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概论论文.doc
《能源概论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能源概论论文.doc(7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能源概论》课程论文 姓 名: 王新乐 学 号: 0806107056 学 院: 经济与管理学院 班 级: 08信管2班 课头号: 临班2016 中国能源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 王新乐 (经济与管理学院 0806107056 184917749@) 摘要:本文阐述了能源作为一种战略资源在全球经济发展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分析了我国能源领域所面临的挑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中国能源可持续发展的政策重点。 关键词:中国能源;挑战;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重点。 一 能源的重要性 能源就是人类用来维持生存活动的能量来源。能源是国家重要的战略资源,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促进和保障作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于能源的需求越来越大。现在我们常用的能源主要来自化石燃料,但这种资源在地球上的存量是有限的,并正日渐枯竭。因此,我们有需要开发其它种类的能源,包括可再生能源等。 正如大家可以从不同的媒体信息了解到,如果我们不改变目前使用能源的某些习惯,各类有限的主要化石能源都会很快用尽。这样发展下去,在缺乏能源的情况下,社会经济和我们的生活都会受到极大的影响。因此,我们必须要更加珍惜和充份地利用现有的能源资源。 既然目前我们主要依赖的能源是有限的,就要对能源的使用进行有效的管理。只有在能源的供应和需求的管理两方面双管齐下,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才可以达致。 二 中国能源消费的现状 中国政府努力加强能源供应能力建设,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加快能源立法进程,深化能源体制改革,取得了积极成效。2005年,中国一次能源生产总量突破20亿吨标准煤,年增长率达到9.5%,大大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中国多年来一直保持着世界第一大煤炭生产国和世界第二大电力生产国的地位,石油消费也上升到世界第二位。中国能源自给率目前仍然保持在94%的高水平上。能源消费中,煤炭比重下降,清洁能源比重上升,不少产业和企业的能源单耗降低,能源投资来源多元化,市场准入放宽,能源价格、税收等改革步伐加快,一些法律相继出台,社会节能意识增强。但从中国经济社会的长期发展要求看,进一步增强能源供给能力,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完善能源管理体制,形成节约能源的社会氛围仍将是一项长期艰巨的战略任务。 三 中国能源领域面临的挑战 1.化石燃料储量总量尚可,但人均占有量低。煤炭可采储量1886亿吨,占世界煤炭可采储量的19.1%,与中国人口占世界人口比例大体相当,是能源资源中禀赋最好的,储采比为96年。而一些大国,如美国为245年,俄罗斯、巴西大于500年,印度为229年;这一水平也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177.4年。石油、天然气可采储量分别为23亿吨、2.23亿立方米,分别占世界可采储量的1.4%和1.3%。人均资源储量:石油为1.77吨,天然气为1716立方米,分别为世界平均水平的7%和6%。石油的储采比为13.4年,天然气的储采比为54.7年。 2.能源结构不合理,分布不均,质量不高。中国能源资源以煤为主,石油、天然气等清洁能源占有量低。煤炭资源90%分布在秦岭、大别山以北,主要集中在晋、陕、蒙。优质无烟煤和炼焦煤储量较少。石油资源以陆相石油为主,主要分布在松辽、渤海湾、塔里木、准噶尔和鄂尔多斯等大型盆地中,后备资源不足,可采储量的增速低于一些老油田产量递减的速度。 3.一次能源供给以煤为主,清洁利用水平低,污染排放控制难度大。如果基于控制酸雨考虑排放容量,中国最多容纳1620万吨左右,如果是基于空气质量考虑,最多可容纳1200万吨。现有排放已大大超过可容纳的排放标准。 4.中国进入到工业化、城市化加速发展的阶段,对能源需求急剧增长加剧了能源供求矛盾。进入新世纪,工业化、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居民消费正从以衣食用为主的温饱型结构向以住行为主的小康型结构转变,这种转变推动了产业结构的迅速升级。消费结构升级带动产业结构迅速向重型化转变,首先从房地产、汽车增长加速带动钢铁、水泥、乙烯、有色等原材料工业迅速增长,进而传导到上游的采掘业并带动大型装备制造业、运输设备制造业快速发展。 5.体制不完善影响能源开发、能效提高和资源节约。中国多年改革中存在一个共性问题:越是短缺产品,政府管得越死,放得越慢。能源就是其中最典型的一例。影响能源产业发展、能效提高和资源节约的体制性因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中国能源产品中除煤炭价格基本放开以外,其他产品的价格基本还是国家控制。能源产品的价格不反映资源稀缺程度,不反映市场供求关系,不反映外部成本的现象普遍存在。 在较长时间内,企业和消费者缺乏节能的动力,能源的低效和浪费现象严重。政府的定价和调价也缺乏科学有效的机制和灵活的调节手段,不同产品之间的价格改革不配套。 (2)投融资体制:能源领域长期以来实行政府审批、政府投资、银行贷款的投融资模式。投资来源不足、投资主体单一、投资效率不高的问题还相当严重。政府按照其主观判断决定投资规模和投资方向,主要不是依据市场供求状况投资,一旦决策失误,就造成能源供求状况的失衡。在实行严格政府管制的前提下,在油、气、电等领域,行政性垄断问题始终没有根本解决,市场竞争受到遏止,社会资本难以进入能源领域,妨碍了能源产业的发展。特别是资源勘探投入不足,后备资源不足。 (3)财税体制没有充分体现鼓励能源开发、鼓励节能、鼓励再生能源发展的政策取向。从税收政策看,燃油税酝酿多年,始终没有出台,资源税税率明显偏低,且征收方式不科学,造成资源回采率低和资源浪费。对低能效产品和高耗能产业缺乏惩罚性或限制性税收政策;对节能产品和节能行为没有相应的鼓励性财税政策;对可再生能源的开发也没有鼓励性政策,等等。 (4)国家石油战略储备体系建设滞后,应对国际市场油价波动的工具不健全。 6.石油安全面临严峻挑战。中国能源安全的核心是石油问题。2008年,中国的石油依存度已经上升到46%左右。如果按此趋势,石油的进口依存度还会持续提高。石油问题的要害一是资源储量相对不足,世界石油的储采比为40.5年,低于煤炭的177.4年和天然气的66.7年。中国石油的储采比只有13.4年,在几种一次能源中也是最低的。因此,石油长期大量依赖进口的局面难以改变。二是世界石油资源主要集中在中东,由于资源稀缺, 各大国都加大对石油资源的控制和争夺。美国对资源的争夺与中东地区的民族、宗教等问 题交织在一起,使该地区成为多事之地。中国进口石油的一半左右来自中东,1/4来自西非,由于这些地区政治的不稳定性,直接影响到石油进口的可靠性。三是中国石油进口运输方式以油轮运输为主,大体占90%。其中90%又是以国外油轮运输,油轮80%经过马六甲海峡,这些都增加了石油进口的脆弱性。 四、中国能源可持续发展的政策重点 中国能源政策的重点大体上分为如下几个方面:一是提高能源的供给能力,即能源生产和 开发问题,包括对传统能源的开发与新能源开发,特别是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开发,加强国内资源勘探与扩大国际合作;二是推行能源的节约及能效提高的问题,包括生产、流通、消费各个环节及结构、技术等多个层面;三是立法、体制和政策保证。 (一)努力提高国内能源供给保障能力。加强石油天然气等资源勘探开发,增加石油天然气的供给能力,高效清洁地利用煤炭资源,加快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调整优化电力结构。形成以煤炭为主体,电力为中心,石油天然气、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全面发展的能源供给格局。 1.有序发展煤炭,推行高效清洁等技术,积极应用煤炭的气化和液化技术,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关于煤炭资源的开发利用政策重点主要是: 第一,加强煤炭资源勘探,统筹规划,合理有序开发,提高回采率,减少煤炭开采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中国煤炭开采以井为主,因开采引起的土地塌陷面积达40万公顷,煤矸石积存30多亿吨,每挖一吨煤,要破坏1.6吨地下水资源,每年排出矿井水22亿立方米,这些都对生态环境构成巨大威胁,对此,政策导向是:建设大型煤炭基地,发展煤炭企业的联合重组与规模经营,加快建设神东、陕北、黄陇等十三个大型煤炭基地,培育和发展神华、中煤、大同等产量亿吨级的煤炭企业集团。依法关闭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破坏资源和环境的煤矿。 第二,高效清洁利用煤炭资源,解决煤炭利用效率低下、环境污染严重和在终端能源结构中煤炭比重过高的问题。鼓励采用高效清洁煤技术,发展多联产、超临界发电等技术,搞好煤炭液化、气化工程,鼓励发展煤层气,推进煤炭的清洁利用和综合利用。 2.加快发展石油天然气,提高供给能力。中国能源问题的核心是石油。进入新世纪,原有主力油田产能下降,新的油田接替缓慢,国内石油生产进入一个相对稳定期,而石油需求大幅增长,进口依存度逐年提高,加上发达国家对油气资源的争夺日趋激烈,原油价格不断创出新高。 为此在石油供给问题上:一是加快国内石油资源的勘探开发,加大对石油地质工作的投入力度,建立资源勘探开发和资金投入的良性循环机制。扩大勘探范围,重点开拓海域、主要油气盆地和陆地油气新区。开展煤层气、油页岩、油砂等非常规油气资源调整勘探。 二是实行油气并举,稳定增加原油产量,提高天然气产量,加强对现有老油田稳产改造,延缓老油田产量递减,加快深海领域和塔里木、准噶尔、鄂尔多斯、柴达木、四川盆地等地区的油气资源开发。 三是积极参与国际能源双边与多边合作,加强与国际组织和跨国公司的对话合作,鼓励企业走出去,扩大境外油气资源的合作开发,特别是加强与中东、北非、西非、南美、俄罗斯等地区和国家的合作,开拓境外石油资源,形成油气资源多元供给渠道,增强外部供给的稳定性。同时,做好政策宣传,防止国际炒作。 四是加强油气管网建设,完善油气管线网络,建成西油东送、北油南送的成品油管道,适时建设第二条西气东输管道及陆路进口油气管道。 五是加强石油战略储备体系建设。增加投入,合理布局,建设与我国经济规模和增长趋势相适应的石油战略储备体系,形成政府储备与企业储备相结合的石油储备机制,健全石油储备资金保障制度,扩大储备能力,增强石油安全。 六是大力发展石油替代产品。 3.加快发展可再生能源,促进能源供给的多元化。可再生能源作为一种清洁的、发展潜力巨大的替代能源,正在受到各国的广泛重视。在发展可再生能源战略上,重点是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积极开展技术研发,提高技术水平,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的价格竞争力,吸引社会资本投入,有效扩大可再生能源的规模。 (二)坚持节能优先的方针,以大幅度提高能源效率为核心,以调整经济结构、加快技术进步为根本,转变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形成企业社会自觉节能的机制,以能源的有效利用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现阶段,节约能源,降低能源的消耗强度,在中国有巨大的潜力,也是缓解能源供求矛盾的根本途径。比较主要能源密集产品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可见中国工业节能的潜力。以2004年的数据为例,中国单位建筑面积采暖能耗相当于气候条件相近的发达国家的2-3倍。 影响中国能效的经济技术因素,一是装备水平低;二是工艺水平落后;三是企业规模小。因此,走节能优先的道路,重要的政策方向是: 1.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优化产业结构和贸易结构。降低能源资源消耗的关键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把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从主要依靠投资和出口拉动转向消费与投资、内需与外需协调拉动转变;从主要依靠资源投入、特别是物资资源投入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人力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转变;从主要依赖数量扩张和工业带动,向三次产业协调协调发展、结构优化升级转变。 在优化产业结构方面,一是要鼓励发展第三产业,努力提高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特别是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细化深化专业分工,降低社会交易成本,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二是在第二产业中,稳步提高高新技术产业所占比重,振兴装备制造业,提高制造业的水平。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是发挥中国人力资源优势、降低能源资源消耗的根本途径,也是世界性的根本趋势。三是推进企业兼并重组,打破行业、地区、所有制限制,推动企业改组改制改造。推动生产要素向优势企业、优势行业集中,发展规模经济。四是大力调整和优化贸易结构,通过经济杠杆控制和调节资源性产品出口,鼓励劳动密集和技术密集型产品出口。增加资源性产品进口,缓解能源资源环境的压力。 2.加强自主创新,提升中国经济的总体技术水平。创新是一个民族繁荣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从根本上提升产业结构、降低资源能源约束、促进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原动力。 一是建立自主创新的基本体制构架,大力提高原始性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二是构建技术创新的技术基础。三是完善自主创新的激励机制。四是着力提高能源产业技术水平,增强能源创新能力,积极推广先进适用能源技术,加快热电联产、煤炭先进开采、能源综合利用等技术的开发应用,围绕关键核心技术组织研究开发,提高重大能源技术研制和集成创新能力。 3.突出重点,抓好关键行业和领域的节能降耗。一是狠抓重点工业的节能降耗。二是交通运输。交通耗能将是未来增长最快的领域,也是对石油、天然气等依赖最重的领域,抓好交通运输节能是缓解石油、天然气供给压力的关键。三是商业民用领域。重点是建筑节能,对既有居住和公共建筑进行节能改造,对新建筑,严格节能标准的控制和管理。 4.更新消费观念,倡导节约型消费,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消费模式。通过价格、税收等政策工具,引导居民理性消费,健康消费,绿色消费,科学消费。建立有利于资源节约的住宅标准,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发展经济型、小排量的家用轿车。鼓励采用节能家电。加强对中小学生教育,加强舆论宣传和引导,形成人人节能的社会氛围。 (三)深化改革,建立有利于能源开发和节约能源的体制机制。 中国能源领域存在的矛盾、问题和挑战,从根本上说在于体制机制,因此,实施能源战略的根本保障是深化改革,完善体制机制。 能源体制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既关系国民经济发展,又涉及到亿万居民的日常生活,牵一发而动全身。但能源体制改革已经滞后,必须加快推进。中国能源体制改革的关键在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推进能源价格改革;二是完善财税体制,健全对新能源开发与节能的激励机制以及对高耗能产业及行为的限制性或惩罚性机制;三是建立能源战略管理体制与监管机制;四是推进能源立法,建立法律保障机制,加快推进电价、油价、天然气价格形成机制的改革。 1.推进能源价格改革,建立起反映市场供求,反映资源稀缺程度,反映环境、资源等外部成本的价格形成机制。对于能形成有效竞争的能源产品实行市场定价机制。对于具有自然垄断特性的环节,实行有效的价格监管;建立有利于合理调整能源结构、促进新能源发展的产品比价关系。 2.完善财税体制。有步骤地出台限制高耗能的约束性政策:如开征燃油税,调整资源税税率,改进资源税的征收管理办法;适时开征能源税或炭税。形成财政对节能与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激励机制,强化对节能产品的政府采购政策,加大对能源研发的预算内投入,建立财政贴息与对可再生能源研发与生产的补贴制度;调整涉及能源的各税种及税率。 3.建立能源战略管理体制与监管机制。建立有效的能源管理机制,或能源监管机构,负责制定能源战略和能源规划,制定和调整重大能源政策,统筹协调各能源领域的政策,负责国家能源安全,加强市场监管,促进能源行业的有序竞争等等。通过能源管理机构和职能的改革,在能源战略与规划制定、能源资源开发、节约能源、降低能耗、提高能效等方面形成有效的管理机制;从事先审批为主,向事先、事中、事后全方位管理转变。管理内容不仅注重经济性指标,更要注重社会性指标。 4.加强能源领域立法工作。完善现有的《电力法》、《矿产资源法》、《煤炭法》等,抓紧制定《石油法》、《天然气法》和《新能源法》等,制定相关的配套法规。加强对已有法律的宣传,贯彻、落实、形成有效促进能源开发与节约的法制保障。 总之,中国能源中长期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是:坚持节能优先,立足国内,煤为基础,多元发展,优化生产和消费结构,构筑稳定、清洁、安全的能源供应体系。 参考文献 【1】 魏双燕.谢刚. 《能源概论》中国能源现状分析及中国能源可持续发展 【2】 陈砺.王红林.方利国《能源概论》2.1和3.6煤炭和石油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 【3】 《能源工程》1982年01期 第三讲 能源概论 【4】 刘柏谦《能源工程概论》1.5.3可持续的能源系统 1.5.4 【5】 龙惟定《建筑节能技术》第一章第四节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6】 国务院能源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 【7】 《中国的能源状况与政策白皮书解读与能源发展战略目标落实方案及体制改革创新实务全书》第一章《中国的能源状况与政策》白皮书-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能源 概论 论文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pc****0】。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pc****0】,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pc****0】。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pc****0】,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