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沌理论刍议.pdf
《混沌理论刍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混沌理论刍议.pdf(11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1、混沌理论刍议*李英华*内容提要:混沌理论出现于2 0世纪6 0年代,并于9 0年代开始逐步应用于文学批评领域。混沌理论强调无序中的有序,无序与有序是相互统一而非二元对立的。其中,“蝴蝶效应”展现了非线性系统对初始状态的敏感依赖,奇异吸引子是影响系统秩序性的重要因素。在文学批评领域,混沌理论主要用于研究非线性叙事,也可用于阐释文本中的秩序、女性文学和空间位移等主题。混沌理论还与后现代文学、解构主义、元小说等文学流派或现象相勾连。混沌理论既与当代人文学科的发展形成了深度契合,其跨学科特性也为化解文学危机提供了有益的尝试。关键词:混沌理论;文学批评;无序中的有序;研究范畴;发展趋势A b s t r
2、 a c t C h a o s t h e o ry e m e rge d i n t h e 1 9 6 0 s a n d b ega n t o b e ap pl i e d i n t h e f i e l d o f l i t e r a ry c r i t i c i s m i n t h e 1 9 9 0 s.I t e mph a s i z e s o r d e r ly d i s o r d e r,a n d d i s o r d e r a n d o r d e r a r e u n i f i e d r a t h e r t h a n
3、b e i ng a n t i t h e s i s.A m o ng a l l t h e a s s u mpt i o n s o f c h a o s t h e o ry,“b u t t e r f ly e f f e c t”s h o w s t h a t i n a n o n l i n e a r sys t e m,t h e r e s u l t s a r e s e n s i t i v e t o t h e i n i t i a l c o n d i t i o n s a n d s t r a nge a t t r a c t o r
4、 i s a n i mpo r t a n t f a c t o r i n a f f e c t i ng t h e o r d e r o f t h e sys t e m.I n t h e d o m a i n o f l i t e r a ry c r i t i c i s m,c h a o s t h e o ry c a n b e u s e d t o s t u dy n o n l i n e a r n a r r a t i v e s,a n d t o i n t e rpr e t t h e m e s l i k e t h e o r d
5、 e r i n t h e t e x t,w o m e n s l i t e r a t u r e a n d spa t i a l d i spl a c e m e n t.C h a o s t h e o ry i s a l s o a s s o c i a t e d w i t h po s t m o d e r n l i t e r a t u r e,d e c o n s t r u c t i o n,m e t a-f i c t i o n a n d o t h e r l i t e r a ry s c h o o l s o r ph e n
6、 o m e n a.T h e ap pe a r a n c e o f c h a o s t h e o ry i s n o t o n ly i n d e ep agr e e m e n t w i t h t h e d e v e l opm e n t o f c o n t e mpo r a ry h u m a n i t i e s,b u t a l s o pr o v i d e s a s ign i f i c a n t a t t e mpt t o s o l v e t h e c r i s i s o f l i t e r a t u r
7、e b e c a u s e o f i t s i n t e r d i s c ipl i n a ry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K e y w o r d s c h a o s t h e o ry;l i t e r a ry c r i t i c i s m;o r d e r ly d i s o r d e r;d o m a i n o f r e s e a r c h;d e v e l opm e n t t e n d e n cy*基金项目:本文系山东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重大项目“外国文学中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愿景研究”(1 8 R
8、WZ D 0 4)的阶段性成果。*作者简介:李英华,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在读博士生,山东财经大学公共外语教学部副教授,主要从事英美文学方向的研究。混沌理论(c h a o s t h e o ry)被认为是继相对论和量子力学之后,2 0世纪科学领域的又一次重大革命,它将无序性、偶然性、不稳定性、非线性等新概念引入科学研究,打破了自牛顿力学以来一直统治世界的线性思维方式,改变了人们观察世界、解决问题的范式。混沌理论对传统思维方式的挑战恰好与后现代文学反抗传统的主旨相契合,因而一批作家、文学评论家着手将混沌理论运用于文学领域,从而为文学创作或文学批评注入了新的活力。目前国内外学界对混沌理论的文学批评
9、研究侧重于叙事手法,主要关注蝴蝶效应、分形结构、奇异吸引子等相关理论,且研究成果散见于不同的论文著作中,所以有必要对已有的研究成果进行系统梳理,以厘清其发展脉络。一、混沌理论的理论渊源及关键术语 混沌理论起源于西方数学、物理学领域的一系列重要研究成果。2 0世纪初,法国数学家亨利庞加莱(H e n r i P o i n c a r,1 8 5 41 9 1 2)有关三体问题中天体对初始状态的敏感性的推测,为后人深入探究这一理论奠定了基础。2 0世纪6 0年代,美国数学家、气象学家爱德华洛伦兹(E d w a r d L o r e n t z,1 9 1 72 0 0 8)利用数学模型分析空
10、气流动时,发现起始数据的细微差别会导致结果巨大的改变,并将一现象命名为“蝴蝶效应”,他也为此被誉为“混沌之父”。自2 0世纪7 0年代始,混沌理论的研究进入全盛时期,人们对其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的掌握日臻完善。专家学者们还将基础研究应用于实践,对不同领域的混沌现象做出质性分析,如化学、经济学、生态学、流行病学、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等领域。随着日常生活中原本难以阐明的混沌现象得以充分解释,有关混沌理论的畅销书、分形几何图案出现在普通百姓生活中(K a s m a n 1 3 2),混沌理论逐渐融入了流行文化。现代混沌理论研究确定性的、非线性(n o n l i n e a r)的动力学系统内部持续不
11、断又似乎随机出现的变化。由于对初始状态的敏感性依赖,这种变化在很大程度上是难以预测的(W i l l i a m s 3 6 2)。混沌(c h a o s)在这里除了意指“混乱”“无序”之外,还隐含着更高一级的秩序,即无序中的有序(o r d e r ly d i s o r d e r)。对有序和无序的重新阐释是混沌理论的核心内容。混沌理论提出之前,人们崇尚秩序,追求规律,世间万物似乎都有序可循,可以预测。那些杂乱无章、无法预测的部分则被认为是秩序的对立面,是343混沌理论刍议 非正常且无足轻重的。美国后现代文学批评家兼化学家凯瑟琳海尔斯(N.K a t h e r i n e H ayl
12、 e s,1 9 4 3)首先从哲学层面上突破了有序/无序二元对立的局面。她认为,混沌是秩序的先导和搭档,而绝非针锋相对的对立面;混沌系统内部存在着隐含的秩序,因此,混沌也区别于真正的随机(H ayl e s 1 9 9 0:9)。混沌理论的研究对象正是介于有序和无序之间的中间状态,其现实意义也在于透过千变万化的表象发现那些更为复杂的秩序。混沌理论的另一特征是复杂系统对初始值的极端依赖,或称之为“蝴蝶效应”,即初始时最细微的改变也足以令最终结果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失之毫厘,谬以千里”“一着不慎,满盘皆输”“丢了一个铁钉,亡了一个帝国”,这些鲜活的例子都说明了结果对初始状态的敏感性依赖(s e
13、 n s i t i v e d epe n d e n c e)。运用传统的微因微果原理,这些现象难以得到令人信服的解释。史蒂芬凯勒特(S t eph e n K e l l e r t,1 9 4 32 0 1 6)曾指出,“它 混沌学 不像牛顿物理学那样强调可预测性(pr e d i c t a b i l i ty),而是揭示规律(pa t t e r n s)”(转引自W i l c o x 7 0 0)。尽管非线性因果关系增加了预测的难度,但从长远来看,它们仍然遵从某些规律,存在某种确定性,从而构成了不可预测性和确定性的矛盾统一。混沌理论的这一特性反映了它是一门关于“过程”(pr
14、o c e s s)而非“状态”(s t a t e)的科学,关注的是“生成”(b e c o m i ng)而非“存在”(b e i ng)。奇异吸引子(s t r a nge a t t r a c t o r)是左右非线性动力系统内部随机性与秩序性的重要因素。与线性动力系统的吸引子不同,它无法使整个系统在中心点附近始终保持一种近乎平衡的状态。在复杂动力系统中,经过一段时间杂乱无章的状态之后,系统便展现出某种潜在的规律和秩序。不管是洛伦兹奇异吸引子(L o r e n z s t r a nge a t t r a c t o r)还是罗斯勒奇异吸引子(R o s s l e r s t
15、r a nge a t t r a c t o r),它们系统的运动轨迹“从吸引子外部看,是聚集的过程;从吸引子内部看,是分散的过程”(李雪岩、吴今培、赵云 1 0 6),且任意两条轨迹都不相重合,这就是奇异吸引子的奇妙之处。此外,人们几乎无法获得系统初始状态的精确数值,因而很难通过已有轨迹预测未来的状态。不仅如此,“随着围绕吸引子不断的分散和聚集运动,系统的初始信息逐渐为新的信息所取代”(P a r k e r 1 6),这意味着人们也无法追溯系统过去的运动状态。所以,奇异吸引子展现了混沌系统不断生成、不断变化的状态,体现了随机性(r a n d o m n e s s)和确定性的统一。如果
16、说奇异吸引子是混沌系统内部某种潜在秩序的表征,那么分形443 英美文学研究论丛 3 8(2 0 2 3年春)结构(f r a c t a l)便从几何学的角度以图形的形式再次展示了混沌系统的典型特征 “无序中的有序”。分形结构的突出特点是自相似性(s e l f-s i m i l a r i ty),不同尺度(s c a l e)上的相似性增强了整个系统的秩序感和协调性。芒德勃罗集合,有时也被称为“姜饼人”,是以分形几何学的创始人贝努瓦芒德勃罗(B e n o t M a n d e l b r o t,1 9 2 42 0 1 0)的名字命名的形状集合。该集合的图形充分体现了系统内部的自相
17、似性,成为描绘混沌系统复杂秩序的代表图像。如果“将 姜饼人 的某一小部分放大一定的倍数,人们 会发现一个一模一样的 小姜饼人”(胡晓华4 2),就像俄罗斯套娃的嵌套结构一样。这种自相似结构颠覆了人们对于整体与个体关系的传统认知。混沌系统中,整体不是个体的简单叠加,而是个体通过复杂的迭代法构成,因而,整体与个体的关系是基于不同尺度层面上的相似性,海尔斯称之为“一致性”(u n i v e r s a l i ty)(H ayl e s 1 9 9 0:1 5 4)。这不禁让人联想起英国诗人威廉布莱克(W i l l i a m B l a k e,1 7 5 71 8 2 7)的诗句“一沙一世界
18、,一花一天堂”。混沌理论是复杂系统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该理论体系中,耗散结构理论(T h e o ry o f D i s s ipa t i v e S t r u c t u r e)与混沌理论的关系最为密切。与混沌系统相类似,在非平衡态状况下,耗散结构会通过自我演化最终达到相对平衡的有序状态。为此,其内部的组织结构需要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能量交换,降低系统内部的总熵(e n t r op y)以增强自身活力。混沌理论在不断挑战现代人认知极限的同时,也拓展了人们认知的边界。在混沌理论视野下,经典的、确定性的、非此即彼的二元对立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不断变化的中间状态,有序和无序、确定性和随
19、机性、可预测和不可预测的特质对立统一于复杂系统的内部。这种不断调整、变化的中间状态为系统内部走向更高一级的秩序奠定了基础,从宇宙的形成到自然现象,乃至人类社会的演变无不印证混沌理论的存在。二、混沌理论文学批评的研究范畴 由前文可知,混沌理论的提出和发展是物理、数学、天文、气象等不同领域的科学家协同合作的结果,它的创设本身就具有很强的跨学科性。除了继续在自然学科范围内进行探索之外,混沌理论的研究还呈现出向人文学科拓展的趋势。詹姆斯格雷克(J a m e s G l e i c k,1 9 5 4)出版的 混沌学传奇(C h a o s M a k i ng a N e w S c i e n c
20、 e,2 0 0 8)标志着混沌理论543混沌理论刍议 的研究范畴拓展至社会科学领域(王强 4 7)。而且,混沌理论也逐步向哲学、政治学、语言学等学科扩展,足见其普适性。与此同时,混沌理论也成为作家表达他们对现实世界看法的有力工具,并为文学评论提供了崭新的理论视角。早在混沌学诞生之前的3 0年间,阿根廷作家豪尔赫路易斯博尔赫斯(J o rge L u i s B o rge s,1 8 9 91 9 8 6)就在他的侦探小说 小径分岔的花园(T h e G a r d e n of F o r k i ng P a t h s,1 9 4 1)中探讨了“分形”理论的核心内涵(H ayl e s
21、 1 9 9 1:2 2 3)。可见文学与科学根植于共同的文化母题,是殊途同归的,只是文学以感性和经验为基础反映现实生活,探索现实世界。海尔斯的 混沌的边界:当代文学与科学中的有序的无序(C h a o s B o u n d O r d e r ly D i s o r d e r i n C o n t e mpo r a ry L i t e r a t u r e a n d S c i e n c e,1 9 9 0)正式确立了混沌理论作为文学批评理论的“合法”地位。她从混沌理论的核心特征入手,系统分析了文学作品中呈现的混沌序,以跨学科的视角和方法为运用混沌理论进行文学批评实践树立了
22、典范。混沌理论文学批评最重要的一个研究领域是叙事学,主要研究文本的叙事框架(n a r r a t i v e f r a m e)、文本意义的生成、叙事时间等非线性方面的内容。帕克(J o A lys o n P a r k e r,1 9 5 4)的 斯特恩、普鲁斯特、沃尔夫、福克纳作品中的叙事形式与混沌理论(N a r r a t i v e F o r m a n d C h a o s T h e o ry i n S t e r n e,P r o u s t,W o o lf,a n d F a u l k n e r,2 0 0 7)集中呈现了混沌理论与叙事学学科交叉的研究成果
23、。混沌叙事(c h a o t i c n a r r a t i v e)的研究前提是将文学文本意义的生成视为一个复杂的、不断变化的动态过程(P a r k e r 2 2)。在这种非线性叙事中,同一事件可通过不同人物反复讲述,叙事风格甚至连表达的观点都有所不同(G e n e t t e 1 1 5),或者多件相似的事件经过加工合成为一件事(同上 1 1 6),热奈特(G e r a r d G e n e t t e,1 9 3 02 0 1 8)称之为“迭代叙事”(i t e r a t i v e n a r r a t i v e)。迭代在这里并非简单的重复,通过迭代,新的信息不断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混沌 理论 刍议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自信****多点】。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自信****多点】,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