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江苏省历史运河遗产价值探析.pdf
《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江苏省历史运河遗产价值探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江苏省历史运河遗产价值探析.pdf(6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1、78|城市研究作者简介万雍曼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博士研究生叶亚乐(通信作者)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博士研究生,0 引言自古以来江苏大地经历了沧海桑田的巨变,海退留下的河流与湖泊,经过历代劳动人民的疏凿治理,形成四通八达的运河网络。这些运河互联互通、等级分明,串联城市体系,连接经济地区,具有明显的系统性和整体性。它们在中国古代国家治理和地方发展中承担着重要职能,促进了经济交流和文化传播,承载着中华民族的伟大智慧,传承至今无疑是宝贵的建成遗产。近代以来,随着公路、铁路等新型交通方式的出现和发展,水运的职能逐渐被取代,大多数运河的日常维护逐渐停*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清代省城的演进历程、空间特征
2、与规划设计理论方法”(编号51978360)资助。区域遗产价值的整体认知对于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江苏省历史运河在古代国家治理和地方发展中承担重要职能,留存至今成为重要的遗产资源和文化景观。在区域尺度上,梳理江苏省历史运河的形成历程和文化意义,识别出33条具有突出文化遗产价值的运河并总结其保护问题,认为当前运河遗产可以作为省域文化遗产的空间骨架、人居环境建设的重要资源和国土空间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载体。建议尽快开展江苏省历史运河遗产的调查研究,将运河遗产的保护和利用纳入省级国土空间规划进行统筹考虑。The overall cognition of regional heritage v
3、alue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the protection and utilization of cultural heritage.Jiangsus canals in history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ancient national governance and local development and have been retained as important heritage resources and cultural landscapes.On the regional scale,this pap
4、er sorts out the formation process and cultural significance of Jiangsus canals,identifies 33 canal heritages with outstanding cultural value and summarizes their protection issues,and proposes that the canal heritage can serve as the spatial frame of provincial cultural heritage,the important resou
5、rce of habitat environment construction,and the vital carrier of high-quality territorial spatial planning.It is suggested to carry out the investigation and study on the canal heritages of Jiangsu Province as soon as possible,and the protection and utilization of canal heritages should be integrate
6、d into the provincial territorial spatial planning.运河遗产;国土空间规划;价值认知;整体保护;区域视角canal heritage;territorial spatial planning;perception of heritage value;holistic conservation;regional perspective文章编号 1673-8985(2023)03-0078-06 中图分类号 TU984 文献标志码 A DOI 10.11982/j.supr.20230311Perception of the Value of th
7、e Historical Canal Heritage in Jiangsu Province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erritorial Spatial Planning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江苏省历史运河遗产价值探析*万雍曼 叶亚乐 WAN Yongman,YE Yale摘 要Abstract关 键 词Key words城市研究|79 滞,运河遗产的价值认知和保护利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1-6;其中,人们对大运河等单一河段的关注较多,对运河网络整体保护的探讨较少。从现代遗产保护的发展历程看,价值认知是遗产保护的核心,决定了保护的观念、方法和对策7。近年来,随着城镇化的
8、快速发展,其引发的景观破碎化、孤岛化、同质化危机日渐显现,学者们开始认识到文化遗产及其环境之间的适应性、层级性和关联性,试图从区域视角探讨文化遗产的整体价值及其保护利用路径8-11。其中,汪芳12从文化景观的角度提出“节点背景联系”模型,作为文化景观安全格局的研究框架,对省域大尺度地域内文化遗产的整体认知具有启发意义。此外,在当前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改革的背景下,文化遗产的资源属性得到重视,在省域层面通过文化地区的价值发掘与展示以凸显地域文化特色,成为省级文化空间保护的重要内容13。遍布江苏全境的运河是推动地域文化形成与演变的重要空间要素,是江苏地域文明中最具特色的组成部分之一。因此,在区域层面认
9、知江苏省历史运河遗产的整体价值,对于保护运河遗产和确定省级文化保护空间格局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试图在区域尺度上以整体、关联的视角认知江苏省历史运河遗产的价值。通过梳理江苏省历史运河的形成历程和文化意义,识别文化上重要的运河遗产并评价遗存现状,分析运河遗产在当下和未来所能发挥的作用,提炼运河遗产的整体价值,进而为省级国土空间规划、省域文化保护空间规划和运河遗产保护提出建议。1 运河的形成历程及文化重要性据文献记载,江苏省内开凿运河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 500年前的春秋时期。在各个历史时期,人们陆续开凿、疏浚形成的运河网络,见证了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镌刻了多元共生的文化烙印(见图1)。围绕主要运河的
10、形成与发展过程,探求与之关联的历史事件和文化现象,发现在整个历史进程中江苏省的运河都是推动文明交融、国家治理和地方发展的重要空间载体,按照时间顺序主要体现在文明交互、国家治理、连接城邑和文化交流等4个典型方面。1.1 早期文明交互的关键通道华夏文明的形成伴随着文明交互的过程,运河是早期江苏地区各民族间交流互动的关键通道。春秋战国时期,江苏境内吴、越、楚等国相互攻伐,为了在水网密集地区进行兵力集结和粮秣运输,相继开展运河建设。立足于太湖之滨的吴国以吴都为据点,为西征楚国开凿胥溪,为南征越国开凿胥浦,为北上伐齐兴筑吴古故水道(今锡澄运河)和邗沟,极大便利了吴楚、吴越间的水运路程。为便于北上,越王勾
11、践开凿百尺渎(又称百尺浦),进而一举吞吴。楚国灭越后,春申君“城吴故墟”,对苏锡运道加以整治改造。先秦运河为江苏地区诸侯称霸提供了便利条件,成为以后南北大运 底图数据来源于中国历史地理信息系统(CHGIS),感谢李诗卉协助整理。越绝书吴地传。注释:图1 江苏历史运河时空变迁Fig.1 Temporal and spatial changes of Jiangsu historical canals资料来源:笔者自绘。e 两宋时期 f 明清时期c 魏晋南北朝时期 d 隋唐时期a 先秦时期 b 秦汉时期80|城市研究河和江南地区运河的雏形。中国的大一统是从区域性整合开始的。运河浪潮所及之处,国与国
12、之间的疆土界限得以冲破,各民族由空间分离走向连通。从列国分治到吴人统治江苏大地,再到越、楚依次代之,运河发展加速了诸侯兼并的进程,割据政权数量逐渐减少,内部统一性逐渐加强,为此后中华民族的大一统奠定了基础。1.2 支撑国家治理的必要工具自秦统一以来,江苏运河建设由服务于军事斗争转变为服务于国家治理。秦始皇为了加强对江南地区的控制,凿丹徒、曲阿,将统一意志经运河传递至六国故地。西汉吴王刘濞经营东南,开茱萸沟和盐铁塘以实现国用富饶。东汉广陵太守陈登为保民生,修邗沟西道以通达江淮。据禹贡记载,早在战国时期,长江和邗沟就被用作国家贡道。隋唐以后,南北大运河成为“转漕东南之粟”的国家级战略通道。当大运河
13、进入江苏这片泽国沃壤之时,就迅速融入一个庞大的运河水网中。在淮北地区,唐代开凿的涟水新漕渠为后世通漕行盐要道。在苏中地区,随着淮盐成为国利,官方大规模开浚西接大运河、东达串场河的盐运河。环太湖地区为天下粮仓,形成了以江南运河为骨干的漕运水网。绵密的运河支线犹如大运河这棵参天大树深入江苏大地的繁茂根系,与大运河共同保障国家漕运制度的正常运转。在南京为都时期,运河因有强化畿辅地区空间联系的功能而得到持续维护。割据江东的孙吴政权开挖破冈渎、上容渎,连通都城建业与太湖流域,巩固了“三分天下有其一”的格局。明初定都南京,深浚胥溪古河、胭脂运河,使“四方贡赋由江以达京师”。偏隅东南的江苏大地本来远离北方统
14、治中心,资源调配的难度更大,却能够在秦以后成为历代王朝稳定的疆域。这与运河带来的空间连接作用密不可分。同时,江苏运河附属于中央集权和漕盐之制,政治意义被不断强化,成为支撑国家治理的必要空间工具。1.3 连接城邑体系的基本网络从先秦时期的军事设施到隋唐以来的漕运通道,江苏运河的社会经济功能逐渐进入全盛状态,成为沿线聚落兴起、发展和变迁的基本动力。早期运河多以都城或区域性政治中心城市为起点,如吴国的姑苏,享三江、五湖之利;西汉吴王刘濞坐镇广陵,扼江淮水运;六朝建康一度成为全国交通中心,“贡使商旅,方舟万计”。早期运河大多成长为运河网络中的主干,不断向外生长支系,带来人流、物流的集聚,沿线城镇随之兴
15、起。这些城镇的规模大小和繁盛程度,与其所依附的运河等级密切相关。主要运道集合了大型都会,如淮、运交接处的彭城、淮安,时居主要盐河沿线的泰州、盐城、海州等。运河支线则集聚着数量众多的中小城镇。江南地区发达的水运有利于工商业集散,沿河集镇蓬勃发展14;江北运盐河的兴修则催生了大量的盐运古镇,海岸淤涨、盐场聚落东移,又带动运盐河不断生长,如始凿于西汉的通扬运河,到明清时期已延伸至石港、吕四,逐渐将新生城镇纳入城邑体系。在以河运为支撑的社会运转中,承担漕运、盐务、河工、商贸等不同职能的城镇形成具有明确层级关系及分工协同机制的城邑体系。运河与城镇相互滋养,不断拓展并丰富着城邑体系,造就古代江苏城镇地区的
16、繁荣生机。1.4 加速文化交流的重要路径运河不仅带来经济社会的大发展,也促进了不同地区间的文化交流。在以运河为行进路线的军事冲突中,吴越文化、楚文化与汉文化彼此碰撞,从此形成了地域内相对统一的文明发展合力。两汉时期,水运咽喉彭城一带便有“诵黄老之微言,尚浮屠之仁祠”,邗沟沿线起漕运之资“大起浮图祠”,运河地区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先锋15。魏晋时期南京京畿地区的水运建设构筑起南北文化传输通廊,北方文明迅速在江南大地上流转出新,成就了六朝文化高峰。东晋建康“万国来朝”、明代郑和下西洋,文化的输入与输出均以运河为连接,客观上放大了中华文明的地域效应。隋唐以后,文人墨客、客商河工的南来北往,使文化交流成
17、为一种较为自发的取向。唐宋诗词中不乏描写、吟咏运河的作品,明清小说所载的水浒英雄、两淮盐商的故事最早也是由“打谈的”在码头上传唱。便利的水运往来加速了不同文化间的杂交融合,同时运河以网带状铺陈大地,又极大拓展了文化交流的空间范围,从而塑造出江苏地区南北并蓄、多元交融的文化品格。2 运河遗产的识别与保护19世纪末20世纪初,“漕运”时代终止,江苏运河传统的漕盐转运功能随之结束,但大部分仍保留着航运、排涝、景观等作用。随着城镇化的快速推进,现代基础设施建设不断侵蚀着具有重要价值的历史运河,运河的历史形态日渐模糊甚至消亡,严重威胁到运河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基于文化重要性与现状遗存情况,笔者识别出33条
18、具有突出价值且留存较好的历史运河遗产,并指出当前运河遗产保护在本体保护、空间协调、管理协同等方面存在的不足。2.1 运河遗产识别在申报世界遗产与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双重契机下,京杭大运河故道原貌、沿线水利遗存都已得到深入而详实的调查,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已被纳入“十四五”规划建议中。相比之下,江苏省其他运河得到的关注明显不足。当前运河遗产主要被登录在文物保护单位中,分为水利设施遗址、桥梁码头遗址、堤坝渠堰、桥涵码头、水利设施及附属物等5类,其中大多为古建筑、古遗址,被认定为文物的运河仅有29段,并且这些河道以分区分段的形式进行指定,如文物名录中老通扬运河只有江都段列入,串场河则被分为亭湖段、阜宁段
19、遗址。这种片段性的静态认知难以阐明史卷七九食货三漕运。宋书卷三三五行志。注释:城市研究|81 释历史运河所承载的动态的、持续演进的文化内涵。江苏省运河遗产见证了区域开发与国家发展的光辉历程,并反映为实体可见的遗产空间。据此提出江苏省运河遗产识别的两个维度历史价值与现状遗存。在历史价值层面强调文化重要性,江苏运河发展自始至终与江苏文明演进历程紧密相关,将运河价值置于广阔的历史变迁中进行认知,筛选承载地区和全国历史文化内容的运河遗产。在现状遗存层面则注重运河河道及相关设施遗存的真实性、完整性,既考察河道线位的原真性,也兼顾保障运河功能的水利遗存的完整性。具体而言,主要包括4个步骤:(1)建立江苏省
20、文化主题框架,筛选出承载全国与江苏省重要历史文化事件的运河;(2)从时间、空间两个方面,筛选出延续300年以上、跨越今天2个以上区县的运河条目;(3)对文化重要性较高的运河进行线位识别,借助ArcGIS软件对民国时期实测地图进行地理配准和数字化,与现代卫星图进行空间叠加对比,以世界遗产大运河85%的留存比例为标准进行筛选16;(4)根据第三次文物普查数据分布情况,确保运河沿线至少留存一处相关水利遗存(见图2)。依据以上标准,选定33条历史运河构成江苏省历史运河遗产网络(见图3),这些运河依然维持着相对稳定且完整的格局,并承担着水利、航运、文化旅游等多元功能,是江苏运河文化和地域文明的重要载体。
21、2.2 运河遗产保护近年来,随着生态与文化逐渐成为区域发展的重要竞争力,运河遗产价值已经取得共识,运河环境整治与保护利用工作也在陆续开展。但是,由于运河遗产网络的复杂性及途经区域的多元性,仍采用传统以点状保护为主的措施难免捉襟见肘,在本体保护、空间协调、管理协同等方面存在一些不足,尚未在运河遗产的保护利用方面探索出与其文化价值相契合的路径。首先,面对运河遗产这一庞大复杂的遗产网络,在具体的保护利用中产生了片段性问题。处于建成区的河道被当作发展资源加以利用,故道被裁弯取直,驳岸硬化,面临着建设性破坏的风险;处于郊野段的河道则处于无人管理的状态,水体污染、闸坝废弃,面临着日益衰败的困境。由于对运河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国土 空间规划 背景 江苏省 历史 运河 遗产 价值 探析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自信****多点】。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自信****多点】,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