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育”的教学边界及其融合之道.pdf
《“五育”的教学边界及其融合之道.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育”的教学边界及其融合之道.pdf(8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1、第 卷第期 年月 ,教学理论与方法“五育”的教学边界及其融合之道叶波摘要:“五育融合”是中国基础教育教学变革的基本方向,是回应“如何培养人”和提升“育人质量”的发展方向与基本途径。基于“教育”与“教学”、“融合”与“边界”的基本关系,走向融合的“五育”既各有其“边界”,又有相互联通的“基点”。“教学”是“教育”的中心,是教育的内核,以“中心边界”的方式为教育划定边界,“五育”应各有其“教学”中心,不能假借融合的名义消解中心。以“教学”为中心的“五育融合”,应该思考“教什么”和“情境条件”的问题;以“融合”为指向的教学,应该思考知识的转化、发展的整合和思维的关联问题。从教学的边界走向融合的教育,
2、需要守正创新,以教学的知识逻辑守护边界,以教学的转化逻辑开启融合基础,以教学的实践逻辑通达融合之境。关键词:“五育融合”;教学边界;知识逻辑;转化逻辑;实践逻辑中图分类号:文献标志码:文章编号:()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年度教育学一般课题“指向价值涵养:教材知识体系构建的本土经验研究”()。作者简介:叶波,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沙 )。进入新时代,“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聚焦“怎样培养人”这一关涉如何育人和如何提升育人质量的时代重大课题,“五育融合”已然成为当前理论界的热点问题之一。“五育”的融合离不开学校教育中作为“中心”的教学。现
3、实地看,面对“教学永远具有教育的作用”这一经典论述,理论者们似乎更强调教学的教育性。于是,“教学”在教育性的天然想象中,往往被视为诸育“落地生根”的必然领地而任意为之。实践者虽然认同“教书”和“育人”不可割裂,但似乎更倾向将工作的重心落在“教学”上。毕竟,离开了教学的教育性是那样的空洞和难以捉摸。是在教育的意义上理解教学,还是在教学的意义上理解教育,似乎构成了理论者与实践者不可调和的矛盾与冲突。事实上,如果我们承认一种事实,即“五育”之所以有必要且有可能走向融合,是因为“五育”之间存在相互区分、彼此隔离的“边界”,那我们就有必要承认走向融合的“五育”应该各有其相对独立的形态。如果我们继续承认不
4、仅教学具有教育性,而且教育也必然有其教学性,依然要以“教学为中心”,那我们就有必要站在教学的立场来思考教育的问题,即走向融合的“五育”应该各有作为其中心的“教学”,且“教学”以“中心外围”的方式,筑就了“五育”各自的边界。一、“五育融合”中的教学失落“五育融合”是在“五育并举”前提下提出的育人实践,不仅包含“五育”之间相互贯通、协同育人的发展愿景,还内在包含“五育”齐头并进、整体加强的现实要求。换言之,“五育并举”既要扭转当前“五育”发展不均衡,德、体、美、劳处于弱项与短板地位的现状,以打破 学校教育中唯“教学”独尊的现象,又要着力寻求“五育”之间相互融通的理论阐释,实现“五育”外在功能上的融
5、合。正因为此,“五育融合”与教学之间充满此消彼长的内在张力。整体地看,推进“五育融合”的主要路径有三。一是“切入式融合”的路径,以“五育”中的“一育”为切入点践行“五育融合”教育新体系。例如,以美育为切入点,走“以美立德”“以美立智”“以美立体”“以美立劳”的育人之路;以劳动教育为切入点,展现其“综合的育人价值”,也就是劳动教育在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方面的特殊价值。这一路径沿袭了“五育”的层次结构论,如德育、智育、美育构成的“心理发展层次”,体育构成的“身心和谐发展层次”和劳动教育的“创造性实践能力层次”。正是因为“五育”是有层次结构的系统,“五育”之间相互关联、彼此交融,从任何“一育”切
6、入,都能带动其他“诸育”的发展,实现“五育融合”。二是“渗透式融合”的路径,着眼上位的“育”对下位“课程”“教学”的统领。“五育融合”是在“五育并举”前提下提出的育人实践,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善于融合利用各育的育人资源,实现基于融合、为了融合和在融合之中的新型教学方式”。这一路径沿袭了个体成人的内在秩序及发展阶段理论,如“幸福之人、审美之人、理智之人、道德之人”的序列,又或是怀特海()式的“浪漫、精确、综合运用”的阶段论。三是“延伸式融合”的路径,即将学生在不同方面的发展与活动之间建立起对应性,避免通过单一活动实现所有发展目标的做法。“一个人要成为全面发展的人,就不能仅仅具有作为符号活动主体的素
7、质,还应该具有作为操作活动主体和交往活动主体的素质。”对此,有研究针对当下流行的“研学旅行”指出,它是一种探究性学习与教育性旅行的融合,是“旅行中的研学”,是研究性学习、体验式学习、实践学习的结合,是自然教育与社会教育的融通,更是德智体美劳之间的“五育融合”。从已有理论阐释来看,“五育融合”可以是“诸育”之间的融合,也可以是不同类型课程、不同阶段教学之间的衔接与交融,还可以是不同活动类型之间的统整。作为“五育融合”的实践方式,在上述不同路径的融合、衔接与统整中,我们多少可以感受到教学的失落。毕竟,哪怕是最贴近教学的“渗透式融合”,更多讨论的也不过是如何构建个体成人的教学秩序,如何引导个体从感性
8、走向理性,进而上升为道德的教学阶段论,而无关教学的内在展开。当然,这种“外围式”的思考,还可以进一步衍生为关于“五育融合”的机制、课程建设、教师能力乃至知识观的思考,它们虽然在某种意义上构成了教学的要素,但相对抽象的机制、理念,依然远离了真实运行于教育“中心”的教学自身。事实上,或可能是因为我们过于习惯将教学等同于智育,以至于以智育的名义忘却教学,从而“外围式”地讨论“五育融合”问题。还可能是因为我们习惯于将教学等同于知识授受,从而在知识与品德、能力、身体、审美相互区隔的前提下,讨论如何将教育上的要求渗透于教学。这不仅意味我们看待教学的视角是由外而内的,更表明在教育与教学立场上的高下之别。我们
9、似乎没有习惯从教学这个“中心”出发,思考“五育融合”问题。这未尝不是教育强势语境中的教学失落。如果我们认可教学之于教育的“中心”地位,就有必要尝试站在教学的立场,以“中心外围”式的视角看待“五育融合”,从而避免“融合”最终沦为“五育”外在功能上的耦合。从教学的“中心”出发,关于德、体、美、劳的“诸育”是不是恰恰缺少了教学这个“中心”,从而时常要将自家的菜种在别家的园地里?于是,在智育中被充分开展的“教学”,时时被寄予承担德、体、美、劳的厚望,从而在“诸育”的渗透中忘却自身。在教学实践中,偶尔发生的语文课上成了道德与法治课、综合课、活动课,唯独不像语文课的现象,恰恰反映了德、体、美、劳因缺少教学
10、“中心”而导致的内容空洞。从教学的“中心”往外看,我们便不能只思考作为“五育”最终指向的“人”,还应该在教学的意义上,思考“五育”教点什么的问题。解决上述问题,有必要弄清楚融合的教育与教学的边界之间的关系。融合自然是有边界的融合,边界也必然是处于融合中的边界。如果“五育”分属教育的五个不同侧面,是否会有各自对 应的“教学”及其构筑的边界?如果教学确实构成了教育的中心,守护这个中心的边界又在哪里?面对这些不同的教学及其教育边界,融合又是如何发生的?二、“五育融合”的教学向度在目的论意义上,教育有相对于教学的优先性,教学的根本目的在于育人。在过程的意义上,离开了教学讨论“诸育”及其融合,便如空中楼
11、阁、不切实际。从教学这个“中心”来审视“五育”的融合,正是要在“五育融合”与“教学边界”的关系辨析中,联动思考教育的教学性问题和教学的教育性问题。(一)“五育融合”与教学边界的关系辨析教育走向融合,是因为教育在本质上指向人的生命发展。生命发展的整全性既构成了教育走向融合的可能性,也构成了教育走向融合的必要性。马克思指出,“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在马克思关于“完整的人”的学说中,人的全面的本质是“自然感性”方面的本质和“社会精神”方面的本质的总和,即“人的所有官能同现实世界之间所相互关系的总和”。在此意义上,无论是自然生命、精神生命与理想生命,还
12、是身体与灵魂、感性与理性、情感与理智等,都应该在“人”的意义上获得融合,统一于人的实践活动的内在尺度。在此意义上,指向“完整的人”的教育应该致力于实现“身体与精神合一、情意知融生与全面发展”。以上不仅说明了“五育融合”的必要性,也说明了“五育融合”的应然性。在应然状态中,人的一切生命活动都是完整且不可分割的整体,是知、情、意、体发展的综合体。换言之,无论是发生在学校中的教育教学活动,还是发生在学校外的实践活动,必然都兼具知、情、意、体的综合发展功能。历史地看,西方“知识即美德”的古典隐喻和中国“学以成人”的古典传统中,“诸育融合”是无须提出、也无由提出的自然状态。这种必然与应然相统一的自然状态
13、,说明“五育融合”指向的是实然的、具有历史阶段性的教育问题。当人们以“疏德”“偏智”“弱体”“抑美”“缺劳”的话语描述“五育”不那么“并举”的现状时,很可能就是针对“教学”作出的价值判断,而不是简单的事实描述,隐含“知识德行”“理性身体”“认知审美”“认识实践”的二元区隔。换言之,作为学校教育工作“中心”的教学,强化了教育的知识属性,疏离了德行、身体、审美和实践。这种有关教学、智育和其他“诸育”关系的普遍心态,事实上反映了一种可能性 教育是融合的,而教学是有边界的。教学的边界不仅体现为教学有时空属性,更内在于教学的知识属性之中。在教学论者的论著中,教学不仅有时间结构,还有空间边界。对此,无论是
14、教学组织形式上的“班级授课制”,还是教学发生场域的“课堂”,都体现了教学的时空规定性。现代制度空间意义上发生于学校教育之中的教学,事实上并不是以“在场”的方式发生着的“教学存在”,而是以时间片段和空间区隔为标志的教育形态。按吉登斯()的说法,教学正承担着促使社会化中的主体分离于传统社会的地方性知识体系之外,进而与现代社会的“抽象体系”实行整体结合的功能。一旦教学与具体“时间”和“地点”相脱离,教学便有别于作为完整的人的生命活动的“实践”,从而有其自身的特定任务,人的活动由此失去其应然的“诸育并举”乃至“诸育融合”的功能。教学的边界还由知识划定。在教学论的论著中,人们一般都认可教学过程的特殊性,
15、即认识的间接性,关注的是知识掌握与学生发展的转化关系。历史地看,现代意义上的教学与学科分化、知识增长关系密切,教学中的知识实质上是较为狭义的学科知识。学科不仅意味不同知识体系之间存有界限,更意味着“生产论述的操控体系”。有研究指出,现代教学中“知识”的内在结构包括符号表征、逻辑形式和意义三个组成部分。具有学科边界的“知识”,不仅有外在符号表征上的差异,更有内在逻辑形式,即“知识构成的规则或法则”上的分野。为此,“学科味”历来都是教学评价的尺度,是教学立基于此的基点。上述分析表明,立足完整的人的生命实践,一切教育教学活动都是融合的、具有促进学生 德、智、体、美、劳多方面发展的功能。然而,教学的边
16、界一方面在时空的限制中,将完整且多方面的生命实践简约为课堂教学实践;另一方面则以学科边界的名义,强化教学的认知逻辑。这当然不只是在说明教学的边界与融合的教育之间存在分歧、矛盾与冲突,也是在揭示“五育融合”的基本前提和转化可能性。具体而言,无论教学如何凸显其立基于此的“知识”属性乃至“认知”属性,都无法回避其作为人参与其中的社会实践活动属性。这无疑揭示了一种转化的可能性。其中暗含的基本前提在于,只有发生在特定时空中的教学立基于“知识”,“五育融合”才有其实际的问题指向。一旦失去时空限度和立基于此的“知识”,教学便会失去其特殊性,成为与社会实践无异的活动。若此,“五育融合”的可能性与必要性都将被考
17、问。(二)教学的“中心”带来了怎样的“五育融合”问题现代意义上的学校教育之所以成其为教育,正在于教学作为“中心”的守护。离开了教学的“中心”,学校教育便会迷失在宽泛的社会实践中,这是学校教育以教学为“中心”,且教学以知识作为“立基于此”的根底的缘由所在。然而,教学的“中心”究竟带来了怎样的“五育融合”问题,依然需要加以讨论。教学的“中心”强化了学校教育的知识逻辑,走向融合的“五育”是不是应该思考点“教学什么”的问题?从教学的“中心”出发,关于德、体、美、劳的“诸育”恰恰缺少了教学这个“中心”,更缺少了“教点什么”的“知识”内核。于是,作为“并举”和“融合”的德、体、美、劳只剩下外围的形式。在中
18、小学校的教育实践中,几乎找不到发生在课堂上作为德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的教学。这当然不是说德育、美育、体育和劳动教育没有发生在课堂之中,而是说即使在课堂上,教师对待它们的方式也不那么“教学”,没有甚至不敢旗帜鲜明地突出其作为“教学”的认知属性。如果思考德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应该“教点什么”的问题,德育教学便不会陷入空疏机械的道德灌输境地,体育、美育、劳动教育也会有着不止于“技能”“操练”的知识向度。毕竟,无论是认知主义还是建构主义,又或是情境与具身,都不曾动摇过“认知”的发展意义,而只是对认知的发生、条件及其文化意义存有分歧。在发展的意义上,认知是发展的必要内容,不是空疏的缘由,更不是“
19、技能”“操练”所可涵盖之物。教学的“中心”强化了学校教育的时空界限,走向融合的“五育”是不是应该思考“情境条件”的问题?发生于课堂以内的教学,总想创设点情境,甚至教学还得刻意加上“情境”的修饰词,以“情境教学”或“情境化教学”表明与惯常“教学”的不同。这似乎暗示了发生于课堂中的教学的“无情境性”。事实上,站在标准化的时间、规制化的空间,甚至教学时间可以任意“切片”而被空间化的角度来看,与其说课堂教学是“无情境性”的,倒不如说“课堂时空”以普遍抽象的方式,标准化了教学的情境。无论如何,这都意味教学有其限度。“融合”的发生离不开完整而真实的生命实践,无法脱离认知属性的课堂教学。尽管教学能够揭示知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学 边界 及其 融合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自信****多点】。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自信****多点】,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