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宁文艺批评的辩证意蕴及其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启示意义——学习列宁对托尔斯泰批评的六篇文章.pdf
《列宁文艺批评的辩证意蕴及其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启示意义——学习列宁对托尔斯泰批评的六篇文章.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列宁文艺批评的辩证意蕴及其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启示意义——学习列宁对托尔斯泰批评的六篇文章.pdf(9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1、列宁文艺批评的辩证意蕴及其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启示意义 学习列宁对托尔斯泰批评的六篇文章 作品包括 列夫托尔斯泰是俄国革命的镜子(1 9 0 8年9月1 1日,载于 无产者报)列尼托尔斯泰(1 9 1 0年1 1月1 6日,载于 社会民主党人报)、列夫托尔斯泰和现代工人运动(1 9 1 0年1 1月2 8日,载于 我们的道路报)、托尔斯泰和无产阶级的斗争(1 9 1 0年1 2月2 8日,载于 工人报)有“保留”的英雄们(1 9 1 0年1 2月,载于 思想 杂志)、列尼托尔斯泰和他的时代(1 9 1 1年1月2 2日,载于 明星报)。石文婷 胡 钰 内容提要 列宁在1 9 0 81 9 1
2、1年间写作的六篇对托尔斯泰批评的文章是以文艺评论引导无产阶级正确把握俄国革命现实的重要思想抓手。通过分析无产阶级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不同阶段的思想状况,列宁把托尔斯泰的思想矛盾划分为阻碍俄国革命发展的保守部分与助推俄国革命发展的先进部分,为俄国无产阶级指明了社会主义思想认识的发展方向。他以一种唯物的、历史的、发展的认识方法把俄国现实主义文艺成就与俄国无产阶级思想接续起来,指出了具有特殊性的无产阶级文化从普遍性的日常创作中深化发展的伟大可能,指出了成熟的政治认识从不成熟的艺术认识中脱胎而生的伟大可能,指出了社会主义新文明从本国旧传统中孕育的伟大可能。这份辩证意蕴为当代中国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
3、、铸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留下了宝贵的思想遗产。关键词 列宁;辩证法;文艺批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作者简介 石文婷,文学博士,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博士后、助理研究员;胡钰,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列宁对托尔斯泰的评价 “托尔斯泰是俄国革命的镜子”12 4 1在俄国文学史上十分著名。这句评价提炼于列宁围绕托尔斯泰写作的六篇报刊评论中最为著名的一篇 列夫 托尔斯泰是俄国革命的镜子 的文章标题。文学研究界普遍认为,这一评价以镜子为喻,精准道出了托尔斯泰以现实主义的笔法描绘俄国波澜壮阔景象的65列宁文艺批评的辩证意蕴及其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启示意义 学习列宁对托尔斯泰批评的六篇文章
4、创作成就,是列宁文艺思想中唯物主义的高度凝练。然而,既有研究鲜少重视辩证法在列宁这一系列批评中的重要作用,也因此忽视了列宁意在通过文艺评论推动革命认识转化的现实用意。1 9 0 51 9 0 7年,俄国革命的失败严重破坏了俄国社会民主党领导的各级组织和革命团体,造成党内思想上的混乱。适逢自然科学界在微观高速运动领域取得突破,直接挑战了经典物理学定律的认识基础,“客观世界是不可知的”的论调甚嚣尘上,严重削弱了社会民主党人认识革命现实、坚持革命斗争的坚定信念。享誉“文学沙皇”的托尔斯泰成为多方势力的包装对象。各个党派报刊围绕如何评价托尔斯泰开展了十分尖锐的文学思想斗争和政治思想斗争。借托尔斯泰诞辰
5、八十周年(1 9 0 8)和托尔斯泰逝世(1 9 1 1)两个纪念节点,列宁陆续发表了六篇报刊评论,分析托尔斯泰的创作,以期引导革命力量看清当时思想争鸣的实质,正确把握俄国革命现实,坚定革命意识,铸牢坚实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作为俄国革命的领导者,列宁开展文艺批评的目的十分明确,即从俄国革命现实出发,重新厘清托尔斯泰的思想矛盾与俄国现实之间的关系,而不是参与抽象的文学理论的争鸣与讨论。为此,列宁首先总结了四组八个方面,集中概括了托尔斯泰思想中批判与保守并存的矛盾所在,即一面以天才般的艺术技巧、以“最清醒的现实主义”12 4 2揭露半农奴制时期俄国政府暴虐、管理机关伪善、资本剥削的政治现实;另一面
6、退回自我修身,号召不以暴力抗恶来对抗现实的天真的政治理想。列宁把这种思想矛盾视为一个辩证整体,有理有据地分析了其中的先进成分与倒退成分,为广大俄国民众特别是作为俄国革命主体的无产阶级指明了思想方向。这是列宁把辩证法应用在思想战线、凝聚人民群众、推动人民群众思想转化的富有成效的实践探索,也为中国共产党形成并发展自己的文化观念打下了基础。重温列宁对托尔斯泰批评的六篇文章中的辩证意蕴,对于思考中国共产党如何立足鲜活丰富的现实实践,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推进当下中国丰富和发展人类文明新形态,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一、追本溯源:回到本国的具体经济关系
7、唯物主义思想是列宁开展文艺批评的基础。列宁在1 8 9 4年批驳俄国自由主义民粹派观点时,论述了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划时代的科学性。列宁指出,“马克思关于社会经济形态发展的自然历史过程这一基本思想,从根本上摧毁了这种以社会学自命的幼稚说教”21 5 8,其方法的关键就在于“从社会生活的各种领域中划分出经济领域,从一切社会关系中划分出生产关系,即决定其余一切关系的基本的原始的关系”21 5 8-1 5 9。以往的社会学家总是记载现象、搜集素材,难于分清重要和不重要的现象,使得社会学研究常陷入主观主义的窘境。相较于此,唯物主义的划时代的变革就在于“提供了一个完全客观的标准,它把生产关系划为社会结构”
8、28,使得社会研究者能够以科学态度去分析社会现象,发现社会现象的重复性和常规性。由此,列宁高度认同马克思唯物主义思想的科学性和正确性。马克思以历史唯物主 义 的 态 度 分 析 社 会 意 识 的 核 心 观点 “我们判断一个人不能以他对自己的75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 2 0 2 3年第2期看法为根据,同样,我们判断这样一个变革时代也不能以它的意识为根据;相反,这个意识必须从物质生活的矛盾中,从社会生产力和 生 产 关 系 之 间 的 现 存 冲 突 中 去 解释”35 9 2 也成为列宁分析托尔斯泰思想的起点。列宁把托尔斯泰的创作放回到1 8 6 11 9 0 5年俄国正在转型的经济关系和
9、社会制度中。在这一时期,资本主义在俄国迅速成长,全方位瓦解了俄国社会的旧基础。贵族力量不断衰退,农奴制度摇摇欲坠,它们与资本力量之间的关系及引发的社会矛盾都体现在托尔斯泰的著作中。列宁认为,俄国社会变革的根本性质是农民资产阶级革命。一方面,这场革命具有世界意义的普遍性,即这是资本主义在全世界非常高度发展时期推翻沙皇专制制度的资产阶级革命。另一方面,这场革命也具有本国意义的独特性,即这场革命是资本主义在俄国比较高度发展时期,把俄国农民群众“推上了多少带点独立性的历史行动的舞台”42 0。因此,列宁强调,不应该“从现代工人运动和现代社会主义的角度去评价(这样评价当然是必要的,然而是不够的)”托尔斯
10、泰,而应该从俄国语境、从俄国宗法式的农村在这一时期有的“那种对正在兴起的资本主义的抗议,对群众破产和丧失土地的抗议(俄国有宗法式的农村,就一定会有这种抗议)的角度去评价”他。12 4 3在这一前提下,列宁以托尔斯泰是俄国革命的镜子作比喻,意在指明托尔斯泰的创作是对俄国革命现实的真实反映。这种真实反映主要有两层内涵:第一,这是对现实矛盾的反映,即资本关系与农奴关系相缠相存的矛盾条件;第二,这是对思想矛盾的反映,即反映了俄国宗法式农民在面对阶级压迫(政府管理机构、农奴制度、官方与宗教的合谋等种种压迫)时既软弱又抗争的矛盾心理。他们一方面“积下了无数的仇恨、愤怒和生死搏斗的决心”12 4 3,另一方
11、面又没有明确的斗争方案和目标,只能诉说美好愿景、哀告央求、促使讲和、答应调解,“成了无原则的、卑躬屈节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俘虏”12 4 4,或者只是想回到过去那种宗法式的、友爱的、平等的小农生活。列宁对俄国变化的经济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关注,让他敏锐地捕捉到托尔斯泰的写作内容与俄国社会变化条件之间的对应关系,以及其写作立场与变动的社会之间的对应关系。这一判断为托尔斯泰的思想矛盾提供了历史唯物主义的解释基础。二、矛盾的统一:矛盾统一于社会历史运动 具体的经济关系可以初步解释托尔斯泰思想中矛盾的由来,但如何解释这一矛盾与俄国现实的关系,引导更多人看清俄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必要性,才是列宁要面对的难题。托
12、尔斯泰超越了自身所处的贵族地主阶级,站在更广大的俄国农民群体的立场,描绘俄国社会转型过程中千百万农民的苦难与迷茫。他的创作动机与布尔什维克党领导俄国革命的出发点不谋而合。但是,二者对俄国未来的设想却南辕北辙。托尔斯泰作为一名现实的抗议者和批评者,认为俄国社会矛盾的集中体现 俄国革命 是“暴力产生暴力”55 1 7的循环,而唯一打破循环、救人民于水火的方法是不参与暴力。非暴力抗恶论使他被党内外许多人称为“公众的良心”“生活的导师”。如果不能解释这一思想矛盾与俄国革命现实之间的关系,无异85列宁文艺批评的辩证意蕴及其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启示意义 学习列宁对托尔斯泰批评的六篇文章于否定俄国革命、脱离
13、了俄国实际,更是肯定了托尔斯泰主义及其信徒对俄国革命的观点。为了分析这一矛盾与俄国运动的革命现实之间的联系,列宁把托尔斯泰放置进俄国革命的历史进程中。早在革命初期的斗争实践中,列宁就根据俄国的社会情势形成了民主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相结合的思想。在列宁看来,在沙皇专制制度和资本主义制度共存的俄国,有必要首先争取政治自由使俄国政治社会制度民主化,再进一步为工人事业进行胜利的斗争。11 4 3这一判断在1 9 0 5年第三次全俄苏维埃代表大会后逐步成熟。列宁在会后批驳孟什维克时强调,俄国必须首先进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把俄国从沙皇专制统治下解放出来,继续向社会主义革命过渡,即“沿着民主共和制的道路,向社
14、会主义革命迈出第一步”15 3 7,这是“唯一可能的方法”“唯一正确的道路”15 3 7。结合第一次民主革命发生的实际情况,列宁对俄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判断大致可以分为革命前的旧俄 国 时 期(1 8 6 11 9 0 5)、革 命 发 生 期(1 9 0 51 9 0 7)、新一阶段的准备期(1 9 0 8以后)三个阶段。这一划分为历史地评价托尔斯泰提供了时间锚点。列宁指出,托尔斯泰描写的是“革命以前的旧俄国,即1 8 6 1年以后仍然处于半农奴制下的俄国”41 9。首先,列宁高度赞扬了托尔斯泰现实主义创作的超越性。在列宁看来,托尔斯泰对俄国社会现存制度的控诉与揭露超越了他原本出身的贵族阶级
15、的视角。虽然他出身于俄国上层地主阶级,但自幼接受的启蒙主义思想和宗教教育让他具有高度的人道主义关怀,加之他有参战经历,又常年居于农村,对既无政治权力也无经济资本的底层人民在时代巨变之下的遭遇抱以极大的同情。正是这一份难能可贵的反思与真诚,使得托尔斯泰的作品“这样感情强烈,这样热情奔放,这样有说服力”44 1。列宁认为,虽然托尔斯泰的批评“没有不是那些支持劳动者的人早就在他之前很久在欧洲文献和俄国文献中说过的”44 0-4 1,但是托尔斯泰真诚的情感与高超的艺术表达能力赋予了作品高度的审美价值,使得作品对社会的批判有着其他思想家和批评家难以企及的感染力和说服力,因而具有无可取代的艺术价值。这是他
16、作为一个艺术家用“只有天才艺术家所特有的力量”44 1来揭露俄国现实的伟大成就。其次,列宁以俄国革命进程为参照,指出了托尔斯泰的非暴力抗恶论的空想性。这主要表现在:他既回避分析正在俄国浮现的资本关系,又回避资本主义制度如何在英德美法等国家形成的历史问题以及俄国革命的现实进展,更无视“一小部分农民是真正进行过斗争的,并且也为了这个目的多少组织起来了;有极小一部分人曾经拿起武器来打击自己的敌人”12 4 4的现实进程。列宁认为,这样一位无视革命现实、否定抗争的意义的文学家不会理解俄国所面临的危机的原因和摆脱这个危机的方法,更不能理解俄国革命中一小部分真正进行斗争的工农进行的社会主义革命的意义。42
17、 3列宁进一步批判了托尔斯泰政治理念落后于俄国革命现实的保守性。列宁认为,托尔斯泰“用非凡的力量表达被现存制度所压迫的广大群众的情绪,描绘他们的境况,表现他们自发的反抗和愤怒的情感”42 0,实际上这种描绘只是反映了大部分农民“哭泣、祈祷、空谈和梦想”12 4 4,这种情绪往往只能使农民的请愿和谈判得到某种暂时的维持,而不是获得真正的平等。列宁以1 9 0 51 9 0 6年的士兵起义为例,论证了以温情的和解与95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 2 0 2 3年第2期谈判去面对残酷的压迫阶级只会导致被压迫阶级“躺下让人鞭笞,重新套上枷锁”12 4 5的结果。在列宁看来,托尔斯泰“一方面反对官办的教会,
18、另一方面却鼓吹净化了的新宗教”42 3,这是重新给人民群众戴上枷锁。如果把托尔斯泰这一根植于西方的宗教话语的理想更换为中国语境的表达,很轻松就能分辨出来它现实可行性的乏善可陈。1 9 0 6年,托尔斯泰曾在与辜鸿铭的通信中为饱受欺压的中国人民指出一条相似的光明之路。他建议,只要中国人“继续过以前所过的和平的、勤劳的、农耕的生活,遵循自己的三大宗教教义(孔教、道教、佛教三者的教义一致,都是要摆脱一切人的权力,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克己、忍让、爱一切人及一切生灵),他们现在所遭受的一切灾难便会自行消亡,任何力量都不能战胜他们”5。面对敌寇入侵,托尔斯泰将希望寄托在抽象的爱与和平上,寄托在恶的自行消亡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列宁 文艺批评 辩证 意蕴 及其 社会主义 文化建设 启示 意义 学习 托尔斯泰 批评 篇文章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自信****多点】。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自信****多点】,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链接地址:https://www.zixin.com.cn/doc/6478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