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创新体系研究综述.pdf
《国家创新体系研究综述.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家创新体系研究综述.pdf(6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1、发展战略研究国家创新体系研究综述班恒欧阳彬宇(中共江苏省委党校世界经济与政治教研部,江苏南京2 1 0 0 0 9)【摘要】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完善科技创新体系,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对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提出更高要求。通过对现有研究梳理发现学者从国家创新体系内涵、框架结构、主体作用、创新绩效以及影响因素等方面对国家创新体系展开研究,并取得众多成果。未来的研究应更多考虑国际间创新要素流动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影响,同时在创新绩效及影响因素研究中需建立更为合理的综合评价体系。【关键词】国家创新体系;创新主体;效率评价【中图分类号】F124.3doi:10.3969/j.issn.1003-0166.
2、2023.08.0010引言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是新时代中国推进高质量发展、建设创新驱动型国家的重要方式。国务院早在2 0 0 6 年发布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 0 0 6 一2 0 2 0年)就提出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规划。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从注重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设到注重效能的提升,对国家创新体系的发展提出更高要求。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中提出重新组建科学技术部,从全局规划科技发展、建设国家创新体系,以实际行动推进国家创新体系高质量发展。为进一步了解国家创新体系发
3、展历程与运作方式,本文从国家创新体系内【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 0 0 3-0 1 6 6(2 0 2 3)0 8-0 0 0 1-0 6涵、框架结构、各主体作用、效率评价及影响因素5 个方面对相关研究进行梳理总结。1国家创新体系的内涵国家创新体系(national innovation system)最早由Freeman于1 9 8 7 年提出,他认为国家创新体系是由公共部门和私营部门共同组成的机构网络,目的在于促进新技术的产生与发展。众多学者和经济组织给出国家创新体系的定义,其关注重点在机构网络、制度安排以及创新要素方面各有侧重。Lundvall 考虑到创新所需的新知识不仅来自于学校
4、和企业的研究与开发,还产生于生产消费等众多环节,故将国家创新体系定义为新知识在被生产、扩散和应用的过程中所有相互作用的各种构成收稿日期:2 0 2 3-0 3-2 7;修回日期:2 0 2 3-0 4-0 4*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国家创新体系中政府、企业与个人的交易机制构建研究”(1 8 BJL045);江苏省研究生科研与实践创新计划项目(KYCX23-3920)作者简介:班恒中共江苏省委党校世界经济与政治教研部,研究方向:创新经济欧阳彬宇中共江苏省委党校世界经济与政治教研部,研究方向:创新经济与人才政策1/未来与发展/2 0 2 3/第8 期发展战略研究要素及其相互关系所构成的创
5、新体系。Nelson和应包含知识生产系统、技术创新系统、政策支撑系统、Rosenberg认为国家创新体系是一项制度安排,将国家创知识产权保护系统、科技中介服务系统、创新文化环境新体系定义为一项相互作用的、用于提升国家企业创新系统6 个部分8。Wang等认为国家创新体系包含创新环绩效的制度 3。境系统(innovation environment system)、创新载体系统我国学者路甬祥结合我国国情认为,国家创新体系(innovation carrier subsystem)、创新基础系统(innovation由国家科研院所、大学、企业、社会研发机构等单元组成foundation subsys
6、tem)以及创新产出系统(innovation的网络,彼此分工明确、相互协作,旨在促进创新能力的output subsystem)4部分以及4 个子系统之间的有机联系提高以及效率的提升 4 1 6-8。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internal links)9。规划纲要(2 0 0 6 一2 0 2 0 年)中指出国家创新体系是以随着国家创新体系研究的深入,创新生态系统政府为主导、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各(innovation ecosystem)这一概念被提出,其研究内容逐渐类科技创新主体紧密联系和有效互动的社会系统 5 。由从关注系统要素和构成的静态分析向关注创新系统的自于各个
7、国家的经济条件、科技实力、资源烹赋等大相径演化、动态过程转移 1 0 。陈劲等基于生态系统理论,将国庭,各国国家创新体系发展也有所差别,对于国家创新家创新体系比作生态系统,政府、企业、科研院所、大学和体系的定义也没有统一标准。目前学界普遍使用的是经中介机构是这个系统中的生物群落,政策、制度、资本、文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提出的概念,他们将国家创化等构成这个系统的无机环境,并结合生物有机体的生新体系定义为政府、企业、大学、研究院所、中介机构等存机理阐述国家创新体系的生存、适应和进化 。杜传忠为一系列共同的社会目标和经济目标通过建设性地相等认为,创新生态系统有扁平化的网络组织、稳定性和动互作
8、用而构成的机构网络,其主要活动是启发、引进、发态性、可持续性创新三大基本特征以及开放式创新、抗风行与扩散新技术。险能力及高效率政府资源配置三大优势 1 2 。费艳颖等结合美国发展经验指出,健全的法律法规及政策体系、创新2国家创新体系的框架结构资源的积累以及创新主体之间的产学研协同创新是构建创新生态系统的重点所在 1 3 。田善武等基于共生演化理早期关于国家创新体系结构的研究较多涉及具体论对区域创新系统共生演化路径进行探讨,发现不同发的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Freeman认为,国家创新体展阶段其核心范畴不尽相同 1 4 。系包含企业研发、政府政策、产业研究以及教育培训4个部分 。OECD于1 9
9、 9 7 年发布的国家创新体系研究报告中将知识流动引入国家创新体系,并将其当作联系企业、大学科研机构、政府部门以及中介部门的核心要素。路甬祥认为,国家创新体系由国家科研院所、大学、企业、社会研发机构4 个部分组成 4 6-8。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国家创新体系涵盖了更多新的,更广泛的内涵,包括知识创新、制度创新以及观念创新等,国家创新体系的结构内容也更加丰富。何树全认为,国家创新体系应该包括观念创新系统、制度创新系统、知识创新系统、技术创新系统以及知识传播与应用系统5 个子系统,其中观念创新是所有创新活动的前提,制度创新为创新活动提供良好的制度安排,技术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根本所在,知识创新是技术创
10、新的源泉,知识创新及应用促进技术向生产力的转化。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 0 0 6 一2 0 2 0 年)中提出建设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包括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科学研究与高等教育有机结合的知识创新体系、建设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国防科技创新体系、各具特色和优势的区域创新体系以及社会化、网络化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5 个部分 5 。钟荣丙认为,国家创新体系3国家创新体系中各主体作用国家创新体系是一个庞大且复杂的系统,可分创新主体以及创新辅体两个部分,其中创新主体为高校、科研机构及企业,负责技术的研发以及应用;创新辅体为政府、金融机构等,为创新主体营造良好社会环境及政
11、策支持。为了更好地了解国家创新体系如何运转,一些学者从微观客体出发,探索其在国家创新体系中所起的作用。企业能够充分发挥技术创新市场导向作用,有效整合产学研创新力量,是国家创新体系中重要一环。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 0 0 6 一2 0 2 0 年)指出,鼓励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并将其作为全面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突破口。张赤东等认为,创新的市场实现离不开企业,参与技术创新全过程的也是企业,企业处于国家创新系统的主体地位并起主导作用,因此企业是唯一的技术创新主体 1 5 。孙玉涛等指出企业的主体地位不仅要求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供给主体,更重要的是成为技术创新的需求主体 1 。在此基
12、础上一些学者对我国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展开测算与研究。张彦红等通过构建2/未来与发展/2 0 2 3/第8 期发展战略研究EKV评价框架对贵州省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进行定量分析 1 7。孙玉涛等指出,目前我国企业已经成为投人和产出主体,但是价值实现主体和需求引领主体的建设仍然面临挑战 1 8 。由于创新活动及其过程存在着不确定性、高风险性以及准公共产品的特征,国家创新体系中需要政府发挥一定的作用来解决创新活动中的市场失灵问题。辜胜阻等认为,政府是制度创新的主体,在财政税收,金融支持以及知识产权等方面提供制度及政策支持 1 9。陈继勇等根据发达与新兴经济国家经验总结出政府作用在于重视研究开发投人、完
13、善法律法规体系、培养吸引人才以及设立促进创新的机构 2 0。王德华等认为,政府需要着眼于创新系统失灵的纠正、促进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以及增强创新机构间的有机联系,其中中小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尤为重要。除了增加研发投入以及政策法规的制定,还需要进行补贴、采购、参与创新协调等微观层面的干预 2 1 。Mazzucato指出,政府对市场以及创新系统的失灵应对措施都是静态的,应该进行动态考虑,建立公私共生的伙伴关系 2 。严锦梅等基于系统视角指出政府起着战略引导、创新要素投入、激励作用、协调作用、环境营造作用、重大创新支持作用以及促进合作作用 。高校及科研机构在知识创新中发挥着主体作用,是国
14、家创新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黄海刚认为,高校在国家创新系统中承担着教育创新的使命,这是高绩效国家创新系统的核心特征,也是我国创新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及竞争优势 2 4 。李颖等认为,高校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主要作用为培养人才、提供新技术、生产知识以及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化 2 5 。Krishna通过对亚洲在知识经济中崛起分析发现高校一方面通过教研结合促进知识的进步,另一方面研究潜力逐渐促进了产业及社会的发展 2 6。肖国芳等认为,高校是推动创新体系国际化的重要引擎 2 7 。康旭东等认为,高校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引领基础性研究,要构建相关管理体系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 2 8 。温柯等将公立科研机构的创新行
15、为分为两类,即促进知识创造和人才培养的研发行为以及推进知识应用和扩散的中介行为,并基于网络规模和中介作用将公立科研机构分为4类:探寻者、合伙人、经纪人及架构师 2 9 。4国家创新体系创新能力评价为反映一国国家创新体系的创新能力,国内外众多学者与机构组织从不同维度构建了衡量国家创新能力的指标体系。全球创新指数由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康奈尔大学及欧洲工商管理学院合作得出,自2 0 0 7 年起每年发布,迄今已经发布1 5 版,是覆盖范围最广、影响力最大的创新指标指数。最新的全球创新指数2 0 2 2 报告涉及132个国家及地区,指标体系的构建涵盖了制度、人力资本与研究、基础设施、市场成熟度、商业成熟
16、度、知识与技术产出及创意产出7 个一级指标,具体细分为2 1 个二级指标及8 1 个具体指标,较为全面地对国家创新能力进行了综合的评价。但是由于各国国情不同,相同的指标体系无法准确反映一国(地区)创新能力,故一些地区、国家根据自身特点构建属于自己的创新指标体系,如欧盟为欧盟国家、其他欧洲国家及区域邻国涉及的欧洲创新记分牌,包括创新驱动、创新投资、创新活动及创新效果4 个一级指标、1 2 个二级指标及3 2 个具体指标,它帮助各国评估其国家创新体系的相对优势和劣势,为促进其创新能力的提升起到一定作用。国内的一些学者及科研机构也对国家创新能力测度进行了研究。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发布的国家创新
17、指数报告选取世界上4 0 个创新活动活跃的国家,从创新资源、知识创造、企业创新、创新绩效及创新环境5 个方面构建了国家创新指标体系,具体共有30个详细指标。张扬等从技术创新效率、技术投入能力、技术产出能力及技术扩散能力4 个方面构建国家创新能力评价体系,并基于此对金砖国家创新能力进行对比分析 3 0 。汤鹏主聚焦于“吸收带来创新 这一创新模式,从获取外界知识、锚定外界知识、传播知识、创造知识和利用知识5 个方面来设计国家创新能力指标体系 3 1 。程豪基于互联网科技统计的视角,从经济社会环境、科技人力资源、科研经费投入及科技成果产出4 个维度构建了国家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3 2 。还有一
18、些学者从创新效率的角度对一国(地区)创新能力进行评价,常用方法为DEA模型。于惊涛等运用产出导向的DEA-CCR模型,分别对创新领先国家的基础研究、技术发明、创新成果的商业化产出效率和整体创新效率进行评价 3 1 8 1-1 2。刘永松等通过构建两阶段网络DEA模型对南亚、东南亚相关国家的创新效率进行测度 3 4 。李双杰等通过引入非链式两阶段DEA对部分国家创新效率与创新中间产出的最优配置情况进行测算 3 5 。Murat采用DEA模型对3 7 个经合组织国家创新效率进行测度 3 6。易继承等采用三阶段DEA模型对2 7 个创新型国家开展创新效率测度 3 7 。Alnafrah通过误差修正的
19、网络DEA模型对金砖国家的创新体系效率进行了测度与评价 3 8 。5创新效率影响因素学者通过DEA模型、Tobit模型及空间计量模型等方法对创新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展开研究。郭淡泊等通过3/未来与发展/2 0 2 3/第8 期发展战略研究DEA-Tobit模型对3 9 个国家和地区的分析发现,教育支影响因素选择也比较孤立,对影响因素与国家创新体系出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创新综合效率均有促进作建设及影响因素之间的相关关系考虑不足。口用,但是企业研发投入、企业合作、知识产权保护和FDI流人对发达国家及发展中国家的创新效率影响存在显著差异 3 9 。于惊涛等研究发现经济自由度对所有类型国家创新效率都有
20、正向影响,政府投人对基础研究和发明型国家存在显著负效应,FDI投资、产业结构对所有类型国家均无显著影响 3 J181-192。叶堂林等对东部三大城市群的研究发现产业结构与经济发展水平对城市群创新效率有着显著促进作用,政府政策在“强政府”的京津冀地区对创新效率有抑制作用,在“强市场”的珠三角地区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4 0 。林润田等运用空间计量模型对中国工业创新效率研究发现,中国省域工业创新效率在全局上存在显著的空间依赖性以及空间溢出效应,工业企业投入、科研机构投人、区域开放水平及发展水平对工业创新有显著促进作用 4 。6国家创新体系研究展望综上所述,国家创新体系相关方面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国家 创新 体系 研究 综述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自信****多点】。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自信****多点】,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