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下册历史知识梳理 大框架.doc
《初三下册历史知识梳理 大框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三下册历史知识梳理 大框架.doc(12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1.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俄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苦难。 2.① 后成立的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掌握着主要权力,继续执行反人民的对外政策,并力图扑灭国内的革命火焰。 3._______和布尔什维克党采取了正确的方针政策。 十月革命爆发的原因 1.11月6日,列宁秘密来到了起义的总指挥部——② ,领导起义。 2.11月7日,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取得胜利。 十月革命的经过 1.起义胜利后,俄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工人士兵苏维埃政府——③ ,______当选为主席。苏维埃政权随即在全国建立起来。 2.1918年3月,苏俄首都从彼得格勒迁到______。 十月革命的结果 俄国十月革命 1.建立了新型的无产阶级政权。 2.将银行、铁路和大工业企业收归国有。 3.颁布④《 》,没收地主和寺院的土地,分配给农民耕种。 4.同德国、奥匈帝国议和,退出___________。 5.经过_____年,实行_____政策粉碎了外国的武装干涉和国内的反革命叛乱。 巩固政权的措施 1.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世界上第一个⑤ 诞生。 2.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 3.推动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 4.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 1.国内战争结束后,苏俄进入和平建设时期。 2.苏维埃政权面临的首要任务是恢复经济。 3.农民对____________强烈不满。 列宁实施新经济政策背景 1.时间:⑥ 年开始实施。 2.主要内容: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 3.意义: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巩固了政权。 新经济政策实施 成立苏联 1.1922年底,⑦ 成立。 2.当时加盟共和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后来,苏联扩大到_______加盟共和国。 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1.1928-1937年,实行两个______。 2.重点:发展⑧ 。 3.结果:苏联由由传统的_______变成强盛的⑨ ,国防力量大为加强。 社会主义工业化 1.目的:适应工业化需要。 2.方法:强迫农民加入集体农庄,打击富农。 3.完成:1937年。 农业集体化 1.形成标志:⑩ 的颁布 2.背景:在苏联外有帝国主义包围,国内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情况下形成的。 3.评价:(1)对苏联工业化和国防力量的加强发挥了重要作用。 (2)弊端:第一,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比例失调;第二,片面强调产值和产量,造成产品品种少、质量差;第三,农业产量长期停滞不前;第四,经济发展粗放,效益低,浪费能源。 斯大林模式 第二讲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西方世界 1.目的:战胜的协约国为了缔结和约,建立战后的“新秩序”。 2.时间:① 年,实质是_______________ 3.主宰会议的三巨头:____,_____,______ 操纵会议的是法国总理克里孟梭、英国首相劳合·乔治和美国总统威尔逊。 4.主要内容: (1)协约国与德国签订了②《 》,对德国的领土、军事、政治、赔款、殖民地等问题做出了规定。 (2)协约国还分别同德国的盟国奥地利、匈牙利、土耳其、保加利亚签订了一系列和约。 (3)根据和约规定,1920年1月成立了_______,由___和____两国操纵. (4)巴黎和会形成了______体系,影响:形成了帝国主义对____,_____, _______的统治新秩序. 巴黎和会 1.背景:帝国主义国家在_____,_____矛盾尖锐,______之间矛盾尤为激烈。 2.时间:1921—1922年 3.操纵国:美、英、法、日、意、荷、比、葡、中九国代表参加,起主要作用的是___,____,____三国。 4.主要内容:签署了关于中国问题的③《 》,这个公约宣称尊重中国的主权、独立与领土完整,遵守各国在中国的“门户开放”、“机会均等”的原则。这实际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华盛顿会议 1.构成:巴黎和会上签订的一系列和约构成了“______”,华盛顿会议的一系列条约构成了“______”。通过这两次会议,帝国主义列强建立了在世界的统治新秩序--“④ ”。 2.评价:建立了战后帝国主义的世界和平秩序,但它不可能消除__________________,因此不可能长期维持下去。 构成及评价 1.繁荣: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生产处于无政府状态,垄断资本家盲目扩大生产,国民生产总值创历史新高,许多工业部门出现高涨局面,工厂的电气化程度大大增强,一批新的电器开始进入家庭。 2.结果:在“繁荣”的背后孕育了严重的__________。 3.1929年经济大危机爆发 (1)标志:1929年10月24日⑤ 股票价格连续暴跌,影响了金融、 农、工、商业等各个部门,进而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 (2)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危机的影响: A.广大人民深受其害,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失业工人超过三千万,就业工人工资大幅度下降,广大劳动人民饥寒交迫,流离失所; B.严重的经济危机引起了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危机。各资本主义国家社会矛盾尖锐,政局动荡,资本主义制度和资产阶级的统治出现严重危机。 “繁荣”及其崩溃 经济大危机 1.时间:1933年,罗斯福宣布实行___________。 2.目的:在资本主义内部进行调整,加强⑥ ,以消除经济危机。 3.中心措施:根据________,调整___________,防止盲目竞争引起生产过剩 4.影响:(1)使美国经济缓慢恢复过来, (2)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__________得到加强; (3)美国联邦政府的权力明显增强。 罗斯福新政 1.德国纳粹政权建立的原因:1929年爆发的世界经济危机沉重打击了德国,激发了社会阶级矛盾。以________为首的法西斯组织_______,利用德国社会各阶层对政府的不满,趁势发展壮大。最终掌握了德国的国家政权。 2.德国法西斯政权的内外政策: (1)1933年,希特勒上台,逐渐将_____、_______两个职务合并为一,集党、政、军于一身,称_______。希特勒上台,标志________ (2)利用“⑧ ”打击德国共产党和进步人士。 (3)解散一切工会组织和纳粹党以外的所有政党。 (4)焚毁进步书籍,加强________。 (5)掀起_________狂潮。 (6)外交:撕毁___________,疯狂扩军备战,并与_____、____结成了侵略性的军事政治集团。 德国法西斯势力的猖獗 法西斯势力的猖獗 1.历史原因:欧洲有久远的反犹传统,反犹一直是罗马教廷的宗教职责。世俗的传统势力也往往把对犹太人的宗教迫害与经济掠夺结合起来。 2.个人原因:希特勒从小就从心理、思想上极其厌恶犹太人,他在《我的奋斗》一书中,就叫嚣犹太人是全人类的敌人,是人类文明的破坏者,是德国这个伟大国家的“败类”。 3.国际原因:西方大国实行____政策,对纳粹的退让、姑息,使纳粹对犹太人的迫害不断升级。 反犹狂潮 1.意大利:1922年,意大利法西斯党徒进军罗马,⑨ 实行独裁统治,醉心于对外扩张。 2.日本:1936年,日本军部控制政府,军部法西斯专政建立起来。它对国内进步组织残酷镇压,并积极怂恿向外侵略扩张,成为⑩ 。日本先后策划制造了________变和____________等,使中国深受其害。 3.柏林-罗马-东京轴心的形成 :20世纪30年代三国勾结形成的侵略性的军事政治集团。 意大利日本法西斯的暴行 第三讲 第二次世界大战1.时间:_____年9月 2.地点:_________ 3.人物:_____(英)、达拉第(法)、_____(德)、________意) 4.要害:采取① 政策,规定________必须在10天之内把_____ 等地割让给德国,满足法西斯德国的侵略要求,以求得一时的太平。这一事件标志着____________________ 5.绥靖政策的影响:一方面,它使___________________得寸进尺,另一方面,也极大地削弱了________________。 慕尼黑阴谋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1.二战的全面爆发和扩大:________年9月1日,德国对③____ 发动突然进攻,_______被迫对德宣战,二战全面爆发。 2.1941年6月,德国对苏联发动突然袭击,_________开始。 3.1941年12月7日,日军偷袭太平洋美军基地④ ,重创美国______,12月8日,美国对日宣战,二战规模进一步扩大。 战争的爆发和扩大 1.原因:法西斯国家的大肆侵略,激起了世界人民的愤怒,各国逐渐走向联合。 2.时间:1942年1月1日。 3.标志:美英苏中等_____国家在_____签署⑤《 》,保证用自己的全部人力、物力联合打垮______,国际反法西斯联盟⑥ 形成。 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 1.目的:为了协调行动,尽快打败法西斯。 2.时间:1945年2月。 3.参加国:美、英、苏三国首脑_____、_____、_____ 4.地点:苏联的______ 5.内容:(1)德国战败后由美英苏实行_______,彻底消灭德国的法西斯主义; (2)决定成立⑦ ; (3)苏联承诺在德国投降后三个月内,参加对日作战。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雅尔塔会议 1.斯大林格勒战役:1942年7月-1943年2月,苏军取得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 。此后盟军逐渐转入______。 2.诺曼底登陆:1944年6月,美英盟军在法国_______,向德军发动猛烈进攻,开辟欧洲⑨ 。 3.德国投降:1945年4月,苏军对_____发动总攻。希特勒自杀身亡。5月8日,德国正式签署投降书,_______战场结束。 4.二战结束:在亚洲、太平洋战场、亚洲各国人民对日本展开了猛烈进攻,美国在日本____.______投下原子弹,苏联也对日作战,出兵中国东北和朝鲜。1945年8月15日,走投无路的日本法西斯宣布无条件投降,⑩ 月 日正式签署投降书,标志______________。 5.大战的影响:(1)是人类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浩劫,几千万人失去生命,无数财产被毁。 (2)彻底改变了世界面貌,影响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 6.二战的起因,性质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 第四讲 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变化 战后的繁荣 1.原因:(1)第一次世界大战后,____是世界上最富强的国家,占据了广阔的国际市场。 (2)美国大力发展科技教育,利用高新技术成果,改进传统工业的生产技术,发展新兴工业和军事工业。 (3)政府采取措施,改善人民生活,创造比较有利的发展环境。 2.表现: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经济持续发展,① 发展尤其迅速,呈现一片繁荣景象。 1.背景:(1)由于中东产油国大幅度提高石油价格,引发了1974—1975年世界性的经济危机,美国经济受到严重打击,经济地位下降。 (2)70年代后期到80年代初,美国经济缓慢回升,但受到通货膨胀的困扰。 2.调整: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美国政府调整经济政策。 3.结果:经济形势逐渐好转,但债务负担加重,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② ,经济发展受到制约。 美国经济的发展 危机和经济调整 1.背景:20世纪90年代,美国政府在进行社会经济改革的同时,加大发展教育事业的力度,促进了以③ 为代表的高新技术的发展,同时也完成了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 2.表现:(1)20世纪90年代,美国经济逐渐有了持续稳定的发展,在保持低通货膨胀低失业率和减少财政赤字的同时,发展速度名列西方发达国家前列。 (2)美国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3.主要特征:④ 。 新经济的出现 1.背景:(1)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西欧在_____的援助下,通过政策调整,利用自身优势,经济迅速恢复,50—70年代西欧的经济持续繁荣。 (2)随着经济的发展,西欧国家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 2.表现:(1)20世纪60年代,____和_____等西欧国家成立了_______组织。 (2)1993年,西欧国家在欧洲共同体的基础上成立______,简称⑤ 。统一货币_____ 3.作用:(1)欧洲共同体的成立,对___________和_______发挥了重要作用。 (2)欧盟成立后,欧盟成员国之间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有利于经济的发展,欧盟成为世界上最大的⑥ 。 欧洲的联合 西欧和日本经济的发展 1.原因:(1)二战以后,美国在日本进行了社会改革,推行⑦ 政策。 (2)20世纪五十年代,美国出于本国的战略需要,开始扶持_____。 (3)日本政府制定了适当的____,引进最新的______,发展_______。 2.过程:(1)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的近二十年间,日本经济持续高速发展,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上⑧ 资本主义大国。 (2)80年代中期以后,日本实行⑨“ ”政策,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3.表现:(1)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日本的国际地位也得到加强。 (2)1964年,日本______成功地举办了奥运会。 (3)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日本谋求⑩ 的欲望也开始膨胀,军费支出不断增加,引起亚洲邻国的关注和不安。 日本的崛起 1.前提:1953年,斯大林逝世。赫鲁晓夫担任苏联党和国家领导人 2.主要内容:赫鲁晓夫主要针对斯大林时期存在的一些弊端,在经济、政治方面采取了一些改革措施。 3.结果和影响: (1)改革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① 模式,但并未根本改变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2)进入60年代,改革带来的各种矛盾日益突出。1964年,赫鲁晓夫被迫下台。 赫鲁晓夫改革 苏联的改革与解体 1.背景:(1)1985年② 上台后,首先把经济改革作为重点,但没有取得成果。 (2)80年代后期,戈尔巴乔夫又把改革的重点转到____方面,此后,苏联的政治体制急剧变化,国家权力分散,表现为由__变为____各加盟国脱离苏联的趋势随之加强。 2.过程:(1)1991年8月19日,由8名苏联高级官员组成的“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发动政变,遭到失败。 (2)政变未遂事件使戈尔巴乔夫实际上失去了领导国家的威望和能力,俄罗斯领导人③ 控制了全局,苏联的分裂进一步加快。 (3)1991年底,苏联④ 。根本原因________ 苏联的解体 1.背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一些欧洲和亚洲的国家相继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2.主要国家:波兰、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罗马尼亚、南斯拉夫、保加利亚、阿尔巴尼亚。 3.主要特点:(1)在苏联的帮助下建立,大都受制于___。 (2)按照______进行经济建设,走了不少弯路。 欧亚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 1.背景:1 2.措施:(1)政治上,改善党的领导,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健全法制,稳定政治局势。 (2)经济上,优先发展农业和轻工业;调整农业政策, 在工业方面进行了管理体制的改革。 3.影响:改革使匈牙利的政治经济形势逐步稳定,一时成为令人羡慕的“东欧之窗”,为六七十年代的经济改革奠定了基础。但因70年代大量借外债,到80年代,又面临新的经济困难。 匈牙利改革 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 1.除匈牙利改革外,其它各国也进行了不同形式的改革,但都成效不大。 2.1968年,试图摆脱苏联控制的⑥ 改革被苏联镇压。 其它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 1.内部原因:(1)历史原因,东欧各国受控于_____,实际上没有取得独立自主的权利。 (2)经济建设失误,照搬______模式导致了严重的经济危机。 (3)政治原因,一是官僚主义严重,二是政党内部推崇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改革社会主义民主。 2.外部原因:(1)帝国主义国家对东欧加紧了和平演变的攻势。 (2)苏联放松了对东欧的控制。 3.过程:从_____年下半年开始,一年之内东欧各国党纷纷丧失政权,社会制度也随之发生了变化。 4.东欧政治版图的变化: (1)⑦ 一分为五; (2)捷克斯洛伐克⑧ ; (3)民主德国与⑨ 德国合并为一。 5.性质:是社会主义向资本主义的⑩ ,是国际社会主义运动一次严重挫折。 东欧剧变 第六讲 亚非拉国家的独立和振兴 1.印度的独立和经济发展:(1)印度的独立进程:A.19世纪中期印度进行反英大起义。B.20世纪二三十年代,印再掀民族独立运动新高潮。C.二战后初期,印度再次出现民族独立运动高潮。D. 印度独立,____年,英国被迫同意印度独立。实行① ,把原印度分为_________两个国家。印度独立时著名领导人是② 。 (2)印度的经济发展:A.____和_____都有了巨大发展。B.科技领域成就卓著。 2.亚洲其他国家的独立和振兴:(1)独立:印度独立前后,亚洲其他国家也先后宣告独立,如菲律宾、缅甸、斯里兰卡、韩国等。 (2)振兴:独立后的各国经济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特别是70年代的③ 和韩国,经济迅速发展,已经成为现代化国家。 亚洲国家的独立和振兴 1.殖民主义奴役非洲的情况。 2.非洲独立进程:(1)二战后,由④ 开始; (2)1952年,埃及独立,领导人是_____。1956年,埃及将___收归国有。 (3)20世纪五六十年代,非洲先后有三十多个国家独立。 (4)非洲独立年:⑤ 年,一年中有17个国家独立,这一年被称为“⑥ ”。 (5)1990年,⑦ 独立,标志着帝国主义在非洲的殖民体系最终崩溃。 亚非拉的奋起 非洲的民族独立浪潮 拉丁美洲捍卫民族主权的斗争 1.古巴独立:1959年,古巴人民在⑧ 领导下,推翻_____扶植的傀儡政权,建立革命政府,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2.巴拿马人民收回______主权:20世纪六七十年代起,巴拿马人民为从美国手中收回运河主权进行了不懈斗争,到______底,收回运河的全部主权。 第七讲 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 1.背景:(1)战后,美国凭借军事、经济、政治上的优势,企图称霸世界。 (2)当美国的实力和野心达到空前高度时,苏联的影响和各国人民的革命运动也在世界范围日益扩大。 (3)美国把称霸的障碍归罪于共产主义和苏联,但又不敢贸然越过美苏划定的势力范围界限。 2.冷战政策的定义:美国带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了除武装进攻之外一切手段的敌对行动,以“遏制”共产主义。这种政策被称为冷战政策。 3.冷战政策的表现:(1)政治上——① 。 A.提出:1947年3月,杜鲁门在国会发表演说,为 “防止共产主义的渗人”。要求援助受到共产主义“严重威胁”的希腊、土耳其。B.定义:杜鲁门提出的“遏制共产主义”、干涉别国内政、加紧控制其他国家的纲领和政策,被称为“杜鲁门主义”。C.影响: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关系正式破裂、美苏之间冷战的开始。 (2)经济上——② :在经济方面援助西欧,稳定资本主义,遏制共产主义。 (3)军事上——建立了③ 。 4.实质:实行集体防卫,矛头针对苏联,是遏制苏联的军事政治集团,是美国实施冷战的手段。 5.影响:(1)苏联采取了针锋相对的措施,成立了华沙条约组织。 (2)两极格局由此形成。 知识梳理 冷战政策 冷战中的对峙 1.争霸的形成:50年代赫鲁晓夫担任苏联领导人之后,对外开始争取与美国取得平等地位,企图与美国共同主宰世界。 2.经过:(1) 第一阶段时间:五六十年代。特征:美国在美苏争霸中占据优势。原因:苏联的经济和军事实力远不及美国。表现:1962年的古巴导弹危机。 (2)第二阶段时间:70年代。特征:争霸优势在苏联方面。原因:A.美国深陷越南战争之中。B.苏联经济军事实力的增强。表现:A.尼克松于1969年执政后,实行了战略收缩。B.苏联采取积极进攻战略,把中东、非洲、南亚次大陆作为扩张的对象,特别是在1979年12月出兵占领了阿富汗。 (3)第三阶段时间:80年代。特征:美国转守为攻,苏联全面收缩。原因:长期的争霸,使经济力量相对薄弱的苏联负担沉重。表现: 80年代,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提出以军备控制为中心的全球缓和战略,1989年苏联从阿富汗撤军。 (4)结束:1991年,④ ,美苏两极格局随之结束。 美苏争霸 1.原因:(1)在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新技术革命的推动下,生产的社会化加深。(2)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东西方冷战结束,国际形势趋于缓和,和平与发展成 为世界的发展趋势。 2.表现:(1)国际投资和⑦ 迅速增长; (2)跨国公司数量增加、影响增大; (3)1995年1月1日,⑧ 成立,希望通过开放市场和公平贸易,实现世界贸易的自由化。 3.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1)利:A.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B.有利于发展中国家参与世界经济竞争。(2)弊:A.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贫富差距拉大;B.跨国公司常常把一些技 术水平低、污染程度高的企业从发达国家转移到发展中国家;C.国际经济风 险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影响进一步加大。 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 1.机遇:在和平与发展的潮流中,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发展经济,提高综合国力。 2.挑战:中国是经济相对落后的发展中国家;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等。 3.应对措施:(1)引进国外的投资和技术; (2)学习先进的经济管理经验; (3)2001年,中国上海成功地举办了第九届⑨ 组织成员领导人会议;中国⑩ 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一员。 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的中国-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初三下册历史知识梳理 大框架 初三 下册 历史 知识 梳理 框架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xrp****65】。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xrp****65】,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xrp****65】。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xrp****65】,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