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变压器绝缘.doc
《电力变压器绝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力变压器绝缘.doc(29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本标准参照采用国际标准IEC 76-3(1980)《电力变压器 第三部分 绝缘水平和绝缘试验》。 1 名词术语 见GB 1094.1-85 《电力变压器 第一部分 总则》 第3章。 2 概述 电力变压器的绝缘要求和相应的绝缘试验,是按指定绕组及其接线端子而规定的。应符合国家标准GB 311.1~6 83的有关规定。 对于油浸式变压器,这些要求仅适用于内绝缘。当需要对外绝缘提出补充要求或试验时,应由制造厂和使用部门商定。 注: 在适宜的情况下,可以在合适的结构模型上进行型式试验。 当使用部门在变压器上的接线可能减小变压器原有的绝缘距离时,必须在询价订货及技术要求单上特别注明。 当油浸式变压器需要在海拔超过1000m处运行时,则绝缘距离应按其要求进行设计,同时也可选择绝缘水平比规定的变压器内绝缘水平高的套管。 套管和分接开关必须单独承受型式和出厂试验来验证其对地的内绝缘和外绝缘。虽然所用的套管和分接开关都是按有关的标准设计制造和试验的,但仍需在装配完好的变压器上进行绝缘试验,以便对这些部件的使用和安装是否正确进行检查。 通常,绝缘试验是在制造厂的车间里,且变压器放置在大致为规定的试验环境温度的地方进行。 试验时,变压器应和运行时一样装配完整,但对于油浸式变压器,外部冷却附件与试验无关的其他附件可不装配。 如因套管故障影响变压器试验时,允许临时用另外的套管来代替有故障的套管,并立即对变压器继续试验,直至试验完为止。当规定变压器使用这种套管时,在局部放电测量中,由于该套管介质中的局部放电量较高而使试验发生困难时,则可在试验期间用局部放电合格的套管来代替(见附录A)。 采用电缆盒连接的变压器或直接接到SF6(六氟化硫)全封闭金属外壳电器装置中的变压器,应设计成必要时可用临时套管进行临时连接的结构,以便进行绝缘试验。 若在特殊情况下,制造厂需要在变压器内部或外部采用非线性元件或避雷器以限制传递的瞬变过电压时,应提请用户注意。 3. 设备的最高电压和绝缘水平 对变压器的每一个绕组应指出其设备的最高电压Um值(见GB 1094.1第3.9.1款)。根据Um的大小不同,变压器在瞬变过电压的绝缘配合规则是不相同的。当一台变压器中不同绕组的试验规则之间有矛盾时,则应采用适合于具有最高Um值的绕组的试验规则。 适用于特殊情况的其他规则,在本标准第4章中给出。 Um的标准值在表2中列出。用于变压器绕组的Um值可以等于或略大于绕组额定电压的一个值。 注: ①对于打算按星形联结接成变压器三相组的单相变压器,以相对地额定电压标明,例如500/ kV。而相间的电压值则决定着Um的选取,在这里Um=550kV。 ②对带有分接绕组的变压器,由于某些原因,所选绕组的分接电压可能稍高于Um的标准值,但绕组所连接的系统的最高电压仍保持在这个标准值之内。由于绝缘要求必须与实际系统条件相配合,因此,这一标准值应作为变压器的Um值,而不是选取最靠近的一个较大值。 构成绕组绝缘水平的额定耐受电压是由一组绝缘试验来验证的,而这一组绝缘试验(见本标准第5章)是随Um值而改变的。 变压器每个绕组上的Um值和绝缘水平与GB 311.1的规定不同时,应在询价或签定合同时提出。如果变压器的绕组是分级绝缘而且Um≥300kV,则应按“方法1”或“方法2”(见本标准第5章表1)进行试验,并且还应进一步给出在感应耐压试验(见本标准第11.4条)中采用哪一种方法的说明资料。 所有绕组的额定耐受电压值应在铭牌上给出。标志的缩写原则,如以下各例所示。 注:所用缩写标志含义如下: LI —— 雷电冲击耐受电压; SI —— 操作冲击耐受电压; AC —— 工频耐受电压。 例1:一台具有两个绕组的变压器,绕组Um值分别为40.5kV和11.5kV,两个绕组都是全绝缘。绝缘水平表示如下: 绝缘水平:LI200 AC 85/LI 75 AC 35 方框中不同绕组的数据用斜线分开,冲击水平写在前面。 例2:一台变压器有以下几个绕组:高压绕组Um=252kV,分级绝缘,星形联结,中性点非直接接地,另一绕组Um=126kV,星形联结,分级绝缘;第三绕组Um=11.5kV,三角形联结。绝缘水平表如下: 绝缘水平:LI850 AC 360-LI 400 AC 200/L1 480 AC200-LI 250 AC 95/LI75 AC 35 方框中分级绝缘的绕组,线端的数据写在前面,在连接号后面写中性点的数据。 例3:一台自耦变压器,按方法2(见本标准第5.4条)确定规范Um=363kV和126kV,其中性点直接接地。第三绕组Um=40.5kV。绝缘水平表示如下: 绝缘水平:SI950 LI 1175-AC85/ LI 480-AC 85/LI200 AC 85 在本例中,方法2的规范也决定了126kV绕组的试验,对于该绕组的线端不需另行规定工频耐受电压。按本标准第11.4条规定的感应耐压试验适用于自耦连接的两个绕组。 4 适用于某些特殊类型变压器的规定 在变压器中,当具有不同Um值的全绝缘的绕组在变压器内部连接在一起(通常是自耦变压器)时,其外施工频耐受试验电压应按具有最高Um的绕组确定。 当变压器的高压绕组具有Um≥300kV时,雷电全波冲击试验对于所有绕组都是出厂试验。Um=252kV的变压器见本标准表1注。 变压器一个或多个分级绝缘的绕组由于感应耐受试验的电压及操作冲击试验(如果采用)电压系按具有最高Um值的绕组确定,因而Um值较低绕组可能承受不到其相应的试验电压,这种差异一般是可以接受的。如果绕组间的匝数比是由分接来改变的,应利用适当分接,使Um值较低绕组上的试验电压值尽可能接近其试验电压值。 在操作冲击试验时,不同绕组的两端产生的电压大致与其匝数比成正比。如果对几个绕组都确定了各自的额定冲击耐受电压,有关问题应按上述办法来解决。一个具有较低Um值,同时未指定操作冲击耐受电压值的带有分接的绕组,当做操作冲击试验时,它最好是接在主分接位置上。 增压变压器、移相变压器等的串联线圈虽然其额定电压仅为系统电压的一小部分,但其Um值仍然是相当于系统电压的一个值。严格地按本规定对这一类变压器进行试验是比较困难的,为此有关试验项目应由制造厂与使用部门商定。 5 绝缘要求和绝缘试验的基本规定 5.1 概述 绝缘要求和绝缘试验的基本规定见表1。 注: ①对全绝缘的三相变压器,当中性点不引出时,中性点的全波冲击试验为特殊试验。全波冲击施加于并联连接的三个线端上,其电压值应等于该线端冲击耐受电压值的70%,但对电压等级为20kV及以下的变压器,加到线端上的电压值应等于线端冲击耐受电压值减去1/2额定电压。 ②Um=252kV,容量等于或大于120MVA的变压器,雷电全波冲击试验为出厂试验。 ③Um=252kV的变压器,带有局部放电测量的感应耐压试验为出厂试验,试验条款见本标准第11.4条。 询价和定货时必须提供有关变压器的绝缘要求和绝缘试验的说明资料,见GB1094.1附录A。 5.2 Um<300kV,全绝缘绕组的绝缘要求和绝缘试验 5.2.1 绕组的额定耐受电压: a.额定短时工频耐受电压见表2; b.线端的额定雷电冲击耐受电压见表2; c.中性点端子额定冲击耐受电压的峰值与线端相同。 5.2.2 额定耐受电压由下述绝缘试验来验证: a.外施耐压试验见本标准第10章(属出厂试验)。 本试验用来检验被试绕组对其他绕组和对地的工频电压耐受强度。 b.感应耐压试验见本标准第11.2条(属出厂试验)。 本试验用来检验被试绕组对其他绕组和对地的工频电压耐受强度。 c.线端的雷电全波及截波冲击试验见本标准第12及13章(属型式试验)。 本试验用来检验每一线端对地、对其他绕组以及沿被试线圈本身的冲击电压耐受强度。 d.中性点端子的雷电全波冲击试验见本标准第12.3.2款(属型式试验)。 本试验用来检验中性点端子对地及对其他绕组的冲击电压耐受强度。 注:在某些地区安装的配电变压器会受到严重的大气过电压,此时经制造厂与使用部门协商,可用较高的试验电压值或增加补充试验项目。本标准不作具体规定。 5.3 Um<300kV,分级绝缘绕组的绝缘要求及绝缘试验 5.3.1 绕组的额定耐受电压: a.线端的额定短时工频耐受电压见表2; b.线端的额定雷电冲击耐受电压见表2; c.中性点端子的额定短时工频耐受电压见本标准第5.5条及表3。 表1 对不同种类绕组的要求和试验导则 绕组种类 构成绝缘水平的耐受电压及有关条款和表格 试验项目和试验条款号 试验类别 Um<300kV全绝缘 1. 工频,见第5.2条,表2 2. 雷电冲击,见第5.2条、表2 (3)中性点端子上的雷电全波冲击,见第5.5.3款、表2 外施耐压试验,见第10章 出厂 在线端上的雷电全波、截波冲击试验,见第12及13章 型式 中性点端子上的雷电全波冲击试验,见第12.3.2款 型式 感应耐压试验,见第11.2条 出厂 Um<300kV分级绝缘 (1)线端上的工频,见第5.3条、表2(2)在线端上的的雷电冲击,见第5.3条,表2 (3)中性点端子上的工频,见第5.5条,表3(4)中性点端子上的雷电全波冲击,见第5.5.3款、表3 与中性点绝缘水平相应的耐压试验,见第10章 出厂 在线端上雷电全波、截波冲击试验,见第12及13章 型式 中性点端子上的雷电全波冲击试验,见第12.3.2款 型式 感应耐压试验,见第11.3条 出 厂 Um≥300kV分级绝缘按方法1(见第5.4.1款)确定的规范 (1)在线端的工频,见第5.4.1款、表2 (2)在线端上的雷电全波和截波冲击,见第5.4.1款、表2 (3)在中性点端子上的工频,见第5.5条、表3 (4)中性点端子的雷电全波冲击,见第5.5.3款、表3 与中性点绝缘水平相应的耐压试验,见第10章 出厂 在线端上的雷电全波冲击试验,见第12章 出厂 在线端上的雷电截波冲击试验,见第13章 型式 中性点端子上的雷电全波冲击试验,见第12.3.2款 型式 感应耐压试验,见第11.3条 出厂 带有局部放电测量的感应耐压试验,见第11.4条 出厂 Um≥300kV分级绝缘按方法2(见第5.4.2款)确定的规范 (1)在线端上的雷电全波和截波冲击,见第5.4.2款、表2 (2)在线端上的操作冲击,第5.4.2款、表2 (3)中性点端子上的工频,见第5.5条、表3 (4)中性点端子上的雷电全波冲击,见第5.5.3款、表3 与中性点绝缘水平相应的耐压试验,见第10章 出厂 在线端上的雷电全波冲击试验,见第12章 出厂 在线端上的雷电截波冲击试验,见第13章 型式 中性点端子上的雷电全波冲击试验,见第12.3.2款 型式 在线端上的操作冲击试验,见第14章 出厂 带有局部放电测量的感应耐压试验,见第11.4条 出厂 表2 电压等级为3~500kV的变压器绕组的绝缘水平 电压等级 kV 设备的最高电压UmkV(有效值) 额定短时工频耐受电压(有效值),kV 额定雷电冲击耐受电压(峰值),kV 额定操作冲击耐受电压(相到中性点,峰值),kV 全 波 截 波 3 3.5 18 40 45 6 6.9 25 60 65 10 11.5 35 75 85 15 17.5 45 105 115 20 23.0 55 125 140 35 40.5 85 200 220 63 69.0 140 325 360 110 126.0 200 480 530 220 252.0 360 395 850 950 935 1050 330 363.0 460 510 1050 1175 1175 1300 850 950 500 550.0 630 680 1425 1550 1550 1675 1050 1175 d.中性点端子的雷电全波冲击试验见本标准第12.3.2款(属型式试验)。中性点端子的雷电全波冲击耐受电压见表3。 表3 分级绝缘绕组中性点的绝缘水平 电压等级 kV 设备的最高电压Um (有效值),kV 中性点接地方式 额定短时工频耐受电压(有效值),kV 雷电全波冲击耐受电压(峰值),kV 110 126 95 250 220 252 死接地 85 185 不死接地 200 400 330 363 死接地 85 180 不死接地 230 550 500 550 死接地 85 180 经小阻抗接地 140 325 5.3.2 额定耐受电压由下述来验证 a.感应耐压试验,见本标准第11章(属出厂试验)。 本试验用来验证受试绕组线端对地及对其他绕组的工频电压耐受强度,以及相间和沿被试绕组本身的工频电压耐受强度。试验按第11.3条进行。 b.线端的雷电全波和截波冲击试验,见本标准第12及13章(属型式试验)。 本试验目的同第5.2.2 c条所述。 c.中性点端子上的外施耐压试验,见本标准第10章(属出厂试验)。 本试验目的是用来验证中性点端子对地的工频电压耐受强度。 d.中性点端子的雷电全波冲击试验,见本标准第12.3.2条(属型式试验)。 本试验目的与第5.2.2 d同。 5.4 Um≥300kV,分级绝缘绕组的绝缘要求和绝缘试验 凡属于这一类绕组的变压器,其有关规范和试验有如下两种方法可供选择,应在“询价和定货时需提出的技术要求”中说明用哪一种方法。对于带有局部放电测量的感应耐压试验,还应注明两个不同规范中选定哪一种。见本标准第11.4条。 5.4.1 方法1 5.4.1.1 绕组的额定耐压电压: a.线端的额定短时工频耐受电压见表2; b.线端的额定雷电冲击耐受电压见表2; c.中性点端子的额定短时工频耐受电压见表3; d.中性点端子的额定雷电全波冲击耐受电压见表3。 5.4.1.2 耐受电压由下述绝缘试验来检验: a.感应耐压试验见本标准第11章(属出厂试验),试验方法按本标准第11.3条进行。 本试验的目的如本标准第5.2条所述。 b.线端的雷电全波及截波冲击试验见本标准第12及13章(属出厂和型式试验)。 本试验的目的如本标准第5.2条所述。 c.中性点端子的外施耐压试验见本标准第10章(属出厂试验)。 本试验的目的如本标准第5.3条所述。 d.中性点端子的雷电冲击试验见本标准第12.3.2款(属型式试验)。 本试验目的如本标准第5.2条所述。 5.4.1.3 带有局部放电测量的感应耐压试验见本标准第11.4条(属出厂试验)。 5.4.2 方法2 5.4.2.1 绕组的额定耐受电压: a.线端的额定操作冲击耐受电压见表2; b.线端的额定雷电冲击耐受电压见表2; c.中性点端子的额定短时工频耐受电压见表3; d.中性点端子的额定雷电冲击耐受电压见表3。 5.4.2.2 额定耐受电压由下述绝缘试验检验: a.线端的操作冲击试验见本标准第14章(属出厂试验)。 本试验用来检验线端对地及三相变压器线端之间的操作冲击耐受能力。 b.线端的雷电全波及截波冲击试验见本标准第12及13章(属出厂和型式试验)。 本试验的目的如本标准第5.2条所述。 c.中性点端子的外施耐压试验见本标准第10章(属出厂试验)。 本试验的目的如本标准第5.3条所述。 d.中性点端子的雷电冲击试验见本标准第12.3.2款(属型式试验)。 本试验的目的如本标准第5.2条所述。 5.4.2.3 带有局部放电测量的感应耐压试验: 从正常运行条件下和暂时过电压下的作用电压的角度来看,变压器应承受该试验,按本标准第11.4条进行(属出厂试验)。 本试验规定了两个可以选择的规范,应在定货时确定。试验方法适用于分级绝缘变压器的所有绕组。 本试验应在其他绝缘试验做完之后进行。 注:在三相变压器上进行操作冲击耐受电压试验时,相间试验电压大约为相对中性点端的耐受电压的1.5倍(见14.3条)。 5.5 分级绝缘绕组中性点端子的绝缘要求和试验 5.5.1 概述 绝缘水平取决于中性点端子是否直接接地。如中性点端子不直接接地,为限制瞬变过电压,过电压保护装置必须安装在中性点端子与地之间。 注: 下面的内容涉及到确定中性点端子需要的最小耐受电压。此电压值的提高,有时是容易做到的,同时能改善系统中变压器的互换性。另外由于感应耐压试验时试验接线的缘故,可能需将绕组的中性点绝缘水平设计得较高些(见11.3条)。 5.5.2 直接接地的中性点端子 中性点端子必须直接或通过电流互感器牢固地接地,而无任何有意接入的阻抗。在线端上进行冲击试验期间,中性点端子应直接接地。 5.5.3 不直接接地的中性点端子 中性点端子不直接接地,它可以通过相当大的阻抗(例如消弧线圈)接地。独立的相线圈的中性点端子可连接到调压变压器上。 5.5.4 中性点端子的额定雷电冲击加压方式 施加电压的方法由本标准第12.3.2款中所述的两种试验方法之一来检验。对中性点的截波冲击试验,本标准不予推荐。 6 带有分接绕组的变压器的试验 如分接范围等于或小于±5%,则绝缘试验应在变压器处于主分接的情况下进行。 如分接范围大于±5%,试验时的分接位置用感应耐压试验和操作冲击试验的要求来选择(见第4章)。 雷电冲击试验时,绝缘中的场强分布是随变压器分接的连接和变压器的整体设计的差异而不同。除经协议规定需在某一特殊分接上进行冲击试验外,冲击试验应在两个极限分接和主分接位置上进行,在三相变压器或变压器三相组的三个单独的相上各使用其中的一个分接进行试验。 7 干式变压器的绝缘要求和试验条件 见相应国家标准。 8 重复的绝缘试验 如果一台变压器已经全耐受了按本标准第5.2、5.3或5.4条规定的绝缘验收试验,而在其后进行重复试验时,则试验电压应降低到原来值的85%(另有协议者除外),同时必须以在此期间内变压器的内绝缘未曾变更为条件。 注: 本规则不适用变压器带有局部放电测量的感应耐压试验(见11.4条)。 9 辅助接线的绝缘 除非有其他的规定,辅助电源的接线和控制回路应承受2kV(有效值)1min工频耐压(对地)试验,辅助设备的电机和其他电器的绝缘要求应符合有关标准(如该标准的要求低于单独对辅助接线规定的值,为了对接线进行试验,有时需临时拆除这些器件)。 注:大型变压器的辅助设备为了运输,通常在出厂时拆除。在运行地点装配完毕后,推荐用1000V的兆欧表进行试验。 10 外施耐压试验 外施耐压试验应采用不小于80%额定频率的任一适当频率其波形尽可能接近于正弦波的单相交流电压进行。 试验电压值应是测量电压的峰值除以。 试验应从不大于规定试验值的1/3的电压开始,并应与测量相配合尽快地增加到试验值。试验完了,应将电压迅速地降低到试验值的1/3以下,然后再切断电源。 加在被试绕组与接地端子(包括其余绕组的所有端子及铁心、夹件、箱壳等连在一起并接地)之间的全电压试验值应施加60s。 如果未发现内部绝缘击穿或局部损伤,则试验合格。 注: 对于分级绝缘的绕组,仅按中性点端子规定的试验电压进行试验。因此,绕组的线端只耐受本标准第11.3或11.4条所述的感应耐压试验。 11 感应耐压试验 11.1 概述 有三种可采用的方法供绝缘种类不同的绕组进行试验。这三种方法如11.2、11.3、11.4条所述。 在变压器一个绕组的端子上施加交流电压,其波形应尽可能为正弦波。为了防止试验时励磁电流过大,试验时频率应适当大于额定频率。 试验电压值应是测量感应试验电压的峰值除以 。 试验应从小于1/3试验电压的电压下开始,并应与测量相配合尽快地增加到试验值。试验完了,应将电压尽快地降低到试验值的1/3以下,然后再切断电源。 除非另有规定,在下述各条中,当试验电压的频率等于或小于2倍额定频率时其全电压下的施加时间应为60s。 当试验频率超过两倍额定频率时,试验时间应为: (s),但不少于15s 11.2 高压绕组为全绝缘的变压器的感应耐压试验 通常规定,加在变压器不带分接的线圈两端的试验电压等于两倍的额定电压,但是任一三个相线圈的相间试验电压不应超过表2第3栏中所列的额定短时工频耐受电压。 三个相线圈最好用对称三相电源在各相中感应出的电压来试验。如果该绕组中有中性点端子,则在试验期间可将其接地。 如果未发现内部绝缘击穿或局部损伤,则试验合格。 11.3 高压绕组为分级绝缘的变压器的相对地感应耐压试验 Um<300kV(见5.3条)或者≥300kV,按方法1确定(见5.4.1款)。线端的试验电压见表2。 单相变压器上的试验,通常是在中性点端子接地的情况下进行的。假如绕组之间的电压比可用分接来改变,则分接就可以用来尽可能同时满足不同绕组上的试验电压的要求。在特殊情况下(见第4章),中性点端子上的电压可用将其连接到一台辅助的增压变压器上的方法加以提高,或者被试变压器的另一个绕组也可与高压绕组相串联。 三相变压器的试验程序包括三次逐相施加单相试验电压,每次将绕组的不同点接地。图1所示的推荐的试验连接法能避免过高的线端间的过电压。另外还有其他可行的办法。 图1 分级绝缘变压器单相感应耐压试验的联结方法 一台变压器中其余的独立绕组如为星形接法,应将其中性点接地,如为三角形接法,应将其中一个端子接地。 试验时,每匝电压随试验连接法不同,所达到的值也不相同。 试验接线方法的选择应根据变压器和试验设备的特性而定。 注:当变压器的线圈布置复杂时,为了使试验尽可能代表实际运行中的各种电气作用强度的真实组合,推荐制造厂与使用部门在签订合同阶段中对试验时所有线圈的接线进行一次审查。 如果未发现内部绝缘击穿或局部损伤,则试验合格。 联结法a1、a2、a3:当中性点端子设计成至少能耐受1/3 U的电压时,可采用图中表示的发电机连接到低压绕组的三种不同方法。如果变压器具有不套有线圈的磁回路(壳式或五柱铁心),则只有a1可采用。 联结法b:如果三相变压器不套有线圈,而作为被试心柱磁通流过的磁回路,则推荐用该联结法。如变压器有三角形联结的绕组,则试验期间三角形联结的绕组必须打开。 联结法c:表示一台辅助增压变压器给予被试自耦变压器的中性点端以支撑电压Ut。两个自耦连接绕组的额定电压为UN1、UN2,而相应的试验电压为U1、U2。其关系为: = Ut = 这种连接也可用于一台套有线圈磁回路的三相三柱铁心其中性点绝缘小于1/3 U的三相变压器。 11.4 高压绕组为分级绝缘的变压器在感应耐压下的局部放电测量 Um≥252kV,见5.4.3款。 试验施加于变压器所有分级绝缘的绕组上,而不管这些绕组是自耦连接的或是独立。 被试绕组的中性点端子应接地。对于其他的独立绕组如为星形联结应将其中性点端子接地,如为三角形联结应将其一个端子接地。 一台三相变压器,即可以按照图2用单相连接的方式逐相地将电压加在线端进行试验,也可以采用对称三相连接的方法试验。 施加试验电压应按图3所示的时间顺序进行。在不大于1/3 U2的电压下接通电源并增加至U2,持续5min,再增加至U1,保持5s,然后,立即将U1降低到U2,保持30min,当电压降低到1/3 U2以下时方可切断电源。 图2 三相变压器的逐相试验 图3 施加试验电压的时间顺序 试验持续时间与试验频率无关。 在施加试验电压的整个期间,应按下述的方法监测局部放电。线路端子与中性点端子之间的试验电压以Um/ 表示。视在电荷量q值(用pC表示)不应大于规定值。 其值分别是: U1为预加电压,其值为3Um/ =Um; U2为测量电压,当U2为1.5Um/ 时,q不大于500pC; 当U2为1.3Um/ 时,q不大于300pC; 测量电压U2值的选择,应由制造厂与使用部门在签订合同时商定。 注:q值是暂定的,并将根据经验进行修订。 局部放电的观测如下所述(有关资料见附录A): a.应在所有的分级绝缘绕组的线端上进行测量。对自耦连接的一对绕组的较高电压和较低电压的线路端子,也应同时用来测量。 b.每个测量端子都应该在线端与地之间施加重复脉冲波来校准,这种校准是用来在试验期间对读数的定量。 c.在变压器一个指定线端上测得的视在电荷量是根据经上述校准后的最高的稳态重复脉冲波计算出来的,偶然出现的尖波可以忽略不计。 d.在施加试验电压的前后,应记录所有测量端子上的背景噪声水平。 e.背景噪声水平应低于规定的视在电荷量限值q的一半。 f.在电压升至U2及由U2再降低的过程中,应记录可能出现的起始放电电压和熄灭电压值。 g.在电压U2的第一阶段中应读取并记下一个读数。 h.在施加U1的短时间内不要求观测。 i.在电压U2的第二阶段的整个期间内,应连续地观察并按一定的时间间隔记录局部放电水平。 如果在上述局部放电的观测过程中,试验电压不产生突然下降,并在施加电压30min的最后29min内,所有测量端子上的视在电荷量的连续水平,低于规定的限值,并不表现出明显地、不断地向接近这个极限方向增长的趋势时,则试验为合格。 如果在一段时间内,视在电荷量的读数超过规定的限值,但之后又低于这个限值,则试验不必中断仍可连续进行,直至在此后的30min的期间内取得可以接受的读数为止。偶然出现的较高的脉冲可忽略不计。 只要不产生击穿并且不出现长时间的特别高的局部放电,则试验是非破坏性的。当局部放电不能满足验收判断标准时应尽量查明原因,使用部门不应简单地断然拒绝验收,而应与制造厂协商进一步的研究试验,这方面的建议在附录A中给出。 试验中间,涉及到由于套管引起的困难问题见本标准第2章。 12 雷电冲击试验 12.1 概述 有关冲击试验名词的一般定义,对试验电路的要求,对于许可的测量设备的性能试验及定期校验均见GB 311.2~6—83《高电压试验技术》。 更详细的资料见有关变压器冲击试验的国家标准。 油浸式变压器的试验电压通常是用负极性的,以减少试验电路中出现异常的外部闪络的危险。 试验期间,套管的火花间隙可以拆除或者将其增大以避免闪络。 当变压器内部或外部装了限制传递瞬变过电压用的非线性元件或避雷器时,在试验过程中用示波图判断(见12.5条)可能产生困难,对于这种特定情况下的冲击试验方法应在事先进行讨论。 试验冲击波应是标准雷电冲击全波:1.2±30%/50±20%μs。 有时,由于绕组电感小或对地电容大,这种标准冲击波形不能合理地得到,因而冲击波往往是振荡的。在这种情况下,经制造厂与使用部门协商,可以允许比较大的偏差。振荡冲击波的反极性峰值不应超过第一个峰的50%。 冲击波形问题也可以在试验期间选用某一合适的接地方法来解决(见12.3条)。 冲击电路及测量时的连接在校准期间和全电压试验期间应保持不变。 12.2 试验顺序 试验顺序包括电压为50%~75%试验电压的一次冲击(标准冲击)以及其后的三次全电压的冲击。如果在任何一次冲击电压的施加期间,在电路中或在套管的火花间隙处产生了外部闪络,或者在任何规定测量通道上的示波图失效,则这一次电压冲击可以不计,需重新施加一次。 可以使用大于50%峰值的额外的校准冲击波,但不必在试验报告中说明。 12.3 试验时的连接 12.3.1 在线路端子上试验时的连接 冲击试验的顺序是将冲击波连续地施加到被试绕组的每一个线端上。对于三相变压器,绕组的其他线端应直接接地或通过一个低阻抗(例如测量电流用的分流器)接地。 如果绕组有一个中性点端子,这一中性端子应直接接地或通过一个低阻抗(例如测量电流用的分流器)接地。油箱也应接地。 当试品为独立绕组的变压器时,所有非被试绕组的线端也应直接接地或通过阻抗接地,这样就保证在任何情况下在这些线端上产生的电压小于其额定雷电冲击耐受电压的75%。 如为自耦变压器,当对最高电压绕组的线端试验时,如公共线圈的线端为直接接地或者通过测量电流用的分流器接地,则要合理地获得标准冲击波形可能有困难。当试验公共线圈的线端时,如高压绕组线端接地也有同样的情况。此时允许将这些未试的线端通过小于400Ω的电阻接地。另外在未试线端上出现的对地电压不应超过额定雷电冲击耐受电压的75%。 在低阻抗绕组的冲击试验中,在被试线端上得到正确的冲击波形是困难的,此时,经使用部门与制造厂协商,可以允许较大的偏差(见12.1条)。将绕组的非被试端子通过电阻接地也可能简化这一问题。电阻值应小于500Ω,而此电阻值的选择必须使在这些线端上所产生的电压小于其额定雷电冲击耐受电压的75%。在签订合同时,经双方协商也可以采用传递冲击波的方法(见12.3.3款)。 12.3.2 中性点端子上的冲击试验 当一个绕组的中性点端子具有额定冲击耐受电压时,可由施加于三相绕组的任一线端上或连在一起的全部三个线端上的冲击试验来检验。中性点端子通过一个阻抗接地,并以标准的冲击波施加于线端时,该阻抗两端产生的电压峰值应等于该中性点端子本身的额定耐受电压值。施加于线端的冲击波峰值不作规定,但不应超过线端额定雷电冲击耐受电压的75%。 另一种方法是,将中性点端的额定耐受电压直接施加于中性点端子上,此时所有的线端均应接地。在这种情况下允许波前时间较长,但不得大于13μs。 12.3.3 传递冲击波的方法 当低压绕组在运行中不会遭受来自低压系统的雷电过电压时,经制造厂与使用部门协商,该绕组可以用由高压绕组传递过来的冲击波进行试验。 当直接对低压绕组施加冲击波时,高压绕组上将受到过高电压的作用,尤其是当大范围的调压线圈在结构上靠近低压绕组时更是这样。此时,用上述传递冲击波法是正确的。 当采用传递冲击波方法时,低压绕组的试验应与相邻的较高电压绕组的冲击试验同时进行。低压绕组的线端通过电阻接地,其电阻值应使线端与地之间,或不同的线端间,或一个相线圈的两端之间的传输冲击电压峰值尽可能高,但不超过额定冲击耐受电压,电阻值小于5000Ω。 12.4 试验记录 在校正及试验期间所得到的示波图,应能清楚地表明施加电压的冲击波形(波前时间、波尾的半峰值时间)。 至少要使用一个以上的测量通道。在大多数情况下,记录被试绕组流向地中的电流的示波图将具有最好的示伤灵敏度。记录从油箱流向地的电流或非试绕组中的传递电压,也是一种可供选择的合适的测量数值。 关于合适的扫描时间值,按相应国家标准的规定。 12.5 试验判断准则 如查全电压下所记录的电压和电流瞬变波形图与降低电压下所记录相应的瞬变波形图无明显差异时,则绝缘耐压试验合格。 详细地阐述示波图的试验记录和进行故障的真实记录与临界干扰进行鉴别,都需要有熟练的技能和丰富的经验。 如果对示波图之间可能存在的差异的分析有疑问时,则应再加三次全电压的冲击波,或者在该端子上重作全部冲击试验。 试验中可以采用辅助观察(如音响效果等),可用它来验证所得到的示波图记录,但辅助观察办法本身不能作为直接证据。 13 在波尾截断的雷电冲击试验 13.1 概述 本试验是在绕组的线端上进行的。试验应按下述的方法和全波雷电冲击试验结合起来进行。雷电冲击截波耐受电压的峰值见表2及表3。 通常,冲击电压发生器和测量设备与全波冲击试验相同,只是加一个截断间隙。标准雷电冲击截波具有2~6 μs之间的截断时间。 13.2 截断间隙和截断特性 推荐使用可以调节时间的触发式截断间隙,也允许使用简单的棒对棒间隙。截断线路的布置应使被记录的冲击波截断后的过零系数接近于0.3(其允许范围为0.25~0.35)。 13.3 试验顺序和试验判断准则 如上所述,截波冲击试验和全波冲击试验合并成一个统一的试验顺序,各种冲击波的试验顺序如下: 一次降低电压的全波冲击; 一次100%的全波冲击; 一次或几次降低电压的截波冲击; 两次100%的截波冲击; 两次100%的全波冲击。 截波冲击试验时所采用的测量接线及示波图记录方式与全波冲击试验相同。 原则上,截波冲击试验的故障判断主要取决于100%截波冲击和降低电压截波冲击的示波图的比较。此时中性点电流示波图(或任何其他补充示波图)是由原全波波前部分下的瞬态现象与截断时的瞬态现象迭加后而得到的图形。因此应当考虑到截断时延可能出现的变化,虽然变化微小,振荡图形的后面部分将因此而发生变化,而要把这一效应和故障记录区分开来的是困难的。 后续的100%全波冲击试验的示波图被作为一种补充的故障判断,但是这些冲击试验本身并不难作为截波冲击试验的质量判断的依据。 14 操作冲击试验 14.1 概述 对于Um≥300kV的绕组,按方法2确定(见5.4条)。本试验为出厂试验。 有关冲击试验名词的一般定义,对试验电路的要求,对于许可的测量的设备的性能试验及定期校验均见GB311.2~6 83。 冲击波是由冲击电压发生器直接加到被试的线端上,也可施加到较低电压的绕组上,再通过感应将试验电压传送到被试绕组上。应在线端和中性点端子之间出现规定的试验电压值,中性点应接地。在一台三相变压器中,试验期间线端间产生的电压应近似为线端与中性点端子之间相电压的1.5倍(见14.3条)。 通常试验电压是负极性的,以减小试验电路中出现异常的外部闪络的危险。 变压器的各个绕组两端产生的电压实质上与它们的有效匝数成正比,而试验电压将由具有最高电压Um的绕组来确定(见第4章)。 冲击电压波形的视在波前时间至少为20 μs,超过90%的规定峰值的时间至少为200 μs,从视在原点到第一个过零点的总时间至少为500 μs。 注: 这一个冲击波形是有意选择得与250/2500μs标准波形是不同。这个标准波形是GB 311.2~GB 311.6 83中推荐专门用于空气外绝缘试验的。 波前时间应由制造厂选择,其值应使沿着被试绕组的电压分配实际上是均匀的,其值通常小于250μs。试验期间在磁路中会增加磁通密度。冲击电压可以维持到铁心达到饱和及变压器的励磁阻抗明显地降低的瞬间。最大可能持续的冲击时间可以用在每次全电压冲击试验之前引入反极性剩磁的办法来增加。这可用波形类似但极性相反的较低电压的冲击波或短时接通直流电源的方法来实现。 14.2 试验顺序及记录 试验应包括一次50%~75%全试验电压下的冲击(校正冲击波)和三次连续的全电压下的冲击。如果示波图记录有问题,则这一次冲击可以不计并再补加一次冲击。示波图至少应有在被试线端上的冲击波形图。 14.3 试验时的连接 试验时,为使变压器有足够的阻抗,变压器必须处于空载条件下。试验中不使用的绕组应以适当的方法在一点接地,但不使其短路。对于单相变压器,被试绕组的中性点端子应接地。 三相变压器绕组应逐相进行试验。此外其中性点端子应予接地。变压器的试验接线方式应使其余的两个非试线端上产生一个反极性的电压,其幅值为1/2的施加电压(见图2)。 套管火花间隙及限制过电压的补充方法等均按雷电冲击试验的有关规定处理。 14.4 试验的判断准则 如果示波图中没有指示出电压的突然下降,则试验合格。 注:但是磁饱和在冲击过程中产生的影响,会使得连续的示波图因这一效应而各不相同。 试验期间的辅助观察(不正常的音响效果等)可用来证实示波图的记录,但这些辅助观察本身不能作为直接的证据。 附 录 A 对变压器在感应耐压试验时进行局部放电测量的使用导则(按本标准第11.4条) (补充件) A.1 绪言 局部放电(PD)是指引起导体之间的绝缘只发生局部桥接的一种放电。-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电力变压器 绝缘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pc****0】。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pc****0】,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pc****0】。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pc****0】,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