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柯立《宋代地方的官民信息沟通与治理秩序》.pdf
《高柯立《宋代地方的官民信息沟通与治理秩序》.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柯立《宋代地方的官民信息沟通与治理秩序》.pdf(11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1、高柯立 宋代地方的官民信息沟通与治理秩序艾 讯高柯立 宋代地方的官民信息沟通与治理秩序 一书于 2021 年 6 月由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出版,该书通过探讨地方社会中官府与民众之间信息沟通的过程,进而考察其在构建地方治理秩序中所发挥的作用。书题中的“信息沟通”是作者研究的主体内容,亦是以此为线索考察地方社会治理秩序的生成。该书脱胎于作者 2006 年提交答辩的博士学位论文 官民之间:南宋地方政府与民众的沟通。这一选题是在邓小南所提倡的“活”的制度史影响下形成,也是较早实践此研究理念的成果。与作者十余年前的博士学位论文相较,书中第四、五章是全新的个案研究,其他章节也进行了程度不同的修改与扩充。书题中
2、不仅加上了“治理秩序”一词,还将讨论范围从“南宋”扩展至两宋,使书中的观点更加完整,这是作者十余年来对此问题不断深耕与思考的体现,也表明作者对信息沟通与秩序构建之间的关系有了更深人的认识。以下,笔者将先对各章内容作简要介绍,再就全书学术意义、深化空间等方面略作探讨。一 内容与结构:宋代地方的官民信息 沟通与治理秩序 简介 该书正文分为绪论、正文、附表、参考文献、后记等诸部分,其中正文分为六章,以上下编形式析成两部分。第一部分即为上编“通论”,是对宋代地方官府结构性的考察和信息渠道制度性的梳理;第二部分为下编“个案研究”,选择三个个案,重点围绕“人的行为”展开讨论,虽是三个不同的个案,但视域都聚
3、焦于地方社会中官民之间的信息沟通与治理秩772序,并时刻照应上编中的制度性梳理。第一章“宋代地方官府的构成与信息沟通”,考察地方官府的结构、运作和活跃于地方官周边的人群。作者通过对信息流动的考察,揭示了掩盖在宋代地方层级管理下的事任管理和信息分类处理制度(第 47 页)。落实到现实层面,作者进而探讨了活跃于地方官周边的几类人群,即胥吏、亲戚随从与僧道医术之流。他们是地方官员获得信息的重要来源,也是与地方社会交流互通的重要媒介。在官民信息沟通过程中,各级官府构成了一个多层级、多渠道、交错复杂的信息系统(第 76 页)。这维系了宋王朝对其地方的治理。第二章“政令的传布 粉壁与榜谕”,围绕州县官府的
4、政令运作展开讨论,考察了宋代粉壁的空间分布和榜谕的形成、传布过程,并进而探讨官府和民众之间沟通交流的途径和实际状况。粉壁和榜谕是朝廷政令向基层社会传布的重要载体,也是民众知晓官府意旨、获得官方信息的主要途径。榜谕的形成需要官府向下主动调查、沟通,需要地方父老的宣讲与劝喻。而政令在实际贯彻中,又会受到抵制乃至公开反抗。此时,官府颁布新一轮的榜谕再次与民众展开沟通,粉壁与榜谕在这样的互动过程中建立起州县官府与民众之间的联系,成为信息沟通的渠道。第三章“宋代地方官府与民众的诉讼”,关注宋代官民沟通的制度性渠道 诉讼,考察了宋代民众诉讼的渠道、过程、文书,地方官府的裁判、覆核以及这一往复过程牵涉到的各
5、方人群。民众在诉讼过程中,离不开法制文书。在这一过程中,与诉讼双方相关的各类人群都被卷人其中,文书的形成与运转也正是基于各种人群围绕诉讼过程所表达出的自我诉求。书铺与讼师即是其中关键性人物,他们充当了官民之间沟通的媒介。最后,作者强调司法裁判的推进离不开各种信息的流动,地方上胥吏、书铺、讼师所发挥的媒介作用是司法审判乃至地方治理秩序的关键因素(第 159 页)。第四章“朱熹按劾唐仲友事件与台州政治”,考察了淳熙九年(1182)朱熹按劾唐仲友事件的起始及其深层次动因,进而探讨南宋地方治理秩序的形成机制。作者在辨析奏状等相关史料的基础上,排比所见台州官府事务,发现台州地方的社会关系错综复杂,各个利
6、益群体之间都有着很深的纠葛。唐仲友被劾实际上是唐仲友集团在施政过程中触动了地方势力、属872唐宋历史评论官的利益,与他们之间产生矛盾、分歧,而朱熹的到来则给了他们一个扳倒唐仲友的良机。该章通过个案研究揭橥了地方官府运行的细节和各种弊端,颇有代表性。最后,作者指出唐仲友与朱熹都在竭力获取对信息的掌控权,信息在一系列博弈过程中发挥了关键性作用。第五章“名公书判:刘克庄的裁判与地方治理”,围绕刘克庄的书判展开论述,揭示了南宋后期江南东路治理的复杂面貌。刘克庄曾先后担任建阳县县令与江南东路提刑,在他的判文中,州县地方官、胥吏和豪强与一般上户之间发生了众多纠纷乃至激烈冲突。面对这样的政治生态,其在任治政
7、时需要处理好与各方势力之间的关系;任县令时,既要与胥吏周旋,又要直面地方上的权势力量;等到提刑任上时,更要平衡好与其他监司之间的关系。刘克庄在处理各类事务的过程中,与路、州、县等各方势力发生密切接触,有冲突,亦有妥协。总之,保持地方社会中各种势力之间的动态平衡是其治政的首要目标。第六章“宋代苏州地方官与地方社会”,以苏州为个案,讨论地方官与地方社会的互动关系(第 237 页)。作者选取地方官与地方士人的唱和往来、地方志的修纂、地方公益事务、地方礼仪祭祀活动四个方面探讨地方官与地方社会中各阶层民众的往来互动。地方士人经由诗文唱和攀缘、结交地方官员;地方官则可借此交流信息,增强身份认同,加速融人地
8、方社会。地方志的编纂与刊刻也需要地方官与地方士人开展沟通合作,除地方士人的集体推动外,地方官也急于参与其中。这一过程为双方提供了增进交流、加强认同的契机。地方上的公益事务与礼仪祭祀活动亦为地方官与民众提供了交流、互动的机会。作者认为,正是在日常的往来互动中,地方官与地方民户发生联系,成为地方官与地方社会沟通联系的非制度性渠道(第 320 页)。二 议题视角:高著之学术意义以文书与信息为视角来观察宋代政治沟通与体制,已成为 21 世纪“新政治史”研究中“最受关注的热点”。2001 年邓小南提出“活”的制度史,972高柯立 宋代地方的官民信息沟通与治理秩序李全德:宋代的信息沟通与文书行政研究述评,
9、邓小南、方诚峰主编 宋史研究诸层面,北京大学出版社,2020,第 26 页。倡导“一种从现实出发,注重发展变迁、注重相互关系的研究范式”,提出三个研究视角即过程、关系与行为。在引人新视角后,传统的制度史研究焕发新机,产生了不少新的议题,其中的主要两端即是文书制度与信息沟通。在过去十余年间,虽然学界围绕“信息沟通”这一议题涌现出一批研究成果,但该书在议题开拓、学术视角等方面仍有重要的学术意义。首先,该书将信息沟通的研究议题下延至地方社会。信息沟通这一议题自提出以来,学者从不同视角出发对其展开研究,也取得了许多成果,但少有从地方社会这一维度立意来讨论信息沟通的。地方社会的稳定关乎王朝的长治久安,始
10、终是朝廷关切的重大问题。地方官府的施政离不开与民众的沟通,能否及时获取“民情”是地方官关注的要事。因此,对地方社会层面的官民沟通展开研究本就具有重大意义。以往关于信息沟通的研究,视野多聚焦于中央层面,关注信息流转等问题。即使提到地方,也是关注地方与中央之间的文书传递,研究的旨归依旧落在中央层面。该书所讨论官府与民众之间的沟通则是在地方社会这一层面展开的(第 4 页),作者正面探讨了宋代地方社会中官民之间的信息渠道与沟通过程,使该书有别于学界既往侧重于中央内部、央地之间信息沟通的研究成果。从这一点来看,该书在议题开拓上的意义就应给与充分的认可。其次,对地方社会研究的新探索。20 世纪 80 年代
11、以来,关于基层社会的研究开始成为学界热点,也逐渐形成较为成熟的研究范式,如国家主义、制度主义、地方主义等,但在实际分析过程中,这些范式都各有偏颇。继而,有学者开始放弃此前国家与社会对立的二元论,开始将二者视为一个整体,认为基层社会的治理可以归结为代表国家的地方政府与代表基层的地方势力以及基层民众之间的互动。作者力图突破二元结构论的082唐宋历史评论学界相关成果可参见李全德 宋代的信息沟通与文书行政研究述评,邓小南、方诚峰主编 宋史研究诸层面,第 2084 页。或是针对文书这一信息沟通的物质载体展开讨论,或是讨论信息传递中处于“关节”地位的机构、地点或个人,抑或是考察信息在传递过程所发挥的功能。
12、这些成果后结集出版,如邓小南主编 政绩考察与信息渠道:以宋代为重心,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邓小南、曹家齐、平田茂树主编 文书政令信息沟通:以唐宋时期为主,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邓小南主编 过程空间:宋代政治史再探研,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关于基层社会研究的回顾,可参见廖寅、骆忠军 宋代基层治理研究:概念、范式与方法,宋史研究论丛 第 17 辑,河北大学出版社,2015,第 608623 页。束缚,以信息沟通作为视角考察地方官府与民众之间的沟通,从而贴近地方社会的实态。学界既往积累了不少关于宋代地方社会的研究成果,但多是以梳理、铺叙典章制度为主的结构性考察,对官民之间的信息沟通关注度
13、有限,即使有所涉及,也并未形成明确的问题意识。而该书在考虑地方社会时,引人信息沟通的视角,将官府与民众之间的互动作为讨论主体,注重民众对信息自发、主动的获取。在信息沟通的微观机制中,不同的治理主体之间的关系是微妙的,甚至不存在单纯意义上的治理者和被治理者的划分,因为后者常以非制度化的逻辑来反制前者。该书即充分考虑到民众如何影响地方官府。这体现出作者“眼光向下”的学术视角,也使该书的面相更加丰富,层次更为立体。再次,该书从沟通的主体、渠道、行为三个方面展开讨论,有着“活”的制度史研究的典型意义。制度本身是“规范”与“人事”折中的结果,制度的落实更要依靠具体的“人”。作者对处于“关节”地位的人尤为
14、关切,如胥吏、官员的亲戚子弟、僧道、讼师、地方人士等。他们构成了官与民之间的“中间地带”,为地方官与民众提供多层次沟通渠道,各类信息亦经他们上传下达。作者紧紧抓住处于关键环节的人,从具体案例人手分析地方官民之间的合作、博弈,呈现出地方社会更为复杂的一面。此外,该书对连接制度起讫两端“路径”的考察也值得注意。邓小南即强调“路径”才是制度的实际运行方式,据此才可以观察到制度“活动”的过程。第二章讨论的“粉壁”“榜谕”是地方政府传布政令的制度性渠道,由此人手考察了制度的起讫两端,即地方官府政令传布的方式和民众的反应,还着重分析了各方势力围绕“粉壁”“榜谕”的互动。在某种意义上处于“中间地带”的人群都
15、可以被纳人有关“路径”的讨论,他们与地方官的合作、博弈正是制度在地方层面推行的实态。该书以信息沟通的视角182高柯立 宋代地方的官民信息沟通与治理秩序参见康武刚 宋代地方势力与基层秩序研究,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15;贾芳芳 宋代地方政治研究,人民出版社,2017;等等。渠敬东:制度过程中的信息机制,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 年第 6期,第 84 页。邓小南主编 政绩考察与信息渠道:以宋代为重心,第 16 页。孙正军:何为制度: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研究的三种理路,中国社会科学评价 2019年第 4 期,第 58 页。去看官民之间的互动状态,这不仅贴合历史实际,还体现出“活”的制度史
16、所强调的“一种从现实出发,注重发展变迁、注重相互关系的研究范式”。最后,作者在材料搜讨、分析上也显现出独到之处。历史学研究以史料为基础,而南宋除初期外,缺乏像 续资治通鉴长编 那样编年明确、叙述完整、史料丰富的基础史籍。该书选取的个案时间集中于南宋,材料的零散是必须直面的困难。作者在充分利用 宋史 续资治通鉴长编建炎以来系年要录 等基本史料的基础上,广泛搜讨了地方志、文集、官箴书、碑刻等资料。在充分占有史料的基础上,细致分析,得出了一些不同于既往研究的新见解。例如朱熹按劾唐仲友事件,此前不少学者从多个角度进行过探讨。但作者在重新梳理史料,引人信息沟通视角加以解读后,发现朱熹按劾唐仲友事件实际上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宋代地方的官民信息沟通与治理秩序 高柯立 宋代 地方 信息 沟通 治理 秩序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自信****多点】。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自信****多点】,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