:“商人”出现,货币为贝壳;特点:商业由官府控制; 春秋战国:出现许多商品市场和大商人;特点:由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 秦汉时期:秦统一货币、度量衡,汉开通了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表现:对外贸易发展,出现了许多商业中心 隋唐时期:城市繁荣,城市中“市”“坊”分开,广州成为对外贸易的港口 2.商业的繁荣 宋朝:彻底打破市、坊界限,商业活动不受时间限制;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海外贸易发达 宋朝商业繁荣的原因: ①结束分裂走向统一,为经济发展奠定基础; ②农业、手工业的高度发展,为商业的兴盛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③政府逐渐放松对商品交易的地域和时间限制(打破市、坊界限,有早市、夜市); ④水陆交通的便利有利于对外贸易的发展; ⑤纸币的出现促进了商业的繁荣 明清:城镇经济繁荣,各地涌现出许多地域性商人群体—商帮,其中实力最强的是徽商和晋商,徽商的活动范围遍及全国各地, ★古代商业发展特点 ①商业产生后不断发展,到宋元时期空前繁荣 ②国内贸易和对外贸易全面繁荣 ③政府逐渐放宽对商业的限制,但长期实行的重农抑商政策,阻碍了商业的长足发展 ④商业始终是自然经济的补充,不占主导地位 四.资本主义萌芽与"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 ★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缓慢发展 1.明朝产生 ①产生原因: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商品经济是资本主义萌芽的必要条件,明朝中后期,在商品经济发达的江南地区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②出现部门:私营手工业中的纺织业、陶瓷业等 ③出现标志:手工工场的出现(即当时“机房”的出现) ④关系:“机户出资、机工出力”,机户和机工之间是资本主义性质的雇佣关系 ⑤目的:是为了增殖利润、扩大再生产 2.清朝发展 到清朝前期,资本主义萌芽继续发展,表现在手工工场的规模扩大,分工更细,部门和地区增多 3.对明清资本主义萌芽的认识 ①明清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代表了中国社会进步发展的总趋势 ②资本主义萌芽只出现在少数地区的少数行业当中,是稀疏而又微弱的 ③资本主义萌芽发展非常缓慢,始终在萌芽状态中徘徊,自然经济仍占统治地位 4.阻碍因素: 根本原因是腐朽的封建制度。一方面是中央集权制度的进一步强化,另一方面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仍然占据主导地位,促使统治者实行一系列抑制资本主义发展的措施。 具体表现在: ①国家政策(重农抑商、禁海与闭关政策);②国内市场狭小;③缺乏扩大再生产的资金 ★“重农抑商”政策 1.产生: 产生于战国时期的商鞅变法中,后来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传统经济政策,贯穿于整个封建社会。 2.原因: ①“重农抑商”政策是封建社会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必然产物 ②巩固封建统治 3.推行目的: 直接目的:确保赋役的征派和地租的征收。 根本目的:巩固封建统治 4.主要内容: 把农业作为国计民生的根本,倍加重视和保护;对商业活动则进行抑制 5.重农抑商政策的特点: ①贬低商人地位;②限制经营范围;③重税;④禁止对外贸易 6.对“重农抑商”政策的评价 积极作用: 封建社会初期重视农业保护了农业生产和小农经济,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巩固了封建统治。 消极作用: 明清时期,阻碍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违背了经济发展规律,是中国在近代落后的一个重要原因。而且导致经济结构过于单一。 ★“海禁”与“闭关锁国” 原因: ①防范西方殖民入侵和反清斗争 ②统治者盲目自大的观念 ③根本原因:自然经济的封闭性是该政策产生的根源 内容: 禁止国人出海贸易;限制外商来华贸易 危害: 妨碍了海外市场的拓展,阻碍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使中国长期与世界隔绝,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2007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资料 古 代 中 国 专题三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考试内容】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宋明理学 ●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 【考点梳理】 一.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1.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原因 (百家争鸣,启于春秋,兴盛于战国,它是特定的历史时代的产物) ①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的发展是百家争鸣出现的根本原因,为学术繁荣提供了物质条件; ②社会变革和各国纷争的局面促成了思想自由的社会环境; ③私学兴起,教育相对普及,培养了大批人才 ④各诸侯国为了富国强兵,竞相礼贤下士,重用人才 2.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及思想主张 ●儒家: 孔子 哲学思想——思想核心是“仁”、“礼”(仁者爱人,克己复礼) 政治思想——① 主张为政以德(含民本思想)② 提出“正名”主张 教育思想——“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评价: ①当时未受重视,后经改造形成完整的儒家思想体系,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②在世界文化史上有重要影响。被推崇为“圣人” 孟子 政治思想——“仁政”(核心)、“民贵君轻” 哲学思想——“性善说” 道德思想——先义后利,舍生取义 人格精神——要求人们要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人格精神 评价: ①《孟子》一书被当作经典,后列为“四书”之一 ② 建立一套系统的政治学说“仁政”,成为儒家学派的重要奠基人。 ③ 继承并发展了孔子学说,被尊为“亚圣”,对传统文化产生很大影响。 荀子 哲学思想——① “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唯物主义) ② “性恶论”(但教育可使人由恶变善) 政治主张——以礼教为主,礼法并施 评价: ①基本继承了儒家思想,但不为正统儒家重视。 ②作为战国百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对中国哲学影响深远。 ●道家: 老子 哲学思想——①“道”是天地万物的本源,否定“天命论” ②辩证法思想(矛盾对立面及转化) 政治主张——“无为而治”、“小国寡民” 评价: ①中国第一个探讨宇宙本源的哲学家 ②思想体系博大精深,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庄子 哲学思想——“齐物”(任何事物在本质上都是相同的); “逍遥”(对事物变化要采取旁观、超然的态度) 天与人“不相胜”,人必须顺从自然 ●法家: 韩非 思想主张——①主张法、术、势结合,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②认为历史是发展的,主张变法革新。 评价: ①韩非是法家的集大成者 ②其思想适应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的需要。法儒结合,此后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统治思想的理论基础。 ●墨家: 墨子 思想主张——兼爱、非攻、尚贤 评价: ①代表了下层劳动群众,特别是手工业者的利益,一度成为战国时期的显学 ②曾被广泛吸收,战国以后不再受重视。 3.百家争鸣的历史影响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为中国后世思想发展奠定了基础,在很大程度上构成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对后世影响很大,直至今天仍影响着人们的思想。 二.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1.董仲舒对儒学的新发展 董仲舒将道家(黄老之学)、阴阳家、法家思想融合在一起改造传统儒家思想,形成新儒学,新儒学主要增加了四方面的内容:①天人感应 ②君权神授 ③三纲五常 ④大一统 政治上主张实现大一统,以加强君权,维护君主专制; 思想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维护思想上的封建专制 2.成为正统思想的原因: ①新儒学对于巩固国家统一,维护封建统治秩序,神化皇权有积极作用(根本原因) ②儒家思想与时俱进,吸纳了其他学说,由先秦时的批判时政改为维护现实统治 3.影响 对当时: 有利于巩固中央集权和打击地方割据势力,适应西汉经济的发展,具有进步意义 对后世: ①使儒学确立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对中国人的伦理观念、文化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②儒学独尊局面的形成,又禁锢了人们的思想,扼杀了人们的聪明才智 三.宋明理学 1.理学兴起的背景 ① 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道教迅速传播,儒学面临危机 ② 隋唐时期,儒学家提出“三教合归儒”(三教合一)的主张,儒学吸收了佛、道精神,得到新的发展 ③ 到宋代,逐渐确立了一个以“理”或“天理”为核心,融合儒、道、佛三家的新儒学体系,即理学。 2.主要内容: ●程朱理学(北宋——程颢、程颐;南宋——朱熹) ①“理”是世界万物的本源,主宰万物; ②“理”体现在社会上是儒家道德伦理,在人身上就是人性; ③要把握“理”,就要“格物致知”(接触万事万物才能明“理”) ④当人的私欲与天理发生冲突时,就要“存天理,灭人欲” ●王阳明的心学:明朝——王守仁(王阳明) ①王阳明把理学发展为“心学” ②王守仁“致良知”学说认为良知就是本心,就是理,天理就在自己心中,只要克服私欲、回复良知就能成为圣贤,进一步发展了“仁”的思想,强调自我修养和奋发立志。 3.宋明理学的评价 ①压抑人性,扼杀人生自然欲求 ②重视主观意志力、崇尚气节强调社会责任感等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积极作用 四.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明末清初对儒学的继承和批判) 1.出现的背景 ①政治: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加强 ②经济: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兴起 ③思想:理学和心学盛行,束缚了人们的思想 2.李贽思想 ①否定孔孟学说的权威; ②反对传统道德和传统观念,追求个性解放; ③否定“存天理,灭人欲”; ④主张男女平等 3.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三大进步思想家 ①政治上,反对君主专制,倡导言论自由,建立监督机构 ②学术上,主张“经世致用” ③经济上,重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提出“工商皆本” 4.影响: ①在一定意义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时代要求,具有思想解放的历史进步作用 ②对儒学的继承与批判,促使我国传统文化重新焕发了生机,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 2007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资料 专题四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考试内容】 ●科技成就 ●汉字的起源演变和书画的发展 ●文学成就 ●京剧等剧种的产生和发展 【考点梳理】 一.科技成就 1.古代中国重大科技成就 ★四大发明——古代科技的里程碑 ●造纸术 ①纸出现以前的书写材料——甲骨、青铜、竹木简、帛 ②西汉发明植物纤维纸,不适于书写。 ③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制成能书写的纤维纸,人称“蔡侯纸” ④是书写材料的一次伟大革命,为人类文化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印刷术 ①雕版印刷术——发明于隋唐,世界最早有明确时-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历史 专题 全面 复习 总结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xrp****65】。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xrp****65】,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xrp****65】。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xrp****65】,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