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纬网知识点.doc
《经纬网知识点.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纬网知识点.doc(9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知识点1:经线、经度及东西经度与东西半球的划分 (1)经线 ①连接南北两极点的线,皆为半圆且长度相等 ②指示南北方向 ③在经线上纬度相差1゜,距离相差 111 km。 ④特殊经线:0゜经线,经度的起点,本初子午线 180゜经线,经度的终点,国际上规定的日界线 20゜W与160゜E经线, 东西 半球的分界线 (2)经度 ①以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的那条经线,定为0゜经线(本初子午线),向东西各划180゜,东西经180゜重合,称为180゜经线 ②经度的表示:0゜与180゜不标注东西经,其他经线一律标注东西。如:东经120゜或120゜E;西经80゜或80゜W。 (3)东西经度及东西半球的判定 判定的基本方法:顺着地球自转的方向,度数增大为 东 经度(如图甲中阴影部分为东经度,),度数减少为 西 经度(非阴影部分为西经度)。 西半球 东半球 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由20゜W 160゜E;由160゜ 20゜W 图乙中阴影部分为 东 半球,非阴影部分为西半球。 知识点2:纬线与纬度及高、中、低纬和地球上五带的划分 (1)纬线 ①与经线垂直的线,自呈圆圈,周长不等,赤道最长 ②指示 东西 方向 ③赤道上经度相差1゜,距离相差11l km ④特殊纬度:0゜纬线,南北半球分界线; 30゜S(N)与60゜S(N),分别为低纬与中纬,中纬与高纬界线; 23゜26′S(N)与66゜34′S(N),分别为 热带 与 温带 、温带与寒带分界线。 (2)纬线 ①从赤道向南北各划 90 ,分别为南北纬(北逆南顺); ②向北纬度数增加为北纬,减少为南纬; ③表示:0゜不标注南北纬,其他一律标注南北纬。 如:北纬60゜或60゜N;南纬45゜或45゜S等。 如左图中A、B所在的纬度都为南纬,A属于低纬度、 东半球、热带。B属于高纬度、西半球、寒带。 注意:已知经纬度写地理坐标时,经度在前,纬度在后,括号括起来,逗号分开。 如(160゜E,30゜N) 知识点3:三类经纬网的比较 利用经纬网可以准确地确定地表任何一点的地理坐标。由于地球上的经线和纬线都是弧线,将它转绘在地图上的投影方法不同,就出现了多种形式的经纬网。下面分析三类典型的经纬网图的判读方法。 第一类:网格状经纬网图 该类图中的经线和纬线直交(或斜交)成网格,如图。 判读时应注意以下规律: (1)经线和纬线:图中横线(或弧线)代表 纬线 ,竖线代表 经线 。 (2)度数的判定:在同一幅经纬网图中,相邻两条经(纬)线之间的度数间隔一般都是相等的。一般判读经、纬度的方法是:根据纬度数由南向北增大的为北纬度,由北向南增大的为南纬度;根据经度数由东向西增大的为西经度,由西向东增大的为东经度。 如图甲纬度间隔为20゜,经度间隔为20゜。由此我们可以确定各点的地理位置: 如图甲,A点为东经20゜、北纬20゜;B点为西经20゜、南纬30゜。 1、在下面的ABCD四幅图中,哪一幅的p点位置同时符合在东半球,在北半球,属于低纬地区,在我国境内四个条件( ) 2、下列四地所代表的实地面积最大的是( ) 3、 4、 A的地理坐标( , ) B的地理坐标( , ) A在 带(五带) B在 带(五带) A的地理坐标( , ) B的地理坐标( , ) A在 (东、西)半球 B在 (东、西)半球 5、读某局部经纬网图,有关图中各点之间的最短距离的说法,错误的是( ) A.①到③的最短航线方向是先向东北再向东南 B.①到③的最短距离是555千米 C.②到④的最短航线方向是正南 D.②到④的最短距离是555千米 第二类:极地经纬网图 (1)经线和纬线:在极地经纬网图上以极点为圆心, 纬线 为同心圆, 经线 是由极点向四周放射出的一条直线。如图3—1—10。 (2)极点的判读方法有以下几点: ①根据圆心处的字标 在极地中心处标注“南”或“S”,为南极极地图;如标注“北”或“N”,即北极极地图。 ②根据地球自转方向 极地图旁侧画着地球自转方向的箭头,由于地球自转方向是由西向东转动的,在北极上空看,是逆时针方向旋转;南极上空相反。由图可见,图中标注的地球自转方向为逆时针方向,可判定它是北极极地图。 ③根据图中标注的经度数 在极地图上,既未标注南极或北极,也没有画自转方向,但标注着经度数以及东经西经。判断方法:根据东经度沿地球自转方向增大、西经度减小的规律,画出地球自转方向,从而判断南北极圈。 第三类:侧面投影图 此类投影的经纬网又可分为侧面正投影和斜投影。 正投影图纬线为平行直线,经线为以中央经线为对称轴的弧线,但中央经线为直线。 斜投影图中大部分经线和纬线为弧线。在该类图中判读南、北纬度或东、西经度应结合地球自转及特殊经线和纬线来确定。 1、极地为中心的经纬网图的判读,读右图,完成下列习题 (1)用箭头在图中标出地球的自转方向; (2)填注图中每条经线和纬线的度数; (3)写出图中A、B两点的经纬度。 A. 、 ; B. 、 。 2、如下图中,图甲中A位于B的正北方,位于C的东北方;图乙中A位于C的东北方,位于B的西北方;图丙中A位于C的西北方,位于B的西北方。 3、读以极点为中心的经纬网图3一l一32,填答下列各题。 (1)写出甲、乙、丙的地理坐标:甲 ,乙 ,丙 。 (2)从东西半球看:甲位于 半球,乙位于 半球,丙位于 半球。 (3)甲位于乙的 方向,丙位于乙的 方向。 4、下图中A在B的方向排序正确的是 A、西北、东北、西南、西北 B、西北、西北、西南、东北 C、西南、东北、西北、西北 D、东北、西北、西北、西南 5、下图中的四幅图中,甲地在乙地西北,丙地在丁地东南的是( ) 6、写出图中A、B、C各点的地理坐标 A:_____; B:______; C:_____。 7、 A的地理坐标( , ) B的地理坐标( , ) A在B的 方向 8、根据图中经纬网所示内容,回答问题。 (1)写出A、B、C、D四点的地理坐标: A B C D (2)A、B、C三点位于 半球(东、西),D点位于 半球(南、北) (3)A点在C点的 方,C点在D点的 方。 9、读下图,完成有关问题: ⑴图中A点的经纬度是 。 ⑵B点在东、西半球中的 半球,B点所在的大洲或大洋是 。 ⑶飞机由C点经B点到A点,飞机的飞行方向是 ⑷若某人从C点出发,向东后转向南再转向西最后转向北各旅行200千米,终点位于出发点的什么方向? 10、⑴A点的经度是____,纬度是____。 ⑵图中①、②、③、④四地中,位于西半球的 是____地,有阳光直射的是____地。 ⑶按照地球上五带的划分,①地属于____带, ②地属于____带。 ⑷ 判断:③地在④地的____方向, ②地在④地的____方向。 11、读“两极地区示意图”,回答(1)~(2)题。 (1)我国一艘科学考察船从长城站附近海域出发,沿地球的自转方向绕南极洲航行一周,经过 大洋的先后顺序是 A.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 B.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 C.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 D.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 (2).黄河站位于长城站的 A.西北方向 B.西南方向 C.东北方向 D.东南方向 12、下列四点中,同时符合下述四个条件的点是: ①西半球 ②北半球 ③副热带高气压带 ④太平洋 A.d B.c C.b D.a 13、读经纬网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经纬网表示的范围是 (南、北)半球, (东、西)半球。 (2)图中B点的地理坐标是 (3)B点位于A 方向。 14、下图是地球经纬网示意图。读图判断1—2题。 (1).图中各点位于北半球、西半球的是( ) A、③④ B、①② C、⑤⑥ D、③⑦ (2).图中④点位于⑧点的 ( ) A、东北方向 B、西北方向 C、东南方向 D、西南方向 15、 标出其余经线的度数 16、 看图填空 (1)在下图中,标出各经度的东经、西经、南纬、北纬的符号。 图中A点的位置是经度_______纬度________。 B点的位置是,经度________,纬度________。 A点在东西半球的________半球,在南北半球的________半球。 B点在东西半球的________半球。 (2)根据下面C、D两点的经纬度,在右图中标出它们的位置。 C:西经40°、南纬20° D:东经60°北纬40° 17、 (1)写出A、B两点的经纬度(地理坐标)。 A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 (2)A位于B的_______方向。A、B均位于五带中的________带。 (3)点C、D都在赤道上,C位于D的_______ 方向。根据地球自转规律可以判断C、D中先看到太阳升 起的是______ 。 (4)由图可看出,A、B、C、D都在 (东、西)______半球-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经纬网 知识点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仙人****88】。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仙人****88】,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仙人****88】。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仙人****88】,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