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师院校师范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策略研究 (1).pdf
《高师院校师范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策略研究 (1).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师院校师范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策略研究 (1).pdf(3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1、 年第期第 卷(总第 期)淮 南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学 报J OUR NA LO FHUA I NANVO C A T I ONA L&T E C HN I C A LC O L L E G ENO,VO L,S e r i a lN o 高师院校师范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策略研究李颖(集美大学,福建 厦门 )摘要:近些年,国家教育部门越来越重视思政教育工作,并出台一系列政策与实施办法,指出要将思政教育融入各专业教学,旨在培养更多高质量人才.因此,高师院校师范专业要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明确专业课程属性和价值属性,挖掘并利用课程蕴藏思政资源,以师范专业知识教育为“体”,将专业育人观念作为“魂”,使
2、专业教学和思政教学形成“共振效应”,以期为我国教育事业高速发展输送更多教育人才.关键词:高师院校;师范专业;课程思政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课程思政建设要求所有院校、教师和课程承担起育人职责,与思政课程配合,协同育人.国家教育部门颁布的 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以下简称 刚要)明确提出要结合不同专业特质与优势,探究专业育人目标,挖掘知识蕴藏的思政元素,拓展专业广度、温度,强化专业的知识性和人文性,促进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深度融合.因此,师范专业教师在教授学生理论知识的同时,还应引导学生将课堂所学知识与技能内化成德行,这也是立德树人任务实现的新抓手,助力学生在教育岗位工作
3、中真正发挥自身价值.一、高师院校师范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必要性课程思政建设是高师院校师范专业教师对“传道授业”的追本溯源,也是所有教师的应循之本,不仅要精于“授业”,更要将“传道”作为责任,心系国家,牢记社会责任.课程思政主要目的是在潜移默化中向学生传授先进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同时将此种自信与自身思想及行动相融合,形成文化自觉.针对高师院校师范专业而言,其课程思政建设是立德树人要求.师范专业课程和思政课程育人作用一显一隐,相互协作,促使高师院校思政教育工作发挥最大效应.师范专业主要培养职业教师,作为学生的启蒙者,必须具备专业素养,特别是要拥有健康的教育理念和道德品质.由此,每一个师范学生都要热爱教
4、育事业,明确自身教育责任及义务,从而自主接受专业教育和思政熏陶.另外,随着素质教育的提出,教育岗位对师范生专业素养与综合能力提出更高要求,不仅要求师范生具备扎实知识,还要求师范生拥有较好的道德品质,这样才能更好教育学生,培养更多符合国家建设与社会发展需求的高质量人才.所以,高师院校在培养未来教育者时,应给予其师德培养高度重视.课程思政建设是关键,将课程思政融入师范专业课程教学,有助于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帮助师范生树立积极职业观念,形成强烈职业认同感,以此成长为德才兼备的教育者.二、高师院校师范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原则(一)循序渐进原则应将落实立德树人任务与实现高质量教育人才培养目标融入课程思政建设
5、全程,并重视各子系统和要素的循序渐进.高师院校师范专业课程思政属于动态化发展系统,不同要素和系统结构呈现了该系统的层级性、关联性.层级性特征实现要遵循渐进原则,而整体性特征实现要遵循贯穿性原则.在高师院校师范专业课程建设中,尊重循序渐进原则不仅可以有效避免要素分离和体系散乱等问题,还能推动各要素相互衔接,在具体应用中提高育人成效.(二)守正创新原则思政课程作为立德树人的核心课程,必须守正创新,以此培养更多能够担当起民族复兴大任的优质人才.进一步来讲,“守正”即指守住马克思主义发展方向,“创新”即指改革课程教学.从本质角度分析,课程收稿日期:基金项目:福建省教育厅课题: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期间
6、关于发展高等教育的重要论述研究(项目编号:J A S );集美大学“习近平三部实录研究项目”:习近平履职福建省期间关于高等教育工作的论述研究(项目编号:X J P )作者简介:李颖(),女,四川威远人,博士,讲师,研究方向为教育理论、学前教育基本理论.思政主要职责是使各专业课程和思政课程教学实现同向同行,需要落实到具体院校与专业,并以守正创新原则为指向.高师院校师范专业课程建设的守正创新,体现于兼顾该课程的普遍性与特殊性,而“守正”是指保证课程思政策略正确,“创新”是指培养高质量、高水平师资.(三)同向同行原则课程思政育人效应实现既要求专业课程体系各要素同向同行,又要求思政育人体系和育人环境同
7、向同行.因此在对师范专业课程思政进行建设时,应以同向同行为基础原则,确保育人方向和步调一致.具体来讲:创建子体系间的横向联系,加强各体系配合,相互帮助、相互促进;创建课程思政和社会教育人才需求、行业发展的联系,借助线上下、校内外有机合作,发挥教师“主力军”、课堂“主渠道”作用,打造全方位育人机制.三、高师院校师范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策略(一)加强高师院校顶层设计,发挥课程育人合力首先,在学校层面,围绕课程思政工作建设领导小组展开顶层设计,加强学校党委对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规划与引导;构建党委领导、部门分工协作、师生参与的协同育人机制,创建由课程、网络、实践和心理等模块组成的大思政育人格局.同时,建立
8、课程思政研究中心,负责制定相关工作方案、指导教学实践,根据价值塑造、知识讲解和能力培养等要求,完善教学资源,集中育人合力,发挥协同效应.然则要注意,针对不同年级和专业,思政教育重点要有所差异,这样才能保证思政育人工作发挥应有效能,助力师范生健康成长.其次,增强教育合力.无可厚非,各院系是高师院校师范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主要推进者,依托课程思政总体要求,完善课程教学资源,推进显隐性教学,彰显课程思政思想价值引领功能.具体可从以下三点着手,第一,拓展育人宽度,由思政教师、优秀毕业学生和师范专业教师构成教学共同体,合作挖掘师范专业课程蕴藏的思政元素,实施分层协作教学,建设完备育人机制.第二,加大育人深
9、度,以师范专业特性为入手点,在人才培育方案设计、课程标准制定和教学资源开发等环节,聚焦于“铸魂育人”主题,将价值观教育和师范专业知识有机融合,引导学生认可职业、敬爱职业,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第三,拉长育人长度,适当延伸师范生学习时间,摆脱时空禁锢,同时加强师范生职后培训,延长思政育人链条,将立德树人任务落实到位,实现终身学习目标.最后,强化师范生主体意识.作为评价师范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水平的关键,高师院校必须明确学生专业课程思政建设主体位置,借助学生力量高质量开展思政工作.实践践行如下:学生干部属于学生群体的核心成员,是师范院校思政教育工作开展不可缺少的辅助力量,应通过引导学生参加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师院校师范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策略研究 1 高师 院校 师范 专业课程 建设 策略 研究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自信****多点】。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自信****多点】,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