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高三地理复习(真题+模拟)专题6-人口(学生版).doc
《2012高三地理复习(真题+模拟)专题6-人口(学生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高三地理复习(真题+模拟)专题6-人口(学生版).doc(35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专题6 人口 【高考预测定位】 本专题内容以人口与地理环境的相关图表为背景,以热点或重点区域重大环境问题来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阅读图表的能力。其中人口数量、人口结构以及人口问题可能为热点。热点区域的人口容量及影响因素应重点关注。从考查内容上看:人口数量的变化,人口素质与环境的关系,人口再生产的类型以及人口问题是考查的重点。从考查形式上看:以选择题为主要题型,多以坐标图、柱状图、区域图、构成图或表格、曲线折线等方式呈现信息。从考查能力上看:侧重考查涉及人口迁移、人口合理容量、人口问题等影响因素或现象的读图能力、分析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考点 细化 高考定位预测 人口的数量变化 分析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和地区分布 1.知道人口增长模式的含义和类型 2.根据资料分析各种人口增长模式的三率的数值特征 3.理解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的相互关系 4.根据资料分析当今世界主要的人口增长模式 5.了解不同的人口模式在世界上的分布 6.运用图表说明人口模式的历史演变过程 7.运用资料分析不同的人口增长模式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相互关系 人口空间变化 1.举例说明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2.举例说明地域文化对人口的影响 1.掌握人口迁移的含义和分类。 2.了解影响人口迁移的基本因素 3.通过具体实例或数据分析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4.了解不同社会历史发展阶段人口迁移的特征和原因 5.根据材料分析不同地域文化对人口增长的影响 6.多以材料和图表的形式考查学生的图文转换及逻辑推理能力。 人口的合理容量 1.环境承载力和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 2.人口问题及其对策 1.理解环境承载力和人口合理容量的含义和区别 2.认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支持能力 3.结合人口问题分析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人口年龄结构以及解决不同人口问题的对策 4.根据一些统计数据、现象,分析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之间的关系 【核心知识精讲】 一、不同人口增长模式对社会经济产生的影响及其原因 人口增长模式反映了不同国家和地区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随社会经济条件变化而变化的规律。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不同,导致人口增长的速度快慢不同,对人口发展进程的影响也不同。这种影响有利有弊,如下表所示: 人口增长模式 利 弊 原因 原始型(高高低) 能满足农业社会对农业劳动力增长的需求 容易出现劳动力不足,从而影响经济发展 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都比较高,自然增长率低,且波动较大 传统型(高低高) 劳动力充裕,促进经济发展 加大对经济、就业等方面的压力,导致积累减少、经济发展速度变慢、贫困加剧等,进而引发各种资源、环境和社会问题 自然增长率高,人口急剧增长 现代型(低低低) 利于经济积累和经济水平的提高 劳动力和兵员短缺,养老等费用增加,老年人口生活困难和生活孤单等 少年儿童比重不断下降,老年人口比重不断上升 二、人口增长的地区差异及影响 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由于所处的人口增长阶段不同,因而人口增长状况、面临的人口问题、采取的对策及今后人口变化趋势不同,对比分析如下表: 发展中国家 发达国家 人口增长状况 增长很快 增长缓慢 原因 ①经济落后,现代化水平低,需要劳动力多;②社会保险和福利制度不完善;③政治独立、经济发展、医疗进步 ①经济发达,生产力水平高;②有良好的社会保险和福利制度;③人们受教育水平高 影响 加大对资源、环境、就业、经济等的压力,影响经济发展,也不利于提高人口素质 劳动力不足,国防兵源不足,青壮年负担过重 对策及今后变化趋势 一些国家采取了控制人口增长的措施,人口增长速度将趋缓,但人口数量还会增加 采取了鼓励生育和接纳海外移民的政策,人口数量将比较稳定,但一些国家还有逐渐减少的趋势 三、关于人口的计算 1.人口自然增长率的计算 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年净增人数与总人数之比。通常用千分率(‰)表示。计算公式为: 人口自然增长率(‰) 或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 高龄化社会之前,会形成一个有利于经济发展的人口年龄结构,社会负担系数较低,使得劳动力供给充足(就业压力增大),而且社会负担相对较轻,人口学者称这段时期为发展社会经济的“黄金时期”或“机会窗口”。我国目前正处于这一时期,必须抓住这一难得机遇发展经济和积累财富。 四、关于人口构成 1.职业构成:发展中国家一般第一产业人口比重大;发达国家第三产业人口比重大,第一产业人口比重很小。 2.性别构成:性别比=每100位女性所对应的男性数目,出生性别正常值为106(由于男性死亡率高,女性平均寿命长,最终男女两性基本上保持平衡)。我国近年来出生性别比偏高,由于性别比失衡会带来很多社会问题,从而引起各方面的关注。 3.年龄构成:某一时间各个年龄组人口在其总人口中所占的比重。人口年龄构成不同,对人口再生产、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负担以及军事力量等都有不同的影响。人口年龄构成的直观表现形式是人口年龄金字塔,横坐标表示各年龄组的男性和女性人口的比例,纵坐标表示各年龄组。人口年龄构成类型分为三种: 老年人口百分比(%) 幼年人口百分比(%) 人口增长速度 人口金字塔形状 年龄中位数(岁) 年轻型(扩张型) 5以下 40以上 快速增长 山型,上尖下宽 20以下 成年型(稳定型) 5~10 30~40 慢速增长 钟型,上下同宽 20~30 老年型(收缩型) 10以上 30以下 负增长 坛型,上宽下窄 30以上 (注:0~14岁为幼年组,15~64岁为成年组,65岁以上为老年组;年龄中位数指将全体人口按年龄大小的自然顺序排列时居于中间位置的人的年龄数值。年龄中位数是一种位置的平均数,它将总人口分成两半,一半在中位数以上,一半在中位数以下,反映了人口年龄的分布状况和集中趋势。) 类型 人口年龄构成示意图 人口问题 人口政策 年轻型(扩张型) 多在发展中国家,人口出生率高,自然增长率高,人口压力大,并带来一系列资源和环境问题 实行计划生育,降低人口增长率 成年型(稳定型) 多在发展中国家,有潜在人口老龄化问题 采取计划生育政策 老年型(收缩型) 多在发达国家或地区,老年人口比重过大,劳动力不足,社会负担重,老年人自身问题突出 应采取鼓励生育或 接纳移民的人口政 策 五、环境承载力和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 环境人口容量与人口合理容量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两者关系如下表所示: 环境人口容量 人口合理容量 概念 区别 参考角度 自然资源的承载力 自然资源的承载力、经济、社会发展、消费水平 体现的意义 生存 发展 人口数量 大 小 共同点 制约的因素不确定,历史时期不同,制约因素发生变化,使人口容量具有不确定性,但在具体时期,制约因素相对不变的情况下,可以对人口容量进行相对定量估计,即具有相对确定性 六、人口迁移的动因和影响 动因 影响 有利影响 不利影响 迁出地 迁入地 迁出地 迁入地 迁出地 迁入地 高原、山地、丘陵等地形区;干旱、湿热气候区 地势平坦,气候暖湿,光照充足,土壤肥沃 加强与外界经济、科技、思想和文化联系,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对人口压力大的农村,可缓解人地矛盾,合理利用资源,保护自然环境 对边疆地区,有利于开发自然资源,发展经济;对城市地区,提供大量劳动力,推动城市经济发展 人才或劳,动力外流 增加人口数量,改变人口年龄、性别构成,增加自然、社会、生态压力,产生社会、环境问题 国家政策、战争、政治变革 国家政策好、社会稳定 经济落后、收入低、农业成本高、劳动力过剩 经济发达、就业机会多、收入高、生活条件好、矿产资源丰富 文化教育落后、家庭、婚姻 文化教育发达、家庭、婚姻 经济的地区发展不平衡是人口迁移的主要动因 七、我国的“农民工现象”的特点、成因及影响 20世纪80年代以来,大批农民进城打工,形成“民工潮”现象,这一现象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具体分析如下: 项目 内容 迁移规模 人口迁移日趋活跃,流动人口大量增加,并有逐年上升趋势 方向 总特点 从农村到城市,从内地的省、自治区到沿海城市和工矿区 主要迁出地 四川、广西、山东、河北、安徽等省以外出务工为主,浙江、江苏等省以外出经商为主 主要迁入地 广东、上海、北京、新疆等 类型 主要方式 自发流动为主 主要目的 务工和经商 主要原因 ①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出现大量的剩余劳动力;②城乡和地区之间巨大的收入差距;③国家推出了允许农民进城的一系列政策 影响 积极影响 ①给城市提供了大量廉价劳动力,缓解了城市部分行业劳动力的供求矛盾;②改变了城市的经济结构,为城市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做出了贡献;③促进了城市商业的发展,增加了城市的收入;④促进了城市周边地区的农、牧、渔和副业的发展;⑤为城市第三产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方便了城市居民的生活;⑥为城乡思想文化交流创造了条件,推动了城市文化向多元化发展 消极影响 ①增加了城市公交、卫生、教育、环保、计划生育等方面的压力;②给城市的治安管理带来一些问题 【2011年高考题】 (2011年高考山东卷)图3为我国东部地区甲、乙两城市三个年份的常住人口密度分布图,图中楼高表示2000年城市商务楼相对高度。读图回答7-8题。 甲城市 乙城市 图3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982-2000年,两城市的市中心人口密度变化特征相同 B. 1982-2000年,两城市的市中心人口密度变化特征不同 C.2000年甲城市的人口规模比乙城市的小 D. 2000年乙城市的服务范围比甲城市的小 8.关于2000年两城市功能区分布的推断,最有可能的是 ①甲城市的中心商务区位于M处 ②乙城市的中心商务区位于P处 ③甲城市的卫星城位于N处 ④乙城市的卫星城位于Q处 A.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③④ (2011年高考江苏卷)表2为据第五次和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统计的江苏省总人口及三大区域人口占全省人口比例,图8为江苏省2000年和2010年人口年龄结构图。据此回答15~16题。 表2 项目 年份 2000年 2010年 全省总人口(人) 74382890 78659903 人口比例(%) 苏南 33.71 41.38 苏中 23.12 20.80 苏北 43.17 37.82 图8 15.关于江苏省人口数量及三大区域人口占全省人口比例的变化,叙述正确的是 A.苏北人口占全省人口比例的变化幅度最大 B.苏中人口占全省人口比例下降且人口数量减少 C.苏南增加的人口数量等于苏中和苏北减少的人口数量 D.江苏省增加的人口数量等于从省外迁入的人口数量 16.关于江苏省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及其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①0~14岁人口比例上升,人口增长加快 ②15~64岁人口比例上升,就业压力增大 ③65岁以上人口比例上升,老龄化进程加速 ④人口年龄结构趋于年轻,劳动力充足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2011年高考四川卷)图1为我国西部某省人口数据统计图。近年全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5%左右。据此回答1-2题。 1.关于该省人口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A.目前出生率低、死亡率低 B.人口密度十年来大幅减小 C.城市人口比重提高依靠人口自然增长 D.城市人口数量十年来增长50%以上 2.该省十年来常住人口(指实际居住在当地半年以上的人口)数量减少,其主要原因是 A.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 B.水利工程移民增多 C.省级行政区域缩小 D.劳务输出数量增加 (2011年高考重庆卷)图2表示2000-2005年我国各省(市、区)实际人口迁入率、迁出率(以5 年为统计单位,不包括港澳台地区)。读图2回答3-5题。 3.造成图中A点所示省(市、区)人口迁移特点的原因最可能的是当地 A.收入水平高 B.远离东部 C.人口数量少 D.经济落后 4.图中B点代表的省(市、区)在1954-1984年间是我国唯一的人口迁入迁出平衡地区,也是目前我国人口密度最小的地区,该地区典型的农作物是 A.棉花 B.甜菜 C.橡胶 D.青稞 5.图中能够反映的省际人口迁移状况是 A.迁入率最大值小于迁出率最大值 B.净迁移率小于-5%的省(市、区)多 C. 净迁移率大于10%的省(市、区)少 D所有省(市、区)的迁入率均大于迁出率 (2011年高考福建卷)下表为2002-2007年我国某特大城市郊区年平均人口迁移统计资料,迁入人口以初中学历的外来人口为主。读表完成3-4题。 年龄段(岁) 迁出人口(人) 迁入人口(人) ≥60 700 800 45~59 1600 5000 25~44 2000 30000 15~24 2400 27500 0~14 640 5000 3.上表反映的人口迁移对该市的影响是 A.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B.扩大环境人口容量 C.加速土地利用类型的转变 D.加快人口老龄化进程 4.为了社会和谐发展,该市郊区最需要增加的职业人员是 A.环卫人员 B.中小幼教师 C.工程技术人员 D.建筑设计师 (2011年高考广东卷)读“1995-2009年我国某省级行政区户籍人口迁移变动情况图”(图3)。结合所学知识,完成7-8题。 7. 1995-2009年,该省级行政区户籍人口 A.迁入率持续上升 B.迁出率持续降低 C.机械增长率缓慢下降 D.累积净迁入量逐年增加 8.从人口迁移模式看,该省级行政区可能是 A.上海 B. 安徽 C.湖南 D.河南 97.一般而言,有组织的大规模移民过程中,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是迁入区的 A.人口密度 B.人口容量 C.人口构成 D.人口素质 8.20世纪60年代末,一批京津沪知识青年来到北大荒。在生产生活过程中,与当地黑土文化发生交流与融入的地域文化是 ①华南妈祖文化 ②江南水乡文化 ③华北平原文化 ④荒漠绿洲文化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2011年高考天津卷)12.(27分)结合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1)甲省很多河流不利于发展河运。请你结合图中信息说明两条自然原因(6分) (2)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乙省人口总数超过了甲省,居全国首位。请结合图表信息简述其原因。(6分) 2010年乙省城市化水平达到64%。2011年该省部分地区在我国“十二五”中被确定为农业基地(如图7所示)。 (3)据文字材料,指出乙省农业持续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_____________________,请从所提供的材料中,找出一条证明此矛盾产生的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6分) (4)请概括图8所示旅游景区主要景点的分布特点。(3分) (5)图8所示旅游景区的服务设施受到游客好评。请据图简述其原因。(6分) 【2010年高考题】 (2010广东卷)读“2005年我国东部沿海某市各圈层闻人口净迁移模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可知该市 A. 中心区和近郊区为人口净迁出区 B. 城区边缘区和远郊区为人口净迁入区 C.城区边缘区人口净迁出量最大 D. 近郊区人口净迁人量最大 (2)可推测该市 A. 处于城市化初级阶段 B. 出现郊区城市化现象 C. 城市“空心化”现象明显 D. 城市人口规模逐渐减小 (2010上海卷)读下列有关上海外来常住人口信息图,回答下列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上海以海纳百川的胸怀,吸纳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各类人才。如今,外来人口已经成为上海常住人口增长的主要来源,对上海的社会经济者发展正在产生广泛和深远的影响。 概述图l、图2 所反映的上海外来常住人口变化情况,并分析其积极意义。 由图1 可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由图2 可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0江苏卷)下图为三个城市圈20世纪不同年代人口增长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选项最符合“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人口自然增长特点的是 A.乙城市圈70年代 B.乙城市80年代 材料二:《安徽省人口发展“十一五”规划和2020年远景目标》指出,2005年全省外出人员达1000万左右。把人口发展纳入城乡经济、社会规划统筹考虑,利用区域规划引导人口有序流动和合理分布。 安徽省部分人口迁移及承接部分服装加工基地示意图 (1)分析图示服装加工基地转移和人口迁移的原因。 (2)据此说明产业转移对安徽省未来人口迁移和城市化的影响。 (2010新课标卷)图2曲线为某国2000年不同年龄人口数量与0与1岁人口数量的比值连线。18-65周岁人口为劳动力人口,其余为劳动力人口负担的人口。假定只考虑该国人口的自然增长且该国从2001年起控制人口增长,使每年新生人口都为2000年新生人口的80%.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该国劳动力人口负担最轻、最重的年份分别是 A.2019年,2066年 B.2066年,2019年 C.2001年,2019年 D.2001年,2066年 (2)出生人口的减少将最先影响该国劳动力人口的 A.数量 B.职业构成 C.性别构成 D.年龄构成 (2010重庆卷)下图是某地区人口数量变化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地区面临的主要人口问题是 A.人口素质低 B.人口老龄化 C. 就业压力大 D.人口增长快 (2)与俄罗斯相比,属于图示人口生产类型的亚洲某国家,突出的资源环境问题是 A.大气污染 B.能源短缺 C.水土流失 D.淡水匮乏 【2009年高考题】 下图显示某国1951~2000年每10年的人口变化。读图完成1~2题。 1.(09全国文综Ⅱ)1951~2000年,该国( ) A.人口净迁入国 B.人口迁入是维持人口增长的主要方式 C.人口的出生率一直高于死亡率 D.人口增长了15.1% 2.(09全国文综Ⅱ)据图示资料推测,该国( ) A.自20世纪70年代,人口再生产进入现代型 B.可能位于欧洲 C.1990年人口达到900万 D.20世纪末青壮年人口比重偏大 甲市2008年户籍人口出生9.67万人,出生率为0.699%;死亡10.7万人,死亡率为0.773%。甲市户籍人口这种自然增长态势已持续14年。下图显示四个地区的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据此完成3~4题。 3.(09全国文综Ⅰ)甲市可能是( ) A.西宁 B.延安 C.上海 D.广州 4.(09全国文综Ⅰ)①②③④四个地区中,人口在生产与甲市处于同一类型的地区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运用数据图表可以分析社会人口变化现象。据图6.图7回答5~6题。 5.(09江苏卷)图6是某地区育龄妇女平均生育子女数变化曲线图。若图中所示变化趋势持续下去,最可能出现的是( ) A.人口素质下降 B.人口老龄化 C.就业压力加大 D.劳动力成本下降 6.(09江苏卷)图7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四个不同时期的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 )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② c.①②④③ D.①③②④ 读某发达国家四城市人口的年龄、性别结构示意图(图4),回答7~8题。 7.(09天津卷)人口的年龄、性别结构受人口迁移影响明显的一组城市是( ) A.a b c B.a c d C.a b d D.b c d 9.(2008广东卷)人口抚养比是非劳动年龄人口数与劳动年龄人口数的比值。读图6,关于我国五省市人口抚养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贵州的少儿人口抚养比最大 B.上海的老年人口抚养比最小 C.北京的少儿人口抚养比大于广东 D.江苏的少儿人口抚养比小于北京 【2011年模拟题】 (北京市西城区2011年高三地理一模试卷)从各国城市化的实践出发,现代城市化新概念是指人类社会活动及生产要素从农村地区向城市地区转移的过程,即包含人口城市化和经济城市化。经济城市化是指城市的财富积累状态,通常以城市建成区内各类生产活动所产生的GDP衡量。据表回答9题。 1960 1970 1980 1990 2000 2005 中国 人口城市化(%) 16 18 19 26 35 42 经济城市化(%) 23 38 40 45 78 79 英国 人口城市化(%) 80 81 85 86 88 90 经济城市化(%) 86 83 83 86 90 99 9.20世纪60年代以来( ) A.中国人口城市化水平远远高于英国人口城市化水平 B.中国经济城市化水平远远高于英国经济城市化水平 C.中、英两国经济城市化水平均高于人口城市化水平 D.经济城市化与人口城市化水平的差距中国大于英国 (吉林省长春市2011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下表为世界、中国、印度、德国人口年龄构成和抚养比(2008年)统计表。据此完成7-8题。 世界和国家 年龄构成 抚养比(指0-14岁和65岁及以上人口与15-64岁人口之比) 0-14岁人口占总人口比重 (%) 15-64岁人口占总人口比重 (%) 65岁以上人口 占总人口比重(%) ① 27.7 64.9 7.4 0.6 ② 20.9 71.3 7.8 0.4 ③ 32.2 63.1 4.7 0.6 ④ 13.9 66.5 19.7 0.5 7.①代表的是( ) A.世界 B.中国 C.印度 D.德国 8.②国抚养比低的原因是( ) A.老年人口比重大 B.青壮年人口比重大 C.儿童人口比重大 D.社会保障体系完善 (2011届江苏省百校高三样本分析考试)下图为我国不同年龄段人口比例随时间变化图,读图完成1-2题。 1.下列关于我国人口红利期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青壮年人口比例较大,劳动力充足 ②人口出生率持续下降 ③15岁以下人口比例减少,教育投资减少 ④老年人口比例上升缓慢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人口红利期结束后,我国面临的人口问题主要表现为( ) ①人口老龄化严重,社会保障体系压力较大 ②劳动力数量急剧减少 ③人口数量多,劳动力减少,青壮年负担加重 ④人口出现负增长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山东烟台市2011届高三三月份诊断性考试)下图是我国人口增长走势及预测图,图中三条曲线表示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读图回答8-9题。 8.图中a、b、c三条曲线依次表示( ) A. 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 B. 出生率、自然增长率、死亡率 C. 死亡率、出生率、自然增长率 D. 死亡率、自然增长率、出生率 9.根据图中曲线走势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中国人口最多的年份出现在2015-2020年间 B.b曲线自2015年后逐渐上升主要是环境污染造成的 C.2010-2015年间我国人口增长处在传统型阶段 D.我国人口数量逐步减少要到2025年以后 (2011年温州市高三第二次适应性测试)读图“2010年浙江省某市迁入人口年龄及性别统计图”,回答9-10题。 9.有关该市迁入人口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男性人口多于女性人口 B.老年人口多于少年儿童人口 C.人口迁移主要受经济因素影响 D.人口迁移主要受政策因素影响 10.大量的人口迁入给当地带来的影响是( ) A.提高了人口死亡率 B.降低了人口自然增长率 C.减少了该市被抚养人口 D.扩大了联姻的地域范围 【2010年模拟题】 (2010年浙江省嘉兴市高三教学测试(一))图3为我国建国以来人口增长曲线图,假设“人口自然增长率-城镇社会劳动者增长率=社会剩余劳动力增长率”,结合下图分析回答7-8题。 7.下列关于上图中①②③④各阶段,我国人口增长状况的说法,正确的是 A.①时期,人口出生率大幅下降,导致人口自然增长率降低 B.②时期,人口生产处于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阶段 C.③时期,人口生产处于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阶段 D.④时期,经济的快速发展导致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 8.依据图中信息,下列年份中,我国社会剩余劳动力的增长率最大的是 A.1958年 B.l963年 C.1966年 D.1982年 (河南省开封市2010届高三模拟考试文综试题)读“我国南、北方水资源、人口及耕地分布对照图”,回答7-8题。 7.下列有关图中内容的叙述,正确的是 A.我国人口重心在北方地区 B.南方的人均耕地面积不到北方的一半 C.人均耕地面积南方多于北方 D.南方的人均水资源为北方的6倍 8.造成我国南方和北方地区水资源总量差异大的主要原因是 A.雨季长短导致降水量差异较大 B.耕地面积差异较大 C.城市化水平差异较大 D.纬度差异导致蒸发量差异大 (辽宁省沈阳市2010年高三年级教学质量监测(二))根据下列我国某省人口数据统计表中提供的信息,回答5-6题。 年份 总人口(万人) 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 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 家庭人口规模(人) 1953 3767.29 4.49 14.78 4.19 1964 4452.2l 3.37 14.83 4.09 1982 6052.1l 5.55 15.82 3.91 1990 6705.68 6.79 21.24 3.66 2000 7438.07 8.76 41.49 3.23 2010(预测) 7966.24 9.94 45.86 3.18 5.1990-2010年期间,该省的突出问题是( ) A.家庭户数呈减少势头 B.社会负担明显加重 C.城市化速度逐渐加快 D.人口自然增长率在上升 6.导致上述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家庭观念变化,离婚率呈上升趋势 B.医疗卫生事业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 C.人均GDP增长快,乡镇企业比较发达 D.老龄人口比重大,医疗保险费用增加 (河北省石家庄市2010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读2008年我国人口数量及其构成表,回答6-7题。 6.我国2008年的人口数据说明 A.我国劳动人口多,劳动力资源丰富 B.我国城市化速度快 C.我国于2008年进入老龄化社会 D.我国人口老龄化日益严重 7.图5中正确表示我国2008年人口年龄构成特点是 A.① B.② C.③ D.④ (成都市2010届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诊断性检测)下面为我国某地区人口密度图(左)以及图中M省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图(右),左图中虚线为黑河—腾冲线的一部分,读图回答7-9题。 7.导致图中虚线东西两侧人口密度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气温 B.降水 C.地形 D.河流 8.关于图中①区域人口稠密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历史悠久,开发时间长 B.地处山麓冲积扇,土壤肥沃 C.位于亚热带湿润地区,气候适宜 D.位于陇海与京广铁路交汇处,交通便捷 9.M省1982年至2008年 A.人口自然增长率高,人口增长迅速 B.人口老龄化加剧,死亡率迅速提高[ C.人口数量增加减慢,劳动力资源不足 D.人口出生率降低,人口增长缓慢 (湖北省武汉市2010届高三2月调研测试文综试题)下图为中国劳动适龄人口(15-64岁)比重预测图,读图回答7-8题。 7.对2010年后劳动适龄人口比重下降趋势的预测是基于( ) A.国家较早实施计划生育 B.国际劳工会大量输出 C.人口死亡率显著下降 D.人口自然增长率略有增长 (1)据图可知,目前该省人口增长的特点是 。(4分) A.总量呈下降态势 B.总量仍呈增长态势 C.总量呈零增长态势 D.增长模式没有变化 (2)简述人口红利对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增长的积极意义,并指出“人口红利”期容易出现的社会问题。 积极意义: 。(4分) 社会问题: 。(2分) (3)每个国家在经历人口红利时代后,必然遭受相应的人口老龄化之苦。按联合国标准,如一地区≥60岁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l0%或≥65岁人口达7%,则可视为进入老龄化社会。据图示,该省开始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时间段在 。(4分) (4)据预计,2010年至2040年将是中国老龄化速度最快的时期,也将是老龄化问题最严重的时期,你认为该如何应对我国的人口老龄化问题?(6分) 36.(北京市西城区2010年抽样测试)下图为珠江水系图,据图文资料和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36分) (1)据图比较昆明和北京两地气温特征的差异,并概括主要影响因素。(6分) (2)运用图中信息,指出梧州-广州河段河流开发的重点方向,并具体分析其自然原因。(8分) 材料一:2010年春,云南省委基于严重干旱、粮食减产的形势,决定实施“全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特别行动计划”,带动云南农村转移劳动力70万人到沿海就业,保证农民增收。 (3)依据资料,简述云南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原因。(6分) (4)珠三角地区在发展过程中能源紧缺的局面日益突出,具体说出主要解决措施。(10分) 材料二:粤北山区风景秀丽,正逐渐成为广东地区自驾车旅游的热门区域。 (5)结合该地自然地理环境特点,指出自驾游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6分) 【原创1】根据国家普查项目和周期安排的有关规定,国务院决定于2010年11月1日开展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读2000年来中国人口出生性别比变动情况图,回答1—2题。 1.有关2000年来中国性别比变动情况的说法,下列正确的是( ) A.逐渐上升 B.逐渐下降 C.“十一五”以来首次出现上升 D.2009年全国出生性别比为119.45,比2008年下降1.11个点 2.有关人口性别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性别比越大越有利于人类的发展 B.性别比越小越有利于人类的发展 C.中国的人口性别比严重失衡 D.发达国家不存在人口性别比失衡问题 【原创2】下面左图表示“我国某省2009年各类人口数量构成图”,右图表示“该省三大产业的比例变化”。读图回答11-13题。(湖南省长沙市一中2011届高三月考试卷第15题改编) 11.关于该省人口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劳动力不足 B.自然出生率过高 C.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超过40% D.老龄化问题逐渐突出 12.1990-2009年,该省( ) A.第三产业增长速度最快 B.粮食产量大幅度减少 C.第二产业成为主导产业 D.经济快速发展,三大产业同步增长 13.下列国家与该省人口增长模式相同的是( ) A.新加坡 B.利比亚 C.埃及 D.柬埔寨 【原创2】下图示意我国近几年的劳动年龄人口变化及未来预测。读图回答21-22题。 21.2000-2020年,我国( ) A.年轻劳动力人口数量逐年提高 B.中年劳动力人口比重逐年减小 C.劳动年龄人口数量持续上升 D.老年劳动力人口比重持续上升 22.根据劳动年龄人口的变化预测,未来几十年我国( ) A.就业压力越来越大 B.人口死亡率不断下降 C.人口老龄化严重 D.人口大量外迁 【原创3】读中国劳动适龄人口(15-64岁)比重及其年增长率变化预测图,完成1-4题。 1.中国劳动适龄人口比重达最大的是 A.1985 B.2010 C.2040 D.2050 2.上图中信息反映 A.目前我国就业形势十分严峻 B.2015年劳动适龄人口最多 C.劳动适龄人口比重和劳动适龄人口比重年增长率无关联性 D.2050年劳动适龄人口比重达到最低值 3.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2 地理 复习 模拟 专题 人口 学生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仙人****88】。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仙人****88】,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仙人****88】。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仙人****88】,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