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四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doc
《北师大四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四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doc(134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我校编写的《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导学案》是根据北师大版教教材内容进行编写,仅供广大老师教学参考之用。参加本导学案编写的是我校数学教研组全体教师,各章节的执笔人分别是: 刘玉龙(第一单元 认识更大的数) 董金勇(第二单元 线与角) 丁彦平(第三单元 乘法) 袁明霞(第四单元 图形的变换) 张 瑛(第五单元 除法) 张 雄(第六单元 方向与位置) 孟繁河(第七单元 生活中的负数) 黄胜平(第八单元 统计) 姚泽照(总复习) 由姚泽照老师初次审定,再由张祥老师最终审定,最后由贾世荣老师整理排版。 我们在备课时围绕“三要素五环节”进行备课,尽可能给学生自主的空间与时间,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快乐成长,由于我们的水平有限,导学案中不当之处在所难免,敬希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2013年8月 科目 数学 教学 班级 四年级 教材名称及册数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上册 上课 日期 2013.8.26 每周 节数 5 总授课节数 100 周次 时 间 教 学 内 容 教学时数 1 8.26—-8.30 一、认识更大的数 5 2 9.2—9.6 一、认识更大的数 5 3 9.9—9.13 二、线与角 5 4 9.16—9.20 二、线与角 5 5 9.23—9.27 三、乘法 5 6 9.30—10.4 国庆放假 5 7 10.7—10.11 三、乘法 5 8 10.14—10.18 三、乘法 5 9 10.21—-10.25 四、图形的变换 5 10 10.28—11.1 考前复习 5 11 11.4—11.8 期中考试 12 11.11—11.15 五、除法 5 13 11.18—11.22 五、除法 5 14 11.25—11.29 五、除法 5 15 12.2—12.6 六、方向与位置 5 16 12.9—12.13 六、方向与位置 七、生活中的负数 5 17 12.16—12.20 七、生活中的负数 整理与复习 5 18 12.23—12.27 八、统计 数据告诉我们 5 19 12.30—2014.1.3 总复习 5 20 1.6—1.10 期末考试 四年级上册教材分析及教学目标 一、教材编写意图。 在数与计算方面,安排了大数的认识,三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在小学阶段,本学期结束后,有关正整数的认识和计算的内容将全部教学完。这些知识的学习,一方面使学生学会用较大的数进行表达和交流,掌握较大数范围内的计算技能,进一步发展数感;另一方面通过十进制计数法的学习,对有关数概念的各方面知识进行系统的整理和融会贯通,为学生形成科学、合理的数学认知结构奠定基础;并为进一步系统学习小数、分数及小数、分数的四则运算做好铺垫。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角的度量、平行四边形和梯形两个单元,这些都是本册的重点教学内容。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丰富的数学活动,让学生进一步认识直线、线段、射线、角、垂线、平行线、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学会一些简单的作图方法;同时获得探究学习的经历,体会各种图形的特征及图形之间的关系,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在统计知识方面,本册教材安排了复式条形统计图。教材介绍了纵向和横向两种不同形式的复式条形统计图,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学会看懂这两种统计图并学习进行数据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形成统计的观念。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乘法和除法两个单元,教学用所学的乘、除法计算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初步体会的运筹的数学思想方法,感受数学的魅力。同时让学生学习应用优化的思想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培养他们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二、各部分之间的衔接关系。 1.大数的认识:是在学生学习了万以内数的读写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内容包括认识比万大的计数单位和十进制计数法,多位数的读法和写法,把整万、整亿数改写成用万、亿做单位的数以及用四舍五入法取一个数的近似数。 2.角的度量:经过第一学段的学习,学生对角已有了一定的基础,比如,知道如何利用三角板上的直角辨认直角、锐角和钝角,知道了角的大小与两边张开的程度有关。本单元是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丰富的教学活动,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直线、线段、射线和角并形成画角和量角的技能,初步培养学生的作图能力,同时让学生经历和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 3.三位数乘两位数:关于整数乘法的学习本学期以进入了尾声。即本单元的学习内容是义务教育阶段整数乘法的最后一个知识块。它是在学生掌握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单元主要内容有:口算乘法笔算乘法,常见数量关系——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以及乘法的估算。 4.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本单元是在学生学习了角的度量的基础上教学的。学生在前面已经学习了有关四边形的知识,对平行四边形也有了初步的认识,这里着重给出的是平行四边形的特征以及与正方形、长方形的关系。梯形在这里是第一次正式出现,教材除教学梯形的特征外,还注意说明它与平行四边形的联系和区别。 5.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是小学生学习整数除法的最后阶段,它是在学生学习了多位数乘一位数、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的基础上进行的。 6. 统计:学生在第一学段已经初步体验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绘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统计图表表示统计的结果,能够根据统计图表提出一些简单的问题,初步经历了用统计的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了解了统计在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并初步建立了统计观念。 7. 数学广角:本单元内容是新增加的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初步体会的运筹的数学思想方法,感受数学的魅力。同时让学生学习应用优化的思想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培养他们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三、教材教学内容、全册教材的重难点 本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大数的认识,三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角的度量,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四、教材教学目标。 1.认识计数单位“十万”“百万”“千万”“亿”“十亿”“百亿”“千亿”,认识自然数,掌握十进制计数法,会根据数级读、写亿以内和亿以上的数,会根据要求用“四舍五入”法来求一个数的近似数。体会和感受大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发展数感。 2.会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会进行相应的乘、除法估算和验算。 3.会口算两位数乘一位数和几百几十乘一位数,整十数除整十数、整十数除几百几十数。 4.认识直线、射线和线段,知道它们的区别;认识常见的几种角,会比较角的大小,会用量角器量出角的度数,能按指定度数画角。 5.认识垂线、平行线,会用直尺、三角板画垂线和平行线;掌握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 6.结合生活情境和探索活动学习图形的有关知识,发展空间观念。 7.了解不同形式的条形统计图,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8.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9.初步了解运筹的思想,形成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0.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五、本班学生情况: 全班有 58 名学生,男29人,女 29人,大多数聪明活泼,但都很好动,学习自觉性不高,书写比较乱,有几个学生纪律比较松散等,针对这些问题,本学期要利用小组合作及捆绑式评价方式,使全班形式一种你争我敢的学习气氛。 第一单元 大数的认识 单元学习目标 1.使学生在认识万以内数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知道亿以内及以上各个计数单位的名称和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关系。 2.掌握数位顺序表,根据数级正确地读写大数,会比较大数的大小,会将整万、整亿的数分别改写成用“万”和“亿”作单位的数,会用“四舍五入”法把一个大数省略万位或亿位后面的尾数,求出它的近似数。 3.在认数过程中,使学生体会和感受大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培养数感。 单元学习重点与难点 1.本单元是在学生认识和掌握万以内数的基础上学习的。生活中大数广泛存在,对大数的认识既是万以内数的读写巩固和扩展,也是学生必须掌握的最基础的数学知识之一。 2.本单元对亿以内数的认识和亿以上的数的认识加以整合,在两部分认数教学中间安排的十进制计数法是对亿以内数内容进行归纳整理,并作为亿以上数的认识的基础,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3.从万以内数的认识到亿以内数、亿以上数的认识,是学生数概念的又一次扩充。学生在读、写大数时常常出现错误,这往往与数的概念不清楚、数的感受不丰富有关。 单元教学时数 9课时。 学习内容 数一数 学习目标 1.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知道亿是个大数;知道亿以内各个计数单位的名称和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关系。 2.理解、掌握我国记数习惯,每四个数位为一级。 3.掌握数位顺序,能够根据数级初步地读出亿以内的数。 学习重点 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 学习难点 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 学生学案 教师导学案 一、 自主学习 1、1张100元人民币,让学生说出面值。如果有10张、100张百元人民币是多少元? 银行工作人员数钱时把100张百元人民币扎成一叠,是多少元? 2、数数: 1)从689一个一个的数到712。 2)从420一十一十的数到540 3)从910一十一十的数到1000 4)从200一十一十的数到1000 3、个、十、百、千、万,每相邻两个单位间的进率是( )。 4、搜集有关大数的信息。 二、解读教材 认识“十万”,“百万”,“千万”,“亿”。 三、挖掘教材 三、过关检测: 一、课前检测 (1)说出万以内的计数单位.(板书:个、十、百、千) (2)提问:10个一是多少?10个十是多少?10个百是多少? (3)一和十、十和百、百和千每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关系是怎么样的? (4)读出下面各数 4958、 3026、 4005、 7000 板书出各数字的数位。 (5)从右到左说出3876各数字的数位。 二、谈话导入,出示学习目标 我们已经学会万以内的数,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还经常用到这些比万大的数,本单元我们就来学习像这些比较大的数。(板书课题)通过自学,相信大家已经掌握了《亿以内数的认识》一课的一些相关知识,现在就让我们来共同分享你们学习的成果吧!出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三、合作学习、探究新知 1、认识“十万” 出示一张有100个小方块的卡片。提问:10张卡片是多少个小方块?20张呢?50张呢?100张是多少个呢?你是怎么想的?(先小组内说一说,最后全班交流) 提问:如果一叠卡片有一百张,那么这一叠卡片有多少个小方块?9叠呢,总共有多少个小方块? 提问:再加一叠,是多少个呢?(可以借助计数器) 教师质疑:万位满十了怎么办?(小组讨论) 小结:万位满十,向前一位进一,就是“十万”,10个一万就是“十万”。 板书:十万 2、结合教材第3页四幅情景图将“十万”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联系,帮助学生建立数感。 3、认识“百万、千万、亿” 全班讨论交流:从刚才一边拨珠,一边数数的过程中,谁发现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有什么关系?(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十,也就是十进关系) 三、试一试 教材第5页第5、6题。 四、过关检测 完成练习册的相关题目 五、总结反思。 老师提问:在今天这节课上我们认识了比较大的数,你都记住了哪些计数单位? 一共有几个?在这些计数单位中,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 课后反思 学习内容 数一数练习课 学习目标 1、巩固上节课知识,加深学生对数的理解。 2、通过练习使学生能对较大数产生兴趣。 3、为以后数的读写与比较打下较好的基础。 学习重点 1、明确“数位”与“计数单位”之间的对应关系。 2、掌握十进制计数法。 学习难点 1、明确“数位”与“计数单位”之间的对应关系。 2、掌握十进制计数法。 学生学案 教师导学案 一、自主学习 1、10个一是( ),10个十是( ),十个百是( ), 10个千是( )。 2、数数: 1)从689一个一个的数到712。 2)从420一十一十的数到540 3)从910一十一十的数到1000 4)从200一十一十的数到1000 3、个、十、百、千、万,每相邻两个单位间的进率是( )。 4、搜集有关大数的信息。 二、合作学习、探究新知 1、拿出计数器,一千一千地数,当数到10个一千是( )。 思考:千位上的10个珠子怎么办( )。 2、请学生一万一万地数,当数到10个一万是( )。 3、照这样继续数下去。 十万是( )10个一百万是( )10个一千万是( ) 学生在计数器上数数。 4、阅读教材第3、4页,完成下题。 1)、一、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都是( )、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进率是( )。 2)、一位、十位、百位、千位、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都是( )。 3)每个计数单位都要占一个位置,按照我国计数的习惯,每( )个数位是一级,个级、万级、亿级都是( )。 三、过关检测: 1、13819000中的8在( )位上,表示8个( );3在( )位上,表示( )。 2、个级包含的数位有( )、( )、( )、( ); 万位、( )、( )、( )在万级上。 3、一万一万的数,按顺序填数96万、( )、( )、 ( )、( )。 4、十万十万的数,按顺序填数70万、( )、( )、( )、( )、( )、( )。 (一)认识十万 学生可以用计数器,以直观的形象思维开始学习。对照计数器,10个一万是10万,满十进一。 (二)各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 在十进制计数中,每相邻的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注意不相邻的单位之间的进率就不是10。 (三)巩固练习 练一练 第1题通过说一说,拨一拨的对应活动,巩固学生学习的新的计数单位。 第2题通过计数单位模型,让学生说出是多少,进一步体会计数单位。要从小的10、100数起。 第3题让学生拨一拨,认识相邻进数单位之间的关系,巩固对大数的认识,理解十进制计数方法“满十进一”的原则,在多次尝试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归纳出“满十进一”的原则。 第4、5题对抽象的数进行数数,抽象的程度提高了。学生先审题,明白数数的要求,再借助计数器来试试,最后数数。 第6题解本题时,先借助计数器,让学生从计数器上拨出每个数,看前后两档珠子所代表的不同含义,来理解各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 第7题可先在计数器上把这个数拨出来,然后让学生说一说。 (四)课堂作业 教材第5页第7题。 (五)课堂小结 通过练习让学生在动手的同时又动脑,学生动手动脑的同时,体会到了“满十进一”了解到了各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课后反思: 学习内容 人口普查-读多位数 学习目标 1、掌握亿以内的数的读数方法,能正确读出亿以内的数。 2、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及归纳概括能力。 3、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结合相关数据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学习重点 掌握亿以内数的读数方法,能正确读出亿以内的数。 学习难点 掌握中间或末尾有“0”的数的读法。 学生活动 教师导学案 一、学前准备 1.你都知道哪些计数单位? 2.介绍数位顺序表。 3.读出下面各数。 742读作: 4600读作: 3215读作: 5009读作: 7010读作: 10000读作: 你能说出这些数的读数方法吗? 二、探究活动 (一)想一想,探究交流 1.2000年我国进行了第五次人口普查,请看以下数据: ①全国总人口数约为1295330000人。 ②北京市约有13820000人。 2.你能读出以上的人口数吗? 3.与同学交流一下你是怎样读这些数的? 4.认识数位分级。 小组交流一下数位分级的方法,再写下来。 说明:较大数是按照分级的方法来读的。每级的数都是按照原来学过的数的读法来读的。亿级的数读完后加个“亿”字,万级的数读完后加个“万”字。如:123456789,亿级的数是1,读作“一亿”;万级的数是2345,读作“二千三百四十五万”,整个数读作:一亿二千三百四十五万六千七百八十九。 5. 思考:①我们原来读数时末尾有“0”的数应怎样读?小组交流后,写下来。 说明:读较大数时,每级末尾的“0”都是按照上面的方法来处理的。 ②把下面的数中每级末尾的零先画出来,再按照刚才的方法读一读。 67800000读作: 13820000读作: 说明:读这两个数时,零是都不能读出来的。 思考:我们原来读数时,什么位置的“0”是必须要读出来的?又要怎样读呢?与小组成员讨论后,写在下面。 先给下面的数分级,再读出下面的数。 7070100读作: 10010000读作: 在小组内说一说你是怎样读出来的,听听你们的读法一样吗。 6.思考:“0”在什么位置必须读出来?小组交流后,写下来。 7.讨论:多位数的读法是什么?看谁说得最好。然后试着写下来。 提示:含有个级、万级、亿级的数,要先读 级,再读 级,最后读 级; 亿级和万级的数要按照 的方法来读; 每一级 的“0”不读,其他位置的“0” 。 三、练一练 1.说一说这些国家各有多少人? (1)据2000年人口统计,加拿大约30750000人。 (2)据2000年人口统计,沙特阿拉伯约21660000人。 (3)据2000年人口统计,英国约58830000人。 (4)据2000年人口统计,巴西约169800000人。 2.先分级,再读出下面各数。 450230 30017600 350609000 4678002 3.先读一读,再用线连接起来。 九千六百七十二万 一百二十亿零八十 六千零八十万零七十 四十万零九百 96720000 1200000080 6080070 9672000 12000000080 60800070 400900 四、学习体会。 一、课前检测 1、有哪些计数单位? 2、能读出这些数吗? 742 4600 8000 10000 3215 509 5009 7010 3、你们收集到的比万大的数如何读吗? 二、揭示课题,出示学习目标。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亿以内数的读法。板书课题。 三、合作学习、探究新知 1、展示收集的数据。 例如:长江流域的面积是1807199平方千米;赤道长40076千米;马里亚纳海沟距离海平面11034米;2000年我国进行的第五次人口普查显示:全国总人口约为1295330000人。祖国大陆约有1265830000人,北京市约有13820000人,天津市约有10010000人。 2、 研究末尾有0的数的读 法。 (1)介绍数位。 (2)介绍数位顺序表。 (3)计数单位和数位之间的关系。 小结:也就是说,几个 一就写在个位上,几个十就写在十位上,几个百就写在百位上……几个千万就写在千万位上。 3、认识数位分级。 老师说明:按照我国计数习惯,从右起每四个数位为一级。个、十、百、千是“个级”,表示多少“个”,万、十万、百万、千万是“万级”,表示多少“万”。 4、学习末尾有0的数的读法。 小组交流。 小结:当0在级的末尾时不读出来。 四、 试一试 教材第7页和8页第1题 五、 达标检测 完成练习册相关题目。 六、 总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认识数位,数位顺序表,读亿以内的数) 老师总结:这节课我们了解了亿以内的数位顺序,并知道从右起每四位一级,分作个级、万级、亿级。还学会了含有三级数的读法。 课后反思: 学习内容 人口普查-写多位数 学习目标 1、掌握亿以内数的写数方法,能正确写出亿以内的数。 2、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培养获取信息的能力。 3、进一步培养数感,结合相关数据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及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 学习重点 掌握亿以内数的写数方法,能正确写出亿以内的数。 学习难点 掌握中间或末尾有“0”的数的写法。 学生活动 教师导学案 一、学前准备 1.读出下面各数。 56900读作: 40080500读作: 370600读作: 1459032700读作: 你能说出这些数的读数方法吗? 2.说一说多位数的数位顺序,再说一说是怎样分级的? 3.写出下面各数,并说一说怎样写万以内的数。 七 七十 七百零八 九千零五十 讨论:这些数是写法是什么样儿的?把数的写法写下来。 二、探究活动 (一)整万数的写法。 1.问题:结合刚才写数的方法,想一想下面的数应该怎样写呢?在小组内交流一下看法,再试着写一写。 七万 写作: 七十万 写作: 七百零八万 写作: 九千零五十万 写作: 小结:我们发现这些数都是 的数,所以把数写在 级上,然后在 级写 就可以了。 (二)含有万级和个级的数的写法。 1.刚才是整万的数,如果你已经会写了,再试试下面的数你能不能写出来。 十万三千二百四十五 写作: 想一想你是怎样写这个数的,把你写这个数的方法与小组成员交流一下吧。如果自己没写出来的话,要仔细听听别人方法呀。 小结:我们发现这个数含有---级,要先写---级上的数,再写 级上的数,每一级上的数都按照 的方法来写。 (三)中间及末尾有0的数的写法。 1.回答:“三十二万零六百”这个数有几级?万级上数怎么写?个级上数又怎样写呢?先尝试一下,在小组内交流一下各自的看法。 再对照数位表来写一下这个数。 思考:为什么要在千位上写一个“0”? 2.尝试写一写下面的数,也可以对照数位表来写。 二千零五十万七千 写作: 在小组内互相检查一下各自的写法,说说是怎样来写这个数的。 小结:从刚才的写数中我们发现,如果哪一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这一位上写。现在你能不能完成的说一说怎样写亿以内的较大数呢?在小组内互相说一说,然后把较大数的写法写在下面。 三、巩固训练。 1.写出下面画线的数。 (1)北京天安门广场是世界是最大的广场,面积约为四十四万米2,写作: 米2。 (2)火箭每分至少约飞行四十七万四千米,写作: 米。 2.写出下面各数。 四百零五万六千 七百万二千零三十 七万八千六百三十 二十六万零四百 三百六十万二千 六千零八十万零七十 二千四百万零四百二十 一千三百二十万二千 一千零三十二万零五十 一千四百四十二万 3.直接回答: (1)一个数的最高位是万位,它是 位数; (2)一个数的最高位是十万位,这是 位数; (3)一个数的位数是9位,它的最高位是 位。 像这样的练习在小组内再互相考一考吧。 四、学习体会。 1.本节课你收获了什么? 2.你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一、课前检测 1、你来读一读。 56900 40080500 370600 1459032700 能说说读数的方法吗? 2、请你说出亿以内的数位顺序,并说一说是怎样分级的。 3、写出这个数(九千七百五十二万) 二、揭示课题,出示学习目标。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亿以内数的写法。板书课题。 三、合作学习、探究新知 1、整万数的写法。 小结:按照万以内的数的写法来写,只要在后面添写四个零。 2、含有万级和个级两级的数的写法。 3、中间及末尾有0的数的写法。 四、试一试 教材第7页和8页第2题 五、 达标检测 完成练习册相关题目。 六、 总结 提问:含有两级的数怎么样写?先写什么,再写什么?写数时,遇到哪一位上的一个单位也没有,怎么办?写数与读数有什么区别? 课后反思: 学习内容 国土面积-比较数的大小 学习目标 1、掌握亿以内数的比较大小的方法,并能正确进行亿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2、通过学习,培养观察比较的能力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认真细心,积极思维的学习态度。 学习重点 比较亿以内数的大小的方法。 学习难点 位数相同的数的大小比较。 学生学案 教师导案 探 究 活 动 一、自主学习 1.填空。 101010是( )位数,最高位是( )位;356000左起第二位是( )位,表示( )个( )。 2.在○里填上“>”,“<”或“=”。 999○1010 601○564 687○678 3. 我会说“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的方法”: 二、合作学习、探究新知 1、比较亿以内数的大小。 观察例4主题图: (1)读出各个省的面积。 (2)比较每两个省面积的大小。 720000和1100000 454800和1100000 454800和485000 1210000和1660000 (3)我会总结比较大小的方法:如果位数不相同,位数多的数就( );如果位数相同,就从左起的第( )位比较;如果左起的第一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左起的第( )位上的数,直到比较出大小为止。 2、把六个省份的面积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起来。 ( )<( )<( )<( )<( )<( )。 3、完成第13页“做一做”的题目,并且说说比较的方法。 三、过关检测: 1、在○里填上“>”,“<”或“=”。 123400○123040 999999○100001 7000900○7009000 6453219○745329 2、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起来。 10034500 7899999 11230000 9056789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已经学过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相信聪明的你一定会举一反三,自主学会亿以内数的大小比较。这节课,我们就来展示一下自己学习的收获。 揭示课题,出示目标。 二、合作学习、探究新知 1、出示例题 师:通过学习,我们知道2000年我国进行了第五次人口普查,你会比较这些城市人口数量的多少吗? 北京13820000人 天津10010000 人 香港678000人 澳门440000人 大陆 1265830000人 提问:这一组数据,你能找出最大的那个数吗?为什么? 2、观察例题,请学生根据人口数量,将四个城市进行分类,并说出分类理由。学生2人一组,说一说,议一议。 按数位多少进行分类:北京、天津为第一类,香港是第二类,澳门是第三类。 提问:通过这次分类,你能知道什么? 小结:我们按数位的多少进行分类后发现,数位少的这个数就小,数位多的这个数就大。 质疑:北京和天津的人口都达到了八位数,这怎么比出大小呢? 3、位数相同的数的大小比较。 板书:13820000、10010000 提问:这两个数都是八位数,位数相同的两个数怎么样比较大小呢?先比较哪位上的数? 提问:这两个数左起第一位千万位上都是1,怎么比? 学生探索:看左起第二位,第一个数左起第二位百万位上的3比第二个数百万位上的0大,所以13820000›10010000 三、课堂作业 教材第9页第1题。 四、达标检测 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题目。 五、课堂小结 (1)比较两个数据的大小有几种情况?位数不同的怎么比? (2)如果位数相同怎么办?先要从哪一位比?如果左起第一位上的数相同,怎么比呢? 六、课外延伸 (1)由1、6、9和四个0组成的七位数中,最大是( )。(2)写出3个大于78999的数。 课后反思: 学习内容 国土面积(较大数的改写) 学习目标 1、通过教学活动,认识有些数据改写单位的必要性。 2、掌握数据改写的方法。 3、引导学生关注较大数据的实际意义。 学习重点 体会某些数据改写单位的必要性,能用万、亿为单位表示大数。 学习难点 体会某些数据改写单位的必要性,能用万、亿为单位表示大数。 学生学案 教师导案 一、学习准备: 为了读数、写数方便,有时需要把整万、整亿数写成以“万”或“亿”为单位的数。 9600000 = 960 万 10000000000 = 100 亿 二、解读教材 三、挖掘教材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教师出示从媒体收集来的一组数据改写的实例。让学生比较同样的数据为什么要用不同的方法表示,让学生体会到数据改写的必要性。 二、合作学习、探究新知 1、出示数据,让学生读出这些面积,问:如果要记录方便,这些数据可以怎样进行改写? 2、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改写的方法。 三、应用练习 练一练第1题,在学生读一读的基础上再请学生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数。 练一练第2题,讨论这些数据如何进行改写。 四、达标检测 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题目。 四、达标检测 五、课堂小结 1、把整万的数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数,就是把原数末尾的4个0去掉,在余下的数末尾写上“万”字; 2、把整亿的数改写成以“亿”为单位的数,把原数末尾的8个0去掉,在余下的数末尾写上“亿”字。 课后反思: 学习内容 四舍五入求近似数 学习目标 1、经历生活数据收集的过程,理解近似数表示的必要性。 2、探索“四舍五入”求近似数的方法。 3、能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不同精确值的近似数。 学习重点 会正确读、写多位数,并能比较数的大小。 学习难点 会正确读、写多位数,并能比较数的大小。 学生学案 教师导案 一、自主学习 1、万级的计数单位有( )、( )、( )、( )。 2、3个万是( )万,( )个万是20万。 二、合作学习、探究新知 1、把整万的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 (1)把红细胞 和白细胞的个数读出来。 红细胞:5000000读作:( ) 5000000=( )万 白细胞:10000 读作:( ) 10000=( )万 (2)读了这些数以后,我发现:( ) 2、教学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 (1)下面哪些是近似数,哪些是准确数? 到楼上要走25级台阶。( ) 旗杆高约6米。 ( ) 学校购彩旗45面( ) 小明家每月用水在12吨左右。( ) (2)读出地球太阳的直径。 12756千米读作: ( ) 1389000千米读作:( ) (3)读教材15页,说一说用“四舍五人”法求近似数的方法。 (4)用“四舍五人”法把地球太阳的直径用“万”作单位。 12756≈( )万 1389000≈( )万 三、应用练习 1、把下面各数用“四舍五入”法改写成以“万”作单位的数。 254000 3687000 6635821 2、在括号里填写使式子成立的数。 9()864≈9万 ()39800≈94万 6()8130≈61万 ()623≈2万 3、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六千零八十万写作( ) A.6080000 B.60800000 C.6080000 (2)、比最大的六位数少1的数是( ) A.1000000 B.999998 C.99999 (3)与99999相邻的数是( ) A.99998 B.100000 C.99998和100000 一、预习检测 小组交流收集的有关森林面积方面的数据。 交流收集的有关森林面积方面的数据,并说说这些数据的实际意义。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对数据进行分类,在各种分类中重点讨论精确数与近似数这两类数的特点,并让学生再举例说一说日常生活中接触的近似数。 二、揭示课题,出示目标 本节课我们来学习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数,板书课题。 三、合作学习,探究新知 1、独立尝试。 出示11页填表一填,说一说,让学生根据课前预习的情况先独立做。 2、总结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数。 出示说一说中的数据,使学生通过比较、分析,了解四舍五入法取近似数的方法。结合是试一试第2题的讨论,体会如何根据不同需要求近似数。在实际生活中常常需要根据情况取不同精确程度的近似数。在本题中,可先让学生说一说三个近似值的精确程度,再出示下面的两个小问题,供学生讨-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北师大 四年级 数学 上册 导学案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仙人****88】。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仙人****88】,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仙人****88】。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仙人****88】,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