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分享此内容可以赚币 分享](/master/images/share_but.png)
九年级自然科学-第一章-第6节-有机物的存在和变化知识精讲-浙江版.doc
《九年级自然科学-第一章-第6节-有机物的存在和变化知识精讲-浙江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自然科学-第一章-第6节-有机物的存在和变化知识精讲-浙江版.doc(12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初三自然科学第一章 第6节 有机物的存在和变化浙江版 【本讲教育信息】 一、教学内容 有机物的存在和变化 二、考点清单 (一)学习目标: 1、会区别无机物和有机物。 2、知道一些简单有机物的性质。 3、了解对生命活动具有重大意义的有机物(如葡萄糖、脂肪、蛋白质等) 4、知道自然界中的碳、氧、氮的循环。 (二)重难点分析: 重点:有机物、无机物的区分;了解对生命活动具有重大意义的有机物(如葡萄糖、脂肪、蛋白质等);知道自然界中的碳、氧、氮的循环,物质循环思想和基本途径的建立。 难点:有机物、无机物的区分,理解常见有机物的特性,并能由这些特性推测其相关的用途。 三、全面突破 【知识点1】一些简单的有机物 1、有机物的含义(概念):从物质组成看,有机物是一类含碳化合物(碳的氧化物、碳酸、碳酸盐等除外),大多含有C、H、O、N等元素。 对照概念可知:CO、CO2、含CO32-,HCO3-的化合物如CaCO3,NaHCO3等是无机物。 2、甲烷(CH4 ) (1)甲烷是沼气、天然气、坑气、瓦斯气等气体的主要成分。 沼气的产生:池塘底部、稻草及动物粪便经过发酵会产生大量的沼气。 (2)甲烷的物理性质: 甲烷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 (3)甲烷的化学性质: 甲烷是一种很易燃烧的气体,燃烧时发出明亮的蓝色火焰,生成物是二氧化碳和水。因此是很好的燃料,“西气东输”输送的气体就是甲烷,但值得注意的是甲烷气体与空气混合点燃时,很容易发生爆炸,故点燃甲烷前一定要检验甲烷的纯度。 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CH4 + 2O2 2 H2O + CO2 3、丁烷(C4H10 ):打火机内液体的主要成分就是丁烷,其化学式为C4H10。那么它的燃烧产物应该也是二氧化碳和水。 还有,家用液化气的主要成分也是丁烷气体,它是在常温下经压缩后变成液态,灌装在钢瓶中。使用时经减压就行。 丁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2C4H10 + 13O2 10H2O + 8CO2 4、乙炔(C2H2 ):它在氧气中燃烧可产生3000℃以上的高温,生产中可利用这个反应进行金属的焊接和切割。 乙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2C2H2 + 5O2 2H2O + 4CO2 5、有机物的特性及用途: ①大部分有机物熔点较低,易挥发,不易导电,易燃烧等。 ②许多有机物,如酒精、乙醚、苯等都是常见的很好的溶剂。 列表对比常见有机物的用途: 有机物 用途 甲烷 常见的清洁燃料 乙炔 燃烧火焰用来割断或焊接金属 乙烯 重要的化工原料 酒精(乙醇) 用于消毒(75%的酒精溶液)和作燃料 乙酸 食醋 氯仿 化工原料、溶剂 汽油 用作燃料 乙酸乙酯 作溶剂、香精、黏合剂 甲醇 有毒性,由工业酒精制成的假酒常含甲醇使人中毒 【典型例题】 例1. 乙醇(化学式C2H5OH)是一种能替代汽油等燃料的清洁能源,但在氧气不足时燃烧除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外,还会生成一氧化碳。现有69克乙醇与定量的氧气点燃后发生如下反应: XC2H5OH+8O2=YCO2+ZCO+9H2O 判断系数x的值是 ; (2)计算反应后生成一氧化碳的质量。 解析:这是一道有关有机物不完全燃烧的题,一般有机物不完全燃烧会产生一定量的一氧化碳。第一问重在考查方程式的配平,第二问重在考查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具体见答案。 答案:(1)3 (2)设反应后生成一氧化碳的质量为m克 138 56 69克 m克 m=28 答:反应后生成一氧化碳28克。 例2. 2008年5月8日9时l7分,年轻的藏族女火炬手次仁旺姆在地球之巅——珠穆朗玛峰顶将北京奥运会的“祥云”火炬高高举起。一团以“梦想”命名的火焰,在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把人类的梦想变成现实。火炬要在-40℃低温、空气稀薄、大风环境下顺利燃烧,在不改变外观的条件下科技人员对火炬进行了必要的改造,其中之一是将火炬平常使用的丙烷(C3H8)气体燃料改换为特殊配方的固体燃料。请回答: (1)丙烷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机物,已知一个碳原子中有6个电子,则一个丙烷分子中共有___________________个电子。 (2)从燃烧的条件考虑,你认为这种特殊配方的固体燃料要能在珠峰顶上顺利燃烧,应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___,配方中除可燃物外还应有在受热条件下能_______________ 的物质。 解析:这道题重在考查有机物的知识点,从化学式不难看出,因为丙烷中有碳元素,所以应该是有机物,丙烷分子中含有3个碳原子和8个氢原子,每个碳原子中有6个电子,每个氢原子中有1个电子,所以可以计算出一个丙烷分子中共有26个电子。丙烷要能在珠峰上燃烧必须具有的性质应该是:着火点低,同时因为珠峰上空气稀薄,含氧气量少,所以配方中还应该含有在受热条件下能放出氧气的物质。 答案:(1)有;26 (2)着火点低;放出氧气 例3. 夏天来了,空调驱走酷热把我们带入清凉世界,其实这是空调中制冷剂的功劳。但传统的制冷剂(如氟利昂)会破坏地球上生命的保护伞——臭氧层。巨化集团公司氟化厂生产的新型环保制冷剂R134a(又叫四氟乙烷,其化学式为CH2FCF3)对臭氧层的破坏系数为零。请分析回答: (1)新型环保制冷剂R134a是 (选填“有机物”或“无机物”)。 (2)新型环保制冷剂R134a中碳元素与氟元素的质量比是多少? 解析:第一问重在考查有机物的含义,因为四氟乙烷中含有碳元素,所以它应该是有机物。第二问重在考查八年级所学的化学式的有关计算,计算某物质中指定元素的质量比,过程见答案。 答案:(1)有机物 (2)C∶F=12×2∶19×4==6∶19 例4. 丙烷(C3H8)作为北京奥运会火炬使用的燃料,其燃烧后的产物是什么?某校环保小组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选择了如下装置(铁架台等装置已略去),对丙烷在氧气中燃烧后的气体进行实验: (1)经分析,丙烷燃烧后的气体可能含有 、 和 。 (2)将上述装置按一定顺序连接完整,使之尽可能检测出丙烷燃烧后的产物。你设计的连接顺序为:燃烧后的气体 →B→D。 (3)该小组的同学按合理的连接顺序进行检测,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部分现象如下:A装置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装置中的无水硫酸铜变蓝,D装置中的澄清石灰水无明显现象。分析可知,丙烷在氧气中燃烧后的气体为 。 (4)A装置中NaOH溶液的作用是 。 解析:本题主要是考查同学们的实验探究能力和实验过程中变量控制能力。第一问考查提问能力,根据丙烷的元素组成不难得出,丙烷燃烧后的气体可能含有CO、CO2和H2O。第二问考查实验组装能力,在CO、CO2和H2O这三种气体中我们应该首先用C装置验证水,其次用A装置验证二氧化碳,最后用B和D装置验证一氧化碳,所以我们设计的连接顺序是:C→A→B→D。第三问考查总结结论的能力,A装置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有二氧化碳生成,C装置中的无水硫酸铜变蓝说明有水生成,D装置中的澄清石灰水无明显现象说明没有一氧化碳生成。第四问考查变量控制,A装置中NaOH溶液的作用是吸收多余的CO2 ,从而为下面验证一氧化碳创造条件。 答案:(1)CO、CO2和H2O (2)C→A (3)CO2和H2O (4)吸收多余的CO2 例5. 南宋诗人赵师秀有诗“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诗中“灯花”是蜡烛不完全燃烧产生的炭附着在蜡烛芯上的现象。 (1)制造蜡烛的原料是石蜡,石蜡属于 (填序号)。 A. 无机物 B. 有机物 C. 纯净物 D. 混合物 (2)家用石油液化气与石蜡属于同类物质,欲使其燃烧不产生“灯花”现象的条件是 。 (3)如图是小李同学从点燃的蜡烛火焰中引出一缕“白烟”的实验装置。小李同学认为“白烟”的成分是水蒸气,小王同学认为“白烟”的成分是蜡烛蒸气。请你参与探究,确定“白烟”成分。验证小李同学猜想所用的方法是 ;支持小王同学猜想的方法是 。 解析:这道题主要还是考查一些基本的物质分类和燃烧实验方面的知识。第一问石蜡是由多种有机物构成的混合物。第二问要使可燃物完全燃烧,不产生“灯花”就必须保证有足够的空气助燃。第三问验证水应该用无水硫酸铜或用干冷的烧杯,验证蜡烛蒸气可以使其燃烧或冷却凝固成蜡烛固体。 答案:(1)D (2)调节风门,保证有足够的空气或要充分燃烧 (3)让白烟通过无水硫酸铜或用干冷的烧杯罩在白烟上方 将白烟用火柴点燃或将白烟冷却得到白色的蜡烛固体 例6. 2008年9月,三鹿婴幼儿奶粉因添加三聚氰胺(C3H6N6)致使一些婴幼儿患肾结石病。下列关于三聚氰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三聚氰胺由碳、氢、氮三个元素组成 B. 三聚氰胺中碳、氢、氮质量比为1:2:2 C. 三聚氰胺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66.7﹪ D. 三聚氰胺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6g 解析:本题表面上是考查有机物,实质上是考查化学用语和化学式的计算,A中的元素不能讲个数是错误的,B中的质量比算出来应该是6:1:14,C中的计算结果是正确的,D中的相对分子质量的单位不是克。 答案:C 例7. 下表是几种可燃物在压强为101kPa时的沸点。请你回答: 可燃物 CH4 X C3H8 C4H10 C5H12 沸点/℃ -164 -88.6 -42.1 -0.5 +36.1 (1)“祥云”火炬中的燃料含有C3H8,它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 ; (2)X= ; (3)打火机的燃料稍加压即可以液化,减压后(打开开关)液体又容易气化,遇明火即燃烧。上表中可做打火机燃料的是 ; (4)请你从表中找出一条规律 。 解析:这道题仍然是对简单有机物的考查,而且它涉及到了寻找有机物的书写规律。这可能就是以后科学考查的一个发展趋势,所以同学们不妨见识一下。第一问前面已经涉及到,相信同学们能写出C3H8 燃烧的化学方程式。第二问关键是找出其中的规律,这类物质的碳原子个数按1、2、3……这种自然数增加,氢原子个数按4、6、8、10……这种偶数规律增加,由此就不难推出X 的化学式应该是:C2H6 。第三问也是比较简单的,相信同学们很容易会选择丁烷。第四问找规律,一般也很容易找出:一个分子中碳原子个数越多物质的沸点越高。 答案:(1)C3H8 + 5O2 3CO2+4H2O; (2)C2H6; (3)C4H10; (4)一个分子中碳原子个数越多物质的沸点越高 例8. a. 国家“西气东输”工程使得东部沿海地区广大居民用上天然气(主要成分甲烷)作燃料。已知lkg甲烷燃烧生成液态水和二氧化碳,放出的热量约为5.87×107J。试填空。 (1)参加上述反应的氧气和生成的二氧化碳的化学计量数之比v(O2):v(CO2)= ; (2)若lkg甲烷燃烧生成气态水和二氧化碳放出的热量 5.87×107J(选填“>”、“<”或“=”); (3)16kg甲烷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至少消耗氧气的质量为 kg。 b. 乙醇是一种清洁能源。乙醇的燃烧可发生以下两个反应: ①C2H6O+3O2 点燃 2CO2+ 3H2O ②aC2H6O+5O2 点燃 2 CO2+ 2CO+6 H2O 试填空。 (1)反应②中的化学计量数a= ; (2)反应 (选填化学方程式的序号)属于完全燃烧,产物无毒性。 (3)9.2g乙醇在空气中若按化学方程式②发生反应,生成一氧化碳的质量为 g。 解析:a组题主要考查甲烷的相关知识,紧扣甲烷的燃烧化学方程式:CH4 + 2O2 2 H2O + CO2 就不难解决,从化学方程式中可以看出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化学计量数之比是2:1,燃烧后生成气态水比生成液态水时放出的热量肯定要少,因为气态水液化成液态的过程中还要放出一部分热量。最后通过化学方程式计算燃烧16kg甲烷至少消耗氧气的质量为64千克。b组主要考查乙醇完全燃烧和不完全燃烧之间的计算,这和例题1是非常类似的,所以通过计算是不难得出正确答案的。这就提醒同学们对于相类似的题要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答案:a.2:1 < 64 b. 2 ① 5.6 【知识点2】对生命活动具有重大意义的有机物 1、糖类: 糖类是人体消耗能量的主要来源(即人体主要的供能物质),也是合成人体中许多重要化合物的原料,是由C、H、O三种元素组成的有机物。 常见的糖类可分成以下几类: (1)单糖:不能水解生成更简单的糖,如葡萄糖和果糖。 (2)低聚糖:水解后能生成几个单糖分子的糖叫做低聚糖,如蔗糖和麦芽糖。 (3)多糖:能水解生成很多单糖分子的糖叫多糖,这一类糖属于高分子化合物,如淀粉和纤维素。 2、蛋白质: 蛋白质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物质。蛋白质是细胞结构里最复杂多变的一类大分子,相对分子质量约在1.2万至100万之间。它是生物体内一切生命的物质基础,是人体组织更新和修补的主要原料。 (1)变性:蛋白质在某种条件下发生结构和性质上的改变而凝结起来,这种凝结属化学变化是不可逆的,不能再使它们恢复成为原来的蛋白质。能使蛋白质变性的条件有加热,加酸、碱、重金属盐(如铜盐,铅盐,汞盐等) 等。 (2)灼烧:蛋白质中除了碳、氢、氧元素外,还含有氮、硫等元素,所以灼烧时具有烧焦羽毛的气味,也可用于蛋白质的鉴别。 3、脂肪: 脂肪主要以贮存能量的形式存在于体内,它的功能有: (1)供给能量 (2)提供必需的脂肪酸和卵磷脂 (3)帮助调节体温 (4)帮助吸收食物中的脂溶性的维生素A、D、E、K等 (5)包裹生命器官如心脏、肾脏等,起保护和固定作用 4、有机物和无机物的相互转化 自然界物质循环的基本途径是:自然界中的无机物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从自然环境进入生物圈,变成有机物。这些有机物在生命活动中经过消化吸收、贮存、转化、消耗等过程不断地变化着,实现各种物质的转化(有机物转化为无机物,又回到自然环境中去)和能量的转移。 【典型例题】 例1. 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生长发育的速度很快。营养学专家建议青少年要适当多吃奶、蛋、鱼,肉等含蛋白质丰富的食品。因为蛋白质是人体( ) A. 细胞生长和组织修补的主要原料 B. 主要的供能物质 C. 主要的贮能物质 D. 溶解养分和废物的物质 解析:对生命活动具有重大意义的有机物中,蛋白质是人体细胞生长和组织修补的主要原料,糖类是主要的供能物质,脂肪是主要的贮能物质。而溶解养分和废物的物质则是无机物中的水。所以答案应该选择A 答案:A 例2. 下列各组食物中,含蛋白质较多的是( ) A. 牛奶 鸡蛋 瘦肉 B. 花生 肥肉 茶油 C. 苹果 白菜 芹菜 D. 玉米 馒头 米饭 解析:含蛋白质比较多的食物一般是来自于动物食物中的瘦肉、卵和奶制品。还有来自于植物中的豆类植物。对照这个标准A答案完全符合。B答案中的肥肉和茶油则主要含有脂肪。C答案中的食物则主要含有纤维素和维生素。D答案中的食物则主要含有糖类。所以选择答案A。 答案:A 例3. 下列物质中,不能提供动物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是( ) A. 葡萄糖 B. 油脂 C. 蛋白质 D. 水 解析:葡萄糖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油脂的成分是脂肪也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蛋白质也可以氧化分解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只有水是生命活动不能缺少的但又不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的物质。 答案:D 例4. 小明经常不吃早餐,出现较严重的低血糖症状时应及时补充的食物是( ) A. 鸡蛋 B. 蔬菜 C. 葡萄糖水 D. 米饭 解析:当身体出现较严重的低血糖症状时,说明体内缺少葡萄糖,这时就要给病人及时补充糖类物质,而糖类物质中能为人体所直接吸收的是葡萄糖,所以选择C。 答案:C 四、应考锦囊 本节课中的常见有机物的燃烧方程式是中考的热点,从例题中同学们也不难看出,从燃烧方程式中可以考查化学方程式的配平,充分燃烧和不充分燃烧的差异,原因分析,产物的判断等知识点,所以同学们要对这类题的解题方法有所总结和提高。同时对生命活动具有重大意义的有机物,主要考查蛋白质的情况较多,这部分常常会和第四章第一节的知识一同考查,从七大类营养素的知识整体分析,这在后续课程中我们还会进一步学习和总结,今天主要要求掌握糖类、蛋白质和脂肪对生命活动的作用就可以了。 五、本讲小结 1. 重点区分有机物和无机物之间的概念差异,学会通过概念识别有机物和无机物。 2. 学会通过常见有机物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推知其它的有机物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并能利用这些方程式进行相关计算和问题分析。 3. 理解糖类、蛋白质和脂肪对生命活动的作用。 六、超前思维 下次上课前请同学们做好以下准备: 物质的分类和利用 (一)学习目标: 1. 掌握对纯净物进行分类的基本方法 2. 能根据物质的组成对纯净物进行分类,并能运用实验的方法,通过对比对物质进行分类 3. 了解金属与非金属不同的性质,了解金属的用途 (二)阅读内容:课本P41~46 (三)带着问题上课堂: 1. 总结对纯净物进行分类的基本方法有哪些? 2. 金属与非金属不同的性质有哪些? (四)牛刀小试: 1. 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 A. 洁净的空气 B. 部分熔化的石蜡 C. 一元钱的人民币 D. 金华婺江中的水 2. 下列物质属于金属单质的是 ( ) A. 氦气 B. 汞 C. 氧化铜 D. 碳 3. 下列物质中,后者包含前者的是( ) A. 纯净物、单质 B. 纯净物、化合物 C. 金属氧化物、化合物 D. 氧化物、金属氧化物 4. 下列关于酸、碱、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酸中一定含有氧元素 B. 盐中一定含有金属元素 C. 碱中一定含有氧元素 D. 酸中可能含有金属元素 5. 下列各组中名称、化学式、物质类别相一致的是 ( ) A. 干冰、CO2、氧化物 B. 氯化铁、FeCl2、盐 C. 生石灰、CaCO3、盐 D. 纯碱、Na2CO3、碱 6. 从Fe、H、O、S四种元素中,选择适当的元素,按要求写出下列各物质的化学式:(各举一例) (1)一种常见碱的化学式 ,(2)一种常见酸的化学式 , (3)一种常见盐的化学式 ,(4)一种非金属氧化物的化学式 。 【模拟试题】(答题时间:40分钟) 一、选择题 1. 下列物质中属于有机物的是( ) ①食盐 ②淀粉 ③蔗糖 ④油脂 ⑤蛋白质 A. ①②③④⑤ B. ②③④⑤ C. ③④⑤ D. ④⑤ 2. 某物质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有关该物质组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一定含有碳元素 B. 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C. 一定含有碳和氢两种元素 D. 一定含有氧元素 3. 检验某可燃化合物时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将该物质在氧气中或空气中燃烧后还必须进行的实验有:①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 ②用无水硫酸铜检验 ③用澄清石灰水检验 ④对反应物、生成物进行称量 ( )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②③ *4. 下列物质中,在氧气中燃烧,反应物和氧气的分子数之比为1:3的是( ) A. CH4 B. C2H2 C. C2H6O D. C2H6 *5. 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称为烃。碳原子个数在4个及4个以下的烃在常温下通常为气体,常温常压下,C2H2和另一种烃的混合气体中的碳的质量分数为86%,则混入的气体烃可能为( ) A. C6H6 B. C2H2 C. C2H6 D. 以上都不对 6. 自然界中,占绝大多数种类的物质为( ) A. 无机物 B. 有机物 C. 氧化物 D. 单质 7. 农田中的水稻通过光合作用发生的物质转变为( ) A. 有机物转变为无机物 B. 氧气转变为二氧化碳 C. 无机物转变为有机物 D. 化学能转变为光能 8. 下列物质中不属于有机物的是( ) A. CH4 B. CH3CCOH C. C2H5OH D. BaCO3 9. 下列物质中属于有机物的是( ) A. 一氧化碳 B. 木炭 C. 丁烷 D. 碳酸钠 10. 现在,我们把无污染、无公害的食品叫做绿色食品。而最初,专家把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转化的食品叫做绿色食品,海洋提供的食品叫做蓝色食品,通过微生物发酵制得的食品叫做白色食品。根据最初的说法,下列属于绿色食品的是 ( ) A. 大米 B. 海带 C. 食醋 D. 食盐 *11. 油炸食物不宜多吃,因为食物长时间煎炸后所产生的微量的丙烯醛(化学式C3H4O)等有毒物质,会损害人体健康。下列有关丙烯醛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丙烯醛中碳、氢、氧的原子个数比为3:4:1 B. 丙烯醛是无机物 C. 丙烯醛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D. 丙烯醛的相对分子质量是56 12. 食醋和白酒是家庭里常用的调味品,当然也有其它用途,下列做法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A. 用棉纱蘸取食醋擦拭铜器上的铜绿 B. 用食醋除去热水瓶中的水垢 C. 用白酒擦去桌面上的油腻物 D. 用白酒擦拭切菜刀上的铁锈 13. 在空气中燃烧既能生成二氧化碳,又能生成水的物质是( ) A. 木炭 B. 丁烷 C. 氢气 D. 硫 14. 1998年山西朔州发生的假酒案,假酒中严重超标的有毒成分主要是 ( ) A. 乙酸 B. 乙醇 C. 甲醇 D. 甲烷 15. 小强从科学课上知道了蛋壳的主要成份是碳酸盐,决定制作一个“无壳的鸡蛋”送给妈妈。他应从厨房中选择下列哪种物质? ( ) A. 味精 B. 白酒 C. 酱油 D. 醋 *16.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 乙醇的化学式为C2H5OH,可作燃料 B. 消毒酒精中,乙醇的体积分数为85%—95% C. 冰醋酸是纯净物,工业酒精是混合物 D. 甲醇在空气中能燃烧,燃烧后的产物是水和二氧化碳 17. 国家决定推广乙醇汽油的应用。所谓乙醇汽油就是在汽油中加入适量乙醇混合而成的一种燃料。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 乙醇汽油是一种新型化合物 B. 汽车使用乙醇汽油能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 C. 用石油可以制得汽油 D. 用玉米、高粱发酵可以制得乙醇 18. 石油被称为“工业的血液”,下列有关石油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石油是一种混合物 B. 石油是一种化合物 C. 石油的蕴藏量是无限的 D. 石油可直接用作飞机燃料 二、填空简答题 *1. 煤气中混有少量有特殊气味的乙醇硫(C2H5SH),乙醇硫燃烧时生成二氧化硫、水、二氧化碳,其燃烧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醇硫属____________(填“有机物”或“无机物”)。 2. 维生素C的化学式为C6H8O6,向维生素C溶液中滴入几滴紫色石蕊试液,试液变红。维生素C在酸性环境中不易被破坏,在高温中易被破坏。根据以上信息完成填空:①维生素C属___________(有机物、无机物)。②维生素C溶液显_______性。③黄瓜富含维生素C,食用黄瓜最好:A___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_。 *3. 由于大部分有机物易_________、易_________,保存时一定要密封,做实验时一定要小心。甲烷主要是植物的残体在隔绝空气的情况下,经微生物发酵而形成的。“西气东输”工程,将为东部城市输送大量的“清洁能源”——甲烷(CH4)。请填写下列空白: (1)写出甲烷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液化石油气主要成分为C3H8。C3H8+5O2 点燃 3CO2+4H2O。某用户现有一套以液化石油气为燃料的灶具,欲改为烧天然气,你认为应采取的措施是(填选项的序号)_________。 A. 增大空气的进入量或减小天然气的进入量 B. 同时增大空气和天然气的进入量 C. 减小空气的进入量或增大天然气的进入量 D. 同时减小空气和天然气的进入量 *4. 下图为葡萄糖注射液的部分标签图,根据下图回答下列题: (1)葡萄糖的化学式为C6H12O6,它是由_______种元素,其相对分子质量是______。 (2)现要配制10kg这种葡萄糖注射液,需要葡萄糖_____kg。 5. 炎炎夏日,很多同学喜欢吃水果味的雪糕。雪糕公司在制造这类雪糕时,大多不用新鲜水果,如制造菠萝雪糕时,可在原料中加入一种能散发菠萝香味的物质——戊酸乙脂(C7H12O2)。戊酸乙脂属于 (填“有机化合物”或“无机化合物”),其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 6. 石油主要含有碳、氢两种元素,还含有少量硫、磷、氧、氮等元素。1991年的海湾战争中科威特大量油井燃烧,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据报道,有些地区已降黑雨或酸雨,黑雨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引起酸雨的主要气体是_________和二氧化氮。 三、实验探究题 1. 维生素C主要存在于蔬菜和水果中,它能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增强对疾病的抵抗力。目前药店里有一种“维C泡腾片”的药品能补充人体对维生素C的需求。一次小明看到爷爷冲饮这种药品的过程:在一杯温开水中放入一片该药品,药品迅速溶解,同时出现了大量的气泡。小明对这一现象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他向爷爷要了几片这种“维C泡腾片”在家中进行实验;在盛有温水的杯中加入该药品,并用燃着的火柴伸到杯口,发现火柴熄灭,由此小明初步推测了该气体中含有的成分,但还不能最终确定。 为了进一步确定自己的推测. 第二天小明拿着药品去学校实验室做了如下实验: (1)分析小明的实验现象,可以确定该气体中一定有 ,写出这种气体与澄清石灰水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从该“维C泡腾片”说明书的注意事项中,小明还发现了这样的叙述:冲饮时水温不能高于80℃;冲后即服用。从中你可推侧维生素C还有哪些性质? 。(写出一项即可) *2. 甲醇是一种无色透明、具有挥发性的液体,有毒性,能损伤视神经。从前是以木材干馏制取,所以称为木醇或木精。现在是用CO与H2,在氧化锌的催化作用下,加压且温度控制在250℃的条件下大规模生产。甲醇和氧气反应可用于制甲醛,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2CH3OH+O2===2M+2H2O依据上述短文,回答下列问题: (1)木材干馏木精属于______________变化。 (2)甲醇是无色透明、易挥发的液体,这是它的________________性质。 (3)推断甲醛的化学式M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生产甲醇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3. 据报道,我国将推广“车用乙醇汽油”技术。乙醇(化学式为C2H5OH)完全燃烧时,生成CO2和H2O;乙醇燃烧时如果氧气不足,还有CO生成。现有下列装置(如图所示): (1)试用上述装置设计一实验,验证乙醇不完全燃烧的产物中含有CO、CO2、H2O 3种气体。应将乙醇燃烧的产物依次通过(填写装置的序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最后进行尾气处理,其中装置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装置C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装置E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乙醇燃烧的产物中,水的质量是24.3克,则参加反应的乙醇的质量是________。 【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 1. B 2. C 3. B 4. C 5. C 6. B 7. C 8. D 9. C 10. A 11. B 12. D 13. B 14. C 15. D 16. B 17. A 18. A 二、填空简答题: 1. 2C2H5SH+9O2 点燃 2SO2+6H2O+4CO2 有机物 2. 有机物 酸 可加点醋 吃生的 3. 燃烧 挥发 ⑴ CH4 + 2O2 点燃 CO2 + 2H2O ⑵ C 4. (1)3、180 (2)0.5 5. 有机化合物 3:8 6. 炭 二氧化硫 三、实验探究题 1. CO2 CO2+Ca(OH)2=CaCO3↓+H2O 受热易分解 2. 化学 物理 CH2O CO+2H2 CH3OH 3. (1)E、D、B、C、A CO+CuO △ Cu+CO2 除去水蒸气(或干燥作用) 检验产物中是否有水 (2)20.7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九年级 自然科学 第一章 有机物 存在 变化 知识 浙江
![提示](https://www.zixin.com.cn/images/bang_tan.gif)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a199****6536】。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a199****6536】,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