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岛核泄漏对北太平洋海洋生物的影响研究进展.pdf
《福岛核泄漏对北太平洋海洋生物的影响研究进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岛核泄漏对北太平洋海洋生物的影响研究进展.pdf(10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1、生态毒理学报Asian Journal of Ecotoxicology第 18 卷 第 3 期 2023 年 6 月Vol.18,No.3 Jun.2023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9YFD090140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NSFC41876141);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8ZR1449800);农业部外海渔业开发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LOF 2018-02)第一作者:李孟奇(2000),男,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海洋核污染,E-mail: *通信作者(Corresponding author),E-mail:DOI:10.7524/AJE.1673-5897.2023
2、0210001李孟奇,陈新军,刘必林,等.福岛核泄漏对北太平洋海洋生物的影响研究进展J.生态毒理学报,2023,18(3):1-10Li M Q,Chen X J,Liu B L,et al.Research progress on impact of Fukushima Nuclear Leakage on North Pacific organisms J.Asian Journal of Ecotoxi-cology,2023,18(3):1-10(in Chinese)福岛核泄漏对北太平洋海洋生物的影响研究进展李孟奇1,陈新军1,2,3,4,5,刘必林1,2,3,4,5,方舟1,2,3
3、,4,5,*1.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科学学院,上海 2013062.大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开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上海 2013063.国家远洋渔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 2013064.农业农村部大洋渔业开发重点实验室,上海 2013065.农业农村部大洋渔业资源环境科学观测实验站,上海 201306收稿日期:2023-02-10 录用日期:2023-05-12摘要:2011 年福岛核事故导致大量放射性物质进入太平洋,引起社会恐慌。本文总结了福岛核电站释放的人工放射性核素在北太平洋海域的运输分布情况,分析了福岛人工放射性核素对北太平洋不同营养级生物如鲯鳅(Coryphaena hippurus)、大青
4、?鲨(Prionace glauca)和柔鱼(Ommastrephes bartramii)等影响的研究进展,对比讨论了受福岛人工放射性核素影响的中高低营养?级生物之间的普遍规律,梳理了福岛核电站事故在北太平洋海域影响的整体脉络,并提出人工放射性核素对生物影响研究的未来发展方向。关键词:福岛核事故;人工放射性核素;海洋生物;北太平洋文章编号:1673-5897(2023)3-001-10 中图分类号:X171.5 文献标识码:AResearch Progress on Impact of Fukushima Nuclear Leakage on North Pa-cific Organisms
5、Li Mengqi1,Chen Xinjun1,2,3,4,5,Liu Bilin1,2,3,4,5,Fang Zhou1,2,3,4,5,*1.College of Marine Sciences,Shanghai Ocean University,Shanghai 201306,China2.The Key Laboratory of Sustainable Exploitation of Oceanic Fisheries Resources,Ministry of Education,Shanghai Ocean University,Shanghai 201306,China3.Na
6、tional 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 for Oceanic Fisheries,Shanghai Ocean University,Shanghai 201306,China4.Key Laboratory of Oceanic Fisheries Exploration,Ministry of Agriculture and Rural Affairs,Shanghai 201306,China5.Scientific Observing and Experimental Station of Oceanic Fishery Resources,Minist
7、ry of Agriculture and Rural Affairs,Shanghai201306,ChinaReceived 10 February 2023 accepted 12 May 2023Abstract:The Fukushima Nuclear Accident in 2011 caused a large number of radioactive substances to enter thePacific Ocean,causing social panic.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relevant research since the F
8、ukushima Nuclear2 生态毒理学报第 18 卷Power Plant Accident,briefly summarizes the transportation and distribution of artificial radionuclides released byFukushima in the North Pacific,and focuses on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the effects of artificial radionuclides re-leased by Fukushima on organisms in the N
9、orth Pacific.The different trophic levels ofCoryphaena hippurus,Pri-onace glaucaandOmmastrephes bartramiiin the North Pacific have been summarized and analyzed.The general?law between high and low trophic organisms affected by artificial radionuclides in Fukushima was preliminarilycompared and discu
10、ssed.The overall context of the impact of Fukushima Nuclear Accident in the North PacificOcean was sorted out,and the future research on the impact of artificial radionuclides on organisms was discussedto provide effective reference.Keywords:Fukushima nuclear accident;artificial radionuclides;marine
11、 animals;North Pacific Ocean 2011 年3 月福岛第一核电站(Fukushima DaiichiNuclear Power Plant,FDNPP)受地震海啸影响,发生严重的核泄漏事故。该事故释放出大量放射性物质,通过大气沉降和核冷却水的排放进入北太平洋1-4。上述排放物中主要包含人工放射性核素,其活度过高会对海洋环境以及生物本身产生严重影响。同时,人工放射性核素能够通过海洋生物摄食以及体表吸收等方式进行富集,并随食物链传递,最终影响到人类健康。在以往研究中,人工放射性核素134Cs、137Cs、90Sr和110mAg 是主要的研究对象1,其中134Cs、137C
12、s 是学者们的研究重点4-5。137Cs 的半衰期较长为 30.17a,134Cs 的半衰期为 2.07 a,二者最初产生于 20 世纪5060 年代所进行的太平洋核试验中,在海水中以离子态的形式参与海洋中的各种物理化学过程5。90Sr 的半衰期为 28.6 a,同样以离子态的形式存在于海水中。90Sr 在海洋中的分布较为广泛,垂直分布上可以达到较深海域,极易富集于不同水层的贝类外壳、鱼类鳞片以及骨骼等硬组织,通过食物链传递最终可诱发人类罹患白血病、骨癌等癌变疾病2,4,6-8。110mAg 的半衰期较短,为 249.76 d,在海水中活度很低,主要以离子态的形式存在,因此很难被悬浮颗粒吸收5
13、。海洋生物通过摄食等过程吸收大部分的放射性核素,根据放射性核素在生物体内的积累程度,人工放射性核素会对海洋生物产生放射性损伤,主要分为急性损伤以及慢性损伤8。急性放射性损伤会在短时间内令生物体死亡,对生物体本身不会造成持续性影响。然而对海洋生物影响更大的是慢性损伤,研究表明慢性辐射损伤会导致鱼类等海洋生物出现生殖损伤、免疫系统等方面的问题8,从而会对海洋生物产生持续性的影响。北太平洋是诸多国家的重要渔场之一,同时也是全球重要的海洋生态系统之一。受到福岛核电站核事故的影响,该海域海洋生物的健康和生存条件也是各国学者关注的重点。根据以往的研究内容,大多都聚焦于以134Cs、137Cs 为代表的人工
14、放射性核素在北太平洋海域的运输机制,但关于核素富集对生物本身的研究讨论较少。因此本文重点总结近些年来福岛核电站泄漏事件中人工放射性核素对北太平洋海洋生物的影响研究,对比讨论生物营养级之间的关系,并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展望,以期为后续相关研究提供参考。1 福岛核电站泄露放射性核素北太平洋中运输与分布(Transportation and distribution of leaked ra-dionuclides in the North Pacific at Fukushima Nu-clear Power Plant)1.1 放射性核素的运输关于福岛核电站泄露的人工放射性核素在太平洋中运输分布模
15、式,在事故早期就受到广泛关注。在以往研究中,相关学者已重点对134Cs、137Cs 在太平洋的扩散运输以及分布进行监测,而上述两核素是福岛核事故中主要的人工放射性核素,其具有高含量、较长的半衰期特性,可以有效地作为研究福岛核电站泄漏人工放射性核素运输分布的主要示踪剂1,5,因此受到重点关注。134Cs、137Cs 在大洋中随洋流在水平、垂直方向上的迁移,与北太平洋环流体系息息相关。北太平洋中的环流包括副热带环流体系与亚北极环流体系,包括北赤道流、黑潮、亲潮、北太平洋流、加利福尼亚流和阿拉斯加流,还有复杂的海水垂直运动机制。由此福岛放射性物质在北太平洋上的运输可以分为表层海水的水平迁移以及表层海
16、水到深层海水的垂直迁移2-3,7-9。福岛核事故发生后,大量的人工放射性核素如134Cs、137Cs 以干湿粒子的形式随核冷却水、大气沉积物进入北太平洋洋流体系10-11,最初人工放射性核素随亲潮南下并与黑潮汇合进入黑潮延伸第 3 期李孟奇等:福岛核泄漏对北太平洋海洋生物的影响研究进展3 流3,6-7,9,在大尺度风生环流即顺时针副热带环流以及逆时针流动的亚北极环流的共同作用下在大洋中迁移12,此时主要受亲潮(oyashio)以及黑潮延伸流(kuroshio extension,KE)的影响,亲潮向西南方向运动并于40N 处向东转向3,7,9,13-16,而在 35N 36N 处黑潮延伸流由北
17、向东转向与上方亲潮汇合,并在 150E 左右将福岛核电站释放的放射性物质向东运输。根据以往研究发现,福岛放射性核素通过洋流的作用,在泄露后的 4 6 个月内(2011 年 79 月)到达 165E,7 9 个月后(2011 年 1012 月)到达172E 处11,13,15,10 12 个月后(2012 年 13 月)到达 180经线处,一年后到达 165W,近 2 年半后(2014 年 8 月)到达加拿大西海岸(130 W 140W)6,12-13。北太平洋西部 40N 处的运输速度为 7km d-1(8 cm s-1)15,2012 年 3 月至 2014 年 8 月期间,福岛人工放射性核
18、素随北太平洋漂流(North Pa-cific Drift,NPD)以 3 km d-1(3.5 cm s-1)速度抵达北太平洋东部6,9-12,17,2016 年输运至北美沿岸,放射性物质随洋流南北分向,向北输运的放射性核素,随阿拉斯加流通过白令海峡跟随亚北极环流体系进入北冰洋,南向的放射性核素随加利福尼亚海流与北赤道流汇合,进入北太平洋副热带环流体系6,15。在整个过程中福岛核电站泄露的放射性核素在北太平洋的平均运输速度为 4.3 km d-1(5 cm s-1)10,12,15,在早期的预测以及后期的研究中表明,从福岛核电站事故发生开始到运输至北美沿岸大约要 4 5 年的时间1,3,运输
19、过程中速度的变化与洋流速度的变化保持一致9,这也佐证了洋流对放射性核素的运输迁移中的作用。垂直方向上,放射性核素的运输主要与副热带模式水(subtropical mode water,STMW)以及中央模式水(central mode water,CMW)运动模式一致,其中STMW 形成于黑潮延伸区的南部,大约在 30N 到35N 之间,CMW 形成于 155E 至 160W 之间的亚北极锋带以南,放射性核素沿着内陆海洋随海水以大约每月 1(纬度)的速度向西南方向运输12-13,15。在运输过程中受到黑潮延伸流的北向流动,福岛核电站排放的以 Cs 为代表的放射性物质主要分布在36.5N 以北区
20、域3,11,18-19。在某种程度上,黑潮延伸流成为福岛放射性核素向南传送的屏障15,也因此在福岛核事故发生一年后放射性核素大都集中于北太平洋西部,而在北太平洋东部除高洄游物种外,其他生物中均没有检测到人工放射性核素。未来可能会到达北太平洋黑潮延伸流区域内,即在 36.5N 40N 带处的北太平洋中部海域,从中部区域至北太平洋东部的放射性核素含量会随海水稀释急速下降5,14。在随洋流向北太平洋西南方向运输后,底层海水的放射性核素也会随洋流运动返回北方。总的来说放射性核素在垂直方向上的运输机制可概括为:受温度以及洋流的作用(地转流以及中尺度涡旋)形成的复杂洋流俯冲机制15,18。福岛核电站的运输
21、方式总体来说可以概括为:两方式,两方向,三阶段。两方式,即随洋流运输的被动迁移方式以及生物主动迁移方式3,7,两方向,即水平和垂直两个方向,三阶段,即第一个阶段是放射性物质的分布阶段,在邻近海域检测到大量的放射性物质,第二阶段放射性核素随着洋流迁移运输,第三阶段放射性核素含量呈指数级下降并随太平洋继续进行扩散10(图 1 和图 2)。1.2 放射性核素的分布在福岛核电站事故后,总计向环境中释放了520 PBq(PBq 指 106贝可,是放射性活性活度单位)的放射性物质9。其中有 1 PBq 的90Sr 随高浓度核废水进入海洋,并有大气沉积的 12 15 PBq134Cs以及 核 冷 却 水 中
22、 的 3 5 PBq134Cs 进 入 太 平洋1,5,9-10,16。相关研究表明,134Cs 与137Cs 的活性活度比值接近于 1,二者的总放射性活度水平相近13,17-19,因此在太平洋中137Cs 的总含量为 15 18PBq18。134Cs、137Cs 集中分布于29N 39N 区域内,与亲潮-黑潮延伸流域交界处以及中央模式水重合。低纬度地区超低活性活度的134Cs、137Cs 分布情况,也进一步证明了黑潮延伸流作为福岛放射性核素向南屏障的作用12,14;且根据在不同纬度和深度处的放射性核素分布,证明在副热带模式水形成以及中央模式水的俯冲作用下放射性核素的垂直分布特征,以及中央模式
23、水对放射性核素的有效运输机制9,20-25。研究表明,经过大洋海水的稀释扩散和放射性核素的自身衰变,福岛放射性核素将在 10 年间覆盖整个北太平洋,经过20 年的时间整个北太平洋海域的放射性核素将低于0.3 0.1 Bq m-3,即低于当前背景下的检测值25。同时相关学者对未来30 年内太平洋海域的放射性核素分布情况进行了预测14(图3)。2 福岛放射性核素对海洋生物的影响(Effects ofFukushima radionuclides on marine organisms)2.1 指示生物的选择部分学者对于核素指示生物的选择有一定的标4 生态毒理学报第 18 卷图 1 北太平洋洋流分布
24、及放射性核素扩散示意图17注:CMW 表示中央模式水,STMW 表示副热带模式水,FDNPP 表示福岛第一核电站。Fig.1 Schematic diagram of current distribution and the diffusion of the radioactive substances in the North Pacific Ocean17Note:CMW represents central mode water,STMW represents subtropical mode water,and FDNPP represents Fukushima Daiichi Nu
25、clear Power Plant.图 2 2011 年北太平洋放射性137Cs 分布图14Fig.2 Distribution of radioactivity137Cs in theNorth Pacific in year 201114准,可以分为 2 个角度:从研究角度来看,第一要求研究生物能够有效吸收富集放射性核素,并且积累的放射性核素可以在体内长时间停留,短时间内不会被排出26。其次从实际角度来看,需要了解研究生物产量丰富程度以及分布区域范围27。放射性核素研究不仅针对生物体本身,同时还需要结合该地区放射性核素的分布情况等因素,同时研究对象要易于获取,且与人类紧密联系5,28-32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福岛核 泄漏 太平洋 海洋生物 影响 研究进展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自信****多点】。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自信****多点】,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