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能量-碳量”视角的低碳建筑空间营建策略.pdf
《基于“能量-碳量”视角的低碳建筑空间营建策略.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能量-碳量”视角的低碳建筑空间营建策略.pdf(5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1、广角镜|新建筑 4/2023 149作者单位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杭州,310058)*通讯作者(E-mail:)基于“能量-碳量”视角的低碳建筑空间营建策略Low-carbon Spatial Construction Strategies from an“Energy-carbon”Perspective摘要通过对双碳导向下低碳建筑减碳问题转变、目标强度转向、营建体系转型的发展态势研究,辨析低碳建筑与绿色建筑的内涵分异,厘清低碳建筑“倒逼性存量减排”与绿色建筑“预警性增量节能”之间的理念差异与目标侧重,归纳建筑从绿色到低碳的多元化概念衍生,阐明建筑中能量循环与物质代谢孤立的发展现状。因此,
2、基于“能量-碳量”视角对低碳导向下的建筑能量系统进行多维剖析与整合,建立能量组织机制,促使低碳建筑形成由能量流维稳的动态平衡结构。最后,提出“时峰双控”“倒逼约束”“能量协同”“精准控源”和“源汇平衡”的低碳建筑营建策略路径,为逐级实现我国建筑碳排放“低零负”目标提供理论与实践的支持。关键词“双碳”目标低碳建筑绿色建筑“能量-碳量”机理能量组织机制ABSTRACTThis article studies the development of low-carbon construction and the transition to green construction.It clarifies
3、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low-carbon and green construction,and the concept and goal differences between forcing reduction of carbon emissions and preventive increase in energy efficiency.It summarizes the transformation of building from green to low-carbon and analyses the low-carbon building energy
4、 system based on the“energy-carbon”perspective,leading to the establishment of an energy organization mechanism and the formation of a dynamic balance structure in low-carbon buildings.Finally,the article proposes strategies of“peak-time control”,“forcing constraint”,“energy coordination”,“precise c
5、ontrol of energy sources”and“source-sink balance”to support the goal of“low-zero-negative”construction in China.KEY WORDSdual carbon target;low-carbon buildings;green buildings;“energy-carbon”mechanism;energy organization mechanismDOI10.12069/j.na.202304149中图分类号TU201.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3959(2023)04-014
6、9-05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5123801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2278044)周从越王竹裘知*郭睿ZHOU CongyueWANG ZhuQIU ZhiGUO Rui0引言人类活动使得大量的碳从化石燃料中释放并进入地气系统,干扰了自然状态下的碳循环,全球变暖已成为当前人类生存面临的严峻挑战1。随着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六次气候变化评估报告(AR6)的发布,全球将全面进入“碳中和”时代,各国承诺到本世纪中叶实现碳中和。气候无国界,我国也承诺于2030年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2。为了在较短时间内实现双碳目标,亟需对高碳足迹行业进行能源结构的深
7、度优化与产业结构的全面调整。国际能源署(IEA)表明,建筑业全生命周期直接或间接的碳排放约占全球碳排放的37%。中国建筑能耗研究报告(2020)显示,2019年全国建筑碳排放量占全国总量的50.6%3。建筑业的减碳已引起全球各国高度重视。当前,我国有关低碳建筑的理论、技术及工程实践的研究大多聚焦于绿色建筑,关注减少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全过程绿色评估、建筑节能改造、利用可再生能源等内容4-5,虽置换了“低碳语汇”,却仍没有跳出“绿色语境”的窠臼,陷入“认知内卷”之中,迷失了对双碳目标路径的靶向判断,忽视了“意识觉醒”的时代需求特别是在实践中如何把握正确的路径和法则。因此,迫切需要从学理层
8、面对低碳建筑进行认知重构,系统辨析低碳建筑与绿色建筑的不同范式,明确低碳建筑领域的目标路径与技术策略,以期为双碳目标导向下低碳建筑营建路径提供学理与法则的支持。1导向:“双碳”驱动下建筑领域的发展态势1.1问题转变:建筑减碳由正向引导转为逆向约束2009年12月,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5次缔约国会议在丹麦哥本哈根通过了哥本哈根协议6,指出应尽快减少全球碳排放总量。作为建筑领域实现“低碳经济”的重要方式,“低本文引用格式:周从越,王竹,裘知,等.基于“能量-碳量”视角的低碳建筑空间营建策略J.新建筑,2023(4):149-153.150 4/2023 新建筑|广角镜碳建筑”开始被广泛提及并
9、发展至今,但我国始终没有对“低碳建筑”作出准确定义,对于建筑的碳排放量要降低到什么程度也没有具体的数值指标7。在“低碳经济”的概念下,早期研究认为低碳建筑是在使用过程中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最大限度地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为人们提供具有合理舒适度的使用空间的建筑模式8。大部分学者和建筑师长期将“低碳”等同于“节能”9,把运营阶段的能源使用与能耗指标控制纳入或附加于建筑的设计过程,低碳建筑在绿色节能的语境下被视为一种“引导性”要求,导致低碳建筑始终未能突破绿色建筑的范畴,缺乏明确精准的策略与路径。而“双碳”战略的提出将赋予低碳建筑在新时代下的发展目标,即在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生活需要的同时,
10、以碳达峰、碳中和为目标逆向约束建筑用能及碳排放增长速度,将建筑控碳明确作为“强制性”要求,实现建筑“能耗总量与强度双控”向建筑“碳排放总量及强度双控”转变10,构建总量控制下建筑碳排放峰值目标的倒逼机制。1.2目标转向:碳排强度由历史评估转向控峰预测在精确的战略目标和时间节点的策动下,我国的减碳目标已经从基于历史评估的最大限度减碳转向2030年前实现精准控峰、2060年前实现稳步中和,建筑领域作为碳排大户同样需要遵循甚至承担更多的减碳责任。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目前仍处于发展阶段,未来建筑碳排放总量及占比缺少合理的界定,因此,研究并预测不同情景下建筑领域的减碳程度已成为当下的研究热点。徐伟等11
11、经预测发现,以现有模式发展,建筑运行碳排放将在20382040年达峰,碳排放峰值约为31.5亿吨标准煤当量(tce),到2060年碳排放量仍将有27.2亿tce,无法实现建筑领域的双碳目标;马敏达12通过动态情景分析,指出我国建筑部门将于2039年达峰,峰值24.11亿tce;袁闪闪等13在强化节能降碳情景下预测建筑领域CO2排放将在20292030年达峰,峰值排放量为28.1亿29.2亿tce,达峰后存在23年的平台期;Yang14等考虑建筑各类终端用能,指出中国建筑部门2030年排放峰值应控制在25.3亿tce。然而,当前的预测研究大多基于对静态情境下碳排因子、能效水平、建筑面积等社会变量
12、的赋值,忽视了低碳设计与技术组合下的建筑内在减碳潜力,致使政府部门难以对建筑减碳领域进行精准把控。建立基于达峰目标预测的碳排放机理反馈机制,有助于动态调整建筑减碳机理、不断优化建筑达峰目标,形成正反馈循环促进目标收敛。1.3范式转型:营建标准由绿色节能转向碳源调控自20世纪90年代起,全球各国相继推行绿色建筑以降低建筑业的终端能耗,其中影响最大的有英国的BREEAM、美国的LEED、日本的CASBEE、我国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等绿建评价体系。然而,绿色节能体系是在可持续发展目标下提出的,关于建筑碳排放标准和减碳措施在上述评价体系中并未明确体现。虽然部分评价体系为适应低碳需求,增添了建筑碳排放性能
13、指标项,但未能将碳排放计量评价标准及认定指标等明确纳入体系,因此在全球碳中和的目标下,亟需构建低碳建筑营建理论与评价体系。目标导向的转变将带来建筑范式的更新,由于缺乏对低碳建筑的认知思辨,目前尚未形成统一共识、明确适宜的低碳建筑营建体系。因此,需要进一步明确“低碳”与“绿色”在目标和路径上的异同,在绿色建筑原则的基础上,进一步揭示出建筑碳源的影响机理,根据需求善巧地组织低碳要素的时空调度,助力双碳目标如期达成。2辨析:绿色建筑与低碳建筑的内涵分异2.1增量节能与存量减排的理念解析绿色建筑强调生态优先,并在生态可持续、环境友好的前提下提升人们的居住品质15。绿色建筑重点关注空间节能,通过对空间的
14、被动式设计和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处理,减少建筑对环境资源的索取,倡导“开源节流”。其中,“开源”指提高可再生资源供给水平,“节流”指降低不必要的能源消耗;而低碳建筑更多强调为了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坚守气候变暖1.5红线,解决世界各国共同关心的能源和环境问题16。低碳建筑关注空间减碳和界面增汇,通过减少空间中的“固定碳源”“移动碳源”和“过程碳源”,以及通过界面调控碳源与碳汇的交换与中和,降低建筑对环境的伤害17,主张“开汇节源”,其中“开汇”指增加碳汇,“节源”指降低碳源。因此,在具体路径上,绿色建筑的“节能”与双碳战略下的“减碳”存在认知上的区别,前者是预警性的在增量过程中的节约,而后者是倒
15、逼机制下的存量减排18。节能理念将不采取任何建筑节能措施作为参考情景,通过能耗模拟得到建筑物的“虚拟能耗”,并对采取节能措施的建筑物进行能耗模拟,得到节能情景下的“预测能耗”,二者差值便是通常意义上的节能量,即少增加的虚拟增量(图1)。与“节能”的正向进程不同,“减碳”是逆向运作的存量减排。碳达峰、碳中和时间的限定形成了基于总量控制的倒逼机制,相较于不采取任何建筑减碳措施的参考情景,基于预测的“达峰点”“中和点”构成了碳排放约束的逆向递推阶段(图2)。第一阶段为达峰阶段,“达峰点”促使“参考点”采取措施加速碳排放提前达到规定的峰值,与参考情景达峰点的水平向差距即为达峰时间的提前量;第二阶段为中
16、和阶段,“中和点”倒逼“达峰点”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存量减排,且该阶段须有一个约定的基准线,这一基准线是历史上某一时间节点的实际排放量,低于基准线的部分才算作减碳量,因此这一减碳量必须是实际量,具备可测量、可报告和可核查的特征,是在存量基础上的实质性减少。然而,低碳建筑并非抛开绿色建筑另起炉灶。通过参考近年来重要的规范标准,对低碳建筑和绿色建筑的目标关键词进行词频研判、归纳与解读,结果表明:两者存在以节约能耗为主的共同基础,但在此基础上又有各自的目标侧重(表1)。1建筑节能理念:预警情景性的增量节能2建筑减碳理念:倒逼机制下的存量减排能耗量参考点能耗模拟的节能量实际增加的能耗量参考情景节能情景能耗
17、减少量时间能耗量达峰线达峰点参考点中和点达峰时间提前量参考线实际减少的碳排量参考情景低碳情景时间提前量碳排减少量时间12广角镜|新建筑 4/2023 151对能量消耗按照分类、分区、分设备类型准确反馈不同空间的负荷需求,并在应用层实现自动化的能量管理和调度(表3)25-27。但有时信息物理系统主导的能量管理容易凌驾于人的真实感知之上,逐渐漠视人与自然的相互适应与和谐互动,在一个整体板结化的高效率系统中追求局部优化,难以达到建筑系统的“整体最优”。(3)开源式“零碳建筑”是低碳建筑的最终目标。以零碳排放量为导向,零碳建筑是在不消耗煤炭、石油、电力等能源的情况下,全年能耗由场地产生的可再生能源提供
18、的建筑。如上海世博会零碳中心采用屋顶光伏与薄膜电池提供建筑运营所需电能,通过太阳能、风能、地源热能及水源热泵的联合供能空调系统,并利用生活垃圾降解为生物质能用于发电,实现零碳排放(表4)28。但需要注意的是,全权依赖可再生能源的零碳建筑,容易落入片面的绝对零碳误区,忽视物质浓度提升将伴随更多隐性能量消耗,且零碳的设备和材料在生产端与回收端往往具有更高的碳代价和制造成本。3认知:低碳建筑中“能量-碳量”的机理诠释3.1建筑能量系统的机理一味讲究建筑能源节约、零碳结果或片面追求能源利用效率将无法获得与之相关联的、更大尺度开放系统的生态效益,低碳设备与技术的简单集成也未必能有效降低碳排放,相反可能造
19、成偏执的、以绝对零碳为导向的营建目标,甚至刚性的、以评奖评级为目的的技术路径29,导致资源与设施的冗余,降低建筑整体能效与灵活性。建筑师须将能量循环与物质代谢一同纳入低碳建筑的考量,在能值视角下追踪能量流动、划分能量与质量,并突破各种性质的能量流、物质流、信息流等之间不可统一度量的壁垒30,厘清自然能源、物质资源、能量消耗信息等的内在关联,进一步揭示能量转换产生碳排放的过程机理。通过对低碳导向的建筑能量系统进行多维剖析,可将能量调控子系统分为能量利用、能量转化、能量生产和能量管理4个维度,建立起“物质-能量-碳量”之间的关系(图3)31。(1)能量利用指建筑为达到舒适范围最大化获取并利用环境中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基于 能量 视角 建筑 空间 营建 策略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自信****多点】。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自信****多点】,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