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doc
《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doc(10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目 录 一、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有利条件和必要性..................................1页 二、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具体内容......................................................2页 (一)情感教育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课题..................................................2页 1、有助于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增强学生的人文素质....................2页 2、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2页 3、有利于加深学生对作品的理解,更精确的领会作品的思想内涵...............3页 (二)传统美德教育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3页 1、在课堂教学中进行传统美德教育................................................................3页 2、在语文活动中进行传统美德教育................................................................4页 3、在诵读训练中进行传统美德教育................................................................4页 (三)人生观教育是语文教学的又一主题............................................. ........4页 1、在语文教学中应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和正确的人生观............. ......5页 2、在语文教学中应帮助学生树立健康高尚的审美观............................. ......6页 3、语文教学应走出课堂,在生活实践中渗透德育............................... ........6页 三、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策略............................................ .........6页 (一)钻研教材,寻找德育渗透点.......................................................... .......6页 (二)课堂互动,生成德育渗透点......................................................... ........7页 (三)明理提升,落实德育渗透点......................................................... ........7页 四、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应遵循的原则............................................... ..........7页 1、遵循有数的原则................................................................................. ..........7页 2、遵循适度的原则.................................................................................. .........8页 3、遵循得法的原则................................................................................ ...........8页 参考文献................................................................................................. ...........9页 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摘要:语文学科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学科,即“文道统一”,古人写文章、评文章讲究"文以载道",要求文道统一,说明中国历史上语文教育和德育是密不可分的。 “育人”是语文教学中一项不可或缺的内容。《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在教学过程中,应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思想品德的教育和科学的思想教育,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及爱美的情趣,发展健康个性,养成良好的意志品格,逐渐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让我们意识到德育工作的普遍性,在语文教学中要不断渗透德育教育。德育教育是潜移默化的,所以在语文教学中应巧用方法,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道德的熏陶,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关键词:初中语文 德育渗透 文道统一 情感教育 中学阶段是人生中最关键的时期,与小学时期相比,这是一个急剧变化、丰富多彩的阶段,心理处于半幼稚、半成熟状态。一方面,他们思考问题已不那么单纯直觉,具有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另一方面,他们又毕竟是初涉人生,经验不足,见识有限,在思考问题的方式上不够全面,易走极端。。身为语文教师,更应该抓住语文学科“文以载道”、“文道统一” 这一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在教学过程中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以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优良的品质和健康的审美情趣,让学生在提高语文水平的同时,学会认识、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和自然、社会等客观世界。因此,德育和语文教学密不可分。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这些都说明了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一、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有利条件和必要性。 语文学科在德育渗透方面较其他学科的特殊优势在于其教学内容以文学作品为主,这里有对祖国的热爱、对人民的忠诚,对事业的追求,对信念的执着;这里有赤子之心、莫逆之交、男女之情、手足之谊;这里有拍案而起的激愤、天地动容的激愤、催人泪下的凄切、细雨霏霏的柔婉;这里有开怀的笑,嚎啕的哭、会心的喜悦、无名的烦愁……。这些文质兼美的作品中的政治倾向性、思想观点、品德情操对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渗透和陶冶作用。但语文课毕竟有自身的特点,语文课不能等同于政治课和班会课,更不能脱离德育教育而单纯地进行知识传授,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教材,把思想教育、语文知识教学、能力的培养有机的结合起来,激发学生“对善良事物的钦佩感情和对邪恶势力的不可容忍的态度”(苏霍姆林斯基语),从而使学生思想得到教育,感情得到熏陶,能力得到提高。 叶圣陶先生曾言:“教学生读书,为的是让学生从所读的书中懂的做人的道理。”语文教学中必须体现道德教育,语文教师必须承担道德教育的历史重任。 二、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具体内容。 (一)情感教育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课题, 语文课是实现情感教育的首选基地,教师必须深入挖掘现代中学生丰富的情感世界,让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健康地成长。教师要紧紧地抓住情感教育这条主线,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更精确地领会课文的精髓,以求达到教育和教学双丰收的双重目的。语文教学的情感教育不能脱离生活实际,应该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得到美好情感的熏陶,并带着情感的动力去努力学习,真正达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教学目的。 1、有助于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增强学生的人文素质 中学语文教材所选取的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精品文章,不但语言文字优美,而且思想内容丰富,有的课文生动形象地描绘了祖国的锦绣河山,如《济南的冬天》,老舍先生勾勒的“济南的冬天”,山水天交相辉映,和熙温馨,令人神往;再如朱自清的《春》,通过细致、生动的描绘充满生命活力的春天景象,使学生感受到作者热爱自然、热爱生活、追求未来、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和为建造人类美好的春天而发奋努力的崇高理想。有的课文叙述了感人的爱国英雄事迹,如《邓稼先》,有的课文则描述了祖国悠久的历史中出现的名人和伟人所作出的惊天动地的故事,如《登上地球之巅》等等。因此,我们要把课文内容和思想性结合起来,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 2、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情感是作者写作的本源,是学习时必须进入的境界,语文教师只有饱含深情的教学,学生才会兴趣盎然的学习。罗丹说过:“艺术就是情感。”没有不表达任何情感的艺术,也不存在不为抒发情感而存在的艺术。确切地把握作者在创作时的情感,对作品的思想性和艺术性的品味就会深刻具体,学生们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就会大大提高。教师要主动积极挖掘新教材中所蕴涵的各种情感因素,运用恰当方式展示给学生,以便通过教材内容引发学生相应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最大限度实现教材所承载的教育价值。 3、有利于加深学生对作品的理解,更精确的领会作品的思想内涵 凡是感人的作品都渗透着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那些脍炙人口的名篇之所以能使人爱读或流传不衰,不仅因为其语言文字美,更是文中渗透着作者炽热的情感。如在教学夏衍的《包身工》一文时学至描写包身工起床时混乱的场景处,真实地再现了包身工的苦难生活,包含着对包身工的无限同情,对包身工制度的无比愤慨,而我们的学生却在笑,造成这种审美失距和偏向的原因很多。比如学生与其中人物所处时代的隔膜,彼此生活境遇的迥异,特别是情感体验的限制,使得作品情感与学生情感上产生差异,这在一定程度上有碍于心灵的“介入”。我们说“悲剧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毁灭”的目的是为了能引起审美主体的悲痛,哀苦等情绪,并产生悲剧美,从而起到陶冶情操,净化心灵,辩别真善美的目的。 (二)传统美德教育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 语文是民族文化的载体,优秀的传统文化是语文的灵魂,传统美德教育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也是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体现。 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美德教育时,强调的是“渗透”二字。即在语文教学中贯彻思想教育,要渗透,不要强加,不要牵强附会地将语文课讲成品德课。要不露痕迹地渗透,潜移默化,做到“润物细无声”。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找好教材的渗透点,并关心学生的思想动向,把教材内容的德育因素与学生思想动向的教育要求结合起来,巧妙地自然地对学生进行传统美德教育。 1、在课堂教学中进行传统美德教育 语文教材中记叙的名人志士大多拥有着传统美德,在教学过程中有的放矢的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那是有所广益的了。比如尊老爱幼的问题,是古今社会共同存在的。孟子的《齐桓晋文之事》章节中,讲尊老爱幼的问题极为明确,也为人们所熟悉。孟子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还讲到“为长者折枝”,“老者衣帛食肉”的问题。这都反应了孟子尊老爱幼的礼仪道德思想。现代文学中包含这种道德思想上的作品也不少。如《散步》中,一家三代在散步时,围绕“走大路”还是“走小路”的争论就体现了新时代温馨家庭中的那种尊老爱幼的道德思想:妈妈腿脚不好却提议走小路,是为了让孙子多接触大自然;我提议走大路,是为了照顾年迈的妈妈。我们在教学进程中如能把古代与当今、传统和现实、书本与生活紧密结合起来,把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贯穿到这篇文章的讲解中去,那么学生一定会感受甚深,自然也就可以受到熏陶和教育了。 2、在语文活动中进行传统美德教育 学生的语文水平光凭每周6节课的学习是远远达不到《课程标准》的要求的,所以,我们必须辅以一些语文活动。比如,表演课本剧、朗诵演讲比赛、手抄报比赛等等,我们要结合国家当今发生的大事开展相关的语文活动。例如,抗击冰雪、汶川地震、成功举办奥运会、神八上天,这些都是孩子们关心的事情,我们在培养学生语言的逻辑性、敏锐性及语言的表达能力的同时,让学生以激烈的辩论,高昂的演讲、朗诵,去感染在座的其他同学。比如。今年是我国建党九十一周年,组织学生开展以“学党史、颂党恩、听党话、跟党走”为主题的诗歌朗诵会,尽显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一周年我们伟大祖国发生的巨大变化。让他们因我们的祖国而骄傲,因骄傲而去振兴祖国。通过这样的活动,既有刺于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又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借此机会对学生进行传统美德教育。 3、在诵读训练中进行传统美德教育 初中语文课本中文言文占有一定的比重,它们大多短而精,韵律上平仄起伏、抑扬顿挫;结构上讲究起承转合、朗朗上口。作者的思想感情、表达意图,在文章之中均有所体现;教师引导学生合理诵读、有感情地朗读,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和感受,从而渗透传统美德教育。例如《论语》四则》等等。 (三)人生观教育是语文教学的又一主题 近年来,在学生群体中发生了研究生被拐、中学生杀害自己的母亲、残杀同学等骇人听闻的事件。震惊之余,我们不禁会思考,现在的学生是怎么了?课程标准中指出:“在教学过程中,要进一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热爱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感情,培养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爱国主义精神,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我认为,高尚的审美情趣、健康个性、健全人格等与正确人生观是分不开的,因为,正确人生观包括了爱国主义情感、崇高的理想、正确的价值观、幸福观等。作为最具人文内涵的语文学科,应该肩负起培养学生正确人生观的重任。 1、在语文教学中应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和正确的人生观。 语文教材中相当一部分课文本身就具有强烈的思想性、政治性、教育性,而且是政治教材无法替代和比拟的。语文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语文教育特有的形象性、情感性、生动性、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共产主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达到提高学生思想素质的目的。如陆游“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卫国戍轮台。”教育学生要热爱自己的国家,对祖国统一要有强烈期盼,这在现代仍然有重大的意义;闻一多的《死水》、艾青的《我爱这土地》等诗文也充满了作者的爱国主义情感。在闻一多先生心目中,“死水”象征的是黑暗的中国现实,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现实激愤而又失望的情绪,惟有创造一个新世界,才能找到“美的所在”,表达了诗人希望国家振兴的强烈愿望。《我爱这土地》是艾青在国土沦丧、民族危亡的关头,满怀对祖国的挚爱和对侵略者的仇恨而写下的慷慨激昂的诗。教学时,重在引领感悟,避免单调说教。一方面结合时代背景、作者经历,介绍这些爱国作家在面对千疮百孔、衰败落后或遭受外敌入侵的祖国时,他们在拿起笔写作的同时又是怎样积极地投入到振兴祖国、抵御外侮的行动中,让学生感受他们以行动来表达自己热爱祖国、报效祖国的愿望;另一方面让学生通过诗文中那些蕴蓄着作家饱满的爱国主义情感的佳句的学习,充分体会到诗文中所蕴含的作者的爱国情感并受到熏陶,从小培养热爱祖国、报效祖国的情感。 教材中讴歌对党、对革命事业、对共产主义忠贞的内容也不少:夏明翰的《就义诗》中的“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要让学生懂得革命者为了人民幸福宁愿牺牲自己,坚定革命信念,在所不惜;《七根火柴》中“无名战士”不惜牺牲宝贵的生命珍藏七根火柴,因为红军大部队正遭遇着恶劣环境的挑战,党和革命需要保存火种。在教学中,教师应让学生切身感受到:在党的利益、人民利益、集体利益面前,个人利益是何等的微不足道;《谈生命》以“一江春水”和“一棵小树”为喻,教育学生生命不止奋斗不息的意志和豁达乐观的精神;《生命的意义》则激发学生确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把握青春,去探求生命的永恒意义……这些课文体现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和道德风尚,教师授课时,不要只从文学的意义上去讲授作家作品,而是要联系学生实际树立人格榜样,比如讲朱自清时,势必要讲他反对帝国主义侵华政策,宁可饿死也不领“救济粮”的坚贞民族气节和炽热的爱国之情。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不少作家良好的性格和伟大的人格渗透到学生的潜意识中,成为他们自觉不自觉学习的楷模。 2、在语文教学中应帮助学生树立健康高尚的审美观。 教材中相当一部分课文是文学作品,这为我们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提供了便利条件,我们可以充分发挥作品的审美陶冶功能,引导学生体会作品的语言、形象、感情、指导学生辨别真假、是非、美丑、善恶,达到德育的目的。然而这需要语文教师通过表情范读或指导朗读、生动描述、指导创造性复述、指导学生表演课本剧以及多媒体教学手段等方式,以富含艺术性的教学语言开启学生形象思维,激发情感,引导学生进入美的境界。如我在讲《背影》一课时,怀着对父爱深切的体验去深情的范读,让学生表演父亲为我买橘子重点是翻栅栏的情景,学生们的情绪受到冲击,好几个学生不能控制,感动得留下了眼泪,在这节课结束前,我让学生们谈了感受,并布置以实际行动感恩父母的作业,这节课,学生受到的道德教育我们不言而喻。 3、语文教学应走出课堂,在生活实践中渗透德育。 在语文教学中,开展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的课外活动也是必不可少的,读万卷书,还应行万里路,我们语文教师要为学生提供积极参加道德实践的机会,例如:开展“我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演讲活动;“父亲节、母亲节、教师节感恩活动”;“寻找我心中的偶像读书活动”等。 三、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策略 有人曾经用雨水渗进墙壁的说法来诠释“渗透”,这是非常形象的,也是十分恰当的,只不过待到晴天时,墙壁会有明显的痕迹。而语文学科的“德育渗透”应当是不经意的不留痕迹,最终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1、钻研教材,寻找德育渗透点。 教师在课堂上的调控、渗透能力完全取决于对教材的钻研和解读程度,因此,我们教师始终要把这个工作放在第一位,要寻找文本的德育渗透点,不能光停留在“文本说了什么”的层面上,而是要千方百计地引导学生去了解“文本是怎么说的”,甚至更要让学生知道“文本为什么这样说”的更高境界,这正是文本的价值趋向所在。 2、课堂互动,生成德育渗透点。 课堂互动是教师教学智慧与学生学习智慧的碰撞,通过课堂互动,能够生成德育渗透点,成为文本价值的拓展和提升的引子。作为一个优秀的老师,必须要考虑课堂的互动,课堂如果没有了互动,那么学生的学习就肯定会显得枯燥、无味,教学将会陷入呆板的僵局,“三维”目标也就不能有机地结合。课堂互动与德育目标渗透并不是不可预测,课堂上只有围绕文本的价值趋向,做到有效互动,才可以及时生成、有效生成,那么文本的价值达成就不会太远了,达成德育目标渗透就会顺理成章、水到渠成。 3、明理提升,落实德育渗透点。 明理提升是指在语言文字的教学中逐渐明白道理,并内化为自己自觉的个人品德行为,在日常生活中得以落实和提升。例如,在教学《别了,我爱的中国》一文时,需让学生深切领悟作者赤诚的爱国之情。教学时应引导学生抓住文章的情感线去理解作者——二十年代的革命志士,了解他当年的处境,体谅他的远行,体会他的心情,文中三次出现“别了,我爱的中国!”但表达的心情并不相同,第一次是一种“离亲泪”,第二次是一种“爱乡情”,第三次则是“报国志”。这里的明理和提升必须建立在朗读的基础上才能落实,教育学生努力学习,报效祖国,从而内化为自己自觉的个人品德行为,养成爱学习、能敬业、敢创新的新一代优秀个人道德品质。 四、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应遵循的原则 1、遵循有数的原则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语文课在政治思想教育方面,也不例外。为此,我们必须注意语文课在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上的特点:一是多向性。即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在教材中呈现出一个多维多向、回环复杂的结构关系。如《谁是最可爱的人》一文既可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情感,又可培养学生艰苦奋斗的精神,还可向学生进行国际主义教育。二是隐藏性。表现在有些教材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不是浮在文面上的,那种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高尚的革命情操,往往是深蕴于课文所描述的事件、形象、事物和观点之中。三是融合性。语文教学必须从课文的语言文字出发,“文道结合”,“因文释道”,反之,离开语言文字架空分析阐发,往往落入贴标签之俗套。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必须花大力气,吃透教材,根据课文的语言文字去领悟其蕴含的思想内容,搞好德育的渗透。只有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2、遵循适度的原则 凡事都有“度”,语文课渗透思想政治教育也有一个“度”。这个“度”要“适度”,才能收到实效,才能真正做到“文”与“道”的有机统一。如对一些政治思想性很强的篇目,多进行一些文章的分析,把思想内容讲深讲透。而对一些本身并不具备多强思想性的课文,完全不进行德育渗透。譬如,初中的《蜘蛛》就不宜为赶“时髦”而牵强附会地去搞什么德育渗透。 3、遵循得法的原则 不同的文章,教学时德育渗透的方法应有所不同。对于那些易于唤起学生共振共鸣,充满着作者炽热感情的诗文可采用朗读法。中学教材选入的课文,大多是名家力作,文质兼美,情理并存,字里行间渗透着作者的情感。我们只有引导学生反复朗读,变无音的文字为有声的语言,才能真正发挥语文课思想教育的功能。像诗歌《周总理,你在哪里》、《有的人》、杂文《“友邦惊诧”论》等便可采用此法。另外,我们不难发现,有些课文篇与篇之间思想内容往往有一定的联系,或者相关相似,或者对比映衬,我们不妨采用比较法,通过比较对照,明确异同,可帮助学生理解文意,从而在比较中提高思想认识。如教学《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可联系《我的叔叔于勒》,让学生品味比较,进一步体会社会主义制度的无比优越。 叶圣陶先生曾言:“教学生读书,为的是让学生从所读的书里懂得做人的道理。”因此,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全面地挖掘课文中的德育因素,有目的地以教材中感人的事迹、高尚的思想情操、鲜明的观点道理去感染学生、教育学生。陶冶学生的情操,升华他们的感情,潜移默化的培养他们高尚的道德品质和健康的人格。 参考文献: 1、巢宗祺等 《语文课程标准解读》,(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5月 2、王道俊、王汉澜《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 3、李承武《现代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88。 4、朱德发 张伟忠:《人文精神与中学语文教育》 《现代语文》2004年05期 5、《中学语文课本》人教版;-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如何 初中语文 教学 渗透 德育教育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pc****0】。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pc****0】,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pc****0】。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pc****0】,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