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改革开放30年来经济社会发展综述.doc
《青海省改革开放30年来经济社会发展综述.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海省改革开放30年来经济社会发展综述.doc(25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高原大地谱写辉煌篇章 ——青海省改革开放30年来经济社会发展综述 青海省统计局 侯碧波 改革开放30年来,青海省各族人民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坚持解放思想、锐意创新,一切从实际出发,不断深化对省情的认识,在改革开放中探索符合青海发展的路子,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各项方针政策,采取了一系列积极有效的措施,与时俱进、团结奋斗、艰苦创业、锐意进取,取得了一个又一个改革发展的奇迹。特别是西部大开发以来,青海抢抓机遇谋发展,求实创新促和谐,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步入了加速起飞的新阶段,开创了青海建设的新纪元。 一、经济实力跃上新台阶,站在了加速起飞的新起点 在改革开放30年的历程中,青海的经济活力不断增强,发展速度明显加快,质量效益不断提高,尤其是从1997年开始,生产总值增速开始超过全国平均水平,从2001年开始连续八年保持10%以上的增长速度,进入持续、快速、稳定、健康的发展时期,全省经济总量也迅速扩大,不断跨越新台阶。全省生产总值由1978年的15.54亿元增加到2008年的961.53亿元,30年增长10.7倍,年均增长8.5%,其中后8年年均增长12.2%。在生产总值中,第一产业年均增长3.6%,第二产业年均增长9.8%,第三产业年均增长9.5%。人均生产总值由1978年的428元增加到2008年的17389元,增长6.6倍,年均增长7.0%,其中,后8年年均增长11.2%。全省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由1978年的2.9亿元增加到2008年的136.51亿元,增长了46.1倍,年均增长13.7%。财政支出由6.8亿元增加到363.83亿元,增长52.5倍,年均增长14.2%。 改革开放使青海经济实力增强,步入了加速起飞的新阶段。2004年人均生产总值突破1000美元,2008年已突破2000美元,正朝着3000美元的目标迈进。根据国际公认的人均生产总值1000-3000美元为“黄金发展期”,青海已经站在了加速起飞的历史起点上,正向科学发展的关键阶段迈进。 二、结构调整成效显著,经济发展方式逐步转变 30年间,青海各族人民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不断总结经验,遵循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在实践中探索前进,不断调整经济结构,推动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一)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工业化进程加快。从1978到2008年,三次产业结构由23.6∶49.6∶26.8调整为11∶55∶34。在加强农牧业基础地位的同时,工业化进程加快。一是第一产业下降12.6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分别上升5.4个百分点和7.2个百分点。二是依托资源优势,实施资源开发和转换战略,形成了具有青海资源优势的特色工业体系,工业对全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逐年提高,2007年达54.9%,工业成为拉动全省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产业结构 (二)所有制结构发生较大转变,多种经济成份共同支撑青海经济发展。所有制结构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外商投资、股份制经济得到较快发展,非公有经济总量迅速增加。2007年,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占全省经济总量的比重达到27.27%,比2000年提高9.1个百分点。2007年,工业增加值中非公有制工业企业增加值占29.5%,比2001年提高14.1个百分点。 (三)农业劳动力转移加快,带动了城镇化进程加速。产业结构的变化带来了从业人员构成的变化。1978年,三次产业就业人员构成比例为71.3∶18.3∶10.4,2008年发展为44.5∶21.3∶34.2。第一产业人员比重降低26.8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人员比重分别上升3和23.8个百分点。第一产业的人员向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逐步转移,尤其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第三产业的活跃,从业人员迅速向第三产业转移。随着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全省城镇化进程加快,2008年全省城镇化率达40.9%,比1978年提高了22.3个百分点。 三、城乡居民收入大幅增长,生活水平迈进小康 改革开放30年来,全省经济飞速发展,经济效益显著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大幅增长,人民生活实现了由温饱到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2008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1648.3元,比1981年增长26.8倍,年均增长13.1%;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3061.24元,比1981年增长15倍,年均增长10.8%。生活质量日益改善,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由1981年的55.83%下降到2008年的40.41%,下降15.42个百分点,平均每年下降0.57个百分点。农牧民恩格尔系数由1981年的66.53%降至2008年的43.64%,下降了22.89个百分点,平均每年下降 0.85个百分点。 居住条件得到极大改善。2008年,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达到24.79平方米,比1981年增加17.49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达19.78平方米,比1985年增加9.28平方米。 消费结构升级。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物质供应的丰富,票证逐渐被取消,百姓住房也从简陋平房变成了水电暖厨卫设施齐全的楼房。电视、电话、冰箱、洗衣机、电脑成为普通家电,甚至轿车也开始进入寻常百姓家,居民生活实现了从温饱到总体小康的跨越。城镇和农村每百户居民拥有的耐用消费品大幅度增加,在满足基本需求的情况下,向高档次、多功能、智能化、环保等方向发展,实现了从量的满足到质的提高。 城镇每百户居民耐用消费品拥有量 名称 单位 2008年 基期 备注 彩色电视机 台 103 22 基期为1984年 洗衣机 台 95 38 基期为1984年 电冰箱 台 85 4 基期为1986年 组合音响 套 12 7 基期为1995年 淋浴热水器 台 42 7 基期为1995年 移动电话 部 143 1 基期为1999年 微波炉 台 41 1 基期为1999年 家用电脑 台 35 1 基期为1999年 家用汽车 辆 3 1 基期为2003年 农村每百户居民耐用消费品拥有量 名称 单位 2008年 基期 备注 洗衣机 台 63.2 0.4 基期为1984年 摩托车 辆 71.5 0.2 基期为1985年 彩色电视机 台 94 0.9 基期为1985年 固定电话 部 67 4 基期为1985年 照相机 架 1.7 0.4 基期为1985年 电冰箱 台 32 0.8 基期为1995年 移动电话 部 98.5 0.3 基期为2000年 四、固定资产投资成倍增长,各项建设硕果累累 改革开放30年来,经过改革投资体制、调整投资结构、拓展投资渠道,青海的基本建设和资源开发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尤其是西部大开发以来,全省的固定资产投资大幅增长,经济和社会基础设施建设的新上项目增多,基础设施建设长期落后的局面得到明显改善,同时建成了一大批优势工业项目,为全省的经济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1979-2008年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870.21亿元,特别是1999年西部大开发以来的10年累计完成3189.86亿元,占30年累计投资额的82.4%。其中2008年完成582.85亿元,比1978年增长85.3倍,年均增长15.7%。投资对经济增长和结构调整的作用进一步加大。在固定资产投资大幅度增加的同时,投资主体发生了深刻变化,逐步形成了国有投资、民间投资、外商投资等多种投资形式,尤其是民间投资大幅度增加,由1981年的0.62亿元增加到2008年的207.85亿元;外商投资从无到有,2008年达11.49亿元。投资主体的多样化,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资金保障。 城市面貌和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1978年以来,加强了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的投资,加快了城镇化进程,全省城镇农村公用设施日臻完善,社会治安、道路、供水、排水、供气、集中供热、垃圾处理、地下管网改造等基础设施显著改善,文化、体育、会展、航运等服务功能明显提升,市容大环境和居民生活小环境都有明显改观。到2007年末,全省使用天然气普及率达89.41%,改变了过去烧煤取暖做饭的传统;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8.47平方米;人均拥有道路面积10.53平方米;用水普及率达100%,城市每万人拥有公共交通车辆18.73标台,比1985年增加14.17标台;建成区绿化覆盖率27.47%。 改革开放以来,交通通讯与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了大飞跃。1979-2008年全省用于交通运输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达到568亿元。2008年末,全省公路通车里程达到56463公里,比1978年增长3.13倍;高等级公路从无到有,2008年末达5405公里,其中高速公路215公里;形成了以省会西宁为中心,国道、省道为骨架,县乡道路为脉络的干支相连、脉络相通、辐射全省城乡的公路交通网。2008年,全省拥有民用汽车22.56万辆,比1978年增长10.7倍。铁路建设取得新突破。2006年7月1日青藏铁路全线贯通,对青海经济振兴和祖国西部边陲的繁荣稳定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也增加了全省铁路运营里程,由1978年的503公里增加到2008年的2207公里。民航运输业在改革开放中迅速发展。2008年,全省民航通航里程达3.21万公里,比1978年增长5.6倍,通航城市由4个增至北京、上海、广州、西安、成都、乌鲁木齐、武汉、沈阳等19个城市。 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化,邮电通信业的发展越来越快。2008年,邮电业务总量达69.95亿元, 固定电话年末用户达到119.4万户,其中城市92.5万户,农村27万户,分别比1978年增长113倍和77倍;移动电话从九十年代末快速发展,到2008年底达247.2万户。电话普及率达到每百人66.1部,比1978年的每百人0.22部提高65.88部。 五、农牧业稳步发展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青海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三农”工作,结合青海的实际,在农业区积极推行并完善以家庭经营为主的联产承包责任制,在牧业区实行“牲畜作价归户,私有私养”以及“以草定畜”的草原承包生产责任制,极大地调动农牧民的生产积极性,农村牧区经济取得前所未有的发展。近年来国家取消农牧业税,结束了我国延续2600年的“皇粮国税”历史,进一步激发了广大农牧民生产的积极性,有力地推动了全省农村牧区经济的全面发展。农业结构逐步向效益农业方向调整,高原特色农牧业、设施农牧业和农牧业产业化不断发展。2008年,特色农业种植面积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比重达65.4%,畜牧业增加值占第一产业增加值的比重达62.5%。同时,各级政府加大对农牧业的投入,推广科技兴农项目,农业现代化水平和农业生产力明显提高。2008年,全省第一产业增加值达到105.58亿元,比1978年增长1.85倍,年均增速3.6%。薯类作物产量比1978年增长3.39倍;油料作物产量增长6.77倍;蔬菜产量增长4.57倍;肉类产量增长3.26倍;禽蛋产量比1982年增长3.73倍。 农业现代化水平 单位 2008年 1978年 2008年比1978年 农业实现机耕地面积比重 % 48.3 32.2 提高16.1个百分点 农业机械总动力 万千瓦 362.41 52.91 增长5.8倍 农村用电量 万千瓦时 36939 7442 增长4倍 主要农牧业产品产量 单位 2008年 1978年 2008年比1978年增长(倍) 备注 粮食 万吨 101.8 90.30 0.13 薯类 万吨 36.18 8.24 3.39 油料 万吨 35.22 4.53 6.77 肉类 万吨 25.54 5.99 3.26 禽蛋 吨 14913 3155 3.73 基期为1982年 蔬菜 万吨 110.08 19.77 4.57 畜牧业生产效益 单位:% 2008年 1983年 2008年比1983年上升或下降的百分点 草食畜出栏率 32.14 14.94 17.2 猪出栏率 157.99 57.61 100.38 草食畜商品率 28.76 8.91 19.85 猪的商品率 113.78 24.15 89.63 草食畜仔畜成活率 87.95 70.19 17.76 猪仔畜成活率 94.21 89.58 4.63 草食畜成幼畜死亡率 3.01 8.89 -5.88 六、工业化进程加快,工业成为经济发展主导力量 改革开放30年来,全省工业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优势资源为依托,加大工业项目的投资力度,大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培育特色工业和优势产业,建成青海石油三项工程、桥头电厂、涩宁兰输气管道、龙羊峡水电站、李家峡水电站、公伯峡水电站、拉西瓦水电站、赛什塘铜矿、100万吨钾肥生产线、90万吨纯碱项目和油气田勘探开发等一批大中型工业项目,逐步形成了以水电、盐化工、石油天然气、有色金属冶炼为主的四大支柱工业和以冶金、建材、农畜产品加工、医药制造等为主的四大优势工业。2008年,四大支柱和四大优势产业完成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82.9%。同时,近年来全省加大了工业结构调整力度,单晶硅、多晶硅等新型材料工业和藏毯、民族服饰、沙棘、畜产品加工等特色工业开始崛起,一批新的工业经济增长点正在逐步形成,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逐年提高。2008年,工业投资达288.49亿元,是1978年工业投资的78.7倍。2008年,全部工业增加值达442.85亿元,比1978年增长18.9倍,年均增长10.5%。工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由1978年的35.8%提高到2008年的46.1%,比重上升10.3个百分点。工业经济效益大幅提高,从2000年开始实现扭亏为盈。2008年,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润177.17亿元。 近年来,为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减轻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青海省加大循环经济工作力度,到2008年底,国家已经批准设立柴达木和西宁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两个循环经济试验区。省政府设立专项资金,出台相关管理办法,建立健全全省循环经济指标评价体系。连续三年召开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项目推介会,推进一批循环经济项目上马建设,极大地推动了全省循环经济发展。目前,青海碱业一期、青海乌兰焦化项目等项目已建成投产;青海100万吨钾肥产品综合利用项目一期等一批重点项目已经开工建设;有机硅、镁盐等一批计划新开工项目前期工作正有序进行。 七、对外开放取得丰硕成果,内外贸易不断增长 1978年以来,青海省不断加大开放力度,实施“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对外开放战略,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拓宽发展空间,以开放促改革和发展,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同时,积极调整出口产品,对外开放质量不断提升。1979-2008年累计对外进出口总额54.81亿美元,年均增长14.9%,出口累计达40.92亿美元,年均增长23.4%,其中2008年外贸进出口贸易总额达6.88亿美元,出口4.19亿美元,分别比1978年增长63.7倍和548.5倍。2008年,出口国家(或地区)达86个,出口产品也从资源型向加工型转化,如地毯、针织服装、塑料制品等。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外贸依存度由1978年的1.2%上升到2008年的4.9%(进出口总值按12月31日汇率换算)。利用外资从无到有发展迅速。1991-2008年累计外商直接投资(合同)28.69亿美元,其中,2007年外商直接投资3.09亿美元,是1991年的1626倍。 改革开放以来,全省积极改革流通体制,在发展国有商业企业的同时,大力发展集体私营、个体商业和城乡集市贸易,商业交易网点大量增加,形成国有集体、个体、私营、联营等多种经济形式并存、多流通渠道、多种经营方式相互竞争的商品流通体系。尤其是近年来大型超市、连锁店等现代流通体制的形成以及城乡居民收入的大幅提高,批发零售贸易企业由2000年的91个增加到2007年的127个;住宿餐饮企业由2000年的6个增加到2007年的105个。到2007年底,全省共有集贸市场288个,比1978年的24个增长11倍。2008年,全省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52.84亿元,比1978年增长36.9倍,年均增长12.9%。 八、民生大幅改善,社会事业并蒂开花 改革开放30年,各级党委、政府始终把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全省各族人民的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经济发展的同时保持社会协调发展,在不懈努力中实现了小财政大民生。 (一)就业规模不断扩大。统筹城乡就业,积极实施就业再就业工程,多渠道创造就业岗位,就业总量不断扩大。从业人员由1978年的144.7万人,增加到2008年的317.2万人,年均增长2.6%。从三次产业就业人员构成看,第二、三产业从业人员不断增加;从城乡就业人员看,城镇就业人员增长较乡村就业人员增长快,城镇从业人员由2000年的81.5万人增长到2008年的113.8万人,年均增加4万人;乡村从业人员由2000年的202.4万人增长到2008年的203.4万人,年均增加0.13万人。国有单位和城镇集体单位从业人员减少,有限公司、私营企业及个体从业人员迅速增加。 (二)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保障能力显著提高。改革开放以来,青海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社会保障工作,尤其是近十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全省财力不断增加,对社保工作的力度不断加大,相继出台了相关措施,完善了养老保险、失业保险等各项制度,建立了覆盖城乡的社会救助体系,逐步建立了以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为主体,以贫困人口医疗救助制度为补充,多层次、全覆盖的城乡基本医疗保障体系,覆盖范围不断扩大,参保人数逐年增加。到2008年底,全省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68.3万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35.43万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72.12万人,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数41.7万人;2003年启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项目,到2005年提前3年实现全省43个县(市、区)全部覆盖,到2008年底参合人数331.28万人,参合率达96.5%;城市低保人数由2002年的17.62万人增加到2008年的22.02万人,低保标准由2002年的152元/月增加到2008年的190元/月;2007年建立了全省农村牧区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到2008年底,将34.5万农村牧区居民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 (三)生态环境保护得到加强,节能减排取得初步成效。改革开放以来,全省坚持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这一基本国策,在抓好重点区域、重点流域、重点行业工业污染防治的同时,加大对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不断加强环境立法和执法。先后出台了《西宁市服务行业环境保护管理条例》、《海南州青海湖南岸环境保护管理暂行办法》,《青海省湟水流域水污染防治条例》、《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的决定》等一系列环保法规、规章及规范性文件,推进了全省环境保护工作的法制化和规范化进程。紧紧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历史机遇,重点实施了“三北”防护林三期工程、防沙治沙工程、退耕还林(草)等工程,国家重点生态工程示范县建设和小流域综合治理及草原建设等项目,使全省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得到一定程度的遏制。2007年,全省环境污染治理投资额达10.65亿元,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达50.25%,比上年提高1.6个百分点。到2008年,已建成省级以上自然保护区11处,其中国家级5处,保护区面积达到21.82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国土面积的30.2%,森林覆盖率达4.4%。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淘汰技术落后、能耗物耗高、污染严重的企业,节能降耗减排工作取得新突破。2007年,单位GDP能耗比上年下降2.20%,已开始由升转降,2008年降幅增大到4.18%,走上良性发展的道路。 (四)社会事业全面进步。1978年,全国科技大会和全省科技大会召开以来,全省科技事业蓬勃发展,专利申请量快速增长,科技队伍不断壮大,技术市场健康发展,科技成果丰硕喜人。1985-2008年的24年间,专利申请累计3257件,其中2008年受理431件,比1985年的14件增长了29.8倍。到2007年末,全省国有企事业单位共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1.51万人,平均每万人口中有专业技术人员209人,比1980年的120人多89人。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11389人,这类高层次的科研人员在八十年代以前的青海几乎是空白。国家级星火计划项目数从2000年的6项增长到2007年的37项,到位资金从2000年的1714万元增长到2007年的2.7亿元。2007年,各类技术合同成交额达53446万元,比1990年的214万元增长24倍。近年来,企业加快科技发展,以科技促生产、创效益。2007年,大中型工业企业科技活动经费9.07亿元,用于技术改造的经费与支出为3.49亿元。 改革开放以来的30年,也是全省教育发展取得长足进步的30年。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青海省建立了从幼儿教育、基础教育、高中教育、职业教育、民族教育到高等教育一系列比较完善的且具有本省特色的教育体系,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对教育的投入力度不断加大,教育条件得到很大改善,全省人口整体素质有了大幅度提高。每万人拥有的大专及以上受教育程度人口由1982年的81人提高到2008年的703人;高中教育程度人口由512人提高到972人;文盲率由29.15%下降到16.62%。2008年,全省6岁及6岁以上人口中,接受过小学及以上教育的人口比重为84.89%,比2000年提高了11.84个百分点;全省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7.28年,比2000年提高了1.13年。 院校及毕业人数 院校数(所) 1979-2008年 累计毕业人数 2008年 1978年 (万人) 普通高等院校 8 6 8.64 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43 27 11.42 普通中学 491 818 176.39 小学 2556 6577 174.95 入学率和升学率 2008年 1978年 2008年比1978年提高的百分点 学龄儿童入学率 (%) 99.4 85.5 13.9 小学毕业生升学率(%) 97.5 92.1 5.4 初中毕业生升学率(%) 85 58.8 26.2 文化设施不断完善,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多彩,各项文化事业焕发勃勃生机。随着每年举办的中国青海郁金香节、环青海湖自行车赛、青洽会和中国夏都旅游文化节等盛事的知名度的不断提高,更加拓宽了青海与世界经贸往来、文化体育交流的渠道和桥梁。与此同时,群众文化也在蓬勃发展。具有青海特色的广场文化活动,为各类文艺团队和广大群众提供了展示才艺的舞台,已成为全省知名的文化活动品牌。到2008年底,全省拥有广播电台4座,有自办节目的电视台4家,广播节目由2套增到9套,电视节目由1套增至13套,电视人口覆盖率由1978年的20%提高到2008年的94%,广播人口覆盖率由25%提高到88.5%。省内报纸由1978年的2种增至2008年的27种,杂志由1种增至52种,图书由204种增至656种。30年来,全省创作了千余个剧本及音乐舞蹈、曲艺作品,一大批优秀剧(节)目不仅在省内深受各族人民喜爱,而且在省外和国外演出时也受到欢迎。同时,在全省各地群众性的书法、美术、摄影、剪纸、刺绣、雕塑等民间艺术活动也普遍开展起来,并出现了一大批优秀作品和民间艺术人才,为青海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做出了卓越贡献。 广播电视及报刊杂志 单位 2008年 1978年 2008年比1978年 电视人口覆盖率 % 94 20 提高74个百分点 广播人口覆盖率 % 88.5 25 提高63.5个百分点 报纸 种 27 2 增长12.5倍 杂志 种 52 1 增长51倍 图书 种 656 204 增长2.2倍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全省医疗卫生事业得到迅速恢复与发展。到2008年,全省医疗卫生机构达6175个,比1978年增加5143个;各医疗机构拥有病床19145张,增加8194张;卫生技术人员达2.86万人,增加1.55万人;2008年,每万人拥有病床35张,拥有卫生技术人员52人,分别比1978年增加了5张和15人;有疾病预防控制中心56个。人口死亡率由1978年的6.66‰下降到2008年的6.14‰,年均下降0.02个千分点;孕产妇死亡率由1978年的每十万人中214人下降到2008年的每十万人中50.57人,年均下降5.4人;婴儿死亡率由1981年第三次人口普查时的96.01‰下降到2007年的29.76‰,下降了66.25个千分点,年均下降2.54个千分点;人均预期寿命由第三次人口普查时的60.79岁提高到目前的70.34岁。 体育事业协调发展。竞技体育训练充分发挥高原训练优势,抓特色项目,传统项目,以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为范例,发展登山、攀岩、徒步,形成了具有青海高原特色的青海体育产业品牌和强大的体育旅游市场;目前全省有优秀运动队机构21个,达到等级的优秀运动员367名,其中国际级运动健将1名,国家级运动健将6名,一级运动员41名,二级运动员319名;在国际国内各类大赛中取得了好成绩。群众性体育活动广泛开展,体育活动在全省厂矿、学校、城市、农村都有很大普及,对提高全省各族人民的身体素质,促进全省社会稳定、经济繁荣、民族团结和社会进步产生积极影响。2008年,全年共举办各种现代及民间传统体育活动1700次,参加总人次达到83.82万人次。 改革开放以来,各级政府认真贯彻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人口增长得到有效控制,到2008年末,全省常住人口为554.3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8.35‰,比1978年下降11.14个千分点。 九、着力打造旅游名省,旅游业前景广阔 青海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山川秀美、民族众多,位于青藏高原腹地,地处世界第三极,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旅游资源非常丰富。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2000年以来,加大旅游设施和服务设施投入力度,加快重点景区的开发建设,挖掘内涵、提高品味,形成以资源为依托、以项目为基础、以招商为手段、以多元为目标的旅游开发模式,努力培育多元化的旅游市场主体。开发具有民族特色的旅游产品,着力打造环西宁旅游圈、环青海湖体育旅游圈、青藏铁路旅游经济带、同仁热贡艺术等旅游精品,把青海建成全国知名的高原生态旅游和避暑旅游胜地。随着青洽会、环湖赛、三江源国际摄影节等一系列大型文体节庆活动的举办及青藏铁路的开通,极大地拉动了全省旅游业及相关产业的发展。特别是近几年,省委、省政府已连续召开三次旅游发展大会,进一步明确了青海旅游业发展的思路和目标,努力打造高原旅游名省。各地区、各部门按照“加强领导、理顺机制、整体规划、形成品牌”的总体要求,加大工作力度,狠抓工作落实,旅游业取得突破性进展。到2008年,全省已有旅行社198家,从业人员1.9万人,共有旅游星级饭店117家,再加上其他普通宾馆、旅店,目前,全省旅游接待能力已初具规模。2008年,共接待国内外旅游人数905万人次,比1995年的136.53万人次增长5.6倍;旅游总收入47.51亿元,比1995年的3.87亿元增长11.3倍。接待入境游客3万人次,比1995年的1.33万人次增长1.26倍,国际旅游外汇收入达1014.73万美元,比1995年的230.6万美元增长3.4倍。 在改革开放30年间,青海也积累了一些宝贵的经验: 一是坚持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30年改革开放的根本法宝。30年的改革开放是一个不断解放思想,从实际出发的过程。改革开放30年中的经验,最可宝贵的就是解放思想。解放思想对青海的改革开放产生了强有力的推动。青海的经济社会每向前推进一步,都是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正确指引下,在夯实思想基础和群众基础的条件下成功推进的。 当前,青海正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必须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和省委十一届四次全体会议精神,通过新一轮思想大解放,破除干部群众特别是领导干部头脑中的各种影响发展的思想障碍、行为障碍和体制机制障碍,增强发展的紧迫感,抢抓新机遇,迎接新挑战。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为进一步推进青海建设,闯出一条欠发达地区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成功之路而努力奋斗。 二是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不断深化对省情的认识,确立符合青海实际的发展思路,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是开创青海社会主义建设新局面的重要保证。开发的深度,发展的速度,取决于多种因素,但首要的是立足对省情的认识。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经济社会发展每上一次台阶,都伴随着省委、省政府对省情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也伴随着对面临发展形势的认识和把握的过程。三十年来,从省七次党代会提出的“改革开放,治穷致富,开发资源,振兴青海”到省九次党代会提出的“扎扎实实打基础,突出重点抓生态,调整结构创特色,改革开放促发展,依靠科技增效益”到省十次党代会进一步提出“科教兴青战略,基础优先战略,开放带动战略,重点开发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都是在对省情不断认识的基础上提出的。省十一次党代会审时度势,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把握新形势新机遇,提出了“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青海”的奋斗目标和三大历史任务,对新时期新阶段的青海发展战略又赋予了新的内涵。这些改革和发展新思路,既是对以往基本经验的概括和总结,也标志着新一届领导班子对基本省情的认识和把握达到了新的高度,是青海新世纪发展必须遵循的正确方针。 三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进资源节约型发展,努力实现速度、质量、效益的统一,是进一步解决前进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加快青海发展的根本举措。青海是欠发达地区,经济总量小,规模不大,质量不高,人民生活不富裕,解决和改变这种状况,就是要加快发展的步伐,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三十年来,省委、省政府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科技因素,在国家及兄弟省市的支持下,加快发展的步伐,全省的经济社会事业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成绩,基础设施有了很大的改善,一批工业项目建成投产,不仅增强了经济发展的后劲,而且全省的财力不断壮大,办成了一些多年想办而未办成的事。 自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可持续发展概念的提出,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越来越多地被关注。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发展,要在严格控制人口、提高人口素质和保护环境、资源永续利用的前提下进行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作为一个资源大省,“决不能吃祖宗饭,断子孙路”,青海省委、省政府带领全省各族人民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提出了生态立省发展战略,进一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进一步转变经济体制,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着力解决关系到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改革开放30年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证明了只有科学发展,才能真正推进全省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地发展下去。 四是坚持以人为本,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是改革开放、加快发展的根本宗旨。改革开放30年来,面对小财政、大民生的特殊省情,省委、省政府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将扩大经济总量与人民共享发展成果统一起来,集中有限财力向改善民生和社会事业倾斜。30年来,解决了一大批人民群众最关心的,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使全省人民从改革发展中得到了更多实惠。30年的历程充分证明,越是欠发达地区,越是要更加关注民生,只有在解决民生问题中促进和谐,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和发展的成果,才能在促进和谐中推动发展。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只有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关心和解决群众的切身利益问题,特别是关心生活比较困难的低收入群体,努力使各级群众在改革和发展中真正得到实惠,才能激发和调动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推动青海大发展中的巨大作用,使全省各族人民更加自觉地投身到富裕文明和谐新青海的建设中,共同创造青海更加美好的明天。 五是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把改革开放和保持社会稳定结合起来,是改革开放30年的一条宝贵经验。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存在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发展是目的,改革是动力,稳定是前提。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省委、省政府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针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出现的新矛盾和新问题,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做到了在政治和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和发展。长期以来,省委、省政府始终把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当作一件关系全局的大事来抓。围绕民族团结,在各族干部群众中深入开展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宗教观教育。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民族宗教政策;依法加强对宗教活动的管理,正确处理新形势下的各类人民内部矛盾;做好就业与再就业工作等,为开发建设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在改革和发展中实现了政治和社会的长期稳定。 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第一要义,青海解决新问题的关键在于自己的发展。改革开放30年来,青海农牧业设施长期滞后的局面明显改观,城乡面貌发生显著变化,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全省综合实力跨越新台阶。在新时期,全省将以“自信,开放,创新”的青海意识更加自觉地投入到经济社会发展当中,抢抓机遇,应对挑战,加快青海的发展。加快发展,根本出路在于改革。青海30年经济社会的巨大成就是在不断深入改革和不断创新中取得的。今后更应加大改革力度,不断创新机制、体制,破除一切阻碍经济社会发展的束缚,为把握新一轮发展创造先机。稳定是发展和改革的前提。青海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省份,加强民族团结,努力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六是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共同进步。改革开放30年来,省委、省政府始终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切实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坚持在全社会倡导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道德,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为人民服务,艰苦创业,八荣八耻和青海高原精神,树立新时期的模范和典型人物等,对经济建设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30年的实践充分证明,经济、政治、文化协调发展,两个文明都抓好,才能促进社会主义不断向前发展。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青海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已经站在加速起飞的新的历史起点上,进入了向科学发展迈进的关键阶段。立足新起点,谋划新发展。我们相信也期待着青海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在新一轮的经济社会发展中昂首阔步地前进,早日实现宏伟目标。 青海省改革开放以来主要指标发展变化情况 指标名称 单位 2008年 1978年 2008年比1978年增长(倍) 1978-2008年年均增速(%) 总人口 万人 554.3 364.86 0.5 1.4 人口自然增长率 ‰ 8.35 19.49 下降11.14个千分点 生产总值 亿元 961.53 15.54 10.7 8.5 第一产业 亿元 105.58 3.67 1.9 3.6 第二产业 亿元 529.4 7.71 15.6 9.8 工业 亿元 442.85 5.57 18.9 10.5 第三产业 亿元 326.55 4.16 14.4 9.5 人均生产总值 元 17389 428 6.6 7.0 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占GDP的比重 % 27.27 18.17 比2000年提高9.1个百分点 财政一般预算收入 亿元 136.51 2.9 46.1 13-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青海省 改革开放 30 年来 经济社会 发展 综述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仙人****88】。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仙人****88】,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仙人****88】。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仙人****88】,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