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碳”目标下中国能源供需演变路径规划模拟研究.pdf
《“双碳”目标下中国能源供需演变路径规划模拟研究.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双碳”目标下中国能源供需演变路径规划模拟研究.pdf(18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1、DOI:10.12006/j.issn.1673-1719.2022.286蔡立亚,郭剑锋,石川,等.“双碳”目标下中国能源供需演变路径规划模拟研究 J.气候变化研究进展,2023,19(5):616-633Cai L Y,Guo J F,Shi C,et al.Simulation research on the evolution pathway planning of energy supply and demand in China under the dual carbon targets J.Climate Change Research,2023,19(5):616-633“双碳
2、”目标下中国能源供需演变路径规划模拟研究蔡立亚1,郭剑锋2,石 川3,王浩彬3,朱荣琦4,牛 艳5,薛志光6,白若冰7,计军平8,段婧琳11 国家电投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 102209;2 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北京 100190;3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北京 100084;4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北京 100191;5 清华大学电机系,北京 100084;6 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北京 100084;7 清华大学建设管理系,北京 100084;8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经济管理学院,深圳 518055气 候 变 化 研 究 进 展第 19 卷 第 5 期 2023
3、年 9 月CLIMATE CHANGE RESEARCHVol.19 No.5September 2023摘 要:能源低碳转型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关键,关系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基于 LEAP 能源系统模型,以电力行业为重点减排行业,提出中国中长期“双碳”发展路径构想,模拟多情景下的能源需求、能源供给、CO2排放量和成本,分析能源配置的生态及经济影响。研究发现能源消费呈现“减煤稳油增气,电能替代加速”的局面,终端能源消费可在 2040 年前达峰,终端能源消费 CO2排放可在 2030 年前达峰,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技术是实现 CO2减排,同时保持一定火电规模以维持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
4、重要手段,且未来逐步具有技术优势。最后,提出了持续推进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以技术革新促进电力系统低碳转型,以及完善全国碳市场建设促进碳排放交易等三方面实现“双碳”目标的政策建议。关键词:碳达峰;能源消费;LEAP 模型;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碳减排收稿日期:2022-12-27;修回日期:2023-10-23资助项目:公司项目“企业绿色低碳领先指数研究”(C-TZH-202301)作者简介:蔡立亚,女,高级经济师,;王浩彬(通信作者),男,博士研究生,引 言自 2020 年提出“2030 年前碳达峰、2060 年前碳中和”目标愿景以来,落实碳达峰碳中和已成为我国能源工作的重要部署
5、1。一系列与碳达峰碳中和相关的行动方案的出台与落地,为完善气候治理体系和推进治理能力现代化奠定了扎实的政策基础。能源转型是实现中长期碳中和目标的关键,然而能源品类和能源系统转型要求之间的矛盾是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需要能源需求侧和供给侧的全过程匹配,对于我国而言,尤其重要的是推动能源的低碳化转型,即从提高清洁能源消费比例和配套构建新型电力系统两方面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升级优化2。以清洁低碳和智能高效为主要特征的能源转型,是未来能源发展的主要趋势,也是应对气候风险的重要途径3。推进能源转型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政策、技术、产业、市场等多要素的积极配合以及
6、科学合理的行动路径4。张希良等5采用中国全球能源模型对碳中和愿景下我国能源经济转型的路径进行了研究,并评温室气体排放5 期 617蔡立亚,等:“双碳”目标下中国能源供需演变路径规划模拟研究估了减排措施的贡献度和政策干预的力度。研究表明,我国实现碳中和目标需进一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清华大学联合国内十多家研究机构开展的“中国长期低碳发展战略与转型路径研究”项目采用了“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各部门能源消费和 CO2排放进行情景分析、技术评价和政策模拟6。刘晓龙等7借鉴国外经验,综合分析我国现状后指出,我国碳中和目标的实现应当从节能增效和“三废”协同治理出发,在加强能源安全观的基
7、础上,加快能源结构转型升级和技术创新升级。此外,很多学者对我国能源转型路径中的重要节点和关键问题进行了预测分析。段宏波等8研究了全球温控 2和 1.5目标下,中国 CO2排放达峰时间和社会碳成本,指出负排放技术是能源重构的重要力量。姜克隽9采用 IPAC 模型研究了我国能源中长期的转型路径,提出我国能源转型路径需要技术创新并可协调促进多目标实现。周孝信等10依据我国的能源转型战略,分析了 20202060 年我国能源消费结构演变过程,对我国能源电力发展情景进行了探讨。Fang 等11研究了中国 8 个产业部门实现碳达峰的路径,结果表明农业、建筑、制造、交通等部门 CO2排放可能在 2030 年
8、前达峰。刘新建等12研究了碳定价与可再生能源政策对能源系统降碳的影响,认为政策组合对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作用。李丹阳等13对交通能源转型路径的研究结果表明,道路运输未来仍是交通部门的主要碳排放源,航空运输减排难度较大,未来碳排放占比将明显上升。在 CO2减排路径模拟方面,国内外学者已建立多种模型开展了相关研究,一般可分为自上向下模型、自下向上模型和混合模型。自上向下模型包括 CGE 模型14,自下向上的模型包括MARKAL、TIMES 和 LEAP 模型15。在众多模型中,LEAP 模型以情景模拟为基础,被广泛应用于能源规划和减排分析研究,是一种灵活的能源-经济-环境建模工具16。LEAP
9、 模型针对终端能源消费的全过程,从能源供应结构、能源技术水平、能源需求等环节,综合评价各种技术和政策措施对节能减排的影响,更适用于城市、交通等部门低碳发展路径研究17。Cai 等18利用LEAP 模拟了中国城市的能源结构、碳达峰碳中和实施路径和各产业的排放曲线,Cai 等19还分析了电力行业的碳达峰碳中和路径,并提出技术方案。刘俊伶等20基于 LEAP 模型研究了交通部门的低碳发展路径,提出交通部门能够以技术可行的方式实现低碳转型。Liu 等21基于 LEAP模型分析了不同城市的碳中和路径,结果表明,工业部门的 CO2排放程度仍处于高位。随着模型的不断成熟,其适用的区域也在不断拓展与丰富。樊星
10、等22研究分析了主要发达国家从碳达峰到碳中和过程的路径特征、政策措施。研究表明,中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需运用综合政策工具,与发达国家相比需要付出更大努力。然而,目前从国家层面对各行业多能源品种开展碳减排路径的研究较少。本研究以 2020 年为基准年,以中国 2030 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为目标,探讨了 20202060 年中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路径,并设置基准情景、煤电逐步退出情景、煤电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情景、天然气 CCUS 情景、生物质CCUS 情景、资源转化情景共 6 种情景,通过能源需求核算与预测,在考虑 CO2捕集成本和碳价的基础之上,对各情景下的碳排放
11、和成本进行分析,提出开展能源产业布局规划的建议与措施,为实现中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供理论依据与政策建议。本文的创新点包括:(1)从国家层面,建立了包含三次产业、居民生活、能源生产、废弃物处理,涵盖多行业和多能源品种的 LEAP 模型,研究了各产业和居民生活的能源需求峰值和CO2排放峰值;(2)研究了发电行业能源技术替代对碳达峰碳中和的影响,在模型中加入了能源技术学习曲线,考虑了技术进步对成本的影响;(3)在模型中加入了碳价和 CCUS 的碳捕集率,研究了环境的外部成本和 CO2捕集成本;(4)研究了垃圾处理、畜禽粪污、污水处理的废弃物处理碳排放和资源转化的减排潜力。1 模型结构与参数设置1.1
12、 模型结构LEAP(Low Emissions Analysis Platform)模型是由瑞典斯德哥尔摩环境研究所及美国波士顿Tellus 研究所共同研究开发的自下向上的能源 环境模型,本研究的模型结构如图 1 所示。本研究中,各产业的活动水平为产业增加值,居民生活的活动水平为人口数。(1)能源需求量计算:图 1 能源供需模型结构Fig.1 Model structure of energy demand and supplyET=(ALi IEi,j)。(1)nmij气 候 变 化 研 究 进 展 2023 年温室气体排放其中:ET是产业能源需求量;ALi指产业 i 活动水平,用于衡量能源
13、消费的社会或经济活动;IEi,j指产业 i 中能源 j 的能源消费强度,用于衡量单位活动水平的能源消费。居民能源需求量(Eh)计算公式如下:其中:Nu和 Nr分别表示城市和乡村的人口数;eu和 er分别表示城市和乡村居民的人均生活能源需求量。随着我国新农村建设及新型城镇化进程的推进,我国农村居民人均生活用能大幅增长,我国农村居民与城镇居民人均生活用品能源的差距在逐年缩小。(2)CO2排放量计算:其中:TCE是 CO2排放量;FEi,j是第 i 种技术使用第 j 种能源的消费量;EFj是第 j 种能源的排放因子,主要来源于IPCC排放因子数据库(Emission Factor Database,
14、EFDB)。(3)能源生产成本电力行业整体的能源生产成本是利用不同能源的发电技术成本的总和。而每种利用不同能源的发电技术成本由以下因素构成:环境外部成本(碳排放成本)、投资成本、运维成本及燃料成本。电力行业整体的能源生产成本计算公式为:其中:CT为电力行业技术及燃料总成本;CE为环境外部成本;碳价fci为发电技术i的资本成本;foci为发电技术 i 的固定运行维护成本;Cai为发电技术 i 的装机容量;Vci为发电技术 i 的变动成本;Pi为发电技术 i 的发电量;Ei为发电技术 i 的燃料成本。(4)学习曲线以发电为例,单位电力投资变化符合学习曲线模型,这一模型主要阐释了成本的下降是经验累积
15、的结果这一现象,它可用于描述单位生产成本与连续累积产量之间的关系23。简单来说,某一技术的累积产量越高,单位生产成本越低。但当累积产量下降时(如煤电逐渐退出),单位生产成本不会再一次上涨,而是保持之前产量积累过程的最低值。学习曲线的具体模型如下:其中:fci(k)为 k 时期的单位电力投资成本,是电力累积装机容量 N(k)的函数;fci(1)为初始单位电力投资成本;-为累积装机容量对单位投资成本的弹性系数。LR为学习率,投资成本的下降率或技术进步率 PR由 决定。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发电(IGCC)、CCUS、风电、生物质能发电等能源技术学习率通过参考相关文献获得。(5)时间序列函数 在进行电源
16、规划过程中,对于没有给出具体装机容量等参数数值的年份(期间值),根据前后年份的已知数值(期初值和期末值),采用线性差值函数计算补充。1.2 模型关键指标各行业的能耗水平主要受各行业用能状况影响,本研究将国内生产总值(GDP)作为除居民生活外的行业活动水平。构建模型之前首先对GDP、单位 GDP 能耗和人口发展趋势等社会经济指标进行统计,20252060 年我国 GDP 及增长率预测如表 1 所示。依据中国统计年鉴 2021,TCE=(FEi,j EFj)。(3)nmijEh=Nu eu +Nr er。(2)CT=CE+(fci Cai+foci Cai+Vci Pi+Ei)。(4)nifci(
17、k)=fci(1)N(k)-,(5)LR=1-PR=1-2-。(6)表 1 中国 GDP 及增长率前景预测Table 1 Assumptions of Chinas GDP and growth rate年份GDP 增长率/%GDP 预测/万亿元2020202520302040205020604.04.53.02.51.5101.4123.3153.7206.5264.4306.8注:增长率数据为当年至表中下个时间节点平均年增长率,所以 2060年无对应数据。5 期 619蔡立亚,等:“双碳”目标下中国能源供需演变路径规划模拟研究参照余碧莹等24的研究,本文采用中低发展速度对我国 GDP 进行
18、预测。各类能源的单位 GDP 能耗增速,通过能耗增速和 GDP 增长率计算得出,单位 GDP 能耗增长率如表 2 所示。煤炭相应年份的增速根据信达证券关于中国煤炭消费预测和展望计算得出,石油、天然气能源相应年份的增速根据中石油发布的 世界与中国能源展望2021 版25计算得出,电力相应年份的增速根据国网能源院发布的中国能源电力展望26数据计算得出。现苓等35、陈霞等36中关于中国人口发展数据比较,偏差范围均在 0.05%以内,验证了预测的合理性。由于中国城镇化发展,城镇人口比例逐年上升。按照国家“十四五”规划,2025 年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的目标是 65%,城镇人口比例从 2020 年的 6
19、4%增长至 2060 的 83%;相应的,乡村人口比例逐年下降,到 2060 年为 17%。表 2 单位 GDP 能耗增长率Table 2 Growth rate of energy intensity年份煤炭202020252030204020500.7-5.0-4.0-3.5-2.0-2.8-3.3-6.0-5.9-5.0注:增长率数据为当年至表中下个时间节点平均年增长率。石油天然气电力%1.10.6-1.1-3.0-2.0-0.8-1.2-2.0-2.5-3.0人口规模是影响居民用能水平的关键驱动因素之一27,也是刺激城镇居民用能碳排放增长的关键驱动因素28。终端居民生活用能需求受多种因
20、素综合影响,其中居民生活方式转变、城镇化进程、人口数量等是主要因素。运用数据回归分析得到,农村人口对农村居民能源消费结构具有显著影响29。因此,人口数据对终端城镇和农村居民生活能源需求的影响权重较大,可作为预测居民生活能源需求的主要因素。20202060 年我国城镇和乡村人口预测参数如表 3 所示。基于国家统计年鉴30数据进行预测,年度总人口数依据国家人口发展报告及其他研究机构的人口未来趋势预测数据计算31。城镇化率主要依据“十四五”发展规划及发达国家城镇比重发展趋势32计算。人口年增长率 20202025年为 1.98,20252030 年为 0.89,之后下降至 2050 年的-4.96。
21、该预测结果与联合国人口发展展望33、育娲中国人口预测(2021)34、张表 3 我国城乡人口预测Table 3 Assumptions of Chinas urban and rural population年份总人口/亿人20202025203020402050206014.114.314.314.213.813.11.980.89-0.66-3.09-4.96注:增长率数据为当年至表中下个时间节点平均年增长率,2060 年无对应数据。人口增长率数据依据 2020 年数据预测,可能与 20202022年人口实际变化略有差异。9.09.310.010.410.510.9646570737683
22、人口年增长率/城市人口/亿人城镇人口比例/%根据统计数据设置各能源的传输损失率如下:电力传输损失率一般为 6%左右,煤化工能源传输损失率为 0.3%,原油开采传输损失率为 2%,石油加工传输损失率为 0.3%;据国家建材局规定,原煤开采传输损失率不大于 1%;天然气传输损失率忽略不计。为计算 CCUS 的捕集成本,本文将 CCUS 技术部分单独计算。对于运维成本,参考国际能源署(IEA)37的数据并结合中国人工成本较低的特点,设定煤电和生物质 CCUS 部分运维成本为各自原发电机组部分的 60%,天然气 CCUS 部分运维成本与其原发电部分运维成本相同。同时考虑 CCUS 学习曲线,通过各情景
23、排放量可分别计算得到煤电、天然气、生物质的 CCUS 单位捕集成本。1.3 情景设置情景设置方面,本研究以中国统计年鉴202130中国能源统计年鉴 202138作为基础数气 候 变 化 研 究 进 展 2023 年温室气体排放据来源,参照 “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39等相关政策文件和研究成果40,对中国的能源结构演变趋势进行探索,设置基准情景、煤电逐步退出情景、煤电 CCUS 情景、天然气 CCUS 情景、生物质 CCUS 情景、资源转化情景。各情景描述如表 4 所示。各情景下的电源结构如图 2 所示。2 结果分析2.1 能源需求各行业 20202060 年终端能源需求量如图3 所示,各行
24、业终端能源需求结构如图 4 所示。20202060 年,预计中国社会经济仍处于较快发展阶段,通过结构调整和节能降耗,终端能源需求均可实现达峰。2020 年中国终端能源消费为 3842 Mtce,预计 2039 年达到峰值,为 5236 Mtce。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能源效率的提高,2039 年后,我国终端能源消费逐渐下降,预计2060 年降至 4450 Mtce。工业仍是能源消费的主要部门,在终端能源消费中的占比为 60%左右,工业部门能源消费直接影响终端能源消费,且与终端能源消费碳达峰时间基本一致。在全面推进工业、建筑、交通等重点领域节能减排,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双控、优化能源结构、提高清洁能
25、源使用比重、推进新能源规模化发展与综合利用等一系列政策作用下,中国分品种能源消费呈现“减煤稳油增气,电能替代加速”的局面。煤炭消费以电力行业消费为主,天然气消费主要聚焦在发电供热、服务业和居民用气,电力消费主要聚焦在第三产业和居民生活上。分行业来看,农业能源消费以电力、煤炭和柴油为主,考虑到低碳化趋势和技术升级等因素,预计在 2029 年达到峰值 85 Mtce,随后逐步下降至2060年的55 Mtce,与现有研究结论基本一致41。工业能源以煤炭、焦炭和电力为主,工业能源消费预计于 2030 年达到峰值,为 3072 Mtce,随着工业淘汰落后产能和技术升级改造,预计2060 年工业能源需求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双碳 目标 中国能源 供需 演变 路径 规划 模拟 研究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自信****多点】。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自信****多点】,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