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交通运输行业教育培训“十二五”发展规划.docx
《广东交通运输行业教育培训“十二五”发展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交通运输行业教育培训“十二五”发展规划.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附件四 广东交通运输 “十二五”教育培训发展规划 前 言 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指出,“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要按照适度超前的原则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同时,“十二五”时期也是我省交通行业全面落实《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以下简称“《珠三角规划纲要》”),积极推进广东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提高交通运输服务水平的攻坚时期。科教强交、人才强交,全面提高我省交通教育培训水平,大力推进交通教育事业实现内涵式跨越发展,是我省交通教育培训工作的历史使命。 按照《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的创新驱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增强科技创新能、加快教育改革发展的新要求,依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广东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围绕交通运输部公路水路交通运输教育与培训“十二五”发展规划和广东交通运输 “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我厅组织编制了广东省交通运输行业“十二五”教育培训事业发展规划。本规划作为广东省交通运输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明确今后五年交通运输教育培训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和重点建设项目,指导我省交通运输行业教育培训工作顺利进行,为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目 录 一、现状及发展需求 - 3 - (一)现状分析 - 3 - (二)交通运输行业发展态势与需求 - 5 - (三)我省交通教育培训亟待解决的问题 - 7 - 二、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及基本原则 - 9 - (一)指导思想 - 9 - (二)发展目标 - 9 - (三)基本原则 - 9 - 三、主要任务 - 10 - (一)创新交通教育培训机制 - 10 - (二)加快交通人才能力培养与素质提升 - 11 - 四、重点建设项目 - 13 - (一)教育培训项目化管理工程 - 13 - (二)交通人才培养及素质提升工程 - 14 - (三)行业引导型政校企合作推进工程 - 16 - (四)教育培训质量提升工程 - 17 - 五、组织实施 - 18 - (一)科学管理,分步实施 - 18 - (二)扩大资源,加大投入 - 19 - (三)交流合作,实施保障 - 20 - 一、现状及发展需求 (一)现状分析 “十一五”期间,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省交通运输行业各级主管部门和企事业单位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审时度势,根据我省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统一要求,加强行业指导,强化优质服务,进一步整合行业教育培训资源,有效地提高了教育资源的使用效率和办学水平,全面完成了“十一五”时期的主要任务,已基本形成覆盖全省的交通教育培训网络,基本实现了规模化、品牌化和特色化的管理格局,有力地推动了我省交通教育培训事业的发展。 1、教育培训资源总量及布局 ——交通职业教育培训机构及构成。目前我省交通职工培训机构共23个、交通职业院校共13所。其中高职高专院校2所、中等职业学校11所。已拥有1所国家级骨干高职院校—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1所全国交通中职教育示范院校—广东省交通运输高级技工学校,4所国家级重点中等专业技术学校以及4所省级重点技工学校。 ——交通教育培训师资队伍构成。全省交通职业院校和培训机构共有教职员工总数为3723人,其中专任教师数为2743人,专任教师占教职员工总数的73.7%。职称结构上,具备正高级、副高级和中级专业技术职务教师比例分别占总数的2.19%、33.38%和37.91%;学历结构上,具备研究生、本科、专科学历的教师比例分别占总数的17.5%、66.42%和16.07%。“十一五”期间,各培训机构注重从行业聘请兼职教师,已逐步实现行业内师资资源共享。 ——专业总量及结构。目前全省交通行业职业院校共开设了各类专业276个。其中道路桥梁施工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物流运输、轮机工程技术、公路运输管理、航运业务与管理等交通主干专业总数超过100个。 ——实训实习基地总量及构成。目前,全省交通行业院校共有各类学生实习实训基地992个。实习实训基地中与企事业单位合作共建的有607个,占总量的61.19%。 2、教育培训投入及规模 ——行业教育培训投入。“十一五”期间,我省全面贯彻实施“人才兴交”战略,省厅共计投入2.5亿元交通教育培训专项经费。各地市交通主管部门和各交通企事业单位通过多渠道筹措解决教育培训资金,为确保交通教育培训事业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行业职业院校办学规模。各交通职业院校和培训机构积极提高自主办学能力,改善办学条件,扩大了办学规模。目前,全省交通行业院校共有全日制在校生71364人,其中,高职高专院校全日制在校生数为21966人,占总量的30.78%;中职学校的全日制在校生数为49398人,占总量的69.22%。 ——行业职工教育培训数量。“十一五”期间,我省交通运输行业共完成了各类培训484570人次,同比“十五”期增长了近10个百分点。其中,行业管理人才队伍及交通行政执法人员培训人次79188人次。 3、教育培训质量和管理模式 “十一五”期间,针对交通系统面广、线长、点多、培训任务重的特点,我省交通教育培训主管部门、交通职业院校和职工教育培训机构积极探索具有广东交通行业特色的教育培训模式,使得行业职业教育培训质量稳步提升。 ——教育培训管理改革成效显著。全省交通教育培训通过行业引导,促进校企合作,鼓励和引导社会办学力量参与等方式,开展了包括轮训、短期集训、脱产培训,“请进来,走出去”、设立教学点,送教上门等多种形式的教育培训工作。同时,行业充分利用信息化网络工具,探索远程教育、网络教育等多种行之有效的职工教育培训新模式,已初见成效。 ——交通行业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升。全省各类交通院校创新发展思路,加强校企合作,积极开展内涵建设,注重学生岗位职业能力的培养,将职业资格标准引入课程与教学体系,全面实施“双证书”制度,形成了“进出”两旺的良好态势。近三年,各院校新生报到率达91.5%,毕业生 “双证书”获取率在98%以上,总体就业率达92.2%。其中道路桥梁施工技术、物流运输管理、交通运输管理等交通主干专业对口就业率达到90%以上,据统计,大约60%的交通职业院校的毕业生均在我省交通运输行业就业,为我省交通运输行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持。 ——职工教育培训质量迈上新台阶。通过加强行业性指导和管理,开发优质培训课程和教学资源,创新职工教育培训模式,举办交通教育管理干部专项培训等,有效提高了培训师资队伍教学能力建设,使得交通教育培训取得良好成效,教育培训质量明显提升。据对我省117个交通行业主管部门和交通行业企事业单位调查显示,行业职工教育培训质量满意率为83.7%,认为所开展的职工教育培训事业对本地区(单位)发展意义重大的占88.89%。 (二)交通运输行业发展态势与需求 1、我国交通运输行业全面向现代运输业发展 《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十二五”时期是我国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要按照适度超前原则,统筹各种运输方式发展,基本建成国家快速铁路网和高速公路网。通过完善区际交通网络、建设城际快速网络、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提高运运输服务水平,初步形成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按照交通运输部的工作部署,“十二五”时期,我国交通运输行业积极推进综合运输体系建设,加快发展现代交通运输业。实现交通运输行业由主要依靠基础设施投资建设拉动向建设、养护、管理和运输服务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科技进步、行业创新、从业人员素质提高和资源节约环境友好转变;由主要依靠单一运输方式发展向综合运输体系发展转变。到2015年,初步形成涵盖公路水路民航邮政的安全畅通便捷绿色的交通运输体系,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 2、加快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十二五”期间,是我省交通事业调整结构、转变发展方式、提升发展质量、提高服务水平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是广东交通运输行业将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以结构调整为主攻方向,通过实施“科技强交”战略,以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为引领,完善优化公路网和高等级航道网,优化运输组织,加快建设道路运输服务体系和沿海与内核运输服务体系;加强公路养护管理,创新服务方式,积极发展公路甩挂运输,提升高速公路营运服务质量,发展低碳交通运输体系;加强安全管理和应急保障能力建设,强化市场监管与服务,形成网络完善、布局合理、运行高效、与港澳及环珠江三角洲地区紧密相连的、安全畅通便捷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成为建设幸福广东的有力支撑,使珠江三角洲地区成为亚太地区最开放、便捷、高效、安全的客流和物流中心。在“十二五”期末,力争使全省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达6500公里左右、高等级航道达1343公里,强化改造6900公里左右的国、省道干线为“文明示范路”,创建800公里文明样板航道,新增800公里公共汽车专用道,每年建设5000公里左右的新农村公路,初步建成珠江三角洲城际轨道交通网络。 3、粤港澳交通一体化提速 “十二五”期间,广东将与港澳地区在城市规划、轨道交通网络、信息网络、能源基础网络、城市供水等方面进行有效对接,将加快建设广深港客运专线,建设港珠澳大桥、深圳东部过境高速公路和与香港西部通道相衔接的高速公路等基础设施,积极推进莲塘/香园围口岸规划与建设,积极推进深港空港合作等项目,以支持港口、码头、机场等基础设施建设、运营和管理等方面的合作;支持共同规划实施环珠江口地区的“湾区”重点行动计划,粤港澳交通一体化趋势将更为明显。同时,交通运输企业也积极开展交通领域的国际交流合作,加快“走出去”的步伐。 4、终身学习与学习型行业发展需求增加 按照《国家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未来五年内,要加快教育改革发展,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广东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也分别提出要发展继续教育培训事业,将继续教育纳入区域、行业总体发展规划,构建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协调发展、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相互沟通、职前教育和职后教育有效衔接的终身教育体系。要继续推进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和就业准入制度,健全继续教育激励机制,完善在职人员继续教育制度,分类制定在职人员定期培训办法,倡导干中学。要更新继续教育观念,大力发展现代远程教育,加大投入力度,以加强人力资源能力建设为核心,积极发展非学历继续教育,稳步发展学历继续教育,统筹扩大继续教育资源,鼓励学校、科研院所、企业等相关组织开展继续教育,不断更新从业人员的知识和技能,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以更新知识和提高技能为重点,开展创建学习型企业、学习型机关、学习型组织等活动,形成全行业职工参与的学习型行业。 (三)我省交通教育培训亟待解决的问题 回顾“十一五”期教育培训工作所取得的成绩,展望“十二五”期交通运输行业的发展态势,为满足广东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和粤港澳交通一体化对教育培训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全省交通教育培训工作依然存在着区域间发展不均衡、教育培训管理机制“壁垒”、人才培养教育质量有待提高和与粤港澳合作职业教育培训衔接不够等问题。突出矛盾和主要问题是: (1)交通教育培训管理机制改革如何统筹管理、互动发展。经过“十一五”期间各级部门对于交通教育培训资源的调整与整合,部分交通职业院校由行业管理划转为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归口管理,部分交通职工教育培训机构转向社会化管理,还存在着管理职能界定不清、多头管理等现象。教育与培训工作的管理体系有待进一步理顺,相关部门间的协调配合有待进一步加强。同时,随着“十二五”期间建立公共服务型政府理念和“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的核心任务,亟待行业教育培训科学判断和准确把握发展趋势,进一步强化管理机制和评价考核、提高教育培训质量、完善行业引导型的教育培训资源共享,从而营造出适应交通人才成长和发展的良好环境。 (2)交通教育培训体系完善如何满足交通行业多样化人才需求。“十二五”期间,我省交通教育培训依然面临着提升全行业从业人员整体素质和专业水平的压力。一是随着广东交通运输行业全面向现代服务业转型、向现代物流业发展和建立粤港澳交通综合运输体系的发展态势,对于我省交通运输管理队伍的思想素质、理论素养、专业素质、应变能力、管理方式以及与国际接轨等方面均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二是随着重大交通工程项目建设推进,以及现代综合运输体系与国际接轨,亟待加强交通专业技术培训平台的建设,以提高其研发创新能力、技术改造能力和成果推广应用能力;三是随着交通运输市场监管机制与服务体系的进一步完善,亟待提高交通综合执法队伍的专业化、规范化水平;四是随着现代交通运输体系的建设,需要一大批掌握职业岗位能力、具备良好职业素养的交通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这些,迫切要求深入开展交通教育培训模式研究,开发优质课程资源,实现师资共享,提高资源使用效能,使交通教育培训事业成为交通运输行业发展的人才支持和智力保障。 (3)交通教育培训发展如何适应粤港澳交通一体化及国际化需求。“十二五”期间,粤港澳交通一体化的快速发展对教育培训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有必要进一步加强管理人才的思想政治素质、港澳法律知识以及协调能力的培养,以适应更多的粤港澳合作交流项目需求;有必要通过熟悉和掌握港澳地区执行的职业资格标准和岗位标准,协调开展粤港澳跨境运输业、港澳交通基础建设合作项目从业人员职业技能专项培训工作,提升其工作胜任力和环境适应能力培养熟悉港澳经济社会运作的国际化人才;有必要加强交通人才的外语能力、国际法律知识、国际社会文化知识的培训工作,以适应交通运输企业积极开展交通领域的国际交流合作的需要。 二、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及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人才强交战略。坚持以人为本,主动服务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和粤港澳交通一体化的要求;发挥行业在职工教育培训中重要的统筹和指导作用,充分利用各种有利资源,为交通事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 (二)发展目标 深入开展交通教育培训管理机制改革,推进交通行业职业准入与关键岗位培训制度,积极推动校企合作,探索实施教育培训的项目化管理,重点推行交通教育培训机制改革建设,实施交通人才培养与素质提升计划,推进教育培训质量提升工程,使全省交通从业人员队伍的整体素质明显提高。到2015年,基本形成机制灵活、形式多样,多层次、广领域的现代交通教育培训体系,满足交通事业可持续发展对人才多样化的需求。 (三)基本原则 1、以人为本,科技强交 坚持以人为本,深入实施“科技强交”、“人才强交”的战略,充分发挥人力资源在交通运输行业发展中的基础性和战略性作用,把行业发展与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紧密联系起来,满足受教育者多样化和公平化的需要,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教育培训工作。 2、政府统筹,行业参与 各级交通运输行业主管部门要加强教育培训工作的统筹与指导作用,科学规划,科学建设,确保交通教育培训各项计划的综合性、连续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促进协调发展。主动引导各级行业企事业单位、行业社团组织、职业院校及培训机构参与到交通职业教育培训工作,形成合力,为交通事业发展提供强大人力资源保证。 3、重点突破 整体提升 结合交通运输行业发展的客观需求,重点在发展思路和政策措施方面有所创新、有所突破。针对行业发展亟需的新理念、新岗位、新技术,开展教育培训工作,建设有广东特色的交通教育培训品牌,以重点建设项目带动我省交通教育培训事业的稳步发展。 4、机制创新 质量为重 教育培训管理机制创新是教育培训事业发展的根本动力。不断深化我省交通教育培训体系改革,创新教育培训的管理、协同、激励和保障机制,探索行业统筹协调管理和校企合作发展的新模式。以教育培训质量提升为中心,从管理机制、师资建设、课程开发、评价监控等多个方面不断提升交通教育与培训的质量。 三、主要任务 (一)创新交通教育培训管理机制 ——交通教育培训管理项目化。以委托、公开招标、自由申报等为主要形式,探索项目化教育培训管理方式,开展行业教育培训。建立有关教育培训项目的申报、审批、实施、检查等管理制度;统筹、指导、监督和检查相关的“交通运输行业行政管理人才的培训、建设工程监管人才培训、关键技术人才教育培训等项目工作。到2013年,完成省厅统筹管理的各类教育培训项目化管理试点工作,并制定相关的项目管理和经费保障办法。到2015年,全省交通运输行业全面推行教育培训项目化管理。 ——教育培训运作协同化。构建统筹、管理、监督与评价教育培训为一体的协同机制。探索行业教育主管部门引导,行业企事业单位、行业职业院校与培训机构和行业中介组织开展校企多方合作,推动交通教育资源的共享和优势互补。到2013年,出台广东交通运输行业促进校企合作的相关制度;到2015年,基本形成运作良好的行业引导型的政校企合作发展模式和教育培训工作协同运作机制。 ——教育培训信息网络化。建立交通运输行业教育培训事业统筹与发展的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全省交通教育培训项目管理系统,实现项目申报、审批、实施、监控、评价和推广的信息化管理;建立行业职业教育培训资源信息管理系统和师资库。到2013年,建成项目管理信息平台,初步实现省厅统筹项目的网络信息化管理,到2015年,基本实现全行业教育培训信息网络化管理。 ——教育培训质量测评多元化。联合各级行业教育主管闭门、行业协会、学会,建立多元化交通教育培训质量评价体系。制定评价指标和质量评价实施办法,组织开展包括行业教育培训主管部门、培训实施机构、培训对象以及教育培训专家多方参与的交通教育培训质量评价工作。到2013年,基本实现省厅统筹项目的多元化质量评价;到2015年,初步建立我省交通运输行业教育培训工作的多元化质量评价体系。 (二)加快交通人才能力培养与素质提升 ——深入开展行业专业技术人员科技创新能力培训。配合我省科技创新发展战略,依托重大交通建设工程、科技攻关项目、行业重点实验室和科技研发中心、科技创新团队建设工程,以及国际性学术交流合作项目,打造高水平科技团队。争取在“十二五”末期建立2~3个在全国交通运输行业具有较大影响力的科技创新团队,建立6~8个在省内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科技创新团队,培养选拔10名左右在全国具有较高知名度的学术带头人,60名左右具有较强实践与创新能力的优秀青年科技人才,推动全省专业技术人员的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 ——大力开展交通行政管理人员的岗位能力培训。按照建设法制政府和服务性政府的要求,全面推行交通执法人员岗位任职培训、适任评估、定期培训制度体系;继续开展公务员和管理人才队伍素质与岗位能力培训,大力开展交通行政管理人员的岗位能力培训,不断提高广东交通行政管理人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建设一支执法严明、业务精通、行为规范、胜任现代管理工作要求的管理人员队伍。 ——稳步开展交通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通过行业引导,完善校企合作的交通技能人才培养培训体系,扩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规模,实现人才数量充足、结构合理、整体素质和创新能力显著提升,满足现代交通综合运输体系建设多样化人才。力争至2015年交通高技能人才占全行业人力资源的20%,其中,技师、高级技师的比例占高技能人才总量的10%,使我省交通运输行业技能型人才紧缺的状况有明显改善。力争培养选拔10名左右全国交通技术能手,100名全省交通技术能手。 ——全面开展行业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素养培训。推动交通运输行业精神文明建设,将职业道德素养培养融入各类教育培训活动之中,灵活运用信息化教育网络平台,将典型人物事迹进教材、进课堂、进培训,用典型人物的先进事迹鼓舞人、教育人,提升交通从业人员在职业道德、职业技能、职业行为、职业作风和职业意识等方面的综合素养。 ——积极开展公众安全意识与低碳绿色交通宣传和教育培训。主动服务公众,充分利用网络、电视、报纸和专项宣传活动面向全社会开展交通运输行业先进理念和关键技术宣传,面向社会公众积极开展节能减排技术、安全环保驾驶、应急处理、低碳绿色交通知识等方面的培训宣传工作,努力提高公众的安全环保意识,提升交通运输行业的公共服务水平。 四、重点建设项目 (一)教育培训项目化管理建设项目 各级交通运输行业主管部门要承担对教育培训项目具有审批、资金资助、实施过程监督与实施成效评价等职责。按照“统筹规划、突出重点、过程监控、分级管理、分步实施”的思路,建立行业教育培训项目化管理分类指导制度体系,实施交通教育培训的项目化管理,建立责权利相互统一的项目管理平台,进一步完善管理制度体系,实施培训项目过程的指导、监督和检查,确保教育培训的质量。 1、建立全省交通行业教育培训项目化管理制度 制定并推行广东交通运输行业教育培训项目申报、审批、实施和检查制度。省厅通过项目立项方式开展各项教育培训工作,根据全省交通运输行业发展的客观需要发布年度教育培训计划,公布年度培训项目,探索以委托、公开招标、自由申报、资格审查审批等方式开展各类行业性教育培训工作。“十二五”期间,重点支持包括交通行政执法人员、交通建设工程监管人才、交通关键技术人才等教育培训项目,适度扶持边远贫困地区的职工教育培训项目。对于教育培训项目承担单位的教育培训资质和培训质量,按照教育培训项目式管理制度、实施办法和监管工作流程,各级主管部门定期组织评价监控,将评价结果作为项目承担单位继续承担培训任务和纳入培训项目资助的重要参考指标条件。对于资源使用效能高、教学质量高的项目承担单位予以政策倾斜;对于质量亟待提高、存在资源浪费现象的项目承担单位责令限期整改;对于培训质量较差、整改效果不明显的项目承担单位将予以批评,并取消其承担教育培训项目的资质。 2、形成职责明确的项目化过程管理机制 按照改革创新,提高质量的要求,各级交通运输行业主管部门着力解决行业教育培训项目化管理制度的导向和管理职责问题。统筹行业性教育培训项目的申报、审批和监督,以及配套的经费资助。并对教育培训项目实施属地管理,具有项目推荐、过程管理方面的职责;教育培训项目承担单位,包括行业企事业单位、行业社团组织、职业院校及培训机构等,则要按照项目的具体要求落实教育培训的多个环节。加强管理与监督,确保项目顺利实施,提高项目资源使用效率。 3. 探索分层分类的教育培训项目管理模式 “十二五”期间,将采取“先试点再推广”的思路,逐步建立行业教育培训项目化管理模式。根据培训主体、培训类型、培训内容、培训对象等多种不同方式对项目进行分层分类管理,实现教育培训内容的模块化、教育培训管理规范化、教育培训项目实施过程程序化,优化交通行业教育培训分级分类管理机制。 (二)交通人才培养及素质提升项目 “十二五”期间,继续完善行业管理人才培养、高层次专业技术人员培养、高技能人才培养等三大平台,充分发掘交通职业院校和培训机构的人才培养和教育培训功能,以行业管理干部领导能力提升、交通行政执法队伍素质提升、专业技术人才创新能力培养以及技能人才岗位技能提升为重点,加快交通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全面提高全行业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 1、多渠道开展专业技术人才的创新能力培训 依托交通重大工程项目、交通科技示范工程、重大科技攻关项目,以普通高校、科研院所和行业职业院校为主阵地,着眼于提高企业创新能力,联合强化行业与省内外高校、科研机构、学术团体的产学研联盟合作,形成资源共享机制,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行业院校、科研机构和行业组织广泛参与的产学研战略联盟和技术创新体系。通过推动企业技术中心建设,吸引企业加大技术研发资金投入,促进交通企事业单位与交通院校联合建设交通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基地,开展包括共同培养应用型人才、共同开发教育培训资源、共建实验实训基地、共同开展科技研究与技术服务在内的产学研合作。通过加强国际学术交流合作和积极参与区域性重大交通科技项目,增强交通行业共性、核心技术突破能力,培养一批创新能力强、熟悉广东交通运输行业特点的优秀专业技术人才和交通科技人才,促进技术革新、改造和科技成果推广运用能力的持续增强。 2、强化交通行政管理队伍岗位培训 按照交通运输部的统一部署,开展融理论教育、知识教育、党性教育和实践锻炼于一体的党政干部教育培训。开展各项专项管理能力培训,提升管理干部协调多种运输方式发展、组织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组织公共运输服务、安全监管和应急处置、推动节能减排、港澳事务处理与国际合作交流和创造性等能力。 大力加强交通行政执法人员、交通建设监管人才、安全生产监管和交通应急管理人才的教育培训工作,不断提升强化执法人员的执法能力和管理人员的现代管理能力。注重开放性教育培训,培养交通管理队伍的国际化视野、中外文化融会贯通的能力;积极引导交通企事业单位大力开展管理人才的培训,以提高现代经营管理水平和国际竞争力;按照节能减排和公众服务的要求,积极开展面向公众的宣传、教育和培训。 3、加快交通运输行业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 充分发挥交通运输行业对交通职业教育培训的指导作用。依托各类大中专院校、交通职业院校,探索学校教育与企业培养紧密联系、行业推动与社会支持相结合的办学模式,建立中高职相衔接的交通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机制,全面推行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加快培养交通工程建设与养护、综合运输管理、汽车运用与维修、水路运输管理、船舶驾驶与轮机管理、港航管理、低碳运输、轨道交通、工程设备管用养修和现代物流服务等行业亟需的紧缺型高技能人才。积极探索开展交通技能型人才的国际化合作以及粤港澳合作,共同培养和掌握经济社会相关的法律知识,适应各种环境条件下的工作,具备一定的外语表达能力的国际化人才;继续发挥行业教育培训机构在职工技能培训中的主体作用,加强职业岗位领域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的能力培训,不断提升从业人员的职业技能。 (三)行业引导型校企合作项目 校企合作作为培养技能型人才、开展职工教育培训的重要方式,是当前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十二五”期间,各级教育培训主管部门要通过出台引导型政策,充分发挥行业在校企合作中的引导作用,探索具有交通行业特色的行业引导型校企合作发展模式,促进我省交通教育培训事业的健康发展。 1、研究制定交通行业推进校企合作的促进条例 根据行业校企合作发展的客观需要,充分发挥行业在制定产业规划、确定行业人才需求规格和规模对教育培训工作的导向作用,研究制定行业推动校企合作的促进条例,鼓励包括行业主管部门、行业企事业单位、行业中介组织、行业院校及培训机构发挥各自优势,在职业教育、职工教育培训及技术服务等方面开展协同合作。明确合作各方在合作中承担的主要责任和义务,以及在合作中获利的主要内容和形式,建立有效的利益分配机制,实现多方共享共赢的目标。对积极开展校企合作的单位予以表彰,使校企合作向纵深层面发展。 2、共促校企合作发展行业教育培训的组织平台 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构建校企合作的组织平台。要在广东交通职业教育集团的基础上,鼓励吸纳行业企业尤其是行业内龙头企业、用人需求量大的企业,以及行业组织和国际职教机构加入集团。各地市行业主管部门积极鼓励属地内的企事业单位加入集团,进一步壮大校企合作的组织平台,共同促进行业教育培训组织平台的发展,使其在行业教育培训工作中发挥重要的信息交流、资源共享作用,推动深层次校企合作。 3、探索科学高效的校企合作发展教育培训的运作机制 开展在行业教育培训领域的共建、共享、共管、共赢机制改革实践。探索各相关方共同开展行业教育培训事业的投入机制,进一步拓展我省交通教育培训的资金来源渠道;探索具有行业性、区域性特征,各投资主体共享教育培训资源的资源共享机制,实现包括师资、课程、实训基地等方面的有效共享;探索包括多方有效参与职业院校人才培养、顶岗实习管理、职工教育培训等方面事宜的参与形式与管理办法,推动多方共同管理、协作开展行业教育培训工作;探索行业教育培训各利益相关方在合作教育培训中获利的表现形式和分配方式,实现各方共赢,推动我省交通运输行业教育培训事业的发展。 (四)教育培训质量提升工程 “十二五”期间,需要进一步发挥人才在行业发展中的基础性作用,凸显教育培训对行业发展的重要性,省厅和各级行业主管部门、行业院校与培训机构要将提高教育培训的质量作为工作重点,注重行业院校和培训机构的品牌特色建设,开发优质教育培训资源,组建交通职业教育培训专家库,建立多方参与的教育培训质量评价与监督体系和网络管理系统,形成有效的监督评价与激励机制,努力提升教育培训的质量。 1、逐步建立全行业的教育培训信息网络管理平台 借助信息化和网络手段开展教育培训项目满意度调研。对培训项目实施相关项目的管理,各地市交通教育培训主管部门及教育培训项目承担方要按照省厅的统一要求,认真填报相应的教育培训项目信息,不断改进和提高教育培训管理工作;分门类逐步建立全省交通教育培训师资库,加强对各专业领域、各级专业技术职称的师资的信息化管理,以实现行业性师资共享,抓好交通从业人员继续教育和培训工作的落实,探索推行网上评估、考核、备案、公示等管理办法,加强对交通教育培训项目的有效监控。 2、加强行业院校与培训机构的品牌特色建设 “十二五”期间,继续以政策指导、行业规划、专项资金资助等方式,加强对交通职业院校的国家级、省级的骨干院校、示范性院校、示范专业、紧缺人才培养基地、高技能人才实训基地、课程资源和规划教材的建设,推动行业教育与培训机构的品牌特色建设。依托交通行业社团组织,发挥其在开展培训项目标准制定、开发课程标准和优质培训资源包的组织协调作用。充分利用行业院校、职工培训机构的人才优势,联合行业中介组织、行业企事业单位共同开发基于真实工作岗位的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与培训资源包,建设一批优质网络培训课程,为广大在职人员提供更为便捷的网络教育服务。 3、建立教育培训质量标准和评价体系 围绕把提高行业教育培训质量贯穿于教育培训各项工作之中的主题,建立健全行业教育质量管理架构。一是建立行业教育培训标准体系。省厅将组织开展全行业的教育培训质量标准编制工作,邀请包括行业教育培训管理人员、行业专家、教育培训专家、教师及培训对象在内的相关人群广泛参与,编制科学合理的交通教育培训质量评价标准和指南;二是规范交通行业岗位培训考试管理,按照交通运输行业职业资格准入和行业特殊工种培训要求,在全省范围内实行交通从业资格考试统一大纲、题库、标准。加快推进行业从业资格和无纸化考试,以交通综合执法资格考试、安全应急培训考核、机动车驾驶教练员资格培训考核为试点,提高从业资格考试的公正性、科学性;三是建立多元化教育培训质量监测体系,形成基于过程管理的教育培训质量监督和评价运行机制,健全交通教育培训质量保障体系。 五、组织实施保障 (一)明确职责 分步实施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把教育培训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上,形成重视教育、重视人才培养的风气。在制定相应的政策、资金分配上,贯彻“教育先行”的理念,创造有利于交通教育和培训事业发展的理念环境,营造重视、关心、参与和支持教育培训工作和发展的良好氛围。 各级单位切实加强对行业教育培训的组织和引导,进一步发挥在统筹、指导和监督全省交通教育培训工作的重要作用,在政策导向、资源配置、评价考核和投入保障等方面加大力度,加强对规划实施情况的监督和检查工作,确保规划提出的主要工作任务和目标按质按量按时完成。各级交通运输行业主管部门要将本规划作为开展“十二五”交通教育培训工作的重要依据,明确本部门、本地区在“十二五”时期的重点任务和具体措施,编制本地区、本单位、本部门的教育培训实施方案,并制定切实可行的年度实施计划和年度目标,周密部署,系统安排,狠抓落实。 (二)扩大资源 加大投入 交通运输行业各级主管部门要继续办好所属的交通职业教育院校和职工教育培训机构,认真执行国家政策,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在以国家财政投入为主的同时,坚持多渠道筹措经费,加大对交通职业教育院校和培训机构的投入,力争逐年有所增加。 各地交通主管部门要努力争取在“十二五”期间将交通教育培训经费纳入当地政府的财政预算,实现经费拨款常规化。对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交通人才教育培训工作,省厅力争予以专项经费支持,各级交通主管部门、各类交通院校、培训机构及主管部门也要加大经费的投入,以保障交通人才的教育培训顺利开展。 交通运输行业的企事业单位要遵照《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规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的相关规定,提取职工工资总额的1.5%~2.5%足额用作本单位职业教育培训的经费。交通基础建设重大项目、企业技术改造项目和引进项目等均应按规定要求提取教育培训经费,用于支持和保障交通职业教育培训。 在鼓励交通行业企事业单位参与交通教育培训的同时,吸引具有良好资质的社会办学力量,鼓励、引导民间力量兴办交通职业院校以及培训机构,共同促进我省交通职业教育培训事业的发展。 (三)加强宣传 交流合作 各级交通教育培训主管部门要及时总结成功经验,宣传和推广先进的交通教育培训模式,推动地市之间、院校之间以及培训机构之间的经验交流和合作。省厅将采取组织培训、观摩、研讨、专家辅导等形式,加强交通教育培训管理能力的提升。充分利用《广东交通教育》、宣传网站和宣贯资料等各种媒体平台,定期召开交通教育培训工作会议,宣传和推广我省交通教育先进经验,促进我省交通教育培训领域的合作与交流。各地市交通教育培训主管部门一方面要积极与参加省厅组织的经验交流与合作活动,一方面要及时组织区域内行业院校、培训机构以及企事业单位之间开展经验交流与合作。同时,加强与港澳及国际职业教育先进国家的交流与合作,借鉴吸收港澳地区及国际先进职业教育培训的成功经验和先进模式,推动我省交通职业教育培训事业的国际化发展。-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广东 交通运输 行业 教育 培训 十二 发展规划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xrp****65】。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xrp****65】,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xrp****65】。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xrp****65】,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