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20XX年专项行动方案.docx
《篇一: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20XX年专项行动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篇一: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20XX年专项行动方案.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篇一: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20XX年专项行动实施方案 XX省落实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 2014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工作计划 为贯彻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精神,落实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专项行动计划(2013-2018)》、《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2014专项行动实施方案》,按照上海“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培育发展要求,结合《XX省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发展“十二五”规划》,制订本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把握上海后工业化时期服务经济、知识经济发展特点,充分发挥市场主体地位,全面深化改革发展,聚焦推进“两化”深度融合,以技术创新促结构优化,推动信息技术在工业各领域的集成应用,着力提高本市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以模式创新促转型升级,加快信息技术支撑下的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在生产性服务业的创新应用,助力上海服务经济发展。 二、主要目标 完成工业和信息化部“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试点目标,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有效提高,“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培育成果不断涌现,电子商务、工业云、大数据等生产性服务业加速发展,工业安全信息技术产品等支撑配套能力逐步增强,“两化”融合发展水平指数达到82。 三、重点工作 (一)开展“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推广 落实工业和信息化部“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试点贯标工作,联合市国资委、行业协会和园区等,在全市范围内进行广泛动员和宣贯;对XX省“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33家试点企业和若干家服务机构开展各种形式的培训和跟踪服务;按照工业和信息化部统一部署,指导XX省10家左右试点企业完成达标认定。 (二)推动重点领域装备智能化 实施智能制造装备发展专项。面向重点行业智能化制造需求,提高重大成套设备及自动化生产线的系统集成水平,加快工业机器人、增材制造(3d打印)等先进制造技术在生产过程中应用,培育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推广智能制造生产模式。实施“数控一代”装备创新工程。做好“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科技重大专项的组织实施,支持数控技术开发与推广服务平台建设。 (三)推进新兴信息技术与工业融合创新 1.推进物联网工业领域应用 重点开展本市化工领域物联网产业化及应用推广调研,梳理化工生产、物流、使用等各环节的重点企业、园区和区县应用需求,形成推进工作思路,确定一批重点推进项目和载体。推动物联网在汽车、钢铁等重点工业行业的应用推广,促进相关行业降本增效、提升安全健康和节能环保水平。支持一批基于物联网的产品在线服务、设备远程维护等制造业 服务化项目。 2.发展网络制造新型生产方式 落实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业云创新行动试点工作要求,以试点单位为依托整合区域、行业内相关服务资源,提供工业软件租用、工业设计资源共享、产业链商务合作等在线服务,实现年内500家工业企业和2000名工业用户注册服务。以c2b大规模个性化定制为目标,聚焦个性化定制、众包众创、移动o2o等方面,支持若干互联网制造典型企业,发掘一批商业企业利用网络技术转型升级的新模式。 3.推进移动互联网工业领域应用 鼓励基于自主知识产权的移动操作系统研发,发展具有高集成度、多模、跨操作系统的移动终端整体解决方案;推动移动互联技术在钢铁、石化、交通、物流等行业的应用创新,在移动传感数据采集传输、远程测试诊断、在线监控维护、专业资讯服务、应急处置等方面丰富服务内容,提升服务水平;提高智能移动终端与先进传感设备的连接能力,促进可穿戴设备、工业探测器、智能感应器等的软硬件技术融合,形成基于云计算服务模式的专业移动app产品。 4.推进大数据技术工业领域应用 推动面向钢铁、汽车、造船等工业领域的数据深加工服务,建立基于不同行业领域的专业数据库。推动传统企业和大数据研发企业深入合作,提供深度数据挖掘、分析等增值服务,培育一批面向工业领域的专业数据服务商。围绕开源和开放系统,打造平等、开放的产业交流合作平台,聚集一 批有特色的中小互联网信息服务企业。 (四)深化实施电子商务集成应用 深化实施电子商务“双推”工程,重点聚焦“双推”平台移动电子商务应用、跨境电子商务营销等服务产品的应用推广,激励创新型电子商务服务平台加速发展。推动电子商务集成创新试点,促进电子商务与物流服务、供应链金融、电子支付等的集成应用。开展自贸区环境下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相关课题研究。 (五)文创产业和消费品工业信息化提升 1.创产业信息化提升 完善上海设计之都公共服务平台体系,运用信息技术加强上海文创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促进各类信息服务、产业要素服务、专业技术服务平台发展,鼓励以云计算服务等方式提升企业设计创新的软硬件设施水平。加强上海设计之都网站功能建设,建立创意产业集聚区“i”系统。推动数字化技术、网络协同设计、3d打印、虚拟现实等先进技术在企业设计创新过程中的运用,促进企业设计创新能力提升。 2.消费品工业信息化提升 通过信息化管理系统和新型信息控制装置的运用,提升消费品工业企业的生产经营能力,有效降低管理成本、人工成本和能源消耗,从单纯生产制造向生产、服务齐头并进的各类创新营销模式发展。运用大数据技术,支持消费品工业企业向用户提供精准化的营销,提高企业产品服务的满意度和品牌价值。借助信息化手段,以婴幼儿配方乳粉行业可追 溯系统建设为重点,推进食品工业企业诚信体系建设。 (六)加强“两化”融合信息安全保障 推进统一身份认证和法人一证通建设项目,满足多层次电子签名和认证服务需求。加强工业控制系统安全评估和监督检查,在石化、钢铁、轨道交通等相关重点领域开展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管理试点示范工作,切实提升重点领域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保障能力。围绕工业控制系统安全加固、隔离、监控等方面的保障需求,推动相关产品研发及产业化。 (七)提升产业载体智慧化发展水平 1.推进智慧园区建设发展 依托XX省智慧园区发展促进会等行业组织,开展园区运营商、it服务商、金融服务商等产业链企业供需调研,编制XX省智慧园区建设指南。开展本市首批智慧园区建设试点,推进一批智慧招商、产业服务(园区云)、智慧生活、智慧能源等应用项目。开展智慧园区发展水平分类评估课题研究。 2.推进智慧商圈建设发展 开展智慧商圈课题研究,编制智慧商圈建设导则。推进智慧商圈建设试点,围绕信息基础设施优化升级、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商业数据挖掘与共享等重点工作,有效提升商圈的信息化管理、便民服务和大数据精准营销水平。 四、工作要求 (一)多方联动,协同推进 篇二:关于推进全省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的实施意见 关于推进全省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的实施意 见 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以下简称“两化深度融合”),是我省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加快老工业基地振兴发展的重要途径。为贯彻落实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财政部、商务部、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加快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的若干意见》(工信部联信。2011。160号)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工业转型升级的部署和要求,现就推进我省两化深度融合工作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思路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着眼于统筹推进“三化”和落实“三动”战略,紧紧围绕我省工业化发展的内在需求和特点,以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为主线,坚持“统筹规划、分类推进,企业主体、政府引导,点面结合、典型示范,创新驱动、绿色发展”,重点围绕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集成应用,着力提高信息产业支撑融合发展的能力,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促进工业产业跃升发展和结构整体优化升级。 二、主要目标 到2015年: 实现信息化与重点产业深度融合,信息技术在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的主要环节得到充分有效应用,业务流程优化再造和产业链协同能 力显著增强。传统产业企业信息技术应用率达到80%以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用信息技术开展生产、管理、创新活动的比例超过50%以上。重点行业高耗能高污染企业普遍应用数字化、智能化生产设备,实现能耗与污染源在线监控,确保全省万元工业增加值综合能耗每年降低10%。重点骨干企业实现向综合集成应用的转变,研发设计创新能力、生产集约化和管理现代化水平大幅度提升;生产性服务业领域信息技术应用进一步深化,信息技术集成应用水平成为领军企业核心竞争优势;中小企业两化融合意识和应用水平显著提升。 构建区域两化深度融合示范应用服务体系,在重点地区和领域培育100家两化融合示范企业,建成10个省级两化融合试验区,围绕工业行业和产业园区建成30个公共信息服务平台,提升产业园区等重点领域的信息化服务能力;工业产品信息技术含量和附加值显著提高。信息产业支撑两化深度融合的发展能力明显提高。电子商务交易日益活跃。 三、主要任务 (一)推进信息技术在传统产业的深度应用,促进工业产业转型升级。 以汽车、石化、装备制造等行业为重点,加快行业产品研发设计与制造工艺系统的综合集成,完善产业链协同设计体系,推广产品全生命周期数字化设计模式,推进信息技术在重点产品中的渗透融合,提高产品的信息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加快汽车、石化、钢铁、建材、医药、纺织等行业生产设备的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改造,深化研发设计、工艺流程、过程控制等环节信息技术的集成应用。推动食品 药品行业建立生产过程状态监视、质量控制、快速检测系统,逐步完善产品质量和安全的全生命周期管理体系。在重点行业骨干企业推进产品开发、生产制造、经营管理等过程的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在重点行业骨干企业推进研产供销、经营管理与生产控制、业务与财务全流程的无缝衔接和综合集成,建设统一集成的管理信息平台,实现产品开发、生产制造、经营管理等过程的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提高大型企业集团信息化管控水平,促进企业组织扁平化、决策科学化和运营一体化,增强企业资源共享和业务整合能力。适应产业竞争格局的新变化,以提升产业链协同能力为重点,推动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客户关系管理、供应链管理系统的普及和深化,实现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信息共享和业务协作。 (二)推动信息技术在节能减排领域应用,提高资源利用和安全生产水平。 加快钢铁、石化、有色、建材等行业主要耗能设备和工艺流程的智能化改造,加强对能源资源的实时监控、精准控制和集约利用。在重点行业和地区建立工业主要污染物自动连续检测和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信息管理体系。引导工业企业建立能源管理中心,加快合同能源管理、节能设备租赁等节能新机制推广。建立危险化学品、民爆器材的生产、储运、经营中、使用等环节的实时监控和监管体系。围绕危险作业场所的多层防护、远程遥控、监测报警、灾害预警、应急响应和处置等方面,推进信息技术集成应用,建立安全生产新模式。 (三)推动信息技术在生产性服务业广泛应用,加快生产性服务业的现代化。 提高工业设计水平。支持工业设计软件的研究开发和推广应用。建立实用、高效的工业设计基础数据库、资源信息库等公共服务平台,加强资源共享。鼓励企业建立工业设计中心,引导和支持专业化的工业设计产业园区发展。支持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工业设计成果产业化,加快工业设计产业发展。 推动电子商务发展。推动大型企业电子商务应用深入发展,在提高网络采购和销售水平、扩大网络营销覆盖率基础上,向网上交易、物流配送、信用支付集成方向升级。支持制造业企业以电子商务为手段提高供应链协同和商务协同水平,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发展。积极推动行业第三方电子商务服务平台诚信发展,支持提高面向产业集群和专业市场的电子商务技术支撑和公共服务水平。深化移动电子商务在工业和生产性服务业领域的应用。 推动现代物流业发展。鼓励制造企业与专业物流企业信息系统对接,推进制造业采购、生产、销售等环节物流业务的有序外包,提高物流业专业化、社会化水平。支持物流企业加快信息化建设,提高综合服务水平。推动行业性、区域性和面向中小企业的物流信息化服务平台发展。加快电子标签、自动识别、自动分拣、可视服务等技术在大宗工业品物流、工业园区和物流企业中的推广应用,提高物品管理的精准化水平。 促进新型业态发展。支持制造企业围绕推动产品的智能化、高端化和服务化,创新商业模式,积极发展在线检测、实时监控、远程诊断、在线维护、位置服务等新业态。围绕企业和工业行业信息化关键环节,加快培育和发展集信息化规划、咨询设计、项目实施、系统运 维和专业培训为一体的信息服务业。围绕提高重点行业骨干企业总集成、总承包服务能力和水平,加强企业项目设计、工程实施、系统集成、设施维护和管理运维等业务的信息化建设。 (四)加快信息技术在中小企业推广应用,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信息服务体系。 搭建面向中小企业的行业性、区域性公共信息服务平台,提供工业设计、虚拟仿真、样品分析、检验检测等技术支持和在线服务。鼓励中小企业参与以龙头企业为核心的产业链协作,提高网络环境下企业间协作配套能力和产业链专业化协作水平。加快研发推广适合中小企业特点的企业管理系统,鼓励中小企业广泛应用符合自身管理特点的信息系统。鼓励信息技术企业与企业之间加强交流,引导双方合作研发先进实用的信息技术和产品。推动面向中小企业的信任管理、电子支付、物流配送、身份认证等环节的电子商务服务。鼓励开展适合中小企业特点的网络基础设施服务,积极发展设备租赁、数据托管、流程外包等服务。鼓励中小企业开展网站宣传、电子商务等各种应用,促进中小企业拓展市场、降低成本,实现快速健康发展。 (五)促进信息产业加快发展,提升两化深度融合的技术支撑能力。 围绕汽车、石化、装备制造、医药、电力等行业产品的智能化升级,推进信息技术与传统工业技术间的协同创新,加快光电子、汽车电子、电力电子、医疗电子等产品的开发和产业化,鼓励发展面向汽车电子、光电子、工业过程控制、智能化仪器仪表、智能设备和新型信息终端的嵌入式软件及软硬件结合的产品。提升信息技术支撑产品 篇三:《中国制造2025》解读之:推动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 《中国制造2025》解读之:推动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 一、当前我国两化深度融合情况 工业化是现代化的前提和基础,信息化是现代化的引领和支撑。推进两化深度融合,运用信息技术特别是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发展新兴产业,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是高质量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近年来,各部门、各地方深入贯彻中央决策部署,加强协调配合,创新工作机制,完善工作举措,两化融合取得显著成效。 (一)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两化深度融合的战略部署 ——夯实产业基础,增强两化融合支撑服务能力。围绕实施“宽带中国”战略,加快第四代移动通信发展,全面推进三网融合,着力构建宽带、融合、安全、泛在的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加快电子信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施“核高基”等科技重大专项,推动设立了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着力解决关键核心芯片制造的融资瓶颈。大力发展应用电子和工业软件,鼓励智能终端产品创新发展,增强信息产品供给能力。 ——培育新兴产业,增强产业发展活力。支持云计算、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研发和产业化,以深化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在工业领域的集成创新和应用为核心,深入实施工业云、互联网与工业融合、电子商务、制造业服务化等创新工程,出台相关政策性文件,鼓励个性化定制、众包、网络制造、电子商务等新型制造模式的发展,引导工程总包、在线诊断维护、仓储物流等制造业企业服务化发展。 ——创新工作机制,推广普及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推动两化融合是一项探索性和创新性工作。针对我国企业两化融合存在的瓶颈问题,2013年以来,借鉴iso9000、iso14000的做法,制定了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标 准,通过政府引导,调动企业推进两化融合的积极性和内生动力,鼓励企业打造和提升信息化环境下的竞争能力。 ——突出试点示范,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聚焦信息技术在重点行业工业设计、生产流程、物流配送等关键环节的深度应用和综合集成,组织开展行业应用示范。围绕节能减排、安全生产、产品质量等共性问题,以民爆、食品、稀土、危险化学品等行业为重点,实施智能化试点示范工程。持续实施中小企业信息化推进工程,不断完善中小企业信息化服务体系。 (二)两化深度融合取得的重要进展 ——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工业发展质量和效益不断提升。目前,我国主要行业大中型企业数字化设计工具普及率超过72.3%,关键工艺流程数控化率达到59.6%,用信息化手段对企业进行管理的erp(企业资源计划)系统普及率62.7%。主要行业研发周期、财务决算、库存周转、劳动生产率、单位产品能耗等关键指标大幅改善;装备、石化、汽车、民爆、轻工等行业生产管理的科学化、精准化和智能化水平大幅提升;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仿真等技术广泛应用,极大提高了企业研发创新能力;中小企业信息化服务体系不断完善,两化融合能力稳步提升。 ——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创新,不断催生新业态新模式。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不断融入工业研发、生产、服务和管理等各个环节,并加速向集成应用阶段发展。工业产品智能化水平大幅提升,2013年国产数控机床的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62%,国内汽车电子产品占整车价值超过30%。异地协同设计、个性化定制、网络众包、云制造等新的研发模式、生产组织方式不断涌现,电子商务、互联网金融、 服务型制造等生产性服务业创新发展。2014年,我国电子商务交易额超过12万亿元,同比增长20%,成为全球最大的网络零售市场。 ——新兴产业快速发展,两化融合支撑能力不断增强。自主品牌智能手机、智能电视和低端服务器国内市场占有率分别超过70%、87%和50%。智能机器人和高端装备制造业爆发式增长,已成为全球第一大工业机器人市场。高性能计算cpu、大容量动态随机存储器(dram)芯片研制成功,12英寸45/40nm芯片工艺实现大规模量产。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快,三网融合深入推进,网络升级和行业转型成效显著,基于3g、4g网络和rfid(射频识别,radiofrequencyidentification)等新技术的快速发展,m2m(machine2machine)业务正加速普及,工业互联网发展已经拉开序幕。 二、推进两化深度融合面临困难和问题 尽管当前我国信息化与工业融合发展已经取得一定程度的进展,但仍面临一系列突出问题。 一是发展水平较低。两化深度融合总体上处于起步阶段,大部分企业仍以信息化手段单项应用为主,面临集成应用跨越困难、智能装备不足、组织结构僵化、流程管理缺失等挑战,以及国产研发设计工具、制造执行系统、工业控制系统、大型管理软件缺失等一系列问题。 二是产业基础薄弱。无论是新一代信息技术还是智能制造关键装备,都面临标准和知识产权缺失、关键器件依赖进口、集成服务能力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等问题,跨学科、跨领域政产学研协同、以企业为主体的制造业创新体系尚不健全。 三是法律体系滞后。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和应用带来新业态、新模式 和新产业,促进电子商务、数据开放、信息安全、个人隐私、互联网金融等新业务健康发展亟待更加完善的法律环境。 四是政策缺乏合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过程中的技术、产品、安全、应用协同互动机制尚未建立,政府采购政策对国内新产品新服务发展支持不足,技术资本密集型产业融资体系不健全,支持融合发展的财政、税收、金融等政策仍需进一步协调配合。 三、推进两化深度融合的措施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推进两化深度融合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我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点任务,要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以智能制造作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推进两化深度融合的主攻方向,全面实施推进《两化深度融合专项行动计划(2013—2018)》,加快完善制造业国家创新体系和综合标准化体系,打造智能化生产体系和发展模式,做好两化深度融合这篇大文章,推动我国经济转型升级,重塑国际竞争优势。 (一)加快推进智能制造生产模式 研究论证国家级智能制造重大工程。优选基础条件好、需求迫切的行业、地区和企业,开展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建设工程,推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在制造业领域的广泛深入应用,提升关键智能部件、准备和系统的自主化能力,建立健全智能制造标准化体系,全面提升制造业产品、装备、生产、管理和服务的智能化水平。 (二)大力发展工业互联网 研究出台互联网与工业融合创新指导意见,绘制工业互联网发展路线图。实施物联网专项工程,推进物联网在石化、冶金、食品、药品、大型 装备、安全生产等领域的应用,培育智能检测、全产业链追溯等工业互联网新模式。研究制订鼓励车联网发展的政策措施,制订车联网创新发展行动计划。制定工业互联网整体网络架构方案,对工业互联网ipv6地址资源进行前期规划和部署。 (三)全面推广两化融合管理体系 坚持标准先行,推进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标准的研制、发布和国际化,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标准的贯标和评定试点,在重点领域开展宣贯和示范应用,进一步完善管理体系评定管理办法和第三方服务体系,促进企业在产品和服务全生命周期、生产管理全过程应用信息技术,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四)加快培育发展新业态和新模式 研究制定服务型制造发展的指导意见,支持企业积极发展在线监控诊断、融资租赁、全生命周期管理等新业务。鼓励有条件的大型企业设立设计中心,建设一批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继续推进民爆、危险与监控化学品、应急药品储备、农药等领域智能监测监管体系建设。加快推进企业能源管理中心和绿色数据中心建设。组织工业电子商务试点示范,优化电子商务发展环境。制订工业云、工业大数据创新发展指导意见,开展工业云试点,加快工业大数据开发利用。 (五)加强两化融合支撑能力建设 实施宽带中国2015专项行动,推进“全光网城市”建设,加快td-lte网络建设和4g业务发展。落实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推进纲要,完善相关政策。推进集成电路、基础软件、工业软件、新型显示、新型智能终端、td-lte、太阳能光伏等关键技术和产品的研发与产业化。实施工业强基 第18页 共18页-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信息化 工业化 融合 20 XX 专项 行动 方案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asd****19】。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asd****19】,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asd****19】。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asd****19】,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