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变化下的平衡设计语义.pdf
《动态变化下的平衡设计语义.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动态变化下的平衡设计语义.pdf(6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1、动态变化下的平衡设计语义Semantics of Balanced Design Under Dynamic Change胡慧峰*,张HU Huifeng*,ZHANG Chi摘要:在横纵交错的时空语境下,“平衡与动态”的对答是建筑实践的常态。平衡设计往往需应对3 种向量维度:以历史文本为度量的“时态化平衡”,以城市环境为架构的建筑“物质状态平衡”,和以生活日常及非日常发生的社会事件影响下的“拟态平衡”。本文以2 0 世纪西方建筑学的思想运动和社会实践为基点,围绕上述3 种维度进行了内容性分析和探索性思考。后文以建筑本体的形式动态、结构主义与功能融合3 种特质为支点浅析了UAD的平衡实践;同时
2、,从城市设计的课题研究角度,阐释了历史街区更新中的“动态再生”观点。文章由此总结平衡设计的核心价值,力求在动态变化的常态语境中,寻找设计本源,打破旧平衡,构建新平衡,为创新提供一种原动力。Abstract:In the context of intersecting temporal and spatial dimensions,the dialogue betweenBalance and Dynamicsis a norm in architectural practice.Balanced Designoften responds to threedimensions:Temporal
3、Balancemeasured by historical context,Material Balancewithin the urbanenvironment,andSimulated Balanceinfuenced by everyday and extraordinary social events.Thispaper analyses and explores the content of these three dimensions based on 20th-century Westernarchitectural proposals and social practices.
4、The following paper provides a brief analysis of theBalanced Practice of UAD,which centres on the integration of the three traits of Formal Dynamics,Constructivism,and Functionality within the context of architectural ontology.Furthermore,it alsoexplains the concept ofDynamic Regenerationin historic
5、 district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urbandesign and research.As a result,the article summarises the core value of Balanced Design,whichis to seek the origin of design,break the old balance,and construct new balance in the context ofdynamic and changing norms,thus providing a driving force for innovat
6、ion.8S0关键词:平衡与动态,时态平衡,物质状态平衡,拟态平衡,创新性Keywords:balance and dynamic,temporal balance,material balance,simulated balance,architecturalinnovation胡慧峰(通讯作者)B.1968,东南大学博士研究生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HUHuifeng*(CorrespondingAuthor)B.1968,PHD.,Candidate,SoutheastUniversityChiefArchitect,UAD张麓B.1993,同济大学硕士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师
7、ZHANGChiB.1993,MArch.,TongjiUniversityArchitect,UAD收稿日期:2 0 2 3-0 6-160引言“平衡设计”是建筑学应对“动态变化”、探索“创新性”的一种策略概念。从广义的观点出发,一方面建筑学的“城市性”,使它所处在社会人居环境的动态变化之中;另一方面建筑又因“本体”所具备的“空间一形式一功能一结构一材料”等要素,使它位于自身学科的相对运动之间。因此,建筑学对于“动态变化”的界定、理解和反思,关联到“平衡设计”所聚焦的内容,这也正是浙江大学“平衡建筑研究中心”所持续探讨的方向。建筑作为城市的一种微观层级,在多元的变化中探讨平衡,并非旨在绝对的
8、运动中,寻求相对静态的稳定关系,而是在“相对动态变化”中建立起谨慎思考与突破性创新,以避免在多元混杂的社会环境与多学科交叉中迷失建筑学的初衷与本职。基于以上背景,笔者在“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7 0 周年院庆之际,重新梳理了对这一课题的理解。“动态与平衡”曾是2 0 世纪西方学者针对“工业技术与社会文明”的前瞻性探索。在工业人本视域下建筑学在地共生的设计探索1DEUISCHEWERKBUNDAUSSTELLUNGTECHNICSAND2CIVILIZATIONBY LEWISMUMFORDSPACE,TIMEANDARCHITECTURECEDHONMechanizationTakesCom
9、mandacontribufion oanonymous historyBySIEGFRIEDGIEDIONauthor.of Spoce,TimeondArchitectureDEUISCHEWERKBUNDMA-OKIOBERAUSSIELLUNGCOELNI9I4KUINTINHANDUTRKINDUSIRIEUNDHANDEL-ARCHREKUKKUNSTINHANDWERKINDUSIRIEMAICOLNIO14OCTUNDHANDELARCHITEKTURLONDONCEORGEROUTLEDEESONS,LYDotioon.ond.honcorbnd1德意志制造联盟科隆会议海报,
10、1 9 1 42技术与文明,LewisMumford,1934年美国初版3空间时间建筑,SigfriedGiedion,1 9 4 1 年美国初版4机械化统领,SigfriedGiedion,1948年美国初版革命和战争的影响下,“机械”“生产”“人文”“居住”的变革侵袭着城市的每一处环境与各个行业。1 9 世纪末期,拉斯金(JohnRuskin,1 8 1 9-1 9 0 0)以建筑七灯(TheSevenLampsofArchitecture)点亮了手工艺的精神哲学,掀起工艺美术对工业机械的深刻反思与批判,引起了一系列动态辩答。在艺术与工业的翰旋中,1 9 0 7 年德意志制造联盟(Deut
11、scherWerkbund,图1)成立,旨在通过工业、艺术、以及手工艺三者结合,全方面提高德国设计水平,这是现代建筑在最初动态思辨和实践运动过程中寻找到的出路之一。芒福德(LewisMumford,1 8 9 5-1 9 9 0)认为,技术与人文始终处于一种博奔状态,“开放时代的特征是动态平衡,而不是无限的发展;是平衡,而不是单方面的突进;是保护,而不是无节制的掠夺。”2】(图2)。希格弗莱德吉迪恩(SigfriedGiedion,1 8 8 8-1 9 6 8)作为2 0 世纪最有影响力的建筑批评家和史学家之一,在从1941年初版的空间时间建筑(Space,T i me a n d A r
12、c h i t e c t u r e,图3),到1 9 4 8 年初版的机械化统领(MechanizationTakesCommand,图4)8 年期间,面对2 0 世纪层出不穷的变革,由现代技术的先锋转变为后卫,并觉察到机械化的实质蕴含违背人性的危机。他从事实主义的角度,不断分析比较不同时空下的建筑作品,反思建构着“人、技术、文化”之间的“动态平衡关系”,进而引发了更多建筑师对城市问题的探索 3-6 。在城市层面,1 9 8 7 年德国柏林IBA(In t e r n a t i o n a l e Ba u f a c h-A u s s t e l l u n g)是二战后最具代表性的
13、革新之一。面对城市中大量被工业战争损毁的建筑,以柏林为代表的社会问题,聚焦于人居环境的恢复。在此期间,IBA的总设计师克莱胡斯(Josef PaulKleinhues,1 9 3 3-2 0 0 4)针对居住空间的重建和改造,提出“批判的重构”与“谨慎的更新”的两项设计原则,尤其是前者对于老城区内历史与现代的对立呈鼓励态度,同样暗含建筑师在动态变化中探索一种平衡设计关系 7 。与2 0 世纪所呈现出的动荡与不安不同,如今社会的整体背景趋于稳定,建筑学则更多面临一种不确定的开放性。在社会平稳发展下的动态变化,意味着建筑学面临着一种特殊的挑战与隐嗨的变革。建筑的城市性与各本体各要素之间的相对运动与
14、变化,正是平衡设计与创新的意义和价值所在。下文将从3 种不同的平衡维度,分别讨论建筑与城市设计在“平衡动态”中的异同。6S01平衡动态下的3 种维度2003年,英国学者马修卡莫纳(MatthewCarmona)出版了公共场所一城市空间PublicPlaces,UrbanSpaces:T h e D i me n s i o n o f U r b a n D e s i g n,图5),书中归纳了关于城市设计问题的6种维度。其中,“形态、视觉、功能”的维度,讨论了城市物质空间形态的要素和城市物理环境;“社会、认知”的维度,从人的视角强调对场所的认知和建构关系;“时间”维度强调不同时间内场所环境
15、的变化与人体的感知关系,借此说明人居环境如何与使用者保持交流互动。这6 种维度同时概括了城市动态变化的基本内容。笔者借此基础,归纳了3 种平衡设计维度 8。1.1纵向的继承:历史文本下的“时态化平衡”时间作为单向叠加的变量,是动态变化最基础的向度。平衡设计面对的第一类问题,是在历史语境中,如何用现代建筑“传递”纵向关系。在此前提下,1 9 世纪上半叶“折衷主义”(Eclecticism)思潮的产生和建筑做法值得慎思。它虽然跨越了“古典与浪漫”在建筑形式上的局限,但对于古代各种式样的“集仿”与“拼凑”,使其在本质上仍没有摆脱“复古主义”的栓楷 9 。因此,建筑在时间动态下的平衡,对历史文本的解读
16、与回应,并不是沉醉于对传统风格“比例权衡”的推敲,以迎合“形式统一”,或者是将现代主义的内容挤压在“木构建筑的体系逻辑”之内,这些混乱杂在一起的“主义们”,虽然可以为下一个时代而过渡,但还不足以为平衡创新提供异变的基础。An Exploration of ad Locum Symbiosis in Architectural Design from a Humanistic Perspective量,建筑师始终都在现实的文本中作答,而非逾矩他处。真实地遵守了时间的规则,建筑师才得以衔接过去与未来。1 9 7 7 年,美国建筑评论家查里斯詹克斯(CharlesJencks),在后现代主义建筑语言
17、(TheLanguageofPost-ModernArchitecture,图6)中宣称“现代建筑已死”,并“幸运的”定位了这一死期(0)。但从广义的角度上,“Post-Mordernism”这耐人寻味的前缀,并未脱离现代主义的基调,让“后现代”所开辟的近50 年里,充满了“多元、融合、矛盾、复“时态化平衡”核心是对当下的实践探索。无论是从传统语汇中汲取灵感,亦或是为未来考MathewCarmonaTim HeathTanerocSteve TiesdellPUBLICPLACESURBANSPACESTheDimensions ofUrbanDesignTHE LANGUAGEOFPOST-
18、MODERNARCHITECTURECHARLESJENCKSR5公共场所-城市空间:城市设计的维度,MatthewCarmona,2 0 0 3 年英国初版6后现代主义建筑语言,CharlesJencks,1 9 7 7 年美国初版090杂、自由”为一切模棱两可的立场提供了借口,推诱真正具有批判性和建设性思想的到来。虽然时间的客观连续性让我们不可能交给未来一个断档的年代,但夹杂在历史与未来的时间流动中,如果旧的格局已经制约了建筑师的步伐,那首先就要打破这种“虚伪的平衡”,迎来鲜活的动态变化。1.2横向的共置:城市环境中的“物质状态平衡”多元物质空间在城市人居环境中的“平行共置”,既是动态变化
19、的核心内容,也是发生场所。平衡设计思考的第二个问题,就是在同一历史时段下,建筑呈现出的不同发展结果对城市设计的影响,与建筑本体各要素之间相对的复杂性融合对空间的可变性解读。从城市性的角度出发:(1)首先是形态边界的平衡。这其中不仅涵盖城市与自然环境、历史故里与现代街区等过渡型边界融合,还有类似产业服务与经济生活等差异型区域的边界平衡,甚至以古代城垣为代表,建筑物本身作为防御边界隔离内外环境。自2 0 1 9 年起,国家开始正式关注“收缩型城市”1),根据目前人口流动规律以及增长比率,超一线城市人口从吸纳聚拢到峰值饱和,普通中小型城市人口持续输出,未来“收缩型城市”(ShrinkingCitie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动态 变化 平衡 设计 语义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自信****多点】。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自信****多点】,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