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方体的认识》教学设计.docx
《《长方体的认识》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长方体的认识》教学设计.docx(102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长方体的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其次册第23页教学内容。 教学目的: 1.让学生直观熟悉长方体和正方体,初步把握它们的特征,会识别这两种图形。 2.培育学生动手操作力量、观看力量和初步的归纳概括力量。 3.细心组织学生活动,激发学生兴趣,培育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和创新精神。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上课尹始,教师出示灯片:由若于长方形和正方形组成的童话式的图形王国城门图。然后教师谈话:“小朋友,在这里你能找出我们的老朋友长方形和正方形吗?“ [评析:活泼的画面,生动的语言,能很快地集中学生的留意,激发学习兴趣,既让学生回忆了旧知,又唤起了学生参加学习的欲望。] 二、直观导入,初步感知 教师拉开灯片的掩盖片,显示出长方体和正方体,并提出两个问题,(1)教师给大家介绍两个新朋友,它们是谁呢?有谁熟悉它们?(2)长方体、正方体跟我们的老朋友长方形、正方形一样吗?为什么? [评析:运用恰当的电教媒体,引导学生在比拟中直观感知长方体、正方体与长方形、正方形的区分,从而将面和体区分开来,使学生从整体上初步感知新学问。并且,恰当的电教媒体,生动的问题情境,能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 三、引导探究,理解新知 1.熟悉长方体。 (1)动手操作,直观感知。 ①教师依次消失两个长方体(一般的和特别的)。问:谁熟悉它?小朋友想不想对自己动手做一个长方体呢? ②教师指导学生用长方体绽开图自制长方体,让学生在做一做中,初步感知长方体的特征。 (2)小组研讨,建立表象。学生在做一做中,初步感知长方体以后,教师适时组织学生开展小组争论:在制作长方体过程中,你发觉了长方体的什么隐秘?先小组争论,再请小组代表汇报发言。 (3)验证熟悉,形成概念。 ①当学生通过小组争论,能用自己的语言归纳出长方体特征后,教师播放电视录相:一个长方体匀速转动,清楚、布序地显示长方体六个面,按着六个面一对一分解3排开。验证学生的熟悉长方体有六个面,每个面都是长方形{有时有两个面是正方形}。 ②请小朋友一起有序地数出长方体的六个面。 [评析:心理学讨论说明,新奇的、活动的、直观形象的剌激物,最简单引起儿童大脑皮层有关部位的兴奋,形成优势兴奋灶,熟悉长方体这一学习环节中,教师正是利用学生的心理特点,组织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让学生在做一做中,感知长方体;在学生相互争辩、相互补充、相互启发中建立长方体清楚的表象;再通过电视录相验证学生的熟悉,促使学生形成新的认知构造,这样,多种感官参加活动,有利学生把握新知,进展力量,培育创新意识。] 2.熟悉正方体。 (1)出示正方体模型,问:小朋友熟悉它吗?正方体有什么特征呢?请朋友带着这一个问题看电视录相。 (2)观看电视画面,指名答复:正方体什么特征? [评析:在学生已经熟悉了长方体的根底上学习正方体就比拟简单了。因此,这个环节直接采纳看录相,充分利用电教媒体的优势,让学生在看一看、说一说的?活动中,归纳、表述正方体的特征。这样,有利于培育学生自学力量及初步规律思维力量。] 四、引导辨析,把握本质 1.让学生分别找出学具中的长方体和正方体。 2.组织学生开展小组争论:怎样区分长方体和正方体呢?(先小组合作学习,再请小组代表汇报小组合作学习结果。 3.小结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 [评析:学生熟悉了长方体和正方体之后,教师准时组织学生开展争论:你是怎样来区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这一问题的提出,引发了学习思索。学生在思索过程中必需对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有关学问进展搜寻、归纳、整理,让学生在比拟中进一步熟悉长方体和正方体,把握学习方法,进展学生思维力量。 五、巧设练习,拓展新知 1.数一数。如图, ①图A中有几个小正方体?②至少补上几个小正方体就可以成为一个大正方体?(学生答复后,教师用电脑操作,图A→B,添加局部闪耀。) 2.想一想。如图: (1)这些图片中哪些可以做成一个长方体?哪些不能?为什么? (2)折长方体竞赛。 (3)用12个小正方体摆成一个长方体,你有几种摆法?(在实物投影仪上操作展现) [评析:这三组练习的设计,层次清楚,学生在数一数、想一想、摆一摆的练习中稳固新知,进展学生空间观念。并且,恰当的电教媒体的应用,形象直观,简洁省时,让学生在一次次的胜利体验中,主动参加学问的构建过程。] 4.做一做。让学生用橡皮泥做一个长方体或正方体,自由上台展现作品,并介绍制作阅历。) [评析:这一练习的设计,让学生在做长方体或正方体中,复习长方体或正方体的特征,了解长方体或正方风光与面之间的关系,渗透事物是相互联系的辨证唯物主义思想,培育学生动手操作力量,进展空间观念,激发创新意识。学生自由上台展现自己的作品并介绍制作阅历将本课教学推向高潮,让学生在轻松、开心的学习情境中,完本钱课的学习。这样,学生把握了学问,又培育了力量,进展了共性。] [总评:长方体、正方体的初步熟悉,是在学生已初步熟悉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根底上学习的,是学生初次接触立体图形。教学中,教师依据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对新奇事物感兴趣,但留意力不能长时间集中的心理特点,很好地贯彻了活动促进展的教学思想,为学生创设了一种愉悦、和谐、自主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在做一做、玩一玩、看一看、想一想的活动中,主动参加新学问的构建过程,从而激发了创新意识,把握了学问,进展了力量。] 《长方体的熟悉》教学设计2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第十册第3~4页。 教学目标 1.初步熟悉立体图形,熟悉长方体的特征。 2、通过观看、想像、动手操作等活动进一步进展空间观念。 3、连续培育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进一步形成勇于探究、擅长合作沟通的学习品质。 教学过程 一、熟悉立体图形和长方体 1、谈话:同学们,我们已经熟悉了许多物体的外形。你能说一说国旗、手帕、红领巾各是什么外形的吗? 小结: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都是平面图形。 谈话:请同学们看教师办公桌上的一些物体,留意观看它们的外形。它们的外形和平面图形一样吗?(媒体显示) 2、指出:像办公桌上这些物体的外形画出来都是立体图形。其中投影片盒子、书的外形是长方体。你还能说一些长方体外形的物体吗? 3、引导:下面这两个图形是长方体吗?什么物体大致是这种外形?从桌面上找出长方体外形的物体。 二、探究长方体特征 1、争论长方体的面。 提问:长方体是由什么围成的? 说明:长方体是由6个面围成的,这是长方体区分于其他立体图形的最明显的特征。我们可以依据这个特征很快从立体图形中辨别出长方体。 2、熟悉长方体的棱和顶点。 说明:在长方体中,两个面相交的边叫做棱;三条棱相交的点叫做顶点。用手摸一摸长方体的棱和顶点。 3、讨论面、棱、顶点的特征。 提问:大家己经熟悉了长方体的面、棱、顶点。一个长方体,它的面、棱、顶点还有哪些特点呢?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想方法连续绽开讨论,并把发觉的特点整理成一份材料,预备沟通。 组织学生沟通。重点沟通讨论的成果和讨论的方法。 面:相对的面完全一样。(观看、比拟、测量) 棱:12条,相对的棱长度相等。(数、观看、比拟、测量、推理) 顶点:8个。(数) 4、概括长方体的特征。 5、再次抽象长方体。 谈话:同一个长方体,看的角度不同,看到的情形也不一样。你们从不同的角度看一下手中的长方体纸盒,看一看是不是这样。有三个小动物也从不同的位置看一个长方体,你能辨别出下面的三种情形分别是谁看到的吗?它们中间谁最能确定这是一个长方体? 说明:我们画长方体通常画出三个面,把看不见的几条棱用虚线表示出来。(媒体显示) 6、应用特征推断哪几个图形是长方体。 三、熟悉长、宽、高 1、提问:同学们,我们教室的外形是长方体吗?怎样才能描述教室的大小呢?你能估量它大约有多长、多宽、多高吗? 提问:(媒体出示一个长方体)你能说一说这个长方体长、宽、高各是多少吗? 2、提醒长、宽、高的概念。(媒体显示)说出下面每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各是多少。 3、提问:(媒体显示)你能依据长、宽、高辨别这两幢大楼吗? 4、引导:动手量一量你手中的长方体纸盒,说一说它的长、宽、高各是多少? 5、拓展:知道了长方体的长、宽、高,你还能知道长方体的什么?(媒体显示) 四、全课总结 1、总结:回忆一下我们通过讨论知道了什么,你是怎样讨论的? 2、谈话:谈一谈你的学习体会。 教学设想 1、现实生活是数学学习的源泉。 数学学习内容的组织要严密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本课中,我设计了蕴含学习内容的生活场景,使学生感受到现实生活中数学的普遍存在,初步体会了数学学习的意义;通过引导学生列举长方体外形的物体,加深了学生的感性熟悉,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再通过组织学生利用实物绽开讨论,使学生充分体会到讨论的价值。学习内容的现实性有助于学生明确学习的意义,也能激发学习的兴趣。 2、观看、操作、想像是形成空间观念的重要途径。 学生的空间观念是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步形成,而不是靠承受获得。在空间观念的形成过程中,视觉、触觉为大脑思维供应了直接的、丰富的素材,因此要让学生的手、眼、脑协同发挥作用。在本课中,我让学生通过看、摸、比拟、描述等活动,引导学生对长方体的面、棱、顶点的位置关系有正确把握,对相对的面和相对的棱的关系有正确的理解,从而对长方体有一个比拟全面的熟悉。学生的学习方式得到有效改善。 3、教学内容的呈现要有根基。 教学内容一般来说具有生成性,不过有的可以猜测,有的是在学习过程中随机生成。教学内容一旦失去生成的根底,学生的学习则有可能变为被动承受式的学习。在本课中,我认真分析“立体图形”和“长方体的长、宽、高”这几个概念的生成根底。“立体图形”与以前学过的“平面图形”的不同之处是“立体图形”这一概念生成的根底,让学生体会不同正是帮忙学生找准了新知构建的基点。长方体长、宽、高的概念教学假如没有“为什么要有长、宽、高?”或“知道长方体的长、宽、高对我们有什么用?”这些问题作为生成根底的话,学生则只能被动承受这一概念。 《长方体的熟悉》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 通过观看、猜测、操作、想象、推理、探究等数学活动,自主探究长方体、正方体关于面、棱、顶点的特征,理解长方体长、宽、高的含义。 2. 立足想象与操作,自主探究并发觉长方体顶点、棱、面之间的关系,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关系。 3. 在自主探究长方体和正方体特征的过程中,培育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推理力量。 教学重点:把握特征,培育空间观念。 教学难点:空间观念的培育。 教学预备:课件、模型、搭长方体的材料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今日教师给大家带来了许多的数学图形,你熟悉它们吗?(熟悉) 师:那这个图形叫什么?这个呢?这个…… 师:在这些图形里,你能辨别哪些是平面图形,哪些是立体图形吗?(能) 师:你上来试一试。请将是平面图形的拖到左边,是立体图形的拖到右边。 师:同学们,他做的对吗? (对) 师:很好,今日,我们就一起进入立体图形的世界,更深入的熟悉一下长方体和正方体。(板书课题: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熟悉) 二、新授 1.说一说生活中的长方体和正方体 师: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见过哪些物体的外形是长方体或正方体的? 师:我们四周很多物体的外形都是长方体或正方体(正方体也叫立方体)。 2.熟悉长方体 师:我们先来熟悉一下长方体。请同学们看,在长方体中,教师手摸得这些平平的地方叫做长方体的面,然后面与面相交的这条线就叫做长方体的棱,三条棱相交的这个点叫做长方体的顶点。 师:同学们的桌上都有一个长方体的物体。接下来,请同学们带着下面这些问题摸一摸你的长方体。 (1)长方体有( )个面。 (2)每个面是什么外形的? (3)哪些面是完全一样的? (4)长方体有( )条棱。 (5)哪些棱长度相等? (6)长方体有( )个顶点。 师:你们有答案了吗?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师:通过刚刚的活动我们知道了:长方体一般是由6个长方形(特别状况下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在一个长方体中,相对的面完全一样,相对的棱长度相等。 3.制作长方体,熟悉长、宽、高 沟通: 师:同学们,刚刚我们初步熟悉了长方体,你们想亲自动手用小棒做一个长方体吗?(想) 师:那想要搭成一个长方体,需要几根小棒呢?(12根) 师:为什么是12根? 师:给你12根肯定能搭成吗? 学生思索并答复 师:教师这里有4种方案,请大家思索一下,哪些肯定能搭成长方体,哪些肯定不能,为什么? 操作: 师:同学们想好了吗?我们一起来试一试。 出示任务要求: (1)选择其中的一种方案,小组合作搭一个长方体。 (2)进一步思索其他方案可不行以搭成,为什么? (3)思索在搭长方体的过程中自己的发觉。 学生操作 反应: 师:同学们完成了吗?请问哪些方案不能搭成长方体? 方案2 师:这些方案都用了12根小棒,为什么唯独2号方案不行以搭成长方体? 猜测1:2号方案黄色小棒不够了,而蓝色的多了一根。 猜测2:每种长度都应当是4根才够,否则搭不成。小结:长方体有12条棱,分成3组,每组都是4根。 师:哪些学生是按方案1搭的长方体。(拿一个作品展现)你们在用这个方案搭长方体的过程中,你们有哪些发觉? 猜测1:每种长度都有4根。 引导学生指一指模型并板书:分成3组,每组4根。 猜测2:长度一样的4根小棒,放在相对的位置。 板书:位置相对。 猜测3:每组相等的小棒,都是平行的。 师:(利用模型引导学生观看)水平面相对的棱相互平行; 垂直面相对的棱相互平行; 侧面相对的棱相互平行。 猜测4:每个顶点上有3条长度不等的棱。 师引导:在这里,相交于一个顶点上有3条棱,这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把长方体水平放置)一般状况下,底面较长的那条棱是长,较短的是宽,垂直的是高。谁来指出白板上这个长方体的长、宽、高? 师:同学们,请看模型。教师把长方体的前面和后面拆下来看一下,我们会发觉它们的长与宽都是用的一样的小棒,所以前面和后面是一样的长方形,同样的道理,左边和右边是一样的长方形,上面和下面是一样的长方形。我们再一次发觉长方体有6个面,并且相对的面大小一样。 师: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方案3搭成的长方体,哪些同学是用方案3搭的? 师:(出示方案3)这个长方体与与用方案1搭的长方体相比,有什么特殊之处吗? 猜测:方案1搭的长方体6个面都是长方形,方案3搭的长方体有2个面是正方形。 师:是的,这是方案1的长方体,我们可以将它怎样变化,得到方案3搭的长方体呢?(课件演示) 师:再进一步思索,我们能不能连续把这个长方体变成正方体呢,有什么方法? 学生反应,师动态演示 师:这么特别的长方体即正方体,有哪些小组搭出来了? 师:(展现方案4所搭成的正方体)正方体与长方体相比有什么一样,什么不同? 学生沟通长方体与正方体的一样点与不同点。 师:依据你们的答复,教师画出了这幅图,这个图是什么意思?在以前学习中有没有这样的图?(出示长方形与正方形的集合图,体会两者关系。) 师:其实,正方体是长、宽、高都相等的特别的长方体。 三、练习稳固 略 四、课堂小结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略 《长方体的熟悉》教学设计4 教学内容:新世纪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13—15页 教学目标: 1、通过观看、分类、操作、争论等活动,进一步熟悉长方体、正方体,了解长方体、正方体的各局部名称。 2、经受观看、操作和归纳的过程,发觉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能运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解决一些简洁问题。 3、通过详细的操作活动,进展空间观念。 教学具预备:每桌预备一些长方体和正方体外形的盒子,四周体、六面体外形的盒子,白纸,吸管,剪刀等。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初步感知。 1.出示一组实物图片。(教学楼、卷柜、长方体外形的盒子、装墨水瓶的盒子等) 师: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呢? 生:它们的外形都是长方体。 师:板书“长方体” 2.找出长方体外形的物品。 师:教师在每张课桌上都放了长方体外形的物品,你能把它找出来吗? 生:找出长方体外形的物品。 3、 说长方体外形的物体。 师:你能说一说生活中哪些物体的外形可以近似的看作长方体呢? 生:说一说。 4.抽象长方体外形。 师:假如我们只考虑墨水瓶或盒子的外形,是什么样的呢? 课件演示:墨水瓶上的图案和颜色飞走,只剩下长方体的透视图。 师:为什么这么多物体的外形都可以叫做长方体呢?长方体有什么特点呢?接下来我们就进一步熟悉长方体。板书:“的熟悉” 二、探究发觉,归纳特点。 1.引导学生说出对长方体的熟悉。 师:信任同学们对长方体已经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请同学们以小盒子为例,说一说关于长方体你已经知道了什么?可以一边比画一边说。 生:(可能说出:长方体有6个面,有12条边,8个角。长方体的面都是长方形。长方体对面相等。等等。) 师:依据学生的答复,把内容依次写在黑板上。此时不做任何评价。 师:同学们知道的真不少。同学们的说法都对吗?哪些是长方体的特点呢?我们来讨论讨论好吗? 2.了解长方体的面、棱、顶点。 师:你们说的面,指的是盒子的哪局部?摸一摸,指一指。 生:一名学生摸,其他学生看是不是和自己想的一样。 师:板书“面” 师:你们说的边指的是盒子的哪一局部?摸一摸,指一指。 生:一名学生摸,其他学生看是不是和自己想的一样。 师:你们说的边在数学里叫做棱。板书:“棱” 师:你们说的角,指的是盒子的哪局部?摸一摸,指一指。 生:一名学生摸,其他学生看是不是和自己想的一样。 师:你们说的角在数学里叫做顶点。板书:“顶点” 师:课件演示长方体透视图上的面、棱、顶点。然后指出,我们熟悉长方体的特点,就可以从面、棱、顶点这三个方面来讨论。 3.进一步探究长方风光、棱、顶点的特点。 (1)从面、棱、顶点的数量的角度来熟悉长方体的特点。 师:这位同学说“长方体有六个面”,这是不是长方体的特点呢?那就要看一看我们的盒子上是不是都有六个面。 生:先独立数,再由一名学生数给大家看。 师:(学生数前强调)大家看看他是怎样数的,一会我们来点评他的数法。 生:点评那名学生的数法。 师:评价学生的点评。留意数法的有序性,特殊是按面的相对关系数的方法。板书“6个” (用如上方法引领学生熟悉“长方体有8个顶点、12条棱”的特点) 《长方体的熟悉》教学设计5 教学目标: 1、熟悉长方体,把握长方体的特征,初步学会看立体图,长方体的熟悉。 2、培育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创新实践力量,进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把握有序观看、分类比拟等学习方法。 3、在学习活动中,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信念。 教学重点:长方体的特征 教学难点:形成长方体的空间观念。 教具预备:长方体、正方体的模型各一个 学具预备:礼品袋中有长方体、正方体等立体型物体一宗 学具带1:土豆、萝卜、橡皮泥、纸板、刀子、剪刀等 学具袋2:长方体框架制作材料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1、分类比拟。 师:今日。教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带礼物,你们想不想知道是什么?请同学们倒出来看一看。 你们情愿玩吗?为了玩的便利,你能把这些物品根据肯定的特征分分类吗?(生分类) 师:哪为同学情愿上来展现一下,你是怎样分的,依据什么标准来分的?(让学生感知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的区分) 师:在这些立体图形中,有一些物体的外形是长方体,你能把它找出来吗? 2、提醒课题。 师:这些物体,它们的大小高矮都不一样,为什么都是长方体?长方体毕竟有什么特征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和讨论。板书课题:长方体的熟悉 二、操作试验,探究新知 1、初步感知长方体的特征。 (1)举诞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的外形是长方体的? (2)动手制作长方体外形的物体 请同学们从学具袋1中,选择你喜爱的材料,制作一个长方体模型,比一比,谁做的又快又好。 学生可以自己制作,也可以小组合作。 (3)相互评价所制作的长方体外形的物体。 让展现作品,学生自评,其他同学互评,教师评。随学生的答复点明:面、棱、顶点(并板书) 2、抽象概括长方体的特征 (1)自主学习 让学生从自己的学具中选择一个自己认为最标准的长方体外形的物体,要求学生通过看一看,数一数,量一量,想一想等方法,从长方体的面、棱、顶点三个方面深入探讨长方体的特征。 (2)小组争论 (3)小组汇报,沟通辩论 师:哪一个小组情愿沟通一下你的发觉?其他同学可以补充、订正、质疑、辩论。 可能发生争吵的有:1、对“相对”的理解;2、一组相对的棱是4条,而不是2条。3、长方体每个面的外形都是长方形,特别状况有一组相对的面是正方形,小学数学教案《长方体的熟悉》。 (4)验证特征。 同学们说的特殊精彩,教师很佩服,但是你们是怎样知道长方体相对的面完全一样? 学生答复可能消失如下状况:1、看出来的;2、量出来的;3、将长方体物体放在纸上用铅笔描出一个面的轮廓,再用相对的面去比拟;4、用剪刀将长方体盒子的一个面剪下跟对面比拟。5、用稍大的纸蒙在长方体物体的一个面上,四周压下痕迹,再跟其他的面比拟等等。 提问:你是怎样验证长方体相对的棱长度相等的? 用 尺子量、用笔杆沿棱比拟等。 (5)师生合作,抽象概括。 师:刚刚我们从长方体的面、棱、顶点三个方面讨论了长方体的特征。 长方体有6个面,每个面的外形都是长方形,特别状况有一组相对的面是正方形,相对的面完全一样。(课件演示:三组相对的面分别重合); 长方体有12条棱,相对的棱长度相等(课件演示:三组相对的棱长度分别相等);另外长方体还有8个顶点。 3、熟悉长方体的长、宽、高。 (1)学习长、宽、高。 师:请同学们从学具袋2中自己选择材料,动手插一个长方体框架。 学生动手操作,师巡察,有针对性地参加某些同学的操作,在小组上展现自己的作品。 提问:请同学们认真观看,几条棱相交于一个顶点? 师:我们把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习惯上,把水平方向的棱的长度作为长,把前前方向棱的长度作为宽,竖着的棱的长度作为高。 (2)练习。 ①同桌指出自己所制作长方体的长、宽、高。 ②抽一名学生到台上指给大家看。发觉问题准时订正。 4、熟悉立体图。 熟悉透视立体图. (1)让学生在各自的座位上观看讲台上的长方体纸盒,(纸盒上各个面分别标上数字1~6)如图: 问:最多你能看到几个面?(让学生报出所看到的面的号) (正面远处的同学只能看到一个面,还有能看到两个面的,最多也只能看到三个面) (2)师:我们把这个长方体假如从右前方观看,所看到的这个长方体假如画出来就是这样的.屏幕显示立体图. 师:这个图中你们看到了哪几个面?哪几个面看不到?教师结合多媒体的演示告知学生,看不到的面我们用虚线表示. (屏幕消失) (3)加强空间想象力量的培育. ①出示下列图,想象出与之对应的”长方体. ②出示一组长方体,让学生说出所想象的长方体是其中的哪一个. ③电脑将长方体补充完整,让学生再次感知所想象的正确的长方体. 三、巧设练习,拓展新知 1、根本练习。 (1)说出这个长方体的长、宽、高 (2)转变长方体摆放的位置,分别说出它们的长、宽、高。 (3)说出前面、左面、上面各是什么外形及它们的长、宽。上面没有标明数据,你们是怎么知道它的长、宽? 2、变式练习。 (1)把一个长方体模型切成两个小长方体,一共有几个面?几个顶点?为什么? (2)下面是一个残缺的长方体,你能想象出它左面原来是什么外形,面积是多少?(单位:厘米) 四、谈谈收获,全面总结 让学生谈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有什么收获?可以从根底学问、方法、情感态度等方面来谈收获,也可以联系实际谈谈所学学问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等。 板书设计: 长方体的熟悉 ┌6个面都是长方形 (6个)面┤特别状况有两个面是正方形 / └相对的两个面相等 长方体─(12条)棱 相对的棱的长度相等 \ (8个)顶点 《长方体的熟悉》教学设计6 一、课题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熟悉 二、教学目标 (一)把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熟悉它们之间的关系。 (二)培育学生动手操作、观看、抽象概括的力量和初步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 (二)熟悉立体图形,进展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 教具预备 三、教具 长方体框架、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墨水瓶盒等,课件 学具:长方体和正方体纸盒。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预备 同学们,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以前学过什么图形?谁来说说 (学生说) 不错,那谁来说以说它们当中哪些图形是平面图形?哪些是立体图形?(边表达,边出示幻灯片) 今日我们就来进一步熟悉这些图形中的两个——长方体和正方体 (板书:长方体和正方体) (二)新授 1、教师今日带来了长方体(展现长方体)和正方体(展现正方体)。 2、还记得我们以前熟悉图形的一些方法吗?谁情愿来给教师说说? (学生说:摸一摸,看一看,比一比,量一量,数一数 ……) 我们今日进一步熟悉长方体和正方体,教师要看一下你们都用了哪些方法? 现在请认真观看你的长方体和正方体,想一想,它是由哪些局部组成的?我请...... (学生说) 3、说的真好,长方体和正方体都是由面、棱、顶点三个局部组成的,那谁来指指长方体的面是哪一个局部? (请一个学生上台来说) 拿出你们的长方体和正方体摸摸看。 谁来指指长方体的棱是哪一个局部? (请一个学生上台来说) 拿出你们的长方体和正方体摸摸看。 那长方体或正方体的顶点又是指哪一个局部?请同桌相互指指看看。 (同桌相互指顶点) (课件出示) 数学上我们把长方体或正方体平平的局部叫做面,把两个面相交的线段叫做棱,我们把三条棱相交的点叫做顶点 今日我们就从面、棱、顶点三个方面来讨论长方体和正方体 首先讨论长方体,我们一起来读一下争论要求。 (学生读要求) 现在每排的4个同学为一个小组,分组争论,并将争论的结果填写在教师发放的表格中。 《长方体的熟悉》教学设计7 通过教学使学生熟悉正方体、长方体、圆柱和球,建立空间观念。 教学内容分析:本节课的内容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接触过一些关于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物体的根底上教学的。因此,课堂教学中,依据学生已有的生活阅历和学习内容,创设学生喜爱的情境,组织生动活泼的活动,使学生对所学学问进展感知和体验。 学情分析:学生的空间概念比拟差,在教学中多出示模型和相应的事物来让学生看一看、摸一摸,使教学更直观,简单加深学生的理解。 教学目标:1、学问与技能:能识别正方体、长方体、圆柱和球,并知道他们的名称。 2、过程与方法:学生动手实践,让他们经受对熟识实物的分类、观看、触摸等过程,从而形成对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感性熟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育学生主动探究的精神和与人合作的意识,初步了解数学和生活的亲密联系;通过各种活动增加孩子的参加意识及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初步熟悉正方体、长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与图形,建立空间观念。 教学难点: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区分。 教学设想:兴趣是最好的教师,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维、探求学问的内在动力。上课伊始,创设学生宠爱的兔博士送给同学们装满礼物的神奇的百宝箱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学问的情趣和探求新知的欲望。 接着通过分一分、说一说、看一看、摸一摸、推一推,找一找、玩一玩等一系列活动,让学生操作感知、汇报沟通。活动中让学生眼、手、脑、口等多种感官参加,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 教学方法:整个课堂教学实行小组合作的形式,增加学生的参加意识,培育学生协作精神和创新意识。 教、学具预备: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各种外形的物体5个百宝箱,每组4个小方块,4种图形的图片 课型:新授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环 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 设 情 境 导入:同学们,在你们每组的桌上有一个百宝箱,里面装着各种各样的礼物,这是兔博士特意为你们预备的,你们想知道里面都有什么吗? 一会我们就把百宝箱里的礼物全取出来,同学们在取得时候千万别抢,把礼物轻轻的堆在桌子的中间,把百宝箱放在地上,看看有什么礼物呀,开头。 谁来介绍一下百宝箱里都有什么?其他同学看一看你们桌上的礼物和他们的一样吗? 齐说:想 生取出箱里的东西 找一名学生说 通过兔博士和神奇的百宝箱的消失引入新课,激发学生熟悉物体的兴趣。 探 究 与 体 验 探 究 与 体 一、初步感知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 1、分一分 兔博士给我们带来这些礼物是想让同学们从这堆物体中选择样子相像的放在一起分一分,你们能做到吗? 师到各小组指导学生给物体按要求分类。-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长方体的认识 长方体 认识 教学 设计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a199****6536】。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a199****6536】,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a199****6536】。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a199****6536】,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