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点符号短语修辞练习题.doc
《标点符号短语修辞练习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标点符号短语修辞练习题.doc(11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标点符号 1 、 (2003 杭州市) 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中医学认为:草莓性凉,味酸,无霉,具有润肺生津、清热凉血、健脾解酒等功效。 B. 希望别人怎样对待你,你就要怎样对待别人;你怎样对待别人,别人也就会怎样对待你。 C. 通过反复实践和思考,他终于明白了做这件事有什么意义?怎样才能把这件事做得更好,更有价值 D. 现代化家徐悲鸿笔下的马,正如有的评论家所说的那样,“形神兼备,充满生机。” 2、(四川 2003) 下列语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今天我们班到郊外分组活动,你是参加义务劳动小组呢?还是参加社会调查小组? B. “不对,这不是将军家的狗┅┅”巡警深思地说,“将军家里没有这样的狗。” C. 程乃珊在“吾家有女初长成”这篇文章里,提到了她女儿爱读的《围城》、《洗澡》等书。 D. 她看上去只有三、四十岁,与她的实际年龄相去甚远,简直让人不敢相信。 3、 (2003 泰州市) 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像这样的教师,我们怎么会不喜欢他,怎么会不愿意和他亲近呢? B.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称藕为“灵根”,是蕴含深意的。 C. 唐朝的张嘉贞说它“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 D. 我们不但需要学问,而且更需要智慧——需要以智慧去笼罩学问、透视学问、运用学问。 4、(2002年 泰州市) 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多么诱人啊,小树林里的一切! B. 他想知道“铁块比木块重”这种说法是否科学。 C. 我们俩形影不离,语文老师管我俩叫“合二为一”。 D.你是喜欢看书呢?还是喜欢打球? 5、(北京市西城区,2002)使用标点符号有错误的是( ) A、“且慢,让我来看一看罢,”他于是往来的摸了一回,直起身来说道,“偷我们的罢,我们的大得多呢。” B、我们信它,因为它“是”;不信它,因为它“非”。 C、“我几乎还不会作文呢!”他惊讶地叫道。 D、哪一种办法省时间,我们能一眼看出第一种办法好,后两种办法都“窝了工”。 6、(杭州市,2002)下列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在播音员的播音中,经常会出现这样一种现象:就是把该读去声的字读成上声。 B、成败与自己的想象有着直接的关联。悲观地把自己想象成失败者,这足以使你不能取胜;乐观地把自己想象成胜利者,将给你带来无法估量的成功。 C、宋朝的林和靖的咏梅名句不少,最脍炙人口的当然是“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D、诗画无不注重绘声绘色,讲究笔力,风骨,意境等……因此,古人曰:诗是有声画,画是无声诗。 7、(陕西省,2001)标点符号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金黄的大斗笠下,这边,露出一条翘起的小辫;那边,露出一条揽着小山羊的滚圆的胳膊。 B.还有老师拿着大铁戒尺在桌子上紧敲着:“静一点,静一点……” C.这种埋头做事不动脑筋的人简直是——说得不客气一点——跟牛马一样。 D.警号为谁而鸣?为你、我、他,为我们大家而鸣,为中国人而鸣! ◆判断短语类型的窍门 1.并列短语: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名词、动词或形容词并列组成,词和词之间是平等的联合,没有轻重主次之分。 例如:报纸杂志、老师和同学、雄伟壮丽、唱歌又跳舞、调查研究、光荣而艰巨 2.偏正短语:由名词、动词或形容词和在它们前头起修饰限制作用的词组成。其中名词、动词或形容词是中心语,修饰句词的词语是定语,修饰动词、形容词的词语是状语。定语、状语与中心语的关系,是偏和正的关系。定语用“( )”表示,状语用“[ ]”表示,中心语不标符号。 例如:(汉语)语法、(祖国)大地 [完全]相信、[小心]翻阅、[更加]坚强、[多么]伟大 3.动宾短语:由动词和它的宾语组成。宾语在动词之后,是动词的支配成分,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结果、处所等。 例如:吃晚饭、盖房子、住石洞 有的动词(如“给、送、教、告诉”等)可以带两个宾语。这样的宾语叫双宾语。离动词近的叫近宾语,离动词远的叫远宾语。 例如:给我笔、教你一首歌 4.补充短语:由动词或形容词和补语组成。补语在动词或形容词之后,对动词或形容词起补充说明的作用。建议将动词、形容词和补语组成的短语称补充短语。这样,补充短语分为两类,一是动补短语,一是形 补短语。补语用“〈 〉”表示。 例如:洗得〈干净〉、翻了〈一阵〉、抱〈起来〉、活跃〈在基层〉、热得〈出汗〉、大得〈多〉 5.主谓短语:由主语和谓语组成。主语在前,表示陈述对象;谓语在后,表示陈述的内容。主语、谓语之间用“?”标示,“?”之前是主语,之后是谓语。 例如:红旗?飘扬、天气?好 典型例题: 1.全是动宾短语的一组是( C ) A. 纯洁高尚 【并列】 全面衡量 【偏正】 热烈响应 【偏正】 热切希望【偏正】 B. 灿烂异彩 【偏正】 重放光明 【动宾】 热情鼓励【偏正】 放射光芒【动宾】 C. 分析成分 【动宾】 巩固胜利 【动宾】 战胜敌人【动宾】 散发香气【动宾】 D. 感觉良好 【主谓】 完全彻底 【并列】 修饰限制 【并列】 搭配适当【后补】 考一考: 2. 短语类型相同的一组是( ) A.才华横溢 歌唱祖国 关心集体 精彩极了 B. 报纸杂志 心情沮丧 四张桌子 十分紧张 C. 非常壮观 万紫千红 苏武牧羊 销售计划 D. 画蛇添足 废寝忘食 油盐酱醋 猫和老鼠 3. 下列成语与“色彩缤纷”结构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辱骂恐吓 爱好文学 崇山峻岭 B.前程远大 才华横溢 妇孺皆知 C.语文课本 春夏秋冬 品质优良 D.理直气壮 想得太多 农业生产 4. 按短语结构归类有误的一项是( ) A. 动宾短语:保卫祖国 保持安静 歌唱英雄 整顿作风 B. 并列短语:风俗习惯 正大光明 春夏秋冬 天高地厚 C. 偏正短语:精神文明 宝贵意见 多么活泼 伟大成就 D. 主谓短语:人民伟大 成果辉煌 黑了一阵 宿舍旁边 5.“母亲是一个平凡的人,她只是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但是,正是这千百万人创造了和创造着中国的历史。”句中划线部分是( ) A.动补短语 B. 偏正短语 C. 主谓短语 D. 动宾短语 6.下列短语中与“露珠晶莹”结构相同的一项是 ( ) A. 科学技术 B. 坚持真理 C. 会议结束 D. 高兴起来 7. 下面的课文题目都是短语,从结构上看,相同的一项是( ) A. 《在山的那边》 《盲孩子和他的影子》 B. 《女娲造人》 《爸爸的花儿落了》 C. 《旅鼠之谜》 《登上地球之巅》 D. 《斑羚飞渡》 《再塑生命》 8. 下面的文言文题目都是短语,从结构上看,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咏雪》 《伤仲永》 B. 《塞翁失马》 《孙权劝学》 C. 《五柳先生传》 《送东阳马生序》 D. 《智子疑邻》 《陈太丘与友期》 9. 下面的诗歌题目都是短语,从结构上看,不是动宾短语的一项是( ) A. 《望岳》 《过零丁洋》 B. 《竹里馆》 《渡荆门送别》 C. 《饮酒》 《登飞来峰》 D. 《赠从弟》 《题破山寺后禅院》 六、用“学习”和其他词一起分别组成一个并列短语、偏正短语、动宾短语、主谓短语。 并列短语:学习研究 偏正短语:好好学习 认真学习 学习习惯 学习方法 动宾短语:学习知识 学习语文 主谓短语:我们学习 学习好 ◆修辞格的作用 1.拟人 把……人格化,给予人的思想,人的活动和行为,使要说明的内容更生动、形象,突出了说明事物的特征。 2.比喻 把……比作……,使抽象的物体具体化,使文章更具有感染力,生动形象的突出了事物的某个特征。 3.对比 为了强调……突出了…… 4.对偶 结构整齐,富有韵律感和节奏感。 5.排比 突出强调……,增强语势,强烈抒发了作者的感情,也使内容层层深入,读起来朗朗上口。 6.反问 增强语气,表现出强烈的情感。 7.反复 起强调作用。 8.环境描写 描写了……景象,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 9、“对比”与“映衬”的区别 把两种对立物或一种事物的两个对立面列举出来,造成鲜明对照,这种修辞格就叫对比。 两种对立物的对比,可以突出好与坏、善与恶、美同丑的对立,给人以鲜明的印象。如: 例1: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例2:有缺点的战士终究是战士,完美的苍蝇毕竟不过是苍蝇。 一物两面的对比,可以突出事物本身所包含的矛盾现象,使人对事物有全面而深刻的认识。如: 例3:卖盐的,喝淡汤。 对比与衬托的区别:构成对比的双方没有主次之分,但衬托有主次,而且次要部分要对主要部分起陪衬烘托的作用。如: 例4: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和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例4就用了衬托的手法,写树上的蝉声和水里的蛙声是反衬我心中的不宁静。 中考语文常见的 修辞手法及考试题目类型 一、教纲考纲: 《语文课程标准》在第四学段(7~9年级)“阅读”中要求:“了解常见的修辞手法。”中考语文《考试说明》在“考试内容”的“积累与应用”一项中明确指出:“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 二、常见题型: 1、客观题: 对下列句子的运用修辞方法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B ) A、晋祠,真不愧为这国锦绣河山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比喻) B、希特勒,墨索里尼,不都在人民面前倒下去了吗?(设问) C、西湖,仿佛在半醒半睡。(拟人) D、千万条腿千万只眼,也不够我走来也不够我看!(夸张) 2、主观题: ⑴仿句型: ①仿照下面例句写一句话,要求与例句格式梧似,并运用比喻等修辞手法。 例句:我不是挺立在高山峻岭中的巨松,而是辽阔草原上的一棵小草——为壮丽的河山添上一笔绿意。 仿句:我不是矗立在广场中央的高大石像,而是绵延千里的路轨下的一颗小石子——为繁忙的交通运输献上全部的力量。 ②、仿照下面的比喻形式,另写一组句子,要求选择新的本体和喻体,意思完整。 海是水的一部字典, 浪花是部首, 涛声是音序, 鱼虾海鸥是海的文字。 解析:这是一道综合测试题,既考查学生仿写句式的能力,又考查考生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方法的能力。分析题干中给出的一组句子就会发现。第一句的比喻领有下面的三个比喻,四个比喻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意思。那么仿写的句子也要符合这些条件,另外,所造的一组比喻句都须合理贴切。 ⑵情境型: 某中学为帮助贫困山区的失学儿童重返课堂,要在全校开展一次献爱心捐款、捐物、捐书活动。请你为这次活动拟一条校园标语(至少用一种修辞手法。)。 解析:这道题考查修辞手法的灵活运用,同时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好材料。近几年有关修辞手法的试题中,考辨识修辞手法的试题越来越少,考修辞手法的灵活运用的试题越来越多。尤其像这道题,要求“至少用一种修辞手法”,体现了学习是为了更好地运用的思想,符合素质教育的方向。参考答案:献上一片爱心,托起一片希望;捐出一本图书,送去一片阳光;捐出一件衣物,送去一份温暖等。 三、试题特点: 从近几年的中考试题来看,修辞方法类的试题主要考查辨析和使用常见修辞方法的能力。也常将辨析与运用结合在一起,其考查方式由选择题为主体变为选择题主观题并存,而且主观题有逐步加大的趋势。修辞的应用性较强,在仿写语句、扩展语句等方面都有重要作用。 四、考试内容 《初中语文教学大纲》要求学生辨析、运用的修辞格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反复、对偶、设问、反问等八种。 教材中常出现的修辞格还有借代、引用、双关、反语等。 五、【锦囊妙计】 对要求掌握的修辞格,首先要熟记其定义、理解其要点,如比喻修辞的定义是:描写事物或说明道理时,用同它有相似点的别的事物或道理打比方。理解比喻的要点是:本体和喻体必须是性质不同的事物,利用它们之间的某一方面的相似点来打比方,就构成了比喻;同类性质的事物不能构成比喻。 其次要把握各种辞格的特征,如排比的特征就是把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意思密切关联的句子或句子成分排列起来,使语势得到增强,感情得到加深,且这组语句总是包含三项或三项以上相关的内容,它们的关系是并列的。同时还要注意辨析对偶与排比、设问与反问、借喻与借代等几组易混的修辞格。如对偶与排比:对偶是结构相同或基本相同、字数相等、意义上密切相联的两个短语或句子,成对地排列。对偶与排比最大的区别在于:一个是“两个……”,一个是“三项或三项以上……”。设问与反问的区别是:设问自问自答,答案在问句之处,反问只问不答,答案自寓其中。 六、难点歼灭 1、比喻 (1)学会辨析比喻句 比喻:利用事物的相似性打比方。 比喻组成:本体、喻体、比喻词 练习:写出下列古诗句中各句的喻体: ①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 )开。 ②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 )落九天。 ③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 )向东流。 ④天似( ),笼盖四野。 比喻特点: ①本体和喻体之间不是同类事物 ②本体和喻体之间必须在某一方面有相似处 ③找得到或想得到本体,有喻体。 注意:“仿佛、似乎、像……一样”的词语,未构成比喻关系,就不是比喻句,有的表示推测、想象。 如:1、街上仿佛没有人。(没有喻体,或者说找不到本体) 2、他长得像他哥哥。(他和哥哥属于同类) 3、她像是有心事。(她不能说是“有心事”的本体,“有心事也不能说是”她“的喻体,”像是“表猜测。) (2)比喻的分类: 明喻:共产党人好比种子。 暗喻:月亮和星星是不用电源的灯。 借喻:我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 2、夸张:对事物作扩大、缩小的描述。 注意:夸张有时与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融合在一起,连用时要注意辨别不要遗漏。 例:有些树叶掉下来也怕砸碎了脑袋。 太阳刚出来,地上已经像下了火。 3、拟人:把事物写成有人一样的动作和感情。 例:商店和饭馆的门无精打采地敞着。 4、排比:三个或三个以上意思相系,结构相似的短语或句子排列在一起。 注意:排比常的其他修辞手法结合联用,开头的词语往往相同。 例:那翠绿的叶片,那满树的繁华,给我这小小的书房带来了一定的春光,一定的清香,一定的暖意。 5、对偶:用结构相同,字数相等的一对句子表述两个相关或相近词。 例:身居斗室,即知天下大事;足不出户,饱览各地风光。 练习:将下列古诗句中的对偶上下句连线: 业精于勤荒于嬉 雪却输梅一段香 落霞与孤鹜齐飞 深巷明朝卖杏花 万里悲秋常作客 行成于思毁于随 小楼一夜听春雨 望帝春心托杜鹃 位卑未敢忘忧国 百年多病独登台 庄生晓梦迷蝴蝶 似曾相识燕归来 梅须逊雪三分白 事定犹须待阖棺 无可奈何花落去 秋水共长天一色 6、反复:根据表达的需要重复使用某些词语或句子。 例:多么美的花纹,多么美的色彩。(间隔反复) “岸英!岸英!……(连续反复) 反复与排比的区别:排比是把意义相关、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的几个短语或句子接连说出来,而反复是根据需要,使用的词语和或句子重复出现。 7、设问:先提出问题,然后自己回答。 A、自问自答 :那是什么呢?是名贵一紫竹。 B、只问不答:我们试想一想,林琴南攻击文学革命的小说,为时并不久,现在哪里去了? 8、反问:用疑问的句子表达确定的意思,用以加强语气。(明知故问,答在其中) 那新规划出来的牧场,不就是流动的财富吗? 9、 借代:借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需表达的事物。 A、专用名代替通用名:三个臭皮匠合成一个诸葛亮(诸葛亮代聪明才智的人) B、用事物特征代事物:黄发垂髫(代老人和小孩) 借喻和借代的区别: ①借代侧重在代替,借喻是一种比喻说明。 ②借代侧重于“相关性”(本体和喻体之间具有相关性),不能改为明喻,而借喻侧重于“相似性”,可以改为明喻 。 ③二者可以用能否加“像”字来辨认。可以加“像”是借喻,不能加“像”是借代。 10、 对比:把两种事物或事物的两个方面并举出来加以比较。 当面不说,背后乱说。 11、 引用:借用名言、谚语、典故。原文用引号,大意不用引号。 他实在“聪明”得很! 六、实战演练 例1 对下列句子所用修辞,有错误的一项是( ) A.“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争渡,争渡”运用了反复手法,表现了词人急着寻路回家,奋力划船的情状。 B.“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运用对偶手法,描绘了一幅风和日雨、红碧交辉的彩色图画、令人心旷神怡。 C.“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运用反问手法表现了女主人公对在外服徭役的丈夫深切的思念之情。 D.“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出”字运用了夸张手法,写出青山的动态美。 【分析】此题既考查学生对修辞格的辨识,又考查学生对所用修辞作用的理解,是一道修辞方法的综合题。做题时要从两个角度思考,一是看各自运用什么修辞方法,二要结合语言环境体会所用修辞的作用,甚至结合全文内容去理解。如A项运用反复修辞,作用理解十分正确,B项是对偶,其作用亦如此。C项是反问,所表达思想感情是正确的。最后我们来看D项,“出” 字的确出神入化地写出青山的动态美,但决非是夸张的修辞,而是拟人。 【答案】 D 【说明】这类题既应注重修辞的运用,又应深入理解文章的思想意义,只有两者结合,深入分析,才能做准做好。应予以重视。 例2 下面句中的修辞方法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她那红润的脸蛋犹如盛开的梨花。 B.南京的“金城”摩托车在广交会上赫然登场。 C.阅览室里安静得连针掉到地上的声音都能听见。 D.谁会欢迎脱离实际的空头理论家呢? 【分析】此题是对修辞方法是否正确运用的考查。做此题时,必须结合语境去考虑。如A项运用比喻,将“红润的脸蛋”比喻成“盛开的梨花”,本体与喻体虽然本质上不同类,但二者截然不同的颜色,使二者失去相似点。因此A项运用“比喻”是不恰当的。另外三项B、C、D分别是拟人、夸张、反问,运用恰如其分。 【答案】 A 【说明】这类题意在考查考生对修辞方法运用能力的测试,要做好这类题,首先要理解语句的含义,其次,选择合适的修辞格来介绍、描述这一事物。关键就是看这一修辞运用是否合理。故修辞的运用须紧紧结合语境来判断。 例3 仿照画线的句子,续写一个句子,与画线的两句构成语意连贯的排比句。 人生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索取。如果你是一棵大树,就撒下一片阴凉;如果你是一泓清泉,就滋润一方土地;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这是一道仿写题,又是一道运用修辞题。要做好这道题,既要注意仿写的相关规则:即仿写题也可叫做句式运用题,它是考查学生的语言运用、语言表达能力。做此题又要注意运用修辞,就一分句而言,“你是一棵大树”,“你是一泓清泉”可推测下一句应运用含“是”字的暗喻句;就整句来看,又应运用排比的关联词,“如果……就……”最后还要注意围绕中心去仿写含有两种修辞的句式,即围绕“人生的意义在于奉献”这一主题而展开。若经过这样的思考,就不难了。 【答案】 ①如果你是一棵小草,就增添一分绿意。 ②如果你是一朵小花,就装着一分春色。 ③如果你是一片云朵,就化作滴滴甘霖。 (答案可多种多样,但应注意运用修辞和句式正确。) 【说明】要做好这类题型,除了要掌握好仿写题和修辞的知识,还应在日常的语文学习中,必须注意“观察”语言现象,重视语言积累,重视语感训练,才能更好地学习并运用语言。 例4 对句子修辞方法依次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大海里,闪烁着一片鱼鳞似的银波。 ②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间。 ③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④太阳刚一出来,地上已经像下了火。 A.比喻 拟人 对偶 夸张 B.拟人 拟人 对偶 比喻 C.比喻 对偶 排比 比喻 D.拟人 对偶 排比 夸张 【分析】本题综合考查对修辞方法的辨别。①句中把“银波”的形状比作“鱼鳞”,是比喻。②句中把“根”富于人情味,“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间,是拟人。③句中把“长城内外”与“大河上下”作对偶,且前一分句与后一分句同样是字数相同,词性相对,意义相近。④句中把太阳的温度夸大到“火”的程度。这是把事物夸大的一种,这是运用了夸张。 【答案】A 【说明】做这类修辞题目有两种方法:一种方法是像上面“分析”的方法,即逐句逐项地分析,直到找到正确答案为止;一种方法是直接筛选法,这种方法是若你一眼看出哪句是何种修辞,就给该句定位,用排除法即可确定,其他选项暂且不再过问。总之,做这类题的前提是应熟练掌握各种修辞的类型及判别。 11-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标点符号 短语 修辞 练习题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w****g】。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w****g】,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w****g】。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w****g】,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