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长培训交流发言稿.docx
《校园长培训交流发言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校园长培训交流发言稿.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校园长培训交流发言稿 本课程紧密结合教育改革发展的形势和校长专业发展的实际,理据结合,阐述了四个方面的内容,即“校长专业标准出台的背景意义、校长专业标准的研制过程、校长专业标准的框架结构、校长专业标准的要点阐释”,重点解析了校长专业标准的五个基本理念和六项专业职责(含六十个要点),明晰了校长专业发展与学校发展的密切关系,证实了校长是学校的领跑者,是教育理念的引领者,更是中小学校改革发展的带头人,从而证明了实施校长专业标准对加强校长队伍建设、促进校长专业化和学校科学发展的重要作用。 通过本课程的培训,旨在帮助广大义务教育学校校长全面深入学习《义务教育学校校长专业标准》(以下简称《专业标准》),准确理解《专业标准》的五个基本理念和六项专业职责,并全面把握《专业标准》的各项内容要求,从而找准补齐专业发展短板,促进义务教育学校校长专业发展,为建设高素质的义务教育学校校长队伍做出贡献。 课程主要包括专业化。21世纪校长发展的新理念、校长专业发展的内涵、校长专业发展的周期性(基于个人层面的分析)三个专题的分析学习。认识校长专业化是我国教育改革发展新形势下对校长队伍建设提出的时代要求;通过对传统校长队伍建设理念、实践缺失的反思,对校长专业发展周期性的分析;确立现代校长专业化发展的新理念,增强专业发展的主体意识,掌握校长专业化的内涵,明确专业发展的实现途径与行动策略,自觉走上持续专业发展的成功之路。本课程主要包括校长专业发展计划与发展、校长培训与校长专业发展、校长专业发展的制度建设三个专题内容。从而理解发展性校长评价的内涵以及校长专业发展的四个模式与五个策略,并在此基础上运用校长专业发展计划的相关理论提出其专业发展计划并在实践中运行该计划,促进广大一线校长的实践操作;掌握“我国校长培训的特点及意义”、“校长培训的需求分析”、“校长的职业生涯理论”和“校长知能培训的理念与目标”;认清我国校长专业发展制度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把握当前最前沿的改革动态,并且能够总结经验教训,为以后进一步的研究奠定基础。 课程学习指导【内容简介】 主要内容: 本课程从三大方面讲述了作为校长,如何与家长和老师沟通,如何充分挖掘周围的已有的资源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发展,调动家长和教师的积极性。 1.教师专业成长档案袋——教师成长的助推器2.沟通——让彼此心灵共鸣3.校长如何与家长进行沟通 课程学习指导 本课程包括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以小学为例介绍了学校的管理特色。第二部分则从中学的角度出发讲述了本土化的学校管理特色。第一部分以营造良好的学校文化场域视角出发,从凝心聚力,实现共融;以点带面,实现共进;优化评价,实现共荣三个方面阐述基于本土化学校管理特色及案例呈现。 理念是人们经过长期的理性思考及实践所形成的思想观念、精神向往、理想追求和哲学信仰的抽象概括,学校建设贵在学校应该有一个持续性、成熟的、系统的关于办学的理性思考,即办学理念。从某种意义上说,它就是学校生存理由、生存动力、生存期望的有机构成,堪称一校之“魂”。 将理念转化成具体的措施,让教育理念落地生根,让教师、学生在期盼、热望、追寻中追求、创造、成长。在发现、培育、传播好的行为的同时造就好的行为,形成好的文化场域,展现教育及学校文化的魅力。 第二部分的学习目标主要是如何寻找学校文化的根与源,提炼出学校的核心价值理念,运用核心理念进行学校管理。主要内容为: 第一,追根寻源,主要从教育的本质出发,简单回顾什么是学校教育,学校管理的最高境界是什么。 第二,学校核心价值的提炼,文化育人的管理层面,如何根据学校的实际,提炼符合本校特色的文化理念。 第三,课堂,课堂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如何在文化理念下管理好课堂。 第四,活动,寓德育教育于活动之中,彰显活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主要特色为学校乐成文化在学校管理中的运用,如何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体现了成文化。 课程学习指导 本课程包括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以小学为例介绍了学校的管理特色。第二部分则从中学的角度出发讲述了本土化的学校管理特色。第一部分以营造良好的学校文化场域视角出发,从凝心聚力,实现共融;以点带面,实现共进;优化评价,实现共荣三个方面阐述基于本土化学校管理特色及案例呈现。 理念是人们经过长期的理性思考及实践所形成的思想观念、精神向往、理想追求和哲学信仰的抽象概括,学校建设贵在学校应该有一个持续性、成熟的、系统的关于办学的理性思考,即办学理念。从某种意义上说,它就是学校生存理由、生存动力、生存期望的有机构成,堪称一校之“魂”。 将理念转化成具体的措施,让教育理念落地生根,让教师、学生在期盼、热望、追寻中追求、创造、成长。在发现、培育、传播好的行为的同时造就好的行为,形成好的文化场域,展现教育及学校文化的魅力。 第二部分的学习目标主要是如何寻找学校文化的根与源,提炼出学校的核心价值理念,运用核心理念进行学校管理。主要内容为: 第一,追根寻源,主要从教育的本质出发,简单回顾什么是学校教育,学校管理的最高境界是什么。 第二,学校核心价值的提炼,文化育人的管理层面,如何根据学校的实际,提炼符合本校特色的文化理念。 第三,课堂,课堂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如何在文化理念下管理好课堂。 第四,活动,寓德育教育于活动之中,彰显活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主要特色为学校乐成文化在学校管理中的运用,如何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体现了成文化。 内容介绍 本课程主要优质学校建设与校长专业发展、校长的人文素养与专业发展、实践反思与校长专业发展、学习型团体与校长专业发展、走向专业化的关键:职业角色的认同和职业形象的塑造五个专题的学习,理解校长专业发展与优质学校建设之间的互动关系,学会用辩证的方法来分析和解决学校发展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了解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在现代社会条件下的融合与统一;掌握校长反思实践的方式和方法;理解团队合作在促进校长专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增强校长职业角色意识,认识和处理好角色主导性的关系,理论联系实际,不拘泥于教材;广泛阅读,扩宽视野,并在实践中不断促进校长自身的专业发展。 “三个支点”搭建成长舞台——一位学校管理者的成长感悟 十多年前,我砸掉自己在公办学校的“铁饭碗”,只身来到了现在的这所学校。回顾十多年来的工作历程,我由衷地感谢这一块培育我、任我自由挥洒青春与热情,让我逐步走向成熟的热土。这些年来,我努力工作着、快乐地成长着。“多维舞台”奠基铺石任何一位成功的学校管理者,他的管理经验和管理能力,都不可能是与生俱来、一蹴而就,而是要靠平时在工作岗位上,经过长时间的摸爬滚打,不断地摸索、实践和总结,才逐渐地丰富起来。回顾自己十年来的成长历程,实可谓“天时、地利、人和”,占尽了先机。领导的信任,同事的推崇,以及与学校各部门人际关系的融洽,让我在短短十多年时间里,横跨学校的办公室、招生办、中学、小学等各个部门,轮换着学校办公室职员、团委书记、政教处副主任、政教处主任、教务处主任、学部主任、学校副校长等不同岗位的不同角色。学校赋予我一个多维度的舞台空间,伴随着源源不断的压力驱使我奋勇当先,努力前行,催发着我更好更快地成长。每当被学校安排到一个新的岗位,或是担任一个新的角色,对我来说都是一个新生活的开始,一个全新的挑战和严峻的考验。且不说是领导的信任对我委以重任,自己应该“干一行,爱一行”,但民办学校与公办学校最大的不同,就是我无论如何都要认真对待,全力以赴去干好本职工作,否则,自己的“饭碗”也将可能朝不保夕了。压力衍生动力,在这强大压力的驱动下,我每到一个新环境必将抱着虔诚的心态,虚心地向同行请教,使自己能够尽快地熟悉工作职责,掌握工作性质,融入新的集体,适应新的工作岗位。多维度的舞台空间,就好像是一个磨砺人的意志和实践经验与能力的立体培训平台,从多角度、多层次对我进行苛刻的挑战与考验,从而使我充分了解学校各项工作的运行规律,熟悉教育教学规律,有效地提升了我的意志力和教育教学管理经验与能力。“同伴相助”加油鼓劲每个人都是社会中的一分子,他不可能脱离社会而孤立存在,因此,任何一位教师的成长过程都离不开他的上级领导、同事、亲戚和朋友的相助。回顾自己十多年来的成长历程,我由衷地感谢我曾经工作过的每一个团队,感谢每一个团队里的每一位亲爱的伙伴。他们的宽容、信任、友善和鼓励是驱使我前进的动力,他们在工作上积极支持我,并不时地对我进行善意的提醒,让我无私分享他们的人生经验,使我少走弯路;帮助我树立信心,建立并维护我的威信,为我的成长加油鼓劲。每到一个新的部门,抑或是担任一个新的角色,与每一位领导的朝夕相处都让我受益匪浅。他们来自全国各地,都是教育界的精英,是一本本鲜活的“教科书”。他们存在着年龄上的差别,性格迥异,工作作风也截然不同。经历着不同风格领导的领导,在与他们长时间的共处中,经受着时间的打磨、耳濡目染和熏陶感染,我从他们身上感受到了鲜活的、超前的教育教学管理模式、宝贵的做人的道理以及为人处世的原则。在对他们的比较、分析和整合中,让我比一般的教师又多了一双眼睛,能够从更多的角度看待问题,更进一步学会了如何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更加难能可贵的是,我所到之处无不受到一线教职员工的欢迎,他们并不因为我是新手对工作不熟悉而对我另眼相看,相反,他们用热情接纳了我,并且在工作中包容我、鼓励我、提醒我和不吝帮助我。他们是我工作中的坚强后盾,是我生活中的亲密伙伴,有了他们的相助,我浑身充满力量,使我更快地适应新工作、新岗位,得到了更好更快的成长。“教育写作”助力添翼“反思”就好像是一剂镇定良药,它能够使人冷静下来思考工作上的得与失,总结经验、吸取教训、理清思路、寻找对策,以便让自己少走弯路,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错误,更好地、更加有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而把这些自己对工作上遇到的各种问题的思考流淌于笔尖形成文字,则是“反思”的更高境界,它不但能够使我们更加有效地开展工作,而且能够有效促进个人专业的不断成长。回顾自己十多年来的成长历程,随着时间的推移,教育写作逐渐走进我的生活,并成为了我工作上的一种习惯,它就像是一个助推器,源源不断地推动着我向上向前发展。其实,我对教育写作并非一见钟情,而是经历了一段较为漫长的时间考验,刚开始只停留在“反思”的初级阶段——反省与自省。后来,因为拜读了许多教育同仁的教育教学管理文章,我也按捺不住内心的渴望,跃跃欲试,希望把自己对教育的思考以及自己多年来的工作经验总结也能够变成铅字,与各位同行分享、交流。心动不如行动,2005年,我在《班主任》杂志发表了自己的第一篇文章。尝到了甜头,我欣喜异常,自那以后,我一发不可收拾,我常常将自己对教育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的思考,执笔撰写的《把握住勤俭办学的三个原则》《浅谈如何打造学校特色》和《提高学校资源利用率应注意以下三方面》等80多篇教育教学管理经验文章,相继在一些教育刊物发表。教育写作让我的眼界变得更加开阔、思路变得更加清晰、思想也变得更加成熟;它让我的步子迈得更加坚定、更加自信和更加执着。因为有了教育写作,我仿佛插上了成长的翅膀。这三个“支点”,是促进我成长的主要因素。因为它们,十多年来,我努力工作着 促进校长专业化发展的途径 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职业会进入专业领域,专业化已经成为社会职业发展的重要趋势,专业性也成为衡量职业成熟性的重要指标,校长职业也不例外。校长专业化就是指校长职业从准专业阶段向专业阶段不断发展,逐渐符合专业标准,成为专门性职业并获得相应的专业地位的动态的过程。从校长个体的角度看,校长专业化是指校长个体专业持续发展、以臻完善的过程。校长专业化就是向下述目标前进的过程: 1、校长都经过长期的专业训练; 2、有完善的知识体系作为校长从业的依据; 3、建立起系统的伦理规范以约束校长的管理行为; 4、有明确的校长从业标准和要求; 5、进入校长行业有严格的资格限制; 6、校长具有专业上的自主性; 7、校长拥有较高的社会声誉和经济地位; 8、已经建立起校长自己的专业组织并且发展成熟。如何促使校长朝着专业化方向发展,在专业精神、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伦理及自我专业意识等方面不断完善,是当前校长队伍发展中值得研究的问题。 一、建立和完善相应的制度保障校长专业化是一个阶段性的渐进的发展过程,在专业化的发展的过程中,影响因素很多,但最直接最重要的是校长管理制度。校长管理制的缺失和已有制度的不完善、不配套、不均衡及表面化,是我国中小学校长专业化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因此必须建立和完善校长管理制度。 (一)完善校长资格制度中小学校长专业化已成为世界各国现代教育的一种发展趋势,而完善中小学校长资格证书制度必然成为实现校长专业化的一个重要保证。国外中小学校长资格证书制度:各国对校长任职资格有比较严格的要求,在实行聘用制和考任制的国家比较完善,如英、美、日本。美国是实行中小学校长资格证书制度比较早和健全的国家,要想从事学校行政及教育行政工作的人员工作几年可到大学研究所进修开设的课程,取得学分后可向所在的州政府教育厅申请校长资格证书,取得资格证书才可参加该州的中小学校长选拔。我国目前尚未建立严格的校长资格制度,起步比较晚,1999年12月,教育部发布《中小学校长培训规定》其中第5条明确规定:“新任校长或拟任校长必须取得‘任职资格培训合格证书’,持证上岗。在职校长必须取得‘提高培训合格证书’作为继续任职的必备条件。”这就将中小学校长资格证书制度定为国家的一项政策,加以规范化、制度化。经过10年的时间,全国约96%以上中小学校长接受岗位培训,持证上岗,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小学校长资格证书制度初步建立,但是仍然存在不少问题,急待完善: 1、资格的获得与职务任命程序不合理,先上岗后培训,取得资格证书,岗位培训短期集中培训,内容与考核不规范,这种速成培训存在先天不足,证书发放流于形式,难以保证素质及促进专业化。 2、中小学校长资格证书制度的封闭性,校长资格证书不是向所有人开放,只有被任命的才有资格取得,失去了资格证书本来的意义。 3、目前我国校长任命的标准仍然是“教而优则为校长”,没有接受过教育管理课程学习的教师,因教学成绩出众可以当上校长,然后再进行短期培训再取得资格证书,这对校长队伍建设和校长专业化作用不大。中小学校长资格证书制度有待于从几个方面加以完善: 1、中小学校长资格证书制度法制化,目前中小学校长资格证书制度尚属于政策规定,没有正式形成制度、法规。我国实行教师资格制度已经写入有关教育法规,而中小学校长资格证书制度尚未写入有关法律,建议制定《中小学校长资格条例》。 2、开放性,做到先取得资格后任用。 3、提高岗位培训的时效性,规范化。 (二)改革任用制度,推行校长的聘任制度解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校长任用制度经历了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五六十年代我国把校长当作一般党政干部看待,没有确定能够反映校长职务特性的专门的任职资格,1984年,原教育部党组《关于全日制普通中学学校领导班子调整工作的意见》虽对学校的领导班子成员标准作了五项规定,但要求仍然比较笼统。1992年,中共中央组织部和国家教委又联合颁发了《关于加强全国中小学校长队伍建设的意见(试行)》,对中小学校长的任免程序作了规定:(1)由教育行政部门和组织人事部门,根据校长的任职条件,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经一定的民主程序,提出任免对象;(2)由教育行政部门和组织人事部门进行考察,在广泛听取群众意见的基础上,提出任免意见;(3)按当地规定的中小学校长任免权限审批。从这一规定来看,我国校长的任用方式,基本属于委任制,虽然目前各地对校长的任用方式进行了改革,除委任制外,还有招聘制,考任制,选任制和综合制(指经推荐、自荐,职能部门考察,群众民主评议,考试和答辩,主管部门最后任命),委任制仍然是主流,如果不改革任用制度即由“要我当校长”改为“我要当校长”,校长的专业化和职业化就只是空谈,教育改革也只能流于形式。从目前我国约96%以上中小学校长持证上岗的实际,今后校长的任用方式有条件尽快朝有校长任职资格的人选中聘任的方向发展。 (三)改革校长评价制度,推行职级制度目前,校长管理制度的一个热点问题就是校长职级制度,把评价的结果与报酬挂钩,将会极大提高校长办学积极性。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还没有开始校长职级制的评价工作,只在上海等一些地方开始试点。作为未来国家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一项重点工作,校长职级制度是人事改革的一项关键工作,随着国家《关于加快推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意见》颁布,人事制度改革的触角到了学校的校长,职级制以权威科学的方式进行评价,改变传统把校长等同于一般行政干部的观念,其建立突出了校长工作专业化的特点,使校长工作更加科学与规范。绝大部分的校长认为:职级制的评价会对校长未来的发展产生激励作用,使校长对办学的方向更加明确、管理更加规范科学、责权更加清晰;职级制的实施使校长体验到自我价值,增加内部发展的动力,形成精神激励;评价的结果与薪酬挂钩,一定的物质激励,提高了校长的经济收入,使校长更加全身心的投入学校的工作,同时也促进校长岗位的升温,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充实到校长队伍,提高校长队伍整体水平。 二、专业化培训衡量某种职业的专业化水平的高低不是看从业人员的社会地位和薪酬高低,这些都是外在的、附属性的、旁生性的问题,而是要看与一种职业相关的知识是否发展成系统的知识体系,看从业人员的职业活动是否以系统的知识为基础。专业知识作为一个系统的知识体系,从业人员必须在大学或者其他教育机构接受长期、系统的教育才能掌握它们,而目前我国多数学校校长都是教师出身,没有接受系统的专业知识训练,因此,培训在校长的专业持续发展中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我国的校长队伍是从教师队伍中分离出来的,校长的专业化道路不像教师和医生那样起始于系统的学历教育,而是更多地依赖自己的经验和反思,但经验和反思往往又是琐碎和浅显的,于是,科学系统的培训就成了校长专业化的捷径。英国教师培训署(tta)组织有关专家,开发了“国家校长标准”以及适用于备选(国家校长专业资格npqh)、入职(校长领导和管理计划:headlamp)和在职提高(在职校长领导计划:lpsh)三个阶段的校长培训计划,很值得我们借鉴。因此,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寻找适合校长专业化的培训已经十分必要。 (一)树立校长专业持续发展的培训理念在我国校长培训主要是职后培训,这就是说培训主要是从教师走上管理岗位(校长)管理专业成长的需要。因此,培训工作应高于并有利于校长们现实学校管理的实践,从而达到校长们爱岗敬业和实现校长专业化的信念。但是从我们的调查中发现,目前的校长培训实践中,单一的理论灌输仍占据培训的阵地,只要学员按时出勤,不论其学习的成效好坏,都可以获得相应的培训证书,长此以往这样的培训就会流于形式而收效甚微。因此,我们应该改变培训理念,树立校长专业持续发展的培训理念。打破封闭式的培训格局,建立行之有效和开放互动的培训机制,构建开放、灵活、有效的培训体系。 (二)培训目标的发展性“十o五”我国中小学提高培训指导性教学计划提出了这样的培训目标:了解当代社会经济发展形势和国内外教育改革和改革动态,开阔视野,了解教育科学新知识,研究和掌握教育规律,进一步提高组织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掌握现代管理理论和学校管理理论,研究学校管理规律,了解并掌握现代教育技术,进一步提高管理水平和依法治校能力,进一步增强学习意识和创新意识,更新知识结构,提高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但是,校长培训应突出其发展性而不仅仅是着眼于弥补校长的知识缺陷。当代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关注人的个性发展,校长培训也不能例外,回顾十o五校长培训的成效,甚至九o 五、八o五的培训目标,不能否定我们校长培训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我们依然感到她也存在很大的遗憾,参加校长培训的学员,来自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不同经济条件的学校,但培训的目标是整齐划一的,在完成国家统一目标培训任务时,缺乏对校长个性品质的培养和潜能的开发,从而使培训停留在一个层面上,严重缺乏深度和发展性。不同的校长所在的学校各有其特点,有名校,也有薄弱学校,有城市的,也有农村的,每个学校都有其特殊的办学背景,校长成功与否并不是用单一维度就可以衡量的,成功的校长能够创造出成功的学校,成功的学校就要有特色,有特色就要讲求个性,而个性是很难用同一标准来进行衡量的。反思过去的校长培训工作,对知识提高考虑较多,对个性品质考虑的较少,这种现象必须改变。在国家目标的基础上加强个性、品质、潜能的开发,这样才能达到培训目标要求。 (三)校长专业化知识的培训校长的专业化对校长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校长的专业化不仅影响着学校管理的实施,而且影响着学校的办学理念、发展方向。因此,校长的专业化知识培训就显得十分重要。首先应关注知识培训的实用性,随着社会的发展、知识量的剧增,知识的陈旧周期大大缩短,知识的积累出现了学不胜学的特点,为了解决这个矛盾达到学以致用,培训必须注重知识的实用性。其次,培训必须兼顾丰富、更新校长的知识面,即广宽性。由于各学科之间相互渗透与融合越来越普遍,交叉学科、边缘学科、综合学科大量产生,只掌握单一学科知识面比较窄的校长,就不可能适应现代教育发展变化的需要。也就是说,作为学校校长应该是一专多能的通才,应以学校管理的专业知识为核心知识,以多方面与本职工作密切相关的知识作为辅助知识,这样,校长才能做到既有专业知识的深度,也有辅助知识的广度。显然我们希望通过校长的专业化知识,重新建构校长专业化知识体系,这就要求培训要从学习者及现有特征(如需要结构、经验结构、专业知识发展水平等)出发选择适合学习者现有需要结构、经验结构和专业知识发展水平并能促进他们发展的目标、内容及其结构来呈现专业化培训的课程和调节学习者自己的专业化知识结构;通过对新知识的不断接纳和吸收,使自己的知识结构不断得到改造和更新。随着学习者的成长、学习者的特征不断变化,培训课程内容须及时反映,调整目标、内容及其结构,从而使培训适应变化了的校长们的成长。这样,才能显示出校长专业化知识培训成效。再者,培训内容应具有前瞻性。今后的培训目标应体现出发展的要求。培训内容应超越现实,着眼于校长未来的需要和发展。校长专业化是个动态的过程,有起点没有终点,培训要适应专业发展,做到超前性。 (四)培训课程我国的校长培训课程与其他国家相比有很大区别,国外的校长培训课程基本上是以专题设置为主,是一种菜单式、选择式的专题培训课程模式,课程及其内容不拘形式,不追求完整的理论体系,这种模式能适应校长自身发展的需要。“十o五”提高培训以基本专题的形式出现,还规定了主要内容这一大突破,但不够细,培训教师如何做到理论联系实际还是个问题。今后我国校长培训课程设置应突出做到: 1、突出课程的发展性。一方面,要反映社会改革发展的需求,面对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竞争的市场经济的环境,要求校长具有参加竞争的意识和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的本领,为此设有市场与营销和现代管理技术等方面的课程。另一方面,要反映教育改革的要求,随着社会体制的变化而引起的中小学管理体制的变化,校长的角色从过去侧重学校行政管理的经理向现代教育的领导者转变,加强教育领导、组织领导、文化领导等方面的课程。 2、课程内容的整合化。我国在课程的整合上,必须注重校长内在专业结构的四大模块的结合,即专业精神、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和自我专业意识的培养。教育管理理论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庞大而繁杂的学科群,在以学科为中心和以问题为中心的课程整合上常发生矛盾。强调学科为中心难以解决学校管理中碰到的实际问题,强调以问题为中心难以实现教育管理的知识系统性,难以凸现其专业地位。可供选择的思路之一是以学校管理的核心问题为组织原则,整合教育管理的理论。 (五)培训模式探索的多样化我国中小学校长培训模式由于多年来受制于计划经济和政府指令行为,一直是一种自上而下的封闭、单一和僵化的培训模式,基本上是一种以课堂为中心,教材为中心的教师为中心的授受为主的培训模式,缺乏校长的主体参与,难以贴近学校管理工作和校长自身发展需要的实际,因此培训模式应由培训者为中心向学习者为中心,知识传授为中心向能力培养为中心,学科为中心向解决问题为中心,单一化向多样化转移。 (六)提高培训师资的素质要提高培训质量,培训者的培训尤为重要。建设高水平、稳定的专业化培训队伍,提高干训教师素质至关重要。2002年12月教育部在北京召开全国中小学培训工作研讨会上明确指出:要重点抓好培训者的培训,要把培训者培训摆在中小学校长培训先导地位,创造条件,通过多种渠道,加大对承担中小学校长培训任务的各级培训机构的培训者的培训,率先更新观念、扩展知识、掌握现代信息技术,掌握新形式下中小学培训的特点和规律,以先进的理念、培训模式和手段指导培训模式和培训手段指导培训工作,提高培训工作,提高培训效率;通过培训者培训建立起培训者相互学习和协作的网络,探索开展培训者培训的有效机制。鼓励培训机构的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基层挂职锻炼参与学校的管理。 (七)加强培训的法制化中小学校长的培训是一项长期的事业,要使这项工作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必须通过教育立法形式加以规定,使校长培训具有法律地位,依据立法对校长培训进行监督,立法保障经费来源。总之,要保证校长的专业化发展,建立和完善相应的制度保障和专业化的校长培训体系是必不可少的两个前提条件。 课程简介 品牌经营与学校发展战略【课程简介】 通过本次专题的学习,旨让各地校长们进一步了解学校品牌经营和品牌学校发展战略的重要性和意义,以及学校品牌建设的战略选择,学习一些先进的管理方法和理念,加强对学校管理的理解。进一步拓展对品牌学校建设的理解,使校长们能在思想交流中碰撞出管理智慧的火花,在深刻感受本学校文化的同时,引发各位校长的思考,不断拓宽对学校管理、品牌建设这一战略理解的深度和广度。本专题主要从以下三大方面来进行阐述: 一、学校品牌建设与战略的背景和意义; 二、品牌学校人才的的培养体系; 三、品牌学校的教师专业发展战略。专题还对品牌学校的办学理念,学校品牌建设的战略选择,教师的培养,教学的文化性和发展性,创新学校德育等问题进行讲述。希望能通过本专题的学习,拓宽校长们教学管理思路,开阔对学校管理的认识和视野,强化学习与研究意识,而且对建设品牌学校有清晰的思路和想法。【学习要求】 1.在学习课程前建议了解有关学校经营的理论。 2.在学习课程中鼓励学员收集有关名校发展的成功案例。 课程学习指导【内容简介】 目前,国家非常重视教育信息化的工作,并且指定一系列旨在深入推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政策措施,核心就是推动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有效利用,促进教学方式的根本性变革。本专题就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支持教学方法创新、实现学习方式转变、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做了比较成型的实践研究和探索。总结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研究与应用思路,为解决信息技术环境下小学教育教学中普遍存在的主要问题提供有效的解决办法;提炼信息技术环境下各学科典型教学模式,为教师教学方法创新、学生学习的方式变革提供参考;构建管理现代化、评价的自动化、任务实施的自主化的数字化校园,为学校的现代化发展提供有效支撑;总结了教育信息化工作模式,为发挥远程教育功能,带动农村教学点校同步发展,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实现教育均衡发展做出了贡献。 课程学习指导 在教育信息化的新背景下,学校管理也受到了信息化的深度影响。本课程就以“XX市红星海学校”的实践为经验,向广大教师分享了自己学校在利用信息化手段开展学校管理学校的经验。本课程主要从以下几个部分进行了讲解: 1.信息化时代教育的变革2.信息化与学校教学管理的重塑3.信息化与学生管理的重塑 第21页 共21页-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校园 培训 交流 发言稿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xrp****65】。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xrp****65】,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xrp****65】。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xrp****65】,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