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doc
《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doc(40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一 乘除法 小树有多少棵(1) 教学目标: 1、探索并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结合具体情境,在讨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结合具体情境,在讨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用具:挂图、数字卡片。 教学设计: 一、 情境引入: 同学们,今天是开学的第一天,大家一进校园就会看到花坛里盛开着美丽的鲜花,它在装点着我们美丽的校园,这么美的环境大家喜不喜欢。(喜欢)要有美丽的环境,就需要花草树木。 二、 探索新知:出示挂图,大家看一看,这里有什么? 1、仔细观察并说出图意。 2、谁能根据这幅图提出问题? 3、试着解决所提问题。 引出:20×3= 4、讨论算法。 20+20+20=60 2×3=6,20×3=60••••• 三、 拓展应用: 1、 3×2 5 × 4 6×7 30×2 50×4 6×70 300×2 500×4 6×700 你发现了什么 ? 2、香蕉每堆200根 小象每天吃60根。 大象每天要吃90根。 ⑴、3头小象吃一堆香蕉,够1天吃吗? ⑵、1头大象一个星期要吃多少根香蕉? ⑶、你还能提吃哪些数学问题? 四、小结 在这节课中,我们学习了什么新知识?应该用什么方法计算比较简便? 五、作业: 需要多少钱(2) 教学目标: 1、探索并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经理多种算法交流的过程,并能正确地计算。 2、结合具体情境,能用乘法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教学重点:能计算一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 教学难点: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 教具准备:挂图、幻灯、小黑板。 教学设计: 一、 情境导入: 暑假里,有三个小朋友,来到了美丽的大海边。出示挂图:同学门自己观察这幅图把你看到的说给同桌听一听。 二、 探索新知: 1、描述情境图,并根据图提出问题。 2、小组交流各自的问题,并试着解决问题。 3、引出:买3个游泳圈需要多少钱? (1) 列式计算,小组交流。 引导学生根据问题独立列出乘法算式:12 × 3 = (2) 全班交流算法。 组织学生交流计算方法,学生们可选择自己喜欢的算法。 4、解决问题:买3个球需要多少钱? 每个学生先独立列出乘法算是,尝试解决,再交流、汇报。 5、引导学生说一说怎样口算两位数乘一位数。 三、 拓展应用: ⑴、一共有多少块饼干? ⑵、每个小朋友15块,分给6个小朋友,够分吗? 四、小结 在这节课中,你学会了什么?要注意什么问题? 五、作业: 参观科技馆(4) 教学目标: 1、探索并掌握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整千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口算,提倡算法的多样化。 2、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会合作学习。 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整千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口算。 教学难点:算法的多样化;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会合作学习。 教学用具:挂图、数字卡片、小黑板。 教学设计: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科学技术水平也在迅猛的发展。我们先进的社会,科技水平到底发展到什么程度?还有哪些领域还有待我们继续开发?你们想了解吗?今天老师就带你们到科技馆去参观。 二、 探索新知 1、读题,求“平均每辆车坐多少人?”可以怎样列式,并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2、学生列出“60÷2”的算式后,引导学生思考怎么计算。 3、组织学生交流各自的想法。 (提倡算法多样化) 三、 拓展应用 四、总结:通过前面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 五、作业: 植 树(5) 教学目标: 1、探索并掌握一位数除两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提倡算法的多样化。 2、结合具体情境,用除法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一位数除两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提倡算法的多样化。 教学难点:结合具体情境,用除法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教学用具:挂图、幻灯、小黑板。 教学设计: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秋天到了。秋天师播种的季节,为了今后我们的生活处处充满绿色,今天我们就要去进行植树活动。 二、 探索新知 1、出示挂图,观察图片,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2、解决“每组3人,可以分多少组?”可以怎样列式,并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2、学生列出“36÷3”的算式后,引导学生思考怎么计算。 3、组织学生交流各自的想法。 (提倡算法多样化) 三、 拓展应用 1、 46÷2 84÷4 630÷9 96÷3 66÷3 100÷5 720÷8 48÷2 2、 7元 84元 ⑴、一双鞋子的价钱是一副手套的几倍? ⑵、一双鞋子的价钱比一副手套贵多少倍? ⑶、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3、在 ( ) 里填上“>”“<”或“=”。 48÷4 ( ) 84÷4 720÷8 ( ) 720÷9 24 × 3 ( ) 24 × 2 26÷2 ( ) 26 × 2 四、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一位数除两位数的除法计算,可以先用除数去除被除数中整十的部分,再去除被除数的个位数,然后把两次除得的结果合起来。如果有道理,也可以用你喜欢的其他方法来计算。生活中有很多问题的解决都要用到我们今天学到的知识,同学们要做一个有心人,下课后,我们可以试一试用今天学到的知识还能解决哪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五、作业: 二 观察物体 搭一搭(8) 教学目标: 1、在拼搭和观察立体图形的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和空间想象能力。 2、在拼搭立体图形的实践活动中,体验并初步学会用上、下、左、右、前、后等词描述正方体的相对位置。 教学重点:在拼搭立体图形的实践活动中,体验并初步学会用上、下、左、右、前、后等词描述正方体的相对位置。 教学难点:在拼搭和观察立体图形的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和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用具:小正方体、小黑板、幻灯。 教学设计: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做游戏吗?今天笑笑和淘气就进行了一个游戏,非常有趣,你们想看吗? 二、 探索新知 (一)操作活动一——根据指令搭立体图形。 1、教师通过幻灯演示“淘气”和“笑笑”搭立体图形的游戏过程,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说说游戏的方法,教师适时提出游戏的规则和要求。 2、师生游戏。教师发出指令,学生尝试搭立体图形,进一步体验游戏的方法。 2、学生同桌间游戏。 3、学生交流教师在巡视中发现学生的典型操作活动进行交流。 (二)操作活动二——提问、判断并搭出立体图形。 1、师生活动师范。 2、学生同桌间开展游戏。 三、 拓展应用 1、搭一搭,看一看。找出从正面、上面、侧面看到的形状。(正面画“√”,上面画“○”,侧面画“△”) 2、下面的立体图形从上面看到的分别是什么形状?搭一搭,连一连。 从侧面看到的形状是 的图形有( )个,分别是( )。 3、搭一搭,填一填。 填图号。 ⑴、从侧面看是图A的有( )。 ⑵、从正面看是图B的有( )。 ⑶、还有什么养的立体图形从侧面看是图A?还有什么养的立体图形从正面看是图B?想一想,搭一搭。 4、下面的立体图形从正面、上面、侧面看到的形状分别是什么?在方格纸上画一画。 三、总结反思,拓展升华 1、 教师针对学生的活动合作情况进行升华。 2、 学生说一说:今天有什么收获? 四、作业: 三 千克、克、吨 有多重(10)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生活情境,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和克,了解1千克和1克的实际质量,初步建立千克、克的质量观念。 2、掌握“1千克 = 1000克”,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3、体验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就在身边。 教学重点:结合具体生活情境,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和克,了解1千克和1克的实际质量,初步建立千克、克的质量观念。 教学难点:掌握“1千克 = 1000克”,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教学用具:各种秤、幻灯、小黑板、1千克的盐。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感知轻重: 1、游戏导入。请三位学生到台前做“背一背”的游戏(请一位同学背另外两位同学,被被的两位同学轻重对比明显)。背的同学把感受讲给同学们听,让学生感受到人是有轻重的。 2、实践体验。再请学生掂一掂桌上或带来的物体,感受物体的轻重并互相说一说。 二、实践体验,建立概念。 1、认识秤。2、建立千克的质量观念。⑴、称一称。⑵、掂一掂。⑶、估一估。⑷、找一找。⑸、猜一猜。 ⑹、拎一拎。⑺、说一说。⑻、小结:生活中常用千克做单位表示物体有多重。 3、建立克的质量观念。 4、单位换算。 ⑴、让学生通过称一称、算一算等活动,理解1千克 = 1000克。如可以通过称2袋500克的盐,也可以称5袋200克的米等活动。 ⑵、用“kg”表示“千克”,用“g”表示克,并让学生说说再哪儿看见过这种符号。 三、拓展应用 1、 一个鸡蛋重( ) 一个西瓜重( ) 2、 2kg = ( )g 4000g = ( )kg 7kg = ( )g 8000g = ( )kg 3、想一想: 1千克的棉花和1千克的盐比较,哪个重些? 四、总结反思,拓展升华 1、 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中有何收获? 2、 布置课后实践活动任务:用秤在家分别称出1千克、2千克的物品并掂一掂。 有多重(11) 教学目标: 1、 进一步建立千克、克的质量观念。 2、 培养学生的估计和解决与千克、克有关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在掂一掂、猜一猜中帮助学生建立千克、克的质量概念。 4、 培养学生与人友好合作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点:进一步建立千克、克的质量观念。 教学难点:正确估计生活中一些常见物品的质量。 教学设计: 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老师昨天上超市买了一些大小差不多的苹果。估计一下:几个苹果大约重1千克? 学生随意估计的结果可能是杂乱、盲目的,在此矛盾的基础上,教师提问:怎样估计才能尽量使结果准确一些呢? 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1、学生分四人小组讨论:怎样估计才能尽可能使结果更准确一些? 学生的估计方法可能看有:拿出一个苹果称一称,再根据这个苹果的质量去进行推算;先称好了1千克重的物品,用手掂一掂,再去掂苹果,看几个苹果的质量掂起来和前面的感觉相似;直接用秤称等。 2、全班交流。 3、教师根据学生提出的估计方法带领学生进行验证。 问题:从录像中你明白了什么? 三、应用迁移,巩固提高 1、学生再次用弹簧秤称出1千克重的物品,然后用手掂一掂,然后猜一猜,哪样的物品的质量重1千克。 2、第2题。先让学生拿出一枝铅笔估一估,再用天平称一称。 四、总结反思,拓展升华 1、 总结:说一说估计一样物品的质量要使结果尽量准确必须注意什么? 2、 想一想,学生回答并说明理由。 1吨有多重(12)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生活情境,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吨,了解1吨的实际质量,初步建立吨的质量观念。 2、掌握“1吨 = 1000千克”,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3、结合具体情境,提高对物体质量的估计能力。 教学重点:结合具体生活情境,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吨,了解1吨的实际质量,初步建立吨的质量观念。 教学难点:掌握“1吨 = 1000千克”,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教学用具:各种秤、幻灯、小黑板。 教学设计: 一、情境导入: 今天小明遇到难题了,他不知道大象大约有多重。大家愿不愿意帮帮他? 二、探索新知: 1、猜一猜。让学生猜一猜大象的质量,引出质量单位“吨”。 2、看一看,算一算。利用图片逐一出示一个个情境,让学生看一看,算一算,再说一说。 3、说一说。让学生说说生活中哪些物体的质量单位要用吨。教材中的例子让学生看一看,第一幅图的意思是这座桥最多能承受“50吨”的质量。 4、练一练。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吨的质量单位。 三、拓展应用 1、 4千克 =( )克 3吨 =( )千克 50000克 =( )千克 ( )t = 2000 kg 18 t =( )kg ( )kg = 6 t 2、填上合适的单位(克、千克、吨)。 3、连一连。 4、在○里填上“>”“<”或“=” 500 kg ○ 3 kg 1 kg ○ 300 g 9 kg ○ 9000g 800 g ○ 10 kg 3 kg ○ 3 t 4000 g ○ 4 t 8000千克 ○ 8吨 4500克 ○ 4千克 3 t ○ 3600 kg 5 t ○ 5000 g 四、总结反思,拓展升华 1、 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对质量单位“吨”有一些什么了解? 2、 作业: 搭配中的学问(14) 教学目标: 1、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训练学生有序思考能力。 2、培养学生运用所掌握的数学知识与方法解决简单问题的意识。 3、让学生运用学具摆一摆、配一配,引导学生对不同的搭配方法及过程进行比较,明确有序搭配的科学性。 4、在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训练学生有序思考能力。 教学难点:有序搭配,解决问题。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学校食堂每天为同学们提供午餐盒饭,每一份盒饭含一个荤菜和一个素菜。 2、出示“星期三菜谱”,学生在明确“菜谱”内容后提供问题“星期三有几种不同的配菜方法呢?” 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1、学生分4人活动小组探索解决“星期三有几种不同的配菜方法”。 学生的方法可能有“画表格”、“画搭配路线图”、“文字记录”等,教师应放手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去解决问题。对于有困难的小组和同学,教师可指导学生利用准备的学具摆一摆、配一配。 2、全班交流。 教师将学生记录的搭配方法板书到黑板上。 3、引导学生进行有序搭配。 引导学生对不同的搭配方法及搭配过程进行比较,说一说“怎样搭配才不会出现遗漏和重复?”明确有序搭配的科学性。教师在引导的过程中,重点介绍画“搭配路线图”,并用多媒体进行演示。 4、学生根据前面所得经验独立完成并汇报。 三、应用迁移,巩固提高 1出示教材“练一练”第1题情境图。 (1) 引导学生看图,明确图意。 (2) 学生独立解决。 (3) 全班交流,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教师在学生汇报的同时,适时利用多媒体进行演示并抽象出“用字母表示搭配过程”的方法。 2、出示“练一练”第2题情境:“帮小红搭配衣服,要配成一套衣服有多少种不同的搭配方法?”学生独立完成并记录自己的搭配过程。 四、总结反思,拓展升华 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碰到这样的搭配问题,只要我们按顺序思考、搭配,就可以又好又快地解决这样的问题。回家后清理一下自己的衣柜,看一看有几件外衣、几条裤子,要搭配成一套衣服有多少种不同的方法? 五、作业: 四 乘法 购物(15) 教学目标: 1、探索并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在具体情境中,能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两、三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在具体情境中,能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学用具:幻灯、小黑板。 教学设计: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你们一定常去商店吧,今天我们就要进行一次购物,请同学们看挂图! 二、探索新知: 1、请学生独立看图,先自己说说图意,在讲给同桌讲一讲; 2、谁能提出数学问题,说给你的同桌听一听,互相解决提出的问题! 3、谁愿意把自己的问题说给大家听? 4、谁愿意解决她刚才提出的问题? 5、重点讲解一道乘法题: 例如:买4把椅子需要多少钱? 12 × 4 = 48(元) 6、引导学生讨论算法,汇报算法。 三、拓展应用 1、试一试:买两个书柜需要多少钱? 213×2=( )(元) 2、 7×3+4 8×6+3 5+2×8 2×6+5 4×9+6 3+6×7 3、一件大衣的价钱是一件羊毛衫的3倍。一件大衣多少钱?一件大衣比一件羊毛衫贵多少钱?羊毛衫132元 4、填表。 四、总结:今天我们学了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了解了怎样用竖式来计算。下课后,请同学们试一试用今天学习的知识去解决一个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课后反思: 去游乐场(16) 教学目标: 1、探索并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进位)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结合具体的情境,逐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两、三位数(进位)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在具体情境中,能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学用具:幻灯、挂图、小黑板。 教学设计: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去公园吗?都喜欢玩什么?今天老师就和你们一起去公园玩,好吗? 二、探索新知: 1、请学生独立看图,先自己说说图意,在讲给同桌讲一讲; 2、谁能提出数学问题,说给你的同桌听一听,互相解决提出的问题! 3、谁愿意把自己的问题说给大家听? 4、谁愿意解决她刚才提出的问题? 5、重点讲解一道乘法题: 例如:16人坐太空船,需要多少钱? 16 × 4 = 48(元) 6、引导学生讨论算法,汇报算法。 三、拓展应用 1、连一连。 2、 2 3 1 6 4 8 7 2 × 2 × 5 × 2 × 4 3、一件上衣的价钱是一条裤子的2倍。买这样一套衣服,需要多少钱? 4、光明小学3名教师带45名同学去海洋馆参观,用400元钱买门票够吗? 四、总结 今天学习的两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在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五、作业:作业本中的作业。 乘火车(17) 教学目标: 1、探索并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结合具体的情境,逐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进位)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在具体情境中,能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学用具:幻灯、挂图、小黑板。 教学设计: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你们坐过火车吗?火车上也有许多数学问题,你们发现了吗?现在我们就一起去研究火车上的数学问题。 二、探索新知: 1、请学生独立看图,先自己说说图意,在讲给同桌讲一讲; 2、谁能提出数学问题,说给你的同桌听一听,互相解决提出的问题! 3、谁愿意把自己的问题说给大家听? 4、谁愿意解决她刚才提出的问题? 5、重点讲解一道乘法题: 例如:5节卧铺车厢可乘多少人? 6、引导学生讨论算法,汇报算法。 三、拓展应用 1、 4 × 6 + 3 7 × 5 + 4 8 × 6 + 3 9 × 7 + 5 3 × 6 + 6 9 × 2 + 7 2、三年级有4个班,每班45人,一共有多少人?其中男同学有91人,女同学有多少人? 3、谁的年龄大? 4、小明放寒假时去姥姥家。先乘5时的火车,有乘2时的汽车。(1)在图中标出,出发后3时火车的大概位置。 (2)从小明家到姥姥家一共有多少千米? 四、总结:今天学的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应注意什么问题? 0 × 5 = ?(18) 教学目标: 1、探索并掌握“0和任何数相乘都等于0”这个规律。 2、结合具体的情境,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学习中的简单问题,逐步培养学生的应用的意识和能力。 3、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使学生逐步学会合作学习。 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0和任何数相乘都等于0”。 教学难点:结合具体的情境,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学习中的简单问题,逐步培养学生的应用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用具:幻灯、挂图、小黑板。 教学设计: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0”表示什么含义吗?0加任何数都得几?任何数减0都得几?那么你们知道“?”吗? 二、探索新知: 1、请学生独立思考,先自己算算结果。2、小组内交流各自的算法。 3、谁能说说你的算法?如:结合“5个盘子中有几个苹果”这样的实际情境去理解为什么“0×5 = 0” 4、汇报算法: 5、算一算0 × 5 = 7 × 0 = 0 × 26 = 6、让学生任意出几道0和任何数相乘的算式(包括“0×0”) 7、试一试: 三、拓展应用 1、连一连。 2、小狗送信。 3、在○里填上“>”、“<”或“=”. 4、 100 — 23 × 3 14 × 6 — 28 75 + 25 × 4 (34 + 56)× 7 (20 + 80)× 3 20 + 80 × 3 四、课堂小结:在这节课中,我们发现了一个什么问题? 买 矿 泉 水(19) 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连乘式题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 2、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逐步培养估算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连乘式题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逐步培养估算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用具:幻灯、挂图、小黑板。 教学设计: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和饮料吗?今天我们一起去买一些饮料,希望大家帮帮老师。 二、探索新知: 1、请学生独立思考,先自己结合“买饮料”这个具体情境进行估算。 2、小组中说一说各自的想法,解释各自的估算过程。 3、汇报算法: 4、学生独自解决“共花了多少钱?”。 5、小组内交流各自算法。 6、汇报算法: 三、拓展应用 1、15 × 4 × 7 125 × 8 × 6 102 × 4 × 5 2、估计你们学校大约有多少人? 3、哪道题的得数大?画“√”。 4、 15 × 6 × 8 36 ÷ 9 × 12 32 + 17 × 3 (15 + 35)× 6 5 × 18 × 7 105 × 2 × 5 5、我每分大约打41个字(1)小明5分能打多少个字?(2)一篇稿件共325个字,5分后还剩多少个字每打完? (3)再打3分,能打完这篇稿件吗? 6、杨树168棵,今年种的松树是杨树的5倍。(1)今年钟松树多少棵?(2)杨树和松树共有多少棵? 四、小结:在这节课中,你学会了什么? 五、作业: 五 周长 什么是周长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事物或图形,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周长。 2、能测量并计算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等图形的周长。 3、结合具体情境,感知周长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结合具体事物或图形,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周长。 教学难点:能测量并计算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等图形的周长。 教学用具:线、直尺、皮尺。 教学设计: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你们见过的树叶都式什么形状的?你们能画出来吗?今天我们就来一起画一画。 二、探索新知: 1、请同学们用一笔画出一片你所熟悉的树叶的外形。 2、小组汇报学生各自尝试画的树叶。 3、你们有办法量出画的那片树叶边线的长度吗?请试一试。 4、学生单独测量或小组合作测量一片树叶。 5、请同学们汇报测量方法和结果。 (1)用直尺一段一段地量,然后加起来。 (2)先用线来测量这条曲线,再用尺来量线的长度。 (3)用皮尺沿着所画的边线直接测量。 6、同学们都很聪明、能干,你们刚才量的是树叶一周的长度,也就式树叶的周长。我们把一个图形一周的长度叫做这个图形的周长。 三、拓展应用 1、摸一摸。2、实践活动(1)量一量你的腰围和头围,并与同伴说一说。(2)量一量一片树叶的周长,并与同伴说说你的方法。 3、连一连(1)用彩色笔描出下面图形的边线。(2)量一量;、算一算下面图形的周长。 (3)每小题两个图形的周长一样吗? 游 园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通过观察、度量、操作、探索、交流等多种形式的活动,获得对空间与图形知识的直观经验。 2、能测量并计算三角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等图形的周长。 3、运用已学知识,计算各种图形的周长。 4、能主动发现生活中的数学信息。 教学重点:能测量并计算三角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等图形的周长。 教学难点:用不同的方法计算图形的周长。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知道我市有哪些公园吗?有一个小朋友也去了一趟小公园,在这个小公园里,它发现了很多数学问题。老师今天也带你们去一趟这个公园,看看你们能发现哪些数学问题? 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1、出示小公园的挂图。这就是那个小公园,同学们,你们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吗? 2、在同学提出的许多问题中,今天我们就一起来重点研究其中的一个与我们这段时间学习的数学知识——周长有关的问题。 3、你能指出这个小公园的周长吗?如果让你来计算这个公园的周长,你需要知道哪些信息?你有办法获得这些信息吗? 4、现在老师告诉你们这些信息,你能求出这个小公园的周长吗?试试看。 5、让学生展示不同解法。 三、应用迁移,巩固提高 1、你们能用一句话总结一下求小公园的周长的方法吗? 2、计算下面图形的周长。 四、总结反思,拓展升华 1、在这个小公园的附近,小动物们还拿着一些很有趣的事物和图形,你们认识它吗? 我们班有六个组,老师这里一共有六个图形,每个组可以拿几个?但老师想请每个小组算两个图形的周长,你们能帮老师想想办法吗? 2、今天我们一起去游玩了一个小公园,你有什么收获吗? 五、作业: 花边有多长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 2、能正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 3、能运用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受数学再日常生活中的运用。 教学重点: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能运用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受数学再日常生活中的运用。 教学用具:幻灯、挂图、小黑板。 教学设计: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班级要开班会,让我们来一起布置班级吧!现在我们先来布置黑板,装上漂亮的花边。但是我出现困难了,你们能帮我解决这个难题吗? 二、探索新知: 1、请学生独立看图,先自己说说图意,在讲给同桌讲一讲; 2、学生独立解决“花边至少有多少分米?” 3、再小组中交流自己的想法。 4、汇报各自的算法:(1)我把四条边的长加起来。(2)我把2个长和2个宽加起来。(3)先把一个长和一个宽加起来,再乘2。 三、拓展应用 1、做一做 求下面长方形的周长。 2、 讨论 如何计算长方形的周长? 四、小结: 同学们总结出了长方形的计算方法,用计算方法计算长方形的周长。那在计算时,应该注意什么问题呢? 五、作业: 地砖的周长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 2、能正确计算正方形的周长。能运用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3、采用身边的实物来探究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并启发学生用多种方法计算。 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能正确计算正方形的周长。 教学难点:能运用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出示一些精美的图案,如:装饰图案,装饰后的地板等。 2、在这些图案上,都有正方形。同学们,你们还在什么地方见过正方形吗? 3、我们教室的地面就是由一块块正方形地砖拼成的。我们今天就一起来研究地砖的周长。提示课题:地砖的周长 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1、测量地砖的边长。 教室里有很多的地砖,我们可以随便选取一块。如果想知道它的周长,怎样才能算出来呢?必须先测量它的边长。要测量几条边呢? 请你用测量工具测量出你需要的数据。 说一说你是怎样测量的。注意如果学生手中的尺子不够长,可以多测量几次。 2、计算地砖的周长。 我们已经测量出我们需要的数据。你能算出这块地砖的周长吗?和你的同伴交流一下,看看你能不能完成这个任务。 方法1:把四条边的长度加起来。60+60+60+60=240(厘米) 方法2:用边长乘以4。方法3:先把两条边长加起来,再乘以2。 三、应用迁移,巩固提高 1、独立完成教材第48页做一做。要求独立完成,再与同伴交流方法。 2、讨论计算正方形的周长的方法有几种?哪一种最简单?你能用一句话来说一说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吗? 3、用你刚才选择的最简单方法完成教材第48页做一做。 四、总结反思,拓展升华 1、 说一说今天的数学课你有什么收获? 2、在生活中哪些地方会用上你学会的知识?举例说一说。 五、布置作业: 交通与数学 教学目标: 1、能运用周长、乘除法、搭配方法等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2、结合具体的情境,感受数学在交通中的应用,获得初步的数学实践活动的经验。 教学重点:能运用周长、乘除法、搭配方法等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学难点:结合具体的情境,感受数学在交通中的应用,获得初步的数学实践活动的经验。 教学用具:幻灯、挂图、小黑板。 教学设计: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哪些交通工具?你们知道吗,在实际生活中,交通与数学是紧密相连的,在交通问题中有许多的数学问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讨一下。 二、探索新知: (一)1、引导学生认真、细致地观察小东从家里走道学校的两幅图片。如可以问:“这两幅图有什么变化”以发现小东每分走65米,他从家里到学校用了10分。 2、学生独立解答第(1)~(3)个问题,并组织小组交流。 3、第(4)个问题,根据班级中学生的实际情况,指导学生用画示意图的方法理解题意后再解答。 (二)教学中,先引导学生观察票价表理解题意,知道在一定的里程范围中票价是固定不变的,然后让学生独立解决问题,最后组织交流,让学生在小组或班级中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三)先让学生独立观察、思考、解决问题,然后组织交流。其中的第(2)个问题可将计算各条路的长短与观察路的长短这两方面结合起来,得出最近的路大约有“280+150+190=620(米)”。 三、实践应用: 请同学们看书53页第4题,互相交流一下,你知道了哪些路标?如果学生回答有困难,可以作为课下作业,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去调查,搜集。教师做好安全教育。 四、作业: 六 除法 分 桃 子 教学目标: 1、探索并掌握列竖式计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2、结合具体的情境,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列竖式计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结合具体的情境,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用具:幻灯、挂图、小黑板。 教学设计: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在开学初我们一起学习了一位数除两位数的口算方法。今天我们一起研究列竖式计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方法。 二、探索新知: (一)1、利用“分桃子”这个情境,启发、鼓励学生提出问题。 2、学生根据问题独立列出出发算式。 3、重点解决“有48个桃子,平均分给2只猴子,每只猴子分多少个?” 4、学生独立计算“48 ÷ 2”。 5、小组交流。组织学生在小组内说一说自己的计算方法。 6、全班交流。小组代表发言,展示不同的算法。 7、解决“有48个桃子,平均分给3个猴子,每只猴子分多少个?” (1)、让学生用学具动手分一分,边实践操作,边思考“把48平均分成3份,应该先怎样分、再怎样办”这两个问题。 (2)、学生独立列式计算。 (3)、组织交流。 三、拓展应用: 1、小猴回家。先估算再计算。2、你能提出什么问题?与同伴进行交流。3、用竖式计算。84 ÷ 4 81 ÷ 3 90 ÷ 6 98 ÷ 7 84 ÷ 6 96 ÷ 4 淘气的猴子 教学目标: 1、理解“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 2、探索并掌握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时,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3、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想法的过程,逐步学会合作学习。 教学重点:理解“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 教学难点:探索并掌握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时,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教学用具:挂图、小黑板、幻灯。 教学设计: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看谁来了?(4只小猴)。它们现在饿了想去摘桃子。我们看看它们一共摘了多少个,好吗? 二、探索新知: 1、出示挂图,学生独立观察,“它们一共摘了几个桃子?”2、树上一个桃子也没有。 3、试着帮他们分桃子。4、汇报做法。5、继续观察,这时又来了一只小猴子。 6、学生试做。0÷5=0 说一说:0÷7 0÷8 引出: 三、拓展应用 408÷4 612÷3 840÷6 四、总结:你学到了什么? 五、作业: 送 温 暖 知识目标:探索并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比除数小)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能力目标:结合具体的情境进行估算,逐步培养估算意识与能力。 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能正确计算三位数除以一位数。 教具准备:小黑板、幻灯。 教学设计: 一、 创设情境:同学们知道,在偏远山区有很多贫困的学生,今天咱们学校要搞一个活动,为他们献“爱心”。 二、探索新知: 1、出示:华夏小学同学捐出576本故事书,送给6所希望小学,平均每所小学分到多少本? 2、试着列式解决。 3、估计商是多少,在小组内说一说估计的过程。 4、列竖式计算,引出被除数百位上的“5”比除数“6”小怎么办? 5、学生独立计算,在小组内交流计算过程。 6、全班交流,讲清算理。 7、进行验算-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北师大 小学 三年级 上册 数学 教案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仙人****88】。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仙人****88】,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仙人****88】。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仙人****88】,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