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正义视角下城乡教育公平问题研究.pdf
《空间正义视角下城乡教育公平问题研究.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空间正义视角下城乡教育公平问题研究.pdf(7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1、收稿日期: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作者简介:高灿(),女,山东省菏泽市人,天津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黄爱教(),男,广西壮族自治区昭平县人,哲学博士,天津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南开大学人权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人权理论研究。空间正义视角下城乡教育公平问题研究高灿,黄爱教(天津工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天津 )摘要: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价值诉求。教育公平的关键在于空间资源分配的公平,而“城”“乡”作为两个不同的空间概念,在教育政策实施、教育资源配置、信息技术使用等方面存在诸多
2、差异,呈现为诸多不公正形态。空间正义理论为推进城乡教育公平发展提供新视角,有助于城乡教育公平发展政策的制定、推进教育资源配置的公平性及教育信息透明化。关键词:空间正义;城乡;教育公平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教育公平保障每个社会成员平等、公正地享有受教育机会和教育资源,保证每个社会成员平等地接受教育的权利。年 月,党的十四大提出“到本世纪末,基本扫除青壮文盲,基本实现九年制义务教育”。年,我国已完成了九年义务教育的发展目标。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城乡义务教育发展的不均衡状况正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重要问题,也成为学术研究的热点问题。在实践领域,为解决这一问题,党和国家提出了一系列方针政策以
3、保证教育公平目标的实现。年 月,党的十七大提出“优化教育结构,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及“保障经济困难家庭、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等 。年 月,党的十八大提出“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合理配置教育资源,重点向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倾斜,支持特殊教育,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水平,积极推动农民工子女平等接受教育”。年 月,党的二十大又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发展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在学术研究中,学者从不同学科维度关注了教育公平及其问题。在伦理学角度,学者们则将教育公平视为一种人格的平等。例如,学者认为教育公平涉及人与人之间与价值相关的公平性问题,反映
4、教育发展的价值诉求,并重点从人的价值理念出发探讨教育公平问题 。在教育学角度,教育公平则与教育资源的分配问题紧密相关。学者认为,我国教育资源短缺的现状下应从调整收入分配和财政结构上力求达到教育的公平和效率的动态平衡 。在政治学角度,学者从政治制度的角度阐述了教育公平的政治价值和影响,并从制度上保障教育公平 。综观当前研究,都是将“城乡”作为一个整体性概念进行研究,很少将“城”与“乡”作为两个不同的空间概念进行研究。实际上,“城”与“乡”属于两个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分的空间上的概念,城乡教育发展则应然地涵盖“城”的教育发展与“乡”的教育发展两个维度。当前,“城”的教育发展与“乡”的教育发展呈现的显著
5、空间差异性,实质为城乡教育发展的空间正义性问题。进一步的问题在于:如何推进“城”的教育与“乡”的教育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为解决这一问题,本文借助空间正义理论,分析我国城乡教育发展的空间差异性,提出加快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进程,进一步缩小教育空间差距,推动我国第 卷第 期 年 月平顶山学院学报 义务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一、空间正义:推进城乡教育公平的新视角空间正义,指的是对空间利益的获取不能损害其他群体的空间利益,并为其提供普遍的发展机会,实现公正的空间效益。在城乡教育发展中,“城”与“乡”作为两个空间概念,为用空间正义理论分析城乡教育空间
6、差异性提供了可能。(一)城乡教育公平及其意义城乡教育公平,简单地说就是城与乡之间教育发展的公平。就概念而言,城乡教育公平由“城乡”与“教育公平”两个核心概念结合而成。首先,“城乡”是一个空间概念。当前,很多学者在对“城乡教育”概念的理解中,往往把“城乡”作为一个整体性的概念,对“城”与“乡”的划分并没有明确的界定。在城乡教育公平概念下,实际上蕴含着“城”与“乡”在教育发展中的比较,必然要求对“城”与“乡”进行空间上的区分。本文将“城”界定为“城市”,而“乡”则界定为“乡村”。所以,城乡教育发展,必然涵盖了“城”的教育发展与“乡”的教育发展两个维度,而这两个维度的发展,它的速度、效果及影响则具有
7、明显差异,就形成了均衡问题、正义问题。其次,“教育公平”是教育领域的价值追求,是教育领域的“价值”概念。教育公平是人们的受教育权利的平等和受教育机会的均等,其本质是对公共教育资源的均衡分配。教育公平是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政策基础。基于此,城乡教育公平是指在城乡空间范围内对教育资源的公平配置,能够打破原有的城乡二元制结构的壁垒,满足城乡居民人人享受优质教育的需求。城乡教育发展,由追求“均衡”转变为对“公平”的追求,党和国家也制定了诸多政策推进城乡教育公平。年 月,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教育公平”概念。年,国务院出台了 关于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 关于进一步完善城乡义务教育
8、经费保障机制的通知 等文件。年 月,党的二十大再次强调了“教育公平”。城乡教育公平是教育公平的重要内容,在阻断贫困代际传递、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稳定、实现社会公平方面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第一,城乡教育公平有效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现代社会的教育差距往往加大贫富差距甚至出现代际贫困传递现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缩小城乡教育资源差距,促进教育公平,切断贫困代际传递”。只有补齐农村教育发展的短板,让农村学生接受高质量教育,通过教育提高生活质量,才能有效减少贫困代际的发生。第二,城乡教育公平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助推器。社会是由接受不同程度教育的群体组成。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很大程
9、度上要靠人的素质提高,教育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的能力素质,城乡教育公平的实现有助于人的全面发展。第三,城乡教育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前提。城乡教育的发展代表很大一部分人的利益,只有将城乡教育的利益关系处理好,才能使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得到妥善协调。(二)空间正义与城乡教育发展在中国,“正义”一词最早见于 荀子:“不学问,无正义,以富利为隆,是俗人者也。”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并不存在正义独有的范畴和地位。在西方,正义观念源于古希腊时期。梭伦是最早将正义概念运用于“给一个人以其应得”这个观念的人。在伦理学角度,“应得”观念是正义概念的核心,指能够按照统一标准对待相似的人和物 。在社会学角度,正义则是指按照
10、平等自由的原则分配政治和经济中的利益 。正如埃德加博登海默所说“正义有着一张普罗透斯似的脸”,可以在不同的角度对其进行理解与阐释。就空间正义而言,由空间与正义创造性地构成,其最初源于亨利列斐伏尔提出的空间“一体化理论”。亨利列斐伏尔认为空间是社会的产物,空间正义是能让更多弱势群体获得更大社会权利和更多社会资源,实现空间生产的公平与公正 。而后,大卫哈维和爱德华苏贾深受亨利列斐伏尔的影响,也从不同角度对空间正义进行研究。大卫哈维在 社会正义与城市 一书中将社会正义纳入空间理论的研究范围,创造性地提出了“社会过程 空间形式”辩证法,深入阐述社会正义与城镇化的复杂关系 。爱德华苏贾则提出“第三空间”
11、理平顶山学院学报 年论,强调文化在社会空间中的作用,从宏观的角度对空间和正义进行考量 。综合学者关于空间正义的讨论可知,空间正义至少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意蕴:一是空间正义是基于空间差异性的正义。差异性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源泉,而差异性的空间正义能够寻求社会不同利益主体之间利益的交叉共识,从而达到社会群体的多样化发展。二是空间正义的本质为社会正义的空间化。空间正义所突出的空间属性和空间价值凸显了人的生存发展的空间维度,人的存在及其行为的正义能够规范社会秩序,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三是空间正义追求的目标是公正的空间效益。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协调好社会各类主体之间的空间利益关系,提供普遍的发展机会,提高
12、空间生产的效率,达到公正的空间效益。空间正义理论对解释诸多社会问题具有重要意义,诸如城市建设、乡村旅游等。城乡二元结构决定了社会空间存在着城市和农村两种空间样态。世纪六七十年代,随着空间正义开始向城市化方面应用,各种城市发展的问题逐渐暴露出来,演变成对农村部分群体空间权益和农村教育资源的剥夺,引起人们对城乡空间的重新思考,尤其城乡教育资源分配及引发的城乡教育公平问题也引起了广泛关注。一般来说,城市相比于农村,生活环境好、交通便利、生活品质高、社会保障较为完善、教育资源丰富且水平较高。而过去更加偏向城市的城乡义务教育体制,使农村教育与城市教育公平性呈现失衡状态,城乡教育不公平问题尤为凸显,造成了
13、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和不协调,城乡差距拉大。如何协调与推进“城”与“乡”两个空间的教育公平,成为全社会关注的重要问题。在此情况下,空间正义理论成为推进城乡教育公平的新视角和可以利用的新资源。(三)走向空间正义的城乡教育融合发展当前,我国人口众多,人口质量和数量参差不齐;城市与农村发展不均衡不充分使教育公平成为一个难题。因此,走向空间正义的城乡教育融合发展,是城乡教育的必然价值诉求 。城乡空间融合是一个长期的动态发展过程,是城市与乡村在经济、文化、教育、城乡建设、政策体制等方面逐渐协调与融合发展的过程,更是城乡空间关系发展的理想状态。空间正义是促进城乡教育融合的价值诉求,强调资源分配效率要兼
14、顾不同群体的利益,为城乡居民提供公平的发展机会,兼顾公平与效率。城乡教育融合发展,需要加强对农村和西部不发达地区义务教育发展的支持力度,形成城乡教育融合体制。需要在空间正义逻辑下重塑城乡教育关系,推动城乡教育要素流动和功能整合,形成优势互补、全面融合的城乡教育发展生态。需要厘清城乡教育之间的现实差距,着眼于“城”的教育发展的优势,补齐“乡”的教育发展短板,达到城乡教育融合发展,促进城乡教育公平实现。二、城乡教育发展的空间不公正形态及其成因近年来我国乡村教育取得了巨大发展,城乡教育差距逐步缩小;但是,乡村教育仍是教育发展的短板,在办学条件、教师队伍、经费保证、教育水平等方面与城市教育相比仍存有一
15、定差距,形成城乡教育发展的不公正形态,影响了城乡教育的公平发展。(一)城乡教育政策差异城乡义务教育的发展离不开政策部署,二者之间的政策差距也是空间非正义的表现之一。目前,仍有一些教育政策向城市倾斜,不利于乡村学校教育的发展。第一,城镇学校大班额现象较为严重。从城乡区域看,大班额问题主要集中在城镇区域。近年来,乡村教师队伍建设虽然逐步在完善,但仍较薄弱,主要表现在待遇低,性别、年龄以及专业教师比例配备不合理,编制名额缺少,“下不去、留不住、教不好”的问题依然突出 ,使得乡村的一部分教师和学生纷纷“进城”。在此情况下,城市学校不堪重负,不得不采取大班额制度合并班级,导致乡村生源缺失,城镇教育资源紧
16、张。第二,城乡中小学教师职级职称评聘制度差距。职称评聘制度是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制度影响因素,也是乡村教师队伍确保积极性的重要屏障。但城乡教师在职级晋升标准和职称评聘办法方面存在差异。相对城市而言,乡村教师存在职称评聘数量少、职级晋升难度大、教师编制名额少等问题,这势必会影响乡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稳定性,对于补齐乡村教育的短板和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进程非第 期高灿,黄爱教:空间正义视角下城乡教育公平问题研究常不利。第三,城市偏向性政策。教育政策制定和实行的根本目的是教育资源的合理分配。而在政策实施的过程中,却常常会将重点放在城市教育方面,而忽略农村教育发展与教育政策实施的协调性。以上现象实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空间 正义 视角 城乡 教育 公平 问题 研究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自信****多点】。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自信****多点】,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