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委书记强卫在全省文化改革发展大会上的讲话.docx
《省委书记强卫在全省文化改革发展大会上的讲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省委书记强卫在全省文化改革发展大会上的讲话.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省委书记强卫在全省文化改革发展大会上的讲话 (二○一一年十一月二十五日) 青海新闻网讯 这次全省文化改革发展大会,是省委、省政府推动文化工作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全面总结我省文化建设的成绩和经验,深入分析文化建设面临的形势和任务,研究部署我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工作,全面开启建设文化名省的新征程。 党的十六大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省委、省政府带领全省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不断深化省情认识,加大改革力度,强化政策扶持,注重推介交流,挖掘特色资源,打造特色品牌,积极探索文化建设特色发展之路,文化改革发展取得了突出成就,为新青海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一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逐步完善。广播电视村村通、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农牧区电影放映、农家书屋、职工书屋、文化进村进社区等一批文化惠民工程持续推进,原子城纪念馆、青海大剧院、青海科技馆新馆、青海藏医药博物馆等一批骨干文化设施建成或使用,省、州、县三级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科技馆等公共文化场馆基本实现免费开放,热贡艺术、藏戏、格萨尔、花儿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力度不断加大,黄南热贡文化生态保护区成为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公益性文化事业投入持续增加,群众性文化活动广泛开展,较好地满足了各族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二是大美青海特色文化品牌日益响亮。青海湖国际诗歌节、“三江源”国际摄影节、国际唐卡艺术与文化遗产博览会等节庆文化品牌成功打造,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世界攀岩锦标赛、国际抢渡黄河极限挑战赛及赛马会、箭术等体育赛事品牌影响扩大,昆仑文化国际论坛等学术会议成功举办,大美青海香港行、台湾行、欧洲行、日本行等文化旅游宣传推介活动广泛开展,各类对外文化交流活动愈加活跃,各地区组织各具特色、形式多样的节庆活动并积极走出去宣传推介,大美青海品牌影响力和对外知名度不断提升。三是文化产品创作生产活跃丰富。《藏羚羊》、《青藏大铁路》、《天边的情歌》、《热贡神韵》、《碧水云天金银滩》、《中国撒拉尔》、《天域天堂》等一批富有青海文化元素的文艺作品相继创作、上演,《XX省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丛书》、《河湟民族文化系列丛书》、《十世班禅佛学文集》、《藏医学经典荟萃》、《青海花儿大典》等一批珍贵民族文化典籍和研究成果相继出版,《废墟上的花朵》、《玉树花开》、《情满玉树》等反映玉树抗震救灾的文艺作品集中呈现,为全省人民提供了丰富多彩的精神食粮。四是文化体制改革深入推进。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社会资金参与的文化多元投入机制初步形成,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公共文化运行机制创新、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等有序推进,鼓励民间资本进入文化领域,民营文化企业异军突起,为全省文化事业发展增添了活力。 全省文化改革发展取得的成绩,凝结着文化战线广大干部职工的辛勤汗水。在此,我代表省委、省政府,向全省文化战线广大干部职工,向所有关心支持青海文化事业发展的各界人士,表示亲切慰问和衷心感谢。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认真学习和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六中全会以来,我们在前期深入开展的“青海特色文化和文化产业发展”调研及其成果的基础上,紧密结合青海实际深入学习贯彻六中全会精神,研究提出建设文化名省的一系列意见、规划、政策和措施,这次会后将印发相关文件。下一步,关键要统一思想,共同行动,狠抓落实,务求实效。下面,就进一步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建设文化名省,我讲三点意见。 第一,提高文化自觉,担当文化使命 文化自觉,是对文化地位作用的深刻认识、发展规律的正确把握、历史责任的主动担当。高度的文化自觉,不仅是推动文化繁荣发展的思想基础和先决条件,而且决定着一个民族、一个政党的前途命运。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专题研究文化问题,就体现了我们党高度的文化自觉。概言之,这种自觉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从历史的本质看,人类历史的演变和发展,本质上是文化的演变和发展;谁掌握了文化的方向和趋势,谁就驾驭了历史的潮流和大势。六中全会《决定》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中国共产党成立之日起,就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又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倡导者和发展者”,“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运用文化引领前进方向”,这些论述充分表明我们党在文化上的清醒和自觉。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党始终把文化建设放在党和国家全局工作的重要战略位置,带领人民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充分展现了代表先进文化发展方向的强大感召力和吸引力。正是由于对历史规律的深刻把握,我们党才面对世界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新形势,面对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新趋势,面对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新局面,继续保持清醒头脑,吹响向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进军的新号角。 ——从现实的逻辑看,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的竞争,深层次是文化的竞争;谁占据了文化发展的制高点,谁就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六中全会《决定》强调,当今世界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我国文化领域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并且用“三个更加”、“四个越来越”、“三个关系”集中阐述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重大意义,深刻分析了文化领域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应对这些挑战,事关国家文化安全,事关国家文化软实力,事关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事关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持久生命力。推进文化改革和发展,必须抓紧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正是由于对现实挑战的深刻洞察,我们党才以高度的责任感和强烈的紧迫感迎接挑战,作出一系列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关键举措。 ——从未来的定位看,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根本在于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谁引领了中华文化复兴的时代潮流,谁就能成为中华民族的杰出代表。六中全会《决定》指出,“没有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全民族精神力量的充分发挥,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然伴随着中华文化繁荣兴盛”。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文化,党的文化工作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大作用。但我们党清醒地认识到,过去先进不等于现在先进,现在先进不等于永远先进,特别是对文化这个不断发展的事物,必须永远坚持发展的眼光,始终走在文化发展的前列。 正是由于对未来趋势的深刻把握,我们党才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物质基础日益坚实的关键时刻,做出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大部署。 对青海来说,作为一个多民族、多宗教的西部欠发达省份,以高度的文化自觉推动文化名省建设,尤其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 首先,文化建设是推进青海发展的应有之义。加快建设新青海,文化建设既是重要手段,也是重要目标。当前文化产业已经日益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支撑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比如,2010年,北京、上海、广东三省市文化产业增加值分别占其gdp的12.3%、9.6%、5.6%,而我省仅为1.66%。这一方面说明我们的差距很大,另一方面说明我们的潜力也很大。如果我们把文化产业培育成为经济的支柱性产业,文化产业就必然能够为实现跨越发展带来显著效应。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方面,我省面临的形势更为紧迫。2010年,青海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为2.55吨标准煤,是全国平均水平的2.46倍,“十二五”期间我省节能减排的任务仍十分艰巨。由于文化产业以创意为源头,是一种科技含量高、资源能耗低、环境污染小、知识密集的绿色产业,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对于我省推动绿色发展将会产生显著效果。同时,文化产业作为现代服务业,还可以为增加就业、拉动内需提供广阔空间。总之,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既可以扩大总量、促进经济增长,也可以优化结构、推动产业升级。因此,我们要像重视矿产资源一样重视文化资源,像大力发展工业经济一样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使文化建设成为青海科学发展的重要动力。 其次,文化建设是提升青海形象的必然选择。近年来,我们加大宣传推介力度,大美青海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不断提升。但从大美青海形象的内涵看,目前主要还集中在自然地理之美、生态环境之美上,对历史、宗教、民族等文化方面的内涵挖掘不够、运用不够。这其中既有认识问题,也有方法问题。文化是形象的灵魂,具有持久的吸引力、凝聚力、展示力。国内外一些成功的旅游品牌,大多具有鲜明的文化特色和文化内涵。这方面,我们要做的工作还很多。比如,我省已发现文物保护点有6493个,对这些历史文化资源,我们还没有充分地挖掘,同旅游的结合也不足。再比如,近期出版的《2011中国文化品牌报告》指出,在200个中国最具影响力的文化品牌中,环湖赛以21.6亿元的身价列体育休闲旅游品牌类第十位,是西部地区唯一上榜的品牌。如何借助这一重要优势,进一步加大文化与体育的融合力度,在提升“环湖赛”体育品牌影响力的同时,进一步提升大美青海文化品牌形象,我们尚需深入研究谋划。总之,进一步提升大美青海品牌形象和内涵,要更多地从促进文化发展方面想办法,深入挖掘大美青海的人文精神、文化气派和文明底蕴,赋予大美青海更深、更广、更多的内涵,这是塑造大美青海形象的迫切要求。 再次,文化建设是造福青海各族人民的内在要求。我们常说,“虽然我们与全国比经济总量不大,但青海人民的幸福指数不能比别人低”,“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是我们最大的追求”。人民的幸福,当然包括文化需求的满足。随着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消费能力极大增强,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日趋旺盛。正如六中全会强调的,丰富精神生活越来越成为各族人民的热切愿望。国际经验表明,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时,文化消费快速启动;进入3000美元时,文化消费持续增长。2010年,我省人均gdp达到3562美元,文化消费已经进入持续增长阶段。但目前我省群众的文化消费在全国还处于较低的层次。2010年,我省城镇居民娱乐教育文化服务人均消费性支出比全国低720元,农牧民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人均消费性支出比全国低313元。同时,目前全省基层图书馆、电影院等文化设施普遍匮乏、基础条件差、历史欠账多。我们只有准确把握青海各族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的现实需求,切实加大文化惠民的力度,努力满足人们求知、求乐、求美的强烈愿望,才能让各族群众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 最后,文化建设是巩固青海民族团结的重要法宝。青海是多民族聚居、多宗教并存的地区,维护民族团结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这些年来,我们认真贯彻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加快民族地区发展、大力改善民族地区的民生,民族团结大局得到有效巩固。但也要看到,实现各民族、各宗教、各群体之间的相互尊重、相互包容,持续巩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关键在于继续加强各民族之间、各宗教之间文化的交融与交流,这对于增强各族人民对国家和中华民族的认同具有重要意义。我们要坚持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思想的侵蚀和西方价值观念的渗透,依法打击境内外敌对势力的分裂渗透破坏活动,真正实现各民族、各宗教在文化上的互相尊重、互相理解,形成共同的文化追求,凝聚共同的价值取向,增进共同的情感基因,不断夯实青海民族团结、长治久安的文化之基。 总之,保持高度的文化自觉是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历史责任,也是加快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青海的必然要求。我们要以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承担起文化建设的历史使命,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强化措施、稳步实施,坚持走科学发展之路,不断推进文化名省建设取得新进展。 第二,增强文化自信,彰显文化特色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体系和文化价值的肯定、坚持与弘扬。青海历史文化、民族文化、宗教文化和当代文化资源十分丰富,文化的地域特色十分鲜明,为中华民族多元文化的形成、发展和繁荣做出了和正在做着积极贡献。特别是在长期发展过程中,青海逐步形成了以昆仑文化为主体的多元一体文化格局。这些,是我们树立文化自信的依据所在。 ——青海是中华民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青海高原幅员辽阔,山川壮美,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和灿烂的古代文明。从地理空间看,地理环境对文化形成具有重要作用。青海是山之宗、水之源,中华民族精神高地——昆仑山横亘境内,与唐古拉山、祁连山等山脉构成了名副其实的“亚洲脊柱”;中华民族母亲河——黄河、长江发源于此,与澜沧江、黑河等形成了闻名于世的江河源头。山是骨架,水为血脉。青海的山脉水系呈扇状向北、东、南三个方向发散,延伸辐射中华大地,构成了中华民族生存繁衍和中华文明形成发展的地理空间。从人类起源看,青海高原距今三万年左右就有了古人类活动的足迹。起源于青海高原的羌人、戎人,是中国许多古老民族的先民,在不断地发展、迁徙中,形成了中华民族的早期文明。历史上的炎帝部落既是生活在青海高原古代先民羌人的祖先,又是华夏民族的结合体。历史学家顾颉刚说,“中华民族的人文的始祖炎黄首先是羌人的祖先,然后才是华夏族的祖先。”历史学家翦伯赞说,“在野蛮时代之初,分布于甘肃、青海一带的诸羌之族,亦开始新的迁徙,一批批羌人走下昆仑山,来到东方,创造了中华民族的早期文明。”小柴旦遗址、柳湾彩陶、喇家遗址以及沈那、宗日、辛店、卡约等远古文化遗迹灿若星辰般地遍布全省,无不说明青海是中华民族形成发展的重要源头之一。从文化起源看,昆仑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根母文化。昆仑山被誉为中华民族的“龙祖之脉”,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坐标”,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原始崇拜,演绎成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昆仑文化是以神话传说为内容,以人类起源为特点的文化体系。“共工怒触不周山”、“女娲炼石补天”、“西王母瑶池”、“大禹治水”等神话传说,都能在我省找到地理的印记和历史的回音。昆仑文化作为青海最具有代表性的文化,博大精深,内涵丰富,凝结着中华文化中“和谐、和平、和睦”、“天人合一”的思想,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和穿越时空的影响力,是中华民族的文脉之根、灵魂之乡,从古至今不仅对海内外中华儿女产生着巨大而深远影响,在世界文化史上也有很高的地位。 ——青海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交融地之一。青海处在祖国西北地区的核心部位,是唐蕃古道、丝绸之路南线的必经之地,自古以来就是东西方文明交流的重要地区。一是民族文化在这里交汇。青海就如同一个集散地,多个民族、多种文化在这里相遇碰撞、交流融合、扩散发展。自古至今,先后有戎、氐、羌、汉、匈奴、月氏、鲜卑、回纥、吐蕃等20多个民族在这里生活,经过千百年的融合演变,形成了现在的汉、藏、回、土、蒙古、撒拉等六个世居民族,各民族的音乐、舞蹈、建筑、医学、技艺、绘画等文化艺术交融相汇,取长补短。1300多年前唐王朝文成公主经青入藏,弘化公主同青海境内的吐谷浑和亲,留下了一段段民族团结的千古佳话,是我省民族融合、和睦相处的真实写照。今天,各民族继续发扬优良传统,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形成“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的生动局面。二是宗教文化在这里共生。青海是一个多种宗教并存的地区,多种宗教信仰在这里汇聚交融、和睦相处,本土原始宗教苯教、萨满教、道教等与外来的佛教等宗教文化交流碰撞、相互融合吸收,并在藏传佛教后弘期发挥了重要作用。儒家学说、藏传佛教、汉传佛教、伊斯兰教、道教等多种宗教最终都扎根在青海大地,和谐并存,共同发展。在XX市,藏传佛教圣地塔尔寺、伊斯兰教东关清真大寺都闻名中外,一个城市里不同宗教及其具有影响的著名寺院和谐相处,这种现象在世界上都十分罕见。西宁北禅寺集“儒释道”为一体,贵德文昌庙中汉传佛教、藏传佛教、道教共存共生,这些都是青海多宗教和谐发展的例证,丰富了青海文化的内涵。三是传统文化在这里延续。“青海长云暗雪山”、“黄河之水天上来”等都是我们耳熟能详的诗句,唐代一批边塞诗人正是以青海的高山大川、草原大漠为背景,以战争与和平为题材,激情迸发、才华四溢,创作出一系列不朽的诗篇。自古以来,我们美丽的青海就如同一个大舞台,各种文化在这里纷纷登台、争奇斗艳,逐步演绎形成河湟文化、三江源文化、柴达木文化、吐谷浑文化、格萨尔文化、热贡文化等文化形态,并衍生出“花儿”、“安召”、“轮子秋”、藏族舞蹈、藏族民歌“拉伊”、回族撒拉族宴席曲等别具一格、多姿多彩的文化形式和艺术风格。其中,史诗《格萨尔》是世界上最长的史诗之一,是世界口承文化研究的活化石;土族的“纳顿节”被称为世界上历时最长的狂欢节;同仁的“六月会”至今已延续500多年。在河湟地区,耕读传家的农耕文明气息至今依旧十分浓厚。近年,青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贵德农民诗人张荫西和民和土族诗人李宜晴等人的古体诗集,就是这种耕读文化的例证。我们有可以与宁夏西夏王陵媲美的都兰热水古墓,还有丹噶尔古城、伏俟古城、石堡城以及柳湾遗址、三角城遗址、瞿昙寺等文物古迹,都从不同侧面反映出青海传统文化的丰富多彩。四是现代文化在这里绽放。近代以来,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之后,青海各族人民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同时,不断推陈出新,为传统文化注入了现代元素,青海文化内容进一步丰富,活力进一步增强。比如,热贡艺术、湟源排灯、土族盘绣等都体现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完美结合,突出体现了青海的地域和民族特色,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作。青海贤孝、平弦、藏戏等传统戏曲剧,经过现代艺术形式和科学手段的提升改造,也重现活力。藏毯、中藏药、民族服饰等创造性地引进现代工业的理念,焕发出勃勃的生机,实现了经济效益与文化效益的双赢。昆仑玉被2008年北京奥运会采用为奖牌用玉,知名度大大提升,昆仑玉产业迅速发展。近现代以来,在青海这片热土上,涌现了王洛宾、昌耀、朱乃正、李文实、方之南、郭世清、根敦琼佩等一大批在国内外有重要影响的文化名人以及夏吾才让等上百位非物质文化代表性传承人,《在那遥远的地方》、《金瓶似的小山》、《中国藏族文化艺术彩绘大观》等作品声名远扬。进入新世纪以来,《青溜溜的青海》、《藏羚羊》等诸多富有青海文化元素的文艺作品相继诞生,青海正迎来一个文化繁荣发展的崭新时期。总之,青海以昆仑文化为主体的多元一体文化格局,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中华文化的丰富发展做出了独特贡献。 ——青海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展现地之一。团结统 一、独立自主、爱好和平、自强不息是中华文化传统和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核。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始终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青海各族人民继承中华文化的优良传统,弘扬中华民族伟大精神,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时期,不断塑造了紧扣时代脉搏、反映时代精神、具有鲜明青海特点的精神品格。在革命战争年代,红军在果洛州XX县区子达木沟口岩石上留下了“响应北上抗日反蒋斗争”的标语;西路军将士在祁XX县区浴血奋战,为中国革命作出了巨大牺牲,表现出坚持革命、不畏艰险的英雄主义气概和为党为人民英勇献身的精神。新中国成立之初,老一代革命人和创业者在青藏公路建设和柴达木开发的进程中,形成了“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勇于创新、团结奋斗、科学务实”的柴达木精神。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聚集到我省的金银滩,在极为恶劣的环境下,成功研制我国第一颗原子弹和第一颗氢弹,打破了帝国主义的“核讹诈”,锻造了“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攀登”的“两弹一星”精神。改革开放以来,青海各族儿女再次铸就了“挑战极限、勇创一流”的青藏铁路精神、“五个特别”的青藏高原精神、自信开放创新的青海意识和“人一之、我十之”的实干精神,展示了“大爱同心、坚韧不拔、挑战极限、感恩奋进”的玉树抗震救灾精神。这些,都是中华民族精神在青海高原的具体展现,是青海各族人民追求发展进步强烈愿望的生动写照,是当代中国先进文化和时代精神的集中体现,不仅是青海各族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也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已成为当代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青海人民创造了蜚声中外的灿烂文化,拥有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我们完全具备建设文化名省的良好基础和先决条件。十 八、十九世纪的俄国,在经济极为落后的情况下,创造了非常灿烂甚至超越当时西方国家的文学、音乐方面的成就,涌现出了普希金、托尔斯泰、柴科夫斯基等一大批耀眼的文化巨匠,这充分说明社会经济的落后并不一定必然导致文化发展的落后。因此,我们决不能妄自菲薄,要满怀信心和豪情,坚持自信开放创新的青海意识,抢抓机遇,迎难而上,开拓创新,锐意进取,大力发展青海特色文化,把文化资源的潜在优势转化为文化发展的现实优势,力争在文化领域异军突起,实现青海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使其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 第三,实现文化自强,建设文化名省 文化自强,既是一个民族、国家和地区增强文化软实力,扩大文化影响力,提升文化竞争力的必由之路,也是文化自觉、文化自信的最终目的。实现文化自强、建设文化名省,不仅要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文化自觉,还要注重和把握工作方法。我们党在长期的文化发展实践中始终坚持一个根本方法,就是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推动文化工作。毛泽东同志提出要坚持“百花齐放”和“百家争鸣”方针;邓小平同志提出要坚持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两手抓;江泽民同志提出要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胡锦涛同志提出要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同发展。党的领导同志抓文化的战略思维启示我们,抓文化必须坚持唯物论的思想、辩证法的思维和“两手抓”的思路。现在,中央和省委关于文化建设的大政方针已定,在推进落实的过程中,我们尤其要注重方法,处理好“五个关系”。 一要正确处理“魂”与“体”的关系。六中全会《决定》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这一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党和国家事业中居于灵魂位置,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具有精髓意义,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中起着决定方向的关键性作用。当代中国文化的“魂”,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文化的“体”,包括国民教育体系、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文化产业体系以及各种形式的文化产品和服务等;“魂”和“体”相互依存,相辅相成。我省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多宗教并存、多元文化共生的省份,文化建设面临的形势更复杂、存在的问题更敏感、肩负的任务更艰巨,我们必须始终把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作为一条红线贯穿于文化名省建设的全过程和方方面面。为此,要着眼于真学真懂真信真用,坚持不懈地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要着眼于最大限度团结和凝聚各族人民,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形势政策教育、国情省情教育、革命传统教育、改革开放教育、国防教育,坚定广大干部群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和信念。青海各族人民有着光荣的爱国主义和民族团结的优良传统,涌现出以十世班禅大师、喜饶嘉措老人等为代表的无数爱国团结模范;伟大的玉树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进一步彰显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祖国大家庭的温暖。这些,是我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宝贵资源,要很好地加以运用。要着眼于激发爱国情怀和创新热情,大力宣传玉树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展现出的中国精神、中国力量,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开放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进一步增进各族人民对伟大祖国和中华民族的认同。要突出抓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创建活动,通过争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县、乡、村、社区等形式,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要着眼于培育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良好风尚,大力宣传“感动青海人物”、“西宁好人”等道德模范的先进事迹,广泛开展向索南东智、格志、何敏、段磊、邵秀景等典型学习的活动,深入推进文明城镇、文明社区、文明家庭创建活动,引导人民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是虚无飘缈的,而是实实在在存在于我们的工作生活当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润物细无声、长期潜移默化的过程。要紧密结合实际,不断创新形式、丰富载体、完善机制,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地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全省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过程,贯穿于推动“四个发展”、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青海各领域,体现在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各方面,使之真正成为全省各级党员干部和各族人民群众的普遍共识和自觉行动。 二要正确处理“教”与“乐”的关系。文化既能愉悦人的心灵、丰富人的知识,又可陶冶人的情操、涵养人的品德;既有社会教化、引领风尚——“教”的功能,又有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乐”的作用。“教”也好,“乐”也好,最终都要通过文化产品来实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把“教”与“乐”有机地结合起来,真正发挥“寓教于乐”的作用,是我省文化产品创作中亟需解决的重大问题。近年来,我省十分重视对文化产品创作生产的思想引导,全省文化创作生产领域呈现出积极和谐、开拓创新、繁荣发展的喜人景象。但也要清醒地看到,当前,无论在青海还是全国,文化产品创作生产领域存在着腐朽文化沉渣泛起、文化产品生产主体自律意识薄弱、政府和行业市场监管不力等不容忽视的问题。因此,在建设文化名省、推进青海文化繁荣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全面贯彻“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坚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有机统一,加强对文化产品创作生产的思想引导,努力为各族群众提供更好更多的精神食粮。要坚持正确创作方向。坚持“褒扬真善美,贬斥假丑恶”的根本标准,多创作弘扬主旋律、宣传新青海的文化产品,多创作讴歌改革开放、服务“四个发展”的文化产品,多创作热爱伟大祖国、维护民族团结的文化产品,多创作保护自然生态、建设绿色家园的文化产品,多创作热爱美好生活、促进社会和谐的文化产品。要繁荣哲学社会科学。当前,我省正处于全面实施“十二五”规划、加快建设新青海的关键时期。这种大的时代背景,既为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提供了广阔舞台和用武之地,也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广大人文科学研究工作者要牢记使命、勇于承担,静下心来、潜心钻研,注重对事关我省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重大理论和实践研究,努力多出精品力作,切实发挥好哲学社会科学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资政育人、服务社会的重要作用。要推出更多优秀文艺作品。把创新作为一种信念、一种追求,对青海丰富的文化资源和优秀的文化成果进行创造性地挖掘和利用,提高创意含量和竞争优势。全省广大文艺创作者要从火热的生产生活实践中汲取素材、提炼主题,创作出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相统 一、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文艺作品。在文艺作品创作中,特别要注重增强道德感化作用,而不能单纯追求商业娱乐;特别要注重强化风尚引领作用,而不能一味迎合低级趣味;特别要注重思想内涵的丰富,而不能仅靠华丽外表的包装;特别要注重社会效益,而不能只看重经济效益。要发展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我省虽然人口少,但网民比例大,加强对网络的舆论引导和动态监管,是全省文化健康发展的迫切任务。我们要按照“积极利用、科学发展、依法管理、确保安全”的方针,切实加强网上思想文化阵地建设,使网络成为宣传党的政策方针、密切党群联系,弘扬先进文化、丰富精神生活的重要平台和有效载体。 三要正确处理“政”与“企”的关系。文化作为一个特殊的领域,既有文化自身的发展规律,也有经济发展的规律,既包含公益性的文化事业,也包含经营性的文化产业。在建设文化名省过程中,遵循文化自身发展规律,要求党委政府发挥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作用,着力推进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适应市场经济运行规律,要求企业发挥在文化经济发展中的主体作用,全力推进经营性文化产业发展。政府主导和企业主体,二者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缺一不可。一方面,发挥政府主导作用,要求各级领导决不能推卸政治责任,要重视文化建设、研究文化工作、发展文化事业。各级党委政府要紧密结合自身实际,研究破解制约本地区文化发展的突出问题,重点推进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保障各族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要结合正在开展的民生指标创先体系建设,构筑覆盖城乡的文化公共服务体系,按照公益性、基础性、均等性、便利性的原则,推动公共文化资源向基层倾斜,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力争使我省公共服务文化民生指标走在西部前列。要鼓励引导对口援青省市对帮扶地区、我省东西部地区对青南地区、城市对农牧区的文化扶贫力度,优先安排涉及群众切身利益和关系国家文化安全的建设项目。要采取政府采购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等方式,依托我省丰富的文化资源,开展生动活泼、健康向上的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城乡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各地在调整行政区划、进行城镇改造、建设新农村新牧区时,要预留文化发展空间,坚持建管用并重,发挥好公共文化基础设施作用,完善公共服务职能。另一方面,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就是要引导支持企业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积极进入文化市场、投资文化项目、发展文化产业。青海是文化发展的“后发之地”,与中东部发达省份比,起点低、底子薄、欠账多、差距大,文化市场主体缺乏,特别是有影响的文化产业集团更少,这已成为制约我省文化产业发展的“瓶颈”。为此,我们必须遵循文化市场发展规律,充分调动企业参与文化产业发展、文化名省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进一步培育壮大文化市场企业主体。要依托青海得天独厚的文化资源禀赋,通过“放水养鱼”、“扶上马、送一程”的办法,既要扶持发展一大批文化中小企业、文化大院、文化中心户和文化能人,又要下大力气尽快培育一些大型文化企业集团;同时,要加大“大美青海”文化品牌对外宣传推介力度,改革和完善我省文化投融资体制,加强服务型文化园区建设,通过“筑巢引凤”、“引进来、走出去”的办法,吸引更多实力雄厚的大企业、大集团开拓青海文化市场。前不久,投资8个亿的中国青海民族文化音乐城在海北开工建设,就是将我省独特的高原民族音乐文化和外部企业雄厚的资金技术实力有效对接,打造青海高级别的“文化航母”。还有黄南坎布拉风景区、海南贵德古城和黄河文化旅游度假区的开发建设,都是我省文化优势和外来企业合作建设的典型。当前,我省文化产业发展正处于起步阶段,这些好的做法,应该给予肯定,值得借鉴推广。 四要正确处理“管”与“放”的关系。六中全会《决定》指出,“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点明了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方法,就是要处理好“管”和“放”的关系。“管”,就是要把文化有效管起来,不能放任自流;“放”,就是要让文化迸发出活力,不能死气沉沉;“管”和“放”,目的都是为了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处理好“管”和“放”的关系,必须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加快构建有利于文化繁荣发展的体制机制。为此,一方面,要牢牢把握正确方向,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管理、行业自律、社会监督、企业单位依法运营管理的文化管理体制。要认真贯彻文化名省建设《意见》和文化改革发展政策措施《意见》,加大财政、税收、金融、市场准入、土地、人才等方面的政策支持力度,设立并用好文化产业发展专项基金,加快地方性文化立法进程,加快推进我省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健全完善文化市场综合执法体制机制,为文化改革发展营造良好的政策和法制环境。新闻舆论导向是文化方向的重要方面,必须给予高度重视。要加强和改进新闻舆论工作,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整合各类宣传资源,构建有效的舆论引导格局,加强对重大突发事件和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引导,加强和改进舆论监督,始终牢牢把握新闻舆论的正确方向。另一方面,要发挥市场在文化资源配置中的积极作用,建立健全富有活力的文化产品生产经营机制。要深化经营性文化单位改革和文化事业单位改革,以组建演艺集团公司为平台,进一步探索形成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要求、体现文化企业特点的资产组织形式和经营管理模式;着力抓好非时政类报刊社体制改革、党报党刊管理运行机制改革、重点新闻网站改革、有线广电网络整合、广播电视两台合并、影视剧制播分离等方面的改革,促进文化产品和要素合理流动。要把培育市场环境作为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的关键因素来抓,组织实施文化市场建设工程,加快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 五要正确处理“多”与“精”的关系。六中全会《决定》指出,基层文化人才队伍是文化改革发展的基础力量,高层次的领军人物和专业文化工作者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中坚力量,这对加强文化人才队伍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目前,青海基层文化人才队伍数量不足,文化领军人物和专业人才较为匮乏。我们要不断创新思路、强化举措,既要在壮大基层文化人才队伍上下功夫,又要在造就高层次领军人物和高素质文化人才上下功夫,努力走一条具有青海特色的文化人才队伍建设之路。在壮大基层文化人才队伍方面,要鼓励支持各类民间文化团体发展,评选民间文化技艺大师,培养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传承人才,创造壮大基层人才队伍的成长条件;健全完善人才教育和培训、人才选拔和使用、人才管理和评价机制,形成基层人才成长的良好环境;制定实施基层文化人才队伍建设规划,配好乡镇、街道文化工作专职人员,壮大文化志愿者队伍,建立起一支立足基层、服务基层、奉献基层的专兼结合的基层文化工作队伍。近年来,XX县区在全力打造“八瓣莲花”文化品牌和XX县区在建设唐卡创作生产基地的过程中,通过人员技能培训、产品定向采购、重奖文化创意,发展了一批文化村、文化街、文化户、文化传承人,让很多“庄稼人”吃上了“文化饭”,培养了一大批基层民间文化从业者。他们的作法,值得学习和推广。在造就高层次文化人才队伍方面,要按照“队伍出精英、文化出精品、工作出精神”的要求,重点培养造就一批在全国乃至世界有重要影响的青海文化名人和文化大师,一批理论、新闻、出版、文艺等专业领域的领军人物,一批掌握现代传媒技术的高级专业人才,一批懂经营善管理的复合型人才。特别要针对我省文化领军人才匮乏、吸引高端人才优势不明显的实际,注重做好“引才引智”工作,树立“不求所有,但求所用;不求所在,但求所为”的观念,坚持人才刚性流动与柔性流动相结合,引进人才和引进智力并重,采取有效措施,促进人才合理流动,努力打造青海“文化人才小高地”。同时,要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和作风建设,引导广大文化工作者特别是高层次人才增强社会责任感,努力追求德艺双馨。 这里,我还要特别强调的是,提高文化自觉,增强文化自信,实现文化自强,最重要的是要加强和改进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各级领导干部要切实把思想和认识统一到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自觉把文化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把青海特色文化发展纳入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认真履行把握文化建设正确方向的政治责任、统揽文化发展大局的领导责任、凝聚促进文化繁荣各方力量的组织责任,举全省之力推动我省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高文化自觉,增强文化自信,实现文化自强,最根本的是要依靠人民群众。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中华民族五千年辉煌灿烂文化的书写者,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最深厚的力量源泉。在建设文化名省的过程中,我们必须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自觉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坚持文化发展为了人民、文化发展依靠人民、文化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切实把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引导好、保护好、发挥好,使我省的文化发展始终保持旺盛生机和蓬勃活力。针对我省信教群众多的实际,还要引导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充分发挥在促进文化繁荣发展、建设文化名省中的积极作用。提高文化自觉,增强文化自信,实现文化自强,最关键的是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各地各部门要进一步理清本地区本部门文化改革发展的思路,进一步找准自己在全省“一核三带四区”文化发展格局中的定位,制定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具体实施意见,明确工作目标,提出具体要求,有计划分步骤有重点地组织实施。要紧密结合本地区本部门实际,因地制宜,突出特色,-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省委书记 全省 文化 改革 发展 大会 讲话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xrp****65】。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xrp****65】,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xrp****65】。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xrp****65】,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