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灾害工作应急预案.docx
《地质灾害工作应急预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质灾害工作应急预案.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地质灾害工作预案 应急预案 防地质灾害工作是学校工作重要部分,它涉及到学校财产以及师生生命安全,以及学校的稳定、发展等。因此,我校根据上级的工作部署,并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工作应急预案。 一、高度重视,明确防地质灾害工作的意义 防地质灾害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它关系到一方的稳定,社会的进步,特别是学校工作能否正常开展和师生生命财产安全等重大问题。为此。每一位教职员工,特别是学校行政,应时时刻刻装着防地质灾害工作,具有强烈的防地质灾害意识,将防地质灾害工作纳入学校的议事日程,并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防地质灾害工作领导小组,做到长抓不懈,一抓到底。树立起防地质灾害责任重于泰山的防地质灾害安全意识,防患于未然。 二、加强领导,成立各应急小组 组长:王书贵副组长:周晓飞 成员:郑太平 黄蕴 杨文 陈天珍 充分发挥其职能作用,通力合作,将防地质灾害损失控制在最低限度。尽量避免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 1、防地质灾害指挥小组: 由王书贵组长,周晓飞、郑太平为成员。负责整个防地质灾害灾害的抢险工作,并迅速向当地人民政府或上级有关部门汇报情况。 2、抢险疏散小组: 由周晓飞任组长,墙兴友、陈天珍为成员。具体负责发生暴风雨等防 1地质灾害时的人员疏散,在保证人员生命安全的前提下进行财产抢救等工作,尽量避免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疏散地为火车站前的空旷地带。 三、增强意思、采取措施、减少损失 学校发生防地质灾害将会造成严重后果,影响到学校的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因此,全体教职工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必须树立防地质灾害工作责任重大的意识。 1、定期检查: 学校应在每年的五至十月期间的每个月特别是暴风雨季节对学校内的房屋、校舍、围墙、用点设备设施、排洪通道等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及时整改,消除防地质灾害可能带来得隐患。 2、积极抢险: 一旦发生防地质灾害时,各小组充分发挥其职能作用,迅速赶到学校,组织科学有序进行抢险,首先抢险小组应及时迅速有效的疏散有危险的人员,特别是学生。同时,在保证抢险人员生命安全的前提下,进行财产抢救,禁令减少财产损失。 3、及时上报: 一旦发生防地质灾害时,及时向上级有关部门和当地人民政府汇报,争取得到他们的大力支持。 总之,在防地质灾害,在防地质灾害工作中,全体教职工不能有丝毫的麻痹,要具有高度的主人翁精神,牢固树立责任重与泰山的意识,增强防地质灾害意识,保证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常进行。 楠木渡镇新凤小学2014年8月18日 第二篇:地质灾害预案地质灾害预案 **县**镇人民政府 地质灾害防御预案 今年已进入春季,汛期也即将来临,因暴雨而诱发的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将会给全镇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无法估量损失,按照县国土资源局要求现结合全镇实际编制2006年度地质灾害防御预案。 一、2005年度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基本情况 我镇以“三个代 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2005年地质灾害防御预案,充分认识到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和艰巨性,把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列入重要的日程,坚持不懈地抓好这项工作,以致没有任何地质灾害的发生。 一是加强了监测,建立地质灾害预警体系,对有可能发生滑坡等突发性地质灾害的重点地区,派人进行了严密监测,建立了预警系统,落实了防范措施。 二是排查隐患,制定了严密的地质灾害防御预案。全镇*个村按照逐村、逐社、逐山、逐户进行排查,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防止地质灾害的发生。 三是加大监督,安排资金,提高了干部群众的防灾意识。我们对有可能发生滑坡的**村经常监督检查,并且镇人民政府将地质灾害防治资金列入了年度计划和预算,保证了潜在的地质灾害得到及时的调查和治理,并扎实细致地做好了宣传普及地质灾害防治基本知识。 二、2006年度地质灾害防御预案 一是加强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的领导,因为地质灾害突发性强,造成人民伤亡之多,财产损失也大,我镇为努力减轻自然地质灾害的发生,防止人为造成的地质灾害,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镇人民政府成立了坚强有力的领导工作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村的驻村干部和各村支部书记 二是建立健全防御工作网络,责任到人,大力推进“群测群防、群力”结合工作,动员广大群众积极投身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镇政府24小时值班报警电话*******,******,各村联络人员电话是各村支部书记或村长手机,家庭电话24小时畅通,按照各自分工职责,切实作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第三篇:地质灾害预案国家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 1总则 1.1编制目的 高效有序地做好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防治工作,避免或最大程度地减轻灾害造成的损失,维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 1.2编制依据 依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土资源部建设部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意见的通知》,制定本预案。 1.3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处置自然因素或者人为活动引发的危害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等与地质作用有关的地质灾害。 1.4工作原则 预防为主,以人为本。建立健全群测群防机制,最大程度地减少突发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把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作为应急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统一领导、分工负责。在各级党委、政府统一领导下,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共同做好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防治工作。 分级管理,属地为主。建立健全按灾害级别分级管理、条块结合、以地方人民政府为主的管理体制。 2组织体系和职责 国务院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国地质灾害应急防治工作的组织、协调、指导和监督。 出现超出事发地省级人民政府处置能力,需要由国务院负责处置的特大型地质灾害时,根据国务院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的建议,国务院可以成立临时性的地质灾害应急防治总指挥部,负责特大型地质灾害应急防治工作的指挥和部署。 省级人民政府可以参照国务院地质灾害应急防治总指挥部的组成和职责,结合本地实际情况成立相应的地质灾害应急防治指挥部。 发生地质灾害或者出现地质灾害险情时,相关市、县人民政府可以根据地质灾害抢险救灾的需要,成立地质灾害抢险救灾指挥机构。 3预防和预警机制 3.1预防预报预警信息 3.1.1监测预报预警体系建设 各级人民政府要加快建立以预防为主的地质灾害监测、预报、预警体系建设,开展地质灾害调查,编制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建设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网络和专业监测网络,形成覆盖全国的地质灾害监测网络。国务院国土资源、水利、气象、地震部门要密切合作,逐步建成与全国防汛监测网络、气象监测网络、地震监测网络互联,连接国务院有关部门、省(区、市)、市(地、州)、县(市)的地质灾害信息系统,及时传送地质灾害险情灾情、汛情和气象信息。 3.1.2信息收集与分析 负责地质灾害监测的单位,要广泛收集整理与突发地质灾害预防预警有关的数据资料和相关信息,进行地质灾害中、短期趋势预测,建立地质灾害监测、预报、预警等资料数据库,实现各部门间的共享。 3.2预防预警行动 3.2.1编制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会同本级地质灾害应急防治指挥部成员单位,依据地质灾害防治规划,每年年初拟订本年度的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要标明辖区内主要灾害点的分布,说明主要灾害点的威胁对象和范围,明确重点防范期,制订具体有效的地质灾害防治措施,确定地质灾害的监测、预防责任人。 3.2.2地质灾害险情巡查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要充分发挥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和专业监测网络的作用,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检查,加强对地质灾害重点地区的监测和防范,发现险情时,要及时向当地人民政府和上一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报告。当地县级人民政府要及时划定灾害危险区,设置危险区警示标志,确定预警信号和撤离路线。根据险情变化及时提出应急对策,组织群众转移避让或采取排险防治措施,情况危急时,应强制组织避灾疏散。 3.2.3“防灾明白卡”发放 为提高群众的防灾意识和能力,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根据当地已查出的地质灾害危险点、隐患点,将群测群防工作落实到具体单位,落实到乡(镇)长和村委会主任以及受灾害隐患点威胁的村民,要将涉及地质灾害防治内容的“明白卡”发到村民手中。 3.2.4建立地质灾害预报预警制度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和气象主管机构要加强合作,联合开展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工作,并将预报预警结果及时报告本级人民政府,同时通过媒体向社会发布。当发出某个区域有可能发生地质灾害的预警预报后,当地人民政府要依照群测群防责任制的规定,立即将有关信息通知到地质灾害危险点的防灾责任人、监测人和该区域内的群众;各单位和当地群众要对照“防灾明白卡”的要求,做好防灾的各项准备工作。 3.3地质灾害速报制度 3.3.1速报时限要求 县级人民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接到当地出现特大型、大型地质灾害报告后,应在4小时内速报县级人民政府和市级人民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同时可直接速报省级人民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和国务院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国土资源部接到特大型、大型地质灾害险情和灾情报告后,应立即向国务院报告。 县级人民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接到当地出现中、小型地质灾害报告后,应在12小时内速报县级人民政府和市级人民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同时可直接速报省级人民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 3.3.2速报的内容 灾害速报的内容主要包括地质灾害险情或灾情出现的地点和时间、地质灾害类型、灾害体的规模、可能的引发因素和发展趋势等。对已发生的地质灾害,速报内容还要包括伤亡和失踪的人数以及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 4地质灾害险情和灾情分级 地质灾害按危害程度和规模大小分为特大型、大型、中型、小型地质灾害险情和地质灾害灾情四级: (1)特大型地质灾害险情和灾情(Ⅰ级)。 受灾害威胁,需搬迁转移人数在1000人以上或潜在可能造成的经济损失1亿元以上的地质灾害险情为特大型地质灾害险情。 因灾死亡30人以上或因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000万元以上的地质灾害灾情为特大型地质灾害灾情。 (2)大型地质灾害险情和灾情(Ⅱ级)。 受灾害威胁,需搬迁转移人数在500人以上、1000人以下,或潜在经济损失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的地质灾害险情为大型地质灾害险情。 因灾死亡10人以上、30人以下,或因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500万元以上、1000万元以下的地质灾害灾情为大型地质灾害灾情。 (3)中型地质灾害险情和灾情(Ⅲ级)。 受灾害威胁,需搬迁转移人数在100人以上、500人以下,或潜在经济损失5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的地质灾害险情为中型地质灾害险情。 因灾死亡3人以上、10人以下,或因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以上、500万元以下的地质灾害灾情为中型地质灾害灾情。 (4)小型地质灾害险情和灾情(Ⅳ级)。 受灾害威胁,需搬迁转移人数在100人以下,或潜在经济损失500万元以下的地质灾害险情为小型地质灾害险情。 因灾死亡3人以下,或因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以下的地质灾害灾情为小型地质灾害灾情。 5应急响应 地质灾害应急工作遵循分级响应程序,根据地质灾害的等级确定相应级别的应急机构。 5.1特大型地质灾害险情和灾情应急响应(Ⅰ级) 出现特大型地质灾害险情和特大型地质灾害灾情的县(市)、市(地、州)、省(区、市)人民政府立即启动相关的应急防治预案和应急指挥系统,部署本行政区域内的地质灾害应急防治与救灾工作。 地质灾害发生地的县级人民政府应当依照群测群防责任制的规定,立即将有关信息通知到地质灾害危险点的防灾责任人、监测人和该区域内的群众,对是否转移群众和采取的应急措施做出决策;及时划定地质灾害危险区,设立明显的危险区警示标志,确定预警信号和撤离路线,组织群众转移避让或采取排险防治措施,根据险情和灾情具体情况提出应急对策,情况危急时应强制组织受威胁群众避灾疏散。特大型地质灾害险情和灾情的应急防治工作,在本省(区、市)人民政府的领导下,由本省(区、市)地质灾害应急防治指挥部具体指挥、协调、组织财政、建设、交通、水利、民政、气象等有关部门的专家和人员,及时赶赴现场,加强监测,采取应急措施,防止灾害进一步扩大,避免抢险救灾可能造成的二次人员伤亡。 国土资源部组织协调有关部门赴灾区现场指导应急防治工作,派出专家组调查地质灾害成因,分析其发展趋势,指导地方制订应急防治措施。 5.2大型地质灾害险情和灾情应急响应(Ⅱ级) 出现大型地质灾害险情和大型地质灾害灾情的县(市)、市(地、州)、省(区、市)人民政府立即启动相关的应急预案和应急指挥系统。 地质灾害发生地的县级人民政府应当依照群测群防责任制的规定,立即将有关信息通知到地质灾害危险点的防灾责任人、监测人和该区域内的群众,对是否转移群众和采取的应急措施做出决策;及时划定地质灾害危险区,设立明显的危险区警示标志,确定预警信号和撤离路线,组织群众转移避让或采取排险防治措施,根据险情和灾情具体情况提出应急对策,情况危急时应强制组织受威胁群众避灾疏散。 大型地质灾害险情和大型地质灾害灾情的应急工作,在本省(区、市)人民政府的领导下,由本省(区、市)地质灾害应急防治指挥部具体指挥、协调、组织财政、建设、交通、水利、民政、气象等有关部门的专家和人员,及时赶赴现场,加强监测,采取应急措施,防止灾害进一步扩大,避免抢险救灾可能造成的二次人员伤亡。 必要时,国土资源部派出工作组协助地方政府做好地质灾害的应急防治工作。 5.3中型地质灾害险情和灾情应急响应(Ⅲ级) 出现中型地质灾害险情和中型地质灾害灾情的县(市)、市(地、州)人民政府立即启动相关的应急预案和应急指挥系统。 地质灾害发生地的县级人民政府应当依照群测群防责任制的规定,立即将有关信息通知到地质灾害危险点的防灾责任人、监测人和该区域内的群众,对是否转移群众和采取的应急措施做出决策;及时划定地质灾害危险区,设立明显的危险区警示标志,确定预警信号和撤离路线,组织群众转移避让或采取排险防治措施,根据险情和灾情具体情况提出应急对策,情况危急时应强制组织受威胁群众避灾疏散。 中型地质灾害险情和中型地质灾害灾情的应急工作,在本市(地、州)人民政府的领导下,由本市(地、州)地质灾害应急防治指挥部具体指挥、协调、组织建设、交通、水利、民政、气象等有关部门的专家和人员,及时赶赴现场,加强监测,采取应急措施,防止灾害进一步扩大,避免抢险救灾可能造成的二次人员伤亡。 必要时,灾害出现地的省(区、市)人民政府派出工作组赶赴灾害现场,协助市(地、州)人民政府做好地质灾害应急工作。 5.4小型地质灾害险情和灾情应急响应(Ⅳ级) 出现小型地质灾害险情和小型地质灾害灾情的县(市)人民政府立即启动相关的应急预案和应急指挥系统,依照群测群防责任制的规定,立即将有关信息通知到地质灾害危险点的防灾责任人、监测人和该区域内的群众,对是否转移群众和采取的应急措施作出决策;及时划定地质灾害危险区,设立明显的危险区警示标志,确定预警信号和撤离路线,组织群众转移避让或采取排险防治措施,根据险情和灾情具体情况提出应急对策,情况危急时应强制组织受威胁群众避灾疏散。 小型地质灾害险情和小型地质灾害灾情的应急工作,在本县(市)人民政府的领导下,由本县(市)地质灾害应急指挥部具体指挥、协调、组织建设、交通、水利、民政、气象等有关部门的专家和人员,及时赶赴现场,加强监测,采取应急措施,防止灾害进一步扩大,避免抢险救灾可能造成的二次人员伤亡。 必要时,灾害出现地的市(地、州)人民政府派出工作组赶赴灾害现场,协助县(市)人民政府做好地质灾害应急工作。 5.5应急响应结束经专家组鉴定地质灾害险情或灾情已消除,或者得到有效控制后,当地县级人民政府撤消划定的地质灾害危险区,应急响应结束。 6应急保障 6.1应急队伍、资金、物资、装备保障 加强地质灾害专业应急防治与救灾队伍建设,确保灾害发生后应急防治与救灾力量及时到位。专业应急防治与救灾队伍、武警部队、乡镇(村庄、社区)应急救援志愿者组织等,平时要有针对性地开展应急防治与救灾演练,提高应急防治与救灾能力。 地质灾害应急防治与救灾费用按《财政应急保障预案》规定执行。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储备用于灾民安置、医疗卫生、生活必需等必要的抢险救灾专用物资。保证抢险救灾物资的供应。 6.2通信与信息传递 加强地质灾害监测、预报、预警信息系统建设,充分利用现代通信手段,把有线电话、卫星电话、移动手机、无线电台及互联网等有机结合起来,建立覆盖全国的地质灾害应急防治信息网,并实现各部门间的信息共享。 6.3应急技术保障 6.3.1地质灾害应急防治专家组 国土资源部和省(区、市)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分别成立地质灾害应急防治专家组,为地质灾害应急防治和应急工作提供技术咨询服务。 6.3.2地质灾害应急防治科学研究 国土资源部及有关单位要开展地质灾害应急防治与救灾方法、技术的研究,开展应急调查、应急评估、地质灾害趋势预测、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各级政府要加大对地质灾害预报预警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的工作力度和投资,同时开展有针对性的应急防治与救灾演习和培训工作。6.4宣传与培训 加强公众防灾、减灾知识的宣传和培训,对广大干部和群众进行多层次多方位的地质灾害防治知识教育,增强公众的防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6.5信息发布 地质灾害灾情和险情的发布按《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新闻发布应急预案》执行。 6.6监督检查 国土资源部会同有关部门对上述各项地质灾害应急防治保障工作进行有效的督导和检查,及时总结地质灾害应急防治实践的经验和教训。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组织各部门、各单位负责落实相关责任。 7预案管理与更新 7.1预案管理 可能发生地质灾害地区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负责管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部门或者机构,应当会同有关部门参照国家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制定本行政区域内的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各省(区、市)的应急预案应当报国务院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备案。 7.2预案更新 本预案由国土资源部负责每年评审一次,并根据评审结果进行修订或更新后报国务院批准。 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的更新期限最长为5年。 8责任与奖惩 8.1奖励 对在地质灾害应急工作中贡献突出需表彰奖励的单位和个人,按照《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相关规定执行。 8.2责任追究对引发地质灾害的单位和个人的责任追究,按照《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相关规定处理;对地质灾害应急防治中失职、渎职的有关人员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追究责任。 9附则 9.1名词术语的定义与说明 地质灾害易发区。指具备地质灾害发生的地质构造、地形地貌和气候条件,容易发生地质灾害的区域。 地质灾害危险区。指已经出现地质灾害迹象,明显可能发生地质灾害且将可能造成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的区域或者地段。 次生灾害。指由地质灾害造成的工程结构、设施和自然环境破坏而引发的灾害,如水灾、爆炸及剧毒和强腐蚀性物质泄漏等。 生命线设施。指供水、供电、粮油、排水、燃料、热力系统及通信、交通等城市公用设施。 直接经济损失。指地质灾害及次生灾害造成的物质破坏,包括建筑物和其他工程结构、设施、设备、物品、财物等破坏而引起的经济损失,以重新修复所需费用计算。不包括非实物财产,如货币、有价证券等损失。 本预案有关数量的表述中,“以上”含本数,“以下”不含本数。 9.2预案的实施 本预案自印发之日起实施。 第四篇:地质灾害预案蒿坪镇初级中学 地质灾害应急预案 为有效防治我校运动场边坡地质灾害,避免和减轻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保护全校师生生命和学校财产安全,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和教育局的部署,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预案。 一、工作机构和职责 1、成立校应急工作领导组: 应急领导小组由刘华军校长任组长,全面负责学校地质灾害应急事件工作组织、指挥、协调、处置工作。胡齐刚副校长任副组长,负责地质灾害灾情报告,在强降雨期间执行“零报告制度”,向全体师生及广大家长公布本预案并做好相关安全教育,组织各应急工作小组开展巡查、救护、疏散、抢险、排险等日常和应急工作。政教主任王贤涛负责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预警信息;监督监测点监测人和地质灾害易发地段巡查人做好监测和巡查工作;负责地质灾害点监测资料和地质灾害易发地段巡查资料的整理、汇总和上报工作;应急时人员救护等工作。政教副主任储军负责应急避险的组织与日常训练;曾启波副校长负责应急时对师生安全防护;教务主任王宝军负责对外联系和书面材料报告;总务主任钟修军负责应急物质准备及拨付及善后工作等。 地质灾害突发事件应急领导小组:组 长:刘华军 1副组长:胡齐刚 成 员:曾启波王贤涛钟修军陈海波王宝军储军 詹世弟张昌义刘勇 2.成立地质灾害突发事件应急工作小组。在领导小组下设巡查、救护、疏散、联络、教育等小组,明确专人分工负责巡查、救护、疏散、联络、教育等工作。 巡查小组。按校园巡查小组进行执行。负责做好每天对学校各地质灾害危险地带的巡查,发现险情立即启动预案并及时上报。 救护组组长:陈海波成员:许艳朱定敏。负责对突发地质灾害事件中受伤师生进行救护、处理和包扎伤口,做好及时送医院治疗的准备工作。 疏散组组长:储军,成员:各年级班主任。若发生地质灾害突发事件,负责立即织全校师生有序的疏散到安全区域,设定安全区域,保护师生的人身安全。 通讯联络组长:詹世弟 成员。李小虎唐百灵吴世银。若地质灾害突发事件发生,负责立即电话报告镇政府、县教育局、县国土局及上级有关部门,以最快速度得到上级的指示。 后勤保障组组长:钟修军成员:洪小波刘应勤。若地质灾害突发事件发生,负责应急物资准备与供给。 安全教育组组长:王贤涛成员:各班主任。做好日常地质灾害专题安全教育工作。 二、防灾抢险 1、预警及抢险救灾措施 当遇大雨以上强降雨和接上级地质灾害预警预报,立即加强地质灾害点监测、加强地质灾害易发地段巡查同时向全体师生发生预警信号。发现险情征兆,立即组织受影响师生撤离,并及时上报。划定临时危险区,在危险区边界设置境界,同时明确具体监测人。在强降雨过后,根据地质灾害点具体情况,采取修建地表排水沟、埋实裂缝等简易治理措施。 2、监测、巡查要求 旱季每月由组长组织重点巡查一次。汛期4月—10月每15天由组长组织重点巡查一次,若发现监测地质灾害点有异常变化和暴雨天气前后,应加密观测次数,每日观测次数不少于3次;易发地质灾害地段巡查不少于2次,并通知受影响师生及村民加强观察、巡查,发现险情立即报告。巡查必须做好数据记录、归档。 3、灾后处理 灾情发生后,学校应急工作组将与上级部门一道做好全体师生的思想稳定工作,安定师生情绪,并妥善安置受灾师生,及时组织开展自救。 三、保障措施 1、组织到位 做到机构落实、组织落实、人员落实,不断把学校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纳入规范化、制度化的管理轨道。 2、宣传到位 3向全体师生宣传地质灾害防治的基本知识,公布本预案,充分认识防御地质灾害工作的艰巨性、重要性,提高全体师生的自我防范意识。 3、措施到位 做好地质灾害点危险警示,向全体师发放“防灾明白卡”、“避险明白卡”;地质灾害点监测到位、易发地质灾害地段巡查到位;汛期前组织对避险路线、临时安置点进行勘查,并向全体师生和相关村民公布。 4、物质到位 校总务处配备雨衣、手电、应急灯、等应急救护物质设备。 二〇一一年五月 第五篇:地质灾害应急预案老鹰山煤矿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 为了保障我矿对XX县区突发性地质灾害抢险应急工作高效、科学、有序地进行,最大限度减少地质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提高救灾工作应急反应能力,维护XX县区社会稳定,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规定和集团公司2006年“雨季三防”工作安排,结合我XX县区实际,制定本预案。 一、工作原则和实用范围 1、工作原则。矿统一领导,部门分工协作,分级负责;科学决策、科学施救;局部服从整体,一般工作服从应急抢险救灾工作。 2、实用范围。本应急预案适用于XX县区危岩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及河床裂缝、塌陷等突发性地质灾害发生后或险情出现时的应急反应。 二、应急机构及分工 1、为做好XX县区突发性地质灾害的抢险救灾应急指挥工作,矿成立突发性地质灾害抢险救灾应急指挥部: 指挥长:彭明怀; 副指挥长:漆顺刚、晏光沮、许云龙、李常木、周祥元、贾伟;成员:瞿光金、龚森隆、谢自游、陈明、娄伦宽、黄怀安、郑永春、关广文、张维刚、王洪德、孙伏亚、刘国平、谢凇、余昌鑫、刘援振、秦兴华、李 彬、刘照龙、张建强、顾惠平、刘天海、庄益民。 指挥部办公室设在矿调度室,王洪德兼任办公室主任(联系电话:817007 5、8170076)。根据抢险救灾应急工作需要,成立10个专业组: ⑴、宣传动员组 第1页共8页组长:刘照龙 成员:宣教科有关人员⑵、抢险救灾技术组组长:漆顺刚副组长:瞿光金 成员:技术科、地测科、安全科有关技术人员⑶、抢险救助组组长:许云龙 副组长:陈明、孙伏亚 成员:救护队有关人员和矿防洪抢险队伍⑷、医疗救护组组长:陈善钊 成员:水矿集团总医院老鹰山分院有关人员⑸、物资筹备组组长:秦兴华 成员:器材科有关人员⑹、维稳组组长:贾伟副组长:刘天海 成员:保卫科有关人员⑺、通讯保障组组长:庄益民 成员:机电一区电话维护有关人员⑻、资金筹备组组长:张建强 成员:财务科有关人员 第2共8页页⑼、供电保障组组长:李常木 副组长:龚森隆、庄益民成员:机电一区有关人员⑽、安置和善后组组长:贾伟 副组长:顾惠平、郑永春 成员:工资科、后勤部有关人员⑾、重建组组长:晏光沮 副组长:余昌鑫、郑永春、张建强 成员:计划科、财务科、后勤部有关人员⑿、救灾情况信息收集整理和事故分析组组长:许云龙副组长:陈明 成员:安全科有关人员⒀、后勤保障组组长:贾伟 副组长:李 彬、郑永春 成员:党政办、后勤部有关人员 2、职责分工 预案启动后,指挥部正、副指挥长及所有成员立即到矿调度室集中,各工作组在抢险救灾应急指挥部的统一指挥下,各司其职、协同配合,坚持以人为本,积极主动地开展抢险救灾工作,努力降低灾害损失。具体分工如下: ⑴、宣传动员组:负责向灾害点群众宣传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和 第3页共8页政策,并做好受威胁区域的职工、群众撤离避让思想工作,宣传抢险救灾过程中的先进人物和事迹。 ⑵、抢险救灾技术组。负责组织专业技术力量赶赴现场进行调查,根据已掌握的资料和现场调查情况,对已发生的地质灾害的规模和人员伤亡、经济损失、成灾范围进行评估,确定其等级;分析具体险情的地质灾害特征、性质,预测影响范围及发展趋势,并按速报制度规定及时上报;对正在发生变化的地质灾害,进行科学观测和分析,及时提出处理方案。 ⑶、抢险救助组。负责抢救受灾人员,寻找失踪人员,抢救国家重要财产;配合有关部门按照事先选择预定的路线及时将受灾人员和财产疏散到安全地带;对灾害点尚存危害部分采取紧急防护措施。 ⑷、医疗救护组。负责组织急救队伍、救护伤员。 ⑸、物资筹备组。负责抢险材料、工具、设备的筹备供应和运输工作。 ⑹、维稳组。负责灾害区域的治安维护、安全保卫工作,保证抢险救灾工作顺利进行。 ⑺、通讯保障组。保证抢险救灾通讯畅通。 ⑻、资金筹备组:保证应急救灾和灾后重建资金的及时到位。⑼、供电保障组:负责组织修复供电线路和设施,确保灾害区域正常供电。 ⑽、安置和善后组。负责灾害区域人员的临时安置,保障受灾人员的基本生活;负责伤亡人员的善后处理工作。 ⑾、重建组。负责受灾区域内受损工业设施、职工住宅重建方案的制定;保证生产、生活的临时方案的制定;并按规定组织实施。 ⑿、救灾情况信息收集整理和事故分析组。负责对救灾情况信息收集、整理,按规定向上级安全部门和政府部门汇报和联系,并参与或协助事故的调查和分析处理。 第4页共8页⒀、后勤保障组。负责抢险期间的交通、抢险人员的生活保障。 三、地质灾害等级划分、速报和预警信号 1、地质灾害等级划分⑴、特大型a)b)发生状况:因灾死亡30人以上或者直接经济损失1000万元以上的; 隐患状况。因灾受胁人数在1000人以上或者预估经济损失1000万元以上的。 ⑵、大型a)b)发生状况:因灾死亡10人以上或者直接经济损失500万元隐患状况:因灾受胁人数在100人以上或者预估经济损失以上1000万元以下的;500万元以上1000万元以下的。 ⑶、中型a)b)发生状况:因灾死亡3人以上或者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以隐患状况:因灾受胁人数在10人以上或者预估经济损失100上500万元以下的;万元以上500万元以下的。 ⑷、小型a)下的; b)隐患状况。因灾受胁人数在10人以下或者预估经济损失100万元以下的。 2、地质灾害速报 ⑴、速报原则。信息准确、上报及时、区(科、车间)为基础、连续完整。 第5页共8页发生状况:因灾死亡3人以下或者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以⑵、速报规定:a)i.发生状况 特大型。发现区(科、车间)应于半小时内速报矿调度室,矿根据情况按规定在1小时内速报集团公司。 ii.大型。发现区(科、车间)应于1小时内速报矿调度室,矿根据情况按规定在2小时内速报集团公司。 iii.中、小型。发现区(科、车间)应于2小时内速报矿调度室,矿根据情况按规定在3小时内速报集团公司。 b)i.隐患状况 特大型。发现区(科、车间)应于3小时内速报矿调度室,矿根据情况按规定在5小时内速报集团公司。 ii.大型。发现区(科、车间)应于5小时内速报矿调度室,矿根据情况按规定在10小时内速报集团公司。 iii.中、小型。发现区(科、车间)应于8小时内速报矿调度室,矿根据情况按规定在10小时内速报集团公司。 3、地质灾害预警信号和人员财产转移路线⑴、预警信号:a)特大、大型地质灾害及特大、大型地质灾害隐患预警信号为音响警报:鸣36秒,停24秒,反复三遍为一个周期(三分钟)。共鸣三个周期,每个周期间停三分钟。 b)中、小型地质灾害及中、小型地质灾害隐患预警信号为矿山救护警报器:呜。呜。呜。……短声连续密鸣。 ⑵、人员财产转移路线:a)各采区风井发生滑坡、泥石流、危岩崩塌等地质灾害时,人各采区风井进场公路→金河公司厂区公路→小河边至锅厂 第6页共8页员财产转移路线为。乡村公路→水纳公路→109至老鹰山矿XX县区公路→老鹰山煤矿。 b)c)大井工业广场发生地表裂缝、塌陷等地质灾害时,人员财产吊水崖小河发生河床裂缝、河水下泄地质灾害时,按《老鹰转移路线为:工业广场→大食堂→办公楼。 山煤矿防、避东二采水灾安全技术组织措施》执行。 四、预案启动条件和方式: 1、特大型、大型、中型突发性地质灾害发生时,接报后矿宣布启动本应急预案,指挥部成员应于接到通知后10分钟内赶到矿调度室指挥抢险救灾,各专业组应于预案启动后半小时内赶到灾害现场,抢险救灾技术组对正在发生的地质灾害,要进行科学观测和分析,及时提出处理方案,由指挥部统一指挥进行抢险救灾工作。 2、发现地质灾害隐患时,矿立即组织抢险救灾技术组有关人员赶赴现场进行地质灾害隐患调查,评估隐患级别。现场调查人员要及时将调查评估结果汇报矿调度室,由指挥部根据调查评估结果决定是否启动本应急预案。 五、应急准备 1、应急队伍准备。主要由老鹰山XX县区救护队队员和矿防洪抢险队伍人员组成。特大型、大型、中型地质灾害报请集团公司和地方政府支援救灾。 2、救援物资由物资供应公司老鹰山供应站、器材科、党政办公室、财务科负责组织筹集,器材科负责抢险期间的物资运送。 六、应急行动 1、转移受威胁人员。当突发性地质灾害对人民生命财产构成威胁,出现紧急状态时,矿救灾应急指挥部按照确定的转移路线和安置地点,组织受灾区域人民及时转移。 2、实施救援:发生中型以上灾害时,抢险队伍立即赶到现场,实 第7页共8页施抢险救灾,抢救被埋人员,排除险情,并搜寻失踪人员,努力使灾害损失降到最低。 3、医疗救护。应急预案启动后,速请水矿集团总医院老鹰山分院组织医疗队伍,迅速赶赴灾害现场抢救、医治伤员。 4、治安。保卫科负责做好灾害现场和相关地点的安全保卫工作。警力不足时,可报请老鹰山警署协警。 5、后勤保障。后勤部、党政办负责抢险人员的生活保障,并解决好转移灾民的基本生活。 6、通讯、供电保障。机电一区负责组织修复通讯和供电设施及电力调度,保证灾害区域供电正常和通讯畅通。 七、事后处理 1、已动用的灾害应急物资,器材科应及时补足。 2、救灾完毕立即制定恢复生产,保障职工生活的方案。-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地质灾害 工作 应急 预案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qwe****66】。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qwe****66】,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qwe****66】。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qwe****66】,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