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研究.docx
《中国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研究.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中国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研究 导论 第一节 中国社会改革与基础教育改革的内在关系 基础教育的含义:是对国民进行的普通文化教育,包括幼儿教育、小学教育、初中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 一、 新时期教育战略地位的确立 二、 基础教育在教育系统中的特殊地位 (一) 基础教育的特点:基础性(最起码、最必须的教育 )、普及性(面向每一个适龄儿童)、人本性 (以学生为主体) (二) 基础教育在教育系统中的特殊地位:促进基础教育的发展,是国家教育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战略决策 三、 基础教育面对社会改革的挑战和机遇 (一) 基础教育价值的定位:促使人的价值得以实现,民族素质得以全面提高(基础教育应为社会发展和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学校应把每个学生的潜能开发、健康个性发展、自我教育、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之初步形成等等作为最根本的任务) (二) 基础教育与社会改革的关系 (三) 社会改革对基础教育构成挑战并提供机遇 1、 由计划经济思维方式和运作机制向基于基础教育特质的发展机制的转型 2、 由有限开放向全面开放转型 3、 由价值对峙向文化兼容转型 4、 由知识本位向综合素质转型 第二节 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任务 一、 社会基础教育的加强与更新 (一) 基础教育承担提升当代社会发展中人之综合素质基础的重要任务 (二) 基础教育承担提升当代社会发展中社会文明程度综合基础的重要任务 (三) 社会基础教育的加强与更新依然任重而道远 二、 教育制度的现代化建设 (一) 终身教育中基础教育的自觉改革 (二) 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全面尝试与建设 (三) 基础教育体系内外的关系重建 三、 基础教育发展机制的转型 (一) 多级决策机制的科学化与民主化 在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中,需要进一步建立多元主体介入与主要责任人承担机制,具体包括:政策问题收集制度;专家自选制度;听证制度;公示制度;问责制度 (二) 内在动力机制的建设与完善(内在动力指的是教育主体内在动力的激发) (三) 多维互动、保障质量的过程机制的建设与完善(建立各个教育层次之间的沟通与监督) (四) 教育经费多渠道筹措、多级配置与保障机制的完善 (五) 复杂社会环境中的教育保护性机制建设 四、 学校的内涵式发展 (一) 学校内涵式发展思路的再明晰与价值观的转变 学校内涵式发展强调的是实现学校内在价值的发展思路,也是改革开放初期学校外延发展达到一定程度后,学校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进一步提升发展品质的自我醒悟和内在超越 (二)学校日常生活品质的提升 (三)学校教育成人与成事的统一(重视学校“人”的教育) 第三节 教育改革的艰巨性和复杂性及其整体协调性 一、 教育改革的动力与阻力 (一) 改革的动力 1、 社会层面(世界经济科技的飞速发展;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的深化改革) 2、 个人层面 (二) 改革的阻力 1、 相对阻力:一部分人受益,一部分人受损(利益群体之间冲突) 2、 绝对阻力:社会上每一个人都可能因改革而受损,从而每个人都可能具有抵制教育改革的动机(通常发生在教育改革之前;是人们自身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之间的冲突) 二、 教育改革的特殊性与复杂性 (一) 特殊性:基础 (二) 复杂性:教育问题是一个社会问题,涉及到人 1、 面临问题的复杂性 2、 目标的复杂性:短期目标,长期目标 3、 改革过程的复杂性:改革中的各种关系 4、 改革主体利益的复杂性:我国更多的是根据国家利益来进行改革,通过教育法的形式传达国家的命令,忽略社会主体和学校主体 三、 走出教育改革累计问题的胶着状态(基础教育改革所面临的问题) (一) 目标问题:数量与质量的冲突 (二) 动力问题:草根与精英的分岔(改革更多的是一种自上而下的改革,广大的中小学校长和教师是处在一种被动的位置) (三) 功能问题:传承与创新的对峙 (四) 路径问题:渐进与突变的博弈 渐进:主要是针对各种“软资源”来讲,比如教育批评,教育流派,名牌学校 突变:主要是针对各种“硬资源”来讲,比如物质资源,人才资源和信息资源 (五) 性质问题:事功与立人的抵牾(教育的本质就是一个生命的唤醒、激发、促进另一个生命成长、完善、提升的过程;教师工作的终极目标是让学生成为自己人生的指导者,从而发挥基础教育长远的辐射效应。) 四、 教育宏观改革与微观改革的协调发展 (一) 信息单向流动或阻碍 1、 主体缺乏知情权 2、 过分依赖信息技术 3、 泥沙俱下的海量信息 (二) 改革过程中支持、促进系统的相对薄弱 1、 依法治教的力度仍需加强 2、 经费投入差异引发的区域师资失衡(长期以来,教师待遇低、队伍不稳定、整体素质不高是制约我国教育质量的重要因素) 3、 管理系统中缺乏民主性制约教育质量提升 (三) 改革评估的针对性不足 1、 改革评估重物质轻文化 2、 重效率轻公平 3、 改革评估的标准粗放而不够精细 五、 教育改革问题性质的再认识 (一) 改革方略的整体性(用辩证的思维方式来认识和思考中国基础教育) (二) 改革价值的基础性(培养合格的公民、专门人才、帮助学生认识世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 改革机制的转型性(由过去以计划经济、行政力量为主导的发展机制转向当今的灵活开放、多元协调和全面系统的发展机制) 关涉教育改革的六大类相关产业:投资办学;与中国学生出国相关的系列市场; 收取高额会务费、买卖入场卷的的论坛和中小学的“教学大奖赛”;以教育科研联合开展课题研究为名所进行的名利交易;宣传媒体和出版行业为主的盈利行为;久禁难止的正规学校乱收费 因此应当通过教育立法规范教育市场机制 (四) 改革问题的复杂性 第四节 中国基础教育事业未来的发展性 一、 和谐社会建设目标的提出与科学发展观的形成 二、 中国基础教育改革旨在促进人的充分发展 三、 中国基础教育的事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一) 改革是一个不断推进的过程:改革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事件 (二) 改革是一个辩证发展的博弈过程:改革中有动因也有阻力,有得到也有失去 (三) 改革是一个新文化不断生成的过 第一篇 中国基础教育改革三十年的演化历程 第一章 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启动 第一节 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缘起与突破点(1977-1984) 一、 背景 (一) 当代中国社会的转型和民族复兴 (二) 经济全球化、信息化背景下的国际性教育改革浪潮 二、 教育改革的缘起 三、 突破点:恢复高考制度、恢复重点学校制度、恢复职称评定 第二节 中国基础教育改革启动的价值 一、 实践意义 1、“破冰”与除弊(去除文化大革命的流弊、冲破思想的禁锢) 2、立序与奠基 3、更新与重建 二、理论意义 第二章 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演化过程 第一节 以教育体制改革为中心的宏观改革(1985-1996) 一、 社会改革开放要求改革传统教育 二、教育面临的基本矛盾与核心任务 基本矛盾:1、在教育管理权限的划分上,政府存在过度管理和管理缺位的问题; 2、在教育思想、教育内容、教育方法上,从小培养学生独立生活和思考的能力不够; 3、在教育结构上,基础教育薄弱,学校数量不足、质量不高、合格的师资和必要的设备严重缺乏 任务:从教育体制入手 ,有系统的进行改革 1、 改革管理体制,坚决实行简政放权。扩大学校办学的自主权; 2、 调整教育结构,相应的改革劳动人事制度; 3、 改革与社会主义现代化不相适应的教育思想、教育内容、教育方法 三、教育改革的基本措施与进展 1、通过加强教育法制建设保障基础交友改革的实施并实现政府职能的转变 2、推进以下放管理权为特征的管理体制改革 3、加大经济投入,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 4、建设一支数量足够、合格二稳定的师资队伍 5、加强德育工作 四、成效及意义、问题与不足 问题与不足:1、基础教育经费十分短缺 2、社会需求庞大,基础教育供给不足 3、“应试教育”的影响在一些地方、学校还相当普遍 4、没有对权利进行明确的划分 5、在改革思路与保障措施上也存在不足 第二节 以推进“素质教育”为中心的教育改革(1997-2003)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使教育面临新挑战 机遇:1、市场经济发展对劳动力的素质要求提高 2、新的经济形势必然引起思想观念的更新和价值体系的重建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探索中前进、在创新中提升,为社会各个领域的改 革提供思路和样板 二、教育改革重心与任务的变化 三、改革推进的策略与路径 1、学制方面 2、推进农村义务教育的健康发展,主要针对农村义务教育不落实、师资缺乏等 问题。 3、推行素质教育 4、完善教师教育体制(师范院校等等) 5、在办学体制上,明确了义务教育坚持以政府办学为主,非义务教育鼓励社会 力量办学的区分性政策 四、成效、意义与问题 (一)基本成效及意义 1、“两基”工作成就巨大,全民受教育水平得到很大提高 2、聚焦课程与教学改革,打响素质教育的攻坚战 3、教育信息化水平大大提高,为素质教育搭建现代化平台 4、教师待遇和地位显著提高,教书队伍建设加强 (二)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思路 1、对素质教育仍存在理解上的偏差 2、素质教育的推进尚存在巨大的梯度差距、区域差异和学段负相关 梯度:东西;区域:城乡;学段负相关:指从小学、初中到高中,学段越高, 素质教育开展的积极性和时效性越低 3、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基础教育改革在广大中小学尚未出现实质性突破和转型 性变化(素质教育往往被当做思想或口号来对待) 第三节 以提高质量、均衡发展和制度系统创新为重点的教育改革(2004至今) 一、 构建和谐社会向教育提出新需求 二、21世纪教育改革的新指向 三、初步成效及意义、问题与展望 问题:1、区域内、学校之间的差距仍然巨大,实现真正均衡发展的任务仍十分艰巨 2、免费政策有待进一步完善,“起点公平”实现之后的“过程公平”更加关 键。 3、衡量基础教育质量的科学合理 标准欠缺,合格学生、学校的评价标准亟 待确立(要建立科学合理的反映教育质量的标准) 致力于“均衡”的目的是实现“优质”,即通过内涵式发展的努力来提升 教育质量 4、公共教育资源配置机制尚需进一步完善,政府将要承担更多的责任 第二篇 中国基础教育改革三十年重大问题评析 第三章 当代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主体构成与关系评析 第一节 当代中国基础教育改革多元主体的生成条件极其特点 一、教育改革多元主体生成的条件 (一)在教育管理制度从上到下的改革过程张,形成了中央、地方政府和学校三级管理主体,政府、学校、社区、学生及家长五类主体共同管理的格局 (二)从原有体制内向体制外转移,改变过去正度包揽办学的格局,逐步建立以政府办学为主体、社会各界共同办学的体制、办学主体走向多元化 (三)从宏观向微观渗透,由过去教育改革关注“变事”,逐步转变为“变人”与“变事”并经,多元教育主体的力量得以彰显 二、教育改革多元主体生成的基本特点 (一)市场机制的引入,使教育主体由以前的投入者、管理者和办学者的角色同一逐渐走向三类角色的分离 (二)教育主体职能转变过程中,在传统角色分化的同时生成了新的角色与职能 (三)教育供给主体与教育利益主体之间由基本重合向相对分离转变 第二节 当前几类教育主体的构成及其发展状态 教育主体:决策主体、办学主体、利益主体、行为主体 一、教育决策主体的构成及其发展状态 (一)教育决策主体的构成 行政性的“决策主体”:国家地方两级政府 非行政性的“决策参与主体”:社会投资人、专业研究人员以及学校实践人员 (二)各类教育主题的发展状态 1、国家决策主体:存在相关领域专业支撑不足 2、地方决策主体:缺乏独立思考,“照着上面说的做” 3、社会决策参与主体:片面追求经济效益 二、教育办学主体的构成及其发展状态 (一)办学主体:政府(公共基础教育办学的主体)、社会和个人(民办学校) (二)各类教育办学主体的发展状体 教育投资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1、我国教育经费增长虽然较快,但与现实需求仍有较大差距,特别是边远山区 2、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增长较为缓慢,政府投入明显偏低,并且偏向高等教育 3、社会团体、家庭、企业、个人对教育投资的作用未能突出表现 4、缺少调动民间资源的有效措施 三、教育利益主体的构成及其发展状态 (一)教育利益主体的构成:利益主体指享受教育改革的主要受益者 1、政府:通过教育培养人才,改变经济技术落后等等的居民 2、社会利益主体: ①对教育人才的直接需求者:企事业单位、机关、学校 ②视教育为产业的教育市场中的获利者:如教材出版社 3、学生及家庭:改革需要考虑的最根本的利益群体 4、直接从事教育工作的教职人员:直接的经济和机会利益;间接的个人发展 5、参与教育改革的专家学者:内在的专业成就利益;外在的物质性利益 (二)各教育利益主体的关系及其发展状态 衡量利益主体在博弈关系中合理性的一个基本点是:基础教育的改革及运作方式是否有利于全体学生身心健康,是否有利于国家对人才的需要。 四、教育行为主题的构成及其发展状态 教育行为主体:指在国家规定的标准框架内,获得相应的教育从业资格,实施教育行为的人。 (一)领导行为主体:指在基础教育中承担领导职能、实施领导行为的部门和个人。 (二)学校管理人员:校长,学校中层管理干部 (三)教师 第三节 当前教育主体的发杂关系及改革建议 一、教育改革中政府、社会、学校三类主体的复杂关系 二、改革建议 (一)进一步将政府职能向“有限责任”转换,并划清各类教育主体的职责范围 (二)校长角色需要从“政策执行者”进一步向“政策制定的参与者与创造性实施者”、“社会资源的整合者”转变 第四章 基础教育宏观决策评析 第一节 教育价值理念的转变:在继承与发展之间 一、教育方针的转变:在国家与社会之间 二、教育目的的转变:在社会与个人之间 三、教育改革取向的转变:在效率与公平之间 第二节 教育管理体制:在集权与分权之间 一、“统一领导、分级管理”体制 二、“地方负责、分级管理”体制 三、“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在集权分权之间求得平衡) 第三节 办学体制改革:在政府与社会之间(谁来办学、谁来投资等问题) 一、政治因素与教育的国家化 二、经济因素与教育的市场化 三、社会因素与教育的选择性 基础教育的公益性并不取决于“谁来办学”,而是要看“办学为谁”、“为何办学” 第四节 教育财政体制改革:在教育与经济之间 一、“条块为主、块块结合”体制 “条块结合”:指财政部门根据教育事业发展计划,分别给个地方、各部门核定教育经费控制指标 “块块结合”:指在财政部门下达的教育经费控制指标内,各地方政府仍有权结合自己的财力、物力,动用预备费,甚至对预算中的类、款、项进行统筹安排。 二、“分级管理、以乡为主”体制 三、“以县为主”体制 20世纪90年代。由于教育财政责任过度下放,大多数农村地区主要由乡政府和农民承担教育财政的责任,结果造成全国大面积教师工资等经费短缺现象,严重影响了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因此提出了“以县为主”的基础教育管理体制要求县级政府要切实承担对本地教育发展规划、经费安排使用、校长和教师人事等方面进行统筹管理的责任。 第五章 中国基础教育事业发展的推进策略 第一节 国家基础教育改革的整体策划、政策调控与推进方式、 一、国家基础教育改革的整体规划 (一)国家层面进行改革与发展策划的主要方式 1、日常化工作推进的策划方式 2、专题专项式推进的策划方式 (二)国家策划的科学化与民族化意识 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在进行重大策划的过程中,通常要采用大范围调查研究方式 二、国家基础教育改革的政策调控 (一)政策配套 1、政策文本的配套:指一个改革策略实施过程中的先后配套 2、执行系列中的政策配套:指中央政府和相关部委一级提出的决定、纲要、行动计划,而省一级制定相应的实施意见、实施办法,这体现了部门层次上下配套 3、政策与法律之间配套:如果说法律体现的是的“一般性”要求,那政策往往体现的是“特殊性”、“政策倾斜” 4、策略与保障之间的配套: (二)程序公正:决策中,按照“三案”的要求进行,预案前充分了解各方的意见。 三、国家层面的推进方式与改革策略 (一)推进方式:自上而下,自下而上,上下结合;宏观研究、中观研究、微观研究 (二)改革策略(如何成事的策划和谋略,它所要回答的问题是“如何”,而非“干什么”,总在明确 或基本明确了要干什么的目标与任务后 才被提出) 第二节 区域层面推进基础教育改革的策略 一、区域改革的合理定位 (一)对定位之合理性的认识 1、指在整个社会发展事业格局中,相对于其他领域的定位 2、指区域的地方政府自身确立在中央政府与基层教育机构之间的地位与责任 3、指明确本区域在全国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版图”上与其他区域之间的关系 (二)区域定位的实践与思考 1、对区域定位的把握与分析 ①我国教育发展非均衡状况的区域表现: A东部:多种发展水平在区域内共存,先进与落后、富裕与贫穷、国际化与本土化,区域内差异凸显。 B中部地区:以农业为主导,经济发展呈现塌陷之势,教育的基础条件薄弱 C西部地区:经济总体上欠发达,多民族文化交融与冲突,而高密度的国际援助在促进教育发展的同时,也使理想与现实、观念与行动之间落差加大。 ②不同地区在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方面有不同的思路、经验与对策 A东部:内涵式发展、追求教育上的优质 B中部:通过政策平抑“片追”势头、大量选派优秀教师培训农村教师或支教等举措,也营造出一种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氛围并取得一定实效 C西部:大量引进国际援助对校长、教师和教育行政干部进行“地毯式”密集培训以及改进办学条件、推进学校发展计划等措施 ③发展中的问题 A东部:如何巩固和发展“以强带弱”的成效与经验,将发展差异转化为发展资源 B中部:如何真正解决区域和学校之间的教育资源和教育质量水平的差异,真正走出“片追”的价值误区 C西部:经济脱贫如何迅速的转化为教育脱贫?具有本土特色的民族传统文化如何在现代化过程中不仅不被“化掉”反而彰显其时代价值?外援撤后如何实现自主的可持续发展 2、基于定位的区域改革实践 3、基于差异调研的政策选择(东中西三大区域之间的差异,一个区域内部的差异)需要打破城乡分割的“双二元”体制 二、中央、地方、基层的改革合力 三者形成合力的关键在于:每一层面都要尽到自己该进的责任,同时对上一层面要创造性的推进实施,对下一层面则要权利支持。如国家正度这一层面,不仅要有周密的宏观决策与策划,而且要为地方和基层的改革与发展营造宽松的政策环境;区域政府这一层面,既要考虑如何落实国家政府的战略任务,又要考虑如何向学校提供必要的支持;学校这一层面,则要考虑如何为区域改革提供有价值的经验 第三节 学校改革的推进策略与可持续发展 一、确立学校改革与发展的自主权 学校改革与发展实现自主的这两个条件是学校主体的自主意识和自主能力。当学校获得了自主办学的权利空间,则顺理成章的有了改革和发展的自主权 二、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与要素 (一)认识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与要素:核心要素是学校主体自主发展的愿望、主体自主决策、主动策划的能力 (二)在不断的更新性改革中形成学校持续发展的动力机制 1、从学校发展规划的运作和管理与实践两个层面的改革入手,探索“管理中心下移、改革全面推进”的运行机制 2、学校内部组织机构重组后引出职能转换与功能整合的新话题 3、重心下移后组织改革进一步激发教师专业团队的活力 4、学校的制度创新与文化生成形成了良好的互动与双向建构效应 ①学校内部制度建设以关注成人成事为基本导向、以动态生成为基本方式 ②基地学校的制度创新以决策、研究、责任和评价为基本内容 ③在关注制度建设的同时重视制度创新与文化生成的相互促进 第六章 基础教育系统改革评析 本章探讨的是中官层面基础教育系统的改革问题,是教育宏观决策的具体化。 第一节 基础教育制度建设与教育系统的整体变化 教育系统与制度建设是国家佳教育系统的骨架 一、基础教育的制度建设 (一)教育机会均等取向下的基础教育制度建设——《义务教育法》的颁布与修订 ①薄弱学校办学条件的改善 ②重点校与重点班的取消 ③不同学校校长与教师之间的合理流动—组织校长、教师培训和流动,加强对薄弱学校的建设 ④鼓励高等学校毕业生以志愿者的方式到农村去、民族地区缺乏教师的学校任教 (二)基础教育制度建设的重要变化 1、教育制度建设从外在于个人,向注重个人利益的正当性与合法性转变 2、教育制度的运行由传统上以国家行政权利为主,向以法律法规为主的形式转变 二、教育系统的整体变化 文化大革命后,我国恢复教育制度的基本思路是“抓两头”(高等教育和初等教育)、“带中间”(中等教育)的中间路线为主。 三、当前我国教育制度存在的问题 (一)教育体制结构性失衡引起的公平和效率问题 1、地区间教育发展不平衡 2、城乡教育发展的不平衡 3、区域内教育结构的失衡(主要是涉及重点学校的制度) 4、阶层间的教育差异(社会弱势群体,如贫困生,流动人口子女) 5、教育制度内部结构的差异 ①在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发展上,我国政府过分偏重高等教育,而研究表明,在发展中国家,初等教育的收益率为25%左右,高等教育的收益率为12%左右,因此以高等教育为投资中心显然是不合理的。②我国政府应加大对基础教育的投入,对高等教育则应尽可能的拓展融资的多元渠道;③基础教育应保证公平优先、兼顾效率,而高等教育可以效率优先、兼顾公平;④依据我国目前的生产力水平,应当加强职业技术教育 (二)自上而下、演绎式类推模式的局限问题 四、我国教育制度建设的未来走向 (一)以上下互动和自下而上的教育制度创新、教育制度供给模式,取代自上而下的教育制度供给模式 (二)正确认识均衡与效率之间的关系:教育均衡发展是底线,效率发展是宗旨 第二节 课程观念与系统更新 一、三十年改革历程 (一)课程秩序的恢复与学科课程主导地位的确立(1978-1985) (二)学校课程权利分化与结构多样化(1986-1993) 课外活动、选修课属于课程权利的配置,前者给教师更大的课程组织权,后者给予了学生更大的课程选择权 (三)新课程的孕育与展开面向21世纪的现代化课程体系的建设(1993-1998) (四)面向21世纪的现代化课程体系的纵深发展(1999至今)推行教材多样化 二、基本成就 (一)课程体系建设系统初步形成 1、初步勾勒了指导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体系 基本精神: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 2、根据基础教育课程的均衡性、综合性与选择性原则,重建了新的课程结构体系(基础教育的课程结构强调了综合性,加强了选择性,确保了均衡性) 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课程,高中阶段以分科课程为主;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 3、促进我国课程走向地方适应性与管理民主化(三级课程管理体系,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并存) 4、激活教育系统各项制度的改革 课程改革是教育系统改革工程的一部分,给教育界带来的最大挑战莫过于“教师专业化”的挑战,其改革的成败归根结底取决于教师,因为教师是理想与现实、理论与时间之间的转化者。 (二)新课程初步被教育界认同,并呈现可喜的变化 三、经验启示 (一)必须选择渐进式改革的方式 渐进式改革是指在根本课程政策不发生较大的变化的情况下,对课程改革过程中的限制或阻碍因素进行逐步的改革(我国的渐进式体现在许多方面:从发达城市的课程改革开始,扩展到全国等等;在改革方法上也是先易后难,摸着石头过河) (二)要防止教育改革的差距拉大(国外教育改革的研究结果表明,改革开始后的2-3年,学校之间的改革效果开始产生差异。如果没有相应政策的支持,这种差异可能会随着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推进而加剧) 我国课程改革中存在两类明显的差距: 1、地区差异:乡村教师对课改的认识趋向是消极,对课程和教材的适应性低,改革所带来的变化低于其他地区 2、学段差异:即中小学之间的差异。调查结果显示,与小学教师相比,初中教师对课程与教材的适应性和对新课程教学、评价理念与方式的认可程度相对低 (三)课程评价体制改革要同步推进 我们有了先进的课程评价理念,但是依然严重欠缺评价的技术支持 (四)课程改革的系统性工程有待完善(比如高考中考政策,学校效能,教育质量监测制度,问责制度,经费保障制度,高中学分制度等有严重缺位) 四、未来任务 (一)建立与课程改革相配套的保障系统 课程改革是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之一,牵涉人、事、物各个方面的因素投入。 1、人:主要是做好我国教师教育工作,需要中小学甚至大学都能从课程改革的角度出发培养新型教师 2、事:加强课程资源的制度建设 3、物:增加经费投入,提供课程改革的财政保障 (二)要加强评价体系的监督与管理,建立多层面、分工有序、相互协调的评价检测体系 一直以来,我们的教育质量评价基本上等同于考试,评价的组织和管理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注,尤其是教育质量检测体系的却是造成了严重的后果: 1、考试成为一切衡量的唯一手段 2、考试管理非常混乱,各钟利益集团假借各种质量检测名义进行各种缺乏科学性的考试,如学奥数之风 3、结果公布不科学,考试功能异化,造成学校之间的恶性攀比,非理性竞争。 因此。国家应建立义务教育阶段教育质量检测体系 第三节 教师教育系统改革 一、两大阶段(纵观改革开放以来教师教育系统的改革,可分为师范教育时代和教师教育时代) (一)独立建制型师范教育体系的恢复与调整阶段(1977-1998) (二)多元化、开放型的教师教育体系化建设阶段(1999-2004) 二、我国当前教师教育体制改的的整体趋势 (一)职前教师教育体制:从封闭型、独立型的“单轨三级制”向开放型的“双轨两级制”培养体系转变 (二)职前、职后教师培训体系的一体化与多元化 三、我国教师教育未来改革的重点 (一)农村教师队伍数量和质量的双重建设是重点 (二)质量保障的层级化与体系化建设是重点 第四节 教育评价系统改革(基础教育发展的关机在于科学的评价制度) 一、教育评价系统的变迁 (一)同一招生考试:重建教育公平的基本杠杆(20世纪70年代) (二)科学化教育评价制度建设的自觉追求(1977-1990) (三)多种途径构建评价体系,引导“素质教育”的实施(1985-2000) 这一阶段教育评价制度的建设主要是针对“应试教育”的弊端进行的多样化尝试性建构。 (四)中国特色教育评价体系意向的提出(2001至今) 在前一阶段,我国教育评价制度改革主要是向国际社会学系和修正应试教育,但改变应试教育状况的成效不大。 二、基本成就 1、在评价主体上,随着政府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政校关系也开始调整,评价主体日趋多层化和多样化 2、教育评价范围逐步扩大,教育评价结果的合理反馈愈来愈受到重视(范围从学生到教师、管理工作、学科专业 、学办水平等) 未来中国教育评价的范围将逐渐扩大到“一切教育和教育一切” 3、评价功能上,在发挥鉴定功能的同时,日益注重发展和决策功能 鉴定功能:按评价结果排名次、分档次,来发放教育经费等等,是典型的终结性评价 现在的教育评价更加注重发展性评价(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 4、教育评价机构和制度建设将进一步向正规化、规范化和科学化 5、教育评价的方法和手段,注重运用现代科学(定量定性相结合) 三、未来方向 (一)正确处理标准化与多元化的关系(学校主体参与和外部利益相关人的多元参与相结合) (二)正确认识教育评价与学校教育质量发展之间的关系问题 教育评价到底应该是管理的抓手和“指挥棒”,还是教育质量内部的质量保障手段和措施,或者是保障和改进教育质量的绩效转本研究与专业服务? 第七章 基础教育学校改革评析 第一节 学校三十年改革思想突破 一、学校办学理念的转向:专业立校 二、学校办学战略的突破:优者优先—在教育资源比较匮乏的时候,让一部分学校优先发展起来,既可以为“后发学校”提供标杆,也能保证国家优秀人才不会因为教育资源的匮乏而被耽误。 三、学校办学标准的提升:教育现代化—办学条件标准化,素质教育等等 四、学校办学价值观的转换:均衡发展,全面育人—长期以来,学校办学的价值观就是“多出人才与快出人才”,存在很大的弊端 第二节 学校管理改革 一、校长负责制的确立与完善—校长由政府委派,直接对人民负责,学校一切问题校长有最后决定权。由四个基本要素组成:上级机关领导,校长全面负责,党支部监督保证,教职工民主管理 二、学校内部组织架构的变迁 三、学校人事管理推进聘任制 四、学校教学管理专业水平提升—为了促进教师队伍专业化的发展,学校在教学管理上也不断推出专业化的制度予以保障,其中教师职称制度、结构工资制度和学校绩效奖励制度最为重要 五、徐晓与社会互动的增强—学习型社会 六、学校管理改革的发展趋势与问题 趋势:1、学校法人地位与办学自主权逐步形成 2、校长与学校的关系,完成了从家庭中的“家长”向民主管理中的“班长”再向学校法人代表的三种转换,使得学校管理更加民主与科学 3、在教师管理中,更多的强调了学校、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专业权力与责任,解除了教师与学校,学生与学校,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人生依附关系 4、在调动教师积极性,提升学校教育质量,采用的制度与方法更加丰富 问题:1、学校内部权力结构中,行政权威过强,专业权威过弱 2、学校管理重心靠上,掌握管理决策权的人离管理问题较远,离管理问题最近的人掌握的决策权较小 3、学校教师间的竞争在加剧,教师间的合作越来越少,整体提升教育效率的机制也少了。 第三节 在课程改革背景下学校教学改革深化 一、学校教学价值观的更新 1、教师活动促进师生生命成长的价值得以进一步确立,教师主导,学生主体 2、教学活动促进学生对社会共有精神文化财富的个性化与创生性-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 基础教育 改革 发展 研究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xrp****65】。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xrp****65】,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xrp****65】。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xrp****65】,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