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教师招聘统考教育基础复习资料.doc
《浙江省教师招聘统考教育基础复习资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教师招聘统考教育基础复习资料.doc(33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第一部分 教育学 一、教育及其产生与发展 (一)识记 1、“教育”的概念,(第8页) 广义:广义的教育是泛指一切有目的的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发展人的智力和体力,影响人的思想品德的活动,,是自人类社会有史以来就有的一种社会活动。它可能是无组织的、自发的、零散的,也可能是有组织的、自觉的、系统的。广义的教育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 狭义:狭义的教育是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按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和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规律,对受教育者所进行的一种有目的、有组计划有组织的系统影响的社会活动,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比起广义教育的概念来,在外延上,狭义的教育仅是广义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但内涵却要丰富得多。其主要特点是它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一种专门培养人的活动;它是在受过专门训练的教师指导下进行的活动。 2、教育的基本要素。 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教育内容与教育物资。 1.教育者是教育过程中“教”的主体 在教育活动中以教为职责的人是教育者。教育者是教育过程中“教”的主体,主要体现在:教育者是社会文化和价值取向的传播者;是科学知识和社会文明的传播者;是教育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和实施者,对教育活动的展开起领导作用;是学生学习发展的指导者;是一个具有自我提高能力的学习者。 2.受教育者是教育过程中“学”的主体 在教育过程中以学为职责的人被称为受教育者。受教育者是教育的对象,也是学习的主体,其主体性体现在:受教育者是学校存在的主体;是学校职能部门及其管理的中心;是学校和教师评价的主体;是教育任务完成的主体。此外,受教育者的主体性还体现在,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特点制约着教师的教,受教育者的独立性、选择性、需要性、创造性和他们个人的兴趣、爱好、主观能动性等这些主体性特征也制约着教师的教学活动。 3.教育内容是师生共同认识的客体。 教育内容是基于一定社会的生产力和科学文化技术发展水平之上,学校向学生传授的知识和技能,灌输的思想和观点,培养的习惯和行为的总和,教育内容在学校中的具体表现形式是课程标准和教科书。首先,教育内容是联系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中介。其次,最佳的教育内容是目的性与对象性的统一。教育内容内在地包括教育目标。因为教育目标是教育活动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也是衡量教育活动效果的标准,是教育内容传授的出发点和归宿。 4.教育物资是指进入教育过程的各种物质资源。根据这些物质资源在教育中的小同作用,可以把它们分为教育的活动场所与设施、教育媒体以及教育辅助手段三大类。这是教育活动中物的要素(非教育基本的要素)。 (二)理解 1、教育发展的历史、形态和特征。 历史:原始社会、古代社会、现代社会 形态和特征:原始社会:(1)教育的社会性和无产阶级性 (2)教育和社会生活、生产劳动结合在一起 (3)言传身教和模仿是主要的教育手段 古代社会:(奴隶社会)(1)最早出现学校教育(2)“学在官府,政教合一”,学校教育被奴隶主阶级所垄断,教育目的是培养巩固和和维护奴隶社会统治的大小奴隶主。(3)教育内容为礼、乐、射、御、书、数(4)鄙视和脱离生产劳动“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与人”被看作是天经地义的事。(著名教育体系:斯巴达教育和雅典教育) (封建社会)中国:(1)分官学和私学。学校教育被地主阶级所垄断,不仅具有鲜明的阶级性,而且官学还具有鲜明的等级性。(2)教育的目的是“学而优则仕。” 欧洲:僧侣教育和骑士教育都脱离生产劳动,都是为地主阶级统治服务的,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现代社会:(资本主义社会)(1)改革教育目的,出现双重教育目的,既要培养资产阶级代理人,又要培养熟练的劳动力。(2)改革教育内容,增进许多自然科学内容,增设许多新的学科,(3)改革教学方法,引进实验法、演示法、实习法等新的教学方法。(4)改革教育组织形式,以班级授课制取代个别教学(5)改革受教育权,第一次提出普及义乌教育问题。 (社会主义社会)(1)教育权为广大人民所掌握,教育为社会主义服务,(2)共产党统一领导,创办,(3)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提倡唯物主义,反对封建迷信(4)全社会实施平等的民族教育,反对民族压迫(5)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成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有效途径,也是培养全面发展人的唯一途径。 2、教育学学科发展的历史。 (1)教育学的萌芽阶段:中国《礼记·学记》西方《论演说家的教育》 (2)独立形态教育学的建立:英国哲学家培根作为近代实验科学的鼻祖,提出归纳法,为教育学的发展奠定了方法论的基础,首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提了出》来;捷克教育家写的《大教学论》是教育学形成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英国洛克《教育漫话》;法国《爱弥儿》;瑞士斐斯泰洛奇《林哈德与葛笃德》;德国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德国福禄贝尔《人的教育》;英国斯宾塞《教育论》;俄国乌申斯基《人是教育的对象》;美国杜威《民本主义与教育》 (3)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建立——教育学的科学化阶段:苏联教育部长凯洛夫主编的《教育学》,对我国建国初期的教育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我国教育家杨贤江以李浩吾的化名写的《新教育大纲》是我国第一本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著作。 3、教育学发展过程中中西方著名教育思想家的主要思想观点与意义。 (1)夸美纽斯的最主要的观点是:教育要适应自然,不能违背自然的规律,大自然是如何运转的,教育就应该怎样去做。他系统论述了班级授课制以及教学的原则、方法。他还提出了“泛智”的思想,主张应该让一切人掌握一切知识,成为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为此他编写了很多教材,比如《世界图解》。 (2)赫尔巴特最主要的观点是:教育的最高目的是道德和性格的完善。教育学要根据伦理学建立教育目的论,根据心理学建立教育方法论教育要培养学生多方面的兴趣,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教学可以按照明了、联想、系统、方法四步去进行,这就是所谓的“四段教学法”他的学生后来又将其发展成“五段教学法”强调教师的权威作用。赫尔巴特的理论是传统教育理论的代表。 (3)杜威的最主要的观点是: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经验的改造。教育的目的应该来自教育过程之内,即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制定教育的步骤,而不应该从教育的外部去寻找一个目的强加给教育。教育应从儿童的兴趣出发,以活动组织学习,在做中学,不断改造自己的经验。教育理论应该排除“非此即彼”的思维方式,把各种看似矛盾的二元论(比如工作与游戏、劳动与闲暇、普通科目与职业科目)有机统一起来。杜威的驾驭理论是现代教育理论的代表 4、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主要代表人物的教育思想。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经典作家根据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原理,对教育的阶级性、人的全面发展等问题做出了科学的解释。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建立,即称教育学的科学化发展阶段。 (三)运用 1、“教育”概念与其他概念的区别与联系。 (1)教育学不等于教育政策法规。 区别:教育学是一种研究活动和科学理论,是客观的,是对客观规律的揭示。而教育政策是主观制定的,是一定的阶级、集团为了教育上的利益而制定的。两者可能一致,也可能不一致。所以两者是不能等同的。联系:教育方针政策的制定不仅要考虑一定阶级、集团的利益和价值取向,也要考虑教育学所阐述的教育科学理论,这样,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才是比较可行的。教育学也要围绕教育方针政策提出的问题、课题,开展科学的研究和探讨,提出可供参考的意见。 (2)教育学不等于教育实践经验 教育学源于实践经验,又高于教育实践经验。它是运用理性的思考对实践经验进行分析研究,找出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背后的客观规律,总结上升成科学理论的。教育实践经验是学习、研究、发展教育学的基础之一。 2、根据现代社会的特点以及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对教育现象做出正确的评价。 二、教育目的与功能 (一)识记 1、教育目的概念。 教育目的规定了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是培养人的质量规格标准,是对受教育者的一个总的要求。教育目的通常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人的社会角色,比如“劳动者”“建设者”、“接班人”、“公民”等;另一部分是人的质量规格或总的素质要求,比如“全面发展”等。教育目的一般由国家或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制定,指导一定时期各类各级教育工作。 2、国外发达国家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有关教育目的或学校教育目的的最新表述。 3、我国教育目的以及小学阶段培养目标。 (1)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劳动者,或者说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2)使学生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 (3)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这是实现我国教育目的的根本途径。 4、马克思主义关于全面发展教育理论及其意义。 理论:所谓“人的全面发展”指人的劳动能力,即智力和体力的全面、和谐、充分的发展,此外也包括人的道德的发展。 意义:是我国确立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旧式分工造成了人的片面发展;机器大工业生产提供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和可能;社会主义制度是实现人的全面的社会条件) 5、教育功能及其类型,不同的教育功能观。 功能:个体:(1)教育促进个体生理发展的功能;(2)教育促进个体心理发展的功能 社会:(1)教育的政治功能;(2)教育的经济功能;(3)教育的文化功能 文化功能包括:(1)传递与保存文化功能;(2)活化文化的功能;(3)交流融合文化的功能;(4)选择文化的功能;(5)更新与创造文化的功能 类型:(1)从作用的对象分,可分为教育的个体功能和社会功能。 (2)从作用的方向分,可分为教育的正向功能和负向功能 (3)从作用的呈现形式分,可分为教育的显性功能和隐性功能 (二)理解 1、我国不同历史阶段教育宗旨变革。(教育方针) (1)1959年颁布的教育方针“教育要为工农服务,为生产服务。” (2)1957年颁布的教育方针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指出:“我们的教育方针,是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得打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文化劳动者” (3)1958年颁布的教育方针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中规定“党的教育工作方针是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 (4)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指出,我们必须“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又红又专,知识分子与工人农民相结合,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针”。 (5)新时期的教育方针。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为人民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新中国教育目的和学校培养目标的历史演变。 3、确定教育目的的依据 社会生产方式是确立教育目的论的主要依据。首先,教育目的的确立受社会生产力的制约,其次,教育目的的确立也受一定的生产关系以及以这种生产关系为基础的政治观点、政治制度的制约。 4、教育功能的演变 (三)运用 1、能够根据自己对当前社会发展和个体发展面临问题的认识,就当前应该重点培养青少年学生的哪些关键素质提出自己的见解 智育 是向学生传授知识、训练技能、培养智育与教学是不同的概念,智育是教育的一项任务和内容,而教学是实施教育的途径,教学不仅要完成智育的任务,也要完成其它各育的任务。 智育的意义 1.智育在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中起着不可缺少的和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智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是各育的核心。居于基础地位 智育的任务 1.向学生传授系统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培养基本技能技巧。 2.发展学生智力(它包括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记忆力、注意力等因素,其中思维能力是决定性因素) 为什么要把发展学生智力作为智育的重要任务? 1.人才培养的需要 2.处理信息的需要 3.挖掘人的潜能的需要 体育 体育是以身体活动为基本内容,促进人的身心健康发展,培育人、塑造人的过程。 体育的意义 1.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增强学生体质(本体意义和直接作用) (a.促进人体的发育和增强各器官的功能。b.提高大脑神经系统的功能,促进脑力和智力的发展。c.提高人体适应环境的能力。) 2.体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它提供了一个物质基础。 3.青少年一代的身心健康水平,关系到整个国家、民族的强弱盛衰。 体育的任务 增强学生体质是体育的根本任务其中包括: 1.促使学生正常发育和身体各器官机能的发展,全面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和人体基本活动能力,提高适应环境的能力。 2.向学生传授体育和卫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养成科学锻炼身体的习惯。 3.通过体育队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4.向国家输送优秀体育运动员,促进我国体育运动水平的提高。 体育的内容:田径(其他运动的基础)、体操、球类、游戏、游泳、武术、军事体育(国防体育)七项 体育的组织形式:体育课(体育的基本组织形式)。早操、课间操。课外体育锻炼。运动队训练。运动竞赛。 美育 是通过现实美和艺术美打动学生的情感,使学生在心灵深处受到感染和感化,从而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审美观点,具有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教育。美育又称为审美教育。 美育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意义 1.美育能促进学生智力发展,扩大和加深学生对客观现实的认识。 2.美育能促进学生科学世界观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 3.美育能够促进体育,具有怡情健身的作用。 4.美育能促进劳动教育,使学生体验到劳动创造美的体验。 美育的任务 1.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使学生具有感受美、鉴赏美的知识和能力。 2.培养学生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心灵美和行为美。 美育实施的途径 1.通过各科教学和课外文艺活动实施美育。 2.通过大自然实施美育 3.通过社会日常生活实施美育。 劳动技术教育 劳动技术教育的意义 1.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重要组成部分。 a.劳动技术教育是道德教育的重要途径和内容,也是道德教育的重要渠道。 b.劳动技术教育有助于知识的学习和智力的发展。 c.劳动技术教育中,学生要有一定的体力投入,这样可以使学生活动筋骨,生长肌肉,强健体魄,有利于身体健康。 2.有利于完成升学和就业的双重任务,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 劳动技术教育的任务 1.培养学生的劳动观点,养成正确的劳动态度和习惯。 2.教育学生初步掌握一些基本的生产知识和劳动技能。 劳动技术教育的内容 1.现代工业和手工工艺生产劳动的知识和技能。 2.农、副业生产劳动的知识和技能。 3.服务性劳动的生产技能。 劳动技术教育的途径 首先,通过校办工厂、农场(或实验园地)的劳动进行劳动技术教育。 其次,通过服务性劳动,尤其是社会公益劳动进行劳动技术教育。 2、能够识别不同的教育功能观和功能的类型。 三、学校教育制度 (一)识记 1、教育制度与学校教育制度内涵、类型。 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目的、要求、入学条件、学制年限1.广义的教育制度指国民教育制度,是一个国家为实现其国民教育的目的,从组织系统上建立起来的一切教育设施和有关制度。 广义的教育制度包括一切教育设施。这些教育设施包括除了各级各类学校系统外,还包括儿童教育机关,如少年宫、少年之家,儿童科技站、少年体校,等等;还包括成人文化教育机关,如文化宫、博物馆、图书馆、美术馆、影剧院、俱乐部等等。广义的教育制度还包括有关规章制度,如国家教育领导体制,办学体制、招生考试制度、升留级制度、课堂管理制度、学校生活制度、奖惩制度等一系列规章制度。 狭义的教育制度指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总体系,具体及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2、教育行政体制与教育管理体制内涵、类型。校长负责制(网上的内容) 教育行政体制又称教育行政管理体制或教育管理体制,是国家管理教育事业的组织体系和相关制度的总称。主要包括国家管理教育事业的各级教育行政机构的组织形式,国家教育行政权力结构及有关教育行政制度。 教育体制的内涵 1.教育行政体制的核心是国家教育行政权力结构。(它包括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的教育行政权力分配关系,各级政府教育行政部门与其他部门之间的教育行政权力配置,教育行政机关与各级各类学校之间管理权力的划分,以及教育行政机关内部的各种权力分配关系。) 2.各级各类教育行政机构是国家教育行政体制的组织形态。国家教育行政权力结构隐含于各级各类教育行政机构之中。 3.教育行政制度是维系教育行政机构正常运转、发挥职能的基本保证。它对教育行政机构的行政活动和行政职能具有重要的规范作用。 4. 教育行政体制的形成是国家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传统和教育体制等综合作用的结果。 5. 教育行政体制作为一种社会事业管理体制,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社会背景条件的变化或教育体制本身的发展,教育行政体制必须做出与之相适应的变革。 教育行政体制的类型 国家教育行政机关行使国家教育行政权力。根据国家教育行政权力在各级教育行政机关的分配状况和结构特征,教育行政体制主要有以下两种分类方式: 1.按中央和地方的教育行政权力分配关系,可以分为中央集权制、地方分权制和中央与地方合作制。 2.按教育行政机关与政府之间的权力结构关系,可分为从属制和独立制。 教育体制管理的内涵 教育管理机构与一定的规范相结合,就构成了教育管理体制.它包括了教育行政体制和学校管理体制.教育管理体制是整个教育体制得以构成和运行的保障,它对学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和发展的方向,速度,规模有直接的影响. 校长负责制 校长负责处理学校的日常教学科研活动,完善学校的管理,校长全权代表学校并负责赋予校长决策权、指挥权、人事权和财务权,同时健全学校领导机构心机制。校长负责制体现了校本管理思想的某些精神。 3、学校概念及其基本性质(网上) “学校”一词源于民国。西周称学校为“辟雍”,是少数奴隶主贵族读书的场所。古代的学校称为庠、序、学、校、塾。在开始产生时并不都是专门的教育机构,而兼为习射、养老的场所。西汉时学校分中央和地方两种,中央设太学,地方上置学宫。唐时代办学达到古代极盛时期,学校分类更细,明清时的学校基本是承袭隋唐的,但由于科举制发展,使学校成为科举制的附庸和装饰品。清末,开始兴办近代教育,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的《钦定学堂章程》中称学校为学堂。到1907年,新式学堂遍设各地。辛亥革命后,教育部公布新学制,“学堂”一律改称“学校”,并一直沿用至今。 4、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的含义 校园文化指的是学校所具有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气氛,它包括校园建筑设计、校园景观、绿化美化这种物化形态的内容,也包括学校的传统、校风、学风、人际关系、集体舆论。心理氛围以及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和学校成员在共同活动交往中形成的非明文规范的行为准则。健康的校园文化,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启迪学生心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校园文化的特点 第一,互动性。校园文化是学校教师与学生共同创造的。第二,渗透性。第三,传承性。 校园文化的功能 1.促进师生、员工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的不断提升。素质的提升,不完全来自课堂,课堂之外的活动,包括必要的社会实践、社会调查、社会公益活动是提升素质的重要渠道。 2.塑造良好的道德情操。学生自己组织的社团活动,诸如体育竞技比赛、登山、游泳对训练体能、增强体质的好处自不待言,其中对培养团队精神、合作意识、坚忍不拔的意志力、拼搏精神、是不可或缺的手段与方式。 3.通过各种各样的文艺、体育、军训、理论探讨,学术报告,造成一种生机勃勃,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 学子们置身于这种环境之中,受这种精神的熏陶,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久而久之,就会成为一个有知识、有教养、有进取精神,有良好气质、天天向上的人。 校园文化的宗旨与任务 校园文化建设的宗旨,一句话就是有助于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即体魄健全,身心健康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学校是培养人才的园地,在这里我们的一切教学工作,一切科研工作,一切师生参与的活动,都应以学生的健康成长,成为有用人才为中心。就此而言,可以说学校的一切都是为了学生。 校园文化建设的任务,就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在这里,首要的是培养学生成为良好的“四有”公民,即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5.建立学制的依据 (一)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状况 (二)社会政治经济制度 (三)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 (四)本国学制的历史发展和国外学制的影响 (二)理解 1、教育制度和学校教育制度的发展历史和趋势;(我国) 旧中国学制(从清末开始) (一)1902年颁布的“壬寅学制”,这是中国首次颁布的第一个现代学制。 (二)1903年颁布的“癸卯学制”,该学制主要承袭了日本的学制,这是中国第一个实行的现代学制。 (三)1912年颁布的“壬子癸丑学制”该学制明显反映了资产阶级在学制方面的要求。第一次规定了男女同校,废除读经,充实了自然科学的内容,将学堂改为学校。 (四)1922年颁布的“壬戌学制”(又称新学制或六三三学制) 新中国的学制 1.革命战争年代,我国解放区的教育主要分为干部教育和群众教育。 2.坚持的三原则“干部教育重于群众教育;在干部教育中,在职干部的提高重于未来干部的培养;群众教育中成人教育重于儿童教育。 (一)1951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新学制(标志着我国学制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 (二)1958年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多快好省地发展教育事业,必须动员一切积极因素。在指导上确立了“三个结合”“六个并举”的原则。 (三)1985年颁布《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根本目的是提高中华民族素材,多出人才,出好人才。义务教育具有明显的强制性,它规定把普及义务教育的责任交给地方。目前在义务教育教育年限方面,我国实行“六三制”、“五四制”“五三制”、九年一贯制以及幼儿园、小学、初中一贯制等多种形式;要调整中等教育结构,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改革高等教育;要加强领导,保证教育改革的顺利进行。 (四)1993年颁布《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确定了20世纪末教育发展的总目标;调整中等教育结构;改革办学体制;改革高校的招生和毕业分配制度;改革和完善教育投资体制。 (五)教育部《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 (1)努力提高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水平和质量,为2010年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打好基础。 (2)深化农村教育改革,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推进“三教统筹”和“农科教”结合 (3)落实“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加大投入,完善保障机制 (4) 建立和健全助学制度,扶持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接受义乌教育 (5)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目标,加快考试评价制度改革 (6)积极推进普通高中、学前教育和特殊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7)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多样化的成人教育和继续教育。 (8)健全教育督导与评估体系,保障教育发展与改革目标的实现。 (9)深化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探索建立现代学校制度。 我国学制进一步改革的基本原则 1. 教育结构必须适应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以利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2.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结合 3.普及与提高相结合 4.稳定性与灵活性相结合 2、了解学校在东西方文明社会产生、 发展的历史。 3、我国教育行政体制的历史和变革,小学内部领导体制的演变、现状及未来改革的重要方向。 4、我国学校现有的运行机制及其创新 (三)运用 1、运用相关理论分析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制度、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问题。 2、能够根据校园文化特征和校园文化理论,为创建理想的学校组织文化提供基本思路。 3、能够对进一步实施和完善校长负责制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四、教师与学生 (一)识记 1、教师的职业角色、职业特征。 现代教师应扮演的社会角色不是单一的,而是多重的。根据现代社会和学生个体发展的需要,教师的职业角色应是人类文化的传递者、学生心灵的塑造者、集体活动的领导者、学生家长的代理人、学生的知心朋友、心理健康的维护者。 教师的职业特点可以归纳为复杂性、针对性和示范性。复杂性主要是因为教师面对的是复杂的、个性化的活生生的人,教师的劳动过程是综合使用脑力和体力的过程,而劳动成果又是无形的产品。所以效果不仅取决于教师自身的努力,而且取决于教育对象即学生的状态。针对性主要是指教师面对个性迥异的学生个体,教师既要考虑普遍性又要考虑特殊性,要因材施教、有的放矢。示范性指的是教育者的榜样示范作用。 2、教师的权利和义务。 一、教师享有以下权利: 1、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 2、从事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参加专业的学术团体,在学术活动中充分发表意见; 3、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评定学生的品行和学业成绩; 4、按劳获取工资报酬,享受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以及寒暑假的带薪休假; 5、对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 6、参加进修或者其他方式的培训。 二、教师应当履行下列义务: 1、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 2、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守规章制度,执行学校的教学计划,履行教师聘约,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 3、对学生进行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的教育和爱国主义、民族团结的教育,法制教育以及思想品德、文化、科学技术教育,组织,带领学生开展有益的社会活动; 4、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 5、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者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现象; 6、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育教学业务水平。 3、教师专业发展、阶段及其途径。 倾心营造学习氛围 精心谋划发展动力 4、校长的职责和素质要求。 职责 1.全面主持学校行政工作.正确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法规,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团结,依靠教职工,保证办学的社会主义方向,积极稳妥地推进教育改革,按教育规律办学,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领导制定学校的发展规划和学年,学期工作计划,并认真组织实施,检查和总结. 3.根据学校规模,编制标准,实施需要和有关规定,设置学校管理的组织机构,选任各层次的干部,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 4.领导和组织德育工作.把德育放在首位,坚持"管理育人,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的 作方针,会同学校党支部建设精干得力的德育工作队伍,采取切实措施,加强对学生的政治,思想,品德教育. 5.领导和组织教学工作.坚持学校工作以教学为主,按照国家统一编制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课程标准),遵循教学规律组织教学,建立和完善教学管理系统,搞好教学常规管理,深入教学第一线,正确指导教师进行教学改革,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6.领导和组织体育卫生,美育,劳动教育工作.妥善处理"五育"之间的关系,保证学校体育卫生,美育,劳动教育工作生动活泼,确有成效地开展. 7.领导教师队伍建设工作.重视教师队伍建设,注重培养青年教师,组织教师进修,不断提高政治思想,职业道德,文化业务水平,充分调动他们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8.领导后勤工作.贯彻勤俭办学原则,坚持后勤工作为教学,为师生服务的方向,关心师生生活,保护师生健康,严格管理校产和财务,搞好校园建设,逐步改善办学条件和教职工福利. 9.努力争取社会各方面对学校工作的支持和帮助,代表学校协调,处理公共关系. 10.领导校长室的工作,协调好学校行政管理人员之间的关系. 11.民主管理学校.凡学校的重要问题在决策前主动征求党支部的意见,听取教代会的意见,自觉接受党支部和群众的监督. 12.副校长是校长的助手,协助校长负责某几方面的工作. 素质要求 一、具有高度的政治思想素质 (一)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并能自觉地运用这些理论来指导自己的工作实践,树立科学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政策,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立志献身于人民的教育事业。(二)明确我国现行的各种法律法规,尤其要掌握有关的教育教学法规,依法治校、依法治教,使教育走上法制化的轨道。(三)勤政廉政,一心为公,以身作则。校长是学校工作的决策者和指挥者,必须发挥自己的先锋、模范作用,树立起威信,依靠自己的影响力,充分发挥学校组织效能,实现学校教育管理目标。同时,校长作为学校行政的最高领导者,要廉洁自律,自觉接受监督,使学校成为一个廉洁的、有战斗力的集体。 二、具备较好的业务技能素质 1、有较高的教育教学水平。2、科学管理学校的能力。3、具备攻关能力。 三、具备深厚的文化素质 1.科学管理学校的知识。 2. 全面、系统的文化知识。 3. 有继续学习的能力和水平。 4. 有很好的语言和书面表达能力。 四、具备良好的心理品质 1.要有健康的情绪。 2.要有坚强的意志。3.要有宽阔的胸怀。 5、学生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学生群体文化的特征 6、学生的权利和义务(69) 7、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及小学生的学习规律 (二)理解 1、教师职业及中国教师职业的发展历史 2、教师和学生关系的变化 2、校长的地位和作用。 (三)运用 1、根据教师专业发展理论,明确自己专业发展目标,能够对自己的教师职业生涯进行规划。 2、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学校发展的需要,能够准确定位中学校长的职责和作用。 3、能够根据对教师学生地位的认识,确立自己对良好师生关系的认识。 五、课程 (一)识记 1.课程概念(广义与狭义) 广义的课程是指为了实现教育目的而规定的学生应该学习的所有学科与应该从事的所有活动的总和及其有计划的进程。 狭义的课程是指学生在学校应该学习的学科、应该从事的活动内容及其有计划的进程。 2.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 国家课程亦称“国家统一课程”,它是自上而下由中央政府负责编制、实施和评价的课程。负责国家课程的课程编制中心一般具有如下特征: (1)权威性。课程编制中心的权威性来自政府赋予它们的职责以及法律赋予它们的合法性。(2)强制性。 在绝大多数国家,课程编制中心负责编制的课程是强制执行的,其中包括课程标准、教材、教师用书、习题集等。 在我国,国家课程是由教育部根据不同阶段教育的性质和基本任务而制定的,它同时也规定了基础教育阶段课程的设备、各类课程的基本标准以及合理的课程比例等。从课程实施的性质上说,国家课程是一种集权制的课程开发与管理模式,它集中体现了国家的教育目的、培养目标、民族的需求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可以确保国家所实施的课程能够反映国家意志。 一般采取专家(主要是学科专家)来制定, 采取研制-开发-推广的开发模式, 实施“中央-外围”的政策。国家课程对教育提出的基本要求和共同的质量标准具有较强的权威性和一定的强制性。 地方课程又称地方本位课程,是指地方各级教育主管部门根据国家课程政策,以国家课程标准为基础,在一定的教育思想和课程观念的指导下,根据地方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水平及其对学生发展的特殊需要,充分利用地方课程资源而开发、设计、实施的课程。是省级课程。它是不同地方对国家课程的补充,反映了地方和社区对学生素质发展的基本要求,具有鲜明的地域色彩。 地方课程作为国家基础教育宏观课程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国家课程的有机补充,又是学校课程的重要依据。 学校课程是由学生所在学校的教师编制、实施和评价的课程,也成为校本课程。具体来说,它就是某一类学校或某一级学校的个别教师、部分教师或全体教师,根据国家制定的教育目的,在分析本校外部环境和本校内部环境的基础上, 针对本校、 本年级或本班级特定的学生群体,编制、实施和评价的课程。 校本课程的编制与开发是为了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满足学生的多种选择,促进学生多方面的发展,同时也是为了逐步形成学校的办学特色。校本课程通常由校长、教师来制定,采用实践-评估-开发的课程开发模式,实施“问题解决”和“自下而上”的政策,满足学校的差异性,通常以选修课的形式出现,学校课程的开发可分为新编、改编、选择和单向活动设计等。 3.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科书 在我国,课程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即课程计划(教学计划)、学科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材。 (一)课程计划 1.课程计划的概念:课程计划是根据教育目的和不同类型学校的教育任务,由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有关教学和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 2.课程计划的组成部分 (1)课程设置。(是课程计划的首要问题。它是根据教育目的、学校的具体任务和修业年限制定的。) (2)课程开设顺序。 (3)教学时数 (4)学年编制和学周安排 3.制定课程计划的原则 (1)教学为主,全面安排 (2)互相衔接,相对完整 (3)突出重点,注意联系 (4)统一性、稳定性和灵活性相结合 (二)学科课程标准和教材 1.学科课程标准 学科课程标准是根据课程计划以纲要形式编订的有关课程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它规定课程的知识范围、深度、体系、教学进度和教学法的要求。 2.教材 教材是根据学科课程标准系统阐述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它是知识授受活动中的主要信用媒介,是课程标准的进一步展开和具体化。教材是学生获取系统知识的重要工具,也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 3.编写课程标准和教材应遵循的原则 (1)思想性和科学性统一 (2)理论联系实际 a.学科课程标准和教材的编写不仅要有利于学生掌握科学的系统的基础知识,还要有利于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b.学科课程标准和教材还必须规定一定数量的实验、实习、习题和练习、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c.为了更好地为本地区的经济服务,还可以因地制宜地编写一些乡土教材。 (3)稳定性和时代性相结合 (4)系统性和可接受性 4.活动课程论、要素课程论、结构课程论 活动课程论指以经验为中心的课程理论。奠定活动课程论理论基础的是19世纪至20世纪初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他认为“学校科目相互关系的真正中心,不是科学,不是文学,不是历史,不是地理,而是儿童本身的社会活动。”主张编制课程应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发展顺序相一致,使学生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知识。提倡学生“在做中学”。他认为传统的学科课程论不能照顾学生的需要、兴趣和个性,提出在活动中学习,通过活动获得经验,培养兴趣,解决问题,培养科学的思想、态度和思维方法。 要素主义课程论的产生源于对杜威为代表的实用主义“儿童中心”课程的反思。该理论流派认为,儿童中心的课程难以保证学生获得基本的知识技能,而教育和课程应当将人类文化要素传授给下一代。简言之,课程应当以文化要素为基础,而不是以儿童的生活经验为基础。因此,要素主义课程论重视系统知识的传授,重视传统的学科课程。1、必须以课程目标为主要依据。2.必须适应学生的特点3.注重内容的基础性4.应贴近社会生活与学生生活 布鲁纳是结构主义课程论的创始人,代表作有《教育过程》(1959)、《教学论》 (1966)、《教育过程再探》(1971)等。其基本思想是:强调在科技革命和知识激增的条件下,必须按结构主义原理进行课程改革,让学生掌握科学知识的基本结构,即基本原理或基本概念体系;强调得到的概念越基本,概念对新问题的适用面就越广;断言在结构主义课程前提下,任何学科都能够有效地教给任何发展阶段的任何儿童;强调不仅要教出成绩良好的学生,而且还要帮助每个学生获得智力上的发展,为此就要抛弃传统的复现法,代之以有-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浙江省 教师 招聘 统考 教育 基础 复习资料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仙人****88】。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仙人****88】,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仙人****88】。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仙人****88】,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