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课 斑羚飞渡.doc
《第27课 斑羚飞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27课 斑羚飞渡.doc(6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第二十七课 斑羚飞渡 【教学任务】 学 习 目 标 1.了解故事情节,研读精彩片段; 2. 体会本文详略得当的叙述与具体生动的描写。 3. 感悟斑羚在危急关头勇于自我牺牲的精神;思考“人与动物”的关系,树立动物保护意识。 重点 感悟斑羚在危急关头勇于自我牺牲的精神;思考“人与动物”的关系,树立动物保护意识。 难点 理解人和动物的关系,激发学生关爱动物的情感,增强保护动物的责任感。 课时 两课时 课型 教读课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问题最佳 解决方案 自主学习 用多媒体或小黑板出示以下练习: 1.给下列加点字注意 肌腱( )逞能( )恍惚( ) 甜腻( )娴熟( )对峙( ) 湛蓝( )悲怆( ) 进退维谷( ) 一尘不染( ) 略胜一筹( ) 眼花缭乱( ) 参差不齐( ) 迥然不同( ) 2.选词填空。 (1)过了一会儿,斑羚群渐渐( )下来,…… A.平静 B.安静 C.沉静 (2)随着头羊的那声吼叫,整个斑羚群( )分成两拨,…… A.立即 B.急速 C.迅速 (3)(头羊)本来站在年轻斑羚那拨里,……咩了一声,迈着( )的步伐走到老年斑羚那一拨去了。 A.沉重 B.欢快 C.沉稳 1.部分学生到黑板上做题,其他学生在练习本上做。 2.学生小组内交流答案,互相纠错。 3.学生到黑板批改。 4.学生把纠错后的内容书写巩固。 参考作案: 1.jiàn chěng huǎng hū nì xián zhì zhàn chuàng wéi rǎn chóu liáo cēn cī jiǒng 3.(1)B (2)C (3)A 明确任务 导入新课: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1999年10月3日,贵州省马岭风景区发生了一起缆车坠落事故,事故使35人死伤,其中14人死亡,令人惊异的是,在缆车坠落的一刹那,潘天粼夫妇不约而同的使劲将年仅2岁半的儿子高高举起。结果,这名叫潘子灏的孩子只是嘴唇受了点轻伤,而他的双亲却永远离开了人世。 教师:配乐介绍潘天粼夫妇的事迹。 学生:谈听故事后的感受 学生:讨论并认定本课学习目标。 合作探究 一、简介斑羚 斑羚又名青羊、山羊 分布在东北、华北、西北、华南等地 国家二级保护动 体大如山羊,但无胡须 体长110-130厘米左右 重40-50千克。雌雄均 具黑色短直的脚,长15-20厘米。生活在山地 森林中,单独或成小群生活。多在清晨和黄昏活动,极善于在悬崖峭 壁上跳跃、攀登,视觉、听觉很敏锐,角可以入药,有清热、解毒等作用,所以常被人捕杀。 二、整体感知 朗读课文,思考下面的问题: 1.本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提示:结合以下问题,串成一段话回答) (1)斑羚为什么飞渡? (2)斑羚用什么方法飞渡? (3)斑羚飞渡结果怎样? 2.结合课文讨论一下文章可以分为几个部分? 3.在整个故事中,什么地方最让你感动?为什么感动?。 要求:采用句式“最让我感动的句子是 ,因为此句 (或因为我从这句话中看到了 )” 教师:简介斑羚 学生:了解斑羚相关知识 学生:朗读课文并概括思考题答案。 参考答案: (1)陷入绝境 兵分两路 (2)悬崖飞渡 结对飞渡 (3)种群延续 以老救小 本文讲述了一群陷入绝境的斑羚为了获得种群的延续而采用兵分两路,用结对飞渡的方式跃过伤心崖的故事,它们以老斑羚的牺牲换取了小斑羚的新生。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既全面又简洁的概括课文内容。 2. 全文可分为四个部分: 一、身陷绝境(1、2段) 二、峰回路转(3——8段) 三、斑羚飞渡(9——15段) 四、走向彩虹(16、17段) 3.学生:从文中找到相关的语段,在书上作记号,自由朗读揣摩,然后在班级交流 明确:学生可能找到的句子有: (1)老斑羚就像燃料已烧完了的火箭残壳,自动脱离宇宙飞船,不,比火箭残壳更悲惨,在半大斑羚的猛力踢蹬下,它像只突然断翅的鸟笔直坠落下去。 (2)每一只年轻斑羚的成功飞渡,都意味着有一只老年斑羚摔得粉身碎骨。 (3)但让我震惊的是,从头到尾没有一只老斑羚调换位置。 (4)我没有想到,在面临种族灭绝的关键时刻,斑羚群竟然能想出牺牲一半挽救另一半的办法来赢得种族的生存机会。我更没有想到,老斑羚们会那么从容地走向死亡。 (5)只见它迈着坚定的步伐,走向那道绚丽的彩虹。弯弯的彩虹一头连着伤心崖,一头连着对岸的山峰,像一座美丽的桥。 板书设计 身陷绝境(1、2段) 斑羚飞渡 峰回路转(3——8段) 斑羚飞渡(9——15段) 走向彩虹(16、17段) 教后反思 第二课时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问题最佳 解决方案 自主学习 研读赏析 1.文中详细描述了第一队斑羚试跳成功的全过程,试用自己的话加以复述。 (提示:记住主要内容,把握重点,抓住主要动词) 2.欣赏斑羚飞渡情景,揣摩下列加点词的作用。 一老一少走到伤心崖,后退了几步,突然,半大的斑羚朝前飞奔起来,差不多同时,老斑羚也扬蹄快速起跑,半大的斑羚跑到悬崖边缘,纵身一跃,朝山涧对面跳去;老斑羚紧跟在半大斑羚后面,头一勾,也从悬崖上蹿跃出去;这一老一少跳跃的时间稍分先后,跳跃的幅度也略有差异,半大斑羚角度稍偏高些,老斑羚角度稍偏低些,等于是一前一后,一高一低。……半大斑羚的四只蹄子在老斑羚宽阔结实的背上猛蹬了一下,就像踏在一块跳板上,它在空中再度起跳,下坠的身体也再度升高,轻巧地落在对面山峰上,而老斑羚则笔直坠落山崖。 3.从这群斑羚身上,我们看到斑羚具有什么样的精神? 4. 镰刀头羊是这场飞渡的组织者,文中重点写了它的哪些表现?谈谈你对镰刀头羊的印象。 5.找出文中有关彩虹描写的句子,阅读体味:课文中多次写到彩虹,有什么作用? 学生:复述课文内容 学生:点评学生复述的优点及不足,进一步补充。 学生:总结复述方法。 学生:小组内交流加点词的作用。 学生:小组代表展示交流结果 (设计此环节的目的是引导学生品析文章词运用的准确,对于加点词语作用的回答,答案不必强调一致,言之有理即可。) 3.团结合作,舍己为人, 自我牺牲,视死如归 4. 文章重点写了它的三次“咩”声。 (1)第一次,当发现斑羚们陷入绝境时,悲哀地咩了数声,这是无能为力的表示; (2)第二次,在一头母斑羚恍惚地走进斑斓的光带时,发出吼叫,召回母斑羚,同时告诉斑羚群,它已经想出自救的方法,并迅速指挥实施; (3)第三次,老年斑羚与年轻斑羚两队数量悬殊时,它悲怆地轻咩一声,这表示为了让了让更年轻的生命获救,只能牺牲正当盛年的包括自己在内的同类了,这叫声既是一声忧伤的叹息,也是召唤补充注定死亡队伍的命令。 镰刀头羊的形象:富于智慧,有决断力,遇事镇定,临难从容。勇于自我牺牲,视死如归。 5. 文中写彩虹的地方主要有三处: 一是斑羚身陷绝境时彩虹出现; 二是斑羚飞渡时彩虹相映; 三是头羊走向"那道绚丽的彩虹"。 结合上下文语境细心推敲体会,不难发现彩虹的作用主要有三: 一是渲染一种神秘色彩,并推动情节发展,头羊之所以想出飞渡的办法,或许就是受了彩虹的神秘启示; 二是烘托飞渡的气势.渲染了飞渡的悲壮美; 三是渲染头羊自我牺牲的崇高之美。 拓展迁移 阅读下面的资料,与这一群斑羚相比,你有什么想说吗? 1994年12月8日,新疆克拉玛依友谊馆的舞台失火,有关部门的领导和学生以及老师当时正在一个大礼堂里开会……紧要关头,有人大叫一声:“大家都坐下,不要动!让领导同志先走”,而这些领导同志还真的先走了……这场震惊中外的克拉玛依大火,带走了288名中小学生和37名老师,而领导无一人受伤。 教师:引导学生明白,为了种族的生存,斑羚能够临危不乱、团结协作、视死如归。作为人类的我们,面对生命,应该怎样做才能让生命显得更有价值、更有意义。 总结反思 沈石溪曾说过:“动物小说折射的是人类社会。动物所拥有的独特的生存方式和生存哲学,应该引起同样具有生物属性的人类的思考和借鉴。” 1.斑羚飞渡这一悲剧是谁造成的? 2.在这篇文章中,人充当的是什么角色?怎么评价这种角色? 3.我们应当在斑羚身上学到什么? 1.人 2.充当的是自然的侵害者和掠夺者,是一种不光彩的角色。人类自诩是高等动物,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主宰。人类拥有强劲的思维能力,拥用先进的科技手段,可以“征服自然,改造自然。”对于和自己一起生活在这个星球上的其他物种,则是轻视它们,任意屠杀它们,人类的行径已经导致许多物种的灭绝。 3.学习斑羚那种宁死不屈的意志,那种临危不乱的勇气,那种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那种视死如归的高尚品质。 布置作业 1.写一则关于保护动物、珍爱动物的公益广告。 2.动物是人类的朋友。试给狩猎队的叔叔写几句话,谈谈你对这件事的看法。 板书设计 老斑羚 蹿跃 低后 坠落 从容镇定 舍己为人 小斑羚 跃跳 高前 起跳 升高 教后反思-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27课 斑羚飞渡 27 斑羚 飞渡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pc****0】。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pc****0】,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pc****0】。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pc****0】,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