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治理创新何以多样化——基于创新过程中主体互动的研究视角.pdf
《基层治理创新何以多样化——基于创新过程中主体互动的研究视角.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层治理创新何以多样化——基于创新过程中主体互动的研究视角.pdf(12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1、62社会治理研究2023年第4 期求宝张新文,陆渊.基层治理创新何以多样化基于创新过程中主体互动的研究视角 J.求实,2023(4):62-72.基层治理创新何以多样化一基于创新过程中主体互动的研究视角张新文,陆渊(南京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江苏南京210095)摘要:基层治理创新是一个涉及创新初始、试点、实践等三个阶段,并涵盖多个创新主体互动的动态过程。基于创新过程视角,并借鉴控制权和资源依赖理论,重点分析“上级政府一基层政府一基层自治组织”等创新主体在基层治理创新不同的过程阶段所具有的互动关系和策略,进而构建一个基层治理创新过程的主体互动框架,分析基层治理创新不同阶段创新主体互动的关键机制
2、。基层治理创新遵循“自上而下的强控制一资源配置与创新试点博奔一创新成功、中止、失败或融合”的演进过程。在基层治理创新的不同阶段,尤其是在基层治理试点与实践阶段,创新主体均采用不同的策略而形成相应的互动关系,最终影响基层治理创新成效。目标导向与自由裁量、压力监督与资源整合、考核问责与倡议联盟是促使创新主体在不同阶段形成互动关系的关键机制。关键词:基层治理;创新过程;控制权;资源依赖;主体互动;资源整合;考核问责;倡议联盟中图分类号:D63;F3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 0 0 7-8 4 8 7(2 0 2 3)0 4-0 0 6 2-1 1一、问题的提出创新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对于
3、政府而言,公共事务的多样性也表征着治理创新的复杂性。随着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意见等相关政策文件的出台,基层政府围绕基层民主、公共服务、社会建设等诸多社会建设领域广泛开展治理创新行动。基层治理创新可以定义为:以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和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为目标,基层政府协同多元主体采用辖区内从未实施过的发展策略而进行的治理活动。在实践中,基层政府面对治理创新活动也表现出不同的行为逻辑。一方面,有些基层治理创新活动在提高基层政收稿日期:2 0 2 3-0 4-2 8作者简介:张新文(1 9 7 1 一),男(土家族),湖南张家界人,南京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4、,主要从事基层治理创新研究;陆渊(1 9 9 3 一),男,江苏南京人,南京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生,主要从事基层治理创新研究。63基层治理创新何以多样化府行政效能、增进公共福让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2-3 ;另一方面,有些治理创新活动则存在形式大于内容的盆景化”“标签化”等问题4-5 。诸多研究表明,上级的支持与偏好虽然是激励基层政府推动创新的重要因素 6 ,但公众与可使用的创新资源等外部压力也影响着基层政府的治理创新 7 ,进而形塑其创新实践活动。可见,基层治理创新过程并非完全由基层政府主导,而是存在多主体的互动关系。因此,划分基层治理创新的过程阶段,挖掘互动主体特征及互动行为,对于理解治
5、理创新何以呈现多样化的态势具有重要的解释价值。主体互动是解析治理创新中不同主体的行为逻辑和策略选择的重要视角1 。需要注意的是,基层治理创新并非是一种静止状态,而是创新主体在创新的不同阶段围绕创新控制权与创新资源展开相应的互动博奔。这是因为,一方面,上级政府鼓励基层政府开展积极的创新行动,在压力型体制和目标责任制的框架下将创新任务逐级下达,并在检查验收时对下级政府的考核具有“一票否决权”,因此,上级政府的“高压控制”驱使基层政府以各种方式寻求规避创新风险,并通过完成创新任务来获得上级认可 8-9 ;另一方面,伴随着治理创新任务的下达,上级政府会向基层政府转移相应的权力,如激励权、审核权等,从而
6、使基层政府拥有一定的自由裁量权 7 ;同时,与上级政府相比,基层政府在治理任务中由于直面社会组织、公众等主体,掌握了更多的信息资源,因此,在一定程度上为其采取自主式的创新策略提供了空间 1 0 ,并具有与上级政府“讨价还价”的能力,进而导致基层治理创新目标的偏离。本文拟基于组织创新过程理论,试图回答以下问题:第一,在不同治理创新阶段,创新主体间的互动机理是什么?第二,基层治理创新过程中控制权又是如何在层级创新主体间相互转移的,创新主体会采取怎样的应对策略?二、基层治理创新的不同分析视角一)基层治理创新的文献述评近年来,基层治理创新一直是政府的实践主题,如浙江绍兴市新时代“枫桥经验”、北京“街乡
7、吹哨、部门报到”、上海“三社联动”等案例逐渐成为全国典范。既有文献从学理性视角归纳了若干影响基层治理创新的要素:一是制度激励论。在科层制的层级治理模式下,上级政府的注意力、创新目标、创新资源供给等均是驱动基层政府开展治理创新的重要变量1 1 ;而在晋升锦标赛的激励下,基层政府追求政绩是其主动进行治理创新行动的主要动因 1 2 。当然,风险和成本也是影响基层治理创新的重要变量。通常基层政府具有完成“低风险”创新任务的行为取向,倾向于在“低政治风险 的环境下进行治理创新行动 1 3 。二是社会嵌人论。随着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问题日益多元与复杂,社会组织在协调社会发展、化解治理困境中发挥着积极作用
8、5 。与此同时,随着政府体制机制改革,基层政府的创新行动受到上级政府的财政约束,吸纳社会组织共同参与成为基层政府拓展创新资源的重要策略,进而推动基层治理创新 1 4 。此外,日益增长的公共服务需求也成为促进基层治理创新的重要驱动力 8 。三是个体行为论。基层干部的执政能力、政策企业家、领导的岗位更迭等都会对基层治理创新产生重要影响 1 5-1 6 ,尤其是政府主要领导的执政理念、价值偏好是影响基层治理创新成效的关键要素 1 7 。这些研究从不同的视角阐述了影响基层治理创新的驱动要素,但仍有一些方面需要拓展。既有研究更关注从静态视角分析影响基层治理创新的要素,较少从动态视角分析基层治理创新过程。
9、组织过程创新理论则认为,基层治理创新从产生到实践是一个完整的动态过程 1 8 。另642023年第4 期求寳外,现有研究主要从单一治理主体视角分析基层治理创新的驱动要素,而基层治理创新是涵盖多主体互动的行为,不同主体在基层治理创新过程中的创新目标与策略也会呈现不同的表征。因此,仅从静态视角分析基层治理创新的驱动要素,不能有效地解析基层治理创新的深层运作逻辑与机理;同时,理解基层治理创新也需要重点分析创新过程中各主体的互动行为,从而打开基层治理创新的“黑箱”(二)理解治理创新的动态视角:控制权与资源依赖理论控制权是理解我国政府层级关系的重要视角,周雪光等最早运用控制权理论解释不同层级政府上下级关
10、系和府际间不同治理模式,并结合委托一代理理论建立了一个由委托方、管理方、代理方构成的三级科层组织模型,该模型将控制权解析为目标设定权、检查验收权和激励分配权这三个重要维度 1 9 。因此,本文借鉴周雪光等人的政府控制权解释模型,阐释不同层级治理创新主体在基层治理创新过程中的互动行为。具体而言,目标责任制和行政发包制是我国自上而下层级政府间最主要的互动形式,在一项创新任务的初始阶段,上级政府具有创新决策的控制权,如明确创新目标、审批创新项目等。随着创新目标任务的逐级分解,创新任务内容持续完善与细化,上级政府也将部分权力向下级政府转移,如激励权、审核权等。目标创新任务下交给基层后,为了调动基层自治
11、组织的能动性,提升创新任务的可实践性,一些权力也进一步向基层自治组织下放,如初步筛查权等。最终由上级政府行使检查验收权力,定期检查和评估基层政府的创新任务绩效。由此可见,尽管上级政府在任务初始阶段和考核阶段具有创新任务的绝对控制权,但随着治理创新任务的分解与下交,部分控制权也向下传递,基层政府和基层自治组织在治理创新进程中往往具有较强的控制权。因此,在基层治理创新过程中,控制权并非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在创新的不同阶段,创新主体通过控制权的互动博奔进而影响治理创新的绩效。资源依赖理论是阐述政府与基层社会组织在基层治理创新互动关系的重要理论支撑。任何组织都无法自给自足,需要与组织的外部环境进行资源交
12、换以寻求更为稳定的发展,而当一个组织需要从其他外部组织获取发展的关键性资源时,组织之间便形成了资源依赖,占有关键优势资源的组织对其他组织具有更强的影响力和控制力 2 0 1。具体而言,在创新过程中,由于层级政府之间、政府与基层自治组织之间存在关键性创新资源的差异,如资源慕赋、创新所需的专项资金等,进而形成不同类型的资源依赖关系(如单向主导型、双向互动型、反向嵌人型等);同时,创新主体的依赖关系影响各个主体的行为逻辑和激励强度,从而导致不同的基层治理创新实践。综上所述,本文借鉴组织创新过程理论,从动态视角将基层治理创新划分为基层治理创新初始、试点及实践三个阶段 2 1 ,并基于控制权与资源依赖两
13、个理论视角解析基层治理创新主体互动的行为机理。具体而言,在基层治理创新的不同阶段,尽管由于结构性制度的设置,基层治理创新的政治权威一直掌握在上级政府手中,但创新的实质控制权则在创新主体之间不断转移;同时,创新主体因其所拥有的关键性创新资源存在差异也会形成不同的依赖关系,从而影响主体间的互动行为。创新主体因创新“控制权一资源”而产生不同主体间的互动,因而选择多样化的基层治理创新形式。三、基层治理创新不同阶段主体间互动的机理分析基层治理创新研究不仅要把握创新过程中不同的发展阶段,也需要了解不同层级创新主体65基层治理创新何以多样化所承担的角色和应对策略,同时关注基层治理创新主体所掌握的关键性创新资
14、源。因此,本文采用过程追踪法以刻画基层治理创新不同阶段创新主体的互动行为,并思考他们行动的原因及带来的结果,以探究基层治理创新呈现多样性的因果机理。同时,本文在创新主体互动分析之后尝试提炼出理论化的分析框架和运作机制。(一)基层治理创新初始阶段:自上而下的强控制在基层治理创新的初始阶段,创新控制权呈现以下运行逻辑:首先,上级政府根据既有战略目标和发展方向制定基层治理创新的目标,并从合法性和政绩目标等方面评估创新行动的目标和预期效果;同时,调动政府部门积极参与创新方案的设定,如成立工作领导小组等,破除政府不同部门之间的条块藩篱,减少创新任务执行的阻力,勾勒初步创新方案的执行流程。其次,遵循我国科
15、层制常规任务的传递模式,上级政府对基层政府开展基层治理创新行动任务发包,并辅以相应的创新资源分配如专项资金、奖励措施等;同时,把拓展创新细节的任务也向基层政府转移,由其在执行过程中逐层细化落实。再次,基层政府根据上级政府分配的创新任务和创新资源,结合本级政府的实际情况和辖区环境对创新任务进行完善与再分解,重新打包创新任务并向辖区内的基层自治组织转包,采取多重激励策略调动基层自治组织参与的积极性。最后,由基层自治组织“选择性”承接创新任务。创新主体的角色与互动策略如下:在基层治理创新的初始阶段,上级政府作为委托方在制定创新目标和绩效后,将任务的激励权/实践权向下一级政府下移,即向下放权,由其进行
16、具体的细化与分解。基层政府发挥承上启下的中介作用,其拥有对创新任务的自由裁量权,不仅具有扩充与完善上级政府所分配创新任务的权力,也具有借完成创新任务之机,将本级政府发展规划和价值偏好融人创新任务及协调创新资源的能力 2 2 。李祖佩等在对丽县“宫阙之城”创新项目考察过程中发现,基层政府不仅按照上级政府意志重新整合项目资金,也重新调整创新项目的实施内容 2 3 。对于基层自治组织而言,其承接基层政府的创新任务,一方面,取决于内部自主性的发挥。基层自治组织更愿意争取“不贴钱”或具有强财政支持力度的创新任务,而“躲避”前期需要垫付较多投人的创新任务;同时,面对具有吸引力的创新任务,基层自治组织中的精
17、英代表如村干部、乡村精英、人大代表等,通常会利用自已的政治身份或非正式社会关系与政府官员建立联系,以争取试点机会 2 4 ;另一方面,取决于国家赋予其合法发展空间以及资源供给情况。陈家建对温江区“三社互动”创新项目运作考察发现,上级政府的配套专项资金支持是化解基层抵触情绪的重要因素 2 5 ;同时,卢素文等基于调研发现,江西某村庄慈善会的成立和合法性地位的获得与乡政府的全力支持密不可分 2 6 。在基层治理创新的初始阶段,创新控制权遵循着政治权威自上而下传递的逻辑。与我国常规任务的分配类似,各级政府对基层治理创新的目标层层分解,与其相应的一些权力如激励权、资源支配权等也会层层下移。基于创新主体
18、层级视角来看,上级政府对基层政府因具有较强的行政管理职能,因而在创新初期对基层政府具有强控制;对于基层政府与基层自治组织而言,基层政府为基层自治组织的创新行动提供资源支持,基层自治组织也需要依赖政府为其行动提供合法性支撑,因而在基层治理创新初始阶段基层政府对基层自治组织也具有强控制(二)基层治理创新试点阶段:资源配置与创新试点博奔在基层治理创新任务试点阶段,上级政府已将激励权、部分审核权和执行决策权转移至基层政府,但保留了对创新全过程的考核权与监管权。在创新任务试点过程中,基层政府承担着动员662023年第4 期求宝基层自治组织参与创新实践和获得相应创新政绩的责任。由此,面对自上而下的创新任务
19、压力,基层政府会采取多种动员措施以调动基层自治组织参与创新的积极性,但是,创新任务有时并不一定能提升基层治理的创新绩效,因而具有不确定性和较大风险。甚至当创新任务目标与治理外部环境之间存在偏差时,可能引发基层政府与基层自治组织之间的矛盾与冲突。因此,在基层治理创新试点阶段,基层政府就创新资源配置及运作方式与基层自治组织进行互动博奔,这成为影响基层治理创新实践的关键要素。创新主体的角色与互动策略如下:在基层治理创新试点阶段,上级政府已经向下授权,并不直接参与创新的执行过程,而是对创新的方向进行整体把控;同时,通过行政指令和设置创新任务的优先顺序对基层政府的决策施加影响,如上级政府会对实施创新的单
20、位进行不定期检查并及时“纠偏”。在此阶段,基层政府握有基层治理创新的实质权力,如资源分配权、实施权等。首先,为了完成创新任务并较快实现创新绩效,基层政府通常会选取资源较好的基层单位或者政府嵌入性较高的组织进行试点。李祖佩等在对梅镇的考察中发现,该镇之所以能成为政府乡村旅游重点打造对象,与其优越的地理资源环境和村干部的积极配合密不可分 2 7 。其次,为了完成创新任务,激励基层自治组织持续配合,基层政府不仅向基层自治组织让渡一定的自由裁量权,如在修建乡村道路时,村干部可自行选择施工队或材料供应商,而且会提供必要的财政支持。除此之外,还会为基层自治组织拓展创新资源(如融资等)提供行政担保或行政背书
21、。最后,基层政府的基层治理创新,离不开村干部、乡村精英、族长等具有较高社会声望的人发挥带动作用。这就需要基层政府通过“权力的非正式运作”与他们构建非正式网络关系,如“人情利益置换”2 8 ,以激励其积极参与。对基层自治组织而言,外部创新资源输入和自上而下的创新任务要求,对基层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实质上是一把“双刃剑”,即机遇与挑战并存。因此,在创新试点阶段,基层自治组织在内外双重压力下扮演着多重角色。首先,基层政府行政权力强势介人基层社会,且创新任务能够有效推动基层社会发展,基层政府与基层自治组织之间资源相互嵌入,此时,基层自治组织扮演“经营者”角色,其需求和利益与创新目标高度契合,会积极主动地配
22、合政府完成创新工作,例如政府在村庄修建基础设施中,村组织往往具有高度的配合性 2 7 ;其次,当创新任务与基层社会需求不相符时,而政府在当地进行了较深的行政介入,基层治理创新需要高度依赖政府的资源支持,此时,基层自治组织则扮演政府“代理人”角色,基层自治组织在细化创新任务中更多地体现当地政府的意志,而忽略老百姓的集体利益,例如多地政府推出的示范试点创新项目时都具有浓厚的行政色彩,基层自治组织在项目细化中具有较少的话语权 2 9 ;再次,当创新任务在试点过程中,尤其是在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等创新项目上,由于外部资本的嵌入使公众对利益分配不满而产生抵触情绪,政府在当地又没有进行强势的行政介入,基层政府
23、依赖基层自治组织在基层社会的关系网络等资源提供支持,此时基层自治组织扮演“协调者”角色,起到关系协调和矛盾化解的作用;最后,当基层治理创新任务对基层社会的发展具有推动作用,但基层政府的财力等资源有限,需要依赖基层自治组织的财力、人力等创新资源来有效推动基层治理创新的试点工作,此时,基层自治组织则扮演基层社会“当家人”角色。一方面,基层自治组织能够通过提供人、财、物等创新资源减轻基层政府在推动创新项目落地时的财政压力,从而取得创新任务试点的自主权;另一方面,基层自治组织通过创新任务持续为基层社会“输血”以获得稳固的体制精英身份,从而在基层社会提升影响力,实现基层社会权力结构的稳定 3 0 。67
24、基层治理创新何以多样化在基层治理创新试点阶段,上级政府仅保留监督监管权,此时,基层治理创新任务的实际控制权已经由上级政府转移至基层政府与基层自治组织。而基层治理创新试点的最终结果则是由基层政府与基层自治组织之间基于资源的分配与博奔互动而产生的。(三)基层治理创新实践阶段:创新成功、中止、失败或融合在基层治理创新实践阶段,上级政府作为基层治理创新整体方向的掌控者,其在实践阶段对创新试点工作的结果进行检查验收和考评。当创新结果与创新目标不一致时,上级政府需要从自上而下的创新目标与自下而上的创新实践两个方面进行考量,并根据试点结果进一步调整与完善创新目标和评价体系,最终实现基层治理创新的融合与发展创
25、新主体的角色与互动决策过程如下:在基层治理创新实践阶段,基层治理创新的控制权上移,其最终呈现的创新结果主要取决于上级政府与基层政府之间的互动博奔。作为基层治理创新任务的最终“评估者”,上级政府对基层政府的创新实践结果具有正向与负向的激励,尤其是在中国现行科层体制下,上级政府不仅拥有对下级政府工作评价的一票否决权,也具有人事晋升与任免的权力 3 1 。因此,当基层政府较好地完成创新任务且治理创新绩效较好时,上级政府会采取表彰、奖励、提拔等方式正向激励基层政府,也会积极与电视台、流媒体等媒体合作进行宣传推广;反之,当基层政府创新试点失败或创新未达到预期创新目标时,上级政府会从适应性、难易性及实施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基层 治理 创新 何以 多样化 基于 过程 主体 互动 研究 视角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自信****多点】。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自信****多点】,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