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上册教案____(人教版).doc
《九年级语文上册教案____(人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语文上册教案____(人教版).doc(39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九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第一单元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在七年级上、下册新诗教学的基础上,相对集中学习新诗,进一步培养学生对诗歌的兴趣和鉴赏能力。 《沁园春雪》是一首写景抒怀之作。描写雄伟壮阔而又妖娆美好的北国雪景,纵论历史上的英雄人物,抒发了诗人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之情。 《雨说》是一曲动人心弦的爱之歌。它采用拟人的艺术表现手法。 《星星变奏曲》是一首追求光明的希望之歌。它运用象征手法,表现诗人对光明的渴求。 《蝈蝈与蛐蛐》和《夜》是两首优美的田园诗。 二、学习目标 1. 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感受诗歌中描绘的自然美景,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 2. 熟读、背诵诗歌,在熟读、背诵的过程中,感受诗歌的语言美、情感美和意境美,体会诗歌的魅力。(重点) 3. 了解借景抒情、象征、拟人等诗歌常用的艺术表现手法,体会这些表现手法的表达效果。(重点、难点) 4. 培养对诗歌的感悟能力,增强诗歌鉴赏能力。(难点) 三、教学建议 教学诗歌,不宜多讲,只须在关键处点拨,引导学生揣摩语言,感受形象。 进行诗歌比较阅读,认识诗歌的内容、感情意蕴、语言特点和表现手法等的异同。 鼓励和引导学生进行诗歌的扩展阅读,结合课堂教学让学生多读一些诗歌。激发学生的读诗兴趣,培养学生对诗歌的感悟能力。 本单元教学拟用8个课时完成。 四、课时设计 1.《沁园春·雪》 …………………………………………………………1课时 2.《雨说》 …………………………………………………………………1课时 3.《星星变奏曲》 …………………………………………………………1课时 4.《外国诗两首》 …………………………………………………………1课时 5.复习课…………………………………………………………………… 2课时 6.检测课…………………………………………………………………… 2课时 ☆总1 ☆ 第1课时 一、课题:《沁园春·雪》 二、课型:教读课 三、学习目标 1. 品味诗歌语言,体会意境,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重点) 2. 学习写景、议论、抒情的表达方式。 3. 培养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树立伟大抱负和坚定信念。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由毛泽东诗词导入。 (二)资料助读 本文体裁词。词又叫诗的别体,长短句。沁园春,词牌名。 (三)诵读感知 1. 指名朗读课文 2. 让学生谈谈对这首词的初步理解。 3. 这首词分上下两阕,各写什么? 4.上阕:描写北国雪景; 下阕:纵论历代英雄 (四)研讨释疑,探究词意 1. 总写北国雪景的句子是哪几句? 2. 作者以“望”统领下文,都望到了什么? (长城、黄河、山脉、高原 ) 这些景观大势磅礴,显示了诗人博大的胸怀、雄伟的气魄,是实写。 3. 哪几句是虚景? 4. 你认为以动写静的句子是哪些?以静写动的句子是哪些?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5. 在下片中,能起到领起下文的字是?它领起哪些句子?(惜) 6. 如何理解本文的言主旨? 诗人描写北国雪景,有雄壮之气势,豪放的风格,抒发了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表现了诗人豪迈的胸怀。 (五) 重点词句子的理解 1.“山舞银蛇,原驰蜡象”的含义。 2.“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在结构上的作用。 承上启下,过渡作用 3. 结句“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有何寓意? 只有今天的一代英雄人物,才能使多娇江山完全称意。这是对一代新人的呼唤和企盼。 (六)课堂小结 (七) 布置作业:背诵这首诗 教学札记: ☆总2 ☆ 第2课时 一、课题:《雨 说》 二、课型:教读课 三、学习目标 1.学习拟人、比喻、反复等修辞手法,体会在形象塑造、表情达意中的作用。 2.理清诗人的创作思路和诗歌的结构。 3.通过作者对春雨形象的描绘和歌颂,领悟作者对儿童的关爱之情。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资料助读 郑愁予是台湾诗人,本名郑文韬,祖籍河北,1933年生于山东济南。被称为“中国的中国诗人”。 (三)诵读感知 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2.提问学生“雨说”它在诗中出现了几次。(引导学生理出诗作结构,并和学生一起为诗作的四个部分命名。) 3.提问:诗作是第几人称写作?是什么修辞手法? 是第一人称写作,是拟人的修辞手法。题目是“雨说”,因此全诗都是用雨的口吻直接叙述,直接抒情。 (四)研讨释疑,探究诗意 1. 提问:在第一节到第五节中出现过哪些景物? 2. 说明诗作开篇点题,雨在大地的期待中到来,第一节描绘了大地枯旱的景象:田圃荒凉,种子禁锢;牧场枯黄,牛羊绝迹;鱼塘低浅,游鱼缺水;小溪干涸,水落石出。(想象缺少雨水滋润的大地的景象,体会春雨来临所带来的生命气息。) 3. 概括出诗中雨到来之后大地的景象。 4. 齐读第1-5节 提问:雨让大地生气勃勃,那么在诗人笔下,雨是什么样子的?让学生从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方面来描述。 5. 在大地的期待中,雨悄然来到,为万物带来了勃勃生机。提问:雨的家乡在哪里?它是怎么长大的? 6. 提问:雨做了这一切,它的来意是什么? 7. 讲解并提问:第三部分描写了柳条儿、石狮子、小燕子、旗子见到春雨后“笑”的场面,运用什么修辞手法?(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 8. 提问:最后一节诗中哪些词句暗示了雨的命运? 9. 提问:雨的祝福是什么?如何理解? 10. 理解诗歌的寓意? (五)课堂练习 做《同步学习与探究》中的相关题目。 (六) 课堂小结 本诗于1979年创作的自由体新诗。以题目“雨说”开篇,并通过“雨说”的反复,诗人以拟人化的手法,采用第一人称与儿童对话,塑造了“爱的使者”的形象。 (七)布置作业 教学札记: ☆总3 ☆ 第3课时 一、课题:《星星变奏曲》 二、课型:自读课 三、学习目标 1.朦胧诗的特点及背景 2.理解“变奏曲”的含义 3.找出比喻句并理解含义 4.珍惜美好生活 四、重点难点:暗喻句子的含义 五、课时安排 1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回顾诗人郭沫若写的《天上的街市》导入 (二)文学常识 朦胧诗是新时期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文学流派,是文革后期一群自我意识开始觉醒青年,利用诗歌的形式对现实进行反思和追求诗歌独立的审美价值的产物。作者江河,是变革时代的中国新文学史上的“朦胧诗”运动的主将之一。 (三)诵读感知 1. 诗中的星星象征什么?诗人反复咏叹星星表达了怎样的渴望? (象征着光明,象征着美好的事物,表达了他对光明的渴望) 2. 两小节诗在结构上及语言上有什么异同点? (四) 研讨释疑,探究诗意 1. 这首诗为什么题为《星星变奏曲》? 2. 诗中多用比喻,理解一些句的寓意:如:“每一首诗都是一群颤抖的星星”“风吹落一颗又一颗瘦小的星星” (五)课堂练习 做《同步学习与探究》 (六)课堂小结 教学札记: ☆总4 ☆ 第4课时 一、课题:《外国诗两首》 二、课型:自读课 三、学习目标 1. 体会写景诗的意境。(重点难点) 2. 欣赏和热爱大自然,培养生活的情趣。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学过程 学习《蝈蝈与蛐蛐》 1. 指名朗读这首诗。正音。 2. 简介作者和时代背景。 济慈(1795—1821),英国诗人。是英国浪漫主义诗人中最有才气的诗人之一,他的诗对后世的影响很大,维多利亚时代诗人、唯美派诗人、“意象派”诗人都受到他的影响。 3. 学生朗读,整体把握诗歌的基调,注意处理朗读语调,注意音步和轻重音的正确掌握。 4. 这首诗在构思上有什么特点? 5. 理解虫鸣的象征意义。 6. 尾声:“从蛐蛐的歌中仿佛听到了蝈蝈的呜叫”。理解盛夏的蛔蝈和冬天的蛐蛐是怎样联系起来的。 学习《夜》 (一)作者简介 叶塞宁,俄罗斯诗人,他的诗感情真挚,格调清新,并擅长描绘大自然景色。 (二)指导自读探究 赏析,归纳这首诗的内容,并体会诗歌所描写的意境美。 意境静谧、美丽 (三)课堂练习: 做《同步学习与探究》中的相关题目。 (四)布置作业 反复朗诵这首诗,体会诗中所描绘的美景。 教学札记: ☆ 5-6 ☆ 第5~6课时 一、课题:第一单元复习课 二、课型:复习课 三、学习目标 对单元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复习巩固。 四、课时安排 2课时 五、教学过程 1.教师和学生将本单元知识点梳理归纳,然后教师以讲义形式下发,知识点梳理至少应包括字词、文学知识等基础知识,文章的内容、作者的思路、情感体验、写作手法、语言品味等内容,并尽量将知识点问题化、习题化。 2.给学生半节课的时间自主复习巩固,教师在学生复习过程中巡查关注,解答学生遇到的疑难。 3.在第2教时,互动检查本单元知识点掌握点掌握情况,以此查漏补缺,使学生于强化识记的基础上提高语文综合素养。 ☆ 7-8 ☆ 第7~8课时 一、课题:第一单元 二、课型:检测课 三、学习目标 检测学生对本单元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了解学情,便于查漏补缺,完善教学。 四、课时安排 2课时 五、教学过程 1.课前,依据本单元知识要点精心命题或选题,制作试卷。 2.下发 “单元检测题”,进行测试,时间为2课时。 第二单元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选取一些表现思想风采的文章,视域更加宽广,将把学生引向更为广阔、深邃的人文世界。文体为演讲和书信,既有文化巨人对人生与事业关系的宣讲,有有文坛泰斗对另一位大师的礼赞;有著名学者的艺术交流,还有教育家对女儿的爱情启蒙。细细品读,将使学生对人生、事业、爱情、艺术等问题有逐渐深入的领悟与思考。 二、学习目标 1.在语境中理解、积累和掌握一些词句,领悟其中蕴涵的哲理与激情。重点 2.领悟与思考文章中蕴涵的哲理,体会先贤巨匠丰富的情感与深邃的思想。(重点 难点) 3.体会口语和书面语的差异,品位不同场合下口语运用的技巧。 三、教学建议 要拓展学生的精神视野,又应尽量和他们自身的生活体验结合,对于文章中的某些观点,还可以鼓励学生逆向思维、大胆质疑,从而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尤其是敢于向权威和经典问难的勇气。 本单元的课文大多文采飞扬,应引导学生在语境中理解、积累和掌握丰富的词句(对使用频率不同的词语、格言应区别处理,有的会读会认、知其大意即可;有的则要会用)。对于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也应结合学生的生活体验来理解,把哲理和激情真正化入学生的血液里,切忌把句子孤立地抽取出来解释并统一“正确”答案。 本单元的“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的内容,应激发全体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使他们积极参与,在参与中提升精神境界,提高演讲水平和写作水平。教师应多做指导工作、组织工作。 四、课时设计 1.《敬业与乐业》………………………………………………………2课时 2.《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1课时 3.《傅雷家书两则》……………………………………………………1课时 4.《致女儿的信》………………………………………………………1课时 5.复习课…………………………………………………………………2课时 6.检测课…………………………………………………………………2课时 ☆ 9-10 ☆ 第1~2课时 一、课题:《敬业与乐业》 二、课型:教读课 三、学习目标 1.学习这篇讲演词论证条理清晰,论据生动有力的特点。 2.了解这篇讲演词的结构安排,体会层次分明、条理清晰的特点。(重点难点)3.体会语言表达通俗浅显、准确周密,生动有力的特点。 四、课时安排 2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介绍作者:梁启超(1873-1929),中国近代维新派领袖,学者。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和其师康有为一起,倡导变法维新,并称"康梁"。其著作编为《饮冰室全集》。 (二)整体感知 明确:课文共七段,总体结构是"总一分一总"式:开头总起全篇;然后分别论述敬业和乐业,两个分论点平行并列;最后总结全篇。条理清晰,纲举目张。 (四)研讨主旨 1.思考:讲演词开头交代题目的来源其用意是什么?哪句话揭示了全篇论述的中心? 明确:文章开头先交代题目的来源,又可显示出论述的科学性,讲演的趣味性;同时,提出题目来由,也便于揭示全篇的论述要点,使听者对讲演的纲目有一个大致的认识。 2.朗读第三、四段。 思考:(1)作者怎样阐述什么叫"敬"?(2)如何论述怎样才能做到"敬业"? 3.朗读第五、六段。思考:作者举了怎样的例子来论述"乐业"的重要,又是如何论述"乐业"的道理的? 4.学生朗读第七段。 明确:作者根据自己的亲身经验,指出"责任心"和"趣味"跟"敬业"与"乐业"的关系最为密切:"责任心"就是"敬业"广趣味"就是"乐业"。 5.探究活动 思考:作者在文章中提出了许多有关敬业和乐业的观点,你最信服的是哪一点?你有没有不同意见?说说你持这种意见的理由。 明确:文章中的观点如下: (1)"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2)人类一面为生活而劳动,一面也是为劳动而生活。 (3)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 (4)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 …… …… 学生的回答无论是赞同还是不赞同,都可以;关键在于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言之有据。目的在于通过讨论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五)课堂练习 精选《同步学习与探究》中的相关题目。 (六)课堂小结 1.中心意思:提出了"敬业与乐业"的论题,深入地论述了敬业与乐业的重要性,殷切地希望大家发扬敬业、乐业的精神,去过人类合理的生活。 2.写作特点。 (1)论证条理清晰,论据生动有力。 (2)语言通俗浅显,准确周密,概括有力。 (五)布置作业 完成《同步与探究》的有关内容。 教学札记: ☆ 11 ☆ 第3课时 一、课题:《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 二、课型:自读课 三、学习目标 1. 了解演说的特点。 2. 品味雨果包含激情、诗化的语言。 3. 领略两位杰出人物的思想光辉。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雨果,法国作家,父亲是拿破仑军官。作品 伏尔泰,法国作家、哲学家、启蒙思想家。第一个悲剧《奥狄浦斯王》,出狱后因宣传启蒙思想,多次受迫害并被放逐国外。 (二)自读与指导 1. 从雨果的演讲中,可以了解到伏尔泰为人类文明做出了怎样的贡献? 2. 雨果为什么把伏尔泰生活的时代看作是“一个新的纪元”的开始? 3. 作者认为“伏尔泰不仅是一个人,他是一个世纪”的原因是什么? 4.“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进步的两个方面很清楚地显示出来。“其中”两个方面“是指什么? 第一:做一个人,我们要行使自己的权力,第二:做一个公民,我们要恪尽职守。 (三)品味语言 结合课后习题三 (四)课堂练习 精选《同步学习与探究》中的相关题目。 (五)课堂小结: 这篇演说,是对人类先贤的崇高礼赞,对思想与人格力量的热情颂扬,也是对人类社会永远需要正义的呐喊、对良知的呼唤。 (六)布置作业 选择你最喜欢的部分背诵。选取一段或几段进行演讲。 教学札记: ☆ 12 ☆ 第4课时 一、课题:《傅雷家书两则》 二、课型:教读课 三、学习目标 1.学习庸碌、凭吊、扶掖、谀词等字词,读准字音,理解含义。 2.理解傅雷所说的“坚强”的含义,认识到敢于面对现实、勇于回顾历史、 理智地对待成功并继续奋斗,才是真正的“坚强”。 3.体会信中讲述道理和抒发感情的两种方式。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复习书信的格式 2.简单了解作者。 (二)整体感知 这两封信是傅雷接到傅聪的信后的回信。请浏览这两封信,说说它们的主题各是什么? 第一封信,如何面对挫折,第二封信,如何对待成功。 (三)研讨主旨 第一封信 1.第一封家书的开头称呼是什么?为什么要这么称呼? 称呼是“聪,亲爱的孩子”,因为傅聪 当时正是精神消沉的时候,这样温情的称呼,会给傅聪带去父母的爱。 2.在儿子面对挫折和心灵的苦闷时,作为父亲,傅雷是如何劝解的? 提示:注意课文中运用的比喻和引用的故事。 3.傅雷运用太阳、雨水、五谷、庄稼的比喻和克利斯朵夫的故事,他的用意是什么? 第二封信 1.第二封信,写在傅聪获奖之后。在信的开头,傅雷把儿子的信比喻成什么?表现了什么样的感情? 2.第二封信中,傅雷是如何表达对儿子成功的激动的? 3.傅聪的成功,使傅雷异常激动,但是他在信中是否只是停留在这种喜悦之情中?他还写了什么? 4.傅雷用“我更高兴的更安慰的是”起到什么作用? 5.在两封信中,傅雷都提到了“坚强”。他对于“坚强”的理解是什么?你能够找到两封信中,对“坚强”内涵的直接解说吗? 6.组织讨论:在信的末尾,傅雷又回到了情绪的“矛盾与快乐”问题,比较第 一、二封信中傅雷关于如何面对人生情绪起伏的解说。 (四)课堂练习 精选《同步学习与探究》中题目。 (五)课堂小结 傅雷和傅聪,已经超出父子、朋友的界限,成为艺术上、思想上的知音。 (六)布置作业: 讨论完成课后练习 教学札记: ☆ 13 ☆ 第5课时 一、课题:《致女儿的一封信》 二、课型:自读课 三、学习目标 1.了解书信的写法。 2.了解“爱情的真谛,走好青春第一步,正确把握萌动的情感。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课前活动 1.查找关于作者苏霍姆林斯基的介绍,了解有关书信的写法; 2.搜集古今中外的经典爱情故事:《孔雀东南飞》《梁山伯与祝英台》《魂断蓝桥》 《罗密欧与朱丽叶》《泰坦尼克号》《廊桥追梦》《乱世佳人》等等。 (二)导入新课 “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这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诗句。 由爱情而演绎的故事,更是那样的惊心动魄。到底什么是爱情?今天大家也许能从苏霍姆林斯基的《致女儿的信》一文中得到启示。 (三)研讨交流 1.面对女儿的问题,作者没有轻下结论,他是怎样解释“什么是爱情”的?作者到底认为什么是爱情?请用自己的话概括一下。 2.作者为什么不直接告诉女儿“什么是爱情”?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3.怎样理解“但做一个幸福的人,只能是在你成为有智慧的人的时候” 这句话的含义? (四)积累: 爱情是这样美好,是人类最伟大的情感,看看名人是怎样看待爱情的:要求学生展示课前准备好的资料(教师也准备一些)。 爱情只有是理智的,聪明的,审慎的,它才是高尚的。 爱情,是一种炽烈的感情,一定要让理智做心灵的主宰。 ----苏霍姆林斯基《爱情的教育》 真正的爱情是专一的,爱情的领域是非常的狭小,它狭窄到只能容下两个人生存;如果同时爱上几个人,那便不能称做爱情,它只是感情上的游戏。 ----德国诗人、剧作家席勒 (六) 课堂练习 精选《同步学习与探究》中的相关题目。 (七)拓展活动 同学们,爱是美好的情感,人的全部道德都可以在爱情上反映出来。爱情是人类文明的产物。根据自己的理解,你以自己喜欢的形式,说说什么是爱情。可以是一句箴言,也可以是一段随笔,更可以是一篇文章。 (八)布置作业 教学札记: ☆ 14-15 ☆ 第6~7课时 一、课题:第二单元 二、课型:复习课 三、学习目标 对单元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复习巩固。 四、课时安排 2课时 五、教学过程 1.教师和学生于课前各将本单元知识点梳理归纳,然后教师以讲义形式下发,知识点梳理至少应包括字词、文学知识等基础知识,文章的内容、作者的思路、情感体验、写作手法、语言品味等内容,并尽量将知识点问题化、习题化。 2.给学生1节课的时间自主复习巩固,教师在学生复习过程中巡查关注,解答学生遇到的疑难。 3.师生互动,检查本单元知识点掌握点掌握情况,以此查漏补缺,使学生于强化识记的基础上提高语文综合素养。 ☆ 16-17 ☆ 第8~9课时 一、课题:第二单元 二、课型:检测课 三、学习目标 检测学生对本单元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了解学情,便于查漏补缺,完善教学。 四、课时安排 2课时 五、教学过程 1.课前,教师依据本单元知识要点精心命题或选题。 2.下发教师自拟测试卷进行中“单元检测题”,时间为2课时。 第三单元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选编的是一组写少年生活的小说。 《故乡》写“我”眼中的“故乡”与儿时的“故乡”和理想中的“故乡”的巨大反差,反映了那个时代那个社会的真实状况,蕴含着丰富的内容。其中闰土的形象,是旧中国农民的典型代表。 《孤独之旅》写一个孩子在牧鸭生活中成长的故事。 《我的叔叔于勒》是一篇外国小说,主要写菲利普夫妇对亲弟弟的无义寡情,其中也包含了若瑟夫对人生、社会的某种认识。 《心声》触及了当前一些教育现象。 二、学习目标 1.了解小说的体裁特点,了解小说的人物、情节、环境三要素。 2.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把握小说的主题,得到人生的启示。(重点) 3.分析人物形象,体会小说的艺术特色。(重点) 4.品位小说的语言,积累语言知识,提高实际的语言运用能力。(难点) 三、教学建议 这个单元要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生活经验,找好切入点,引导他们深入思考问题,要让学生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 四、课时设计 1.《故乡》…………………………………………………………… 2课时 2.《孤独之旅》……………………………………………………… 1课时 3.《我的叔叔于勒》………………………………………………… 2课时 4.《心声》………………………………………………………… 1课时 5. 复习课…………………………………………………………… 2课时 6. 检测课…………………………………………………………… 2课时 ☆ 18-19 ☆ 第1~2课时 一、课题:《故乡》 二、课型:教读课 三、学习目标: 1.了解小说的特点。 2. 分析比较人物形象,理解文章主题。 四、课时安排 2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回顾小说的有关知识,如小说的概念、三要素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小说的情节、环境等。 (二)导入新课 (三)简介时代背景 辛亥革命后,受军阀官僚和帝国主义的双重的压迫,中国的广大人民,日益贫困化。鲁迅在1919年12月初,回故乡接母亲时亲眼看到故乡的破旧不堪和农民生活的贫困,百感交集,思绪万千,一年后就以这次经历为素材,创作了小说:《故乡》。 (四)整体感知课文 1.浏览课文,概括出小说的情节内容。 “我”回到故乡→回忆美丽的故乡→见到了杨二嫂和闰土→离开故乡。 (五)问题探究,研讨主旨 1.自然环境看,故乡的今昔有什么不同? 2.故乡的人来看,今昔有什么不同? 3.文章突出一个“变”字,那么,导致故乡变得今不如昔的原因是什么? 封建制度的剥削压迫,战乱、灾害以及苛捐杂税造成的灾难,封建传统观念的毒害等。 4.据以上理解,概括出小说的主题。 这篇小说通过描写故乡今不如昔的变化,反映了农村的萧条和农民生活的日益贫困,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的不满和追求新生活的愿望。 (六)具体学习小说的对比描写,分析人物的性格 1.读课文,找出少年闰土与中午闰土的某些对比,分析其性格的变化: 少年闰土:健康活拨、知识丰富、聪明可爱, 中年闰土:终日辛劳,生活贫困而又精神麻木。 2.再读课文,找出杨二嫂的今昔变化,并分析其前后不同的性格: 年轻的杨二嫂被誉为“豆腐西施”,如今的她是“凸颧骨,薄嘴唇,细脚伶仃的圆规”。昔日的她“整日坐着”,不好言语,如今的她说话尖酸刻薄,为人自私贪婪”。杨二嫂己由昔日的一个温柔美丽的女人变为如今的一个尖酸刻薄、贪婪自私的泼妇。 (七)研讨释疑,探究文意 1.文写了三个“故乡”:一是过去的故乡,一是现在的故乡,一是未来的故乡。三者之间是什么关系? 2.们应该有新的生活,为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这句话中“新的生活”应该是一种什么样的生活? 3.我想到希望,忽然害怕起来了。”这是为什么?此句中的“希望”具体指什么?“现在我所谓希望,不也是我自己手制的偶像么?”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就现代社会看,“我”的希望变成现实了没有? 4.文最后一段写眼前出现“碧绿的沙地”“金黄的圆月”说明了什么?最后的比喻性议论告诉人们一个什么道理? (八) 布置作业: 完成同步与探究有关内容 教学札记: ☆ 20 ☆ 第3课时 一、课题:《孤独之旅》 二、课型:自读课 三、学习目标 1.理解文意,概括故事情节及人物形象。(重点) 2.了解小说三要素,理解细节描写、环境描写的作用。(重点)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学生自读课文,朗读时注意在文中圈点勾画出主要信息。 2.重点朗读以下段落,学生朗读时,注意体会人物心中的孤独感,读出语气,读出感情。 (1)从“小木船赶着鸭子……杜雍和这才将船停下来”。 (2)从“这才是真正的芦荡……并且迟迟不能人睡”。 (3)从“日子一天一天地过去了……就不再忽然地恐慌起来”。 (4)从“那天,是他们离家以来所遇到的最恶劣的天气……也滴在跟在他们身后那群鸭的羽毛上……”最恶劣的天气中,杜小康经受了考验。 3.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要求学生用一句话概括文章的内容和主旨。 (2)要求学生阅读课文,理清小说的故事情节。 (三)研读课文 1.首先我们怎样理解课文标题的含义。 (1)失去交流环境 (2)失去了人文环境。 (3)恐惧自然环境。 (4)恐惧未来环境。 2.课文有关自然环境的描写很出色,请找出几处,并说说这样的环境描写对表现杜小康的成长起什么作用。 (1)写杜小康对远逝的家的眺望和鸭群扇形水流的描写。这些更增添了对在家乡生活的留恋。 (2)写黄昏时炊烟和河面的热气,是那么的单调、虚无,更增添了杜小康孤寂的感受。 (3)有关鸭群的描写:鸭子的恐惧感衬托出杜小康的恐慌。 (4)P72 有关芦苇荡的描写:芦苇荡“如绿色的浪潮直涌到天边”,无边无际,给人以极大的心理压力,让杜小康“害怕”和“胆怯”。 (5)P75 有关风雨的描写:芦苇荡的暴风雨是极其可怕的,“杜小康表现了大人似的勇气与坚强,在暴风雨中搏斗,暴风雨给了他一个成长的机会和舞台。 3.文中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对杜小康成长过程作了细致的描写,杜小康的心理是如何变化的? 出发时: 茫然,恐惧 到达芦苇荡时: 害怕,胆怯 安顿之后: 感到孤独 时间久了:不再忽然地恐慌 雨后天晴: 坚强。 4.如何理解杜小康这一人物形象呢? 5.困难和挫折,往往是人成长的催化剂,结合自己的实际,谈谈学习本文的收获。 (四)布置作业 请结合自己的成长历程,写一篇文章,注意要有一定的环境描写。 教学札记: ☆ 21-22 ☆ 第4~5课时 一、课题:《我的叔叔于勒》 二、课型:精读课 三、学习目标 1.理解小说表现的主题思想。 2.体会人物语言的个性化,进一步学习运用对比手法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重点) 3.理解悬念的铺排、构思的巧妙。 (难点) 四、课时安排 2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世界文坛上,有三在短篇小说之王,他们是法国的莫泊桑、俄国的契诃夫、美国的欧•亨利。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莫泊桑的名作《我的叔叔于勒》。 (二)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概括小说的情节和主要事件。 情节:盼于勒→赞于勒→遇于勒→躲于勒; 事件:菲利普夫妇企盼被其赶走却发了财的于勒早日回来,以改变他们的经济状况,但当他们发现于勒已沦为穷人后,再次抛弃了他。 (三)问题探究 1.思考下列几个问题: (1)于勒是怎样一个人?穷——富——穷 (2)菲利普夫妇为什么盼望于勒回来?据说做生意赚了钱,全家的“希望”“福音” (3)小说的结局是菲利普一家人躲开了日夜盼望的于勒,这是什么原因? 直接原因:菲利普只认识钱;根本原因:那个金钱至上的社会制度。 2.精读船上巧遇的片断,了解小说在刻画人物时运用的主要方法。 3.分析人物形象。 (1)小说主要描写了几个人物?其中谁是主人公?为什么? (2)小说是怎样刻画菲利普夫妇的性格的? 小说主要通过描写人物的神情、语言、动作、心理的变化来刻画人物性格。菲利普夫妇是虚伪、自私、贪婪、冷酷、认钱不认人的人,是被金钱腐蚀至透的拜金主义者。 (3)“我”是一个怎样的人? “我”是小说中穿针引线的人物,正直、善良,富有同情心。 4.引导学生归纳主题。 (四)多角度探究学习 1.于勒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这样的人是否值得同情?有人说于勒是小说的主人公,你对此有什么看法? 2.一般人认为这篇小说的主题是批判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在我们目前的社会里有没有这种现象?你认为这篇小说的主题怎样确定才是比较客观的? 3.“那句永不变更的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和艺术效果? (1)制造悬念,推动情节发展;(2)巧置情节,完满塑造人物形象;(3)切中肯綮,深刻揭示小说主题;(4)揭示“惊喜”实质,增强小说讽刺效果。 4.文中的两处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 第一处:“我们上了轮船,离开栈桥,在一片平静的好似绿色大理石桌面的海上驶向远处。” 作用:烘托人物愉快的心情,展示人物活动的舞台,为刻画人物性格作好铺垫。 第二处:“在我们面前,天边远处仿佛有一片紫色的阴影从海里钻出来。那就是哲尔赛岛了。” 作用:烘托人物沮丧的心情;与第一处形成对比,进一步突出主题。 (五)课堂练习 精选《同步学习与探究》中的相关题目。 教学札记: ☆ 23 ☆ 第6课时 一、课题:《心声》 二、课型:阅读课 三、学习目标 1.整体感知,把握小说情节,理清作者思路。 2.品味语言,了解心理描写对刻画人物形象的作用 3.揣摩“心声”的深刻含义,联系生活实际,探讨小说的现实意义。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朗读感知 学生朗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1.京京为什么渴望朗读课文?又是在什么情况下实现了自己的愿望的? 2. 李京京在实现愿望的过程中,吐露了怎样的“心声”? 3.李京京为什么关注赵小桢等人练习? 4.怎样理解“他真想念。不是要出风头,而是心里有种憋了很久的感情,想痛痛快快地念出来,吐出来”? (三)研讨探究 1.李京京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请找出描写李京京行为和心理的句子。 2. 朗读第14小节,想象这段景物描写的画面,体悟历经磨难而今胜利的心情。 3.分析程老师的人物形象。 4.深思探究:课文中的“心声”除了李京京渴望亲情和友情外,还含有何种深意? (四) 布置作业: 精选《同步学习与探究》中的相关题目。 教学札记: ☆ 24-25 ☆ 第7~8课时 一、课题:第三单元 二、课型:复习课 三、学习目标 归纳总结单元知识点、复习巩固。 四、课时安排 2课时 五、教学过程 1.教师和学生于课前各将本单元知识点梳理归纳,应包括字词、文学知识等基础知识,文章的内容、作者的思路、情感体验、写作手法、语言品味等内容, 2.学生自主复习巩固,教师巡查关注,解答疑难。 3.师生互动,检查学生掌握情况,查漏补缺 ☆ 26-27 ☆ 第9~10课时 一、课题:第三单元 二、课型:检测课 三、学习目标 检测学生对本单元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了解学情,查漏补缺,完善教学。 四、课时安排 2课时 五、教学过程 1.课前,教师依据本单元知识要点精心命题或选题。 2.教师自拟测试卷或《同步学习与探究》中“单元检测题”,时间为2课时。 第四单元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大多数课文阐述的是求知与读书问题,学生可以从中获得这方面的不少教益。一单元也是议论文集中编排的单元,学习本单元,可以培养学生阅读议论文的能力,同时,可以使学生明辨是非,明白事理,变的聪慧而睿智,提高认识水平,丰富文化素养。 二、学习目标: 1.学习准确、严密、生动的论述语言。(重点) 2.了解并掌握议论文的基本常识:论点、论据、论证 3.区分观点和材料,辨析两者之间的关系。(重点) 4.探究如何求知,从而在探究中不断提高认识水平,丰富文化素养。 三、教学建议: 教法:讲读、导读、自读相结合。 四、课时设计: 1.《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1课时 2.《应有格物致之精神》…………………………………………………1课时 3.《 短文两篇》 …………………………………………………………2课时 4.《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2课时 5. 复习课 …………………………………………………………………2课时 6.检测课……………………………………………………………………2课时 ☆ 28 ☆ 第1课时 一、课题:《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二、课型:讲读课 三、学习目标: 1.学习作者阐述问题条理清晰的行文思路。(重点) 2.体会感悟本文的说理方式以及设问句在议论文中的作用。 3.激活学生思维,激发想像力,培养崇尚科学的精神。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背诵苏轼的《题西林壁》谈对“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的理解?其中包含着怎样的哲理?(学生自由发言) (二)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快速默读课文,扫清文字障碍,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2.自由朗读课文,体会文本所蕴涵的道理,明白作者的主张。 3.搜集、交流“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的生活实例,并形成自己的看法。 (三)师生讨论、交流课文内容 1.学生在感知课文的基础上,思考、交流下列问题 a.“正确答案只有一种”的思维模式有什么弊病? b.你认为创造性思维还有哪些必需要求? c.发挥创造力的关键是什么?你有过这方面的经验吗? d.区分一个人是否拥有创造力,主要依据之一是什么?你打算怎样做一个富有创造精神的人? e.作者列举约翰.古登贝尔克发明印刷术和排版术以及罗兰.布歇内尔发明乒乓球游戏的事例有什么作用? f.找出文中的设问句,并体会这种修辞方式的作用。 2.质疑解难。 对于讨论交流中仍不懂或不太理解的地方提出来 ,师生共同讨论交流解决。 3.拓展性学习 a、请把“创造力不仅仅是贝多芬、爱因斯坦以及莎士比亚他们的”“任何人都拥有创造力”作为一个观点,再举例证明这个观点。(如太空笔的事例等) b、创设情境,引发思考。播放赤壁诗词朗诵 说说感受:同一个“赤壁”,苏轼高歌“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而杜牧却低吟“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四)课堂小-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九年级 语文 上册 教案 _ 人教版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仙人****88】。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仙人****88】,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仙人****88】。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仙人****88】,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