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版初中化学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一单元盐化肥易混淆知识点.docx
《通用版初中化学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一单元盐化肥易混淆知识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通用版初中化学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一单元盐化肥易混淆知识点.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通用版初中化学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一单元盐化肥易混淆知识点 1 单选题 1、小明家的芹菜茎秆细弱,为了避免其倒伏。他应施加的化肥是( ) A.KOHB.Ca3(PO3)2C.K2CO3D.CO(NH2)2 答案:C 小明家的芹菜茎秆细弱,施钾肥可免其倒伏;A、KOH含有钾元素,但具有强烈的腐蚀性,不能用作钾肥,故选项错误;B、Ca3(PO4)2中含有磷元素,属于磷肥,故选项错误;C、K2CO3中含有钾元素,属于钾肥,故选项正确; D、CO(NH2)2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故选项错误。故选C。 2、下列除去物质中所含少量杂质的方法错误的是 选项 物质 杂质 除杂质的方法 A 稀硫酸 铜 过滤 B CaSO4溶液 稀硫酸 过量CaCO3 粉末、过滤 C FeCl2溶液 CuCl2 过量铁粉、过滤 D 二氧化碳 一氧化碳 点燃 A.AB.BC.CD.D 答案:D A、铜不溶于稀硫酸,通过过滤可除去,正确; B、CaCO3 + H2SO4=CaSO4+ H2O + CO2↑,无新的杂质生成,通过过滤除去过量的碳酸钙,正确; C、Fe+CuCl2=Cu+FeCl2,无新的杂质生成,通过过滤除去过量的铁粉,正确; D、二氧化碳不可燃也不支持燃烧,故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燃烧不起来,不能通过点燃除去,错误。 故选D。 小提示:除去杂质的原则是所加试剂只与杂质反应,且不产生新的杂质。 3、若利用碱的性质进行下列实验,不能达到相应目的的是 A.分别加入少量Mg(OH)2固体,根据是否溶解,可鉴别稀盐酸和Na2CO3溶液 B.分别加入适量水溶解,根据温度是否明显升高,可鉴别NaOH固体和NaCl固体 C.分别加入Ba(OH)2溶液,根据是否产生沉淀,可鉴别MgCl2溶液和Na2SO4溶液 D.分别加入熟石灰粉末研磨,根据是否产生氨味,可鉴别(NH4)2SO4固体和K2SO4固体 答案:C A、氢氧化镁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氢氧化镁与碳酸钠不反应,可以根据是否溶解,鉴别稀盐酸和Na2CO3溶液,不符合题意; B、氢氧化钠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氯化钠溶于水温度变化不大,可以根据温度是否明显升高,鉴别氢氧化钠固体和氯化钠固体,不符合题意; C、氢氧化钡能与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和氯化钡,氢氧化钡能与硫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钡和氢氧化钠,均有白色沉淀产生,无法根据是否产生沉淀,鉴别MgCl2溶液和Na2SO4溶液,符合题意; D、熟石灰能与硫酸铵反应生成氨气,熟石灰与硫酸钾不反应,故根据是否产生氨味,可鉴别(NH4)2SO4固体和K2SO4固体,不符合题意。 故选C。 4、下列关于碳酸钙的说法错误的是 A.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 B.实验室常用碳酸钙与稀硫酸反应制取CO2 C.碳酸钙可用作补钙剂 D.石灰浆粉刷墙壁,“出汗”后变成碳酸钙 答案:B A、石灰石、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说法正确;故不符合题意; B、实验室常用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制取CO2,不是用稀硫酸,说法错误;故符合题意; C、碳酸钙中含有钙元素,因此碳酸钙可用作补钙剂,说法正确;故不符合题意; D、石灰浆为氢氧化钙,粉刷墙壁后,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水和碳酸钙,因此“出汗”后变成碳酸钙,说法正确;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B 5、化肥碳酸铵、硫酸钾均为白色固体。分别取少量固体进行下列实验,不能将两者区别出来的是 A.与熟石灰粉末混合研磨B.加入稀盐酸中 C.加入BaCl2溶液中D.加入Ba(OH)2溶液中 答案:C A.碳酸铵能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氨气,而硫酸钾与熟石灰不反应,现象不同,所以可以将二者鉴别开,不符合题意; B.碳酸铵能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而硫酸钾与盐酸不反应,现象不同,所以可以将二者鉴别开,不符合题意; C.碳酸铵和硫酸钾均能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所以现象相同,无法鉴别,符合题意; D.碳酸铵能与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白色沉淀,同时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氨气,而硫酸钾与氢氧化钡反应只能产生白色沉淀,现象不同,所以可以将二者鉴别开,不符合题意。 故选C。 小提示:根据物质的不同性质、物质间反应的现象来分析解答。 6、化肥对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具有重要作用。某同学设计了如图实验对几种化肥进行简易鉴别: 取少量固体分别进行实验,如表方案中不合理的是( ) 选项 实验① 实验② A 观察固体颜色 与熟石灰粉末混合研磨 B 观察固体颜色 加入Ba(NO3)2溶液中 C 加入足量水中 加入AgNO3溶液中 D 加入足量水中 加入Ba(OH)2溶液中 A.AB.BC.CD.D 答案:C A、磷矿粉是灰白色的,而氯化铵和硫酸钾是白色的,首先根据颜色鉴别出磷矿粉;氯化铵与熟石灰混合研磨时会释放出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而硫酸钾与熟石灰不反应,所以可与熟石灰粉末混合研磨鉴别开氯化铵和硫酸钾,方案合理,不符合题意; B、磷矿粉是灰白色的,而氯化铵和硫酸钾是白色的,首先根据颜色鉴别出磷矿粉;氯化铵与硝酸钡溶液不反应,而硫酸钾与硝酸钡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所以可用Ba(NO3)2溶液鉴别开氯化铵和硫酸钾,方案合理,不符合题意; C、磷矿粉难溶于水,而氯化铵和硫酸钾都能溶于水;氯化铵能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硫酸钾能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微溶于水的硫酸银白色沉淀,现象相同,无法区分,方案不合理,符合题意; D、磷矿粉难溶于水,而氯化铵和硫酸钾都能溶于水;氯化铵能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释放出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硫酸钾能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现象不同,可以鉴别,方案合理,不符合题意。故选C。 7、证据推理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对下列事实或做法解释正确的是 A.氧化物中含有氧元素,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B.铵态氮肥与碱性物质混合后会降低肥效所以使用尿素(CO(NH2)2)时也不能与碱性物质混用 C.碱溶液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所以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的溶液一定是碱的溶液 D.H2点燃之前需要检验纯度,所以点燃其他可燃气体之前也需要验纯 答案:D A、氧化物是指某一化合物组成中只含两种元素,且其中一种一定为氧元素。故氧化物中含有氧元素,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例如:氯酸钾含有钾、氯、氧三种元素,但不是氧化物,此选项错误; B、铵态氮肥与碱性物质混合后会降低肥效,尿素虽然是氮肥,但它是有机氮肥,不是铵态氮肥,不存在铵根离子,所以无法与碱反应,故尿素能与碱性物质混合使用,此选项错误; C、碱能使酚酞溶液变红,但能使酚酞变红的溶液不一定是碱,例如:碳酸钠溶液显碱性,能使酚酞溶液变红,但碳酸钠属于盐,此选项错误; D、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后点燃可能发生爆炸,点燃氢气前需要检验氢气的纯度,为防止发生爆炸,所以点燃所有的可燃性气体之前都需要验纯,此选项正确。 故选D。 8、课外实验具有趣味性、实践性等特点。鸡蛋壳成分的探究过程如下,其中正确的是 A.实验①证明蛋壳成分是CaCO3 B.实验②可证明蛋壳中含钙元素 C.实验③得到的固体能与水反应 D.实验中每步操作都是规范的 答案:C A、将食醋加到碎蛋壳中,有气泡产生,说明食醋能与蛋壳中的某种物质反应,但是不能说明蛋壳的成分是碳酸钙,因为食醋与活泼金属、其它碳酸盐都能反应产生气泡,不符合题意; B、将水和酚酞溶液加到碎蛋壳中,溶液不变色,说明溶液显中性或酸性,不能证明蛋壳中含有钙元素,不符合题意; C、由②可知,碎蛋壳本身不能使酚酞试液变色,蛋壳灼烧后,加入水和酚酞溶液,溶液变红色,说明灼烧后的物质与水发生了反应,生成的物质显碱性,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符合题意; D、胶头滴管加液时,既不能伸入容器,更不能接触容器,应垂直悬空于容器上方0.5cm处。图中胶头滴管的用法不规范,不符合题意。 故选C。 9、保护环境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下列做法不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是 A.分类回收生活垃圾B.合理施用化肥农药 C.工业废水灌溉农田D.研制开发清洁能源 答案:C A、分类回收生活垃圾,能够帮助利用可回收垃圾,有效防止环境污染,不符合题意; B、合理施用化肥农药,能够有效防止水土污染,不符合题意; C、工业废水灌溉农田,会造成水土污染,符合题意; D、研制开发清洁能源,能够有效防止空气污染,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0、下列各物物质在同一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的是 A.NaOH、FeCl3、K2SO4B.NaCl、HNO3、AgNO3 C.NaCl、K2CO3、Ca(OH)2D.KNO3、NaCl、Ba(OH)2 答案:D A选项中氢氧化钠和氯化铁反应生成沉淀;B选项氯化钠和硝酸银反应生成沉淀;C选项碳酸钾和氢氧化钙产生沉淀;D选项中硝酸钾、氯化钠和氢氧化钡不反应能大量共存;故答案选择D 11、已知生活中厕所清洁剂的pH=1,厨房的清洁剂的pH=12。下列关于两者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厕所清洁剂加水稀释,溶液pH升高B.厨房清洁剂可能含有NaOH C.混合使用能提高两者的清洁效果D.厕所清洁剂可能使铁制下水道腐蚀 答案:C 溶液的pH小于7,溶液呈酸性,pH越小,酸性越强;溶液的pH大于7,溶液呈碱性,pH越大碱性越强;pH等于7,溶液呈中性。A. 厕所清洁剂加水稀释,溶液酸性变弱,pH升高,正确; B. 厨房清洁剂可能含有NaOH,因氢氧化钠溶液的pH大于7,正确;C. 混合使用,二者会发生反应,能降低两者的清洁效果,错误; D. 厕所清洁剂的pH=1,溶液呈酸性,可能含有某种酸,铁是活泼金属,能与酸反应,厕所清洁剂可能使铁制下水道腐蚀,正确。故选C。 12、氢氧化钠的俗称是 A.纯碱B.小苏打C.熟石灰D.烧碱 答案:D A. 纯碱是碳酸钠,不符合题意; B. 小苏打是碳酸氢钠,不符合题意; C. 熟石灰是氢氧化钙,不符合题意; D. 烧碱是氢氧化钠,符合题意。故选D。 13、粗盐含有少量的MgCl2,CaCl2,Na2SO4等杂质,为了将杂质除干净,先向粗盐溶液中分别加入过量的①NaOH②Na2CO3③BaCl2溶液,过滤,再加入④稀盐酸使溶液的pH=7将最后所得溶液进行蒸发可得到精盐,加入溶液的先后顺序错误的是( ) A.②③①④B.③②①④C.①③②④D.③①②④ 答案:A NaOH去除MgCl2,Na2CO3去除CaCl2,BaCl2去除Na2SO4。唯一需要确定的顺序是氯化钡需要在碳酸钠之后,因为如果氯化钡靠后,过量的氯化钡无法被去除。故选A。 14、化肥和农药影响农作物的产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使用化肥越多,农作物产量越高 B.铵态氮肥与熟石灰混合使用可以提高肥效 C.大量使用农药会导致土壤和食品污染,因此要杜绝使用农药 D.适当增大蔬菜大棚内二氧化碳的浓度,可以促进蔬菜的光合作用 答案:D A、化肥过多的施用不仅对农作物造成不好的影响,也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不符合题意; B、铵态氮肥与碱性物质混合后能放出氨气,降低肥效;熟石灰显碱性,铵态氮肥不能与熟石灰混合使用,不符合题意; C、农药能杀灭病虫害,不能杜绝使用农药,应合理使用,不符合题意; D、植物进行光和作用时需要二氧化碳,所以为促进光合作用的进行,可在大栅内适当增大二氧化碳的浓度,符合题意。故选D。 15、某些金属氢化物与水反应可生成碱和氢气,如:NaH+H2O═NaOH+H2↑,则CaH2与足量Na2CO3溶液之间发生反应的产物是( ) A.CaCO3、NaOH和H2 B.Ca(OH)2和H2 C.NaOH和Ca(OH)2D.Ca(OH)2、CaCO3和H2 答案:A 试题分析:根据所提供的知识可知,氢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和氢气,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碳酸钙,故发生反应的产物是碳酸钙、氢氧化钠、氢气,选A 考点:金属氢化物的性质 多选题 16、一包固体粉末可能含有硝酸钠、碳酸钙、氢氧化钠、氯化铜、氯化钠和硝酸钙中的一种或几种。为确定其组成,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该混合物中一定含有碳酸钙、氢氧化钠、氯化铜、硝酸钙 B.蓝色溶液B呈中性 C.无色溶液A的溶质最多有3种 D.该混合物中一定不含氯化钠,可能含有硝酸钠 答案:AD 分析:向19.8g沉淀中加入过量稀硝酸后,得到无色气体4.4g, CaCO310010g+2HNO3=Ca(NO3)2+H2O+CO2444.4g↑ ,所以19.8g沉淀中碳酸钙的质量为10g,一定还有其它沉淀,而硝酸钠、碳酸钙、氢氧化钠、氯化铜、氯化钠和硝酸钙中能产生沉淀的除了碳酸钙外,只有氢氧化钠与氯化铜反应可以得到氢氧化铜沉淀,则氢氧化铜沉淀的质量为19.8g-10g=9.8g 。 A. 固体粉末可能含有硝酸钠、碳酸钙、氢氧化钠、氯化铜、氯化钠和硝酸钙中的一种或几种,加入足量的水后,形成19.8g沉淀和无色溶液A,向沉淀中加入过量稀硝酸,碳酸钙与稀硝酸反应会产生无色气体二氧化碳,蓝色溶液B是由沉淀氢氧化铜与稀硝酸反应生成的硝酸铜表现出的蓝色,说明该混合物中一定含有碳酸钙、氢氧化钠、氯化铜;向无色溶液A中通入二氧化碳后产生白色沉淀,二氧化碳与其中的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碳酸钠与硝酸钙反应可以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所以该混合物中一定含有硝酸钙。所以该混合物中一定含有碳酸钙、氢氧化钠、氯化铜、硝酸钙。故A符合题意; B. 向19.8g沉淀中加入过量稀硝酸,形成蓝色溶液B中含有过量的稀硝酸,所以蓝色溶液B呈酸性。故B不符合题意; C. 无色溶液A中通入二氧化碳后与过量的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碳酸钠与硝酸钙反应产生白色沉淀碳酸钙,所以无色溶液A中一定含有氢氧化钠和硝酸钙;向无色溶液A中加入足量的稀硝酸和硝酸银,产生氯化银白色沉淀,所以无色溶液A中一定含有氯化钠(由氢氧化钠与氯化铜反应可以得到氯化钠或原混合物中含有氯化钠),无法检验是否含有硝酸钠(不与气体物质反应),所以无色溶液A中的溶质最多有氢氧化钠、硝酸钙、氯化钠和硝酸钠(可能含有)4种。故C不符合题意; D. 由以上分析可得,19.8g沉淀中碳酸钙的质量为10g,氢氧化铜沉淀的质量为19.8g-10g=9.8g ,根据CuCl213513.5g+2NaOH=Cu(OH)2989.8g↓+2NaCl ,氯化铜中氯元素的质量为:13.5g×71135=7.1g ,将向无色溶液A分为等质量的两部分,其中一份加入足量的稀硝酸和硝酸银,产生氯化银白色沉淀14.35g,氯化银中氯元素的质量为:14.35g×35.5143.5=3.55g ,无色溶液A中含有的氯元素质量为3.55g×2=7.1g,即氯化银中的氯元素全部来自氯化铜,所以原混合物中一定不含氯化钠,但是硝酸钠不参与反应,无法检验原混合物中是否含硝酸钠,所以该混合物中一定不含有氯化钠,可能含有硝酸钠。故D符合题意。 故选AD。 小提示:本题中确定原混合物中是否含有氯化钠,需要看氯化银中的氯元素是否全部来自氯化铜。 17、已知:Mg(OH)2260℃MgO+H2O,CaCO3900℃CaO+CO2↑。某水垢为Mg(OH)2、CaCO3的混合物,现进行如下实验:称取25.8g此水垢,加热一段时间后,固体质量变为19.6g。将产生的气体通入足量石灰水中,得到10.0g固体。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加热产生了1.8g水 B.剩余固体为MgO和CaO的混合物 C.水垢中Mg(OH)2与CaCO3的质量比为29:50 D.取两份质量相同的水垢,一份直接与盐酸反应,一份加热后再与盐酸反应,消耗HCl的质量相等 答案:BC 分析:根据氢氧化镁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氧化镁和水,碳酸钙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等知识进行计算。 A、将产生的气体通入足量石灰水中,得到10.0g固体,该固体为碳酸钙, 设参加反应的二氧化碳的质量为x。 CaOH2+CO2=CaCO3↓+44100x10gH2O 44100=x10g x=4.4g 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的总质量为25.8g﹣19.6g=6.2g,水质量为:6.2g﹣4.4g=1.8g,故选项正确; B、无法判断水垢是否完全反应,剩余的固体中可能还存在没有反应碳酸钙和氢氧化镁,故选项错误; C、设氢氧化镁的质量为y,碳酸钙的质量为z。 MgOH2260℃MgO+H2O5818y1.8g 5818=y1.8g y=5.8g CaCO3900℃CaO+CO2↑10044z4.4g 10044=z4.4g z=10g 所以水垢中Mg(OH)2与CaCO3的质量比为5.8g:10g=29:50,但是此时水垢有没有完全反应不能确定,所以无法判断,故选项错误; D、氢氧化镁、碳酸钙和盐酸反应氯化钙、氯化镁,氢氧化镁、碳酸钙加热后得到氧化镁和氧化钙,然后与盐酸反应最终也转化成氯化镁、氯化钙,依据氯原子守恒可知,消耗盐酸的质量相等,故选项正确。 故选:BC。 18、下列各实验方案能达到其实验目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鉴别黄铜和黄金 分别取样,滴加稀盐酸 B 除去CaCl2溶液中混有的HCl 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钙溶液 C 除去CO,中混有的CO 点燃 D 除去粗盐中的少量泥沙 溶解、过滤、蒸发 A.AB.BC.CD.D 答案: A、黄铜指铜锌合金,取样加入稀盐酸,黄铜有气泡产生,黄金与稀盐酸不能发生反应,无气泡产生,能够达到实验目的。 B、除去CaCl2溶液中混有的HCl,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钙溶液,虽然能够除去稀盐酸,但是带入新的杂质氢氧化钙,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C、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不能够通氧气点燃,这是因为除去气体中的气体杂质不能使用气体,否则会引入新的气体杂质,且少量的一氧化碳不能被点燃,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D、除去粗盐中的少量泥沙,溶解、过滤能够除去不溶于水的泥沙,蒸发水后得到盐,能够达到实验目的。 故选:AD。 小提示: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19、下表选项中,除去物质中所含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 所含杂质 除去杂质的方法 A 氯化钠溶液 氢氧化钠 加入盐酸至恰好完全中和 B 铁粉 铜粉 加入过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 C 氮气 二氧化碳 将气体缓缓通过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后干燥 D 氯化钾溶液 氯化铜 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至不再产生沉淀 A.AB.BC.CD.D 答案:AC A、氢氧化钠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加入盐酸至恰好完全中和,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选项A正确; B、铁粉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溶液和氢气,铜不与稀盐酸反应,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选项B错误; C、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氮气不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再干燥,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选项C正确; D、氯化铜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氯化钠,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氯化钠,不符合除杂原则,选项D错误。 故选:AC 20、对化学反应A+B=C+D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若A是稀硫酸,则生成物质中一定有水 B.若C、D是盐和水,则A、B不一定是酸和碱 C.若A是可溶性碱,B是可溶性盐,则C、D不可能是两种沉淀 D.若A、B、C、D都是化合物,则该反应不一定是复分解反应 答案:BD A、若A是稀硫酸,生成物质中不一定有水,如硫酸与氯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盐酸,选项说法错误;故不符合题意; B、若C、D是盐和水,则A、B不一定是酸和碱,如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选项说法正确;故符合题意; C、若A是可溶性碱,B是可溶性盐,则C、D可能是两种沉淀,如Ba(OH)2+CuSO4=Cu(OH)2↓+BaSO4↓,选项说法错误;故不符合题意; D、若A、B、C、D都是化合物,则该反应不一定是复分解反应,如CO2+2NaOH═Na2CO3+H2O,选项说法正确;故符合题意; 故选BD。 21、将物质甲滴入装有物质乙的试管中,两物质充分反应。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为稀硫酸,若反应有气泡产生,则生成的气体一定是H2 B.甲为AgNO3溶液,乙为Cu片,根据现象可判断金属活动性:Cu>Ag C.甲为Ca(OH)2溶液,乙为Na2CO3溶液,反应产生白色沉淀 D.甲为稀盐酸,乙为Ca(OH)2,该反应可应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症 答案:BC A、X为稀硫酸,若反应有气泡产生,则生成的气体不一定是H2,也可能是二氧化碳(如稀硫酸和碳酸钠反应),故选项说法错误。 B、甲为AgNO3溶液,乙为Cu片,由现象:铜片的表面覆盖一层银白色物质,可判断金属活动性:Cu>Ag,故选项说法正确。 C、甲为Ca(OH)2溶液,乙为Na2CO3溶液,两者反应生成碳酸钙的白色沉淀,反应会产生白色沉淀,故选项说法正确。 D、X为稀盐酸,Y为Ca(OH)2,两者能发生中和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由于氢氧化钙具有腐蚀性,该反应不可应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症,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C。 22、向100g含有HCl和CuCl2两种溶质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NaOH溶液并振荡,恰好完全反应,一定温度下,得到190.2g不饱和溶液M和沉淀N。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沉淀N的质量为9.8gB.原混合溶液中CuCl2的质量为13.5g C.反应后生成水的质量为9gD.原混合溶液中氯元素的质量为17.75g 答案:ABD A、向100g含有HCl和CuCl2两种溶质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NaOH溶液并振荡,氢氧化钠先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待稀盐酸完全反应后,氢氧化钠和氯化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和氯化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生成沉淀的质量为:100g+100g-190.2g=9.8g,符合题意; B、解:设原混合溶液中CuCl2的质量为x,与氯化铜反应的氢氧化钠溶质的质量为y,反应生成氯化钠的质量为z CuCl2135x+2NaOH80y=Cu(OH)2↓989.8g+2NaCl117z 13598=x9.8g x=13.5g, 8098=y9.8g y=8g, 98117=9.8gz z=11.7g 符合题意; C、与稀盐酸反应的氢氧化钠溶质的质量为:100g×20%-8g=12g 设反应生成水的质量为m,反应生成氯化钠的质量为n HCl+NaOH4012g=NaCl58.5n+H2O18m 4018=12gm m=10.8g 4058.5=12gn n=17.55g 不符合题意; 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和质量不变,生成氯化钠中氯元素的质量与原混合溶液中氯元素的质量相同,故氯元素的质量为:11.7g+17.55g×35.558.5×100%=17.75g,符合题意。 故选ABD。 23、下列各组物质反应,所得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的是 A.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所得的溶液 B.碳酸钠溶液与氯化钙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所得的溶液 C.一定量的稀盐酸与适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所得的溶液 D.相同质量、相同溶质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硫酸相混合所得的溶液 答案:AD A、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氢氧化钠溶液生成碳酸钠,碳酸钠溶液显碱性,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正确; B、碳酸钠溶液与氯化钙溶液恰好完全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所得的溶液显中性,不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错误; C、一定量的稀盐酸与适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所得的溶液显中性,错误; D、H2SO498+2NaOH80=Na2SO4+2H2O 由化学方程式可知,相同质量、相同溶质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硫酸相混合所得的溶液中氢氧化钠过量,溶液显碱性,正确。 故选AD。 24、在下列物质中滴加氢氧化钾溶液,能生成有色沉淀的是(双选) A.硫酸铜溶液B.硝酸钡溶液C.硫酸铁溶液D.稀硫酸 答案:AC A:硫酸铜溶液滴加氢氧化钾溶液产生氢氧化铜蓝色沉淀。A正确。 B:根据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可知:硝酸钡溶液滴加氢氧化钾溶液,不能反应。B错。 C:硫酸铁溶液滴加氢氧化钾溶液产生红褐色氢氧化铁沉淀。C正确。 D:稀硫酸中滴加氢氧化钾溶液生成硫酸钾和水。无明显现象。D错。 综上所述:选择AC 25、可鉴别氢氧化钠溶液和碳酸钠溶液的试剂是 A.酚酞溶液B.铁粉C.氢氧化钡溶液D.盐酸 答案:CD A、氢氧化钠和碳酸钠都显碱性,都可以使酚酞变红,故不能鉴别,故错误; B、碳酸钾和氢氧化钠与铁粉都不反应,故不能鉴别,故错误; C、氢氧化钡与氢氧化钠不反应,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钠,现象不同能鉴别,故正确; D、氢氧化钠可以和稀盐酸反应,但是没有明显现象,碳酸钠可以与稀盐酸反应放出气体,故可以鉴别,故正确。 故选:CD。 填空题 26、食盐是重要的调味品,其主要成分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蒸馒头时,既能除去面团中的酸又能使馒头变得松软,可加入小苏打,其化学式是____________。 答案: NaCl NaHCO3 根据氯化钠俗称食盐解答;根据碳酸氢钠俗称小苏打解答。食盐是重要的调味品,其主要成分是氯化钠,化学式是NaCl;碳酸氢钠俗称小苏打,化学式为NaHCO3。 27、请从下列物质中选择合适的物质,用相应序号填空。 ①碳酸钠 ②肥皂水 ③熟石灰 ④碳酸钙 ⑤碳酸氢钠 (1)俗称纯碱的是______。 (2)可改良酸性土壤的是______。 (3)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症的是______。 (4)能区分硬水和软水的是______。 答案:(1)① (2)③ (3)⑤ (4)② 解析:略 28、下图为“领取奖杯游戏”的物质阶梯。当阶梯上相邻的物质之间能发生反应,方可向上攀登。例如,攀登阶梯甲能领取奖杯。 (1)认识阶梯甲 ①阶梯上的5种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______________,俗称纯碱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 。 ②攀登过程中,H2SO4与Na2CO3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搭建阶梯乙 请你从O2、Fe、Fe2O3、HCl、NaOH中选择4种物质,写在图中相应的台阶上,能领取奖杯。________ (3)共享物质、重塑阶梯 阶梯乙搭建完成后,若在阶梯甲和阶梯乙中各选择一种物质进 行互换,也均能领取奖杯,则这两种物质是(任写一组即可)。________ 答案: 二氧化碳##CO2 Na2CO3 Na2CO3 + H2SO4 =Na2SO4 + H2O + CO2↑ 从高到低:NaOH、HCl、Fe、O2 H2SO4和HCl(或Fe和Mg) (1)①氧化物是只有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且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故只有CO2是氧化物。Na2CO3的俗称是纯碱。 ②碳酸钠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Na2CO3 + H2SO4 =Na2SO4 + H2O + CO2↑。 (2)能和CO2反应的只有NaOH,能和NaOH反应的只有HCl,能和HCl反应的有Fe和Fe2O3,但是能和O2反应的只有Fe,所以由高到低分别是NaOH、HCl、Fe、O2。 (3)根据物质分类,H2SO4和HCl互换,酸可以和活泼金属反应,可以和碱反应,可以和碳酸盐反应。Fe和Mg可以互换,都是活泼金属,都能与酸反应,也都能喝氧气反应。 29、为了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我国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碳中和”是指在规定时期内实现排放多少CO2就做多少抵消措施来达到平衡,实现CO2净零排放)。如图是“碳中和”部分过程示意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大气中CO2含量的不断上升,从而导致 _____效应增强,使全球气候变暖。 (2)生物固碳: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主要化学反应原理为:6CO2+6H2O光叶绿素C6H12O6(葡萄糖)+6O2,该过程中将太阳能转化为 _____能。 (3)化学固碳;以CO2和NH3为原料生产尿素[CO(NH2)2)]是实现“碳中和”范例之一,其中合成的尿素在农业生产中常用作 _____肥(填“氮”、“磷”或“钾”)。 (4)减少CO2排放:氢气是21世纪正在开发利用的一种新能源。使用氢能源能有效减少CO2的排放。我国科学家研究的一种储氢、释氢材料为AlH3,其中释放氢能原理是利用AlH3与H2O发生反应生成Al(OH)3和H2,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 (5)为了控制大气中CO2的含量相对稳定,下列采取的措施可行的是 。 A.积极开展绿化国土的行动,建立绿色家园 B.提高煤炭产量,增加火力发电在电力生产中的比例 C.鼓励使用电动汽车,加快充电桩的配套设施建设 D.积极开发利用风能、太阳能、地热能和潮汐能 答案:(1)温室 (2)化学 (3)氮 (4)AlH3+3H2O= Al(OH)3+3H2↑ (5)ACD (1)大气中CO2含量的不断上升,从而导致温室效应增强,故填温室。 (2)绿色植物光合作中,绿色植物将太阳能转化为有机物中的化学能,故填化学。 (3)尿素中仅含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氮元素,属于氮肥,故填氮。 (4)AlH3与H2O发生反应生成Al(OH)3和H2,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为:AlH3+3H2O= Al(OH)3+3H2↑。 (5)A 积极开展绿化国土的行动,建立绿色家园,能够吸收更多的二氧化碳,选项正确; B 增加火力发电在电力生产中的比例会燃烧更多的煤炭,会释放更多的二氧化碳,选项错误; C 鼓励使用电动汽车,加快充电桩的配套设施建设,减少机动车尾气的排放量,也减少了二氧化碳的排放,选项正确; D 积极开发利用风能、太阳能、地热能和潮汐能,代替化石燃料的燃烧,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选项正确,故填ACD。 30、学习了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的性质后,发现有很多不同类别的物质在发生反应时都有盐生成(其他物质省略),如图所示。请回答: (1)若盐是硫酸钾,则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2)若盐是氯化亚铁,则在已显示的变化中可以通过置换反应来实现的有____________(填序号)。 (3)若盐是硝酸铜,则由⑦来实现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属于___________(填基本反应类型)反应。 (4)图中⑤处应补充的文字是___________________(写一种,不能与图中已有信息重复)。 答案: H2SO4+2KOH=K2SO4+2H2O ④⑥ CuSO4+BaNO32=BaSO4↓+CuNO32 复分解 金属氧化物+酸(或非金属氧化物+碱) (1)若盐是硫酸钾,①处是酸+碱,所以反应方程式为H2SO4+2KOH=K2SO4+2H2O; (2)若盐是氯化亚铁,分析形成盐的8个反应,通过置换反应来实现的是⑥金属+盐,如Fe+CuCl2=FeCl2+Cu与④金属+酸,如:Fe+2HCl=FeCl2+H2↑; (3)若盐是硝酸铜,通过⑦处盐+盐的反应生成,盐+盐的反应条件是盐和盐都能溶于水,生成物有沉淀、气体或水,所以反应方程式为条CuSO4+BaNO32=BaSO4↓+CuNO32,反应类型为复分解反应; (4)依据酸碱盐的性质可知,图中⑤处应补充的文字是金属氧化物十酸,或非金属氧化物+碱。 22-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通用版 初中化学 九年级 化学 下册 第十一 单元 盐化 混淆 知识点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w****g】。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w****g】,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w****g】。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w****g】,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