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集体备课).doc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集体备课).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集体备课).doc(103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 数学教学总计划 一、数与代数 在本学段中,学生将进一步学习整数、分数、小数和百分数及其有关运算,进一步发展数感;初步了解负数和方程;开始借助计算器进行复杂计算和探索数学问题;获得解决现实生活 中简单问题的能力。 教学时,应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增进学生对运算意义的理解;应重视口算,加强估算,鼓励算法多样化;应使学生经历从实际问 题中抽象出数量关系,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应避免繁杂的运算,避免将运算与应用割裂开 来,避免对应用题进行机械的程式化训练。 (一)具体目标 1.数的认识 (1)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读、写亿以内的数,了解十进制计数法,会用万、亿为单位表 示大数。 (2)进一步认识小数和分数,认识百分数;探索小数、分数和百分数之间的关系,并会进 行转化(不包括将循环小数化为分数)。 (3)会比较小数、分数和百分数的大小。 (4)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了解负数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5)结合现实情境感受大数的意义,并能进行估计。[参见例1] (6)进一步体会数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会运用数表示事物,并能进行交流。[参见 例2和例3] (7)在1~100的自然数中,能找出10以内某个自然数的所有倍数,并知道2,3,5的倍数的 特征,能找出10以内两个自然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 (8)在1~100的自然数中,能找出某个自然数的所有因数,能找出两个自然数的公因数和 最大公因数。 (9)知道整数、奇数、偶数、质数、合数。 2.数的运算 (1)会口算百以内一位数乘、除两位数。 (2)能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除法。 (3)能结合现实素材理解运算顺序,并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以两步为主,不超 过三步)。 (4)探索和理解运算律,能应用运算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5)在具体运算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加与减、乘与除的互逆关系。 (6)会分别进行简单的小数、分数(不含带分数)加、减、乘、除运算及混合运算(以两 步为主,不超过三步)。 (7)会解决有关小数、分数和百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 (8)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能选择合适的估算方法,养成估算的习惯。[参见例4 至例6] (9)能借助计算器进行较复杂的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探索简单的数学规律。 [参见例7] 3.式与方程 (1)在具体情境中会用字母表示数。 (2)会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等量关系。 (3)理解等式的性质,会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如3x+2=5,2x-x=3)。 4.正比例、反比例 (1)在实际情境中理解什么是按比例分配,并能解决简单的问题。 (2)通过具体问题认识成正比例、反比例的量。 (3)能根据给出的有正比例关系的数据在有坐标系的方格纸上画图,并根据其中一个量的 值估计另一个量的值。[参见例8] (4)能找出生活中成正比例和成反比例量的实例,并进行交流。 5.探索规律 探求给定事物中隐含的规律或变化趋势。[参见例9和例10] (4)能找出生活中成正比例和成反比例量的实例,并进行交流。 5.探索规律 探求给定事物中隐含的规律或变化趋势。[参见例9和例10] 二、空间与图形 在本学段中,学生将了解一些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基本特征,进一步学习图形变换和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发展空间观念。 在教学中,应注重使学生探索现实世界中有关空间与图形的问题;应注重使学生通过观察、 操作、推理等手段,逐步认识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及变换;应注重 通过观察物体、认识方向、制作模型、设计图案等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一) 具体目标 1.图形的认识 (1)了解两点确定一条直线和两条相交直线确定一个点。 (2)能区分直线、线段和射线。 (3)体会两点间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知道两点间的距离。 (4)知道周角、平角的概念及周角、平角、钝角、直角、锐角之间的大小关系。 (5)结合生活情境了解平面上两条直线的平行和相交(包括垂直)关系。 (6)通过观察、操作,认识平行四边形、梯形和圆,会用圆规画圆。 (7)认识三角形,通过观察、操作,了解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内角和是180 °。 (8)认识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 (9)通过观察、操作,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圆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的 展开图。 (10)能辨认从不同方位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参见例1] 2.测量 (1) 会用量角器量指定角的度数,会画指定度数的角,会用三角尺画30°, 45°, 60° , 90°角。 (2)利用方格纸或割补等方法,探索并掌握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面积公式。 (3)探索并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 (4)能用方格纸估计不规则图形的面积。[参见例2] (5)通过实例,了解体积(包括容积)的意义及度量单位(米3、分米3、厘米3、升 、 毫升),会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感受1米3、1厘米3以及1升、1毫升的实际意义。 (6) 结 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的体积和表面积以及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 (7) 探索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参见例3] 3.图形与变换 (1) 用折纸等方法确定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2) 能利用方格纸等形式按一定比例将简单图形放大或缩小,体会图形的相似。 (3) 通过观察实例,认识图形的平移与旋转,能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平移或旋转90°。 [参见例4] (4) 欣赏生活中的图案,灵活运用平移、对称和旋转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 4.图形与位置 (1) 了解比例尺;在具体情境中,会按给定的比例进行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换算。 (2) 能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参见例5] (3) 能描述简单的路线图。[参见例6] (4) 在具体情境中,能用数对来表示位置,并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参见 例7] 三、统计与概率 在本学段中,学生将经历简单的数据统计过程,进一步学习收集、整理和描述数据的方法, 并根据数据分析的结果作出简单的判断与预测;将进一步体会事件发生可能性的含义,并能计算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在教学中,应注重所学内容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应注重使学生有意识地经历简单的数据 统计过程,根据数据作出简单的判断与预测,并进行交流;应注重在具体情境中对可能性的体验;应避免单纯的统计量的计算。 (一) 具体目标 1.简单数据统计过程 (1)经历简单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必要时可使用计算器)。 (2)根据实际问题设计简单的调查表。 (3)通过实例,进一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多个单位),认识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根据需要,选择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直观、有效地表示数据。 (4)通过丰富的实例,理解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意义,会求数据的平均数、中位数、 众数,并解释结果的实际意义;根据具体的问题,能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不同特征。[参见例1和例2] (5)能从报刊杂志、电视等媒体中,有意识地获得一些数据信息,并能读懂简单的统 计图表。[参见例3] (6)能设计统计活动,检验某些预测。[参见例4] (7)能解释统计结果,根据结果作出简单的判断和预测,并能进行交流。 (8)初步体会数据可能产生误导。[参见例5] 2.可能性 (1)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以及游戏规则的公平性,会求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2)能设计一个方案,符合指定的要求。[参见例6] (3)对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作出预测,并阐述自己的理由。[参见例7] 数学单元总计划 第一单元 小数的认识合加减法 教学目标: 1、 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体会小数的意义,会用小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 2、 能正确读写小数,并能对小数大小进行比较。 3、 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能进行两位小数的加减及其混合加减运算。 4、 能运用小数加减运算的知识,解决相关的一些简单问题。 教学重难点: 1、能正确读写小数,并能对小数大小进行比较。 2、能进行两位小数的加减及其混合加减运算。 3、能运用小数加减运算的知识,解决相关的一些简单问题。 第二单元 认识图形 教学目标: 1、 通过具体的分类活动,整理图形,认识不同类别图形的特征。 2、 通过对三角形的分类,认识并能识别哪些图形是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等要和等边三角形。 3、 通过直观操作,探索并发现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度。 4、 通过四变形的分类活动,了解梯形的特征,进一步认识平行四边形。 教学重难点: 1、通过对三角形的分类,认识并能识别哪些图形是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等要和等边三角形。 2、通过直观操作,探索并发现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度。 第三单元 小数乘法 教学目标: 1、 结合具体情境,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 2、 通过具体情境和实际操作,发现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了解积的小数位数与乘数小数位数之间的关系。 3、 能正确计算小数乘法,能利用小数乘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学重难点: 1、结合具体情境,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 2、通过具体情境和实际操作,发现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了解积的小数位数与乘数小数位数之间的关系。 3、能正确计算小数乘法,能利用小数乘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第四单元 观察物体 教学目标: 1、 能根据提供的一组照片或画面,辨别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物体范围或形状。 2、 在观察、想象、推理的活动中,发展空间概念。 1、能根据提供的一组照片或画面,辨别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物体范围或形状。 2、在观察、想象、推理的活动中,发展空间概念。 第五单元 小数除法 教学目标: 1、 通过具体情境,体会小数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理解处罚的意义。 2、 能正确计算小数除法及四则混合运算,并能运用小数除法及四则混合运算解决日常生活重的实际问题。 3、 结合具体情境,发展估算意识和能力;会求积、商的近似值,知道什么是循环小数。 教学重难点: 1、能正确计算小数除法及四则混合运算,并能运用小数除法及四则混合运算解决日常生活重的实际问题。 2、结合具体情境,发展估算意识和能力;会求积、商的近似值,知道什么是循环小数。 第六单元 游戏公平 教学目标: 通过游戏活动,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并会分析、判断规则的公平性,能设计公平的游戏规则。 教学重难点: 通过游戏活动,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并会分析、判断规则的公平性,能设计公平的游戏规则。 第七单元 认识方程 教学目标: 1、 结合具体情境,学会用字母表示数,发展抽象概括能力。 2、 结合具体情境,了解方程的含义,会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数量关系。 3、 通过天平游戏,理解等式性质,会用等式解简单的方程。 4、 会用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理解等量关系。 教学重难点: 1、 结合具体情境,学会用字母表示数。 2、 理解等式性质,会用等式解简单的方程。 3、 会用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理解等量关系 教学设想 学生的计算能力差,准确度低,导致数学成绩提高不上来,已成为数学教学中的一大难点。针对这一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作为班住任的我便产生了如下疑问:如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所以提出本学期的教学设想是:切实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具体做法如下: 1、结合本册书中计算训练内容,具体指导学生进行计算练习 2、结合教材中典型例题,教给学生计算能力的方法。 3、平时利用早自习时间进行计算训练,并在班级内开展评比活动 4、培养学生乐算,爱算的习惯。 数学教学进度表 数学学科 四年级下 2009年3月 周次 月/日 教 学 内 容 课时 实际进度 1 3月 2—6 P1小数的意义—P11比大小 4 P11比大小 2 9--13 P12练习一—P19歌手大赛 4 歌手大赛 3 16—20 P20练习二—P26图形分类 4 图形分类 4 23—27 P27探索与发现(一)—P33四边形分类 4 四边形分类 5 3/ 30—4/3 P34图案欣赏—P39文具店 3 文具店 6 6—10 P40小数点搬家—P45包装 4 P45包装 7 13—17 P46爬行最慢的哺乳动物—P51练习三 4 P51练习三 8 20—24 P52整理与复习(一)—P60天安门广场 4 天安门广场 9 27—5/1 P61精打细算—P63参观博物馆 3 参观博物馆 10 4—8 P64谁打电话的时间长—P70谁爬得快 4 谁爬得快 11 11—15 P71电视广告—P78激情奥运 4 激情奥运 12 18—22 P79谁先是——P84整理与复习(二) 2 13 25—29 P85字母表示数—P90方程 3 14 6/1—5 P91天平游戏—P95猜数游戏 4 15 8—12 P96邮票的张数---P101图形中的规律 3 16 15—19 总复习 4 17 22—26 复习 4 18 6/29—7/3 复习 19 6--10 复习 说明 清明一天 五一一天 端午节一天 课题 生活中的小数 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体会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小数。 2、通过实际操作,体会小数与十进制分数的关系,了解小数的意义,知道小数部分各数位名称的意义,会正确读写小数。 教学重点难点 知道小数部分各数位名称的意义,会正确读写小数。 结合具体情境,体会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小数。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生活中的小数 谈话引入:生活中除了碰到这些整数,我们还会碰到——小数。你在哪里遇到过小数?说一说。 二、小数的意义 5、观察这些小数和分数,你有什么发现? 6、我们在写整数时都可以按照数位顺序表来写,小数可不可以呢?看P4的计数器。了解数位顺序。明确十分位、百分位、千分位上的各数表示什么。边想边填。 三、运用拓展 1、 出示一个正方形,这个正方形是1,请你表示0.01可以吗?小组讨在此处键入公式。论一下,你打算怎么样表示?为什么? 1、阅读书上P2的生活中的小数。2、学生试着解释这些小数的意义。3、一同探究小数意义。从长度单位“米”来研究小数产生的必要性。用1米的尺子来测量物体的长度有诸多不便。有时不足1米,因此我们可以把1米怎么样?——平均分成10份,每一份也就是1分米。如果测量更小的物体,1分米的单位长度还是大了,我们还可以继续将1分米平均分成10份……这时小数就产生了。 4、结合刚才长度的线段图,分上、下板书出十分之一,一百分之一;0.1,0.01。再让学生观察、分类。 2、完在此处键入公式。成试一试。注意学生的读、写小数。 3、完成练一练 —板书设计 生活中的小数 =0.1 =0.01 =0.001 教学反思 1、整数和整十数、整百数学生不明确。因此,虽然教材上没有整数这个概念出现,但要提一提,对理解小数意义有帮助。 课题 测量活动 课时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通过探索怎样把几分米或几厘米用“米”作单位来表示的过程,进一步体的意义。 能用小数表示一个物体的长度、质量等。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测量活动,进一步体会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通过探索怎样把几分米或几厘米用“米”作单位来表示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小数的意义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创设情境 发现什么问题?单位不统一。这样有什么不好?怎么办? 二、分组测量 1、 注意:六个人一个小组,两个人测量,其他人记录,记录在书上的表格中,测量自己小组感兴趣的长度4个,全部结束以后小组核对。 2、 问题:(1)用米做单位有什么好处? (2)用“米”作单位的时候为什么会出现小数? (3)数学书的封面长26厘米,为什么可以记作“0.26米”? (4)教师门2米1分米用“米”作单位怎么表示? 三、总结。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测量桌子的长、宽、高,记录 改写成以“米”为单位。 三、拓展 1、第7页试一试第1题,一种大雁,翼长2米1分米,还可以怎样表示?骨骼重113克,可以用小数表示吗?113克=( )千克 为什么?它的体重约1千克500克,可以用小数表示吗?你是怎样想的? 2、练习。 第7页练一练。 板书设计 测量活动 113克=( )千克 1千克500克=( )千克 教学反思 本课以“单位间的进率”及“小数的意义”为基础进行教学的,要想正确的将低级单位向高级单位转化,必须有良好的基础知识进行保证。 课题 比大小(一) 课时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会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以及将几个小数按大小顺序排列。 2、在比较小数大小的过程中,发展推理能力。 3、在寻找小数大小的比较方法中,培养数感,获取数学学习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在比较小数大小的过程中,发展推理能力。 在寻找小数大小的比较方法中,培养数感,获取数学学习方法。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创设情境 1、 少年宫正在举行一个个人广播体操比赛,下面是先出场的两为选手的资料介绍:郑强,11岁,身高1.42米;李明,11岁,身高1.38米。 二、自主探究,创建数学模型 1、他们俩谁高?为什么?板书:1.42米>1.38米 2、 他们的成绩出来了!郑强的得分是9.87分,李明的得分是9.90分。谁的得分更高一些?可以怎样表示?板书:9.87<9.90 3、 第三位选手出场了,张华,今年也是11岁,身高1.40米,我们先来关心一下他的成绩:评委说,张华的表现比李明要好,但不能得10分。猜一猜评委可能给出多少分?请你将这三个同学的得分按顺序排列起来。说一说你的怎么比的。 4、 现在他们要进行团体表演,请你按从矮到高的顺序把他们排成一队。 5、 小结。怎样比较小数的大小? 三、巩固与应用 3、 三位选手的体重是这样的:40.26千克、35.56千克、35.80千克。 请你把他们的体重按顺序排列起来。 4、 第9页练一练第1题、2、3、4题。 5、 第9题《数学游戏》。 四、总结。 怎样比较小数的大小? 板书设计 比大小(一) 郑强,11岁,身高1.42米; 李明,11岁,身高1.38米。 1.42米>1.38米。 教学反思 这节课比较简单,可以让学生自学。在学生练习的基础上,发现问题。让学生讨论比较的方法。总结出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 课题 比大小(二) 课时 第四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在方格纸上涂一涂,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的活动,经历用几何模型研小数的过程。 2、用直观的方式体会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的规律。 教学重点难点 用直观的方式体会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的规律。 在寻找小数大小的比较方法中,培养数感,获取数学学习方法。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创设问题情境 1、比较大小。1.26( )2.03 0.23( )0.31 2、0.2( )0.20 二、自主探究,创建数学模型 1、思考一下,0.2和0.20谁大?你是怎样想的? 2、我们一起验证一下,在图上涂一涂,再来比一比。 3、0.2和0.20怎么会相等呢?这是不是一种巧合? 四、总结。 这节课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在书上涂一涂,比一比,再说一说。 4、在下面两幅图中涂出相等的两部分,并写出相应的分数和小数。 在小组内交流你的涂法和想法。你发现了什么? 三、巩固与应用 1、第10页试一试1、2。 2、第11页练一练1。 3、第2、3题。 4、阅读。《你知道吗?》 板书设计 比大小(二) 0.2=0.20 小数末尾添0少0,小数的大小不变。 教学反思 课本上涂一涂的1、2两题比较直观。学生在这之前已经意识到小数的性质,但不能解释。其实书上之种方法,也就是从直观上看出来。实质上是这样做原数的各个数位上的数字没有发生变化。班上周稼祥同学就说出这一点。真不错。 课题 练习 课时 第五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加深对小数意义的理解,进一步体会数与形的结合。 2、巩固小数的大小比较及对使用小数的作用的认同。 教学重点难点 1、通过练习,加深对小数意义的理解,进一步体会数与形的结合。 2、巩固小数的大小比较及对使用小数的作用的认同。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出示课题 1、你对小数是怎样认识的?小数和什么样的数关系比较密切? 四、总结 二、重点练习 1、 第12页第1题。你是怎样想的?怎么样迅速找到1.5的位置?你是怎样确定C点表示的是什么数? 你对这条线怎么看? 2、第12页第2题。有参加过飞机模型制作的吗?怎样评判?飞得时间越长成绩越好。先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起来。说一说你比较的方法。 3、第13页第5题。说到比较大小,有一位同学也在比较几个数的大小,并把他们按顺序排列了起来,我们来看一看。发现什么问题?原来是他过于马虎,把小数点丢掉了。小数点虽然小,但影响却很大,我们来帮他添上吧,看一看小数点可能是在什么地方,在适当的位置写上小数点,使这个式子成立。 4、第12页第3题。怎么样才能写得准确呢?看一看,和什么有关系? 5、第12页第4题。觉得要比较他们的身高最大的麻烦是什么?单位问题,不同的单位很难比较。自己想办法比较,把他们从矮到高的顺序排列起来。 三、游戏 1、第13页第6题。 2、第13页数学游戏。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课题 小数加减法 课时 第六课时 教学目标 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正确计算两位小数的加减法。 能结合具体情景,提出数学问题;能运用小数加见方解决日常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估算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正确计算两位小数的加减法。 能结合具体情景,提出数学问题;能运用小数加见方解决日常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估算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创设问题情境 1、CCTV业余歌手大奖赛正在紧张激烈地进行,比赛分唱歌(满分9分)、综合素质(满分1分)两项,5号选手的专业得分是:8.50分、综合素质得分是0.88分;9号选手专业得分8.85分,综合素质得分0.45分。我们来看一看谁的表现更好一些? 二、自主探究,构建数学模型 1、 怎么样才能看出谁的表现更出色一些? 可以看一看两名选手,谁的总分高。列算式。怎样计算? 3、10号选手的专业得分是8.75分,他的综合素质得多少分就能赶上或超过5好选手? 4、第12页第3题。怎么样才能写得准确呢?看一看,和什么有关系? 5、第12页第4题。觉得要比较他们的身高最大的麻烦是什么?单位问题,不同的单位很难比较。自己想办法比较,把他们从矮到高的顺序排列起来。 四、总结。 讨论:为什么要把小数点对齐? 三、游戏 1、第13页第6题。 2、第13页数学游戏。 板书设计 小数加减法 8.85 9.38 + 0.45 — 9.30 9.30 0.08 教学反思 计算减法时,小数点对齐是关键。计算完,要提醒同学们,一定要记得点上小数点,再将小数末尾的0去掉。 课题 购物小票 课时 第七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进行小数加减法混合计算,并能选择简便的方法进行计算。 2、能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能正确进行小数加减法混合计算,并能选择简便的方法进行计算。 2、能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创设情境 1、我们在生活中经常和小数打交道,最常接触的就是在超市中了,在超市买完东西,我们就会拿到一张电脑小票,见过吗?有没有在超市买东西出过错误的? 二、自主探究,构建数学模型 1、出示电脑小票,观察。 2、谁能解释一下这张电脑小票? 3、我们来核对一下吧。怎样核对? 你有什么好方法吗?发现了什么? 加法交换律:a+b=b+a 加法结合律:a+b+c= a+(b+c) a-b-c=a-(b+c)为什么可以这样算?能结合电脑小票的问题说一说吗? 三、运用数学模型 四、总结。 列算式:20-(12.30+4.85) 算在书上。 4、还可以怎样核算?20—12.30—4.85,12.30+4.85+2.85 5、20-(12.30+4.85)=12.30+4.85+2.85 6、试一试。4.2+12.3+5.8+2.7,15—1.2—3.8仔细看一看,再算。 1、第17页第2题。 2、第16页第2题。 3、第17页第3、4题 板书设计 购物小票 20-(12.30+4.85) 4.2+12.3+5.8+2.7 教学反思 在引导学生学习小数加减法进行计算时,加强与整数四则运算的联系,这样便于学生较快的理解算理及熟练的应用,应用时,教师注意引导学生用各种方法进行计算,并能选择简便的方法进行计算,以培养学生的灵活计算能力。 课题 练习二 课时 第八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进行小数加减法混合计算,并能选择简便的方法进行计算。 2、能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能正确进行小数加减法混合计算,并能选择简便的方法进行计算。 2、能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基本练习 二、重点探究 关键是激励并帮助学生提出数学问题。 三、总结,布置作业 1、 口算。第19页第5题。注意练习和是整数的小数加法,为简便算法作准备。 2、 笔算(注意练习有连续退位的减法)10-2.85 1、第18页第4题。说一说你是怎样比较的?可以用加法,也可以直接比较。 2、第19页第7题。让学生灵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考虑生活中的实际情况。 3、第19页第6题。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对于实践应用这部分,学生之间可以采取独立试作然后小组交流的形式进行。在计算时,可以采取比赛方法,但也应注意多鼓励学困生,以免在比赛中让他们感到不自信。 课题 认识平行四边形、梯形 课时 第九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和比较,了解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了解长方形、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2、通过实际操作,体会到平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及三角形稳定性,认识这些特性在日常生活应用。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实际操作,体会到平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及三角形稳定性,认识这些特性在日常生活中的用。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创设情境,走进乡村 我们在都市生活习惯了,有的人可能非常希望能去乡村看一看田园风光,今天我们就一起跟着这幅图来感受一下乡村的风景吧。 看,这幅图上有些什么? 二、自主探究,形成数学模型 6、 板书: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老师这准备了几根小棒,你能选几根拼出一个平行四边形吗?你认为应该选择什么样的四条边? 三、总结。现在再试着画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一个梯形,再把它旋转。 7、 这幅图上还有许多数学图形呢?从图上找出你认识的图形,并与同学进行交流。 你能大概地画出你找到的图形吗?试试看。 8、 把你找到的图形进行分类,采用标号的方式进行。说一说你是怎样分的。 可以根据边来分,看,这些图形都是四边形,你能把这些四边形再分类吗?你认为这里什么图形很特殊? 9、 在第21页的点阵图上画出平行四边形、梯形和三角形。 10、 第21页填一填,找一找,下面图形中哪些是平行四边形?为什么? 在这些平行四边形中,你觉得哪个比较特殊?特殊在哪儿? 如果用一个圈把平行四边形都放在里面的话,请你也画一个圈来表示长方形、正方形。如果平行四边形的外面再画一个圈,你觉得这应该是什么?再用一个圈画出梯形的地盘,应该怎么画?试试看。 板书设计 认识平行四边形、梯形 教学反思 先从图中找出认识的图形。分类——为什么这样分类——找出这类图形的共同点——探索出平行四边形、梯形的定义。这样课的结构好,让学生在理解与接受知识的过程中学会思考的方法,学会学习。 课题 认识平行四边形、梯形 课时 第十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和比较,了解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了解长方形、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2、通过实际操作,体会到平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及三角形稳定性,认识这些特性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难点 1、通过观察和比较,了解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了解长方形、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2、通过实际操作,体会到平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及三角形稳定性,认识这些特性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认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的特性 看,老师带来了几根小棒,可以作为图形的边,请你挑选合适的小棒,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二、自主探究,形成数学模型 1、你打算挑选什么的小棒? 用螺丝固定后:拉拉看,你发现看来随便玩一玩都能发现好多数学的问题。 生活中你见过运用平行四边形的这个特性的情况吗? 2、 如果是其它图形是不是也有这样的特性呢? 试一试梯形、三角形。拉一拉,你发现了什么? 了什么? 三、总结。你对这几种图形又有哪些新的认识? (1) 平行四边形的框架容易变形; (2) 变来变去还是平行四边形。 再来拉拉看,指令:变小,变大,变得最大。原来就是长方形。 三角形有稳固性。 生活中见过运用这样的特性的情况吗? 分析怎样利用这两种图形特性的优势,避免这样的缺点。 2、 我们再来看一块平行四边形的木板,可以拉动吗?为什么不可以了? 不过我们也可以来研究它。拿出平行四边形的纸片,你能剪出两个平行四边形吗?还能剪出什么?能剪出两个三角形吗?看一看这两个三角形的大小和形状怎么样? 一张三角形的纸片,能剪出一个梯形和一个三角形吗? 3、 第23页。第2题。(1)下面哪两个图形能拼成长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剪下附页1图形1中的图形试一试。 (2)下面哪些图形可以看成是由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拼成的? 5、如果把一个梯形,一条边不断地变小,一直小到一个点,就是什么形状?一直大到和下底相等,就是什么形状? 板书设计 认识平行四边形、梯形 三角形有稳固性 平行四边形不具有稳定性 教学反思 课题 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高 课时 第十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把一个平行四边形做成一个长方形,找到高,体验高的基本特征。 2、会画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的高。 3、根据图形的高和底画图形。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动手把一个平行四边形做成一个长方形,找到高,体验高的基本特征。 会画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的高。 根据图形的高和底画图形。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 一、创设情境 1、有一块平行四边形的木版,想做成一个最大的长方形桌面。可以拼,该从哪里锯开呢? 二、动手操作 11、 你认为应该沿着什么样的线条剪?还可以怎样剪? 12、 画一个平行四边形,请你做一下设计师,用图形来表示设计意图。 这条线是怎样画出来的?(从两条对边之间画垂直线段。) 三、数学概念 1、 这条线段就是平行四边形的高。这条边就叫做底。发现底和高有什么关系?(垂直)还有哪条边和这条高也垂直吗?(也是底。) 2、 你还能画出一条高吗?(检查三角板的摆放) 3、 三角形也有高,你觉得三角形的高指的是什么?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对边的垂直线段是三角形的高。新课 标第 一网 四、总结。 动手剪下附页1图2中的图形 梯形也有高,判断:下面哪条是梯形的高?必须是从平行的那组对边之间画的? 练习:第25页第1题。 三、运用概念 1、 第25页练一练第1题。 2、 第2、3题。 3、 可以画指定底与高的图形吗?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动手做一做对于孩子掌握高的概念,形成高的表象非常有效,他们很容易就能掌握高的特点——垂直。帮助他们总结高的概念,可以总结一些关键词语,比如:垂直(重合)、对面(边或顶点)。 注重孩子画高方法的培训,让他们熟练地画高。 课题 三角形分类 课时 第十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分类认识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体会每种三角形的特点。 教学重点难点 1、在分类中体会分类标准的严密。 2、在三角形的分类中感受各类三角形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三、 一、创设情境 1、 笑笑和淘气来到一个神秘的王国,他们很想了解这个神秘的王国,你们想一起去吗?那就帮他们打开这个神秘王国的大门吧,密码是——一个谜语:提示语:红领巾、图形、杨辉、稳固性。 2、 谜底:三角形。能解释一下吗?知道杨辉与三角形究竟有什么样的关系吗?等会可以为大家提供资料。就让我们先进入三角形的王国吧。它们非常好客,派了很多代表来迎接我们。 二、自主探究,创建数学模型 1、哟,它们长得很相似的,找找它们有哪些共同点?新 课 标第一 网 2、有这么多共同点,笑笑和淘气眼都看花了,但定睛一看,还是有区别的,你们发现了吗? 3、 看着这些长得相似,但实际上大大小小、形状各异、零零乱乱的三角形,你想研究些什么?板书:三角形分类。 4、 谁愿意上来展示一下你的研究成果? 四、总结,拓展 在这节课的探秘中你了解到了什-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北师大 四年级 数学 下册 教案 集体 备课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仙人****88】。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仙人****88】,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仙人****88】。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仙人****88】,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