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历中考语文文言文一网打尽七级爱莲说语文版.doc
《全国历中考语文文言文一网打尽七级爱莲说语文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历中考语文文言文一网打尽七级爱莲说语文版.doc(15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全国历年中考文言文一网打尽:《爱莲说》 2005年中考《爱莲说》一网打尽 2005福建省宁德市 6、下列各组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2分) D. C. B. A. 陶渊明独爱菊 香远益清 陶后鲜有闻 宜乎众矣 无独有偶 精益求精 屡见不鲜 因地制宜 7、解释加点词的意思。(4分) ①水陆草木之花 ( ) ②可远观而不可亵玩 ( ) ③可爱者甚蕃 ( ) ④濯清涟而不妖 ( ) 8、翻译句子。(4分/ ①莲,花之君子者也。译: ②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译: 9、理解填空。(3分) 陶渊明独爱菊,表明他 的生活态度;世人甚爱牡丹,表明世人 的生活态度;周敦颐独爱莲,表明他 的生活态度。 语文试题(省级课改实验区) 第2页(共8页)(背面还有试题) 10、你喜欢哪种花?请简要说明喜欢的原因。(3分) 答: 参考答案: 6、(2分)B 7、(4分。每空1分)①的 ②却、可是 ③多 ④洗涤 8、(4分。每句2分)①莲花,是花中的君子。 ②我只喜爱莲花,它从淤泥中长出却不受沾染。 9、(3分。每空1分)追求隐逸 贪慕富贵 不慕名利(洁身自好)(意思对即可) 10、(3分。花名1分,理由2分)略 2005浙江 陋室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3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有仙则名 (2)谈笑有鸿儒 (3)无丝竹之乱耳 (4)无案牍之劳形 3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孔子云:何陋之有? 32.文中表现作者对自己摆脱了喧嚣生活和繁杂公务的欣喜之情的语句是 , (2分) 33.下列对文章内容赏析有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表现了作者希望为国效力、建功立业的远大志向。 B、“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写出了环境的清幽雅致。 C、“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写出了作者生活情趣的高雅。 D、文章举诸葛庐、子云亭的例子,是为了说明“陋室”不陋的道理。 参考答案: 30.(1)有名(出名、闻名)(2)大(3)干扰(扰乱、使……乱)(4)形体(身体)(4分,每小题1分) 31.(1)这是简陋的屋子,只是我(住屋的人)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2)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4分,每句2分。意思符合即可) 32.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2分,每空1分)33.A(2分) 2005年南通市 (甲) 《陋室铭》 (乙)陶潜,字元亮,少怀高尚,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羁,任真自得。尝著《五柳先生传》日:“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其自述如此,时人谓之实录。甚亲朋或载酒肴而往,潜亦无所辞焉。。每一醉,则大适① 融然② 。未尝有喜愠之色,惟遇酒则饮,时或无酒,亦雅咏不辍。性不解音,而畜③素琴一张,弦徽④不具,每朋酒之套。则抚而和之,日:“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节选自《晋书》) 注:①适:满足。 ②融然:和悦快乐的样子。 ③畜:同“蓄”。 ④徽:系琴弦的绳子。 4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B无案牍之劳形 不能名其一处也(《口技》) 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C博学善属文 D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 弦徽不具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桃花源记》) 49.下列对甲乙两段文字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文主要表现刘禹锡的安贫乐道,志趣高洁;乙文主要表现陶渊明的“颖脱不羁,任真自得”。 B.甲文列举“诸葛庐”、“子云亭”并引用孔子的话,其目的在于强调“陋室”不陋。 C.乙文用简练生动的语言描写陶渊明,人物形象鲜明突出,跃然纸上。 D.甲文中的“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和乙文中的“环堵萧然,不蔽风日”,分别写出刘禹锡与陶渊明居所的萧条冷落。 50.用现代汉语写出乙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4分) 其亲朋或载酒肴而往,潜亦无所辞焉。 51.联系甲文中“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的叙述,你认为乙文中陶渊明的“琴中趣”是一种怎样的生活情趣?(3分) 参考答案: 48.B(3分) 49.D(3分) 50.他的亲戚朋友有时带着酒菜来,陶源明一点也不推辞。(4分) 51.高雅脱俗、悠闲自得的生活情趣。(意思对即可,3分) 05泉州(课) (一)阅读《爱莲说》,完成6—10题(16分)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子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6、下列各组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2分) D. C. B. A. 陶渊明独爱菊 香远益清 陶后鲜有闻 宜乎众矣 无独有偶 精益求精 屡见不鲜 因地制宜 7、解释加点词的意思。(4分) ①水陆草木之花 ( ) ②可远观而不可亵玩 ( ) ③可爱者甚蕃 ( ) ④濯清涟而不妖 ( ) 8、翻译句子。(4分/ ①莲,花之君子者也。 译: ②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译: 9、理解填空。(3分) 陶渊明独爱菊,表明他 的生活态度;世人甚爱牡丹,表明世人 的生活态度;周敦颐独爱莲,表明他 的生活态度。 语文试题(省级课改实验区) 第2页(共8页)(背面还有试题) 10、你喜欢哪种花?请简要说明喜欢的原因。(3分) 答: 参考答案: 6、(2分)B 7、(4分。每空1分)①的 ②却、可是 ③多 ④洗涤 8、(4分。每句2分)①莲花,是花中的君子。 ②我只喜爱莲花,它从淤泥中长出却不受沾染。 9、(3分。每空1分)追求隐逸 贪慕富贵 不慕名利(洁身自好)(意思对即可) 10、(3分。花名1分,理由2分)略 05重庆 阅读下面选文,回答文后12—16题。 爱 莲 说 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2、解释下面加点的词。(3分) (1)濯清涟而不妖 (2)亭亭净植 (3)陶后鲜有闻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2)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4、下面句子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B、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C、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D、牡丹,花/之富贵/者也 15、下面对选文内容和写法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选文以爱莲之情来表达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以及对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恶浊世风的鄙弃。 B、在文中作者从莲的生长环境、形态香气、风度气质等方面描写了莲花的超凡脱俗。 C、文中以“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来比喻君子通达事理,行为端正,因而美名远扬。 D、 “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表达了作者对雍容华贵的牡丹的赞美之情。 16、作者认为,菊是“花之隐逸者”,你是否同意这种看法?为什么?(3分) 参考答案: 12、(1)洗涤;(2)立、树立或竖立;(3)少 。 13、(1)可以在远处观赏却不能(贴近)去玩弄。(2)爱牡丹的人,当然是很多了。 14、B 15、D 16、同意与否均可,理由要能支撑观点。 05威海 (一)结合《爱莲说》一文,完成8—9题。(4分 ) 8.翻译下面的句子。(1分)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9.下面这段话蕴含了君子哪些品质?(3分)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参考答案: 8.对于菊花的爱好,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了。(1分) 9.既不与恶浊的世风同流合污,也不孤高自许;通达事理,行为方正,美名远扬;志洁行廉,仪态端庄,令人敬重而不敢轻侮。(意思对即可)(每答对一点得1分,共3分) 2006年中考《爱莲说》一网打尽 2006襄樊 11.解释下列句中加线词的意思。(2分) ①可爱者甚蕃 ( ) ②亭亭净植( ) 12.下列句中加线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陶后鲜有闻 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B.香远益清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C.中通外直 指通豫南 D.陶后鲜有闻 此人一为具言所闻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4.阅读本文,许多同学喜欢“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因为这两句写出了莲的高洁、质朴,比喻君子既不与恶浊的世风同流合污,也不孤高自许。你还喜欢本文中描写莲的那些语句?为什么?(3分) 15.某市在确定市花的活动中,居于民意调查前三名的是兰花、梅花、桂花。如果让你从这三种花中选择一种,你赞成哪种花?并谈谈理由。(2分) 参考答案: 11.①多(0.5分)②树立或立(0.5分) 12.D(2分) 13.对于莲花的爱好(0.5分),像我g 样的还有什么人呢(0.5分)对于牡丹的爱好(0•5 分)人该是很多了(0、5分) 14.写出喜欢的句子1分,表述理由时写出莲的形象1分,进一步表述出其喻义1分。 示例:我喜欢“香远益清”这句话,因为这句写出了莲的芬芳,比喻君子美名远扬。 15.(2分)示例l;赞成兰花,兰花无论后于何处都是默默无闻的绽放,默默散发出幽香,具有纯朴高雅,不张扬、不媚俗的品质。 示例2:赞成梅花,“梅花香自苦寒来”,梅花能凌霜傲雪,展示了逆境中奋进、战胜困难的精神。 示例3:赞成桂花,桂花不仅香气浓郁,而且可以作为香料,入药、人茶,有很强的实用价值,自然让人联想到无私的奉献。(由桂冠、月中的桂树想到桂花的高贵亦可) 2006年浙江省丽水市 16.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2分) ①香远益清( ) ②陶后鲜有闻( ) 17.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划线句子的意思。(2分)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18.从文章中可以看出,人们对不同花的喜爱,表明了他们不同的生活态度,如陶渊明独爱菊,表明了他 的生活态度;世人甚爱牡丹,表明了世人 的生活态度。(4分) 19.“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你喜欢哪种花?并请你说说喜欢的理由。(3分) 参考答案: 16.①更加 ②很少 17.我唯独喜爱莲从水底沉积的烂泥里生长出来,但又不沾上污秽,经过清澈的水波洗涤而不显得妖冶。 18.追求隐逸(不慕名利、洁身自好) 贪慕富贵(意思对即可) 19.示例:我喜欢桂花。在秋季,桂花小小的淡黄色花朵散布在绿叶中,散发出沁人心脾的香味,令人陶醉,而它却丝毫不张扬。 2006年湖南省长沙市 (甲)《陋室铭》 (乙) 《爱莲说》 39.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A.谈笑有鸿儒(博学的人) B.可爱者甚蕃(多) C.陶后鲜有闻(少) D.宜乎众矣(适宜) 40.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文言句子的大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41.简要回答问题。 (1) 甲文中统领全文、表明作者品德的语句是 (2) (2)乙文中多次提到菊和牡丹.这样写的作用是 42.甲文先说“斯是陋室”,结尾又说“何陋之有”,是否自相矛盾?请简要分析。(3分) 4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甲文表现作者安贫乐道的情趣,乙文表现作者洁身自好的高贵品质。 B.甲乙两文都是托物言志的名篇,文字优美,意味深远。 C.“铭”和“说”都是古代文体,“铭”侧重于议论,“说”侧重于叙事。 D.甲文句式整齐,对仗工整;乙文语言精练,骈散相间。 参考答案: 39.D[解析]宜:应当。 40.没有嘈杂的音乐来扰乱我的耳朵,没有官府的公文来使我的身体劳累。 41.(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衬托莲之高沽。(如果答“对比”或“衬托”也给分) 42.不矛盾,因为居室环境雅,生活情趣雅,主人品德高尚。 43.C[解析]‘‘说”侧重于议论。 2006年河南省 (一)(刘禹锡《陋室铭》) (二)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选自《论语》) 注:○1回:即颜回,孔子的弟子。 ○2不堪:无法忍受。 44.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思。(2分) (1)有仙则名 名: (2)惟吾德馨 德馨: 45.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注意加点的词。(2分)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46.用《陋室铭》中的句子填空。(1分) “空山无人,水流花开”二句,极琴心(寄托心意的琴声)之妙境;“胜固欣然,败亦可喜”二句,极手谈(下围棋)之妙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句,极交友之妙境。 47.刘禹锡和颜回一居“陋室”,一在“陋巷”,对此,他们的态度如何?体现了他们怎样的精神品质?(3分) 参考答案: 44.(1)出名(或:著名)(1分)(2)品德高尚(1分)(共2分) 45.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两耳,没有官府的公文使身体劳累 (答出句子大意1分,两个加点词语解释正确1分。共2分) 46.谈笑有鸿儒 往来无白丁(1分) 47.刘禹锡:陋室不陋 颜回:不改其乐(1分) 安贫乐道(意思对即可。2分)(共3分) 06丽水 (一)阅读《爱莲说》,完成第 8 — 11 小题。(11分)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8.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2分) ①香远益清( ) ②陶后鲜有闻( ) 9.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划线句子的意思。(2分) 10.从文章中可以看出,人们对不同花的喜爱,表明了他们不同的生活态度,如陶渊明独爱菊,表明了他 的生活态度;世人甚爱牡丹,表明了世人 的生活态度。(4分) 11.“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你喜欢哪种花?并请你说说喜欢的理由。(3分) 参考答案: 8.①更加 ②很少 9.我唯独喜爱莲从水底沉积的烂泥里生长出来,但又不沾上污秽,经过清澈的水波洗涤而不显得妖冶。 10.追求隐逸(不慕名利、洁身自好) 贪慕富贵(意思对即可) 11.示例:我喜欢桂花。在秋季,桂花小小的淡黄色花朵散布在绿叶中,散发出沁人心脾的香味,令人陶醉,而它却丝毫不张扬。 评分标准:第8小题2分,每小题1分。 第9小题2分,大意答对即可。 第10小题4分,每空2分,大意对即可。 第11小题3分,写出花名给1分,写出理由,语句通顺的给2分。 2006武汉(课) (一)阅读下面的诗文。完成第7—11题。(15分)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周敦颐《爱莲说》 【乙】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毛泽东《卜算子·咏梅》 7.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4分) (1)出淤泥而不染 (2)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 (3)陶后鲜有闻 (4)待到山花烂漫时 8.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莲,花之君子者也。 9.作者“独爱莲”的原因是什么?(请用原文回答)(2分) 10.【甲】文用 、 衬托了莲花的形象,【乙】文用 、 等自然环境来烘托梅花的形象。(4分) 11.两文所歌颂的对象在精神品质上有什么相似之处?(3分) 参考答案: 7.(1)沾染;污染(2)我(3)听说 (4)等待;等 8.莲,是花中的君子。 9.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10.菊花、牡丹;风雪悬崖(冰天雪地、悬崖冰雪)、万花丛。 11.不论在什么样的环境中都要坚守自己的节操(品质、精神)。 2006年襄樊 (一)阅读下文,完成 11-15题。(l0分) 爱莲说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子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1.解释下列句中加线词的意思。(2分) ①可爱者甚蕃 ( ) ②亭亭净植( ) 12.下列句中加线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陶后鲜有闻 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B.香远益清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C.中通外直 直通豫南 D.陶后鲜有闻 此人一为具言所闻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本文,许多同学喜欢“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因为这两句写出了莲的高洁、质朴,比喻君子既不与恶浊的世风同流合污,也不孤高自许。你还喜欢本文中描写莲的那些语句?为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某市在确定市花的活动中,居于民意调查前三名的是兰花、梅花、桂花。如果让你从这三种花中选择一种,你赞成哪种花?并谈谈理由。(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1.①多(0.5分)②树立或立(0.5分) 12.D(2分) 13.对于莲花的爱好(0.5分),像我g 样的还有什么人呢(0.5分)对于牡丹的爱好(0·5 分)人该是很多了(0、5分) 14.写出喜欢的句子1分,表述理由时写出莲的形象1分,进一步表述出其喻义1分。 示例:我喜欢“香远益清”这句话,因为这句写出了莲的芬芳,比喻君子美名远扬。 15.(2分)示例l;赞成兰花,兰花无论后于何处都是默默无闻的绽放,默默散发出幽香,具有纯朴高雅,不张扬、不媚俗的品质。 示例2:赞成梅花,“梅花香自苦寒来”,梅花能凌霜傲雪,展示了逆境中奋进、战胜困难的精神。 示例3:赞成桂花,桂花不仅香气浓郁,而且可以作为香料,入药、人茶,有很强的实用价值,自然让人联想到无私的奉献。(由桂冠、月中的桂树想到桂花的高贵亦可) 2006长沙 (一)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乙)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9.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A.谈笑有鸿儒(博学的人) B.可爱者甚蕃(多) C.陶后鲜有闻(少) D.宜乎众矣(适宜) 10.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文言句子的大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11.简要回答问题。 (1) 甲文中统领全文、表明作者品德的语句是 (2) (2)乙文中多次提到菊和牡丹.这样写的作用是 12.甲文先说“斯是陋室”,结尾又说“何陋之有”,是否自相矛盾?请简要分析。(3分) 1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甲文表现作者安贫乐道的情趣,乙文表现作者洁身自好的高贵品质。 B.甲乙两文都是托物言志的名篇,文字优美,意味深远。 C.“铭”和“说”都是古代文体,“铭”侧重于议论,“说”侧重于叙事。 D.甲文句式整齐,对仗工整;乙文语言精练,骈散相间。 参考答案: 9.D[解析]宜:应当。 10.没有嘈杂的音乐来扰乱我的耳朵,没有官府的公文来使我的身体劳累。 11.(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衬托莲之高沽。(如果答“对比”或“衬托”也给分) 12.不矛盾,因为居室环境雅,生活情趣雅,主人品德高尚。 13.C[解析]‘‘说”侧重于议论。 2007年中考《爱莲说》一网打尽 2007百色市 《爱莲说》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解释加点的词语。(2分) ①可爱者甚蕃 蕃: ②不蔓不枝 蔓: 2.下列“之”字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2分) A.水陆草木之花 B.花之隐逸者 C.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D.牡丹之爱 3.翻译下列句子。(4分)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译文: 。 ②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译文: 。 4.本文主要写的是“莲之爱”,为什么还要写“菊之爱”、“牡丹之爱”呢?(2分) 答: 。 5.自古以来,花往往成为人们的精神象征,人们往往借花言志,国家或城市也将某种花定为国花或市花。请你为百色市推荐一种花为市花,并说明理由。(3分) 答: 参考答案: 1、①多 ②长枝蔓 2、C 3、①(只)可以从远处观赏,却不能贴近去玩弄啊。 ②对于菊花的爱好,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了。 4、以“菊之爱”、“牡丹之爱”衬托“莲之爱”,突出莲之高洁,赋予莲花美好的品质,同时表达作者洁身自好,不慕名利,正直伟岸的高尚情操。5、开放性试题,言之成理即可。示例:我推荐三角梅为百色市市花,因为三角梅生命力强,象征革命老区百色人民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的革命精神。花期长,花色艳丽,象征百色蓬勃向上,充满希望与活力。 2007年山西省新课改区 比较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4-8题。(10分) [甲[饮酒 陶渊明 结庐在人间,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乙] 爱莲说 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静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4.解释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结庐在人间( ) (2)亭亭净植( ) “/”表示朗读时的停顿,其中读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而无/车马喧 B飞鸟/相与还 C晋陶渊明/独爱菊 D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6.用现代汉语写出乙文中画线句的意思。 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表达志趣和情怀是两文的共同点,甲崇尚朴素自然的田园生活,乙追求清白的操守和正直的品德。 B甲乙两篇都写到菊,甲借菊写出心与自然的亲近,乙用菊衬托莲的高洁正直。 C甲中的“车马”意指达官贵人的高轩;乙中的“牡丹”象征追求高雅生活之人。 D甲乙两篇体裁不同,特色各异:甲直抒胸臆,挥洒真情;乙托物言志,意蕴深刻。 8.乙文中“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是千古流传的名句,请从其象征意义入手谈谈你的认识。 参考答案: 4、(1)简陋的房屋 (2)立或树立 5、D 6、对于菊花的爱好,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了。对于莲的爱好,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 7、C 8、象征身处污浊环境而不同流合污,庄重、质朴、不哗众取宠的品质。在当今社会,学习这一品质尤其重要。 2007泰州市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选段,完成13—16题。(11分)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节选自周敦颐《爱莲说》) 芙蕖自荷钱①出水之日,便为点缀绿波;及其茎叶既生,则又日高日上,日上日妍。有风既作飘摇之态,无风亦呈袅娜之姿,是我于花之未开,先享无穷逸致②矣。迨③至菡萏成花,娇姿欲滴;及花之既谢,乃复蒂下生蓬,蓬中结实,亭亭独立。此皆言其可目者也。 注释:①荷钱:初生的荷叶。②逸致:情趣。③迨:及,等到。 (选自李渔《芙蕖》,有删节) 13.写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1)濯清涟而不妖( ) (2)日上日妍( ) 14.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文。(4分) (1)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2)是我于花之未开,先享无穷逸致矣。 15.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2分)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16.“出淤泥而不染”常给人带来深刻的思考,请从第二段中找出类似的句子,并简略说说它给你的启迪。(3分) 句子: 启迪: 参考答案: 13.本题2分,每小题1分。(1)洗,洗涤。(2)一天天(一天比一天)。 14.本题2分。(1)可以在远处观赏,但不能靠近去玩弄啊。(2)这样(因此),我在花开之前,先享受到无穷的情趣了。(“远”或“亵玩”如果译错,扣1分;“是”译错扣1分) 15.本题2分,答对一处给1分。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16.本题3分。写出句子得1分,写出启迪得2分(只要言之成理,即可得全分)。 示例(找出其它句子,如分析有道理,也可给分): (1)“日高日上,日上日妍”。启迪:我们要不断努力,不断进步,不断完善自己。 (2)“有风既作飘摇之态,无风亦呈袅娜之姿”。启迪:不管处于怎样的环境,我们都要展示自己的美好之处。 (3)“迨至菡萏成花,娇姿欲滴;及花之既谢,乃复蒂下生蓬,蓬中结实,亭亭独立”。启迪:生命的每一个阶段都要活得充实、活得精彩。 2007鄂州市 [甲] 周敦颐《爱莲说》 [乙]自荷钱①出水之日,便为点缀绿波;及其劲叶②既生,则又日高一日,日上日妍,有风既作飘飘之态,无风亦呈袅娜之态;迢至菡萏③成花,娇姿欲滴,后先相继;乃花中既谢,乃复蒂下生蓬,蓬中结实,亭亭玉立,犹似未开之花,与翠叶并擎,不至白露为霜,而能事不已。此皆言其可目者也。可鼻则有花荷叶之清香,荷花之异馥④,避暑而暑为之退,纳凉逐之生。至其可人之口者,则莲实与藕,皆并列盘餐,而互芬齿颊者也。只有霜中败叶,零落难堪,似成废物矣,及摘而藏之,又备经年襄物之用。是芙蕖⑤者也,无一时一刻,这适耳目之观;无一物一丝,不备家常之用者也。 (节选自李渔《闲情偶寄》) [注释]①荷钱:指初生的小荷叶。②劲叶:指长大了的荷叶。③菡萏:未开的荷花。④异馥:异香。⑤芙渠:荷花。鄂州市2007年初中升学考试样卷 20.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字。(2分) ⑴不蔓不枝( )⑵陶后鲜有闻( ) ⑶不至白露为霜,而能事不已( )⑷此皆言其可目者也( ) 21.下列句子中的文言虚词“而”的意义和用法与“摘而藏之”中“而”的意义和 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B.溪深而鱼肥 C.乃记之而去 D.呼尔而与之 2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⑴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无一时一刻,不适耳目之观。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甲、乙两个文段的主要意思各是什么?(3分) 甲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甲、乙两个文段都写荷花,都表达了作者对荷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但赞美和 喜爱的原因有所不同,请用简洁的语言分析。(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20.⑴长枝节,生出枝节 ⑵少 ⑶停止 ⑷合宜,适合(2分) 21.C(2分) 22.⑴(人们)可以远远地观赏,却不能贴近去玩弄。 ⑵无时无刻不适合人观赏。(4分) 23.甲文:借赞美莲花的可爱来歌颂君子的坚贞气节,表现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 乙文:赞美荷花“无一时一刻,不适耳目之观;无一物一丝,不备家常之用”。(3分) 24.甲文作者喜爱莲花的原因是基于莲花洁身自好又不孤高自诩的品格。乙文作者喜爱荷花是因为荷花“可看”“可闻”“可吃”“可用”,有实用价值。(3分) 2008年中考《爱莲说》一网打尽 2008年浙江省宁波市 (甲)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周敦颐《爱莲说》) (乙) 兰之味,非可逼而取①也。盖在有无近远续断之间,纯以情韵胜。氲氲无所②,故称瑞③耳。体彩④,而不极于色,令人览之有馀,而名之不可;即善绘者以意取似,莫能肖也。其真文王、孔子、原之徒,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者耶? (选自张大复《梅花草堂集》)-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全国 中考 语文 文言文 一网打尽 七级爱莲说 语文版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xrp****65】。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xrp****65】,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xrp****65】。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xrp****65】,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