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酵工厂工艺设计.doc
《发酵工厂工艺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发酵工厂工艺设计.doc(14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发酵工厂工艺设计 题 目: 年产17.4万吨啤酒工厂工艺设计 学 院: 嘉兴学院南湖学院 专 业: 生物工程 班 级: 生物N21 学 号: 201245849215 姓 名: 黄运佑 指导教师: 前言 酒是全世界分布最广,也是历史最悠久的酒精性饮料,它的酒精度低、营养丰富、有益于人的健康,因而有“液体面包之美称,受到众人的喜爱。啤酒也是人类最古老的酒精饮料,是水和茶之后世界上消耗量排名第三的饮料。啤酒于二十世纪初传入中国,属外来酒种。啤酒是根据英语Beer译成中文“啤”,称其为“啤酒”,沿用至今。啤酒以大麦芽﹑酒花﹑水为主要原料﹐经酵母发酵作用酿制而成的饱含二氧化碳的低酒精度酒。 我国最新的国家标准规定:啤酒是以大麦芽(包括特种麦芽)为主要原料,加酒花,经酵母发酵酿制而成的、含二氧化碳的、起泡的、低酒精度(2.5%7.5%,V/V)的各类熟鲜啤酒。目前,我国人均啤酒消费量虽然已接近22升,但中西部地区仅在10升左右,8亿多人口的农村人均连5升不到。因此,我国啤酒市场还拥有很大的挖掘潜力,消费量仍将保持增长,所以建设新的、大型的啤酒厂,增加产量,就可以满足人们将来物质生活的需求。 全厂工艺论证 本设计是年产17.4万吨12°P啤酒发酵车间的工艺设计。此啤酒的酿造方法采用采用下面发酵法,原料选取75%的麦芽,25%的大米,经过糊化、糖化、煮沸、过滤、冷却、发酵而成。发酵设备采用圆筒体锥底发酵罐,体积为479m3,发酵周期为24天。糖化设备采用六器组合即糊化锅一只、糖化锅一只、过滤槽两只、煮沸锅两只。 采用锥形罐一罐法下面酵母发酵(即发酵温度为5~10℃)。一罐法发酵由于操作简单,温度,压力和风味可以很方便的进行自动控制,回收酵母液比较方便,而且一罐法生产啤酒可以省去两罐法的倒灌操作,较少了接触空气的机会,清洗消耗少,酒损失低。 啤酒发酵工艺流程简介:传统的下面发酵法,发酵容器安置在空气过滤,绝热良好和清洁卫生的发酵室内,保持室温5~6℃,采用开放式或密闭式发酵容器:①采用下面的酵母,主发酵温度较低,发酵进程比较缓慢。主发酵完毕后,大部分酵母沉降容器底部。②下面发酵啤酒的后发酵期较长,酒液澄清良好,酒的泡沫细致,风味柔和,保存期较长。传统式分批发酵,每批(一锅或两锅)定型麦汁,经过添加酵母,前发酵(酵母增殖),主发酵,后发酵和贮酒等阶段。一般为前酵期(10.5~11℃),主酵期(12.8~13℃),后酵和贮酒期(0~-1℃)。 1.前发酵: 所谓前发酵,就是指接种酵母泥处于休眠阶段,酵母和麦汁接触后,有较长(数小时至十小时)的生长滞缓期,之后才能加入出芽繁殖,当酵母克服生长缓滞期,出芽繁殖细胞浓度达到20×106个/ml,发酵麦汁表面开始气泡,此阶段即为前发酵。但由于工艺改进,前发酵时期已缩短至20~30个小时。 2. 主发酵: 主发酵前期酵母吸收麦汁中氨基酸和营养物质,应用糖类发酵合成细胞并产生热量。此时糖降比较缓慢,而氨基酸下降迅速。由于有机酸和麦汁缓冲物质减少,PH下降迅速。酵母达到最高浓度时,糖降最快,每天外观浓度降可达1.5~2.0°P。此阶段大量废热产生,必须进行冷却。发酵度达到酵母凝聚点时(一般发酵度在35%~45%),酵母开始凝聚,发酵液中悬浮酵母细胞数开始下降,糖降速率随之降低。为凝聚和保存凝聚酵母的活性,发酵后期应逐步降低温度,使发酵温度趋近后酵母温度。 3.后发酵和储酒: 过滤麦汁经主发酵后的发酵液较嫩啤酒,又叫新啤酒。此时酒的二氧化碳含量不足,口味不成熟,不适于饮用。啤酒的成熟和澄清均在后发酵期中完成。 后发酵的作用:①嫩啤酒中残留的可发酵性糖性糖继续发酵,产生的二氧化碳在密闭的贮酒容器中,不断溶解酒内,使之达到饱和状态。②后发酵初期产生的CO2 在排出贮酒罐外时,降去酒内所含的一些酒类的挥发性成分,如乙醛,硫化氧,双乙酰等同时排出,减少啤酒的不成熟味觉,加快啤酒成熟。 ③在较长的后发酵期中,悬浮的酵母,冷凝固物和酒花树脂等。在低温和低PH值的情况下,缓慢沉淀下来,使啤酒逐渐澄清。④在较低的贮酒温度下,一些易形成混浊的蛋白质-单宁复合物逐渐析出而先行沉淀下来或被过滤除去,改善了啤酒的非生物稳定性,从而提高了成品啤酒的保存期。 4.圆筒体锥底发酵罐发酵及其工艺: ①发酵方法分类:主要分单酿罐发酵和两罐法发酵两种。本次设计选择单酿罐法发酵。 ②设备的结构特点: ⑴设备的外型特点:外筒体蝶形或拱形盖,锥形体底,罐筒体壁和锥底有各种形式的冷却夹套。单酿罐一般的D:H=1:1-5。发酵罐底角,考虑到发酵中酵母自然沉降最有利,取排出角73-75°。 ⑵罐材料:大型C.C.T均采用碳钢加涂料或是不锈钢两种材料。 ⑶冷却夹套:国内C.C.T大多用低温低压(-3℃,0.03MPa)液态冷媒在半圆管,弧形管的夹套,或米勒板式夹套内流动换热。冷却夹套的单酿罐内一般分三段:上段距发酵液面15cm向下排列,中段在筒体的下部距支座15cm向上排列,锥底段尽可能接近排酵母口,向上排列。 ⑷隔热层和防护层:绝热材料常用绝热材料聚酰氨树脂或自熄式聚苯乙烯泡沫。外防护层采用0.7-1.5mm厚的合金铝板或0.5-0.7mm的不锈钢板,特别是瓦楞型板更受欢迎。 ⑸罐主要附件:智能型铂温度传感器,清洗取样阀,安全阀,真空破坏阀,CIP执行机构,上视镜,灯镜,空气和二氧化碳排出管装置。圆筒体锥底发酵罐发酵工艺: ⑴进罐方法:采用直接进罐方法。 ⑵接种量和起酵温度:麦汁直接进罐法,为了缩短起酵时间,大多采用较高接种量,0.6%~0.8%,接种后细胞浓度为(15加或减3)×106个/ml。麦汁接种温度是控制发酵前期酵母繁殖阶段温度的,一般低于主发酵温度2~3℃。目的是使酵母繁殖在较低温度下进行,减少酵母代谢副产物过多积累。 ⑶主发酵温度:采用低温发酵 ⑷VDK还原:在大罐发酵中,后发酵一般称VDK还原阶段。VDK还原初期一般不排放酵母,也就是发酵全部酵母参与VDK还原,这可缩短还原时间。 ⑸冷却、降温:VDK还原终点是根据成品啤酒应VDK的含量而定。 ⑹罐压控制:利用N2备压0.6~0.8Mpa。 ⑺酵母的排放和收集:酵母回收循环使用五代。 工艺计算 我国啤酒质量标准为GB4927-1991,实验方法GB4928-1991[8]。 12°啤酒理化指标: 外观 透明度:清亮透明,无明显悬浮物和沉淀物 浊度,EBC≤1.0 泡沫 形态:洁白细腻,持久挂杯 泡持性S≥180 色度 5.0—9.5 香气和口味 明显的酒花香气,口味纯正、爽口,酒体柔和,无异香、异味 酒精度%(m/m) ≥3.7 原麦汁浓度%(m/m) 12±0.3 总酸 mL/100mL ≤2.6 二氧化碳%(m/m) ≥0.40 双乙酰 mg/L ≤0.1 根据表1的基础数据,先进行100kg原料生产12°P啤酒的物料衡算,然后进行100L12°P啤酒的物料衡算,最后进行10000t/a啤酒厂的物料衡算。 表1 项目 名称 百分比% 项目 名称 百分比% 定额指标 原料利用率 98.5 原料配比 麦芽 75 麦芽水分 6 大米 25 大米水分 13 啤酒损失率 冷却损失 7.5 无水麦芽浸出率 75 发酵 损失 1.6 我水大米浸出率 92 过滤损失 1.5 麦芽清静和磨碎损失 0.1 瓶装损失 2 总损失 12.6 以100kg原料(75%麦芽,25%大米)为基准 (1)热麦汁量 根据表1可得原料收得率分别为: 原料麦芽收得率为: 0.75(100-6)÷100=70.5% 原料大米收得率为: 0.92(100-13)÷100=80.04% 混合原料收得率为 (0.75×70.5%+0.25×80.04%)×98.5%=71.79% 由上述可得100kg混合原料可制得的12°P热麦汁量为: (71.79÷12)×100=598.3(kg) 又知12°P麦汁在20℃时的密度为1.084kg/L,而100℃热麦汁比20℃时的麦汁体积增加1.04倍,故热麦汁(100℃)体积为: (598.3÷1.084)×1.04=574(L) (2)冷麦汁量 574×(1-0.075)=531(L) (3)发酵液量 531×(1-0.016)=522.5(L) (4)过滤酒量 522.5×(1-0.015)=514.7(L) (5)成品啤酒量514.7×(1-0.02)=504.4(L) 以100L12°P淡色啤酒为基准 根据上述衡算结果知,100kg混合原料可生产12°P淡色啤酒约504.4L,故可得下述结果: (1)生产100L12°P淡色啤酒需耗混合原料量 (100/504.4)×100=19.83(kg) (2)麦芽耗用量 19.83×75%=14.87(kg) (3)大米耗用量 19.83×25%=4.96(kg) (4)酒花耗用量 对淡色啤酒,热麦汁中加入的酒花量为0.2%,故酒花耗用量为: (574/504.4)×100×0.2%=0.228(kg) (5)热麦汁量 (574/504.4)×100=103.8(L) (6)冷麦汁量 (531/504.4)×100=105.3(L) (7)发酵液量 100×(522.5/504.4)=103.59(L) (8) 过滤酒量 100×(514.7/504.4)=102.04(L) (9) 成品酒量 100×(504.4/504.4)=100(L) (10)湿糖化糟量: 设排出的湿麦糟水分含量为80%,则湿度糟量为: 14.87×(1-0.06)×(100-75)÷(100-80)=17.47(kg) 湿大米槽量为: 4.96×(1-0.13)×(100-92)÷(100-80)=1.73(kg) 故湿糖化槽量为: 17.47+1.73=19.2(kg) (11)湿酒花糟量: 设麦汁煮沸过程干酒花浸出率为40%,且酒花糟水分含量为80%,则酒花糟量为: (12)酵母量(以商品干酵母计) 生产100L啤酒可得2kg湿酵母泥,其中一半作生产接种用,一半作商品酵母用,即为1kg。湿酵母泥含水分85% 酵母含固形物量: 则含水分7%的商品干酵母量为: (13).二氧化碳量 因12°P冷麦汁密度为1.084kg/L,则105.3L冷麦汁质量为: 所以,12°P冷麦汁114.15kg中浸出物量为: 12%×105.3=12.64(kg) 设麦汁的真正发酵度为80%,则可发酵的浸出物量为: 12.64×80%=10.11(kg) 麦芽糖发酵的化学反应式为: C12H22O11+H2O 2C6H12O6 2C6H2O6 4C2H5OH+4CO2+560kJ 设麦芽汁中的浸出物均为麦芽糖构成,则CO2生成量为: 式中 44—CO2分子量 342—麦芽糖(C12H22O11)分子量 设12°P啤酒含二氧化碳为0.35%,酒中含CO2量为: 105.3×0.35=0.37(kg) 则释放出的CO2量为: 5.20-0.37=4.83(kg) 而1m3CO2在20℃常压下重1.832kg 故释放出的CO2的体积为: 每年生产320天,淡季160天,每天糖化四次;旺季160天,每天糖化八次。故得知一年共糖化1920次,年产17.4万吨,所以每次糖化产酒量为 174000÷1920=90.625 计算的基础数据可算出每次投料量及其他项目的物料平衡。 (1)年实际生产啤酒量: 174000÷(1-0.126)=199084.67(t) (2)清酒产量: 199084.67÷(1-0.02)=203147.62(t) (3)发酵液总量: 203147.62÷(1-0.015)=2236698.09(t) (4)冷麦汁量 :2236698.09÷(1-0.016)=2273067.17(t) (5)煮沸后热麦汁量: 2273067.17÷(1-0.075)=2457369.91(t) 20℃麦汁体积: 2457369.91÷1.04=2362855.682(t) 12°P麦汁质量为(20℃): 2362855.682×1.084=2561335.559(t) (6)干酵母用量: 0.16×(199084.67÷100)=318.535472(t) (7)二氧化碳用量: 2.6×(199084.67÷100)=5176201.42 年产17.4万吨啤酒工厂物料衡算表 物料名称 单位 对100kg混合原料 100L 12°P淡色啤酒 糖化一次定额量 混合原料 Kg 100 19.46 19635.625 麦芽 Kg 60 11.68 10585 大米 Kg 40 7.78 7050.625 酒花 Kg 1.22 0.2276 206.2625 热麦汁 L 584.92 103.82 94086.75 冷麦汁 L 541.05 105.28 95410 湿糖化糟 Kg 84.42 16.43 14889.6875 湿酒花糟 Kg 3.66 0.683 618.96875 清酒液 L 524.41 102.04 92473.75 成品啤酒 L 513.92 100 90625 干酵母 Kg 0.16 145 二氧化碳 m3 2.6 2356.25 备注:12°P淡色啤酒的密度为1012kg/m3,实际年生产啤酒为171936759L 啤酒生产热力衡算 根据工艺,糊化锅加水量为: G1=(3898.990+779.80)×4.5=21054.555kg 式中,3898.990为糖化一次大米粉量,779.80为糊化锅加入的麦芽量(为 大米量的20%)。 糖化锅加水量为: G2=5068.69×3.5=17740.415kg 式中,5068.69为糖化一次麦芽粉量,即(5848.489-779.8)kg,而5848.489为糖化一次麦芽定额量。 故糖化总用水量为: Gw=G1+G2=21054.555+17740.415=38794.97kg 自来水平均温度取t1=18℃,而糖化配料用水温度t2=50℃,故耗热量为: Q1=(G1+G2)cw(t2-t1)=5189215.187kJ 第一次米醪煮沸耗热量Q2 Q2=Q21+Q22+Q23 1.糊化锅内米醪由初温t0加热至100℃耗热Q21 Q21=G米醪c米醪(100-t0) (1) 计算米醪的比热容c米醪根据经验公式c谷物=0.01[(100-W)c0+4.18W]进行计算。式中W为含水百分率;c0为绝对谷物比热容,取 c0=1.55kJ/(kg·K)。 c麦芽=0.01[(100-6)1.55+4.18×6]=1.708 kJ/(kg·K) c大米=0.01[(100-13)1.55+4.18×13]=1.891 kJ/(kg·K) c米醪=(G大米c大米+G麦芽c麦芽+G1cw)/(G大米+G麦芽+ G1) =(3898.990×1.891+779.8×1.708+21054.555×4.18)÷(3898.990+779.8+21054.555) =3.758 kJ/(kg·K) (2) 米醪的初温t0设原料的初温为18℃,而热水为50℃, 则 t0=[(G大米c大米+G麦芽c麦芽)×18+G1cw×50]/ G米醪c米醪=47.12℃ 其中:G米醪=3898.990+779.8+G1=25733.345kg (3)把上述结果代回Q21=G米醪c米醪(100-t0),得 - 13 - Q21=25733.345×3.758(100-47.12) =5113808.548kJ 2. 煮沸过程蒸汽带出的热量Q22 设煮沸时间为40min,蒸发量为每小时5%,则蒸发水分为: V1=G米醪×5%×40÷60=857.778kg 故Q22=V1I=857.778×2257.2=1936176.502kJ 式中,I为煮沸温度(约为100℃)下水的汽化潜热(kJ/kg)。 3.热损失Q23 米醪升温和第一次煮沸过程的热损失约为前二次耗热量的15%,即: Q23=15%(Q21+Q22) 4.由上述结果得: Q2=1.15(Q21+Q22)=8107482.807kJ 第二次煮沸前混合醪升温至70℃的耗热量Q3 按糖化工艺,来自糊化锅的煮沸的米醪与糖化锅中的麦醪混合后温度应为63℃,故混合前米醪先从100℃冷却到中间温度t。 1. 糖化锅中麦醪的初温t麦醪 已知麦芽粉初温为18℃,用50℃的热水配料,则麦醪温度为: t麦芽=(G’麦芽c麦芽×18+G2cw×50)/G麦醪c麦醪 =(5068.69×1.708×18+17740.415×4.18×50)/(22809.105×3.631) =46.65℃ 其中:G麦醪=G’麦芽+G2=5068.69+17740.415=22809.105kg c麦醪=(G’麦芽c麦芽+G2cw)/(G’麦芽+G2) =(5068.69×1.708+17740.415×4.18)/(5068.69+17740.415) =3.631kJ/(kg·K) 2. 根据热量衡算,且忽略热损失,米醪与麦醪并合前后的焓不变,则米醪的中间温度为: t=(G混合c混合t混合- G麦醪c麦醪t麦醪)/ G’米醪c米醪 =(48542.45×3.765×63-22809.105×3.631×46.65)/(24875.567×3.758) =81.84℃ 其中:G’米醪= G米醪-V1=25733.345-857.778=24875.567kg G混合=G米醪+G麦醪=25733.345+22809.105=48542.45kg c混合=(G米醪c米醪+ G麦醪c麦醪)/(G’米醪+G麦醪) =(25733.345×3.758+22809.105×3.631)/(24875.567+22809.105) - 14 - =3.765 kJ/(kg·K) 因此温度比煮沸温度只低20℃左右,考虑到米醪由糊化锅到糖化锅输送过程的热损失,可不必加中间冷却器。 3. Q3=G混合c混合(70-63)=1279336.27kJ (四)第二次煮沸混合醪的耗热量Q4 由糖化工艺流程可知: Q4= Q41+ Q42 +Q43 1. 混合醪升温至沸腾所耗热量Q41 (1)经第一次煮沸后米醪量为: G’米醪= G米醪-V1=25733.345-857.778=24875.567kg 糖化锅的麦芽醪量为: G麦醪=G’麦芽+G2=5068.69+17740.415=22809.105kg 故进入第二次煮沸的混合醪量为: G’混合=G’米醪+G麦醪= 24875.567+22809.105=47684.672kg (2)根据工艺,糖化结束醪为78℃,抽取混合醪的温度为70℃,则送到第二次煮沸的混合醪量为=G’混合(78-70)/[ G’混合(100-70)]=26.67% (3)麦醪的比热容 c麦醪=(G’麦芽c麦芽+G2cw)/(G’麦芽+G2) =(5068.69×1.708+17740.415×4.18)/(5068.69+17740.415) =3.631kJ/(kg·K) 混合醪的比热容: c’混合=(G’米醪c米醪+ G麦醪c麦醪)/(G’米醪+G麦醪) =(24875.567×3.758+22809.105×3.631)/(24875.567+22809.105) =3.697kJ/(kg·K) (4) 故Q41=26.67% G’混合c’混合(100-70)=1410498.149kJ 2.二次煮沸过程蒸汽带走的热量Q42 煮沸时间为10min,蒸发强度为5%,则蒸发水分量为: V2=26.67% G’混合×5%×10÷60=105.98kg 故Q42=IV2=2257.2×105.98=239218.056kJ 式中,I为煮沸下饱和蒸汽焓(kJ/kg)。 3.热损失Q43 根据经验有: Q43=15%(Q41+Q42) - 15 - 4.把上述结果代回Q4= Q41+ Q42 +Q43 得 Q4=1.15(Q41+Q42) =1897173.636k 麦汁煮沸过程耗热量Q6 Q6=Q61+Q62+Q63 1.麦汁升温至沸点耗热量Q61 有表5-2糖化物料衡算表可知,100kg混合原料可得到609.66kg热麦汁,并设过滤完毕麦汁温度为70℃。则进入煮沸锅的麦汁量为: G麦汁=9747.475×609.66÷100=59426.456kg 又c麦汁=(5848.489×1.708+3898.99×1.891+9747.475×6.4×4.18)/(9747.475×7.4)=3.856 kJ/(kg·K) 故Q61= G麦汁c麦汁(100-70) =6874452.43kJ 2.煮沸过程蒸发耗热量Q62 煮沸强度10%,时间1.5h,则蒸发水分为: V3=59426.456×10%×1.5=8913.97kg 故Q62=IV3=2257.2×8913.97=20120613.08kJ 3.热损失为 Q63=15%(Q61+Q62) 4.把上述结果代回Q6=Q61+Q62+Q63可得出麦汁煮沸总耗热 Q6=115%(Q61+Q62)=31044325.34kJ 糖化一次总耗热量Q总 Q=Q1+Q2+Q3+Q4+Q5+Q6=5885233.53(KJ) 啤酒生产主要设备工艺计算 本设计采用锥底圆柱形发酵罐,目前国内几乎所有的厂家都用这种发酵罐。发酵罐的个数为: N=[(t³n)/A]+4 式中:t-发酵周期 N-每天糖化的次数(按旺季计算) A-每个发酵罐可以容纳的麦汁的批次数 4-周转量数 根据工艺,规定4锅麦汁进1个发酵罐,每天最大糖化次数为8次,啤酒生产周期为24天, 则有N=[(24³8)/4]+4=52(个) 发酵罐的基本尺寸 容积 糖化一次可得冷麦汁量为94086.75L,4锅进一个发酵罐,则有效容积V=94.08675×4=376.347m3,取填充系数为0.8,以便为泡沫提供预留空间,则总容积 V总=376.347/0.8=470.43m3,取471m3 发酵罐的直径 径高比一般以(1:3)-(1:4)为宜,此处取H:D=4:1,圆锥底角一般为70-75°,这里选圆锥底角@为74°,则锥高: h=D/(2tanα/2), 5发酵罐的设计 - 49 - 总,代入相关数据得 D=5.26m,H=21m,h=3.49m 5.2.3 发酵罐总高 封 头 高 取 h0=D/4, 故 h0=5.26/4=1.315m,H 总 =H+h0+h=21.00+1.31+3.49=25.8m 发酵罐的材料 锥形发酵罐置于露天环境,要进行良好的保温,以降低生产中的耗冷量,所用保温材料要求热导率低,密度小,吸水率低,不易燃烧。 聚苯乙烯泡沫塑料式最佳绝缘材料,但价格较高,聚苯胺树脂价格较便宜,可现场发泡喷涂,施工方便,但易燃。两种材料的保温厚度为15-20cm,膨胀珍珠岩因易吸水,保温性能要差一些,但价格低廉,使用厚度为20-25cm为宜,结合本设计实际情况,综合考虑选价格中等的聚酰胺树脂作为保温材料。 保温材料外部设防护层,采用瓦楞型板材,罐体采用型号为0Cr18Ni9的不锈钢。 5.4 椭圆封头的设计 常见的上封头有球冠形封头、半球形封头、蝶形封头、椭圆形封头,由于椭圆部分经线曲率平滑连续,故封头中盈利分布计较均匀,另外椭圆形封头深度较半球形封头小得多,易于冲压成形,故本设计采用椭圆形封头。 5.4.1 设计参数的确定 1设计压力P 设计压力是指发酵罐顶部的最高工作压力,与相应的设计温度一起作为设计载荷条件,其值不得低于工作压力。本设计发酵罐上装有安全阀,考虑到安全阀开启动作的滞后,容器不能及时泄压,设计压力P不能低于安全阀的开启压力,通常设计压力为安全阀开启压力的1.05-1.1倍,本设计采用设计压力为安全阀开启压力的1.1倍。 本设计采用一罐法发酵工艺发酵,在发酵过程中安全阀的最大开启压力为0.16Mpa。则设计压力P 气 =1.1³0.16=0.176MPa 2设计温度 设计温度是指容器在正常工作情况下,在相应的设计压力下,设定的受压元件的金属温度,它用于确定材料的许用应力,本设计发酵罐最高的工作温度为16℃,为安全起见,考虑到发酵罐有保温和保冷措施,及一定的安全性。设计温度取18℃。 3许用应力 许用应力是容器壳体、封头等受压元件的材料允许的最高强度。本设计选用的材料为不锈钢0Cr18Ni9型号,查表知其许用应力为137Mpa。 4焊接接头系数 通过焊接制成的容器,其焊缝的强度比较薄弱,为了补偿焊接时可能出现的焊接缺陷对容器强度的影响,引入了焊接接头系数φ,它反映了由于焊接连接时材料强度的削弱程度,本设计采用焊接方式为双面焊接,全部无损探伤,故焊接系数为1。 5厚度附加量按公式计算得到的容器厚度,不仅要满足强度和刚度要求,而且还要根据实际情况加入一定的厚度附加量C。 C=C1+C2 式中 C1——厚度负偏差,C2——腐蚀裕量 本设计取C1=0.3mm,C2=1mm,故C=1.3mm。 5.4.2 CIP系统 (1)CIP系统的设置 洗涤过程:清水喷淋10min,热水喷淋洗涤10min,80℃,2%热碱水淋洗15min,热水洗涤10min,清水10min,甲醛水(0.015%)或双氧水(2%)淋洗15min,无菌水淋洗15min。 (2)洗涤罐设置 清水罐2个,热水罐2个,碱水罐1个,甲醛水或双氧水罐1个,无菌水罐1个。 8.2.5泵的选型 (1)酒精生产过程中需要运送的是密度为1.076t/m³的糖化醪液,其粘度范围在(1.6-0.5)×10-3Pa•s,温度在115℃以下。 (2)介质中无固体颗粒,澄清,透明。 (3)介质中基本上无气体。 (4)操作条件: 温度为30-70℃; 压力:进口侧靠调浆罐液位压送,出口侧设备压力为0.4-0.5MPa; 流量:最大流量qm,max=120m³/h,最小流量qm,min=100 m³/h,正常流量qm=110 m³/h。 (5)据上,查有关书籍图表,可确定离心式泵即可满足生产要求 车间设备布置 车间设备布置图是表现车间或工段的设备布置情况的图纸,他既反映了生产设备的相互位置及对生产流程的关系,又表现出了车间的面积与空间,生产管理与操作条件以及各工段间的相互关系。在初步设计阶段,设备布置图主要反映设备相互位置和总体布置情况,作为施工图涉及的基础和依据,供主管部门审查设计方案用。 生物发酵车间是耗能大户,因是从生产工艺选择、设备选型布局到管道布置等均要考虑节能措施。发酵过程生产周期较长,且为半连续过程,设备布局和管道系统设计应规范、顺畅。CIP清洗过程多使用酸,碱及有机溶剂,土建设计需要采取防腐和防火防爆措施。 发酵生产车间放热量大,排气点多,须重点考虑自然通风、采光等措施。须严格控制染菌,对生产环境须定期消毒灭菌并经常更换所使用的消毒剂。 车间按工艺过程分为三个工序,即热麦汁冷却、发酵和成品酒过滤及后处理,故车间由冷却区、发酵区、后处理区及人净更衣区组成。车间的区域布置按工艺流程及工序划分要求,合理布置,充分考虑发酵车间的自然通风和自然采光措施。遵循操作方便、生产安全、维修便利、布局美观的原则。 由于本车间与储酒车间联系紧密,实际生产中按照一个车间统一管理。为方便联系和管理,并节约用地,将本车间布置在储酒车间上游,门厅及更衣系统集中在两车间的中部,并共用车间维修、楼梯及卫生间 车间设备与辅助设备选型 - 65 - 等部分设施。该区域为四层,一层置门厅及发酵与储酒两个车间的更衣系统、车间维修、卫生间等;二层为发酵车间及储酒车间相关的管廊;三层布置生测、化验室两车间共用;四层布置两车间的办公、资料室等。 本车间为长110m,宽100m的近似正方形的五层厂房。每层层高5.2m,本车间上游一层可再分为三个区:麦汁冷却调速区、发酵大罐及空气处理区、全厂原料生产的淋浴区。该淋浴区直接对外开门供发酵车间、储酒车间、空压站、循环水站等部门生产人员使用。本车间上游二层为设备技术层,主要布置发酵大罐及麦汁冷却塔;三层为发酵及相关设备操作层,并设置配电及自控间。 根据工艺要求,本发酵车间共设0.5MPa饱和蒸汽系统、饮用水系统、循环水系统、冷冻水系统、热水系统和无菌空气系统等6套共用管道系统。 根据车间布置情况,共用管道系统主管集中敷设在三层楼板下。由于主管管径较大,设计时,应充分考虑管道支撑形式,并需向结构专业提出管架承重及预埋钢板条件,供结构专业核算梁、柱的受力情况,必要时采取加强措施,以确保结构安全。 由于发酵车间各个发酵罐及相配套设备配管较多,故本设计采用分配站方式,车间内设有冷却系统分配站、进出料分配站、CIP清洗系统分配站等 设计的自我评述及讨论 本次课程设计工作结束了,说实话本次设计时间上有些紧张,感觉还有许多的工作没有完成,许多细节没有交代清楚。在本次设计中,我以专业理论知识基础,以生产实习为依据,查阅了大量相关资料,并在指导教师的悉心指导下顺利的完成了此次设计。在这设计过程中我比较详细的了解的啤酒发酵的各个要求、原理以及啤酒厂的设备结构,让我对啤酒发酵有的全面的认识。 通过对设计重点的把握和难点的解决,使我们的专业知识得以进一步提高。采用一罐法高温发酵是本设计的一大亮点,让我了解生产的工艺流程及相关控制原理理论,让我受益很大,并且也得到了一些技术数据,这也是本设计的突出特点。 通过亲自动手设计计算,不仅使我们对专业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入、系统,也使自己的专业水平有了大幅提高。更重要的是,让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性,并为以后的学习和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发酵 工厂 工艺 设计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xrp****65】。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xrp****65】,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xrp****65】。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xrp****65】,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