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07初中物理单元备课策略示例:初二物理上册第一章3拓展资源1关于初中物理教学的几个认识问题.doc
《C07初中物理单元备课策略示例:初二物理上册第一章3拓展资源1关于初中物理教学的几个认识问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C07初中物理单元备课策略示例:初二物理上册第一章3拓展资源1关于初中物理教学的几个认识问题.doc(13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关于初中物理教学的几个认识问题 许亚平 教学设计,就是在教学之前对各个环节进行统筹规划和安排。教学设计有不同的层次,上位的是制定国家课程标准,中位的是编写教材、教参,下位的是制定课时计划、设计课时教案。课堂教学设计是教师最日常的工作之一,其优劣直接影响教学行为和教学质量。提高教学设计水平需要理论支持,也离不开实践反思与经验积累。 任何设计都不是纯技术问题,其中一定蕴含着某种思想观念。教学设计更是如此。不同教师对教学的认识有差异,因而影响到教学目标把握、教材处理、活动安排以及方法策略的选择或开发,并直接反映在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上。如何进行教学设计,首先要解决认识问题。 一、学科立场与学生立场 教学的最基本问题,就是要明确教什么学科、教什么人。分学科教学,是因为不同学科各有自己的特点,教学应当各为其主;分学段分年级教学,是因为不同学龄的学生各有学习特征。因此,教学必须始终坚守“学科”和“学生”这两个基本立场。 (一)立场的迷失 “初中物理教学”包含“初中”“物理”和“教学”三个词素,构成“初中物理”和“物理教学”两个基本概念。“物理教学”意味着“教学物理”而不是研究物理;“初中物理”意味着教初中内容、初中学生。这些好像是废话,但很重要,教学中常常会自觉不自觉地忽视这些。在物理课堂上,老师们绝不会去教语文或数学,但在教学方式上,极有可能将物理当作语文或数学来教。物理学科有自己的特征,听说读写不是学习物理的基本方式,逻辑推理与运算也少不了,但并非是物理的核心要素。数学在于数,物理在于理。比如,小学和初中数学中都有物体运动的问题,小学生就会做较难的“行程类”数学题,如果在物理教学中仍然纠缠于这类计算,无疑会“种了别人的地,荒了自己的园”。初中物理,主要应该让学生知道自然界的一切物体都在运动,明白为什么要引入“参照物”来描述运动,知道速度的概念是怎样建立起来的等等。再如,有老师为“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考虑,爱祖国、爱科学的名人故事讲得信马由缰,或为联系科技热点考虑,高铁、航天的视频放得意犹未尽,又或为激发兴趣考虑,魔术、情境表演热火朝天……然而物理主题呢?应学的基本知识呢?被淹没了,被虚化了!这些都是学科立场的迷失。 学生是成长、发展中的人,什么时候可以学什么,能学到什么程度,这与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密切相关。在初中课堂,老师们绝不会去教高中甚至大学的物理内容,但在教学要求上,极有可能“看高”“看难”。比如,有老师误读“未来发展”,起始年级就瞄着升学考试教,或误读“培养能力”,以为难题能造就天才,又或误读“熟能生巧”,笃信“题海”能能成就考试……然而学生的身心健康呢?学习也可以“跨越式发展”吗?所有这些都是学生立场的迷失。 (二)立场的融合 立场支配行为。可以说,几乎所有的教学问题,归根到底都是学科立场与学生立场问题。要站稳学科立场,必须把握学科特征;要站稳学生立场,必须了解学生特点及其学习特征。 1.学科特征 实验探究是物理学的源泉,也是物理学科的特征。科学家通过实验研究物理,学生通过实验学习物理。无论是从学科立场还是学生立场来看,物理教学最要紧的就是要从思想和行动上真正重视实验。长期以来,物理教学的最大问题就是实验教学的弱化与异化,突出表现为讲实验多、做实验少。究其原因:一是认为开展实验(包括各种观察、操作等体验活动)会占用很多讲解、做题的时间,不利于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二是实验资源匮乏,实验准备麻烦,不如做题、讲解来得省事,而且并不影响应付现行的考试。这些认识与做法,偏离了物理教育的本真,极大地影响了物理教学的教育培养功能。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应该好好体会现代心理学家皮亚杰的论断,他指出: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活动,是认知结构产生的源泉,让儿童获得充分活动的机会,是认知发展极为必要、不可缺少的条件。物理教学中的“活动”主要是实验活动,但并不限于严格意义上的物理实验或探究,而是包括一切有助于学生认知的活动。 2.学习特征 图1 教学必须适应学生特点及其学习特征,关注学习是如何发生的。初中生正处在从好奇兴趣走向认识(探究)兴趣,从直觉感知走向理性感知,从形象思维走向抽象思维的显著变化阶段。物理学的骨架是关于事物的概念及其概念相互关系的规律。概念是在人们知觉了许多东西的基础上,通过思维对事物特征的概括。这“许多东西”包括所见所闻、经历经验、特别是有目的实验探究等选择性知觉活动。假如没有这“许多东西”作为素材,你拿什么去思维,又怎么会形成概念、发现规律?那些短时能记住的“被告知”的知识怎么能获得理解,又怎么能在大脑中扎根?“意义学习”之所以优于“机械学习”,正是因为它是以丰富的认知活动为背景,进而建立心理意义的。因此,实验不但是物理学科的基本特征,而且也是有效支持学习的基本条件。一是为认知提供支持。例如用敲响的音叉接触面颊,这是触觉感知;或接触悬挂的轻小物,轻小物被弹开,或像图1所示那样,接触水面时溅起水花,都是视觉感知。通过观察与体验,将有利于学生推想既不能直接看到又不能深入讲解的“振动”。这类小活动取材方便、操作简单,又能为认识问题提供有效的现实背景,应该成为初中物理教学的最经常化活动。 初中物理教学应该把握如下两个基本方面: 第一是兴趣与信心。作为入门学习,最需要的是好奇兴趣与探究热情。课程标准将“保持探索科学的兴趣与热情,在认识自然的过程中获得成就感”作为目标要素之一。有兴趣才会乐意学。应该让学生学得更生动活泼一些,千万不能将本来有趣的教得没有趣,千万不能将“活的物理学教成没有血肉的骷髅”(杨振宁语)。有成就感才能树立信心。尽管科学道路是崎岖的,但决不能在入口处就将学生们吓跑——老是完不成任务,总是考不及格,谁还愿意再学!教学极有可能“少慢差费”,而“多快好省”却难以做到——多了、快了、省了,“好”就会大打折扣。教学必须始终以课程目标为导向,切不可凭主观想象行事。 第二是活动与主动。如前所述,“活动”为认识提供现实场景,是知识与技能的“根基础”。这里还要加上“主动”,就是要使学生成为主要活动者,而不是被动地执行教师指令,凡学生所能的就不要越俎代庖,甚至适当让学生尝试失败也未尝不可,只是这种失败必须是感到有趣的失败,是能够激起进一步尝试的失败,而不是挫伤信心的失败。例如苏科版教材“电路的基本连接方式”这个课题,教材所设计的活动系列是:其一,由学生自己动手让两个灯泡亮起来(只有串联或并联两种可能);其二,让学生尝试拆卸某一灯泡或拆开某根导线的连接,借以认识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特点;其三,让学生尝试在并联电路中安装开关,由此运用并强化上一过程对并联电路特点的初步认识;其四,将所学知识与教室、家庭电路的现象联系起来,判断电路的连接方式。 就第一个活动而言。因为电路元件很少,且学生已有前一课时“让一个小灯泡亮起来”的经历,只须稍稍动脑或主动到教材中去寻找“信息”,就会有多数同学连成串联(这是最简单的),甚至有些同学连成并联。其实,如果所有同学都是连成串联也没有关系,老师可顺势而为:请同学们思考,是否有别的办法也能让两个灯亮起来。从而激起进一步尝试的兴趣。这样,学生活动的兴致会很浓,且心存先于他人获得成功的强烈愿望,进而获得内在的成就感。这是什么?这就是过程目标、情感目标的实现。就本课题而言,不只是第一个活动如此,后续的活动也可以作类似的处理。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常有两种不恰当的处理:一是,增加了引入活动,比如电路暗盒魔术,由疑问引起猜想,由猜想画电路图,画对了电路图再去连接电路……学生早就想动手,老师偏偏压住不让动。老师按自己的套路打“组合拳”,将本很简单的问题弄得很复杂。二是,学生动手的过程被老师牢牢掌控。第一步干什么、看什么,第二步怎么做、怎么看,一切按老师的指令执行。这样的教学是不是太糟糕了。 二、课程目标与课堂目标 “教学目标”是一个宽泛的概念。有时教学目标是指“培养什么样的人”的大目标,比如课程目标,其目标的主体指向是教育者,称为培养目标或教育目标。课堂教学目标针对一堂课,是具体的教学活动目标,目标的主体指向是学习者,表达的是学生“预期的学习结果”,因而课堂教学目标实质上应是学习目标(本书中将课堂教学目标称为学习目标)。教学到底应产生怎样的结果,这对整个教学来说是一个方向性的问题。 (一)课程目标的意蕴 课程目标能否在真正意义上引导课堂教学,在于老师们能否全面理解课程目标的意蕴,并在实践中做出坚定而持久的努力。 1.以科学素养立意的内涵 传统教学的缺陷是偏于“知识”“智力”。现在课程标准提出:要让学生“学习终身发展必需的物理基础知识和方法,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在分析和解决问题时尝试运用科学知识和科学研究方法;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具有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乐于参加与科学技术有关的活动,有运用研究方法的意识;保持探索科学的兴趣与热情,在认识自然的过程中获得成就感,能独立思考,敢于质疑,尊重事实,勇于创新;关心科学技术的发展,具有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树立正确的科学观,有振兴中华、将科学服务于人类的使命感与责任感。”如果按目标领域概括,就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度目标;如果再高度提炼,就是“培养与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 2.互为依存的“三维”关系 人们曾围绕三维目标进行过很多争论,比如“是结果重要还是过程重要”,其观点明显带有非此即彼的倾向。事实上,三维目标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是一个既相对独立又互为结果、互为支持条件的目标体系。确立“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地位,不但因为它们是科学素养的重要方面,同时还意味着学习的支持条件(非智力因素)得到重视。三维目标对于学习的意义,好似“一身两翼”的飞机。“知识与技能”永远是最基本的,这如同承担载物功能的机身;“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就如同两翼,飞机能否飞起来,能否飞得更高更远、甚至飞得更轻松,两翼是其强有力的保障。“过程与方法”担当着目标与手段的双重角色,“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担当着目标与动因的双重角色,只有在协同实现“知识与技能”这一中心目标的过程中才能彰显其价值,离开了“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就无所依托。这说明,在教学中应首先摆好“知识与技能”目标的位置,并围绕它考虑“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有效落实,从而使教学始终走在“培养与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的正确轨道上。 (二)课堂目标的把握 在课堂教学中,到底如何落实三维目标,甚至包括如何在教案中叙写目标,一直令老师们感到纠结。为此,笔者提出如下观点: 1.目标有主次之分 尽管三维目标是一个并重的整体,但不等于说在每节课的教学中要平均用力。据上文分析,“知识与技能”是联系其他两者的主线,在三维目标中处于中心地位。但是,教学界总是避讳“知识中心”的提法,或者羞羞答答。原因很简单,如果在新课改背景下再说“知识中心”,岂不是违背了新课改理念?因此,这里提出“目标有主次之分”是拿出了一定的勇气的。事实上,稍有一定哲学常识的人都知道,矛盾有主要与次要、或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之分。突出主要或主要方面,不等于丢掉次要或次要方面;同样,不能因为重视次要或次要方面,就不分主次或喧宾夺主。这样看来,肯定“知识与技能”中心地位,才是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应该承认,即便是在新课改已经十余年的今天,仍然有两种比较极端的情况值得进一步加以改进:一是,在多数常态教学中,仍然单纯偏于知识,因“过程缺位”而导致“技能缺失”;二是,在一些展示课、评比课上,因囿于三维并重而力图面面俱到,简单问题复杂化,或渲染过程,或滥用方法,教学变成“秀”给局外人看,而不是为了学生实在的学,热闹带来的是教学“虚脱”、双基丧失。每节课有每节课的主题内容或任务,而主题内容显著对应的教学目标是“知识与技能”。正如上文所说,“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在协同实现“知识与技能”目标中体现价值的。比如“探究电流做功与哪些因素有关”,学生在老师要求下连电路、看灯泡、测电压、测电流,忙乎半天却不知道为了什么——灯泡亮暗与电压、电流大小不能与电能、电功取得思维上的联系,因而“过程”并未在实质上为“知识”服务,同时也不具有“方法”价值。 须知,强调“知识与技能”的中心地位,决不意味着回到“单纯应付考试,死记硬背、任意拔高,以牺牲学生身心健康为代价”的老路上。事实上,真正在“知识与技能”这个中心上取得教学成效的老师们,不但重视另外两个目标,而且定然是做得恰到好处的。 2.目标有显隐之分 现代学习论将学习概括为“认知、情感和心因动作”三个学习领域:言语信息、智慧技能和认知策略属于认知领域;态度属于情感领域;动作技能属于心因动作领域。我们的课程标准相应地提出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对于三维目标下的学习结果描述,在课程标准的“行为动词说明”附录中,给出的是认知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认知性”“技能性”)目标和体验性目标(很有限地反映了部分“情感”领域)的行为动词,而且并非是区别明显的限定。课程标准为什么不严格按三维目标来给出行为动词?为什么不给出区别明显的界定?这是因为,在各种类型的学习结果中,只有陈述性知识和部分程序性知识是可以精确测量和显著区别的(称为显性知识或表层知识),而另有部分程序性知识和情感领域的知识则是隐性知识(或称深层知识),是不可精确测量和在短期内难以显示其结果的。因此,学习目标有显性与隐性之分。在笔者看来,隐性目标难以通过简单而明确的语词概括表述,不主张一定要在教案中写出来,可以内隐于教者的意识之中,通过教学行为体现出来。现实中,老师们纠结的是:如果在教案上不将三维目标面面俱到地写出来,唯恐遭到“目标不全面”的责难;而要是写全了,又碍于“方法与过程”很难写,更不知道“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到底该怎么写,只好拼凑几句不着边际的话做摆设。基于以上观点,在本书的教学设计案例中,将不再叙写有关“情感”的目标,而是在教学过程设计上体现出来。 最后还是要强调,在教学的目标思维中,当前普遍存在的问题仍然是偏于近期显见的、可精确考核的方面(说白了,就是学生的考试成绩),而忽视了远期的、不显见、无法精确考核的方面。客观地说,对于一个初职教师,能在教学中很好地实现“近期显见、可精确考核”的目标已是难能可贵,但不能停留在这种“可贵”上,必须努力将“成就学生未来发展”作为高境界的教学追求。 三、研究材教与使用教材 教学总是依据某种教材进行的。如何使用教材?一个时尚的话题就是“照教材教”与“用教材教”。“照”和“用”有什么区别?一般解读为:“照”是原本照用、机械照搬的“照本宣科”;“用”是有所取舍、有所变通的“灵活使用”或“创造性使用”。这样说来,“照教材教”就是“死用教材”,应当否定;“用教材教”就是“活用教材”,应当倡导。问题在于,教师也是成长发展中的人,对教学的理解、技能的提高需要经历一定的过程,要求初任教师一下子达到“活用教材”的水平是不现实的。要由“照教材教”走向“用教材教”,必须不断深入地研究教材,透过教材与编写者对话,这样才能很好地把握教材特点与意图,进而在教学设计中灵活地、创造性地落实。 (一)苏科版教材的特点 尽管教材有多种版本,但都是课程及教学专家根据国家课程标准研制出来的,因而表现出“和而不同”的风格。就苏科版初中物理教材而言,最大的特点就是体现了物理立场和学生立场的统一。 1.内容安排 教学内容安排体现了从现象到规律的特征。这既是学科知识形成的特征,也是学生认知发展的特征。八年级第一学期以常见现象为主,如声现象、热现象(物态变化)、光现象(反射与折射)以及简单运动现象。认知活动主要是基本观察(生活观察、简单实验观察)和简单探究。知识性结论大多是定性的,少数定量关系也都特别简单或不难接受。从第二学期起,逐步涉及抽象程度相对较高的问题,原理、规律有所增加,但在理解与应用难度上按照课程标准要求给予控制。 2.呈现方式 教材呈现方式体现了由感知、体验、尝试进入思维加工的特征。几乎所有的学习内容都是由“活动”串联起来的——通过“试一试”“想一想”“议一议”产生问题、引导探究、给出或发现知识结论,充分反映了建构学习特征。同时,与主干知识适时链接的还有“方法”、“生活·物理·社会”以及“信息快递”和“信息库”等等。每个教学单元末都有“梳理与反思”,部分单元还安排了“综合实践活动”等等。这样的处理,具有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有机结合的特色,融基础性和扩展性、知识性和人文性于一体,骨架清晰且血肉丰满。 3.结构系统 教材在知识的组织上,采用了归纳型知识结构,表现为由个别到一般的特征。这种结构系统,既反映了知识内容的内在逻辑关系,也照顾了初中学生由经验到理论的认知特点。现代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指出:“影响学习的唯一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据此进行教学。”有人可能会说,既然学生已经知道了,那还需要学习吗?其实,这里所说的“已经知道了什么”是指认知背景,或说是认知起点。越是低年级,学生的“物理背景”越单薄、越依赖于生活经验,所以强调从生活走向物理,从最常见现象和最简单问题入门,以动手动脑的活动为基本认知方式。 (二)辩证对待“照”和“用” 可以这样认为,倘若能从内容安排、呈现方式和知识结构系统诸方面充分认识教材,即便是“照教材教”也未必有什么不好。仍以“电路的基本连接方式”课题为例,教材的设计意图本来是好的,而一些教师或许刻意追求与教材不同,或许刻意追求探究的完整性,因而设计所谓魔术制造悬念,意在让学生产生问题、提出猜想,并要求根据猜想画出电路图。糟糕的是,教者居然未意识到此时学生并不具备画这类电路图的知识背景。如此画蛇添足,其实是对“用教材教”的误解。由此来看,一概而论地否定“照教材教”并不恰当。 教材毕竟不是教案,且理应为教师留有再创作的空间,以适应复杂多变的实际学情。对某些课题来说,可能不适宜“照教材教”,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权衡利弊,进行适当取舍或分割的处理。例如“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教材是以一节呈现的。在实际教学中,到底是用1课时完成还用2课时完成?老师们常常为此纠结。因为其中包含两个关键点:一是学生首先要学会辨别清晰的像,否则所测量的数据将不能支持规律的得出;二是学生难以由数据想到“以焦距为单位”来表达规律,如果一步步引导,则需较长时间。于是,从现实课堂上观察到两种情形:一是,学生为寻找清晰的像而反复折腾,有些学生忙到快下课还未能找到清晰的像,更不用说获得数据、发现规律了;二是,老师知道时间紧,不断催促学生“赶路”,匆忙取得的数据并不与清晰的像对应,造成数据分析的尴尬,无法得到与实际相符的成像规律。对此,可考虑作如下两种处理: 其一,干脆分为两个课时,但不是按时间简单地对半分割,而是从具有相对独立功能的过程上切开。第1课时以“观察凸透镜成像”为主题,以练习安装器材和辨别何为清晰的像为学习目标,初步观察多种成像情况(但不作测量要求),做好作操作技能的准备,确保第2课时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有效测量和数据分析,从而比较从容地获得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其二,仍以1课时处理,方法是在过程上作详略处理。详在辨别像是否清晰的操作上,略在数据分析上。理由是:不论作何种处理,学生能调节出清晰的像都是最基本的;而数据分析,只须提示“以焦距为单位”作比较,学生就不难发现规律。事实上,对某些较为复杂的探究,没有必要面面俱到、处处都要求学生自己发现,可以只突出某些探究要素(课程标准特别给出了这样的示例)。 四、教学策略与教学方式 策略与方式都是方法范畴,都是人在认识问题、处理问题时的有意识行动。谋划某件事应该怎么做(可能有多种方式、途径)称为谋略;经过谋划决定怎么做(选择某种方式、途径)称为决策。 (一)关于教学策略 教学策略与方式不单纯是教学技术问题,而是教师观念与能力的综合反映。从理论上,也许可以提出众多应该怎样的要求。但对于教师来说,结合日常教学经历的问题进行反思,或许更能体会教学策略的意义。 1.短路的教学 何为“短路的教学”?不妨就从电路短路说起。初中教材在“电路组成”或“初识电路”课题中就介绍“短路”概念,本意是让学生从一开始就知道“不能用导线将电池的两极直接连起来”,因为“短路时电流很大,会使电池过热而损坏”。至于为什么,没有讲,现时也不好讲。但是,很多老师以“教材已提到”、 “将来会用到”或“考试要考到”为理由,过早地用题目来围攻短路问题,有导线连错的、有开关位置不当的,甚至拓展到“部分元件短路”等复杂问题。如此这般,学生被弄得晕头转向,纷纷反映电学太难。从认识历程上说:须待学习欧姆定律,才能知道电源短路为什么电流很大;须通过实验并结合并联电路知识,才能了解“部分短路”的道理;须待学习焦耳定律,才能知道为什么电流过大会引起过热。很显然,认识“短路”是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超越、跨越过程的教学就是“短路的教学”,必然会导致如同电源短路而被烧坏的后果。 “短路的教学”还表现为“浅学深练”。什么时候让学生做什么题,这也是策略问题。教学中,一定不能将随意拓展、任意拔高与培养能力、发展智力划等号。“短路的教学”违背了循序渐进的基本原则,应当在教学设计中加以注意。 2.短缺的教学 很多时候,问题出在眼前,而根源却在过往的教学之中。有一种现象:上公开课、特别是比赛课时,老师们都喜欢有实验的课,而且总想多准备一些花样;但同时又唯恐时间不够,而且常常是真的不够。例如“测量电阻”,不就是把电路连起来测电压、电流吗,操作并不复杂,怎么会时间不够呢?主要是担心学生在连接电路时“卡壳”。现象背后隐藏着什么?笔者曾与一些老师做过交流:当问及学生此前是否做过“让一个小灯泡亮起来”的实验时,回答说是太简单了,做不做意思不大;再问学生是否做过“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的实验,又说是太复杂,学生忙半天不一定有名堂,一般都是做演示……显而易见,此前那些从简单到复杂的实验学生几乎没有动过手,不具备连接电路的技能基础,这时当然就要“卡壳”了。可见,过往的“教学短缺”,必然要在后续学习中遭遇“报应”。 上例的教学短缺反映在技能上,而且对后续学习的影响是显性的。另外,还有深层次、隐性的教学短缺更值得关注,主要表现为科学思想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层面。图2 其隐蔽性有二:一是内容不是教材中显见的;二是影响不是短期显见的。但是,如让这种“短缺”丰满起来,其价值将比显性知识还要大。比如“探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哪些因素有关”,学生由已有知识也许容易提出合理猜想,但要通过实验来探究,却会遇到种种问题。最突出的是,热是看不见的,也没有测量热量的仪器。怎么办?图2所示是教材提供的方法(类似的还有多种)。教学中,如果适当引导学生琢磨这个装置,就能从中体会到物理方法、思想的智慧。比如:为什么温度上升的多少可以反映产生热的多少(转化的方法);为什么不用温度计直接测量电阻丝的温度(需考虑温度计量程);为什么用煤油而不是用水(涉及导电性、比热容和热膨胀特性)等等。学生由此不仅仅知道了“是什么”、“怎么做”,还能领悟“为什么”。这样,物理之理就更为突出,就有了基本知识、技能与基本思想、方法的落实与提升。长期积累与不断启发,创造性意识与能力便会潜在地生发起来,从而使教学价值更加多元。 3.拥挤的教学 “短路的教学”违背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短缺的教学”因肤浅而有损教学价值。同样,“拥挤的教学”也应该避免。具体情况很多,比如过分追求课堂容量,讲得很多、很全,但都是“捞痒痒”,或者布置了许多题,但大多是简单重复或没有必要等等。至于教材处理,前面曾以“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为例,其“教学拥挤”是由活动本身的复杂性决定的,统筹的办法是切割或适当取舍;也曾以“测量电阻”为例,其“时间不够”的现象是由过往的“教学短缺”造成的。由此我们应该认识到,教学是复杂过程——综合的“好”会“优化”;综合的“差”会“恶化”。好的教学设计,确实应该立足一课看单元,立足单元看全书。概括地说,就是整体统筹的策略。 (二)关于教学方式 课程标准指出:“在教学中,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及教学对象灵活采用教学方式,提倡教学方式多样化。注重采用探究式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经历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方法,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里有两个要点,其一是“教学方式多样化”。实践告诉我们,从来就没有哪种教学方式或方法可以包打天下,即便是在一节课中,往往也是多种方式结合。问题是,我们到底掌握了多少种教学方式,没有对若干教学方式的研究,就谈不上多种选择。其二是注重探究式教学,“注重”意味着不是所有问题都要进行探究,不要一概否认教师的讲解。问题是要把握好讲解什么、怎么讲解,哪些应该详讲,哪些只须适当点拨。这里主要讨论如下几个问题: 1.“引导生成”的教学方式 课堂有一定的基本运行方式,但不是固定工序的操作流程。课堂运行方式应该更多地着眼于运行质态和教学策略运用。总体上讲,课堂教学应该摒弃“注入式”,倡导“启发式”。 学习知识与技能,不是搬进来、搬出去的简单过程,而是逐渐内化、生发的过程。学习与教学的关系,其实就是“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的关系,可以用图3和图4作简单概括。图3反映,教师作用是“启”,无论是讲解还是组织活动,都要体现“引”和“导”,要给学生“动”和“思”的空间,即让学生有内心生发的过程。 发 引导 生成 启 教师 学生 图3 教与学的关系 迁移 建构 运用 图4 课堂板块结构 图4是在宏观上勾勒课堂活动的大致过程。一是迁移。主要是唤醒和调动原有相关知识,使之成为进入新的学习的前提。二是建构。主要是围绕学习主题知觉新信息,并将新信息与原有相关知识(包括表象、概念原理和事实等)取得联系,利用原有知识理解新知识,使新知识转化为心理意义,从而达到对新知识理解的目的。三是运用。主要是通过解释或解决与新知识相关的问题,外显新知识、检验新知识的记忆或理解水平。如学习内容较为复杂,可能要构造多个“迁移、建构、运用”的过程,有层次地推进。 2.辩证看待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 从心理学角度说,学生能以何种方式学习,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接受性学习的条件比发现性学习的条件要求更高。因为,要实现接受学习,学生的原有认知结构中必须具有同化新概念的上位概念,否则就无法接受新概念。以“物体的浮沉条件”教学为例,大可不必以探究发现的方式进行。因为,此前已有了“力与运动关系”的知识,即已有了“平衡力、非平衡力分别会对物体运动状态产生何种影响”的知识,由这些知识可以推出物体的浮沉条件。当然,这种“推出”是由老师来告知还是在老师引导下由学生领悟,教师可根据学生情况做出选择。 不能把接受学习与机械学习混为一谈。如果仅仅是老师告知结论,学生只将结论当作条文记忆而未建立心理意义,这样的学习便是机械学习;如果老师引导学生迁移“力与运动关系”的知识,与物体在液体中的受力情况联系起来思考,便能理解“浮沉条件”,成为理解的接受,因而就不是机械学习。同样,也不能将接受学习等同于被动学习。被动学习是指学生由于缺乏积极的学习需要、动机和兴趣,因而不能积极参与学习活动、不能主动地将学习引向深入;而接受学习则可能是主动的,也可能是被动的。如果是在老师引导下主动思维,积极交流自己的想法,那么这样的接受学习就是主动学习。这就告诉我们,在教学设计时,即便是考虑让学生以接受的方式学习,也要在教学方式上更多地体现“引导生成”,从而使接受学习成为主动的、有意义的学习。 在实际教学中,很多老师也知道引导的重要性,但常常苦于“引而不发””。问题在哪里?主要是不到位或游离于主题之外。比如“探究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的教学:为引出猜想,老师准备了许多图片或视频(诸如滑雪、走沼泽、钉板表演、火车铁轨、坦克履带等),也包括图5和图6所示的“压气球”和“压铅笔”活动等等。然而,老师想要的结果却出不来。 图5 图6 原因很简单,那么多东西像“过电影”似的,学生除了感到好奇或惊讶之外,不知道要思考什么,也来不及思考。没有对现象的选择性知觉 当有很多现象都反映同样的问题时,可以其中一两个典型例子仔细观察或深入剖析,这就是选择性知觉。此外,当一个过程包含很多现象,而其中只有某个或几个现象与所要认知的主题相关时,应将注意力集中到这样的现象上,这就是选择性注意。 ,自然状态的现象是不能为特定的问题服务的。比如“压气球”和“压铅笔”这两个活动,可以重点用“压气球”引导思维,而“压铅笔”则主要用于学生体验和展示思维。大致过程是: (1)老师与学生一起做图5所示的活动。[将全体注意力集中到研究对象(气球)上] 稳住气球不动。问:两手所用力的大小有什么关系?若学生一时语塞,可以补上一句:气球现在是什么状态?这个问题能因学生回答“静止”而勾起对“二力平衡条件”的回忆,从而得到两边压力相等的结论。(获得“压力相等”这一前提条件) (2)接着来组织一个问题串,不断逼近问题要害——看到了什么?学生不难回答:“气球变形了”;形变有差异吗?手指压的地方形变大、手掌压的地方形变小;知道为什么有这种差别吗?(问题难度增大)若学生一时语塞,可示意学生观察手指、手掌与气球的接触有什么不同?一个接触面积小,一个接触面积大。(问题指向接触面,沟通形变大小与接触面大小的联系) (3)来,让我们再加力压,看看会怎样?不用说,形变更大呗。(问题转而指向压力大小,沟通形变大小与压力大小的联系) (4)好了,大家再试试这个(指“压铅笔”的活动)。不过,这一回老师有个要求:请大家做完之后告诉我,你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最好能说出为什么(强化形变与接触面及压力联系的心理表象) (5)引入压强概念,并提出“压强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的问题。(有做、有看、有思,因而有依据的猜想便水到渠成) 好的教学情境能唤起学生注意,促进思维展开与深入。这是因为:一是,通过特定情境激活学生的问题意识,形成基于问题解决的学习任务,展开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二是,通过特定的情境激活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中的经验,使之与新的学习材料发生联系,从而“同化”或“顺应”新知,赋予新知以心理意义,导致认知结构的改组或重建。-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C07 初中 物理 单元 备课 策略 示例 初二 上册 第一章 拓展 资源 关于 教学 几个 认识 问题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仙人****88】。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仙人****88】,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仙人****88】。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仙人****88】,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C07初中物理单元备课策略示例:初二物理上册第一章3拓展资源1关于初中物理教学的几个认识问题.doc
链接地址:https://www.zixin.com.cn/doc/6532873.html
链接地址:https://www.zixin.com.cn/doc/65328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