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两则》教学设计.doc
《《文言文两则》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言文两则》教学设计.doc(19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1《文言文两则》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读准每个字的读音。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根据课后注释联系上下文,了解故事内容。 3.能从课文中体会到学习必须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学习孔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体会学无止境的道理。 教学难点: 学生根据注释读懂课文内容,并用自己的话讲讲。 教学重点: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熟读成诵。 课前准备: 1.布置学生了解孔子的生平资料。 2.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学弈》 教学目标: 1 .学会本课3 个生字。 2. 能够根据注释疏通全文, 了解课文内容。 3. 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 知道跟弈秋学弈的两个人的表现不同, 明白学习必须专心致志, 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 5. 能够说出学习课文后的体会。 一.板书课题, 疑问引入: 1 .板书" 文言文" 和课题" 学弈", 初步了解文言文并解释课题的意思。 2. 观察课文插图, 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明白两个学弈人的不同表现。 3.疑问引入: 这位看下棋的老者是谁? 他与这两个下棋的孩子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呢? 我们来学习课文。 二.读通课文: 1. 学生自由练读课文, 要求读正确, 读清楚。 2. 指读, 评价并正音。 3. 学生再练读。 4. 指读。 5 齐读。 6. 小节过渡: 下面我们来理解课文的意思吧! 三.理解课文: ( 一) 根据注释, 疏通全文。 1. 学生根据课后注释自主理解句子的意思, 不会的地方小组商讨。 2. 学生交流汇报( 出示小黑板): ①你都理解了那些句子的意思?是什么意思? ②有什么地方不理解, 提出来。 ③用自己的话完整地讲讲课文的意思9 (二) 引读课文, 加深理解。 引读设计内容: (1) 弈秋是谁? (2) 让弈秋干什么? (3) 跟弈秋学弈的两个人表现有什么不同? ( 相机板书:一人 惟弈秋之为听 一人 思援弓缴而射之) (4) 后一个人与前一个人相比学习效果如何? ( 相机板书:弗若之矣) (5) 是最后一个人的智力比不上前一个人吗? 四.感悟道理,谈出感受 1 .不是智力不如别人, 为什么" 弗若之矣" ? ( 引导并相机板书: 专心致志 三心二意) 2. 从这两个学弈人的身上你明白了什么? 3. 学习了这篇文章你想对自己说些什么呢? 五.练习诵读,读出韵味 六.总结全文, 布置作业: 1 .这一课你学会了吗? 为什么学会了? 2. 回去之后, 把自己心得体会写下来, 好吗? 板书设计 文言文 26 学弈 一人 惟弈秋之为听 (专心致志) 弗若之矣 一人 思援弓缴而射之 (三心二意) 第二课时《两小儿辩日》 教学目标 1、照注释,一字一句地通过自己努力,和小组合作,把课文读通读懂。 2、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认识自然,探索客观事理,敢于思考,大胆质疑的精神。 一、提示课题 1、今天学习第30课《两小儿辩日》(齐读课题) 2、学生汇报预习收获。 3、根据学生汇报,补充有关知识。 二、展示目标 我们已经学过文言文《对弈》,你能结合学习文言文的体会和本课要求,说说这篇课文我们该完成些学习任务?(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明确重点学习任务) 三、教学过程 (一)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学生初读课文。 2、学生谈课文大意。(教师根据学生所说将学生意见分歧较大的词句写在黑板上) 3、质疑:在预习过程中你有哪些不懂的问题? (二)小组交流 1、重点理解分歧较大的词句以及不懂的问题。 2、小组内质疑、释疑。 (三)汇报讨论,交流情况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引导学生用查字典或联系旧知识等方法理解重点词句,突破教学重、难点。 (1)住关键词理解句意。 (2)古单音节词变为双音节词理解词意。 同样的,“知”可以变成什么词? (四)再读课文,理解内容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3、同桌互说。 4、指名说。 5、集体评说。 6、想一想:这两个小孩争的是什么问题,他们各自的理由是什么? 7、引导学生理解两个小孩是根据不同的感觉说明地面距离太阳的远近。 8、你同意他们的意见吗?(引发学生争辩,根据学生回答引导学生收集资料,将课内学习延伸到课外。) 9、刚才你们已经深入理解了内容,你们能把这个故事表演出来吗?(学生运动自由组合表演,在表演过程中指导学生把两个孩子说话的语气表演出来。) 10、大家再读读这篇课文,看谁能把两个孩子说话的语气给读出来,齐读课文。 (五)自方法,背诵课文 1、理解课文结构,即先讲什么,再讲什么,最后讲什么。 2、自己背诵课文,比比谁背得快,背得巧。 3、指名背诵,说方法。 4、集体背诵。 5、总结全文。 重点总结同学们在学习文言文时所用方法,充分肯定学生见解,激发学生阅读文言文的兴趣。 四、作业 1、抄写生字。、 2、查阅有关资料,用科学知识解答两小儿提出的问题。 3、向学生推荐阅读《女娲补天》、《夸父逐日》等文言文。 板书设计: 日初 盘盂 日初远 日中 车盖 孔子不能决也 孰为汝多知乎? 日初 沧沧凉凉 2《匆匆》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六个生字,正确读写下列词语:饭碗、伶伶俐俐、徘徊、赤裸裸等。 2、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摘录自己喜欢的句子,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懂得珍惜时间。 学习重点: 1、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懂得珍惜时间。 学习难点: 领悟作者对虚度时光感到无奈和惋惜,却又为前途不明而感到彷徨的复杂心情。 学习课时: 2课时。 教学准备: 制作多媒体课件一套。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六个生字,正确读写下列词语:饭碗、伶伶俐俐、徘徊、赤裸裸等。 2、正确地朗读课文。 3、了解朱自清生平和创作特色。 4、尝试着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画出自己喜欢或认为含义深刻的句子,表达自己的感受或提出问题。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谈话激趣: 2、对比导入:是啊,时间匆匆如流水,一去不复返呀!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朱自清先生是怎样表达他这样的感叹的,愿意吗? 3、了解作者:请你说说,朱自清先生是怎样一个人? 4、揭题审题:揭题——匆匆。“匆匆”是什么意思?那么,在朱自清先生的文章里,“匆匆”指的又是什么呢? 二、自读自悟: 1、自读课文,完成自读要求 ①把课文读正确。 ②学会六个生字。 ③思考问题:文中“匆匆”指的是什么?作者在文中提出了一个什么问题,他有没有回答? ④画出自己喜欢的或认为含义深刻的句子,表达自己的感受或提出问题。 2、小组交流一下③、④的思考。 三、协作评价: 1、指名朗读课文,读不通、读不顺的重点练习,学生互助。 2、齐读词语: 3、书写词语(同上),互查互批。 4、讨论问题:文中“匆匆”指的什么?作者在文中提出了一个什么问题,他有没有回答。 5、交流感受:“我喜欢——,因为——。”“我的问题是——。”(能解决的当堂解决,不能解决的留待下一课时读书研究。) 四、指引探究: 课后练习: ①朱自清先生在文中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你说一说,尝试着用朗读表达你的理解。 ②摘录自己喜欢的句子。搜集有关时间“匆匆”和珍惜时间的词语、句子和诗文。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品读二、三自然段,了解作者是怎样描述日子去来的匆匆的,并联系实际生活仿写,展开联想印证。 3、精读第四自然段,感悟作者面对时间流逝的复杂心情,懂得珍惜时间。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检复:上一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朱自清先生的《匆匆》。文中的“匆匆”指的是什么?你还能用什么词句表达这个匆匆的意思? 2、导入:朱自清先生是怎样描述日子来去的匆匆的呢?这一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究。 二、整体感知: 请大家边听边思考,抓住重点句子、词语划划、点点。 三、品读二、三自然段: 1、学生交流。你对哪几句描述最有感触,你想到了什么?你想怎么读? 2、品读“八千多日子……也没有影子。” 3、品读“早上我起来的时候……但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 闪过了。” 四、精读第四自然段: 1、过渡: 2、读“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一句。 3、读“……但不能平的……”一句。 4、教师阐述作者思想感情。学生朗读第4自然段。 5、扩展,读梁实秋《时间就是生命》,加深领悟。 6、由此,你懂得了什么,能不能用格言、警句、诗文来表达自己的感想? 五、欣赏阅读: 六、作业: 1、出示借班上课的馈赠礼物——《“时间”集锦》。 2、提出要求: 板书设计 洗手时…… 吃饭时… 默默时…… 只有徘徊 匆匆(无奈、追寻) 遮挽时…… 只有匆匆 躺在床上时…… 3《桃花心木》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9个生字,正确读写新词。 2、理解课文内容,感悟课文借种树喻育人说明的深刻道理,能联系生活实际谈自己的体会。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部分。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感悟课文借种树喻育人说明的深刻道理,能联系生活实际谈自己的体会. 课前准备: 1.搜集有关桃花心木的资料和图片,了解桃花心木这种植物。 2.搜集林清玄的作品,读一读,体会一下他的作品风格。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图片导入,揭示课题 1.出示长大成才的桃花心木的图片。同学们,你们认识这种树吗?谁能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教师及时补充介绍: 2.出示“仅及膝盖”的桃花心木树苗。这株小树苗你们认识吗?谁也能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 3.将两幅图片放在一起,你们会产生怎样的疑问呢? 4.是啊,仅及膝盖的树苗是怎样长成参天大树的呢?这节课,我们跟随台湾著名作家林清玄一起走进《桃花心木》,去寻找答案。教师板书:桃花心木、仅及膝盖、高大笔直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学生自由读书,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含义深刻的句子标画下来,多读几遍。 2.检查字词读音,及时正音,适时理解“莫名其妙、无缘无故、勃勃生机”等词语的意思。书写生字。 3.指生逐段朗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4.指生朗读自己标画下来的含义深刻的句子。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悟 1.引导学生用比较简洁的话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默读思考:种树人是怎样种树的?文中的桃花心木苗长成大树了吗? 第二课时 一、品读课文,领悟道理 1.在林清玄的记忆中,桃花心木是一种特别的树,它树形优美,高大而笔直,可当看到它的树苗却仅及膝盖时,林清玄和我们一样也“有点难以相信自己的眼睛”。默读课文第4到第10自然段,思考:种树人是怎样种树的呢?他这样做能使仅及膝盖的小树苗长成参天大树吗? 2.学生汇报交流 种树人的做法: (1)浇树间隔的时间没有规律,浇水的多少没有规律――“树苗种下以后,他常来浇水。奇怪的是,他来得并没有规律,有时三天,有时五天,有时十几天才来一次;浇水的量也不一定,有时浇得多,有时浇的少。” (2)浇树的时间没有规律――“种苗人偶尔会来家里喝茶,他有时早上来,有时下午来,时间也不一定。” (3)来的时候总会带补种的树苗,他好像事先就知道有树苗枯萎了――“桃花心木苗有时莫名其妙地枯萎了。所以,他来的时候总会带几株树苗来补种。” 3.指导学生用疑惑的语气朗读种树人奇怪的举动。 4.面对种树人奇怪的举动,作者产生了哪些问题?(学生以读代答)现在请你来做一回种树人,仔细读课文12.13自然段,然后回答一下这些问题。(也可以问:种树人到底为什么这样做呢?) 学生答问的要点是: (1)树木生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像种青菜和种稻子,人们可以一直给它按时定量浇水,直到它们收获;在树木漫长的成长过程中,人们不可能一直按时定量给它浇水,因此,树木只有自己学会在土地了寻找水源,适应不确定的环境,才有可能长大成才。 (2)种树人没有任何规律的给桃花心木的树苗浇水,是在模仿老天下雨,给树木创设“不确定”的生存环境。树木只有适应了这种“不确定”的生存环境,学会了在不确定中找到水源,拼命扎根,才会长成百年的大树。 (3)如果有规律的给树苗浇水,树苗就会养成依赖的心,根就会浮在地表上,无法深入地下,一旦停止浇水,枯萎的就会很多。幸存下来的,也无大抵御狂风暴雨的侵袭。 5.指导朗读种树人说的两段话,读出“语重心长”, 在读中感受领悟种树人话语中蕴含的哲理。 6.“我”听了种树人的一番话,为什么非常感动?引导学生理解体会课文第14自然段的重点句子:“不只是树,人也是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就会学会把很少的养分转化为巨大的能量,努力生长。” 理解要点如下: (1)树木的“不确定”,是指老天下雨是算不准的;人的“不确定”,是指生活变化无常,可能遇到困难或遭遇不幸。联系课文和生活上的例子说一说。 (2)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够经受生活的考验,锻炼自主的精神,努力成长。 (3)逆向思考:在确定中生活的人,则会养成依赖的心。 7.思考:“种树的人不再来了,桃花心木也不会枯萎了。”桃花心木为什么不会枯萎了?(桃花心木学会了自己寻找水源、适应环境,自主的生长,这证实了种树人说得话是正确的) 8.教师小结: 二、拓展延伸,想象说话 1.种树人与“我”的对话被一棵棵桃花心木苗听得清清楚楚。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它们会想些什么呢?会对种树人说些什么?请联系上下文,想一想,如果我是一棵( ),我会想:( ) 三、再读课文,体会写法 作者林清玄是怎样写出这样文辞隽永、耐人寻味的好文章的呢? 1. 善于观察、善于思考: 2.借物喻人:作者由种树想到育人,借种桃花心木来说明一个做人的道理。 板书设计 3 桃花心木 种树:浇水不定时、不定量长成百年大树 人:在不确定中生活经得起考验 (借种树喻育人) 4*《顶碗少年》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读懂课文内容,能回答课后问题。懂得不论遇到多少艰难曲折,也不要退缩,只要坚持下去,就能取得成功。 2.结合课文内容以及收集到的资料信息,理解课文最后一句话的含义。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第6、7自然段。 教学重点: 读懂课文内容,能回答课后问题。懂得不论遇到多少艰难曲折,也不要退缩,只要坚持下去,就能取得成功。 教学难点: 结合课文内容以及收集到的资料信息理解课文最后一句话的含义。 教学准备: 一杯水和几枚硬币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检查学生对字词的掌握情况和对课文的理解,讲解课文第一部分内容。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准备一杯水和几枚硬币)在上课之前,我们大家一起来做一个实验,谁愿意上前面来演示一下,把硬币放在水面上保持5秒钟不掉下去就表示你成功了。(请学生上前演示,有不成功的就多给几次机会最终一定要成功)大家都看到了,无论你是经过几次最终我们都成功了,这个实验也就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呢?(只要你敢于不断地去尝试、努力就一定会成功的!) 二、初读课文,掌握字词 1、自由读课文 2、检查词语理解情况 3、理解课文内容 (1)默读课文分段,总结段意 第一部分:1——5 写顶碗少年不怕两次失败,第三次终于稳住了头顶的那一叠瓷碗,赢得了所有观众的热烈掌声。 第二部分:6、7 写那位顶碗少年给“我”的启迪。 (2)自由读第一部分 思考:顶碗少年失败了几次,失败后他是这样做的?最后怎样了? (小组讨论学习) (3)集体学习:画出顶碗少年两次失败后的情景,又是谁给了他成功的信心。 三、课堂小结 四、布置作业:朗读课文,体会少年的心理变化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理解课文第二部分内容,结合课文了解句子的含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使学生懂得不论遇到多少艰难曲折也不要退缩,坚持下去就一定可以成功的。 教学过程: 一、细读课文,扎实训练 1、自由读第一部分 找一找:“一叠金边红花大瓷碗”在文中出现了几次?每一次的出现你都有什么感受? 2、自由读第二部分 理解所要表达的含义(小组讨论学习) 3、理解句子的含义 “在山穷水尽的绝境里------一定会迎来温暖的春风。” 4、指导用词语造句 二、指导朗读、背诵 三、谈一谈:读完课文后你的感受。 四、课堂小结 五、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4*顶碗少年 失误——努力 失误——努力 ====成功 5*《手指》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借助词典、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词语。 2.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学习作者留心生活、善于观察、勤于思考,从司空见惯的事物中得到启示的习惯。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五个手指的各自特点,体会到任何事物都各有所长,各有所短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了解五个手指的各自特点,体会到任何事物都各有所长,各有所短的道理。 课前准备: 1.课前选读关于手指的寓言小故事,试着从中悟出一定的道理。 2.自学题的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同学们,请把你们的手伸开,看看你们的手指形状,你们说,哪根最好看,哪根最有用?同学们的说法各一,我们今天来读读课文《手指》,看作者写了什么。板题:手指 二、初读课文,理解大意 1.自已读一遍课文,读不准的字问问周围的同学,把字音读准。 2.边读边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三、自学感悟,读文明理 出示自学讨论题,先自学再和小组同学交流 1.自读课文,填表格。 手指名称 优 点 缺 点 大拇指 食 指 中 指 无名指 小 指 2.理解句子:“手指的全体,同人的全体一样,五根手指如能团结一致,成为一个拳头,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么强弱、美丑之分了。” 3、通过以上的对比分析,你有什么想法吗? 4.有感情地把课文朗读两遍。 5.小组内分角色扮演五个手指,赋予手指生命和情感,根据你要表达的意图,编个课本剧表演一下。 四、检查自学,深化理解 1.学生汇报对自学题中前三题的理解。 2.指几个小组到前面表演课本剧,其他同学评价表演,教师根据表演情况点拨,指导重点是学生剧本中蕴含的道理是否正确。 五、拓展延伸,启迪思维 学习本单元课文时,我们基本悟到了读文明理的方法,下面有一篇短文,请你读一读,想想短文蕴含一个什么道理? 展示《五个手指的故事》 板书设计: 5*手指 手指名称 优 点 缺 点 大拇指 食 指 中 指 无名指 小 指 《口语交际·习作一》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围绕“难忘的‘第一次’”这一话题进行口语交际,交流时能抓住重点,内容要真实,叙事要具体,表达要有条理,语气、语调要适当;听他人说话时要认真耐心、尊重对方,敢于提出自己的意见或建议。 2.根据习作提示,从三个内容中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进行习作,能围绕所选内容的写作要点分段表达,内容要具体,感情要真实。 课前准备 和家人交流自己曾经第一次做过的事情,注意把事情经过叙述清楚,最好能谈谈自己的想法或得到的启示。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教师谈话:同学们,你们现在已是12.3岁的少年,从你们呱呱坠地到现在,在成长的过程中,经历了许许多多个“第一次”,例如,第一次动手做饭,第一次单独睡觉,第一次得奖……这许许多多个“第一次”, 就像一个个脚印,记录下我们成长的经历。今天,我们来一起说说自己的“第一次”好吗? 2.学生朗读要求。 3.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经历过的“第一次”,师及时板书,以拓展学生的思路。 二、创设情境,唤醒记忆 1.提出问题:在这么多的“第一次”中,你印象最深刻的“第一次”是哪一个呢?为什么这个“第一次”你忘不了呢? 2.学生选择自己印象最深刻的“第一次”进行口语交际。 (1)明确说话要求 (2)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准备。 三、课内交流,取长补短 1.小组交流:组内的同学依次讲述自己的“第一次”,每个组员讲完后,其他组员及时评价,可以质疑,也可以提出自己的意见或建议。 2.各组选派一两个同学在全班交流,每交流完一个,师生及时评议、质疑。教师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交际习惯。 四、拓展延伸,课外交际 1.课后,与其他同学或者你的伙伴交流自己的“第一次”。 2.放学回家,把自己印象深刻的“第一次”(可以是自己说的,也可以是同学、伙伴说的)讲给父母听,也可以请他们讲讲自己最难忘的“第一次”。 第二课时 习作指导 一、谈话导入,明确要求 1.上节课,我们交流了自己印象深刻的“第一次”,其实,我们的生活中不仅有难忘的“第一次”,还有许多普普通通的事物,平平凡凡的小事,如果我们留心观察、细细感受和品味,我们同样也会从中获得感悟和启示。 2.指生朗读习作要求,明确本次习作要求。 (1)可以记写自己“难忘的‘第一次’”,要写清楚经过和启示。 (2)可以学习《手指》一文的写法,选择生活中的一个使你有所感触的事物,要写清楚事物的特点和从中得到的启示。 (3)可以描写一幅漫画的内容(可以是书上的这幅,也可以是自己带来的),要写清楚图意和自己的想法。 二、自选内容,分组交流 1.学生各自选择自己习作的内容,思考写什么,怎么写? 2.根据所选择的习作内容把学生分组,组内交流习作内容,其他组员及时质疑评价,提出意见或建议。 三、全班交流,拓宽思路 1.每一个内容选择2.3名学生在全班进行交流,要求尽可能把内容说具体。 2.师生评议:评议要点(1)是否按照具体的要求抓住了重点。(2)表述是否具体、流畅。(3)启发或感悟是否真实。 四、再次明确习作要求,学生习作 1.再次明确写作每一个内容的具体要求。 2.写作内容要具体,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3.学生各自习作。 4.修改草稿。自己或同学互相修改写作草稿。 5.誊写习作,努力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 第三课时 写作讲评 一、小结习作,提出任务 1.总结本次习作总体情况,并表扬习作优秀,进步明显的同学。 2.提出评议重点:(1)是不是把事情的经过,事物的特点,漫画的图意写具体了。(2)是不是真实的写出了自己的启示、感悟和想法。 二、欣赏佳作,师生互动 1.欣赏佳作片断,共同评议。(选择3―4位学生的习作片断,进行欣赏,说说值得学习的地方,指出其中的不足。) 2.赏析两篇学生的整篇佳作,共同抓住上面两点评议。 三、小组交流,互议互评 1.自读习作,互相指出优点和不足。 2.各自修改,继续完善习作。修改中,提醒如语句、标点、字等也要修改;订正老师和同学对修改提出的意见。 四、拓展练习,强化运用 1.一滴露珠可以折射太阳的光辉,一片绿叶可以显示大地的生机,一件平凡的小事常常使我们因有所感悟,受到启发而难以忘怀。今后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中,只要我们留心观察自己身边的事物,就一定会有许多感动、启示使我们的生活丰富多彩。 2.把自己的习作重新修改一遍后,誊抄后张贴在班级的学习园地上。 《回顾·拓展一》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交流对学过的课文的理解和感受,说说自己的见解是怎样获得的,是如何加深的;也可以交流学习了本组课文,在写作表达方面有哪些收获。 2.熟读并背诵名言,养成积累的习惯。 3.读懂成语故事《邯郸学步》,理解成语的寓意。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交流平台 一、小结引入 本组课文都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都能给我们一定的感悟,或都对我们的生活有一定的启示。在学习过程中,我们联系生活实际领悟到了文章所蕴含的道理,体会到了作者的表达方法,并且在我们的习作中也试着运用了。本组课文学完了,你有没有总结过每一篇文章的表达方法有什么不同吗? 二、体会表达方法 1.回想这个单元的课文,都用了哪些表达方法?写出运用这种表达方法的文章的例子。 表 达 方 法 例 文 打比方、一连串的问句、 一连串的格式工整的话语、 把事物人格化的写法 借物喻人 写一件事情、物件,从中产生感悟、受到启迪 2.除了课文以外,你在课外书上读到的文章还体会到了怎样的表达方法? 表 达 方 法 例 文 第二课时 日积月累 一、读读文中的古文名句,读不准字音的字问问老师和同学。 二、反复读读这些名句,谈谈自己的理解,和同桌进行交流。 三、主动在班级谈谈自己的理解,接受师生提出的意见,把句子理解正确。 四、练习把这些名句背诵一下,再背给同学们听。 五、你还背过哪些古文名句,背给大家欣赏。 成语故事 一、默读两遍成语故事《邯郸学步》,试着把故事的寓意讲清楚。 二、 你还读过哪些成语故事,讲给大家听听,大家一起想想帮事中的道理是什么? 三、课下搜集成语故事,准备开个成语故事会。-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文言文两则 文言文 教学 设计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仙人****88】。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仙人****88】,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仙人****88】。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仙人****88】,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