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可视化数字教育资源何以有效——基于75项实验或准实验研究的元分析.pdf
《动态可视化数字教育资源何以有效——基于75项实验或准实验研究的元分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动态可视化数字教育资源何以有效——基于75项实验或准实验研究的元分析.pdf(11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1、 Vol.33 No.9 2023 99 动态可视化数字教育资源何以有效?动态可视化数字教育资源何以有效?*基于 75 项实验或准实验研究的元分析 杜雪娇杜雪娇 闫志明闫志明 林洪新林洪新 通讯作者通讯作者 李孔琳李孔琳(鲁东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山东烟台 264025)摘要:摘要:动态可视化作为一种重要的数字教育资源呈现形式,能够为学习者提供所学内容随时间变化的直观外部表征。然而,动态可视化是否比静态可视化更能提高学习者的学习效果仍然存在争议。对此,文章采用元分析方法,围绕“动态可视化数字教育资源何以有效?”的问题,对 75 项实验或准实验研究进行了整体效应分析和调节效应分析,发现:动态可视化
2、相较于静态可视化整体上更具优势效应,能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且动态优势效应受学习者学段、学习内容元素交互性与可操作性、学习材料线索和学习过程时间压力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文章针对动态可视化数字教育资源设计与应用的优化提出了建议,以期助力教育数字化转型和高质量发展。关键词:关键词:动态可视化;静态可视化;数字教育资源;学习效果;元分析【中图分类号】【中图分类号】G40-057【文献标识码】【文献标识码】A【论文编号】【论文编号】10098097(2023)09009911【DOI】10.3969/j.issn.1009-8097.2023.09.010 动态可视化(Dynamic Visualiza
3、tions)是教育数字化的重要资源,完善动态可视化设计、推进动态可视化深度融入教学可助力教育数字化转型。在教育科学领域,动态可视化是指采用动画或视频等方式对学习内容进行处理之后所形成的连续动态影像1,可为学习者提供相关学习内容随时间连续变化的直观外部表征2。与之对应的概念是“静态可视化”,其通常以静态画面的方式呈现学习内容。当前,动态可视化与静态可视化的学习效果研究主要存在三种观点:动态可视化的学习效果优于静态可视化(下文将这种现象称为“动态优势效应”)34、动态可视化的学习效果与静态可视化没有差异5、静态可视化的学习效果优于动态可视化6。除了观点不一,动态可视化的相关研究成果与其在教学实践中
4、的设计应用也还存在脱节的现象。对此,本研究构建检验动态可视化有效性的理论框架,并纳入国内外相关实验或准实验研究进行元分析,重点探讨以下问题:动态可视化相较于静态可视化是否有效?动态可视化对哪些学习者更有效?哪些学习内容更适宜于通过动态可视化呈现?如何设计动态可视化的学习材料和学习过程,以最大程度地发挥其优势效应?一一 理论框架与调节变量理论框架与调节变量 1 检验动态可视化有效性的理论框架设计检验动态可视化有效性的理论框架设计 多媒体学习认知理论和认知情感理论是支撑动态可视化研究的重要理论。其中,多媒体学习认知理论认为,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对所学内容进行心理构建的过程,该过程需要消耗认知资源,如果
5、认知加工所需的认知资源超过学习者拥有的认知资源总量,就会阻碍学习。因此,某种呈现形式有效性的发挥往往存在一定的适宜条件和设计要点7,如可能仅针对特定的学习者与学习内容;只有通过对学习材料和学习过程的合理设计,才能减少所需的认知资源,从而发挥其有效性。多媒体学习认知情感理论也表示,上述适宜条件和设计要点影响学习情绪与动机,而学习情绪和动机通过调控认知加工也会影响学习效果8。依托这两个理论,本研究构建了检验Vol.33 No.9 2023 100 动态可视化有效性的理论框架,如图 1 所示。图 1 显示,动态可视化的有效性受其适宜条件和设计要点两方面的制约。具体来说,对于那些适宜的学习者和学习内容
6、,借助设计合理的学习材料和学习过程,可以通过动态可视化降低所需认知资源、激发积极情绪、提高学习动机,进而促进学习,发挥动态优势效应;而对于那些不适宜的学习者和学习内容,或者当学习材料和学习过程设计不合理时,动态可视化反而会增加所需认知资源、激发消极情绪、降低学习动机,进而阻碍学习,导致动态优势效应消失,甚至发生逆转。图图 1 检验检验动态可视化有效性的理论框架动态可视化有效性的理论框架 2 影响影响动态可视化有效性的调节变量选取动态可视化有效性的调节变量选取 基于检验动态可视化有效性的理论框架,梳理和分析以往动态可视化与静态可视化的对比研究成果,可以发现:这些研究在学习者、学习内容、学习材料、
7、学习过程四个要素的部分特征上存在差异,这些特征可作为影响动态可视化有效性的重要调节变量。(1)学习者特征:文化背景和学段 以往研究关于学习者的差异主要集中在文化背景和学段上:不同文化背景下学习者的思维模式、学习习惯、自主学习偏好可能不同9,对动态可视化的喜好和依赖程度也存在差异,可能会影响动态优势效应。Wong 等10以小学生为被试发现了动态优势效应,而 Mayer 等11以大学生为被试并未发现动态优势效应这可能是因为不同学段的学生在生理和认知上存在差异,导致其对动态可视化与静态可视化的兴趣、态度、认知加工均有不同,最终影响学习效果。由此推测,文化背景和学段是影响动态优势效应的重要调节变量。(
8、2)学习内容特征:所属学科、元素交互性和可操作性 以往研究所选取的学习内容也有较大差异,主要体现在所属学科、元素交互性和可操作性上:不同研究者选取了不同学科的学习内容1213。相较于语文、数学学科,物理、生物、化学等学科通常包含大量随时间和空间演变的学习内容,其动态优势效应可能更大。不同研究者选取的学习内容在元素交互性上存在差异。所谓“元素交互性”,是指个体学习某一内容时在工作记忆中需同时加工的元素之间的交互作用程度14。有些学习内容包含的各部分元素是同时发生变化的,且需要协同作用,属于高元素交互性内容,如滑轮系统中几个滑轮的运转原理15;而有些学习内容包含的各部分元素是按时间顺序相继发生变化
9、的,元素间交互作用较少,学习者可以逐一加工,属于低元素交互性内容,如闪电形成过程16。当学习高元素交互性内容时,由于动态可视化中的画面转瞬即逝,学习者在某一时间点较难同时感知并加工所有的变化元素,故动态优势效应可能会受到制约。不同研究者选取的学习内容在可操作性上也存在差异。所谓“可操作性”,是指客体所具有的可以使用手或身体进行操作的属性17。以往研究显示,在诸如打结、解迷津环等可操作性内容上动态优势效应往往更大18;而在诸如解决概率问题、记 Vol.33 No.9 2023 101 忆抽象符号序列等不可操作性内容上动态优势效应往往较小,甚至消失19,故可操作性会影响动态优势效应。综上可以推测,
10、所属学科、元素交互性和可操作性是值得探讨的调节变量。(3)学习材料特征:线索和可控性 以往研究在学习材料上的差异主要涉及线索和可控性:有些研究添加了线索20,而有些研究并未添加线索21。线索是指能够吸引注意力的非学习内容性信息,如箭头等22。线索对动态可视化和静态可视化的促进作用往往不同,进而可能影响动态优势效应。以往研究在可控性上也各不相同。例如,Yang 等23的研究中学习者可进行播放、下一步、暂停、快进、快退控制,即完全可控;Sanchez 等24的研究中学习者可进行播放、下一步和暂停控制,即部分可控;Rekik 等25的研究中学习者可进行播放和下一步控制,即轻度可控;而 Mayer 等
11、26的研究中学习材料完全由实验者控制,即不可控。前三种可控的条件可以缓解动态可视化中的信息瞬时性问题,优化学习效果。由此推测,线索和可控性是重要的调节变量。(4)学习过程特征:时间压力 以往研究在学习过程上的差异集中在时间压力上。有的研究要求学习者在有限时间内完成学习任务27,即有时间压力;有的研究并未对学习时间进行限制或设置了较长的学习时间28,即无时间压力。动态可视化提供了所学内容的动态外部表征,学习者可直接“读取”这些表征,即使有时间压力,也可快速构建出相应的心理表征;而静态可视化仅提供相关静态画面,学习者往往需要更多的时间进行推测。由此推测,时间压力也是影响动态优势效应的调节变量。二二
12、 研究设计研究设计 1 文献检索与筛选文献检索与筛选 本研究的中文文献以“动态可视化”或“静态可视化”或“视频”或“动画”或“静态图”为关键词,数据来源于知网、维普和万方数据库;英文文献则以“Dynamic Visualization”或“Static Visualization”或“Video”或“Animation”或“Static Picture”为关键词,数据来源于 PsycINFO、ERIC、Taylor&Francis、Science Direct 和 ProQuest 数据库。为避免遗漏,本研究采用文献回溯法进一步检索相关文献,并使用 Google Scholar 和百度学术补查
13、遗漏文献。梳理以往研究,本研究发现 Rieber29于 1989 年首次比较了动态可视化与静态可视化的学习效果,故本研究文献检索的时间范围设为 1989 年 1 月至 2022 年 12 月,共检索到中英文文献 1001 篇。图图 2 文献筛选流程文献筛选流程 Vol.33 No.9 2023 102 结合研究需要与元分析要求,本研究按照以下标准筛选检索到的文献:应为实验或准实验研究,排除非实验研究;应为对比动态可视化和静态可视化学习效果的研究,排除无静态可视化对照组的研究;动态可视化应为解释学习内容的连续动态影像,排除仅起装饰或吸引注意作用的研究和仅逐步呈现学习内容的研究;静态可视化应为静态
14、画面,排除仅为文本的研究;研究分析应包含学习后的测验成绩,且包含用于生成元分析效应量所需的完整数据。文献筛选流程具体如图 2 所示,其中 n 代表文献数量,k 代表独立效应量数量。最终,纳入元分析的共有 75 篇文献,生成 110 个独立效应量。2 文献文献编码编码 本研究将纳入元分析的 75 篇文献按调节变量逐条进行编码,具体情况如表 1 所示。为保证可靠性,编码由两位经过元分析编码标准培训的研究者分别进行,结果显示一致性系数 Kappa值为 0.95,说明编码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对于编码的分歧之处,由两位研究者协商解决。表表 1 编码情况编码情况 理论框架中的要素理论框架中的要素 调节变量调
15、节变量 编码类别编码类别 适宜条件适宜条件 学习者学习者 文化背景 国内、国外 学段 小学、初中、高中、大学 学习内容学习内容 所属学科 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其他 元素交互性 低元素交互性、高元素交互性 可操作性 可操作性、不可操作性 设计要点设计要点 学习材料学习材料 线索 有线索、无线索 可控性 完全可控、部分可控、轻度可控、不可控 学习过程学习过程 时间压力 有时间压力、无时间压力 3 分析工具与效应量计算分析工具与效应量计算 本研究将动态可视化组设为实验组、静态可视化组设为控制组,以测验成绩为结果变量,采用 CMA 3.0 进行元分析。本研究选择 Hedgess g 为
16、效应量指标,计算效应量 g 值,并从整体效应和调节效应两个方面进行结果分析。为避免单篇文献生成过多效应量、占用权重过高,引起结果偏差,本研究参考谢和平等30的效应量合并方式对包含多种条件的文献进行合并处理:如果一项实验同时报告多种条件下的学习效果,且这些条件不是本研究关注的调节变量,就将其转换为一个效应量;同时,为保证效应量间的独立性,如果一项实验报告了同一样本的多项测验结果,就采用 CMA 3.0 将多项测验结果的效应量合并后纳入元分析。图图 3 发表偏差检验漏斗图发表偏差检验漏斗图 Vol.33 No.9 2023 103 4 发表偏差检验发表偏差检验 发表偏差检验漏斗图如图 3 所示,可
17、以看出:样本文献的效应值基本在合并效应值对称轴两侧对称分布,初步显示样本数据不存在发表偏差。相关数据统计结果显示,失安全系数为 3767,远大于临界值 5k+10;Egger 线性回归检验的截距为 0.08,接近 0;95%CI 为-1.14,1.31,包含0;p 值为 0.893,不显著。上述数据表明,样本数据存在发表偏差的可能性较小,比较有效可靠。三三 研究分析研究分析 1 整体效应分析整体效应分析 本研究依据 Borenstein 等31提出的模型选择标准和异质性检验中的 Q 检验、I2检验,来确定研究分析所采用的模型如果效应量异质性显著且程度较高,就选择随机效应模型。Q 检验结果显示,
18、Q=616.35,df=109,p0.001;I2检验结果显示,I2=82.87%。这表明效应量异质性显著且程度较高,故本研究选用随机效应模型。本研究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评估动态可视化对测验成绩的影响,结果显示:合并效应值 g=0.29,为小效应量32;p0.001,动态优势效应显著。也就是说,动态可视化相较于静态可视化整体上更具优势效应,且这种优势效应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和稳定性,其原因主要在于:动态可视化能直观地在视觉上呈现学习内容元素间的动态变化关系,为学习者提供所学内容随时间变化的外部表征33,进而促进他们更好地构建内部心理表征。动态可视化能直观地展示学习内容的细微变化34,有效避免了学习者因
19、难以想象出这些细微变化而产生的困扰和错误理解。因此相较于静态可视化,动态可视化的认知加工所需资源更少,更能激发学习者的积极情绪并提高其学习动机,进而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2 调节效应分析调节效应分析(1)学习者特征 学习者文化背景和学段的调节效应检验结果如表 2 所示,具体分析如下:表表 2 学习者文化背景和学段的调节效应检验结果学习者文化背景和学段的调节效应检验结果 调节变量调节变量 类别类别 效应数效应数 效应值(效应值(g)95%置信区间置信区间 渐进渐进 组间效应组间效应 下下限限 上上限限 Z 值值 p 值值 文化背景文化背景 国内国内 16 0.22-0.02 0.46 1.83 0
20、.068 QB=0.36 p=0.549 国外国外 94 0.30 0.18 0.43 4.47 0.001 学段学段 小学小学 9 0.54 0.23 0.85 3.44 0.001 QB=8.54 p=0.036 初中初中 14 0.53 0.33 0.73 5.12 0.001 高中高中 10 0.41 0.16 0.65 3.20 0.001 大学大学 77 0.20 0.05 0.35 2.60 0.008 文化背景的调节效应不显著(QB=0.36,p=0.549)。虽然国内、国外不同文化背景下学习者的思维模式、学习习惯等存在差异,但这些差异对动态优势效应的影响较弱,导致其调节效应不
21、显著。可见,动态优势效应具有跨文化一致性,这方面的国外研究结论也适用于国内。值得注意的是,本研究包含的国内学习者样本量较少,未来应在借鉴国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深入调查我国不同地区、学校面临的普遍性和突出性问题,加强动态可视化的本土化研究。学段的调节效应显著(QB=8.54,p=0.036)。进一步检验发现,小学(g=0.54)和初中(g=0.53)Vol.33 No.9 2023 104 的动态优势效应显著大于大学(g=0.20),其他学段间的差异均不显著。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具体形象思维是小学生、初中生的主要思维形式,而动态可视化具有生动形象性,更能激发他们的积极情绪、提高其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
22、;另外,小学生、初中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逻辑思维尚不完善,仅通过静态可视化可能难以理解学习内容,因此动态优势效应更大。而大学生的演绎推理和空间想象能力较强,抽象逻辑思维比较完善、自主学习能力更强35,他们更关注知识本身,仅通过静态可视化也能理解学习内容,因此动态优势效应相对更小。(2)学习内容特征 学习内容所属学科、元素交互性与可操作性的调节效应检验结果如表 3 所示,具体分析如下:表表 3 学习内容所属学科、元素交互性与可操作性的调节效应检验结果学习内容所属学科、元素交互性与可操作性的调节效应检验结果 调节变量调节变量 类别类别 效应数效应数 效应效应值(值(g)95%置信区间置信区间 渐
23、进渐进 组间效应组间效应 下限下限 上限上限 Z 值值 p 值值 所属学科所属学科 语文语文 4 0.18-0.38 0.75 0.64 0.521 QB=5.34 p=0.500 数学数学 4 0.14-0.19 0.47 0.83 0.409 物理物理 22 0.21 0.03 0.40 2.22 0.027 化学化学 10 0.15-0.49 0.79 0.47 0.636 生物生物 32 0.38 0.22 0.54 4.67 0.001 地理地理 5 0.08-0.22 0.37 0.51 0.610 其他其他 33 0.37 0.13 0.62 2.97 0.003 元素交互性元素
24、交互性 低元素交互性低元素交互性 92 0.37 0.27 0.48 6.96 0.001 QB=7.12 p=0.008 高元素交互性高元素交互性 18-0.15-0.52 0.22-0.80 0.423 可操作性可操作性 可操作性可操作性 21 0.62 0.23 0.92 4.13 0.001 QB=6.18 p=0.013 不可操作性不可操作性 89 0.22 0.10 0.34 3.65 0.001 所属学科的调节效应不显著(QB=5.34,p=0.500)。所属学科不影响动态优势效应,可能是因为不论属于何种学科,大部分动态可视化和静态可视化对比研究所选取的学习内容均包含随时间或空间
25、演变的内容,需要学习者从时间、空间或逻辑等维度进行整合,才能建立起相应的心理表征。而动态可视化可直接为学生提供用以构建这一心理表征的外部模型,对这部分学习内容有一定促进作用。此外,本研究中部分学科包含的样本量较少,学习内容较为集中,或许不足以反映该学科学习内容的本质特征。综上,所属学科对动态优势效应并没有显著影响。元素交互性的调节效应显著(QB=7.12,p=0.008),低元素交互性学习内容的动态优势效应显著大于高元素交互性学习内容(0.37-0.15)。究其原因,在于动态可视化的信息具有瞬时性的特点,当采用动态可视化呈现高元素交互性学习内容时,学习者必须同时感知这些同步变化的高交互性信息元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动态 可视化 数字 教育 资源 何以 有效 基于 75 实验 研究 分析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自信****多点】。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自信****多点】,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